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思考-创新意识激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根据不同需求来解决问题

    机械的权威性管理组织存在着许多弊端,他们只是要求部下完全服从,说一不二,甚至把部下当作随时可以替换的零件,否则就以辞退为由来进行威胁,这必然会形成企业短期化行为的局面。因此在民主式管理的领域中,有必要对创造力的心理动力有更深入的研究。

    在此有必要强调接受不太准确的能力。有创造力的人很有弹性,他可以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他可以放弃计划,持续而有弹性地顺应变动的环境,根据不同问题的不同需求来解决问题。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他可以面对变动的未来。也就是说,他不需要一个固定或不可改变的未来。他不会受到无法预料的事件的威胁。对于有创造力、应变能力强的人而言,计划不再时刻左右着人们的行动,可以完全搁在一旁,也不会因此而感到后悔或不安。当计划有所变化时,他也不会因此而慌了手脚。相反的,他反而对这种改变的情况产生更大的兴趣,付出更多的精力。自我实现的人为神秘、新奇、浮动等状态所吸引,并能处之泰然。事实上,正是这些状态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这些自我实现的人,是有着丰富的创造力的人,是有灵活的应变能力的人,他们对于一致、计划、固定等状态,反而会感到恼怒、无聊。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个性成熟或坚强的人,能全心专注于现实,让自己完全沉浸于现在的情境中,仔细地聆听与观察。我们也可以这么说,他们抛却过去与未来,或者把它们放在一边,不在眼前来注意它。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不会从过去的解决方法中找出适合眼前情况的解决方法,他也不会利用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未来做准备,排练即将要说的话,规定将来应采取的步骤方法。

    相反,他完全着眼于眼前,并有足够的勇气与自信。当新问题来临时亦能平静地面对,他相信自己有应付能力。这就是健康的自尊与自信、勇于面对不安与恐惧的情绪。换句话说,他们对世界、现实或环境的评价,使他们信任这个世界,不认为它是危险而不可改变的。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他知道自己有能力应付,他并不会感到害怕。拥有自尊就能使自己成为行动的操纵者,对自己的命运负有责任,是自我命运的决定者。

    事业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创新

    事业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创新。年轻人应该是一个行业中的创新者、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制造者。因为年轻的本质特征就是新异和充满朝气。

    克劳斯是天生的做生意者,他说:“我从小就讨厌从事——个普通的职业,因此一直没有工作。而我说过,其实我能做任何工作——甚至做冰淇淋。”

    于是,这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入学后在宿舍里做起了冰淇淋。不久,同校的两个伙伴科恩和希尔顿也加入了。于是,克劳斯卖掉吩债券自己投资,并拿出他高中时挨家挨户上门推销净水器时挣的6万美元,和他们合伙开了这家公司。经过市场调查,克劳斯发现,冰淇淋的口味已经20年没有变化,他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为他们创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空间。他采纳了啤酒商萨缨尔·亚当斯的建议,使用啤酒酿造技术制作口味奇特的冰淇淋,他与当地的乳酪厂联系,由他们提供特制的奶酪。

    由于口味的创新,使这家小型的冰淇淋公司很快吸引到了风险投资。结果新产品一上市就供不应求。它的风味快就成为一种饮食时尚,风行欧美及世界各地。

    克劳斯的美国杰里米冰淇淋公司生产的口味独特的超级冰淇淋l999年销售额达500万美元。

    多问一些“愚蠢”的问题

    儿童一般都天真烂漫。他们不知道什么可能和不可能,所以会问一些幼稚的问题,向往一些不可能的事情。成人一般就学乖了。他们知道什么可能和不可能,所以不问愚蠢的问题,不向往不可能的事情。对孩子充满好奇心的问题,成人草草一句“事情就是那样”,就把他们打发了。其实,事情未必是“那样”。

    成人同样能够去问:为什么看不到跟你打电话的人?为什么人造革赶不上动物皮革轻柔、耐用和有弹性?为什么不干脆把人体缺损或致病的基因换掉?这类“愚蠢”的问题,正是打开新的创新空间的钥匙。

    瑞士工程师顾问尼古拉·海克就问过这样一个愚蠢问题:瑞士既然有世界上成本最高的钟表生产基地,制表商为什么不能从精工和西铁城这样的日本对手手中重新夺回瑞士“低档”钟表的市场呢?

    20世纪80年代初,瑞士实际上已完全退出低档表市场。瑞士制造的低档表占0%,中档表占3%,豪华表则占97%。实际上,他们已被纳入该行业低增长的一个角落。

    1985年,尼古拉·海克购买了瑞士微电子设备与制表公司的控制股权,成立帅奇公司。该公司是两年前在海克的建议下,由瑞士最大的两家制表商合并而成,当时这两家公司均处于破产边缘。这个观念的产生,不是经过精心财务分析,而是由于重振瑞士钟表业的雄心壮志。这一目标对任何一位瑞士公民或亲欧者显然具有感情吸引力。

    既然以此为目标,它所生产的低价表,就一定要有亚洲竞争对手不易模仿的特色,即一种体现欧洲人品味和智慧的东西。起初,银行都不愿借钱给这一企业,因为他们认为,在高成本劳动力环境中运行的瑞士公司,不可能争得过拥有低成本亚洲资源平台的日本竞争对手。

    然而尼古拉·海克有一个梦想:“无论哪儿的孩子都相信梦想。他们问着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有的事情是某种样子的?为什么我们要以某种方式行事?我们每天也问自己这些问题。”

    海克的愚蠢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与日本人竞争”,需要一个聪明的回答。要想生产出一种式样时新、平均售价40美元的表,就需要在设计、制造和销售方面进行彻底革新。

    帅奇公司极富创新精神的制造过程,将劳动成本削减到制造成本的10%以下,只及零售价格的1%。海克自豪地说,即使日本工人把他们的_工时白白奉献了,帅奇照样能赚取可观的利润。

    孟得斯基曾说过:“大智若愚才能成功。”本来就笨的人什么事都不能做,根本无法成功;具有中等智慧的人,抱着坚定的信念,可以学到专门知识,加上努力,便会成功;太过聪明的人,往往处处想找窍门,时时想走捷径,结果往往因基础不牢、努力不够而难以成功。

    人们常说:“要成为一名科学家,脑袋必须要聪明。”在某种意义上讲,的确是这样的。另一方面,“科学家的脑袋还必须笨”,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对的。

    乍一看,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命题。实际上,它表现出一个事物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不同的侧面。为了不失去逻辑链条上的任何一个环节,为了在一片混乱中,不至于颠倒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是需要有正确而又缜密的头脑的。

    处在可能性交织的叉路口时,为了不把应该选择的道路弄错,必须具有洞察未来的内察能力和直观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家的脑袋确实要聪明。可是,要想从平常被人认为是极普通明了的事物中,从那此就连平常所说的脑袋笨的人也容易明白的日常小事中,找出它的不可思议的疑点,问个为什么,并极力要阐明其原委,这对科学教育者自不待言,就是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也是特别重要的,缺之不可的。在这点上,科学家必须是比普通脑袋笨的人更显得脑袋不开窍的乡下佬和死心眼的人。

    所谓脑袋聪明的人,可以说他们如同腿脚快的游客。虽然他们可以捷足先登地到达他人尚未涉足之处,可是他们恐怕会遗漏观赏路旁或叉道上的重要东西。脑袋笨的人,犹如走路慢的人。一直缓步在后,往往毫不费力地把那珍宝拾在手中。脑袋聪明的人正是因为他们敏于推测,可以纵观路途上所有的难关险阻,所以,常常容易挫伤自己进取的勇气。脑袋笨的人,由于他的前途笼罩了一层云雾,反而易持乐观态度。即使是遇到难关,他也会格外地努力脱出困境。这是因为无论如何也闯不过的难关是极为罕见的缘故。

    脑袋聪明的人,恐怕会过于信任自己的脑力。其结果,当自然显示给我们的现象与自己想的不一致的时候,大概就会这样想:是不是自然错了?另外,当出现了与自己所想象的相同的结果时,恐怕会把这件要紧的事忘掉,反复琢磨自己所思考出的结果,是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偶然产生的呢?脑袋笨的人,往往特别努力地去做那些被脑袋聪明的人一开始就断定行不通的尝试。好容易才明白了那事做不成的时候,可是他也抓住了一些并不是行不通的其他线索。这些线索也是那些一开始就不敢进行尝试的人无法接触到的。脑袋聪明的人适合做批评家,却难成为见诸行动的人。

    一切举动行为里都伴随着危险。怕受伤的人成不了木匠。怕失败的人成不了科学家。科学就是在脑袋笨、不怕死的人的尸体上筑成的宫殿,也是血河之畔开着鲜花的花园。关连着自身的利害,脑袋聪明的人是很难成为战士的。脑袋聪明的人容易着眼于别人工作上的缺点,别人的工作自然就显得拙劣,这样常会陷入高人一等的错觉之中。其结果导致上进心松弛,也就滞步不前了。

    对于脑袋笨的人来说,别人的工作总是显得卓越出色。同时也感到大人物的工作自己也似乎可以做得到。因此,很自然地刺激着自己的上进。脑袋聪明,而且又自命不凡的人,即使能成为人之帅,却成不了科学家。

    觉悟到人的脑力是有限的,把愚笨、赤裸裸的自身抛在大自然面前,又决心倾听大自然的直接教诲,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科学家。这就是说,脑袋要笨,同时,脑袋还要聪明这是需要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进行慎重反省和观察的。

    做成熟的思考者

    人类的大脑是由大脑、小脑和连接它们的间脑、中脑和延髓构成。大脑还特别区分出旧皮质和新皮质。

    人类所特有的、其他动物身上没有的高度的乔石,是靠大脑表面非常发达的新皮质控制的。人的大脑不同于机器,使用久了会有磨损,而是越用越好用。比如学外语,一旦掌握了一两门外语,再学第三门、第四门是就容易多了。

    头脑的好坏,决非是天生的,主要看你后天如何利用它。所有有成就的科学家、文学家无一例外的都是长期善于用脑思索者。

    我们要开发潜在的智力,利用更多的脑细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把新的知识和信息透过脑细胞去刺激它。例如:读书、看报或注意听别人的谈话,对发生在身边的事勤于思索,多问“为什么”,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保持灵活的头脑大有裨益。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也有人指出:生命在于脑运动。每个人长到10岁左右,每1年大约有10%控制高级思维的神经细胞萎缩、死亡。信息的传递速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但这不要紧,如果坚持用脑和注意脑营养的补充,每天又有新的细胞产生,而且新生的细胞比死亡的细胞还要多。

    美国科学家做了一项实验,把平均年龄在81岁以上的老人分成三组:自觉勤于思考组、思维迟钝组、受人监督组。初级结果是:自觉勤于思考组的血压、记忆力和寿命都达到最佳指标。3年后,自觉勤于思考组的老人都还健在;思维迟钝组死亡12.5%;而受人监督组有37.5%已经死亡。由此可见,勤于思考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奥秘所在。

    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卢瑟福,有—天晚上走进实验室,当时时间已经很晚了,见他的一个学生仍俯在工作台上,便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呢?”

    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干什么呢?”

    “我也工作。”

    “那么你早上也在工作吗?”

    “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工作。”

    于是,卢瑟福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思考呢?”

    古今中外,凡是有重大成就的人,在其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都是给思考留有一定时间的。据说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经过了“十年的沉思”。他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伟大思想家黑格尔在著书立说之前,曾缄默六年,不露锋芒,在这六年中,他是以思为主,专研哲学。哲学史家认为,这平静的六年,其实是黑格尔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牛顿从苹果落地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有人问他这有什么“诀窍?”牛顿说:“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作长时间热情地思索罢了。由于德国数学家高斯在许多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有人称他为‘数学的王子’,而他则谦虚地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们会做出同样的发现的。’”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思考者,在他的学生柏拉图记录的《对话》中,他深遂而明晰的思想永垂青史。在他的出生地雅典,作为一位著名的老师,他创建了自己的学院,并在数十年的时间里,教授年轻人如何通过辩证的提问分析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名扬后世的“苏格拉底方法”。

    特别是在今大,我们都需要学会思考,像哲学家那样从现代的意义是建立分析问题的哲学框架。你认为谁是成熟的批判的思考者?作为成熟的思考者,应该具有活跃的、充满活力的思想。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的特性:

    宽容:在讨论中,他们认真听取每一种观点,对每一种观点都给予认真和公平的评价。

    有学识:当他们谈自己的看法时,总是以事实和根据为基础。另一方面,如果他们对某件事还不太了解,他们会承认这一点。

    思维活跃: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他们的智力来面对问题,迎接挑战,而不是简单地被动地应付局面。

    好奇:他们对问题喜欢刨根问底,深钻细研,而不是满足于蜻蜒点水。

    独立思考:他们不怕与他人的观点不一致,他们的信仰都经过认真的分析,而不是不加批判地借鉴他人的信仰,或简单地随众。

    善于讨论:他们能以一种有条理和理智的方式对他人和自己的看法开展讨论,即使大家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有分歧,他们能认真地听与自己相反的意见,并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谈自己的看法。

    有见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能一语中的,当别人在细节上纠缠时,他们能抓住问题的实质,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自我意识: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并能在分析问题时,很快自我反省纠正。

    有创造性:他们能打破思考的常规,以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

    热情:他们最强烈地渴望了解和认识,总是努力把问题搞深搞透。

    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从更广泛的含义上去理解,不仅做出完整的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思维过程是创造性思维,而且那些尽管没有取得最后发现和发明,但在思考的方法和技巧上,在某些局部的结论和见解上具有新奇独到之处的思维活动也是创造性思维。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中那些重大发明和发现过程中存在创造性思维,而且在人们的政治、军事、经济决策中和生产教育、艺术活动中,也无不存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一旦成为人们最普遍的活动方式和内容,就将标志着人类的文明程度发生了划时代的飞跃。

    锻炼与发展思维能力

    一般人的天资并没有大的差别,如同马克思所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人的思维能力主要是用脑的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像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身体素质一样,勤于用脑可以使大脑越来越发达,思维能力越来越强。清代的思想家唐甄说得好:“心,灵物也;不用则长存,小用之则小成,大用之则大成,变用之则至神。”因此,我们要注意养成凡事都要用脑筋想一想、问一个为什么的习惯,不满足于对事物的一知半解,不满足于接受与记诵现成的结论。只有这样,脑子才能越用越灵。

    克服从众心理

    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过这样一次实验。他找来7名大学生坐在一起,请他们判断两张卡片上的线段长度。第一张卡片上画着一个“标准线段”,其余的每张卡片上画着三个线段,其中只有一个线段与“标准线段”长度相等。阿希要求大学生们找出其余卡片上与“标准线段”长度相等的线段,并且按照座位顺序说出自己的答案。

    其实,那7位大学生中,只有倒数第二位是蒙在鼓里的受试者,其余6位大学生事先已经串通好了,他们的答案保持一致,但三分之二都是错误的。以此来测试那位受试者能在多大程度上不受周围人的影响,坚持自己的正确答案。实验的结果是,有33%的受试者由于屈服于群体的压力而说出了错误的答案。

    有趣的是,不但人类有“从众”的倾向,其他的群居类的动物也许都有“从众”的习惯。法国的自然科学家法伯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群毛虫入在一个盘子的边缘,让它们一紧跟着一个,头屋相连,沿着盘子排成一圈。于是,毛虫们开始沿着盘子爬行,一只紧跟着一只,既害怕掉队,也不敢独自走新路。它们连续爬了七天七夜,终于因饥饿而死去。而在那个盘子的中央,就摆着毛虫们喜欢的食物。

    思维上的“从众定势”,使得个人有一种归宿感和安全感,能够消除孤单和恐惧等有害心理。另外,随大流也是一种比较保险的处世态度。自己跟随着众人,如果说的对,做得好,那自然会分得一怀羹;即使说错了、做得不好也不紧,无须自己一个承但责任,况且还有“法不责众”的说法。当我们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时,如果一味地从众,自己不动脑筋,我们就很难获得成功。

    大胆胡思乱想

    想象力能使常规被认为不可能的东西变为现实。拿破仑说过:“想象支配人类。”想象力,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人的创造范围完全是由人对自己的想象和认识所决定的。创造力是让人去“胡思乱想”,想那些常人不敢想的,做常人认为怪异而不敢做的事情。开始时也许是空想,俭办果你能全力以赴、待之以恒地为之奋斗,也许理想会变成现实,这对个人的发展、事业的进取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丹尼尔·高曼说:“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将以有无创造性思维的力量来论成败。”而作为决定创造范围的想象力就当然也显得很为重要了。

    看过《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读者应该记得福尔摩斯是如何在面对他所遇到一件件稀奇古怪的案件时施展他的想象力的。他往往是根据他经过仔细观察后得到的线索来进行想象,有很多想象是常人所不能想到的,然而福尔摩斯却突破常规,大胆进行想象,最后根据想象进行追察,出人意料地破了案。福尔摩斯在总结他的破案经验时曾对华生说过苏格兰场的警察们有时老破不了案,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因为他们缺少想象力。福尔摩斯的许多破案方法至今仍然是许多警察学校的必修内容。

    譬如,如果我们看到七条菜青虫卷曲身子从斜面滚下去,普通的联想顶多认为菜青虫找到了一个很好的逃避的方式;但放开一步联想,我们很快就能想到轮子,再放开一步,也许我们会联想到人类可以利用一个球形的充气囊从悬崖上往下跳;如果做无限制的联想,我们甚至可以去想菜青虫滚动的轨迹可能与某一个行星的公转轨迹相似,或者气候的变迁使得菜青虫采取了这种姿式的卷曲与滚动。

    当然,想象力可以无边无垠,但最终都要回复到正在学习的内容或正待解决的问题上来。你需要记住的是,无论你的想象多么荒诞不可理喻,如果有助于解决问题或者使你产生绝妙的创意,那么就说明你,采取了正确的做法。当爱因斯坦思考相对论时,他正在做着白日梦,幻想着自己正骑在一束光上,做着太空旅行,然后思考:如果这时在出发地有一座钟,从我坐的位置看,它的时间会怎样流逝呢?这样做并不复杂,我们保不了尝试着做一做呢?

    善于提出建设性的问题

    世界著名的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曾经使用过提问创造思维法来找出问题的最终原因,从而使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有一天,丰田汽车公司的一台生产配件的机器在生产期间突然停了。管理者就立即把大家召集起来,进行一系列的提问来解决这个问题。

    问:机器为什么不转动了?

    答:因为保险丝断了。

    问:保险丝为什么会断?

    答:因为超负荷而造成电流太大。

    问:为什么会超负荷?

    答:因为轴承枯涩不够润滑。

    问:为什么轴承不够润滑?

    答:因为油泵吸不上来润滑油。

    问:为什么油泵吸不上来油?

    答:因为抽油泵产生了严重的磨损。

    问:为什么油泵会产生严重磨损?

    答:因为油泵未装过滤器而使铁屑混入。

    在上面的提问中,主要用“为什么”进行提问,连续用了6个“为什么”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当然,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并不会像上面叙述的那么顺利,但主要的思路是这样的。

    在这些提问中,若当第一个“为什么”解决后就停止追问,认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换上保险丝。这样,不久保险丝还会断,因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以在使用提问法来解决问题时要做到“追根问底”,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列举缺点创造思维法

    “列举缺点创造思维法”,从这个名称中我们就很容易知道这种方法关键在于找出对应事物或问题的针对对象的缺点,从缺点入手,寻求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列举缺点,实际上就是指我们在工作、生活、学习中不断地主动去发现问题,发现缺点,改善改良周围的事物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做“有心人”,多追求完美,而不能用“将就将就”、“凑合凑合”来对待事物,否则就会失去创造新的事物的动机而失去创造的机会。

    走进商店,我们就能发现货架上的商品似乎不停地在更新换代。电视、自行车、保温杯、衣服等等,这些日常用品在使用中会不断地被发现缺点,明智的厂家会根据这些缺陷对产品不停地进行改进。比如,如果下倾盆大雨,鞋子总是被淋湿,通常的雨伞帮不了忙。假如高档的皮鞋被淋湿,鞋主会很心痛的。为此,日本人新发明了小型鞋伞以弥补这个不足。只要把固定在鞋尖上的鞋伞撑开,就能使鞋和脚保持干净。

    产生“新思想”的步骤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笔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菲迪亚斯、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卜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出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静。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即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中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可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经;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者。”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呢!

    有人说山穷山尽,走投无路,陷之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大陆;冻饿病三重压迫之下,莫扎尔特写下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的信念与意志,才变得出来。

    所以可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的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那么,怎么才能进行“创造”呢?创造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产生新思想”。只要你依循下面的步骤,就一定能产生新思想。

    最初的观念

    你有一个问题要解决或有一件事要做;你想找一个更好的工作;你的房子需要重新装饰一下;你想把你们公司里的废料做成有用的副产品等等。这些都属于最初的观念。

    准备阶段

    现在你要调查一下发展这个处在萌芽状态的观念的所有可能的方法。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那方面的资料,阅读有关书籍,记笔记,和别人交谈,提出问题。要善于接受新东西。这些都是开动我们想象力的跳板。

    酝酿阶段

    这——阶段应该让你的潜意识活动起来。散散步,睡个午觉,洗个澡,做做其他的工作或消遣消遣,把问题留到以后再解决。如作家埃德娜·弗伯一次说过的:“一个故事,要在它自己的汁液里慢慢炖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成熟。”

    开窍阶段

    这是创造过程的最高阶段。脑子一下子明亮起来,一切东西都突然变得井井有条。查尔斯·达尔文一直在为进化理论收集材料,然后有一天,当他坐在马车里旅行时,这些材料都突然一下子融为一体了。达尔文写道:“当解决问题的思想令人愉快地跳进我脑子里的时候,我的马车驶过的那块地方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开窍是创造过程中最令人兴奋和愉快的阶段。

    核实阶段

    不管你的见识多么高明,但开窍时得到的启示可能是根本靠不住的。这时便要发挥理智和判断的作用。你的预感或灵感都要经过逻辑推理加以肯定或否定。你要回过来尽可能客观地看待你的设想。你征求别人的意见,对这出色的设想加以修正,使之趋于完善。而且经过核实,你往往会得出更新更好的见解。

    用丰富的想象扩展思维

    想象,是人脑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以往经验中已经形成的暂时的联系重新结合的过程。心理学家依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创性的不同,把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所谓再造想象,就是一个人依据一定的描写、说明、图案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则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创见形成某种独创性的想象的过程。二者都是人才的创造活动的极可宝贵的。心理品质。想象是创造活动的基础和先导.是激励创造活动,产生科学的假说的源泉。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黑格尔也断言道:“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什么呢?是丰富的想象力。如何张开你想象的翅膀呢?

    扩大知识面,丰富信息储备

    丰富的想象力是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也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而一切科学的创造、技术上的革新和艺术上的创作,都是在丰富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想象而取得成功的。一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多少,信息储备的多少,对于想象的广度和深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保持好奇心,丰富情感

    好奇心是发挥想象力的起点,因此要提倡科学的怀疑精神,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使自己大脑的想象功能在思考中升腾。而要使大脑的想象奔驰起来,还要保持丰富的情感。情感可以刺激想象。而悲观失望的情绪不能使大脑高度兴奋和活跃起来,想象力自然也不会高度发挥出来。

    扩张联想、富于幻想

    想象从广义上讲,是联想和幻想。所谓联想,决不是简单的思考,而是许多思考的联结和扩张。常常表现为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顿悟。一个人如果不善于联想,那么他就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不可能产生认识上的飞跃。人才成功的事实表明,他们往往能抓住生活中的偶发事件,产生丰富的联想,构筑鸿篇巨著和提出科学假说、技术发明等。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起于一件女子卧轨的新闻事件;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是听了被船长遗弃到荒岛上四年的落难海员的故事。

    魏格纳从世界挂图到创造大陆飘移说,贝尔从吉他声到改装电话机等。这些联想的力量,该是何等的惊人。所谓幻想,是由个人愿望或社会的需要引起的指向未来的特殊想象。幻想比联想距现实客体虽然远一步,但它是更高一级的思考。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的假说,没有科学的假说,也就没有科学的发现和发展。比如,原子结构的模式,试管婴儿的诞生等,又何尝不是在幻想功能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呢。

    客观实际是科学创造的空气,想象力则是科学创造的翅膀。要想扩展自己的思维,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必须张开想象的翅膀。

    随时注意培养开阔的思路

    头脑只有处于时刻生生不息的运动之中,才能克服思维的阻塞,保持和提高思维的流畅性,通过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可以使思路开阔,纵横驰骋,左右逢源。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构想某一物体尽可能多的用途来训练自己开阔思路。

    比如想象一块砖除了作建材外,还能有多少种用途?初学的人通常在5分钟内可以想到6种或8种用途,包括挡门、做武器和压东西。在自觉实践创造性思考的原则和技巧以后,他们想到的用途平均是15~20种,包括阻塞鼠洞、充当磨石等。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在专门的或是相关的思维训练课上,都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只要你坚持随时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练习,思路就会越来越开阔,在生活中的选择余地就大为增加,就等于拓宽了成功之路。

    比如在两分钟内写出尽量多的纸的用途、汽车的用途、煤的用途、土的用途,如此等等。当你在思考每一种东西的多种用途时,就是在尽力扩展你的思维,不断增加思考的角度和思路的数量,长此以往,你就会形成从多方面、开阔的视野上去把握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且当你了解到别人列举出了你所未曾想到的用途时,无疑会给你某种开阔性的启示,于是不知不觉中,你便掌握了开阔思路的新技法。

    大脑越用越灵活,只要你坚持随时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练习,思路就会越来越开阔,在生活中的选择余地就大为增加,就等于拓宽了成功之路。

    你如果希望有一大堆主意,你就要慢点批评。“绞脑汁”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包括十个到十二个人的一群人对一个特定的问题尽可能提出解决方法,越多越好。一个人的思想会激发另一个人的思想,以致一次主持有方的简短“绞脑汁”,可以产生数量惊人的妙主意。一项严格的规则就是必须暂停一切批评,不许讥笑别人的主意。

    例如,一群人面临的问题是:一枚水雷已经漂近一艘下错的驱逐舰,近得来不及发动引擎逃避,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驱逐舰?提出一大堆建议之后,有人开玩笑说:“让大家到甲板上去,合力把水雷吹走!”这个显然不切实际的建议引得另一与会者说:“搬水管来冲,把它冲走。”事实上,这就是某次战争中一艘驱逐舰真的碰到这种窘境时船员采用的办法!

    尽量考虑一切可能的解决日常问题方法,有助于开阔思路。明智的决定来自许多可行方案的抉择。

    把思维能力转化为创造性

    从根本上说,思维就是为了创造。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积累了大量把思维能力转化为创造性的方法,其中简便易行的几种方法是:

    仿生创造法

    生物在亿万年漫长进化中,形成许许多多奇妙的功能。例如,蝙蝠可以感觉到超声波,在布满密网的黑屋里,几十只蝙蝠自由穿梭飞行,而不会撞到网上。人类对于蝙蝠的研究发现,蝙蝠是由超声波来定位和检测物体的。蝙蝠的喉内发射出去的超声波信号与物体相遇后被反射回来,由蝙蝠的耳朵接收,据此判定物体的距离。方位。人们正是根据这种“回声定位”原理发明了雷达。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生物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奇特功能被揭示出来,令人惊叹。人类在惊叹之余,希望从生物的功能机理中受到启发,创造出更先进的技术。这种模拟生物的机能和结构发出新的技术原理的构思方法,叫做仿生法。

    仿生学的发展,给人类的发明创造开辟了更广阔的前途。人类利用仿生学的发明,打破了人的生命能力的局限。

    在遇到一个问题,或者萌发了一个创造性设想以后,怎样才能想得巧妙,怎样才能使一个设想变为成熟的方案,自然界、生物界是一个发明设想和技术蓝图的重要源泉。巧妙地运用仿生法,是得到详细构思的重要方法。

    直接模仿法

    日本创造学者丰泽丰雄曾说过:仿照、模仿同类性质的事物是对发明非常有益的诀窍,但不会利用这一诀窍的人却很多。立志发明的人往往是想创造新事物,他们却忘记了新旧事物是有联系的。技术的革新、发明绝大多数时间都表现为有连续性和渐进性的。新事物不能完全抛弃旧事物的所有特点,而只能是抛弃部分缺点和弱点。在日本有很多人找到丰泽丰雄,请教他如何构思一个新设想,他总是告诉人们,先模仿一个发明家,看他怎样想。

    模仿和独创是两个对立的方面,但往往成功的独创却是从模仿开始的。有人说:“你想成为世界第一吗?那么模仿世界第一就行。”如果你追求高水准,那么尽快达到高水准的途径就是模仿高水准。

    ……美国的博维想到这个最简单的道理。他在1964年创办了一家跟美国最畅销的杂志《花花公子》完全同样风格的《阁楼》杂志,并开了一间跟花花公子俱乐部一模一样的阁楼俱乐部。没几年,《阁楼》杂志的名气越来越大,销售量也逐年增多。

    万德尔·菲利浦说:“一切与发明创造有关的事物,都是借来的,美与形也莫不如此。”世界玩具大王路易·马克斯,是一个发明的能手。他发现要发明一种畅销的新产品困难,但要推广一种已有游戏却能够做到。他每年到世界各地考察,了解各民族、各地区的玩具和游戏。他到台湾看到山里的孩子常玩一种叫做“悠悠”的玩具,非常有意思,于是他便把这种玩具带到了西方国家,结果赚了大钱。前几年他去了南洋,考察当地土著人的游戏方式,他见有一种套在腰间转着玩的木圈很有意思,回国后马上改用塑料制造,并在市场上大量出售这种叫“呼拉圈”的玩具。

    当你进行发明创造遇到难点时,你要研究古今中外的与之相类似的事物,模仿试一下,灵活地运用模仿,可以达到创造的目的。这需要你灵活地思考,以弹性的态度对待已有的事物,做出自己的创造。

    灵活移植法

    在野生的酸枣根上嫁接甜枣的枝芽,就会长出又多又甜的大枣。同样把一个技术领域的某种原理、方法和功能运用到另一个领域,就能导致新的原理、方法和功能。这种方法叫做移植法。移植法的根本作用是取长补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灵活地运用移植可以得到独创性的想法和方法。

    移植方法可以首先考虑从原理上移植的可能性,就是说找出原有技术原理的适用范围,再来考虑使用这个原理做出发明和创造。例如,巴斯德发表了关于有机物腐败和发酵的研究成果后,一位英国医生恍然大悟:有机物的腐败和发酵是由于外来细菌感染,而外科手术后病人伤口的化脓和溃烂也是外来细菌感染的结果。于是他终于在1865年发明了无菌手术法。这个办法使得外科手术后病人由于感染而导致死亡率降低到15%。

    要灵活地运用移植法,需要提高自己思维的发散能力,要善于从“不相关”的事物中寻找启示和线索。一项被灵活运用的技术是发泡技术。最早的发泡技术是从做面包或蒸馒头开始的。由于面包和馒头在做熟的过程中,内部产生大量气体而使其体积膨胀,变得松软可口。美国一位企业家,看到发面的技术能使面包这样好吃,心想别的东西发泡行不行?他想到了橡胶,于是,把发泡剂掺人生橡胶,在熟化时,橡胶就蓬松得像面包一样。他发明了橡胶海绵。

    一个技术产品在人们的观念中往往有某种固定的用途。实际上,尽管每一个技术产品都有一定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用在哪里是不应受到限制的,哪里需要哪里就可以用。比如,一位日本妇女提出吹头发的热风机可以用于烘干被褥,结果厂家采纳了她的建议,真的制造出了畅销的被褥烘干风机。这位妇女也得到了专利费。

    广泛类比法

    类比法是根据两个对象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而且已知其中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属性,从而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同样具有其他属性的思维方法。

    人类从远古起就有意无意地运用这种方法完成了许多发明创造。类比法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理论,最初都是通过类比提出来的。科学史上还有许多重大发明和发现,也是应用类比法取得的成果。例如,狄更斯提出的波动说,是与水波、声波类比而受到的启发;英国医生詹纳发现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这是受到挤牛奶女工感染牛痘而不患天花的启示。

    敢于有不同的想法

    既然叫创新,就会有与常人大不一样的想法,有的甚至要叫人大吃一惊。在餐馆的一旁捅一个洞——你想到过吗?你敢这么尝试吗?然而这恰恰是麦当劳首家免下车餐馆诞生的故事。

    一个在某美国空军基地附近经营餐馆的麦当劳特许经营人,令他困惑不解的是,男女军人似乎在抵制他的餐馆。后来他发现,值勤或身着制服时,他们是不能下汽车的。他的最大的潜在市场无法靠近他。他是怎么办的呢?是送饭菜上门吗?不,他可没那么笨。他只是在餐馆的一旁捅了一个洞,这样当兵的开车过来后,不必下车就可以买到吃的了。很自然,营业额巨增,麦当劳的首家免下车餐馆也应运而生了。这主意不错吧?不是不错,简直是绝了——你想想,我们全球各地的餐馆中足有一半提供免下车服务。

    这种免下车餐馆为麦当劳增加了大量的营业额。特别对于快餐业来说,本身就是满足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时间紧的需要,这种免下车服务就更好地适应了这样的需要,为赶着上班的人又节省了一段时间。所以要敢于有不同于常人的想法,只要你的创意结合了自身特点,就能出奇制胜。

    一般来说,创意因为独到,会与一般人的观念不一,所以,你要大胆说出你的创意,与合作者讨论其可行性,特别当你是一位低下的员工时,更需要勇气。一旦你的创意成功,将全面改变你的命运。

    请看下面的实例:

    在一个世界级的牙膏公司里,总裁目光炯炯地盯着会议桌上所有的业务主管。

    为了使目前已近饱和的牙膏销售量能够再加速增长,总裁不惜重金悬赏。只要能提出足以令销售量增长的具体方案,该名业务主管便可获得高达10万美元的奖金。

    所有业务主管无不绞尽脑汁,在会议桌上提出各式各样的点子,诸如加强广告、更改包装、铺设更多销售据点,甚至于造谣攻击对手……,几乎到了无所不用的地步。而这些陆续被提出来的方案,显然不为总裁所采纳。

    在会议凝重的气氛当中,一位进到会议室为众人加咖啡的小姐,无意间听到讨论的议题,不由得放下手中的咖啡壶,在大伙儿沉思更佳方案的肃穆中,怯生生地问道:“我可以提出我的看法吗?”

    总裁瞪了她一眼,没好气地道:“可以,不过你得保证你所说的,能令我产生兴趣,否则你最好不要讲。”

    这位女孩轻俏地笑了笑:“我想,每个人在清晨赶着上班时,匆忙挤出的牙膏长度早已固定成习惯。所以,只要我们将牙膏管的出口加大一点,大约比原口径多个40%,挤出来的牙膏重量,就多了一倍。这样,原本每个月用一条牙豪的家庭,是不是可能会多用一条牙膏呢?诸位不妨算算看。”

    总裁细想了一会儿,率先鼓掌,会议室中立刻响起了一片喝彩。

    一个清新简单的注意,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怪不得有人说:创新即创意。在你思考问题时,也不妨多加个巧妙的转变。当你清楚自己的创意是有益时,则一定要大胆说出来,再付之行动。

    创意的出现不是随随便便的。一般人的创意,大都潜伏在脑海深处,不太容易被发觉,所以,必须有意识地激发你的创意,并为创意出现,做好准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