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巴和西藏的啤酒-大个子机枪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马誉炜

    淮海战役前夕,解放军某部八连分来十多个从国民党军队中俘虏的士兵。其中有一个大个子苏北人,在那边队伍里是机枪手,补充到八连后,连长、指导员仍然安排他当机枪手。

    那时战斗频繁、惨烈。一次战斗下来,连队伤亡几乎过半,没有办法,都是从国民党军队俘虏中挑选一些士兵补充。动员教育也极为简单:“愿意参加解放军、为咱穷人打天下的,举手!”

    俘虏群中就有一些人踊跃举手;也有一些人先是犹豫,而后慢慢地举起手来;还有一些人满脸疑惑,想举手又有些胆怯。于是那些举手爽快的,当即被解放军收编过来,有的连衣服都不换,只是摘去青天白日的帽徽就参加战斗了。不想举手或犹豫不决的,自然也就另谋生路了。

    大个子机枪手家境贫寒,家中只有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和刚成亲半年的媳妇儿,种着二亩薄地,艰难度日。当初他当兵就是为了混碗饭吃,也不管是什么军队。凭着身强力壮扛着机枪东奔西跑,虽辗转战场,却皮毛未伤。这次被解放军抓了俘虏,大个子有些茫然和麻木。看到周围同伙都举手,他也举起了手。因为个子高,手自然就举得高,首批就被补充到八连来了。

    行军、训练、宿营、吃饭,当兵的生活似乎都差不多。大个子机枪手对这样的生活早已习惯了。正午的日头暖洋洋地照在身上,大个子机枪手吃过午饭,脱掉身上穿了多日的棉衣,正倚着一棵榆树捉虱子。

    指导员走过来,笑吟吟地与他打招呼:“嘿,大个子,收获不小哇!捉的虱子攒起来够得上一盘菜了。”

    大个子一惊。在那边的时候,除了打仗冲锋时,挨过连长一枪托子,从没有与军官近距离接触过,更没有军官和颜悦色地对他说过话。他诚惶诚恐地赶快穿好棉衣,给指导员敬了个礼。指导员还过礼,打量了他一会儿,转身走了。

    晚上,大个子机枪手正在班里学着解放军的军歌,指导员带着司务长进来了:“大个子,快,看这件棉衣穿着合适不?”那是一件褪了色的旧棉军衣,大个子穿着有些紧巴。

    指导员乐呵呵地说:“委屈你了大个子,先凑合着穿两天,你那件棉衣给我吧。”指导员夹着大个子长满虱子的棉衣走了。

    两天后,指导员让司务长把大个子的棉衣送回来了。听司务长说,是指导员亲自拆了棉衣,用滚烫的开水洗过,一针一针地缝好……

    淮海战役打响了。八连担负尖刀连,经过三天三夜急行军,与敌人交了火。战斗依然是残酷的。面对穷凶极恶的对手,大个子机枪手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他三步两步登上一座山崖,瞪着血红的眼睛,端起几十公斤重的机枪,“哒哒哒……”扫射起来。敌人在他的枪声中成片成片地倒下。

    突然,一颗流弹击中了大个子机枪手的胸部,顿时血流如注,新拆洗过的棉衣被染成了红色。

    战友们赶紧把大个子抬到山崖背面。大个子已经有气无力了,他吃力地睁开眼睛,似乎在人群中寻找着什么。

    指导员来了!大个子脸上露出一丝惊喜的笑容,断断续续地说:“指导员……谢谢……俺这辈子值了……”

    漫山遍野,冲锋号声、冲杀声,响成一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