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30000天,你怎样活-这辈子,用心活出生命的精彩(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每个人都应学会享受现在,轻松而快乐地度过每一天。首先,要理解人生的真正实质。把自己的心态摆正,用一颗平常的心态,去体味人生,享受人生,去迎接大自然对人生的挑战,正确认识到酸甜苦辣乃是人生的真谛,兴衰荣辱即是自然界赋予人类永不衰败的主题,同时还存在着大自然与万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奥秘。

    我们在此说的享受生活,是不被功名利禄所牵绊,对人生路上的沉浮不仅要看得开,更要想得远,既要拿得起,又要放得下。不要在鲜花与掌声之中飘飘欲仙;不要在失败与磨难中而心灰意冷;不要在顺境中目空一切;不要在逆境中停滞不前。要在“繁华过尽皆成梦,平淡人生才是真”中去品味人生的真正美丽;要在“酸甜苦辣皆有味,兴衰荣枯皆自然”当中去享受生活的自然滋味。

    让我们保持一份生活的宁静,在有云的日子里,不再悲伤,在辉煌的岁月中,不要忘形。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善待生活的每一天,平静的心态追求目标。生活需要激情,但不要刺激,不要贪婪,更不要囚禁在金钱、权利、美色中。要能够正视自己,不奢求;追求品位,不爱慕虚荣。

    对于一杯清茶来说,并不比一杯咖啡逊色,搂着爱人散步并不比坐“宝马”兜风缺乏情趣,全家团聚喝着稀饭的那种境界并不比让情人陪着坐在音乐厅的茫然心情更让人感到真实。只有学会享受生活,才能做到更加珍惜生活,从而激发你创造生活。

    一个樵夫上山去砍柴,看见一个人正躺在树下乘凉。樵夫见状忍不住责问那人:“你怎么躺在这儿,为什么不去砍柴呢?”

    那人抬起头问:“为什么非要砍柴呢?”

    樵夫说:“砍来的柴可以卖钱呀!”

    那人又问:“卖了钱又做什么用呢?”

    樵夫满心向往地说:“有了钱就可以享受生活了。”

    那人听后笑了,说:“那你认为我此刻在做什么?”

    “生活在此刻”,就是享受你正在做的,而不是即将要做的。必须摆脱对“上一刻”的惋惜与追悔,对“下一刻”的迷恋和幻想。它们大多数都不合实际,有的虽然最终会得到,却剥夺了我们此刻的生活。

    我们要为每一天的日出西山欣喜不已。

    我们要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带来的生活体验而快乐。

    我们要分享与家人、朋友相处时的甜蜜温馨。

    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去聆听风雨之声,去仰望璀璨的星空,与无穷的自然生命力相合一。

    我们将不在生活的表面游移,而是深入其内,聆听生活最美的“乐章”,让生活变得更加生动、更有意义。

    昨天是一张过期的支票,明天是一笔尚不能取出的存款,惟有令天才是摆在你面前的现金。

    《圣经·诗篇》有这样一句话:“主创造了今天,我们为活在今日而欢欣雀跃。”导致人们疯狂的往往不是今日的沉重,而是对昨日的懊悔和对明日的畏惧。懊悔和畏惧如同一对孪生的窃贼,偷走了我们的今天。品味现在,享受此刻吧。

    需要认真体会,生活原本完美

    生活对每个人都赋予了同样美丽的意义和无穷的快乐,只要你认真地去体会,去感受,哪怕你是一个有缺陷的人,也会同样拥有完美的生活。生活永远是豁达的,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也许你是一个有缺点的人,然而你却依然可以享受完美的生活。

    莱迪诞生时,双目失明。医生说:“他患的是双眼先天性白内障。”

    他的父亲不甘心:“难道就这样束手无策了吗?手术也无济于事了吗?”

    医生摇摇头:“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找到有效治疗的方法。”莱迪虽不能看见东西,但是他有双亲的爱和信心,使他的生活过得很有意义。作为一个小孩,他还不知道自己失去的东西意味着什么。

    然而,在他6岁时,发生了他所不能理解的一件事。一天下午,他正在同另一个孩子玩耍。那个孩子忘了莱迪是瞎子,抛了一个球给他:“当心!球要击中你了!”这个球确实击中了莱迪。此后,在他的一生中再没有发生过那样的事了。

    莱迪虽没有受伤,但觉得极为迷惑不解。后来他问母亲:“比尔怎么在我之前先知道我将要发生的事?”

    他母亲长出了一口气,因为她所害怕的事终于要发生了,现在有必要第一次告诉她的儿子“你是瞎子”。

    “孩子,坐下。”她很温柔地说道,同时伸过手去握住他的一只手,“我不可能向你解释清楚,你也不可能理解得明白,但是让我努力用这种方式来解释这件事。”她同情地把他的一只小手握在手中,开始数起手指头。

    “1-2-3-4-5.这些手指头代表着人的五种感觉。”她讲道,同时用她的大拇指和食指顺次捏着莱迪的每个手指。

    “这个手指表示听觉,这个手指表示触觉,这个手指表示嗅觉,这个手指表示味觉。”然后她犹豫了一下,又继续说:“这个手指表示视觉。这五种感觉中的每一种都能把信息传送到你的大脑。”她把那表示视觉的手指弯起来,按住,使它处在莱迪的手心里,慢慢地说道:“你和别的孩子不同。因为你仅仅用了四种感觉,并没有用你的视觉。现在我要给你一样东西。你站起来。”

    莱迪站起来了。他的母亲拾起他的球。”现在,伸出你的手,就像你将抓住这个球,”她说。莱迪抓住了球。

    “好,好。”他母亲说,“我要你决不忘记你刚才所做的事,你能用四个而不用五个手指抓住球。如果你由那里入门,并一直不断努力,你也能用四种感觉代替五种感觉,抓住丰富而幸福的生活。”

    莱迪绝不会忘记“用四个手指代替五个手指”的信条。这对他说来意味着希望。每当他由于生理的障碍而感到沮丧的时候,他就用这个信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他认为母亲是对的。如果他能应用他所有的四种感觉,他确实能抓住完美的生活。

    也许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甚至缺陷,然而,只要我们怀有信心,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找到生活的意义。完美生活不一定是完美的人才能感受得到的,只要我们不懈地去努力,并用心去体会,就能品尝到生活所赋予的酸、甜、苦、辣等真滋味,就能将掺和着百味的人生过得有声有色,过得圆满。

    拥有一份平和之心,你就会发现,天空中无论是阴云密布,还是阳光灿烂;生活的道路上无论是坎坷还是畅达,心中总是会拥有一份平静和恬淡。

    完美难以实现,不要过度苛求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情,完美只是人们的一个努力的目标、一个执着的方向和一个美好的憧憬,却不应该成为我们人生全部的追求。还原真实自然的自己,才是真美丽!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有一个男人,一直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以至在他70岁的时候,都一直没有结婚。有人问他:“你寻找了几十年,找遍了世界上很多地方,难道连一个完美的女人也没遇到吗?”那个男人很伤心的说:“有一次,我是碰到了一个完美的女人。”那个人又问:“那你为什么没有和她结婚呢?”那个男人说:“很无奈啊,她也正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毫无疑问的,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都在追求着一种至情至性的完美,他们企图在生活中碰到一个和自己心中理想的完美的形象一模一样的人,可他们最终也没有遇到。

    事实上,世界上既没有绝对的完美,也没有绝对的缺陷,但爱情中,我们常常刻意的奢望对方能够给予我们很多,而不是想着怎样为对方去付出。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先心存感激地付出,比如关爱,宽容,理解,鼓励……过于追求完美,实际上是堵死了通往爱情的,更确切地说是通往婚姻的大门。

    有很多父母,他们对待自己的生活,追求所谓的完美,对待孩子,也是同样的标准,他们以完美主义来教育和影响孩子,他们希望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在最好的教育之下变成他们心中最完美的人,希望孩子获得成功。尤其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怕孩子误入歧途,对孩子要求更加严格。但是,孩子如果太过分地追求完美,则易患强迫症,更不利于健康成长和日后才能的发挥。

    在父母完美主义的教育下,也促使孩子产生不现实的苛求完美的心理,使孩子对自我的价值心存疑惑,无论做得多么好,他们都会完全否定或不肯定自己,这种认知习惯一旦固定下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心理疾病。他们不仅苛求自己,常常以家人和自已的标准去苛求他人,自己一旦面临失败,就把责任全部推到父母身上。他们往往承受挫折的能力差,容易陷入自责和沮丧,自信心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

    我们做任何事,保持中庸与平常心是很重要的。勤劳、自我要求高原本是美德,但一旦要求到十全十美的程度,就成了苛求,既不能得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心情也不会愉快。

    法国大思想家卢梭说得好:“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玄乎,其实说的是实话,遗憾的是,许多人不肯接受这个已经失去模子的自我,于是就用自以为完美的标准,把自我重新塑造一遍又一遍,结果却失去了自我。

    生活中的琐事正如同镜子里你不喜欢的地方一样,如果你死盯着这些,那么你就无法拥有轻松而幸福的生活。要想改变这样的状况,你需要用自己的眼光注视镜子里面的自我形象,并试着对自己说:“无论我有什么缺陷,我都无条件接受,并尽可能喜欢我自己的模样。”

    接受自己,勇于面对现实,你会觉得轻松一点,感到真实和舒服。时间长了,你就会体会到自我接受与自信自爱之间的密切关系。生活的道理也基本如此。

    人就这么一辈子,做错事不可以重来的一辈子,碎了的心难再愈合的一辈子,过了今天就不会再有另一个今天的一辈子,一分一秒都不会再回头的一辈子,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珍惜眼前,为什么还要拼命地自怨自哀,痛苦追悔呢?

    正视你的缺陷,让心灵更完美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白玉微瑕、人无完人···这些前人所总结的话语已经流传了很年。可见,一个人有缺点是很平常的事。

    墨子也曾说过:“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世间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存在缺陷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态是如何看待缺陷。世间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美的心,一个能正视缺陷的人,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合乎情理的。

    圆明园用自己残缺的美来让世人更深刻的了解战争,更深刻的体会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它的存在是一种让人心痛的残缺美。残缺有时候也是一种美,关键在于我们用什么心态去看待。

    张海迪、史铁生他们在身体上都有残缺,但是这并没有成为他们自甘堕落的借口,反而成为了他们奋发图强的动力和勇气。他们身体上的残缺却让他们的灵魂得到了更完美的升华,也让整个世界的人们为他们而感动。缺陷并不可怕,怕的是你没有接受缺陷的勇气,如果我们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用自己的长处去弥补自身的缺陷。缺陷有时候就会成为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初一的月牙固然没有十五的月亮皎洁明亮,但是它依然能够煽动你的情怀。秋天失去了夏天的勃勃生机,只剩下了枯黄的落叶,但是却别有一番韵味。

    有人说:“一个人独特的缺点就是他自己最大的优点。”我虽然不完全赞同这个观点,但仔细想想也是有一道理的,就看你如何去看待它了,只要我们时时看到并注意改正自己的缺点,你就极有可能出人头地、超越自我。

    保加利亚有一个男孩,身材很矮小不足一米五,因此他常常受到同伴的嘲笑和讥讽。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身条件的不足而自暴自弃,而是成功的将自己本身的缺点转化成了优点。他利用自身的矮小的优势参加了举重训练。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几年之后,这个身材矮小的男孩成功的站在了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

    所以,缺陷只能妨碍我们在某一方面的发展,它能够限制我们做的事情只是一个圆,而不管这个圆有多大,在这个圆之外的空间则是无限广阔的。因此我们所能做的事情也是无限的。比如,坐在轮椅上的罗斯福,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和睿智的头脑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将美国人们重新带入了幸福的生活。只有正视自身的缺陷,我们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才能让自己拥有一颗完美的心。

    美国有一个叫科尔的青年,在二十岁的时候不幸遇到一场车祸,从此以后他腰部以下全部瘫痪。但是残疾的身躯不仅没有让他的人生毁灭,还让他重新获得了新生。他依靠自己的意志力和耐力,每天坚持锻炼,就像吃饭、穿衣这样的事情都需要学习。残缺激发了他的斗志,使他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他开始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以前他只是一个加油站的工人,每天碌碌无为的度日,人生没有追求也没有方向。但是经历了车祸之后,他开始更深刻的思考人生,还去读了大学,而且还获得了语言学学位,他还替人做税务顾问,在业余时间他还经常参加射箭和钓鱼等社交活动。他的人生比常人的要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