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就在你家后院-积极行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

    成功并不需要你知道多少,而是依靠你做了多少,所有的知识、计划、心态都要付诸行动。

    只有行动才能成功

    事在人为的道理很多,但真的一旦要付诸行动,人们仍然不免犹豫不决,瞻前顾后。

    人们之所以害怕付诸行动,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三个:

    (1)由于心态的原因,一行动就想到消极的一面,想到失败。这种恐惧心理摧毁我们的自信,关闭我们的潜能,束缚我们的手脚,使我们遇事不敢轻举妄动。

    (2)人对发生改变多多少少会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和不安,即使是代表进步的改变亦然。这就是害怕冒风险。行动就意味着风险,因而就出现了左顾右盼,犹豫不决,拖延观望等。特别是当形势严峻时,人们习惯的做法就是保全自己,不是考虑怎样发挥自己的潜力,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怎样才能减少自己的损失上。

    (3)怕行动,是不愿付出。有一种理论说,人有自私的天性,原因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付出就意味着“失去”,而行动就意味着要付出。

    行动与其说是能力,还不如说是一种勇气。行动的障碍只有毅力和勇气才能解决。

    在四川的偏远地区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裕。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多年来就想租条船沿着长江而下,现在还没有做到呢,你凭什么去?!”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到南海的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

    穷和尚与富和尚的故事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说一尺不如行一寸。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只有行动才会出现结果,行动创造了成功。任何一个伟大的计划和目标,都要靠行动来实现。

    假如你想要自己喜欢做某事,那你就去找爱做某事的人,和他来往接触,就会有所进步。喜欢某事的人一般也擅长此事,和他们来往后,自然地也会喜欢于某事。例如:“我最讨厌某件事,可是又必须学会才行,因为我要依靠它生存!”这时,你就去找擅长于此事的人,由于他的言行影响,你也会喜欢上这件事。其实,“不喜欢”或“讨厌”的感情,不是先天的、绝对的,大都是因为缺乏亲密感而产生。就像我们进入黑暗时就会感到恐惧不安,但过了一会儿,当眼睛习惯了黑暗的状态了解了周围的状况,不安的心情有就会减少。当你决定了追求的方向,用实际行动去接近它,那么也许曾经不大有兴趣的事也变得可爱了。

    拿破仑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和好是最聪明又最好。”成功开始于思考,成功要有明确的目标,这都没有错,但这只相当于给你的赛车加满了油,弄清了前进的方向和线路,要抵达目的地,还得把车开动起来,并保持足够的动力。

    有一个雅典人没有口才,可是非常勇敢。有一天开大会,许多人做了精彩的长篇演说,许诺说要办许多大事。轮到这个人发言,他站起来,憋了半天只说出一句话:“大家说的事情,我都要做。”

    成功并不需要你知道多少,而是依靠你做了多少,所有的知识、计划、心态都要付诸行动。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情设定了多少目标,你一定要马上行动。

    比别人先行一步

    总是步别人后尘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如此一来,成功永远属于别人,自己得到的只是残羹冷炙。聪明的人不随大流,目光独到,在别人还没“睡醒”之前就已经行动了。

    在某一领域的“领袖”,几乎都是起步比较早的人,他们不一定比别人做得好,但是,因为起步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调整错误。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卓越的成功者在做每一件事时都要比别人早一步,都要比别人更迅速地掌握未来的动态、资讯和走向。“奥迪风波”也许可做这一观点的注脚。

    1986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决定向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提出合作意向,该公司没有做任何背景调查,便武断地认为中方的合作对象非他莫属,于是在谈判中提出了苛刻的条件致使谈判不得不中断。此时西德大众汽车公司董事长哈恩博士正在中国访问,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坦诚地表示愿与中国一汽合作。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李·业科卡听到了这个消息后,赶忙向中方表示只要一汽与他们合作,他们只象征性地收取一些技术转让费,可惜为时已晚,一汽已与德国大众签订合约,开始生产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奥迪”汽车了。试想,假如当初亚科卡对形势估计得当,并当机立断,那么现在在中国大街上跑的就是克莱斯勒轿车而非“奥迪”了。

    成功者都非常积极活跃,在他们心目中也许并没有很多明确的目标,但是他们感觉敏锐,变动得非常快,以行动作为自己的方向,尝试新的途径,接受新的信息,能先于别人下手,所以,经过一番奔波忙碌之后,必然能取得某些有价值的成就。

    项羽也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要想创大业建大功,就要处心积虑抢占先机而不落于众人之后;就要使人追随我而不是我去追随人。用兵作战要使自己先发制人,必须掌握作战的先声、先手、先机、先天。先天,即在声势上首先压倒敌人;先手,就是交战时抢先下手;先机,即把握作战的先行良机;先天,不用争夺而制止了争夺,不用争战而制止了战争,胸中早有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韬略。先发制人最重要,而在先发制人的各种手段中,又以先天最为重要。

    先人一手,先人一着,而不停留在这一手,这一着上,即使他人奋起直追,而你又大步向前,始终保持着原来的距离,你将永远领先。

    努力是成功的捷径

    成功与在校成绩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和踏实的性格密切相关。平凡的人比较务实,比较能自律,比别人更努力,所以许多机会落在这种人身上。

    所有的知识必须化为行动,因为只有行动才有力量。

    如果有人问世界豪富保罗·盖蒂成功是什么,他会告诉你:比别人更努力。

    如果有人问沃尔玛百货公司的董事长萨姆·沃尔顿成功是什么,他会告诉你:比别人更努力。

    如果有人问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是什么,他会告诉你:比别人更努力,然后找一群努力的人一起来工作。

    如果有人问每个成功的人士成功是什么,他们都会告诉你:比别人更努力。

    努力是成功的捷径,而且是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非常努力的,成功者有成功的方法,可是成功者一定是努力的。如果有人跟你说,努力的人不一定会成功,这是错的,如果他没有努力到可以找到成功的方法,事实上他还是不够努力。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要成就一件传世之作,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年的磨炼;一个作家要成就一部优秀的作品,不经过几番痛苦的思考是写不出来的;一支部队要赢得一场战役的胜利,就必须做出巨大的牺牲。这些画家、作家和战土,都是用艰苦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铸就成荣誉的桂冠。

    有一位老教授说起过他的经历:“在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发觉有许多在校时的资质平凡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大多在中等或中等偏下,没有特殊的天分,有的只是安分守己的诚实性格。这些孩子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不爱出风头,默默地奉献。他们平凡无奇,毕业分手后,老师同学都不太记得他们的名字和长相。但毕业后几年或十几年中,他们却带着成功的事业回来看老师,而那些原来看来有美好前程的孩子,却一事无成。这是怎么回事?”老教授常与同事一起琢磨,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他认为:

    成功与在校成绩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和踏实的性格密切相关。平凡的人比较务实,比较能自律,比别人更努力所以许多机会落在这种人身上。平凡的人如果加上勤能补拙的特质,成功之门必向他大方地敞开。

    一个人如果有了脚踏实地的习惯,具有不断学习的自我努力性,并积极为一技之长下工夫,那么成功就变得容易起来。

    一个肯不断扩充自己能力的人,总有一颗热忱的心,他们肯干肯学,多方面向人求教,他们出头较晚,却在各种不同职位增长见识,扩充能力,学到许多不同的知识。

    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总是被公司当作替补队员,哪儿缺人手就被调到哪儿,自己的能力无法正常发挥。这位先生沮丧地向他的同学,现在已是一家公司的公关部经理诉苦道:“这样值得继续干下去吗?我觉得自己的专长无法发挥出来。”

    昔日同学很认真地告诉他,你经常被调到不同岗位磨炼,是辛苦的,但只要你努力肯学,应该也能胜任,否则你的公司不会做这样的调度。现在,你在工作中的表现第一是努力,第二是努力,第三还是努力,那么过不了多久,公司员工之中磨炼最多的是你,能为公司贡献才智的也是你,你应该有这种认识。最后,同学又口授他一条成功秘诀:肯干就是成功,患得患失,拈轻怕重,就失去成长的机会。受苦是成功与悦乐的必经历程。这位先生干下去了,他干得很起劲,两年后,他终于成为公司中最耀眼的一颗星,终于在老板的心中亮了起来。

    人才是磨炼出来的,人的生命具有无限的韧性和耐力,只要你始终如一地脚踏实地做下去,无论在怎样的处境,都不放松自我,不自暴自弃,你便可以创造出令自己和他人都震惊的成就。

    “跬步不休,跛鳖千里”,跛脚的鳖也能走到千里之外,因为它总是不懈地向前走;“佛许众生愿,心坚石也穿”,心态坚决可以穿透顽石,足见心力的神奇。

    成功的人永远比一般人做得更多,当一般人放弃的时候,他们总是在寻找如何自我改进的方法,他们总是希望更有活力,产生更大的行动力。有的人每天吃过量的饭,睡过头的觉,不做运动,不学习,不成长,每天在抱怨一些负面的事情,这又哪儿来的行动力?记住成功永远不在于一个人知道了多少,而在于采取了什么行动去做。

    所有的知识必须化为行动,因为只有行动才有力量。

    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前几年4月的一个晚上,美国成功学大师克里曼·斯通在墨西哥城访问弗兰克和克劳迪娅夫妇。克劳迪娅谈到:“我盼望我们在加丁区能够有一所房子。”(加丁区是这个美丽的城市中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斯通问:“你们为什么还没有呢?”

    弗兰克哭了,答道:“我们没有这笔钱。”

    斯通说:“如果你知道你想要什么,穷有什么关系呢?”

    弗兰克没有回答。

    斯通又提出一个问题:“顺便说一下,你是否读过一本激励人的励志书,例如《思考致富》、《积极思考的力量》、《你的内在力量》、《信心的魔力》等?”

    他们回答:“没有。”

    于是斯通就告诉他们一些人的经历:这些人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读了一些励志书,听从书中的意见,然后就行动。迈出第一步后,他们继续坚持努力,最终获得了他们所追求的东西。

    斯通还告诉弗兰克夫妇几年前他自己的条件:用首次付款为1500美元的分期付款,购买了一所价值120万美元的新房子以及如何按期付清了房款。斯通送给了他们一本他所推荐的书。

    弗兰克和克劳迪姬下定了决心。

    当年的12月,当斯通正在家中休息时,接到了克劳迪娅打来的电话。她说:“我们刚从墨西哥城来到美国,弗兰克和我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感谢你。”

    斯通感到诧异:“感谢我,为什么?”

    “我们感谢你,因为我们在加丁区买了一所新房子。”

    几天后在请斯通吃饭时,克劳迪娅解释说:“在一个星期六的傍晚,弗兰克和我正在家里休息,有几位从美国来的朋友打电话来,要我们用汽车把他们送到加丁区去。恰好那个时候我们都相当疲乏了,弗兰克正准备拒绝时,书上的一句话闪现于他心中:‘迈出第一步’。于是我们用汽车送到了那里,当我们用汽车送他们通过这人造的天堂时,我们看见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房子——甚至还有我们所渴望的游泳池。我们买了它。”

    弗兰克说:“你可能很想知道:虽然这个房产的价值超过50万比索,而我们的存款只有5千比索,但我们住在加丁区新居的费用比住在旧居的费用还要少些。”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买了两套房间,它们在财产上相当于一所房子。我们将其中的一套租了出去,那套房间的租金足以偿付整个房产的分期付款。”

    目标确定以后,你就可以按部就班地一步步走下去了。但最重要的是迈出第一步。

    努力克服怠惰的不良习惯

    一心想着享乐,又为享乐找借口,这就是怠惰。人类不光是为自己活着的。他们得有活着的责任。既然要担负责任,就不能光顾着自己的享乐,就不能有怠惰的心理。怠惰的人,往往是什么事都干不成的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心,都要付出劳动,天底下没有不劳而获那种便宜事。

    怠惰能让人有片刻的享受,能让人摆脱劳动的痛苦。但是须知,怠惰带来了片刻欢乐,换来的却是长久的痛苦。为了一时的享乐而不能获得劳动的收获,这是很糟糕的。怠惰换来的享乐是暂时的,是昙花一现的东西,只有经过顽强的拼搏得来的收获,才能给你恒久的欢乐。就一个人的身体来说,我们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就是说,人的身体本身也要求人不断地活动、不断地运动、不断地劳动。要是没有不断地活动、不断地运动、不断地劳动,那么,你的心理吃得消,你的身体却也会吃不消的。怠惰的人,终日泡在享乐场所,或者干脆睡大觉,长此以往,人会发胖,会四体不勤,一些病如高血脂、脑血栓等,都会侵袭你。

    那么,该怎么克服怠惰的习惯呢?

    (1)要成功,就得勤奋工作,就得积极行动。

    需知,机会来自积极的努力,它从不自动上门。有些人以为只要想想机会就会降临,说什么“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其实是误区,是要不得的,其结果是很糟糕的。

    为了事业或学业的成功,你得知道,一个成功者,每天必须做些什么。如果你去了解那些成功的人,那么,他们会告诉你,成功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

    成功的人,比起一般的人来,一定更能吃苦、更努力、更勤奋,而且,他们也做得比别人多。

    如果他是一位成功的科学家,那么,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他一定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他一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

    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例外,没有一个成功的人是不付出艰辛劳动的。

    面对他们,如果你每天无所事事,怠惰不思进取,那么,你一定会惭愧不已,无颜见人。

    怠惰使人想:现在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又看不到成功。

    他不知道,成功就是由这些“看不到成功”的要素构成的。

    (2)要成功,就要时时抓住现在,而不是寄希望于将来。

    有的人,每做一件事厌烦的时候,就想着“明天再做”;而到了明天,他又想着“明天再做”。

    其实,明天复明天,明天何其多?明天之后是明天,明天明天何时了?

    寄希望于明天,那么,明天永远在希望之中。

    寄希望于明天,那么,明天的希望就永远不会实现。

    做什么事情,一定要立即去做,不要拖延,不要把应该立即完成的事情,拖到以后。

    其实,拖延正是怠惰的典型表现。

    要立即行动,不要拖延。

    (3)要记住,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靠积累,靠循序渐进。

    别小看一个小小的行动,一次小小的进展,它关系着以后的大成功,它是以后的大成功的一个必要步骤。

    怠惰能让人有片刻的享受,能让人摆脱劳动的痛苦。但是须知,怠惰带来了片刻欢乐,换来的却是长久的痛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