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巴和西藏的啤酒-胡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聂鑫森

    人世间居然有这样一种人,又可厌,又可爱。准确地说,是他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可爱极了。一旦他离开了你,你立刻意识到这个人太可厌了。

    胡福就是这样的人。

    省城的著名老国画家文一可,不止一次地在画室里对老伴儿说:“胡福下次来,我决不接待!”

    老伴儿笑了,说:“你无法拒绝他,他的本事大,省城不少画家的家里,他都可以长驱直入,谁挡住过?”

    “那我就试试看。”

    胡福50岁,住在离省城不远的一个县城里,原先是一个陶瓷厂的画坯工人——按工艺美术师设计好的图稿,一笔一笔描到瓷坯上去,因此他自称是个美术工作者。十多年前,他辞了职,说是要正经画几笔画了,几片荷叶,几竿竹子,几茎兰草,偶尔也画人物,大略的规矩不会乱,只是俗。他很多的精力,都花在拜访省城诸位名画家上,谦恭、风趣,有理有节,然后顺带索取一两张画作,让对方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当场挥洒笔墨。胡福一定会说:“我要挂在墙上,朝夕临摹,偷学一点您的好玩意。”画家落款时,往往会问他:“写上你的名字?”胡福马上说:“我算什么?无名小辈,落上名字就玷污先生的名声了。”其实,不落他名字的画,好出手。这些年,他靠这种办法卖了不少钱,比在陶瓷厂上班强多了。

    胡福去谒访画家,绝不会太勤,也不会疏到彼此有陌生感,大概一个月到两个月去一次。省城的画家多矣,他掐着时间轮流转,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文一可记得胡福上次来,是一个盛夏的日子,离他初逢花甲(满五十九进六十,谓之初逢)还差三天。

    胡福先打来电话,说:“文老师,首先要祝贺您六十大寿,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我知道您从不做寿,但学生总要表示一点心意。我特地弄了一个梅瓶素坯,画了一幅祝寿图在上面,又请人烧好了,效果还不错。我得提早送过来,您说好吗?”

    文一可只好说:“谢谢,你来吧。”

    几个小时后,矮矮胖胖的胡福已经坐在文一可的画室里了。

    文一可细细地看了梅瓶,造型不错,釉色均匀,只是胡福画的祝寿图笔墨功夫很差。但胡福有聪明处,把那个正面贺寿的矮胖笑和尚,画得有点像他本人。于是,文一可开心地笑了。

    他们相对而坐,喝茶、聊天。

    文一可觉得胡福很可爱。他在心里算了算,胡福买这个瓶坯,画工不算,再请人上釉,烧制,少说得花200元钱,可不能白要人家的。但作为一个著名画家,又不能主动开口给人送画——那不是丢份儿吗?

    胡福似乎明白文一可的心思,说:“我在一个企业家家里,看到过文老师画的扇画,那几笔梅花真是漂亮。我……只想得到一幅,对画临摹,一定会大有收获,只是怕累了文老师。”

    文一可说:“这有何难?我给你画一个梅花扇面就是。”

    半个月后,这幅画出现在省城的一个拍卖会上,起价3000,落槌价是8000元。

    文一可听说后,气得脸都白了,骂道:“他不是要留着临摹吗?又换现钞了!呸,真不是个玩意儿!下次,一定不让他进屋!”

    胡福破例隔了三个月,没有来拜访文一可。

    这段日子,文一可在筹备个人美展的作品,他希望在花鸟和人物画上,无论构图、笔墨、款识,都能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因此,从早到晚,不是苦思冥想,就是挥毫作画,弄得自己又苦又累,人也瘦了许多。更糟糕的是,患了便秘之症,在省城医院看了好几次,吃了几十服汤药,并不见大效,真是烦死人了。

    电话铃响了。

    文一可一看号码,是手机打来的,很陌生,便拿起了话筒。

    “文老师,我是胡福,听说您身体欠佳,特来看望。”

    文一可生气了,说:“你就别来了,我病得很重,恕不会客!”

    “文老师,您别挂电话。我知道您看了不少医生,都没怎么见效。我特地请了县城最有名的中医、70岁的华凤灵先生上门来给您看病,您就给我个面子吧。我们就在您家门外,正用手机跟您通话哩。”

    文一可在这一刻感动了,人家都惦记着自己的病,能不开门迎客吗?自己真是多心了。

    胡福领来的这位华先生,白须白眉,骨骼清奇,一看就不是等闲之辈。

    文一可说:“华先生年长于我,还劳您登门看病,折杀我了。这个胡福也太不懂事了。”

    胡福说:“世人都要看您的画,您的身体属于大家,那是出不得问题的。”

    文夫人笑了:“胡福呀,我们的儿女都在外地工作,真是麻烦你了。”

    “师母这样一说,就见外了。还是快请华先生切脉吧。华先生是我同学的父亲,一听说大画家病了,比我还急哩。”

    大家都笑了。胡福真有本事,一下子就把气氛搅得融融和和的。

    华凤灵开始为文一可切脉。十分钟后,又请文夫人把先前的处方寻来,细细地看了后,才开始说话:“文先生此病是气机郁滞而造成便秘的。他们下处方为‘五苓散’、‘八五散’,继用‘八味丸’、‘脾约丸’、‘润肠丸’等,皆不甚妥。我则用‘六磨汤’。处方开后,让胡福立刻去把药配来煎服。我则在尊府等着,以便让文先生放心。只是多有打扰。”

    文一可说:“有老先生坐镇,何言打扰?太感谢您了。”说完又吩咐老伴儿,赶快打电话给饭馆,让他们中午送一桌饭菜来,要最好的。

    胡福屁颠屁颠拿着处方,去街上的中药店,把药配了回来。华凤灵解开药包,仔细核对了一遍,再放入药罐,加水,亲自到厨房的灶上去煎。

    药很快就煎好了。华凤灵把药汁缓缓滤进碗里,说:“文先生,及早喝下去吧。”

    胡福说:“文老师,别烫着了,慢慢喝。”

    文一可感激地点点头。

    喝下汤药后,不一会儿,文一可就感到腹部通气有声,又过了一阵,慌忙站起来,去了卫生间。

    胡福说:“华先生真是妙手回春!”

    华凤灵面有矜色,说:“文夫人,他这个病,顶多吃三服药就安然无恙了。”

    文一可从卫生间出来后,大声说:“痛快淋漓!实在是妙不可言。”

    正午时,饭馆的伙计送来了饭菜。

    文一可特地打开一瓶藏了十年的茅台。

    华凤灵说:“文先生只可略进饭食,酒是暂时喝不得的。三服药后,就可以痛饮了。”

    饭后,胡福说:“我们要回去了,文老师您多多保重。”

    文一可伸手一拦,说:“华先生的出诊费,我是该付的。”

    胡福说:“华先生听说是为您诊病,分文不肯取!”

    “那怎么行?这样吧,我各送二位一张得意之作,以表谢意。”

    胡福说:“我们最欣赏您的人物画了,逸笔草草,形神俱备,几人能及?”

    文一可愣了一下,他的人物画价格是每平方尺5000元,胡福就敢开这个口,但他还是赶忙答应了。

    寻出两轴裱好的条幅,一张是《神医华佗图》,送给华凤灵;一幅是《东坡赏砚图》,送给胡福。

    胡福接过画,看了好一阵,说:“这线条太有灵性了,回去得认真学一学。”

    寒暄了一阵,客人终于告辞走了。

    关上门,文一可不由得又愤恨起来:“这个胡福,可厌……”

    他再想说下去,望着老伴儿脸上调侃的笑,赶忙转口说:“唉……这个人也有可爱之处,你说是不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