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里的民国-两位曾经的报人——旧时海归之丁崇吉与曾笃恭(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文/叶克飞

    晚清的知识分子,除出仕为官外,投身洋务、担任买办,或专注技术,从事铁路、电报等新行业,都是流行出路。此外,报人也是一个后起的职业,办报者或针砭时弊,或记录世情,前者的典型例子是《苏报》案中的章太炎与邹容,后者则更为持久中肯,契合报业本质,如堪称近代中国史头号资料库的《申报》。

    不过,作为一代精英的留美幼童,曾为报人者却不多,这显然与时代背景有关。幼童们初回国时,报业尚不发达,仅租界内有些许施展空间,而当清末报业日渐发达时,幼童们又多已功成名就,官场中的大多位高权重,技术领域则有詹天佑这样的翘楚人物,即使籍籍无名者,四五十岁的年纪也使得他们很难从事这一工作。

    目前可查的曾从事报业的留美幼童仅有三名,分别为唐国安、丁崇吉和曾笃恭。

    作为清华首任校长,唐国安曾任上海《南方报》编辑,1905年,他与颜惠庆合作开辟该报英文版,面向读者群是旅居上海的外国人。后来,他赴京任职外务部,进入官场,便结束了自己的报人生涯。

    丁崇吉的经历与唐国安类似,报人经历只是人生过渡,他的“人生主旋律”是任职海关,曾出任海关副税务司,改变了海关高级官员多为洋人充任的局面。

    至于曾笃恭,报人经历比前二者都长。他也曾入官场,却没做过清廷的官,而是任职于民国政府。这也是当年留美幼童中颇罕见的,他那些曾经为官的同学们,多半横跨晚清和民国,两朝为官,少数则像梁诚那般,清亡后便退出官场,曾笃恭却刚好相反。

    视野改变命运

    在四批留美幼童中,广东籍占了一半多,其他也多来自东部沿海地区,比如宁波籍幼童便为数不少,其中1873年6月出洋的第二批幼童中有四人,分别为丁崇吉、陈乾生、王凤喈和王良登,1875年10月出洋的第四批幼童中则有沈德耀和沈德辉兄弟二人。

    那时的江浙地区,虽不似广东那般开放,但也因航运和上海开埠的缘故,远较内陆地区开放。

    因为身在侨乡,对华侨史一向感兴趣,如今又“盯上”留学史的缘故,我翻查、阅读了大量有关华人出洋的资料,并顺带着读了不少其他学科的相关书籍,比如涉及中西方建筑文化交融的近代中国建筑史。读得越多,便越发感受到视野是何等重要。

    即使同为一贫如洗的出身,有些人一辈子无法走出大山,有些人则从小就见到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并心生憧憬。早年漂洋过海的粤籍华工,就是“敢为天下先”的最佳例证,而南粤地区至今仍随处可见的华侨大屋,中西合璧的风格也是其文化交融的见证。

    视野往往可以改变命运,甚至改变时代。比如容闳与他的同学黄宽、黄胜,尽管均出身贫困,却在澳门的教会学校里接受了先进文化,并敢于出国留学。也恰恰是容闳,主导了幼童留美,而在那个闭塞的时代里,又有100多对父母敢于签下生死各安天命的协议,将孩子送往大洋彼岸那一切未知的国度,尤其是以出洋和买办闻名于世的珠海唐家,更是无比积极。也正是留美幼童中的唐家子弟唐国安、唐绍仪和他们的留美同学梁诚、梁敦彦及欧阳庚等人,一起努力,促成了庚款留美,缔造了一代影响中国百年的精英。

    薪火相传的背后,是这一代代人的开放视野。甚至可以说,直到今天,是否沐浴过海洋文明,仍可极大程度上左右人的视野。

    出生于1860年的丁崇吉,其实家境极为贫苦,若在内陆地区,最大的可能便是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但在他的家乡浙江定海,则多了一条可影响一生的路。

    丁崇吉六岁那年,母亲去世,兄弟姐妹九人全靠父亲丁长绶做豆腐维持生计。排行第六的他从小就常年以稀饭和盐巴果腹,甚至因为床铺不够,睡在做豆腐用的大缸缸盖上。但即使如此,丁家仍重教育,想方设法让孩子读书,丁崇吉就于九岁那年进了私塾。他的两个哥哥成年后都随着叔父赴上海从事外贸生意(丁家后来亦因此而发迹,逐步成为定海第一大户人家,后文详述),也使得丁家像那个时代的许多江浙家庭一样,视野逐渐变得开阔。于是,在容闳招收留美幼童时,丁长绶便决定送丁崇吉出洋。据说,除了老六丁崇吉之外,丁长绶还打算将老七也送出去,但老七不愿去,方才作罢。

    赴美后的丁崇吉,先在麻省某高级中学读书,后考入哈佛大学。在哈佛,同学们送他一个绰号,叫作“宁波丁”,据载,哈佛现在仍保存着他的入学卡。但一年后,留美幼童们被强行召回,丁崇吉也未能毕业。可这段经历,已足够改变其一生。

    “益仙”之名用一生

    丁崇吉字“益仙”,也称“艗仙”,这个字是留美前所取。

    据《留美幼童》一书记载,当时清廷认为幼童出洋,事关天朝脸面,所以不仅人人须背景清白,姓名也要有书香门第的气息才行。所以,不少出身贫苦的孩子还在临行前被改名或加字。

    丁崇吉的“艗仙”,拆开便是“益舟山人”,也许是取“一个对舟山有益的人”之意。据丁崇吉后人回忆,丁崇吉等留美幼童远渡重洋、在西海岸登陆后,在横跨美国的途中遇上了著名的劫车大盗杰西?詹姆斯,虽有惊无险,却让他们记忆犹新。后来,丁崇吉曾带儿子去看一部以杰西?詹姆斯的故事为背景的美国电影,还告诉儿子就是此人劫了他所乘坐的火车。

    据载,在留学期间,丁崇吉曾经爱上一位名叫Sussie的美国姑娘,他晚年时非常喜欢自己的小孙女丁秀瑞,就为之取了英文名Sussie,而“秀瑞”这个中文名亦是Sussie的音译,又取容貌秀丽、品行高洁之意,没有跟随同辈的“珠”字排行。

    回国后的丁崇吉,最先被分配至天津大沽炮台鱼雷队,专门研究鱼雷操作。当时,鱼雷的操作可算是洋人的不传之秘,所以清廷专门延揽一群年轻人研究学习。李鸿章曾上奏朝廷,表示“其习水师者,内如鱼雷一种理法最为精奥,洋师每有不传之秘,该学生等讲习有年,苦心研究,于拆合演放修整诸事,皆能得法……该学生等现有派充营哨各官及管驾、教习、官医各项差使者,亟应量其才能,酌保官阶,给予顶戴,以式戎行而资策励……为此酌拟奖叙,缮具清单,恭呈御览。仰恳天恩,俯念中国选募学生,肄习西业以图自强,实为目前当务之急,值此风气初开,确有成效,准予照拟破格从优给奖,以昭激劝,可为培养人才渐收实用之一助……”

    在这份奏折后面,他还附录了一份申请破格提拔的人才表,其中写道:“谨将拟保美国回华及天津招募学习水师、鱼雷、水雷、电报、医学各学生缮具清单,恭呈御览……丁崇吉……等三十四名,均拟请以把总尽先拔补……以上各生,现在兵船、鱼雷、水雷等营充当管带、帮带及蚊船、练船、兵轮、雷艇各项差使。”

    把总为基层军官,又称“百总”,意为统管百人。丁崇吉晚年也曾对后人述说这段经历,说自己做过百人官。不过,他次年(1885年)就离开了军方,前往上海,为上海各家英文报纸进行采访工作。据说,当时记者还是个新鲜职业,国人多对此不了解,采访屡吃闭门羹,可丁崇吉却乐在其中。

    放弃军方的铁饭碗,离开体制内,跑去当一个当时并不受待见的小报人,这种选择在当时而言颇为奇怪。有人认为,此前发生的中法战争,尤其是马尾海战一役,可能是丁崇吉离开体制的重要因素。当时丁崇吉并未上战场,但也曾经待命,经此战役后难免对清廷失望,何况,在美国的民主共和氛围下浸淫多年的留美幼童,本来就多半对清廷颇为淡漠。另外,丁家此时在上海已拥有了家族生意,想必也是丁崇吉离开体制“下海”的原因。

    也是在1885年,他得到哈佛校友德鲁的推荐,在担任记者的同时又供职于上海海关,任办事员。

    摸爬滚打23年后,1908年初,丁崇吉被任命为海关统计科代理副文案,并兼任海关代理副税务司,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出任海关副税务司的华人。

    自从国门被强行打开后,中国海关一直为如赫德之类的外国人掌握,高级官员更是清一色洋人。1906年,清政府任命另一位留美幼童唐绍仪担任会办税务大臣,唐绍仪以魄力著称,且极强调中国的自主权,在权益之争上向来寸步不让。赫德对此心知肚明,所以在唐绍仪上任后,立刻要求各税务司“嗣后如遇用人之际,再不可多用洋员,漫无限制。其洋员向来职掌,须陆续多派华员中之通英文者充当”,还任命张福廷为偏远的亚东关署理税务司,任用华人帮办10人,试图以此赢得唐绍仪的信任。

    丁崇吉能够担任海关副税务司,也是因为唐绍仪的“威力”。据载,丁崇吉所担任职位的确切表述应该是“Acting Deputy Commissioner”,即“代理副税务司”,有些史料称“海关监督”,其实有误。“海关监督”是另一个职位,为清政府任命,有职无权,纯属挂名。

    丁崇吉在海关声望极高,这与其为人有关。作为华人,他长期为华人同事争取权益,频频上书总税务司。比如他曾写过一封信给赫德的继任者安格联,为华人同事争取升迁和加薪等权益,“今为最后而最要者,为等级之分别问题。此项问题,职屡次呈请,但未蒙嘉纳。如王锦屏,服务海关42年,始获得超等正前班同文供事之职位,有《职员录》可凭。然此项职位,他人尚未必可以达到,因有多人以年高之故,迫而告退,遂致《职员录》中,高级者尚多空白也。近年来洋内班中等级,业已重行分别,而于华人供事人等,则未之闻也。支给薪俸之标准,为前总税务司于1908年所订,今于供事中,仍然适用;不知现在生活,除受战事影响之外,已去昔时远甚!抑有更进者,海关升递之举,较之邮政、盐务等方面,最为迟缓。故职员等呈请供事中等级之分别,亟须研究,而升迁之举,须如此办法,以每两年升一级;供事中之等级,亟应缩小,而有功于职务,特别保荐者,更须正当奖励之亟也。”

    在这封信里,他还详细列举了海关华人职员与洋职员在房租津贴、医药设备、病假、长假和差旅费等各个方面的不平等,以说明华人职员与洋职员待遇之悬殊。

    据载,他退休后,同事送他一只银盾,上面刻满了赠送者之名,他十分珍爱,放在家中最显眼之处。

    (未完待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