七种要素决定人生成败-健康决定人生成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健康对人生多么重要,它是居于第一位的,它压倒了成功,压倒了财富;如果说人们干事业是建造一座高楼大厦,那么健康就是坚固的基础。

    ——佚名

    7—1 什么是健康?

    在人们生活中,“健康”这个词永远与人们的事业、幸福息息相关,问候,寒喧、祝福,谁不说“健康”?

    健康,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按照这个定义,健康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就是生理素质良好,身体无病。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中提出衡量是否健康的标准,共有如下10项:

    一、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二、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三、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四、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五、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六、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八、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九、头发光洁,无头屑;

    十、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心理健康就是心理素质良好,乐观开朗,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能承受得起各种困难的打击。

    心理健康有什么特征?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一些取得成功的青年进行了研究,归纳出他们取得成功有着如下的健康心理特征:

    一、品德良好,有安全感。有健康的品德,即诚实、友善、守信、助人为乐、宽容、尊老爱幼、不做违法和亏心事等,这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

    二、有较美好的目标和人生追求。常常活在美好追求。

    三、有乐观的性格,有坚韧的意志,能承受得住各种艰苦和挫折。

    四、自信。看好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有较强的参与欲和成功欲。

    五、与外界保持良好接触。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六、保持个人爱好、兴趣和个性。要尊重和喜欢自己,保持个性和个人爱好,做自己开心和喜欢的事,这样才能使自己得到最大的施展和快乐。

    七、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异常迅速,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工作需要,才能获得成就,才能心旷神

    怡,促进身心健康。

    八、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的积极的关系,同时也有逆向和消极的关系。我们这里强调的是“正向的”“积极的”“良好的”关系,有众多的协调良好、关系融洽的合作伙伴和朋友,才能促进事业的成就和身心健康。

    九、心理平衡,能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总有不同的喜怒哀乐的情绪体验。面对挫折心态平稳,善于控制情绪。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适度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既加剧了人际矛盾,又损害自己的身心和事业。

    良好的社会适应主要指对事物反应敏捷,对新事物感兴趣。表现为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积极适应和融人社会和他人,应并不断追求健康的时尚的高水平的生活状态(包括物质生活状态和精神生活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这是建立有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基础上的一种体现。

    健康的概念,除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健康和社会适应之外,还包括“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指的是有良好的道德,在不以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认为规范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作贡献。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中亮起一盏明灯,照亮自己,照亮他人”。道德好的人一般都内心安详,平静,和谐,从而获得机体的健康,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仁者乐”,“仁者寿”。

    成败小揭示

    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健康的概念,除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健康和社会适应之外,还包括“道德健康”。

    人生思考题

    1、 什么是健康?

    2、 生活中不少人虽然沒有什么大病,但往往是像疲劳、睡眠不好、吃饭不香、容易感昌等小病不断;更重要的是必烦意乱,郁闷焦躁,你认为这是健康吗?为什么?

    7-2身心健康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健康第一:压倒成功和财富

    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寓言:

    圣诞前夜,一名妇女发现三位蓄着花白胡子的老者坐在家门口。她不认识他们,就说:“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但各位也许饿了,请进来吃些东西吧。”三位老者问道:“男主人在家吗?”她回答:“不在,他出去了。”老者们答道:“那我们不能进去。”傍晚时分,妻子在丈夫到家后向他讲述了所发生的事。丈夫说:“快去告诉他们我在家,请他们进来。”

    妻子出去请三位老者进屋,但他们说:“我们不一起进屋。”其中一位老者指着身旁的两位解释:“这位的名字是财富,那位叫成功,而我的名字是健康。”接着,他又说:“现在回去和你丈夫讨论一下,看你们愿意我们当中的哪一个进去。”妻子回去将此话告诉了丈夫。丈夫说:“我们让财富进来吧,这样我们就可以黄金满屋啦!”妻子却不同意:“亲爱的,我们还是请成功进来更妙!”他们的女儿在一旁倾听。她建议:“请健康进来不好吗?这样一来我们一家人身体健康,就可以幸福地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了!”丈夫对妻子说:“听我们女儿的吧,去请健康进屋做客。”妻子出去问三位老者:“敢问哪位是健康?请进来做客。”健康起身向她家走去,另外两人也站起身来,紧随其后。妻子吃惊地问财富和成功:“我只邀请了健康,为什么两位也随同而来?”两位老者道:“健康走到什么地方我们就会陪伴他到什么地方,因为我们根本离不开他,如果你没请他进来,我们两个不论是谁进来,很快就会失去活力和生命,所以,我们在哪里都会和他在一起的!”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健康对人生多么重要,它是居于第一位的,它压倒了成功,压倒了财富!

    成功学经常讲到这么一个公式:健康是“1”,而财富、房产、地位、声名等都是“0”,如果说“幸福=健康+财富+房产+地位+名声”,那么“幸福”当中“健康”最重要,除去“财富+房产+地位+名声”,它还是“1”;而一个人倘若丢掉了“健康”,那么他的“幸福”就等于“0”。幸福,成功,声名等,永远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

    古今中外的诸多思想家无不提出“健康第一(相对于事业、财富等)”的理念。毛泽东曾经对青少年成长提出“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要求。在这里,他把身体好放在第一位,以说明身体好的极端重要性。日本作家池田大作也说:“人的一生中,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健康(《青春寄语》)。”

    健康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比如: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健康是人高素质的体现;健康是一种人生的胜景,是人们永恒的期望和追求;从这种意义上讲,健康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成功!

    身心健康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身心健康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健康的身心。青年毛泽东在其《体育之研究》)写道:“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也就是说,健康是自我修养、获得知识、干一切事业的载体。如果说人们干事业是建造一座高楼大厦,那么健康就是给打好坚固的基础。

    一个人有健康的体魄,有平稳的心态,健康的精神情绪,那么他们一定是乐观向上,一如既往,迸发最大潜能专注地干事业,成功就会拥抱他们。这是一条成功的定律。

    萧伯纳是英国现实主义讽刺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世界著名的幽默大师,一生共创作了52部剧本,从事创作70余年,终年96岁。他身体特别好,90多岁时仍然在孜孜不倦地写作。这都得益于他对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健康身心的打造。他十分注重体育锻炼,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游泳、划船、爬山、打网球、骑单车,甚至打拳击都是他的爱好。每当写作疲劳时,他就下海游泳。除了体育锻炼,他还十分偏爱日光浴。他同时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语言幽默也是他处世交际的方式。在生活中,他与妻子相敬如宾,对朋友体贴入微。面对他人的误解和攻击,萧伯纳很少发火,常常以机智幽默的语言去化解。科学研究证明,幽默感是保持健康长寿的良方。

    俄罗斯领导人普京从小就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11岁时进入一家体育俱乐部学习桑勃式摔跤,后又对柔道产生了浓厚兴趣,参加训练乐而不疲,成为俱乐部中的佼佼者。70年代中期,他在苏联柔道界崭露头角,不仅多次在苏联大学生运动会柔道项目上获奖,一度成为圣彼得堡市的桑勃式摔跤和柔道冠军,普京也因此获得桑勃式摔跤和柔道大师称号。即使当选俄罗斯总统后,普京也没有放弃对体育运动的执着和热爱。每天早上起床后,他都要做30分钟的体操,然后游泳20分钟。尽管日理万机,普京总能忙里偷闲,在工作间隙花上一个半小时从事各项体育运动。即使是出访外国,他总不离不开体育锻炼。积极锻炼身体,激发了普京的生命潜能,成就了他先后三届执政俄罗斯的伟大事业。

    健康推助事业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青年毛泽东,志存高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努力打造钢铁般的体魄,于是上井冈山,过草地爬雪山,干出了使积弱不堪的东方文明古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业;邓小平身体健康,心境平静,经受得起在那漫长斗争岁月中的坎坷和 “三起三落”和磨难,干出了率领中国人推进改革开放,让中国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伟大事业。法国伟大作家雨果40岁时得了心脏病,可他后来坚持锻炼身体,清晨散步,做操打拳,跑步游泳,活到了84岁,80多岁时还在坚持写作;世界级笑星卓别林,因为有一副相当硬朗的体魄,80多岁了还跟小伙姑娘们在一起演出,那人生有多带劲。“世界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这位像老农民的大科学家有着一副好体魄,他数十年如一日锻炼身体,乐观豁达,七十多岁还喜欢打篮球,拉二胡,保持儿时的爱好,而他的杂交水稻重要研究成果也就接踵而来;“中华民族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在独自一个人在茫茫的太空能够记住1万个符号,记住上千种操作指令,始终保持极为良好的操作技能,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具有极为良好健康狀况和极强的心理素质。

    许多青年十分叹服那些在高考中独占鳌头的“高考狀元”,这些“”高考狀元“成功的奥秘何在?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身心健康。吃的香,睡得甜,脑子灵敏,记忆力强,有旺盛的精神体力和创造力,他的成绩独占鳌头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健康是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个人要取得持续的成功,用持续的成功去铸造伟大的事业,就必须打造强健的体魄和健康乐观的心态。

    被称为“黄土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80多岁了,还在踏遍祖国大江南北和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等“地球三极”探索着黄土的奥秘。他热爱生命,积极锻炼身体。健康的体魄,积极的心态,使他保持旺盛的精力60多年如一日研究黄土,平息了170多年来的黄土成因之争,做出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地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2003年,他获得了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0年如一日快乐工作,潜心研究黄土,这是多么健康、平稳的心态!拿这种心态去做事业,何愁不成功!

    中国许多成功人士和醇儒巨匠都是一些身心健康,心理平衡,以积极平稳心态做事业的人。

    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很注意锻炼身体,他画室里有一副哑铃,绘画之余,常拎起来练几下,借以锻炼臂力和腕力。晚年的时候,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去自家的南菜园,为葡萄、丝瓜、花生等瓜果除草,施肥,以此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长年坚持不辍,为此,他精力充沛,饭后开始作画,午睡1个小时后继续作画。他睡得很早,从不贪晚,每夜必须保证足够的睡眠,而且讲究睡眠质量。齐白石一生恪守保养身体的“七戒”。一戒饮酒:白石老人深知饮酒有害健康,除偶尔饮少量葡萄酒外,平时从不饮酒。二戒空度:“人生不学,苦混一天。”白石老人每天绘画不止,他逝世前一年仍作画600余幅。三戒吸烟:白石老人不吸烟,亦不备烟。四戒懒惰:齐白石坚持自己料理生活,有时补衣、洗碗、扫地等活,都亲自去做。五戒狂喜:他的画经常获大奖或被选入国际画展,他隐乐于心,平静坦然,毫无常人的狂喜之态。六戒空思:空思,即思想杂乱无章地忆旧,不能自制。七戒悲愤:齐白石处世悠然,既不大喜过望,也不大悲大泣,始终保持平静乐观的人生态度。

    “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是人生最难得的一种精神健康,一种阳光心态。持这种心态做事业做学问的人往往获得巨大成就。被誉为“中国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尽管世事沧桑,命途沉浮,他都潜心著书立说,留下了《管锥篇》、《谈艺录》等学术巨著;著名学者季羨林,94岁高龄了还在孜孜不倦地写作。“两弹元勋”钱学森,数十年来打造健康的身心投身科学事业,101岁了,还向前来探望他的国家领导人提出科教兴国的建议。美国石油大王哈黙,89岁高龄了,还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忙碌他的生意;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几十年潜心研制菁蒿素以治疗疟疾,荣获得被誉为“距诺贝尔医学奖仅一步之遥”的美国拉斯克奖2011年临床研究奖;我国著名金属学家、“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师昌绪,几十年潜心研究金属材料。他工作于1945年,当他获得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时候,已经是91岁了。令人感动至深的是,在他退休的三十年间,这位在高温合金领域奋斗入迷的他依然是按时上班,乐而不疲,不知老之将至,这样的人生境界和积极心态,令人叹为观止。

    健康是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保持健康的身体,平稳的心态,积极乐观情绪而专注投入事业的人,他们的成功必然辉煌。

    成败小揭示

    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健康对人生多么重要,它是居于第一位的,它压倒了成功,压倒了财富。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健康是成功的基石。

    健康是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保持健康的身体,平稳的心态,积极乐观情绪而专注投入事业的人,他们的成功必然辉煌。

    人生思考题

    1、 什么是健康?

    2、 为什么说健康是成功的基石?

    3、 有人说,几十年如一日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和情绪的人容易做出一番大事业?这话是可有道理?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7-3成功从心理健康开始

    健康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有一项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一样至关重要,甚至比生理健康更重要,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

    几年前我们通过畅销书《哈佛女孩刘亦婷》认识的这么一位“超级女生”,中学毕业时,有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女子学院、威尔斯利女子学院等4所世界名牌大学同时提供奖学金录取。她一下子成为轰动中国的“哈佛女孩”。她是怎样成长、成才,成为大家都羡慕的“明星女孩”的呢?

    从小,刘亦婷就得到父母无比的关爱,受到良好的教育。她从小就优秀,就充满阳光。从幼儿园到初中,她都是“优秀”、“三好”、“五好”;中学,她参加英语、数学竞赛,多次获省市的大奖;6岁就参加拍电视剧,13岁就在电视连续剧《苍天在上》中主演市长的女儿,成为校内外知名的“小明星”;在高中时,她参加中国中学生访问团到美国,与美国中学生交流,并作为中国中学生优秀代表之一用英语与美国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对话。

    可以说,这位“从小就优秀”的“明星女孩”是在成就中成长,在快乐中成长,在幸福感中成长,或者说,健康的情绪使她充满神奇的力量,使她智商和创造力大大提高,因而她出类拔萃,脱颖而出。

    郭晖,一位小学未毕业的瘫痪女孩,拿到了大学专科、本科毕业证书,“英语语言硕士”学位,成为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生。她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巨大的潜能,能取得这样骄人的成就?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与她对话时,发现她的心态比正常人还要舒展和阳光,“与她聊天,好像在她的生活中全都是一些阳光的事情”。她甚至用英文深情地朗诵起题为《梦想》的诗。

    乐观的心境,良好的情绪,阳光的心情是郭晖产生巨大潜能,取得骄人成就的根本原因。尽管她是个残疾人,尽管她生理上有诸多缺陷和不健康。这就告诉我们,尽管生理上有着某种不健康,但具有积极的情绪,阳光的心态,照样可以迸发巨大的激情和潜能而获得事业的成就。

    小张来公司不到两年就晋升为副经理。而在这里工作的别的人,尽管再优秀。也得三年,这是为什么呢?

    “我为什么能够较快地得到晋升?原因只有一个:心态平稳,从容淡定,快乐工作。我每天早上开心起床,开心锻炼一下身体,然后理好容装,吃完早餐后比别人提前半个钟头去上班。在办公室,我比别人早半个钟头工作,从从容容考虑我今天需要做什么,怎样做,怎样做得更好;当别的人陆续进入办公室时,我已经做了一半以上的工作,我比他们更有时间考虑细节和质量问题,比他们做得更精、更细。当他们做得火热的时候,我已经完成了全天的工作,开始考虑新的项目或帮助别人。这样我就更加主动。一年来我从来沒出现差错,也沒有丢三拉四,常常得到领导的表扬。”

    听了小张这番话,你可以体会到了“心态平稳,快乐工作”这句话的含义了吧。

    世界级成功励志大师拿破仑。希尔说:“在人成功的诸种要素中,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往往是第一位的。”生活也告诉我们:成功从心理开始。一个人要成功,就必须有良好的情绪,健康的心态。

    健康的情绪为什么能够推助人的成功?

    健康的情绪为什么能够推助人的成功?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健康的情绪,能够焕发人的巨大潜能和创造力,使人事业获得成功。研究资料表明,情绪良好,身心健康的人,特别是人开心、愉快,想到美好的事物的时候,其大脑就分泌出一种叫β—内啡肽的荷尔蒙素,这种β—内啡肽的荷尔蒙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御疾病,还能导出想象力,创造力,增强记忆力;这就是杨利伟、袁隆平、钱学森、钱钟书、屠呦呦、师昌绪等名人大师事业有大成的原因。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人们的成功、成就、升迁等等,85%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健康向上的情绪,而仅有15%是由于我们的专业技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埃德.迪纳在另一篇调查报告中说:“ 人们通常认为,只要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就会变得快乐,但事实上,快乐的情绪更容易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愿望”。“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健康,快乐让人们更随和、更慷慨、更出成果、更能挣钱和拥有更强的免疫系统”。难怪德国大文豪歌徳要说“身体对创造力有极大的影响”。

    有一项针对诺贝尔奖的研究,选择524名有杰出学术成就的人物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35人获得诺贝尔奖,389人获得提名。研究结果显示,这524名科学家平均寿命超过76岁,而诺贝尔奖得主平均寿命高达77。2岁。而另一项统计显示,1901年至1939年的诺贝尔奖得主中,有70多人活到80岁以上;1940年以后的诺贝尔奖得主中也不乏长寿者,有33人活到80岁以上。

    这些大师级的人物们之所以健康长寿,显然要与他们功成名就、获得社会认可带来的愉悦密切相关。医学界早已发现,事业成功的快乐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由此引起的机体适应能力的提高,是人类健康长寿、老有所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说,身心愉悦,心里健康,机体的适应能力、免疫能力和创造能力将大为增强,从而获得事业上的更大成就。

    成败小揭示

    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健康的情绪,能够焕发人的巨大潜能和创造力;身心愉悦,心理健康,机体的适应力、免疫力和创造力将大为增强,从而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成功从心理开始。

    人生思考题

    1、健康的情绪为什么能够推助人的成功?

    7-4身心不健康,你将事业将很糟糕

    健康推助事业,健康铸就成功,这早巳成为一条不可辩驳的真理。相反,一个人如果身心不健康,那就很难干成事业。被誉为“药中茅台”的同仁堂股份“少壮派”掌门人、年仅39岁的董事长张生瑜因突发心脏病而早逝;深圳一名34岁的男子,在一家大酒店宴席厅里猝死。他原是某公司的销售部经理,拼命工作,以实现其自己的人生目标:100万元存款,一栋花园别墅、一辆本田小车。他的目标一个都没实现,却提前得到一张过劳死的死亡证明书。北京一位女白领因长期熬夜加班,患上急性胃溃疡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去世,年仅23岁。不少企业家、科学家、政治家积劳成疾,甚至是过劳死,实在是人生的悲剧。

    《三国演义》中的东吴大都督周瑜是个年轻有为的军事家,但他为什么失败?因为他心地狭隘,心态糟糕,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结果在对手诸葛亮的计谋再三的调控下,气得口吐鲜血,大叫数声“既生瑜,何生亮”而死。

    周谕的悲剧,源泉自不健康的心理。现在看来,周周瑜患的是“羨慕嫉妒恨”症,是一种强烈的心理疾病,不但会造成“寐食不安”,还会引发“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气短胸闷”“眼昌金星”什么的,这类疾病可以说是健康和事业的一大杀手。假如这位周谕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三国演义”的故事恐怕要改写。

    生活中有着多少摩擦、碰撞和不平,会使你怒火中烧,心理不平衡;生活中又有多少挫折、坎坷,使你万念俱灰;能驾驭你的大起大落的情绪吗?能保持理智的健康心态吗?这往往决定着你人生的成功。

    科学家家告诉我们,身心不健康的人,其人生潜能势必大大下降,影响其学习工作之效能。当人出现郁闷、苦恼、忧愁、恐惧等“心病”时,人体中就会分泌出一种叫“去甲肾上腺素”的物质,它能使人的免疫力、记忆力、生命力和创造力下降,阻碍人的学习工作效能。“亚健康”和“抑郁症”是现代人成功的第一杀手,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远离。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变化和发展,在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多变性,竞争性越来越白日化的今天,现代人的健康狀况越来越不容乐观。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有75%的人处于“亚健康”狀态,“富贵病”、“文明病”或“白领病“或”精神病“越来越普遍。青年白领中常见的如神经衰弱、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肠胃病,肥胖症、疲劳;大学生中“胖症、疲劳等疾病越来越普遍。

    更严重的是人们的心理健康。据专家统计,全世界约有10%--2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在日本这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公民的自杀率极高。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生活日报》对我国535位都市人的一份调查发现, 23%的被调查者已表现出明显的抑郁症状。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公务员和亿万富豪自杀增多的现象,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压力太大,导致严重的精神障碍。在美国,“校园杀人惨案”时有出现;2007年,有美国陆军士兵就有100多人自杀。哈佛大学一项持续6个月的调查发现,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查称:过去的一年中,有80%的哈佛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的学生称他们曾经考虑过自杀。在我国,青年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自杀的现象屡有出现。浮躁、苦恼、失意、郁闷的情绪弥漫在青少年心头,无情地摧残着他们的成长。他们常常处在一种“过山车”的狀态之中。

    小郑在高中时是个学习十分优秀,每个老师和同学都夸的女孩,但考取了名牌大学后,一下就变成了班里的一名“后进生”。原来她的心态自小就反常,在中学是生活在一片赞美声中,洋洋自得,有着极强的优越感和自尊心。到了大学后,其环境发生了变化:山外青山楼外楼,比她强、比她优秀的人多着呢!赞美声没有了,她挟在一大片“高才生”中只是普通的一员。面面对对如此“受冷落”,她开始与大家产生了隔阂,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我凭什么要与她们一起?不活跃,不沟通,很快,她成了被“大家遗忘的角落”,其自尊心更是受到极大的伤害。当大家有说有笑,活动丰富多彩的时候,她总是黙黙地伤心、怨恨和自卑。于是,越是自卑,情绪就越低落,这越怕与同学交往,以至她连一个好朋友都没有了。学习时看着生龙活虎的同学,她总是又气又急,弄得头昏脑胀,效率低下,成绩一落千丈。

    她19岁,是某中专学校的女生。因为班长时常十分关心她,爱护她,在温暖中的她就开始暗恋起班长来。有一次,班长与一漂亮女生在一起又说又笑,她怒不可遏,上前质问班长为什么不喜欢她了,并打了那位女生一巴掌。深夜,越想越气愤,越想越不服的她从8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美丽的生命。这位女生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下岗,16岁时母亲去世了,使她十分伤感;由于贫困,父亲无力供她上大学,只能报考中专;在班里,她没有一个好朋友交心。生活的挫折,世态的炎凉,使她陷于一片伤感和自卑之中,心绪变得十分焦躁和反常。

    像这样自卑、自闭、怨恨、焦躁而又无望的青年,能生存下去吗?能应对竞争和挫折吗?能谈得上成功吗?只能是带着伤痛和绝望坠向人生的深渊。

    有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生,报考某知名公司,结果落选了,痛不欲生,便上吊自杀。但他自杀水平不高,吊来吊去就是吊不死,被大家救了过来,只是在他的脖子上还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救醒之后,家人告诉他一个喜讯:你被公司录用了。原来,这是一个误会,他的考分是第一名,由于计算出了问题,他的名单被漏掉了。这下子,他喜出望外,准备大摆宴席,好好邀请亲朋好友庆贺一番。哪知,又传来消息,他还未正式聘用就被公司解雇了。原因是,公司认为,这个人也许知识和能力是一流的,但心态太差,“心商”极低,就这么一点事就要自杀,怎能指望在公司里大有作为!如果公司濒临绝境,这号人可能是第一个当逃兵。

    这位大学生的失败在哪里?失败就失败在就糟糕的心态上。

    靑少年中类似的现象并不少见:找不到人生方向和目标,苦恼忧郁,精神消沉,玩世不恭;学习成绩不如别人,感到郁闷和“羡慕嫉妒恨”;家庭不如人,自卑且自闭;遭受困难挫折,灰心沮丧,一蹶不振;爱情失利,焦躁苦闷,万念俱灰,甚至产生过激行为而酿成悲剧;挨领导批评,委屈忿懑,苦闷压抑,总想第二天就跳槽;家庭不幸,愁闷交加,怨天尤人……

    一个人身心不健康,他的事业必定十分糟糕。未老先衰,多病缠身,焦虑抑郁,其工作事业必遭戕害;悲观厌世,都想自杀了,更何谈事业大展宏图。

    成败小揭示

    身心不健康,你的事业必定十分糟糕。未老先衰,多病缠身,能搞好学习,做好工作吗?你精神抑郁,悲观厌世,都想自杀了,更何谈事业大展宏图。

    人生思考题

    1、一个人如果其身心健康很糟糕,他的学习工作和事业会怎么样呢?请以身边的事例来说明。

    5-5打造身心健康的三个法则

    打造身心健康心态,是人生必做的功课,是一个人迈向成功和幸福的必由之路。这是一种学习和磨炼的系统工程,是一种综合素质的锻造和提升。怎样才能打造身心健康呢?打造健康应遵循以下三个法则:

    一、努力锻炼身体,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生命在于运动。青年的健康从运动开始,从锻炼开始,该打球的打球,该骑车的骑车,该健美的健美,而且要持之以恒,乐而笃行。要学会休闲、娱乐和“有氧活动”即体育活动,劳逸结合。如把学习、工作与生活分开,下课或下班后,去开展跑步、打球、做健身操、游泳、骑车之类的运动;实践证明,养成科学生活方式的人健康水平普遍增强,其人生潜能旺盛,容易取得事业的成功。你也可以参加多种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跟你的父母亲去看一场马戏,也许你在捧腹大笑中不知不觉将烦恼忘光。也可以欣赏音乐,绘画和文学名著,也可以放声歌唱,练书法,种花养鱼什么的;你也可以买一些“解除压力”或“消除疲劳”的轻松愉快的风光片来欣赏一番,让自己在欣赏中不知不觉消除压力、烦恼和困惑。

    二、树立积极人生态度,学会调节情绪,打造健康心理。心理健康是青年健康的核心,是重中之重。这一点对青年人来说比什么都重要。打造健康心理应该从如下几点做起:

    第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把人生看得十分光明和美好。在了这一条,你的心情就好多了,你的心理就“健康”多了。热爱生活的人,把人生看得十分美好的人,有正确世界观的人,他就会自信自强,心地宽广,充满人生自信和智慧;他并不介意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他就会理解他人,包容他人,笑对人生。心胸宽广了,心地坦然了,身心自然会健康。。

    第二,学会调节情绪,放松自我,解除压力。工作学习紧张之余要学会放松,除了运动之外,还得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如学会倾诉。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在焦躁、苦恼时,如果得到别人的了解和同情,就象一把盐撒到水井里一样,其咸的程度就会大大减少。假如你心中有了烦恼,请你不要一个人憋着,要学会向老师,向同学、向父母亲甚至是心理医生倾诉,这时你就会感到舒畅了许多!倾诉是心灵痛苦的镇痛剂,倾诉后你的“心态”往往会“阴转晴”。如果出现重大心理障碍时,应该及早找心理医生咨询,找出科学治疗的方法,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你也可以跟你的父母亲去看一场马戏,也许你在捧腹大笑中不知不觉将烦恼忘光。你也可以买一些“解除压力”或“消除疲劳”的轻松愉快的音乐风光片来欣赏一番,让自己在欣赏中不知不觉消除压力、烦恼和困惑。这叫做“情境调节”。还有一种方法是換一种生活环境,比如到乡村去,或到大海边,或走进大森林,你会觉得身心放松了,周身舒畅了,心情好多了,烦恼不知不觉减少了。这叫做“环境调节”。

    第三,用学习、工作来驱走烦恼。这是心理学上的“转移兴奋点”或“移情效应”。一位诗人说:“学习和知识能免除人的不幸和烦恼。”有了烦恼,最好的方法是以热情投身于学习之中,投身于工作之中。热爱学习和工作的人的心情最“阳光”。当你处在对学习、工作的高度兴奋之中,痛苦和烦恼就会暂时丢在一边;特别是当你的学习和工作取得了成就时,你就会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所谓的烦恼、痛苦都为之一扫!

    第四,生活和工作目标要切合实际,即“知足常乐”。如果生活目标太高,必然因难以实现而产生挫折感,产生焦虑和“煎熬感”,不利于身心健康。因为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就是苦苦追求而不得。要善于从小目标做起,让一个小小的成功激励自我,鼓舞自我,做到“知足常乐,常乐常奋进,常乐常成功。”

    只要真正做到上述几点,你的心灵就充满健康的活力和生机。

    打造健康心理,保持心态平衡,还要学一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里主要指要学一点儒家和道家思想。如老子的“上善若水”;孔子的“仁者无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论是兴旺发达,还是穷困潦倒都不要焦虑浮躁,都要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做到“沉着冷静,可进可退,可升可沉”。晋代诗人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一种难得的清幽平静的心态。还有古人的一些处世哲学,如“知足常乐”,“助人为乐”,“吃亏是福”,“不以己悲,不以物喜”,“褔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等。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情绪的自我调节和个人品德情操修养的培养。为什么中国知识分子很少自杀?就是因为有“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样“可进可退,可升可沉”的自我调节思想。此外还要读点外国心理健康的书。如: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光辉》,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定律》等,都是教你如何消除烦恼和忧虑,保持心理平衡,建立健康的精神世界。

    三、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科学的生活方式,对于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四大健康生活方式:不吸烟,饮酒不过量,锻炼身体和平衡膳食。所谓“平衡膳食”,指的是注意营养的丰富和平衡,即做到营养丰富、全面、均衡。中国健康教育专家贾伟廉教授又根据我国实情提出了“中国健康七条”:静究卫生,禁烟少酒,锻炼身体,平衡膳食,精神卫生,保护环境,注意交通安全。

    成败小揭示

    打造身心健康应遵循以下三个法则:努力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树立积极人生态度,学会调节情绪,打造健康心理;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人生思考题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怎样打造“健康身心”?

    本章要义

    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健康对人生多么重要,它是居于第一位的,它压倒了成功,压倒了财富。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健康是成功的基石。

    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健康的情绪,能够焕发人的巨大潜能和创造力;身心愉悦,心理健康,机体的适应力、免疫力和创造力将大为增强,从而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成功从心理开始。

    一个人身心不健康,他的事业必定十分糟糕。未老先衰,多病缠身,焦虑抑郁,其工作事业必遭戕害;悲观厌世,都想自杀了,更何谈事业大展宏图。

    健康是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保持健康的身体,平稳的心态,积极乐观情绪而专注投入事业的人,他们的成功必然辉煌。

    打造身心健康应遵循以下三个法则:努力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树立积极人生态度,学会调节情绪,打造健康心理;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结语“第五个面包”及其他

    亲爱的读者,书写到这里算是要结束了,但也许爱思考的你要问:你说这“决定人生成败的7大要素”中哪个要素中最重要?哪个摆在第一?

    回答这个问题,我要先讲“第五个面包”的故事:

    有一个饿得荒的讨饭者得到他人的施舍,一连吃了5个面包后说:“多痛快,我终于饱啦。”有人问他:你觉得你最需要的哪个面包?他说:当然是最后的一个啦。人家问其原由,他说,这是因为第五个面包最美好,让我一吃就饱。

    这显然是个傻子的思维。他的错误在于片面地看事物,只知道第五个面包一吃就饱,却忘记了前面4个面包的作用。沒有前面四个面包的“打基础“,能有第五个面包”一吃就饱“吗?事实是,五个面包,环环相扣,一样重要,要吃饱肚子,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行。就像一个凳子四条腿,缺少任何一条都会失衡一样。

    回答“7种要素中哪个最重要”这个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得出清晰的答案来,那就是“7种要素”中任何一种要素都像“五个面包”一样,个个都重要,个个个位都不能缺少,个个都相互离不开!

    世界各种事物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应该说,“决定人生成败的7大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核心就是:方向、知识、思维、行动、心态、人缘、胆魄、健康,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或先决条件;人生的成功取决于以上7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或“均衡发展”;这7条不能偏废其中的任何一条,就像上面所说的“五个面包”,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行一样。想一想,一个人虽然智商很高,“思维”很敏锐,很发达,“人缘”很好,“行动”也迅速,但品格低下,德行败坏,甚至违法乱纪,能成功吗?一个人尽管有好的品德,也有美好的理想和目标,但就是怕苦怕累,光说而不行动,或者行动时遇到困难挫折就退却、放弃,能成功吗?再就是你纵有好的品德、知识、思维和心态,可就是弄错了前进的方向,那能行吗?所以,要想获得成功,方向、知识、思维、行动、心态、人缘、胆魄、健康这7条,“一条都不能少”!只有在以上7个方面齐头并进,7个方面都修炼到了家,都做到了位,才能谈得上真正的成功,否则,你的“成功”只能是“缺少了一个面包”、“椅子缺少一只腿”式的成功,到头来还是会以挫折或失败而告终。

    我们强调7种要素的整体性,统一性,就在于树立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旨在树立“全面”、“均衡”的科学的“成功观”,使我们追求成功时有一个全新、宽阔而又充满智慧的视野。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好成功的诸个要素和奥秘,修养自我,苦练“内功”,在7个方面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这对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来说是一辈子的功课。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