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要让理智控制情绪和行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日常生活中,确实会有许多事情让我们很气愤、很无奈,但是无论自己的情绪多么冲动,都不能失去理智,更不能不顾一切的采取过激的行为。“事缓则圆”任何事情的解决都是理智加公平的结果,一味冲动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往往会造成让我们难以承担的后果。因此,在遇到窘境时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才是明智的行为。

    失去理智的代价

    人在丧失理智的时候是最可怕的,此时人们做事往往会不顾后果,甚至用粗暴的态度或者武力来解决问题,以平衡自己愤怒的内心。这不仅是没有修养的表现,而且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2009年的高考中,一名考生的家长因为一时失去理智殴打了监考老师,成为这次高考中的“主角”之一。一时间,“考生家长殴打监考老师”的新闻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也引导人们注意到考生家长这个特殊的群体。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考生家长失去理智殴打监考老师呢?

    在高考第二天的考试现场,吉林省农安县的一个监考老师发现刚刚上厕所回来的考生张某行为有些异常。于是,监考老师用金属探测器对其进行检测,果然发现该考生在衣服里携带了一副隐形耳机。监考老师让张某填写了一份承认材料,并将其逐出了考场。

    张某回到家后情绪低落,趴在床上大哭了起来。张某的母亲爱子心切,得知张某的遭遇后,认为儿子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便让儿子将监考老师的容貌、发型、体形以及穿着特征告诉她,同时安慰儿子好好准备下午的考试。

    下午高考结束后,张某的母亲等候在考场外不见儿子出来,就进入考点内寻找,恰巧遇到了儿子口中描述的监考老师。心中早有怨恨的她立刻冲了上去大声谩骂,情绪越来越激动,结果引发了一场“肉搏战”。

    谈及自己“为何失去理智”的原因,这位母亲非常激动。原来,儿子张某成绩一直很好,只有物理成绩不好。于是望子成龙的她通过一张出售高考作弊器的小广告,花了3000元钱购买了物理试题的答案及其器材。直到物理考试的前一天母亲才把事情告诉张某,没想到张某不仅没有从中受益反而被取消了成绩。她感觉非常窝囊,儿子的希望没了,都是自己一手策划的,更可气的是张某一点都没有抄到答案就被逐出了考场。尽管张某竭力恳求监考老师,但是对方就是不同意让他进场。为此,这位母亲把心理上的内疚、不满和怨恨全都归咎到了这名监考老师身上。

    冲动和鲁莽不仅没有为儿子讨回说法,自己还因为违法乱纪而被治安拘留。对于自己因无知而参与的作弊事件和殴打监考老师的行为,她非常后悔,但是自己所造成的后果自己必须承担。

    “殴打监考老师”事件揭示了家长和监考老师之间的对峙立场。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则归咎于心理失衡的家长,他们在面临高考时表现得比孩子更浮躁。主动策划作弊事件的家长不仅违背了考试制度,其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恶劣的。这位母亲因为心理失衡引发的打人事件更表现了其内在修为的欠缺,这种用粗暴的态度和方法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直到不可收拾。

    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一个男孩的脾气很坏,对周围的人总是任由自己的性子乱发脾气。但是这个男孩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有什么不对,直到周围的朋友越来越少,很少有人问候他、关心他。男孩变得孤独、烦闷,他跑去问父亲:“为什么没人愿意和我交朋友呢?”

    父亲没有直接回答男孩的话,而是递给他一袋子钉子,告诉他:“当你想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篱笆上。”

    男孩照做了,第一天这个男孩就在篱笆上钉上了37根钉子。“原来我每天要发这么多次脾气呀,”男孩看到篱笆上的钉子自言自语道:“以后要努力克制自己。”慢慢地,男孩开始有意地克制自己的脾气,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很高兴地发现,自己不会因为没有耐性而乱发脾气了。他兴冲冲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亲,原本他以为父亲会表扬他一番,不料父亲却说:“孩子,还没有结束。从现在开始你每次控制好自己的脾气时就拔出一根钉子。”

    男孩不懂父亲的意思,但他还是听从了父亲的话。每次成功控制了脾气时,他就从篱笆上拔掉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直到有一天篱笆上的钉子都被拔掉了,男孩才告诉父亲。

    父亲握着男孩的手来到了后院,指着篱笆对他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孩子。但是,你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恢复成从前的样子。每次你生气的时候所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在别人的心里留下了疤痕。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人和人之间经常会因为一些摩擦而给彼此留下永远的伤害。精神上的伤口常常比肉体上的伤口更难愈合。如果我们都能够从我做起,并用宽容的态度善待他人,用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那么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被苍蝇打败的冠军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内心的粗暴和不安是导致人心灵失衡的主要原因,当人陷入心灵陷阱时,各种消极情绪就会接踵而至,直到被自己折磨得筋疲力尽、衰竭而亡。

    1965年9月7日,美国纽约举行的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正在激烈的角逐中,路易斯·弗克斯发挥出了不错的水平,一路遥遥领先,他只要再得几分便可稳拿冠军了。

    在决赛开始不久,弗克斯发现有一只苍蝇落在了主球上。本来这只是极为不起眼的一件事情,却影响了弗克斯的视线,也影响了他的发挥。他挥杆驱走了苍蝇,待他调整好心情准备俯身击球时,那只苍蝇又飞回来了。这幽默的一幕引得观众一片大笑,弗克斯涨红了脸,再一次扬起手赶走了苍蝇。

    弗克斯的心情显然已经被这只可恶的小东西给破坏了,更糟糕的是,苍蝇似乎有意与他作对,当他一回到球台上,苍蝇又飞落到主球上。周围的观众忍不住再次大笑起来,弗克斯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愚弄的小丑,他愤怒了。他在心里恨死了这只苍蝇,心中无限的怨恨已经把他的情绪破坏到了极点,弗克斯终于失去了理智,愤怒地用球杆去击打苍蝇。不幸的是,球杆触动了主球,裁判判他击球,因此他失去了一轮机会。

    不理智导致的烦躁心情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了连环效应,引得弗克斯方寸大乱,在接下来的几轮比赛中他连连失利。而他的对手约翰·迪瑞则愈战愈勇,一步步地赶上来并超过了弗克斯,最后夺走了冠军的金牌。

    第二天清早,人们在河里发现了路易斯·弗克斯的尸体——他因为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而投河自尽了。

    人们也许会同情他的不幸,但是我们更应看到他不能承受打击的脆弱。因为他的修为不够,导致他极易被周围的事物影响心情,并最终导致失败。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时间都要调整好心态,从容面对。

    1%的坏心情导致100%的失败

    因为坏心情而发脾气不仅是一种日积月累的习惯行为,更显示出一个人内心修养的不足。这1%的坏心情导致了100%的失败。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是一个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坏心情的人,在他与对手的一场官司中,洛克菲勒就是凭借着良好的自控能力挫败了对手的阴谋,打赢了这场艰难的官司。

    洛克菲勒在接受一个案件的受审过程中,对方的律师显然对他怀有恶意,甚至有羞辱他的意思,可以想象洛克菲勒当时的心情有多么糟糕。但是他知道如果这个时候发怒,必将掉入对方设计的陷阱中,因而他一直保持着冷静,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和对方的律师一样鲁莽,更不能使自己的愤怒情绪有所流露。在面对对方律师的粗暴询问时,他一直不动声色。

    “洛克菲勒先生,我要你把……我写给你的那封信拿出来”,对方律师非常不礼貌地命令洛克菲勒。洛克菲勒知道,这封信里面谈及了很多关于美孚石油公司内幕的事情,而这个律师根本就没有资格来问这件事情。不过洛克菲勒先生并没有进行任何反驳,只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没有做任何表示。

    “洛克菲勒先生,这封信是你接收的吗?”法官开始询问洛克菲勒。

    “我想是的,法官先生。”

    “那么你回那封信了吗?”

    “我想没有。”

    这时,法官又拿出许多别的信件来,当场宣读。

    “洛克菲勒先生,你能确定这些信都是你接收的吗?”

    “我想是的,法官。”

    “那你说你有没有回复那些信件呢?”

    “我想我没有,法官”。

    听到这里,对方律师开始烦躁不堪了,“你为何不回那些信呢?你认识我,不是吗?”他开始插嘴叫嚷道。

    “是的,当然,我想我从前是认识你的。”

    面对洛克菲勒不愠不火地回答,对方律师的心情显然已经坏透了,甚至开始暴跳如雷,而洛克菲勒却还是坐在座位上丝毫不动,似乎眼前发生的事情根本影响不到他。全场寂静无声,除了对方律师的咆哮声。对方律师的情绪太过激动,他在不小心之间说出了事实的真相。法官和在场的人都听到了这个真相,原来洛克菲勒是被诬陷的。最终,这场官司以洛克菲勒的胜利而告终,最重要的是,他在美国人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很优雅的形象。

    对方律师的情绪失控导致了他的失败,如果这名律师能够保持一颗沉着冷静的心来应对这种场合,以他手头所掌握的资料,有极大的把握赢得最后的胜利。但是,他输在了内在修为和定力上,他的态度太过粗暴,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结果不仅不小心说出了真相而给委托人带来了重大的损失,也影响到了自己的声誉。由此可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一位谦谦君子才是成功的秘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