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十分惊讶,我的路就如同我十三岁想象的那样,奔波、奋斗,却再也没有去注视四十岁前的任何一个年龄。无论在大学校园里,还是在工作岗位上,抑或是做了职业作家后,我从没有郑重其事地庆祝过自己的生日,直到有一天发现离四十岁只有两三个星期时,我才考虑该怎样来度过四十岁生日。痴迷后,往往会从人生的峰巅上跌落下来,进入平淡而更深刻的人生。这时候倘若不服老,她们只好借助时装,注重仪表,挣脱一切心灵的枷锁去获得一个女人真正的幸福。然而真正获得幸福的女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四十岁女人在不惑之年,仍然被众多疑惑深深困惑着。
我知道在四十岁女人中间,许多人还背负着沉重而畸形的婚姻,背负着极度的劳累。她们在痛苦与无望中挣扎,孤立无援又心力交瘁。她们多么渴望自强不息,但实际行动起来又困难重重,于是她们不知不觉就变得麻木,变得无奈,并感叹自己身为四十岁女人的悲哀。
为什么要为自己是四十岁女人悲哀?这样的悲哀是女人最大的悲哀。四十岁女人刚刚跨进成熟女性台阶的第一步,是对人生感悟之后重新生活的开始。我想无论有过多少失望和迷惘,四十岁女人都要充满自信地往前走。自信是充满力量和热情的源泉,自信亦是不惑之年最好的不惑。现在我终于等到了四十岁,我的等待是那么漫长。在漫长的艰难岁月中,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四十而不惑。
我女儿学琴的经历,也就是她人生最初明白毅力与热爱的阶段我女儿五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带她去看了匈牙利着名钢琴家普鲁妮‘伊伦娜在杭州的演出。那晚当音乐声雷霆般地响起,当钢琴奏起莫扎特的《天堂之声》时,我女儿如置身在梦幻中一样出奇地安静,这是她那段时间从来没有的最好表现。我想是音乐让她安静了。音乐会结束后,我一路上都在想是不是该给女儿多买些音乐磁带。
我要学琴。那天女儿一回到家就搬出玩具三角钢琴对我说。她态度认真,右手的五个手指在玩具钢琴上敲出咚咚的声音。我心里当然高兴,只是买一架钢琴太贵了,我无法马上答应她。后来我要学琴的声音时时在我脑海里回响,我终于有一天心一横,把一架紫褐色钢琴搬了回来。从此,我与女儿都被捆绑在这架心爱的钢琴键盘上。漫长的学琴期有一段时间变得枯燥而乏味。女儿也开始厌烦弹琴了,她害怕弹枯燥又难度相当大的巴赫。∥。有一次为了逃避弹琴,她竞一反常态冲这件事引起了我的重视与思考,我想学琴的目的有多种,我一开始就没有想让女儿当一名专业钢琴家,纯粹是为了增加音乐修养、陶冶性情罢了。所以我一点也不喜欢孩子为了考级机械地弹琴。于是在女儿读小学以后,我给她买了许多有关音乐家故事的书,她尤其喜欢贝多芬、舒曼与克拉拉的故事。她说:妈妈,音乐家原来是他们不顾性命地喜欢音乐,才成为音乐家的。我说:tt对呀,你要学琴首先就要喜欢上琴、爱上琴,你才不会痛苦地机械地弹琴,你才会觉得苦中有乐。
接下来的日子,她放学回家做完功课就坐到琴凳上,一弹就是两小时,还把自己弹的曲子录成磁带,并且渐渐地学会分析自己所弹音质的脆与钝。
然而女儿对钢琴的喜爱并没有影响她的成绩,相反使她从学琴的经验中明白许多读书的道理。她会在书桌前一坐就是半天,她喜欢书桌不亚于我。当然她也贪玩,但非常节制,通常是玩两个多小时就会想到该回到书桌旁或者琴凳上了。
我女儿学琴的经历,也就是她人生最初明白毅力与热爱的阶融唱歌心情说来也怪,听老年人唱情歌特别有味道。
一首普通的情歌。被饱经沧桑的老年人一唱。那份情和爱就变得深沉和珍贵起来公元20世兰21999年夏天,我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台湾参力I两岸女性诗歌学术研讨会时,发现台湾无论男女老少大多很喜劝唱歌。唱歌是现代人表达喜悦和宣泄f青绪的一种方式,以往属于淮员歌星专用的话筒,自从引进日本卡拉0K后,就走进了寻常百始家。那些过去羞羞答答不敢随便唱歌的人,只要几次唱下来自我感觉也颇似一个歌星。这感觉很好,它不需要考虑别人喜欢不喜欢,幸福的时光就握在了自己手中。然而这要因场合而宜,否则就会锖I造噪音让旁人受不了。
台湾唱歌的普及,是因为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很高。倘若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回到家中谁还有这番雅兴和力气呢?我生活的城市有一阵子也时尚唱卡拉OK,但此风不长,很多家庭的卡拉0K机在主人遭遇下岗、遭遇生意难做的情况下,被冷落一旁。然而卡拉OK毕竟帮助我们有了唱歌的勇气,每到逢年过节或是什么舞会;,茶话会上,只要你愿意唱就可以尽情地唱。前苏联嵌蔷:袋要套赣莎是我喜欢的歌,每当听到它的前奏《三套车》的意境是那么深远而辽阔,它常能使我追忆逝去的岁月。
我认识一个叫晨曦的台湾女作家,她已年近花甲,但喜欢唱缠绵情歌。去年春天,她与同伴来杭州旅游,我陪她们游西湖,漫步苏堤后,回到宾馆,她们的二重唱,让我一个人享受了她们的精彩表演。说来也怪,听老年人唱情歌特别有味道。一首普通的情歌,被饱经沧桑的老年人一唱,那份情和爱就变得深沉和珍贵起来。
说实在,我已经很久没有了唱歌心情,那些流行歌曲我一首也唱不全。但听了晨曦的情歌后,我忽然有了唱歌心情。尤其在情绪糟糕时,唱一首歌的确对身心健康大有帮助。少女时我唱民族歌曲,歌声伴着我越过千山万水。我穿着各种民族服装在舞台上独唱,那场景历历在目。
前些天,我去音乐商店买回来几盒流行歌曲磁带,其中有一盒是《王菲唱游》。我一边听一边跟着学,我总是唱不好,完全没有了少女时期那种唱歌的感觉,但我自得其乐,心情为此轻松而愉悦。于是我想,一个人在苦难中,是舞剑倒各飘飘汤汤,提一枘长剑,际r阴森霖的气思外,迁有一段浪漫故孚我舞剑已经有八九年历史了。我对舞剑的迷恋,一方面是剑术本身的魔力,另一方面则是有一帮搞武术的朋友。我们在清晨的练武场地上,跟随师傅练基本功,学散打、擒拿、太级拳、剑、刀等武术门类的东西。我三脚猫儿地都学过一些,但最喜欢舞剑。
我在舞剑时,常想起古代的剑客。剑客飘飘荡荡,提一柄长剑,除了阴森森的气息外,还有一段浪漫故事。然而,自从荆轲刺秦王后,身怀绝技的剑客大多受雇于人、受制于人。他们以一生的精血气力练就的剑法,本想换取千古一击,但最终沦落为别人的鹰犬。如今江湖上再也没有了剑客这个说法,舞剑只是一项普及的健身运动。那种剑与人,人与剑,相辅相成,相生相依,气息相通,动静一致,思维情感凝聚于剑,剑为人之魂,人为剑之魄,人剑合一,天人合一的剑客功夫,只有在纸上寻找了。我的剑友是一个建筑师,她对舞剑的上,踢腿、弯腰、劈叉,飞虹剑、紫阳剑地舞上两套,想象自己是个女侠,就有了一份英姿勃勃的生命力。今年9月我去北京开会,半个月没有机会舞一次剑,想它就像想一个远方的恋人。回到杭州后,第二天一大早我就不顾旅途疲惫,去了场地。剑友见到我说:我们正在学百花剑呢!
其实舞剑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不仅使我们想到古老的剑客,也让我们更有兴趣重温金庸武侠小说。当然,还有剑友之间的互相切磋。所以,剑就是帮助我身体健康的最好伙伴。它让我明白在有限的生命岁月中,该如何活得有力量。
阳光地带它在我十指间奔涌,就像水和阳光的流动。
我慢慢贴近自然。天籁仿佛在心上交织成一个缤纷世界走进音乐就像走进阳光地带,灵魂穿梭于纯粹空间,心灵就显得格外美好单纯。我喜欢把一部分生命融于音乐中,音乐美化我的精神空间,也弥补我生活中的缺憾与不足。
我喜欢钢琴。我在自己的小屋里奏响一首首伤感曲子,其典雅中透出一种无以言说的忧郁。这是一种独语的境界,它让我的思绪沿着一条光亮的水道,潜入世界总体本质和生命个体深度。意大利画家基里科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闭着眼睛看到的世界。
闭上眼睛在黑暗中弹琴,音质的确在感觉上更加饱满,更加富有亮度。它在我十指间奔涌,就像水和阳光的流动。我慢慢贴近自然,天籁仿佛在心上交织成一个缤纷世界。它飞越时空和死亡。听《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典型的俄罗斯风格曲子,如见到典型中亚草原,浓云密布,肃气逼人,自然的深厚和压抑的氛围直指∥心,那种沉重是最难忍的沉重。听《致爱丽丝》,挪纯正冀嘲鬈i囊彰澈的声音,给那些有情无归处的心灵阳光般番。我在琴声中叙说,在激情海洋里沉湎与漂游。那是一种心灵极致的高高飞翔,它带着温暖的爱意和光明,穿越生死之间一堵坚硬的墙。即使冰冷的墓地,也因为琴声的抵达而洒满阳光。
现在我不能没有这一块阳光地带。它使我明白这世界有一种迷人的独语,这独语是多么深刻,它让人类的心灵涵盖一切,让世纪光芒真实地照耀我们。我们在独语中学习生活,我们更在独语中学习怎样死永远的内疚有了较好的修养,才能心平气和。少做错事,心里才能少一份永远的内疚人在成长过程中,许多事情不到一定年龄是绝对不会明白的。可当你明白后,萦绕心头的或许已成了一份永远的内疚。日前我和朋友去杭州近郊探望一位隐士,他不过三十七八岁,却孤身过着老人一般的田园生活。我一直向往这样的生活,却因为上有老下有小,无法实现。那天我们走进他的院子,只见种得满满的玫瑰花,在秋阳下娇艳得像少女的脸。而他虽然说不上神采奕奕,却显得十分安宁与平和。我们一块吃午饭,西红柿炒鸡蛋,青菜粉丝汤,清淡而简单,吃得十分舒畅,仿佛身体和脑子一下子清爽了许多,只觉得身轻如燕。
然而谁能知道他内心的沉重?他用一口地道的杭州话,与我们聊天。如果不是朋友告诉我他的故事,我确实很难看出他有过怎样的经历!
这位隐士少年时就父母双亡了,他从小而去。妻子一时想不开,当即打开煤气拖着儿子一起自杀。
中国有句老话,说人生三大痛,莫过于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这都是人生的大悲大痛。这位隐士虽然年龄上还远远没有进入老年,但我认为他每一样痛都经历过了。现在他明白了许多道理,但一种对死去妻子的内疚一直缠绕着他,他将一辈子摆脱不了这种纠缠。所以许多时候明白一件事或者一个道理,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我也有这种强烈的感受。小时候我性格叛逆、胆大、爱冒险,按我母亲的说法就是淘气。淘气的事我做了一桩又一桩,却总是理直气壮,从不认错。直到三十岁以后,许多事情和道理才渐渐明白。说起来那是一件很小的事,而且那时我才十一二岁,然而它却折磨了我许多年,像一块石头压在我心里,想起来便觉得沉重。大约是我读小学五年级的一个暑假,我们附近的小女孩都喜欢在井边纳凉。一个名叫琳琳的小女孩抢占了我的凳子,还说那凳子是我从她家偷来的。我说不是,她不信,她当即污辱了我,我一气之下就将一桶井水从她头上浇了下去,然后勇敢地站着等她去告状,可她却哭着回家了,第二天也没有见她来向我父母告状。从此我们形同陌路,彼此不再说话。
许多年后,我一想到这件事就深感内疚。我很想找她去认错,先噢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味,才能领略茶的真昧那天去岳王路逛花鸟市场,赏过盆景、鸟类、鱼类以及宠物之后,地面上一只只紫砂壶吸引了我的目光。我知道从前的人喝茶都是用紫砂壶泡的,小时候在外祖母家里看到的紫砂壶不下七八个。可如今那些紫砂壶都不知去了哪里!说起来那些紫砂壶也称得上是外祖母家的古董,有明清的也有南宋时期的,虽然看上去色泽不鲜亮,但壶面刻的花纹却十分精细光滑,小小壶嘴也设计得相当考究,尤其是保温性能很好,儿时我常叫它保暖壶。
当然岳王路地面上的紫砂壶并不是古董。它最贱的十来元钱一个,最责的却标到五六千元。小贩说起五六千元的紫砂壶,便滔滔不绝。一会儿说它是民国年间的,一会儿又说它出自某名家之手,反正他的话我一概不信。我专挑些十来元钱一个的,买它个七八个也不过一百多元钱,到时候分送给朋友,也是一份不错的礼物。
其实真正品茶的人是很讲究的。茶在古时候就立在开门七件事中,柴、米、油、盐、酱、醋、茶。客来敬茶是中国传统礼节。于是古人对品茶就有了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的说法。细想想这些说法也有道理,工作闲下来捧上一把紫砂壶,或静思或听音乐,或邀两三知己慢慢品茗,该是多么惬意的事。
然而古人对壶的要求很高,通常以小为贵,形容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木缘。每客壶一把,自斟自饮,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味,才能领略茶的真味。
我小时候在外祖母家里不懂得喝茶,也不喜欢喝茶。写作后日日案头一杯茶,却已没有了外祖母的紫砂壶。曾经也劳神费心地寻找过,只是如今很多人都懂得了古董,那些个从前放在外祖母菜橱抽屉里的紫砂壶,早就不翼而飞。于是我就在岳王路地摊上买了这些紫砂壶,看着它们一只只也造型雅致玲珑,便想日日将泡好的茶倒入壶内,把壶养得溜溜地光润古朴,也是一种乐趣吧!
现在紫砂壶给我带来的乐趣真的不少,它不但是我静思冥想时的好伙伴,而且还是我在沉重的生活面前遭遇不堪负荷时的好伙伴。以茶代酒,喝出来的醉味像吃橄榄一样,细细品啜真是满口生香,回味悠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