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他只有5块钱,却敢只身来到义乌闯荡;
他只有400元,却敢开店正式创业;
他没有公司没有工厂,却能用真诚和坚持赚取人生第一个10万;
他凭借小小的孔明灯,却能用执着和努力完成年销售额3000万;
他的故事,简单而又真实、感人而又励志,没有离奇跌宕的情节,也没有匪夷所思的内容,更没有胡编乱造的天方夜谭,它有的,只是真实到甚至能直接用“阿拉伯数字”和“加减乘除法”来进行表述的财富值:1个竹圈儿+1块蜡烛+1张纸片儿=3000万/年。
他不是富二代,也不是高才生,更不是金融天才,他没有家族支持,没有华丽文凭,更没有天使投资。但是,他却靠自己的双手,只用了两年半就积累了7000万的财富值,又再用了两年半,就拥有了8家公司,他就是“孔明灯大王”刘鹏飞,一个荣登福布斯的80后大学生。
5块钱去义乌闯天下
2007年6月,又是一个毕业季!
大学校园里,纷飞的学士帽,斑斓的毕业照,以及惜别的歌谣,依旧掩饰不了即将踏足社会的毕业生眼中的渴望和迷茫。
渴望什么?渴望成功,渴望财富,渴望出人头地!
又迷茫什么?迷茫于如何取得成功,如何创造财富,如何才能出人头地!
就业,创业,还是考研继续学业?
对所有大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他们的人生走到了一个三岔路口,每一个人都要参加最后一场考试。这场考试,只有上面那一道没有标准答案,也无须老师批阅的单选题。
面对这样一道决定命运的单选题,即便是名校高才生,恐怕也曾辗转反侧、犹豫不定。
而刘鹏飞,虽然也曾辗转难眠。不过,他难以成眠,却并不是因为焦虑,而是因为对毕业的渴望,以及对毕业后“创业征程”的期待。
事实上,对于“就业、创业还是继续学业”这道人生选择题,刘鹏飞早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选择。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鹏飞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全球90%的圣诞礼品,来自中国;而其中的98%,又来自义乌!
乍一听到这条新闻,刘鹏飞既觉得不可思议,又对义乌无比好奇。于是,他多方查找义乌的资料,想好好了解一下这个“神奇”的地方。
一查之下,刘鹏飞更加诧异,因为他发现义乌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级市,面积甚至不如自己的家乡宁都县,但是,它的小商品经济却非常发达,甚至号称全球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
据说,义乌拥有1.8万个商铺,如果一个人在义乌每天逛8个小时,每个店铺停留3分钟,那么,如果想要逛遍义乌,他需要1年的时间。
如此发达的商品经济,着实让刘鹏飞惊诧不已。刘鹏飞一边惊叹于义乌这个小县城的神奇,一边想:“这样一个小地方,居然可以生产这么多商品,不就是像我这样的创业者的天堂吗?”
从此,刘鹏飞便萌生了前往义乌创业的想法,当然,这并不是他头脑发热、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深入分析。
这就又回到了上面那道毕业生必做的人生选择题:就业、创业还是继续学业?
首先,刘鹏飞觉得,自己的家境并不富裕,为了供自己完成大学学业,家里已经负债累累。如果自己选择考研,继续学业,那么,这无异于给自己家人增加沉重的负担。这样的选择,太自私,而且也不见得就一定好。所以,这个选项被他首先排除。
其次,就业虽然是绝大多数毕业生的最佳选择,但是,这却不是通往成功与财富的最佳捷径!从家庭情况来考虑,找工作就业,只能解决自己一个人的吃饭问题,对于家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几乎没有帮助。过惯了穷苦日子的他,迫切想要为家人创造更好的明天。
更何况,自己的毕业院校只是普通二本,单论文凭和学历,自己如何能跟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和研究生竞争?如果找工作,那也只能先从基层开始做起,如此一来,自己何时才能收获成功?所以,就业这条路,最终也被刘鹏飞排除。
那么,接下来就只能选择创业了!这是刘鹏飞的理想,也是他觉得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当然,刘鹏飞心里也清楚,创业虽然是出人头地的最佳捷径,但是,想创业的人,犹如过江之鲫,但是敢付诸行动的却少之又少,最后能创业成功的,更是寥寥无几。
自己想从创业者的浪潮中脱颖而出,成功实现创业致富的理想,这谈何容易?
这是所有想创业的人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让很多人最终打消创业念头的问题。
这个问题,刘鹏飞也曾面临过,只不过,他将其选择性地忽略掉了。因为在他的创业信念中,他信奉这样一句话:“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就这样,刘鹏飞怀揣着创业的理想,以及仅有的5块钱现金,踏上了那趟驶向他心中的创业天堂的火车!
虽然他在那趟火车上没有豪华的包厢,甚至连一顿晚饭,他都只能吃8点后乘客们不要而打折的快餐,但是,他却始终怀念那趟载着他驶向美好明天的列车!
1400元的创业
来到义乌的刘鹏飞身无分文、无亲无故,所有事情都必须从零开始,莫说创业致富,就是连最基本的吃饭问题,都还没有着落。
刘鹏飞知道,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生存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问题。无法生存下去,任何理想、任何计划都只是浮云。
因此,刘鹏飞决定找一份工作,先度过这段困难期再另谋出路。
于是,就在抵达义乌的第一天,他就拖着略显疲惫的身体,先后面试了多达15家当地公司。当然,他之所以接连面试都无法确定工作,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无法让那些公司满意,更不是因为那些公司无法满足他的薪资要求。
相反,他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够包吃包住,工资多少没关系,因为他找工作的目的,就是想在养活自己的同时,一边熟悉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情况,一边了解公司运行的各种需要。
最终,刘鹏飞找到了一份外贸销售员的工作。然而,仅仅一个月之后,他却毅然决然地辞职。
这样的举动让他的同事们无法理解,大家都纷纷规劝他,说他这份工作做得好好的,辞职太可惜,而且外面的工作不好找,希望他不要因为头脑发热而犯错误。
这些善意的劝诫让刘鹏飞心里一暖,但是感动之余,他却依旧坚持辞职,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他来到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创业。
现在,他对义乌小商品市场有了初步了解,对公司的运行管理有了基本的体验,这一个月的工作,也让他收获了自己的创业启动金——1400元。
可以说,刘鹏飞当初找工作的三个目的都已经达成了,而他自己也觉得已经做好了离职创业的准备,无论是心理准备,还是资金准备。
可是,1400元的创业启动金,能做什么呢?
或许,对很多人来说,1400元只不过是一部手机,一桌饭局,但是,对于刘鹏飞而言,这笔钱却意味着一个月的房租、一个月的伙食外加一笔小额的本钱!
于是,刘鹏飞首先用其中的600元钱租了一个小房间,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安身之所。也就是在这样一个简陋的房间内,刘鹏飞第一次无比谨慎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应该参与什么样的创业项目呢?
这是决定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也是困扰绝大多数创业者的“疑难”问题。
这一次,刘鹏飞被这个问题困扰了许久。因为义乌虽然号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里面汇聚了数十万种商品,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可是,也正是因为义乌商品太过繁杂,反倒让他不知该选择什么行业、什么商品。
经过多日的思考和筛选,刘鹏飞依旧茫然无绪,无奈之下,他只能约了几个朋友出外散心,以免自己创业未成身先病。
也就是这一次散心,让一直神经紧绷的刘鹏飞,意外看到了自己创业致富的曙光!
靠孔明灯赢得第一桶金
2007年的一个夏夜,刘鹏飞带着暂时的迷茫和朋友们一起来到了义乌梅湖公园散步,那时的刘鹏飞才24岁。
刘鹏飞和其他的年轻人一样,将义乌当作寻找梦想的第一站。可是来到义乌的这段时间,让刘鹏飞觉得有些迷茫。他和朋友诉说着内心的迷茫和无奈,此时,看到头顶上飘过一盏盏亮亮的东西。刘鹏飞被这些亮亮的东西所吸引,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是UFO。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孔明灯,朋友也从来没见过,顿时几个年轻人兴奋不已,此时的刘鹏飞也似乎被那些光亮点燃了灵感。后来,从一个朋友口中得知,这就是孔明灯。
第二天,刘鹏飞开始进行市场考察,他走进号称有10万多家商铺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在商贸城中转了一天,最后仅仅发现三四家卖孔明灯的店铺。这个发现让他颇感意外,心想偌大的义乌国际商城,卖孔明灯的竟然如此之少。回到家后,他上网查了孔明灯的用途,发现,如今很多人都会选用孔明灯用来祈福,过年过节更是很多人都常用的,其象征着成功的收获和对幸福每一天的祈祷。随后,刘鹏飞又打开了阿里巴巴、百度等网站进行了搜索,发现网上竟然没有人在卖孔明灯。
此时,刘鹏飞确定,机会真的来了!
刘鹏飞在拿到第一个月打工挣到的1400元工资后,便跟老板说了“拜拜”。他除了租房子花的钱之外,用其中的400元买了100多只孔明灯,开始进行销售,此时的刘鹏飞开始做电子商务,这或许是刘鹏飞进行创业的第一步。
网上进行销售让刘鹏飞尝到了甜头,因为第一个月的销售就让他赚到了几千块钱,所以刘鹏飞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第一个月就赚了几千块钱。”初尝甜头的刘鹏飞,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
渐渐地,刘鹏飞发现业务量开始增大,而第一桶金就是来自温州的一家外贸公司。这家外贸公司联系到刘鹏飞,说打算订购50万只孔明灯,当刘鹏飞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不知所措。然而,对方开出的条件就是要先上门考察。
上门考察?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刘鹏飞内心有点发怵了,因为当时的刘鹏飞做的完全是倒卖的生意,他是从别人那里提货,然后到公园进行销售,根本没有员工、没有工厂,办公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床,办公用具就是一台电脑。
刘鹏飞心想要“现将帽子扔过墙”。他向朋友借了一个小作坊和一间看起来还可以的办公室,决定让对方来这里进行考察。
虽然一切都准备齐全了,但是刘鹏飞心中开始忐忑不安,他心想这不就等于欺骗么?刘鹏飞是一个真诚的人,他不希望自己成为骗子,即便通过欺骗的手段得到了这笔订单,日后自己心中也会不安。
刘鹏飞心一横,将自己的实际情况告诉了合作方,结果并没有刘鹏飞想象的那么糟糕。因为刘鹏飞的真诚,客户依然决定让他做20万的订单,听到这一消息,让刘鹏飞出乎意料。
订单虽然拿下了,但是近5万只孔明灯要怎么凑齐呢?市场上很难买到这么多,因此,刘鹏飞决定自己建厂进行孔明灯的生产。
庆幸的是哥哥懂孔明灯制作流程,在哥哥的帮助下,从建厂到生产仅仅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最终,刘鹏飞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订单。
通过自己的真诚,刘鹏飞赢得了第一次机会,通过这次合作,他从中赚取了10万元,这笔资金成为他继续创业的垫脚石。
全球孔明灯大王
一个勇敢的创业者是不会停在原地的,刘鹏飞在赚到了第一桶金之后,他决定建立自己的公司——飞天灯具厂。
在工厂成立初期,他完全是凭借全家老小进行生产,每天最多生产500只。可是,刘鹏飞怎么可能满足于眼下的销售量呢?
所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刘鹏飞经营的孔明灯实现了几万只为单位的外贸销售。突然有一天,他心想义乌这个“小商品批发”起家的城市能够造就“吸管大王”和“饰品大王”,如今既然自己的孔明灯生意发展前景良好,那么自己为什么不努力发展成“孔明灯大王”?
既然有这么大的野心,那么就要有相应的准备。刘鹏飞意识到只有将生产、销售、研发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可能将工厂做大。此时,他想到了产业布局。
在开始生产的时候,他将工厂安排在了江西老家,之后,他每次回老家都会租下一块地,然后进行场地的扩充。
到了2008年,刘鹏飞的工厂就已经在金华、义乌、东阳、江西等地拥有了6个工厂,最终进行规模合并到了江西总厂,以此来满足更多的订单需求。在他进行扩充的过程中,有人担心还没有准备好,就进行大规模的工厂扩建,是否会对经营造成不利影响。而刘鹏飞却认为率先发力,毫不松懈地持续扩张,这样做能够将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他的经验也是他创业的基本路线。
到了2008年12月,飞天灯具厂的孔明灯销售量从400万只飙升到2000万,成为名副其实的孔明灯龙头企业。
刘鹏飞用了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孔明灯大王”的构想。对于他来讲,“有了项目就赶紧做”是他进行创业的一贯作风。
每一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刘鹏飞不仅在坚持自己的梦想,更为重要的是在用行动去完成梦想。
刘鹏飞实现了从一无所有到响彻义乌的梦想,对于这个勇敢的年轻人来讲,这才仅仅是开始,他进行创业的步伐并未结束。
全民十字绣
刘鹏飞已经如愿以偿地成为“全国孔明灯大王”,然而,在经营孔明灯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孔明灯的销售受到季节的影响很大,每年的销售旺季仅仅是6—11月份,销售淡季的时间比较长。再加上产品市场不大,要想扩大经营不容易。受到季节性的影响,要想在销量上有爆发性的增长实属难事。刘鹏飞发现孔明灯的制作技术没有壁垒,在未来也会遭受到很大的竞争。
看到孔明灯的经营存在如此多的弱点,刘鹏飞开始和朋友们寻找新的项目。
十字绣是刘鹏飞涉足的第二个领域。在2008年6月的时候,此前投奔外地的学弟发现了十字绣行业,学弟告诉刘鹏飞在这个行业里投资少、门槛低,国内规模性的企业还很少。刘鹏飞便开始在网络上进行查找,发现在网络上还查找不到大的十字绣厂家。
经过考察,刘鹏飞发现十字绣的经营除了品质多、储备原料复杂之外,与孔明灯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他决定投资十字绣行业。
两个月后,由刘鹏飞投资的香港灵泉十字绣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学弟则任总经理,他自己担任了大股东,并且决定以内销为主。
到了2009年的时候,灵泉十字绣旗下推出了多个品牌:雅典、锦绣阁、伊人绣坊等。据了解发现,刘鹏飞旗下的十字绣品牌占据了国内十字绣市场前五的位置,并且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
刘鹏飞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在十字绣市场上站稳脚跟之后,他开公司的念头又一次萌发。
到了2009年3月,刘鹏飞又投资了路德图文设计印刷有限公司;两个月之后,鹏道工艺品厂也宣布成立;一年后,飞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如今,刘鹏飞已经投资了8家公司,并且涉及多个领域,如孔明灯、十字绣、数字油画、荧光板……
刘鹏飞认为自己所投资的行业是有共同点的,都属于新兴实业,因此,入行门槛较低。因为行业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当然,在刘鹏飞不断扩展投资领域的过程中,也遭到过别人的质疑,但是他却认为,无论是什么项目,只要确定是好项目,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了再说。
这种投资模式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反过来说,做任何一个行业的投资都是存在风险的,在刘鹏飞看来,不能因为存在风险就不去做,而是应该尽量避免发生风险,大胆地迈出创业的步伐。
对于年轻人来讲,创业往往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可是一个真正有勇气冒险的人,往往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刘鹏飞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同时,他认为在某个行业获得了金钱,完全可以通过扩展行业进行重新创业的过程,来实现金钱的最大价值。
或许正是因为刘鹏飞具备了冒险精神,才让他拥有了今天的成功。对于这个“全国孔明灯大王”来讲,很多有发展前景的项目都可以成为创业的立足点。因此,作为年轻的创业者,更应该多个行业涉猎,选择有发展前景的行业,用自己具有发展性的眼光去观察问题。
从400元到7000万元
刘鹏飞的创业传奇故事,引起人们的关注。他大学毕业,一个人来到义乌,在那里人生地不熟,缺少资金和技术,他却能够用400元钱,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创造出年产值7000万元的财富。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创业过程呢?
当刘鹏飞看到孔明灯的那一瞬间,他心头萌发了创业的冲动。当他经营孔明灯两年多之后,他已经将中国传统的孔明灯,销售到了全球70多个国家。
在他刚来到义乌的时候,他可谓是一无所有,没钱、没人脉,更没有机会。可是,当他看到义乌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豪华轿车时,他告诉自己既然这么多人都能创业成功,为何自己就不能抓住机会呢?从那个时候,他就告诉自己一定要时刻准备着,为机会到来做准备。
当他意识到孔明灯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时,他毫不犹豫地辞掉了工作,开始专心创业。
在开始的时候,他除了租房子,只剩下400元钱,他将400元钱全部都买成了孔明灯,然后晚上到公园去卖,一个月之内就赚到了3000元。紧接着,中秋节到来了,刘鹏飞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刘鹏飞将自己赚到的3000元当作定金,从市场上买到了3000只孔明灯,就在中秋节的三四天时间里,他赚到了自己几个月都不可能赚到的钱。
就这样,刘鹏飞开始一步步的经营起了自己的孔明灯事业。到两年后,他的孔明灯销售年产值达到了7000万元。
从刘鹏飞的创业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个年轻人具有他人所没有的商业头脑。在其仅仅只有3000元的时候,他本来只够购买1000个孔明灯,可是,他意识到中秋节孔明灯总的需求量会增大,到时候1000个孔明灯肯定不够卖,于是,他将3000元当作订金付给了店主,等到将产品都销售完了,再付剩下的2000个孔明灯的钱。
果不其然,在中秋节到来之际,很多人开始购买孔明灯,刘鹏飞的孔明灯在三四天的时间内就一销而空。这次经历,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具有商业头脑的人。
除此之外,可以发现刘鹏飞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在他的创业过程中,看不到犹豫的时刻,他认为只要发现机会,就要赶快做出行动,兵贵神速,越快越能够占领市场。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讲,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机会,然后抓住机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对于这个“孔明灯大王”来讲,他却能够发现机会,在机会的面前,他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地辞掉了原本的工作,开始进行创业。
无论是谁,只要看到了机会,都应该尽量去抓住机会。如果说刘鹏飞的成功是因为他发现了机会,不如说是因为他能够及时地抓住机会。
在刘鹏飞开始建工厂,生产孔明灯的过程中,他发现孔明灯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国内孔明灯的销量增长空间并不大。懂得英语和电子商务的他,又开始将销售市场投向了国外,正是他的这一举动,充分地展现了他独到的眼光。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讲,要想实现成功,就应该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如果刘鹏飞没有意识到国外市场,而是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竞争和维持,那么他的孔明灯事业也不可能实现长久发展。作为年轻的创业者,不妨从刘鹏飞400元发展到7000万元的过程中,寻找到有利于自己创业的经验。
一个想当“英雄”的商人
刘鹏飞在孔明灯市场打开之后,竟然决定扩展经营领域,最后竟然成立了8家公司。为什么他要这么做?
其实,刘鹏飞从小就迷恋名人传记,他的内心集聚着浓厚的英雄主义情结。虽然是80后,可是刘鹏飞却视毛泽东为偶像,在他的口中,经常能够听到“打江山”和“闹革命”这样的字眼。在刘鹏飞创业有了一定成绩的时候,很多学弟学妹都来投奔他,都被他视为志同道合的革命兄弟。
刘鹏飞认为“没有成功的个人,只有成功的团队。”因此,他为了能够帮助更多学弟学妹实现创业的梦想,也为了能够留住这些兄弟,让学弟学妹们有更大发展,刘鹏飞决定多开几家公司,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学弟学妹们担任公司的总经理。
可是,开公司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刘鹏飞也丝毫没有马虎。他在选择其他领域的项目时,都会进行严格的市场考察,或许这也就成为他每次都能够成功创业的原因。
一个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新人,究竟怎样才能够当好一家公司的老总呢?刘鹏飞似乎对此并不担心,他认为没有人天生就会当老板,自己只能逼着自己去做好。
在刘鹏飞的眼里,一个人的忠诚和品德是最重要的,他在员工的选择上也是很注重这两点,至于个人能力,他认为完全可以后期培养。
当然,总经理和高级主管的位置是有限的,为了能够吸纳更多的人才,刘鹏飞又想到了股份制经营。
刘鹏飞决定拿出公司的一部分股份,然后分给公司的20多名管理骨干人员,在这些人员中,多半是他的校友,也有和他曾经一起打拼的人们。
在刘鹏飞的心中,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实现共有、共富、共荣,能够建立全民股份制。刘鹏飞看似是年轻的创业者,却有着正确的事业观,他希望在以后的发展中,能够让公司的每名员工都有股份,这是刘鹏飞心目中理想的企业。刘鹏飞将这一理想当作是自己奋斗的目标,而这个事业要想实现,最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员工的住房问题。
为了能够解决房子的问题,让员工不必为高房价发愁,他决定在义乌盖一栋高楼,除了支持一同创业的兄弟,刘鹏飞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校友们。
刘鹏飞将孔明灯的厂子开在了家乡,这样一来就带动了家乡人们的收入,让他们可以不出门就能够赚到钱,这也是他的理想和愿望。
在刘鹏飞的心目中,一家优秀公司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赢得社会的尊重。在刘鹏飞的思想理念中,“时势”能够造就“英雄”。而对于刘鹏飞来讲,所谓“时势”,就是义乌这个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也是近几年发展飞速的电子商务平台,而“英雄”,正是他自己。
少年的刘鹏飞就想成为一个抓坏人的警察,到成年后,他想要成为一个带动家乡发展的商人,一路走来,刘鹏飞的英雄主义情结,似乎从未改变。或许正是因为他的英雄主义,让他的事业发展得如日中天。
我要飞得更高
对于刘鹏飞来讲,虽然自己的创业已经取得了些许的成绩,但是这不足以让他选择安逸的生活。他认为继续发展下去,自己就要能够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当他经历了这些挑战之后,自己的事业必然也能够得到长足发展。
在2012年5月份的时候,刘鹏飞开始被自己的员工们称为“刘董”了,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称呼的变化,更多的是企业的变化。5月份,刘鹏飞有了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将旗下的8家公司和1个基金会进行合并,从而成立“飞天麦光光集团”。这就意味着刘鹏飞要在做好B2B领域批发、分销、团购的同时,再将B2C做大做强,最终,朝着网络科技方向进行经营转变,打造“麦光光”这个网络品牌。
这个过程听起来简单,可是对于刘鹏飞来讲,这绝对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因为刘鹏飞旗下的8家公司所涉及领域不同,从而在生产链上就很难相互统一关联。再加上,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不同,解决方法也就不同,此时,这些事情,让刘鹏飞也感到精力有限。
刘鹏飞意识到这些问题并不是自己的“左膀右臂”所能解决的,自己的兄弟们都很年轻,公司的管理人员多半是年轻人,因此,缺乏相应的经验和能力。这些问题让刘鹏飞有些无奈。他选择招聘一些年长的有经验的员工,可是那些有经验的员工最终还是选择了离职。
此时的刘鹏飞开始思考,为什么从外面招聘的人就是留不住呢?公司的行政管理层几乎是自己的老乡和校友,这样的用人模式虽然让刘鹏飞放心,但是也让他感到困惑。
经过思考后,刘鹏飞发现精细化管理是自己面临的一大挑战。
因为8家公司都各自有其负责人,每个负责人之间都是各自为政,从而就导致缺乏全局意识和全局思维。刘鹏飞意识到要想让企业走得更远,就应该对每个公司的制度进行梳理,再将它们统一到一个框架下面。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刘鹏飞说道:“以前哪有后勤、行政,总共就两个部门,一个生产,一个销售。”不难发现,在公司订单多,任务量大的时候,销售部门的人员就会过来志愿生产,如果市场不好,订单不多,那么生产职员就会过去销售。而如今,刘鹏飞意识到这样做只能解决燃眉之急,而一家企业要想健康长久地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健全制度,做好全方位的保障。
对于刘鹏飞来讲,进行企业部门完善是一个细活,习惯了粗放式管理的刘鹏飞,也是需要克服自身的缺憾,一步步迈向精细化管理。
启示录
坚持是必须的,维持则没有意义
年轻的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往往会犯一个毛病,那就是急功近利,想要瞬间看到效果。对于没有创业经验、缺少管理经验的年轻人来讲,创业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瞬间见奇效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是需要坚持的。
对于刘鹏飞来讲,他的创业过程看似传奇,可是其中的艰辛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孔明灯扩展市场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家乡工人的集体罢工事件。当时,他接到了外国巨额的订单,需要按时间交货。这次危机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解决,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到企业以后的发展。此时的刘鹏飞思考,员工为什么不愿意到工厂里来做孔明灯了?
为了加快孔明灯的制作,缩短制作时间和占用空间,刘鹏飞决定在厂子里进行改革,因为工人是计件收费的,在改革初期,员工不适应,自然制作过程就慢了许多,赚的钱也就少了。刘鹏飞的哥哥劝说他,希望他能够放弃这次改革,依旧按照原来的工艺进行生产加工,可是刘鹏飞没有听哥哥的,而是坚持自己的决定。
为了能够保证按时交货,刘鹏飞和哥哥开始挨家挨户地劝说工人去厂子里制作孔明灯,并且告诉工人们这只是暂时的,如果适应了新的制作流程,赚的钱一定会更多。
正是有了刘鹏飞的坚持,工人们开始返厂工作,逐渐的,工人们的收入真的得到了提高。
对于一个年轻的创业者来讲,创业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坚持的过程。可是,坚持并不是简单的维持。
当一个企业的经营出现问题时,很多年轻创业者会选择维持下去,不惜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持企业的经营。在刘鹏飞看来,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维持的过程,需要消耗人力物力,同时也浪费了寻找新的发展项目的时间。
当一个项目的经营要靠创业者维持才能够发展下去的时候,那么这个项目可能已经没有了发展空间。
刘鹏飞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孔明灯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他发现孔明灯市场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利润也在不断地缩小,因此,他决定在其他行业选择新的投资项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扩大盈利空间,当然,这样做也能够避免孔明灯销量淡季的时候,出现维持经营的情况。
作为年轻的创业者,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研究投资项目上,而对于一个开始创业的人来讲,如果发现这个项目是值得自己去经营的,那么就应该坚持自己的意见。
在刘鹏飞刚刚涉足孔明灯的销售行业时,他带着自己卖孔明灯赚来的1万元回到了老家。他打电话告诉在外打工的哥哥和嫂子,想要在家乡建立工厂。在哥哥看来,要用1万元建立工厂,这是很不靠谱的事情。
可是,在刘鹏飞眼里,这是值得去做的事情。这一次,刘鹏飞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正是他的这次坚持,才让他拥有了后来年产值7000万的业绩。
通过刘鹏飞的创业事迹,我们不难看到,一个年轻人要想实现创业成功,就应该有坚持自己思想的勇气,而坚持并不是维持经营。
创业板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
古人有云:“天生我材必有用。”
可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用途。当然,在创业的道路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走好。
一个年轻人要想走上创业的道路,就应该对自己进行剖析,看看自身是否具备了创业的相关能力。从刘鹏飞的创业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具备了创业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个商人应该具备的特点。
首先,创业者应该具有一定的好奇心。还以刘鹏飞为例,他在看到公园上空的孔明灯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个东西是什么,究竟是怎么做成的。于是,他买了一个孔明灯,然后进行了拆卸。这一拆卸不要紧,让他意识到孔明灯的制作成本低、制作简单,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要求。如果自己以制作孔明灯为创业点的话,那么资金和技术问题是不存在的。可见,刘鹏飞的好奇心帮助他找到了创业项目。
其次,创业者应该具备果断的做事风格。当刘鹏飞打算好要创业时,他果断地辞掉了现有的工作。在他开始孔明灯的经营时,他果断地回到了老家开工厂。这种果断性帮助他赢得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如果他犹豫不决,再拖延几个月的时间,那恐怕他会错过之后的大订单,错过这次创业的机会。可见,果断的做事风格,能够帮助一个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创业机会。
再者,创业者要具备一定的商业头脑。在刘鹏飞意识到中秋节会是孔明灯销售的大好时机时,他拿出自己仅有的3000元钱,去孔明灯店里购买商品。按照一般人的思维,3000块钱也只够买1000个孔明灯的,可是,刘鹏飞却买到了3000个孔明灯。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他告诉店主,这3000元不是购买孔明灯的钱,而是这3000个孔明灯的订金,等到中秋节过后,孔明灯销售完之后,会将其他的钱补上。这样一来,刘鹏飞就用最少的资金得到了最多的资源。可见,他的商业头脑帮助他拥有了这次机会。
最后,创业者要有前瞻性眼光。在刘鹏飞的孔明灯工厂建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他发现国内的孔明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小的生产厂家开始建立,这样就意味着利润降低,竞争者增多。此时,刘鹏飞看到了国外市场,他心想自己懂得电子商务、懂英语,为什么不将自己的孔明灯销售到国外呢?正是这种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让他的孔明灯占据了外国市场,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他的孔明灯出口到国外70多个国家,他也成了“全球孔明灯大王”。
对于一个想要创业的人来讲,要做的第一个事情就是看自己是否适合创业,看自己的性格是否适合创业。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点和劣势,自然创业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当一个人具备了创业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能力时,创业的过程才会相对顺利。
如果让一个不适合创业的人去创业,那么这个人在创业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是兴奋和热情,多半是痛苦和压力。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创业的,也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可以实现创业成功的。
当一个人想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应该进行详细的思考,对于刘鹏飞来讲,他的创业是经过自己详细思考之后的决定,自然会为其避免很多困境出现。如果你认为自己适合创业,如果你已经打算好要创业,那么不妨先试着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然后果断地做出决定,把握好商机,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