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选择与放弃-放弃是人生中另一道风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及胸襟的人,舍不得。常能舍弃,才能再取。最佳选择与放弃

    扶择决定人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打算去上海,一个打算去北京。临上车时,两人突然又都改变了主意,原因是他们在车站听到了这样的议论: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个路都要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给旧衣服。打算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去北京好,即使挣不着钱,也饿不死;打算去北京的人想:还是去上海好,给人带个路都能挣钱,上海挣钱也太容易了。结果,两个人交换了车票。原打算去北京的去了上海;原打算去上海的去了北京。

    去了北京的发现:北京果然很好,不仅银行大厅里的矿泉水可以白喝,而且商场里做广告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了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很好,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只要动动脑筋动动手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他从郊外弄来一些含有腐殖质的泥土,以“花土花肥”的名义出售,一天就赚了50元钱。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竟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门面。后来,他见一些商家的门面亮丽而招牌太脏,立即开办了一个专门擦洗招牌的小型清洗公司。再后来,他的公司越办越红火,业务也由上海拓展到了杭州、南京等城市。

    不久前,他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车到北京站,一个拣破烂儿的人把头伸进了他的软卧车厢,就在那人向他伸手要一只空饮料罐儿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8年前,他俩曾经交换过火车票……

    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颇多:首先是,机遇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机遇又对能及时把握机遇的人情有独钟。8年前,关于北京人质朴和上海人精明的话题,两个出外打工的乡下人是同时听到的,但,原打算去北京的人认为:“还是去上海好,幸亏没有去北京,不然就失掉了致富的机遇”。他不仅及时识别了机遇,而且又及时抓住了机遇——果断地改变了初衷,毅然去了上海。相反,原打算去上海的人,却认为:“还是北京好,即使赚不到钱,也饿不死。”由于他不具备识别机遇的慧眼,当赚钱的机遇出现时,只能与之擦肩而过,失之交臂。这就是说,什么样的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其次,一念之差,不同的抉择后果迥异。国外有科学家对数人进行过测试,结果表明:正常人不论高矮胖瘦,其智商和潜能大致相当,但是,就是这些智商和潜能不相上下的人,发展的结果却参差不齐,差别很大。究其根源,其差别就在于对人生道路的抉择的一念之差上。伟人和凡人,名人与俗人往往是由认识的“差之毫厘”导致结果的“谬之千里”。美国著名牧师内德·兰赛姆,在94岁临终时留下这样一句遗言:“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上将有一半的人成为伟人。”假如时光真可以回到8年以前,我相信那个“去了北京”的人,一定会重新选择赚钱的机遇的。可惜时间不会倒流。也许就因为这一念之差,才使世界上有了富翁与乞丐。也就是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什么样的抉择,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犹太人的选择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

    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大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

    “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

    追求的结果

    贪婪者多无成,因为他们的两只手总想一手抓住一个。求实者则不同,他们晓得自己的双手只宜捧出一个东西。

    真理往往是最朴素的,成功的哲理往往是最平实的。天才成功惟平实,这几乎是万古不破的证言。

    狗熊掰棒子式的人多了,世间充其量也就多了一些天才的毛坯和智慧的半成品。心浮气躁的人多了,世界上也就多了一些聚众于蚁穴、尾随于喜丧的人,使得本来可以获得创新生涯的许多年华,虚掷在心猿意马的无谓消耗之中。

    德国大诗人歌德集60年之精力,心无旁鹜,专攻《浮士德》之创作。其间,令人眼花缭乱的诱惑不可谓不多,但都未能把他的魂儿勾了去。《浮士德》成了他形影不离的另一颗灵魂,成了他生命性灵赖以存活的根本。他不断地排斥着“第二个兴趣”的侵犯,他不断地从发展“第一个”、亦即“惟一的一个”中求精粹,求升华,求超越。他不愿意让《浮士德》只成为理性的毛坯,他不愿意让《浮士德》所隐系的大智慧只表现为半成品。于是,他竭尽平生之力不断地开掘,不断地改塑。他不浮躁,不务虚,不自诩,亦不自满。他不想留下许多的“产品”占据人类文化已显局促的空间,他只想留稍许“精品”引发历史的共鸣和回响。他既然要从自己的怀中推出宠儿《浮士德》,他就要为《浮士德》的生命长度和生命力度负责。他不仅心无旁鹜,终生发展“这一个”,还要把这种感召力借助自己所创造活的人物、活的灵魂——用《浮士德》感染后来者,对此,歌德曾说过:“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歌德的成功,除了其它因素之外,不能不说正是借助了这种平实无华的生活哲学。青年时代,兴趣的转移都是难免的,主攻方向的觅得,也往往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但是,一旦你深信解决了上述问题,万不可再三心二意,贻误青春的大好时机,这对于人生早出成果和奠定创新生涯关系重大。

    尽早地“抓住一个”终生为之奋斗的主攻方向,锲而不舍地为“发展这一个”竭尽毕生精力,这种人生哲学已为成功奠定了具有决定性的一半,另一半只要辅佐以科学的方法,持之以恒,是不难终于取得的。

    面对责任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他家门前的空地上踢足球,一不小心,踢出去的足球不偏不倚地打到了邻居家的玻璃窗,邻居家新装的玻璃被打碎了。愤怒的邻居向惊慌失措的小男孩索赔12.5美元。

    在当时,12.5美元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这根本就是一个每天只有几美分零花钱的小男孩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闯了大祸的男孩没有其他办法,只好向父亲讲诉了这件事,希望父亲会替他担起这样一份他无论如何也负担不了的责任。没想到,一直很宠爱他的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

    “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

    父亲拿出了12.5美元,严肃地对儿子说:“这笔钱我可以借给你,但是一年后你要还给我。因为,承担自己的过错是一个人的责任,是责任你就不能选择逃避。”男孩把钱还给邻居后,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他放弃了平日里热衷的各种游戏,把课余时间统统利用起来做所有他力所能及的工作。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男孩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平生第一次,他通过自己的顽强努力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

    后来,在这个男孩的一生中,他遇到了很多次必须做出选择的情况,每次他都选择负担起自己的责任,从不逃避。经济大萧条时期,他的父亲破产了,他大学刚毕业,就主动负担起整个家庭的生活,并资助哥哥重回学校学习。后来他成为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他处于事业顶峰时,出于强烈的责任感,他公开批评自己所在电视公司的最大的赞助商通用电器,因此不得不离开电视界,投身政界。在他取得了自己梦想的职位后,又一场经济危机让他的前行之路阻碍重重,这次他负担起了引领当时世界上第一强国走出困境的责任。他成功了,8年后,他把一个开始复苏的美国交到了继任者手中。

    他的名字是罗纳德·里根。

    一次偶然的过失让一个孩子明白了责任不允许逃避,明白了承担责任会让人学会许多一生受益的东西,比如勇敢、坚强、永不放弃。但是,同样是面对责任,有些人却选择逃避。对他们来说,在人生的路途中跋涉是一件艰难的事;所以,任何一点点加在他们肩膀上的东西都会让他们感到恐惧。在这种人的眼里,责任是“骆驼背上最后一根稻草”,他们怕自己根本无力负担、彻底崩溃。另外还有一种人也不愿意承担责任。他们并不是认为自己无力去负担什么,但是他们只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才投放注意力。而责任意味着对自己本身以外的事物负有的义务,所以在他们的眼里,责任是外界强加在他身上的东西,是阻碍、是负累。

    于是,这两种人面对责任选择了逃避。殊不知日后把他们的人生变得毫无光彩的正是这个选择。

    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当时里根拒绝承担责任,不肯自己付那12.5美元,后来的一切会怎样:他第一次面对责任时选择了逃避,不负责会让他尝到短暂的甜头。当他习惯了逃避,成年后就不会主动负担起支撑家庭的责任,从此失去了亲情与爱心。接下来,他不会去激怒自己的赞助商,从此失去了正义感与勇气。没有这些,他就不会成为总统,不能把美国从经济衰退中带出来,也就不会拥有历史给他的最高荣誉。

    由此可见,责任不是只会压弯人脊梁的重担,更不是只会阻碍人前行的负累。对于软弱的人而言,承担责任会让他得到锻炼,责任不会压垮他,反而会让他知道如何接受命运给人的考验,让他软弱的肩膀变得坚强起来。对于只想随心所欲生活的人而言,承担责任会让他毫无头绪的人生变得目的鲜明,让他在人生之旅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有意义。

    当你经过辛勤的努力把责任转化成荣誉的时候,你就会真正明白责任到底是什么:它是一个机会,让你学会勇敢、坚强、永不放弃,化蛹为蝶,拥有成功。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会碰到选择:付不付这应该付的12.5美元?此时,希望你能做出与82年前那个小男孩相同的决定。

    换一种思路

    滑铁卢失败后,拿破仑被终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他的一位部下通过秘密手段赠给他一副用象牙和软玉制成的象棋。拿破仑对这副珍贵的礼物爱不释手,经常一个人默默地下象棋,借此打发孤岛流放的难耐与寂寞,直至死去。拿破仑死后,那副象棋多次被转手拍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发现,一个棋子的底部可以打开,里面竟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从圣赫勒拿岛出逃的详细可行性计划。消息一经传出,立即成为当时世界的头号新闻。可遗憾的是,拿破仑到死也没有逃出圣赫勒拿岛,这恐怕是拿破仑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在古希腊帕特农神庙,朝拜者都被引导去参观戈迪阿斯王的牛车。每个人都惊叹戈迪阿斯王把牛轭系在牛辕上的技巧——庙里的神使宣称,能解开锁系牛辕结子的人,将可以把整个世界变成他的王国。自此以后,每年都有很多人试图解开绳结,可是他们总是找不到绳头,甚至不知道从何下手。几百年以后,一位年轻人来到神庙,他仔细察看这个结,也没有找到绳头,可是,他举剑一砍,把绳子斩成了很多段,牛轭嘭地落到了地上。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率兵打败波斯国王、征服了整个希腊的亚历山大。

    常规,只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思考,它能凭经验轻车熟路地完成一些日常工作,解决一些平常的问题,但同时常规也束缚了我们的思维,制约了我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在拿破仑落魄的时候,有人送来珍贵的象棋表示安慰,看似一种礼节性举动,但在生死未定的情况下,一副象棋之中难道就不会暗藏玄机吗?如果当时的拿破仑能够转换一种角度去思考,也许今天的历史就要被修改了;同样,几百年来都没能解开的戈迪阿斯王牛车绳结,也许就是一个根本没有头绪的结子,用常规的方式是无法打开的。亚历山大正是打破常规,用“斩”的方法去解开绳结,从而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换一种思路,打破常规,有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就会变为可能。

    找回属于你自己的

    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是好朋友。有一天,乡下老鼠写了一封信给城市老鼠,信上这么写着:“城市老鼠兄,有空请到我家来玩,在这里,可以享受乡间的美景和新鲜的空气,过着悠闲的生活,不知意下如何?”

    城市老鼠接到信后,高兴得不得了,立刻动身前往乡下。到那里后,乡下老鼠拿出很多大麦和小麦,放在城市老鼠面前。城市老鼠不以为然地说:“你怎么能够总是过这种清贫的生活呢?住在这里,除了不缺食物,什么也没有,多么乏味呀!还是到我家玩吧,我会好好招待你的。”

    乡下老鼠于是就跟着城市老鼠进城去。

    乡下老鼠看到那么豪华、干净的房子,非常羡慕。想到自己在乡下从早到晚,都在农田上奔跑,以大麦和小麦为食物,冬天还在那寒冷的雪地上搜集粮食,夏天更是累得满身大汗,和城市老鼠比起来,自己实在太不幸了。

    聊了一会儿,他们就爬到餐桌上开始享受美味的食物。突然,“砰”的一声,门开了,有人走了进来。他们吓了一跳,飞也似的躲进墙角的洞里。

    乡下老鼠吓得忘了饥饿,想了一会儿,戴起帽子对城市老鼠说:“乡下平静的生活,还是比较适合我。这里虽然有豪华的房子和美味的食物,但每天都紧张兮兮的,倒不如回乡下吃麦子,来得快活。”说罢,乡下老鼠就离开都市回乡下去了。

    每个人对生活都有不同的理解,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是你自己的选择。不要羡慕别人,只要你自己喜欢,你就可以享受属于你的生活。

    朋友之间怎样竞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朋友之间也有竞争,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竞争?

    先讲一个在政界朋友之间竞争失败的例子。某机关欲从一部门中择优录用一名干部,该部门中两位出类拔萃的青年都在被选之列。由于这两位青年各方面都非常优秀,让前去考察的人为选谁而大伤脑筋。这两位原本无话不谈的朋友,现在虽然表面上平静如初,暗地里却互相展开竞争。由于竞争太过于激烈,且二人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上级机关的领导在一怒之下,从其他部门选拔了干部。这两位青年从此不但反目成仇,而且都一蹶不振。难道真的是一山不容二虎吗?无论在什么场合下,这样寸步不让、寸利必争的明争暗斗,都只能落得个悲惨的两败俱伤。

    同时,在世人看来尽是尔虞我诈的商界,却有一段朋友之间你追我赶、共同前进的故事。王玉明和李志强都是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两个好朋友又同时进入某公司的同一部门就职。两人的业务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不相上下,外人根本看不出来,只是李志强觉得自己确实比王玉明稍逊一筹。部门负责人调往外地分公司前,推荐王玉明接任他的职务。群众民主推荐时,两个人都是榜上有名。在考察谈话时,王玉明极力推荐李志强,李志强又竭力推荐王玉明。结果,领导因王玉明谦逊、能发现和利用人才而更加器重他,同时也庆幸又发现了李志强这样一个人才,两人分别担任了部门正副职。两人在工作中配合默契,李志强时刻注意把成绩记在王玉,明身上,使公司领导更加重视王玉明。两年之后,王玉明升任公司副总。又过了两年,李志强也因工作成绩显著,又有王玉明的极力推荐而升任副总。一山居二虎,总得有一虎为王,待到它开拓了疆域,到别的山上去时,剩下的这只虎自然也是王了。假如二人为一部门负责人而争斗不休,恐怕早已被清除出公司,哪还会有今日的事业辉煌、前途无量。

    朋友之间怎样竞争?

    假如你不想再拥有友情和事业,你可以孤注一掷,和他拼个你死我活。

    假如你觉得不如对方,不如先让对方出头。这样做,一是他会感激你,会时时处处尽力帮助你,二是山上只剩下你这一只老虎,便可以大显神威,以过人的才干做出出色的成绩,成功之日亦不会太远。

    假如你觉得对方确实不如自己,不妨和他推心置腹地谈一次,讲明利害关系,说一声:朋友,请让我先来!

    实话与谎话

    实话,是对客观情况的真实反映;谎话,是对客观情况的虚假反映。我们一生中都要说许多话,有实话,也难免有谎话。如果你说你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谎话,这本身就是谎话;如果你句句说的都是实话,这本身未必是实话。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曾就“实话与谎话”开展过讨论。有一位心理学教授说,他们对全国7个省13个城市的家庭进行过调查,发现从三岁开始就有52%的孩子说谎话,随着年龄的增长,比例越来越高,到九岁时,说过谎话的已上升到70%,谎话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正比。成人说过谎话的就更多了。大概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大力倡导说实话吧。

    谁都认为自己喜欢说实话,听实话,不喜欢说谎话,听谎话。然而,在社会生活中,实话与谎话总是搀杂在一起,并不那么容易分辨。你认为是实话,可能是谎话;你认为是谎话,可能是实话。正如庄子与惠施所做的著名论辩一样,庄子见鱼“出游从容”,认为是“鱼之乐也”,惠施却不以为然:“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据己意反驳:“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其实也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我不喜欢名牌西装,这句实话说出来就可能被人当成谎话不予相信,有人认为你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或你腰缠万贯不想露富才如此朴素,甚至认为你刻意矫俗装名士。可见说实话,并让人相信是实话还不那么容易。

    有人说做人难,难就难在说话,而说话难,难就难在实话被人当成谎话,谎话被人当成实话。安徒生那篇童话《皇帝的新衣》是人们所熟知的。皇帝身边的人慑于皇帝的残暴对皇帝说的都是谎话,而皇帝却把谎话当成了实话,结果自己出了大丑还蒙在鼓里,最后还是一个小孩说了大实话。

    实话与谎话性质不同、效果不同,但都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根据不同的需要,有的人喜欢听实话,有的人喜欢听谎话。喜欢听实话,才有人说实话;喜欢听谎话,才有人说谎话。

    古人邹忌看来是个讲实话的人,他把妻妾对他的“私爱”当作比方说给齐威王听,是为了使齐威王明白“臣谄君蔽”的道理。然而,就是这个邹忌,何尝不喜欢听谎话呢?他明知自己不如城北的徐公长得美,但当妻妾们怕他而不得不说谎话,而且他明知妻妾在用谎话糊弄他时,却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还心满意足。因为这种谎话能满足他的虚荣心。

    在许多情况下,有的谎话是迫于压力、迫于无奈才说的。如邹忌的妻妾明知邹忌不如城北的徐公长得美,不说实话而说谎话,是因为她们惧怕丈夫。如果实话实说,就有被“休”掉的危险,迫于这种压力才不得不说谎话。所以谎话有时是违心的话,而实话才是真心的话。说实话而不说谎话是需要勇气的。

    亚历山大国王多禄米生性残暴。他在学几何时,问数学家欧几里德有没有捷径可走,欧几里德实话实说:“乡下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供老百姓走的,一条是供皇家走的,但是在几何学里,大家只能有一条路,没有什么皇家大道可走。”说得亚力山大国王哑口无言,大概他当时心情还好,不然欧几里德早就一命呜呼了。的确,实话有时是很难听的话,谎话是很动听的话。实话“难听”是因为它与人的某一心理需求不一致;谎话“动听”是因为它能与人的某一心理需求相吻合。但是,要实事求是,要讲实话,就顾不了这么多。实话尊重的是事实,而不是某个人;谎话尊重的是某个人,而不是事实。

    所以,真君子往往说实话,伪君子往往说谎话。然而,说实话者往往因此四处碰壁,万般困厄;说谎话者却每每左右逢源,志得意满。这种状况在封建、落后的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屈原说实话,遭到放逐;郑袖说谎话,当权得势。张说不作伪证,受到迫害;张昌宗诬谄好人,反受恩宠。海瑞秉笔直言,却身陷囹圄;严嵩坑害忠良,得志猖狂。尽管如此,许多历史经验证明,说谎话者虽得一时之利,但终究会被历史所唾弃;说实话者虽遭一时之殃,但终究会被历史所铭记。

    当然,说实话的人有时也可能说点谎话,说谎话的人有时也可能说点实话。说实话的人说点谎话,有时是一种策略,是为了更好地说实话;说谎话的人说点实话,则是一种遮掩,是为了更多地说谎话。

    对于实话与谎话,人人心里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这就是时间和事实。时间愈久,谎话就愈丑,真相暴露得也愈充分;事实胜于雄辩,再大的谎话,迟早会被过硬的事实击得粉碎。

    我们倡导的是多说实话,不说谎话。因为“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语)。有人说,谎话是草梢上的露水,实话是大海里的珍珠。这是颇有道理的。

    实话与谎话还有善恶之分。善意的实话是真诚的,恶意的实话则是愚蠢的;善意的谎话是美丽的,恶意的谎话则是丑陋的。

    接受与拒绝

    生活中,除了有许多需要你去努力追求的东西之外,还有许多接踵而至的东西,需要你去做出选择,而选择的方式无非是两种:一是接受,一是拒绝。接受,是一种需要。接受爱,是因为人们渴望温情;接受教育,是因为人类需要进步;接受考验,是因为人的意志可以得到锤炼。接受,也是一种获取。接受教训,就能获取经验;接受批评,就能取得进步;接受帮助,就能得到友谊。

    拒绝,是一种抵制。拒绝贿赂,是对金钱利诱的鄙视:拒绝美色,是对低级趣味的厌恶;拒绝恩赐,是对人格自尊的维护。拒绝,也是一种扬弃。拒绝的是恭维,扬弃的是虚荣;拒绝的是嫉恨,扬弃的是卑微;拒绝的是占有,扬弃的是贪欲。

    人人有接受的自由,也有拒绝的权利。接受什么,拒绝什么,是因人而异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接受与拒绝的选择行为。有的人接受贿赂,是因为崇拜金钱,利欲熏心,潜意识中有一种金钱至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古今中外的一些贪官污吏莫不是利己主义者、享乐主义者。有的人拒绝利诱,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道德准则。接受什么,拒绝什么,也是因事而异的。有的是必须接受而不能拒绝,比如文化教育、法律监督等等,否则,就会成为缺乏教养的文盲加流氓。有的是必须拒绝而不能接受,例如嫖赌、人格侮辱等等,否则,就会成为品格低下、软弱可欺的人。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常常使人迷惑,使人误人歧途。因为有许多必须接受的东西,常常是你并不愿意要的东西;而有许多必须拒绝的东西,又常常是你所需要的东西。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罂粟迷人却有毒。如果真正明白这样的道理,就会主动接受本能上不愿接受的,拒绝本能上不愿拒绝的,而不至于在接受和拒绝时表现出被动和无奈。因此,对于接受与拒绝,我们要用明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来做指导。一方面,不要接受应该拒绝的东西。比如,美色诱惑、不义之财等等。这往往是令人难以拒绝而又必须拒绝的东西。唐明皇不就是因为接受了杨玉环的美色而落了个江河日下的悲剧么?清代的大贪官和坤,当代的大贪官王宝森不都是因为接受了不义之财而为世人唾弃的么?

    另一方面,不要拒绝应该接受的东西。比如善意的建议与批评。这是难以让人接受又必须接受的。因为接受了它,就有利无害;拒绝了它,则有害无益。楚霸王项羽总是不愿接受范曾的建议和批评,以致气得范曾骂他“竖子不足与谋”。假如鸿门宴前接受范曾的建议,斩刘邦于宴上,或日后用心接受谋士们的批评意见,也不至于众叛亲离,成为“失败的英雄”。而刘邦则不同,他善于接受韩信、张良等人的建议与批评,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战术,最终一统天下。

    面对自身的许多欲望和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是接受,还是拒绝?其抉择往往不会那么轻而易举。

    在很多时候,接受,是对一个人胸怀和气度的考验。美国总统林肯当政时的国防部长埃德温·斯坦顿,因为林肯在处理一件事时,没有接受他的意见,公开骂林肯是个该死的傻瓜,林肯得知后竟然大度地接受了,他说:“如果斯坦顿说我是个傻瓜,那我很可能就是。因为他办事一向认真,他说的也许没错。”后来他接受了斯坦顿的意见,修改了自己的决定。

    在很多时候,拒绝,是一个人胆略和气节的张扬。方志敏拒绝敌人的诱降,表现的是大无畏的超人胆略。朱自清拒绝国民党高官厚禄的拉拢,拒绝领取美国人的救济金和面粉,表现的是一种伟大的民族气节。

    任何人的接受与拒绝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接受有接受的理由,拒绝有拒绝的道理。

    有的人接受高官,是为了满足权欲;有的人接受屈辱,是为了东山再起;有的人接受意见,是为了完善自我;有的人接受挑战,是为了赢得胜利。

    有的人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宁静;有的人拒绝名利,是为了淡泊人生;有的人拒绝依赖,是为了独立自主;有的人拒绝奉献,是为了个人利益。

    接受要有一定的承载量,过多的接受,就会造成“消化”不良。过多地接受金钱,身上的铜臭味就会太浓;过多地接受各种虚名,就会华而不实;过多地接受恭维,就会被“糖衣炮弹”击中。

    拒绝要把握一定的范围和程度。过分的拒绝,就会带来不必要的悲剧。拒绝追求,就会丧失机遇;拒绝耕耘,就会没有收获:拒绝竞争,就会造成懒惰;拒绝治疗,就会病入膏肓。不要随便地接受什么,也不要随意地拒绝什么。无论是接受也罢,还是拒绝也好,至少应该讲起码的原则,即做人的原则。

    利己与利他

    为自己,即利己;为他人,即利他。这是十分简单明了的一对矛盾。我们无时不生活在这样的矛盾之中。

    不庸讳言,人都存在着一定的利己性。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想通过怀疑建立起哲学系统,最后承认:“我思,故我在。”他从哲学方面证明自己最实在。饥寒冷暖、喜怒哀乐,只有自己最能感受,也最清楚。因此,讲人生,讲社会,都不得不由自己出发,甚至以自己为中心。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于各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个人总是并且也不可能不是从自己本身出发”。这段话的意思是:处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总是从他特有的角度出发去认识和评价周围的一切。他对社会的看法,尽管受到他人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总是鲜明地打着个人的印记。不管你是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他人(如民族、团体和家庭)之中的“我”。同时,每个人也实实在在生活在他人之中,自己的生存、发展、利益、幸福都与他人联系在一起。因此,个人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既有一致的地方,也存在矛盾冲突。正因为如此,在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问题上,一直有两种相反的观点、态度和行为。

    一是绝对肯定利己,否定利他。认为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自己的发展依靠自己个人的理性、天赋以及个人奋斗去实现;认为个人服从社会就是损害个人的利益,就是不人道。在这种利己主义原则主导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人为自己,上帝为他人”,“点着别人的房子煮自己的一个鸡蛋”便成了损人利己者的真实写照。具体表现,如:为了发家致富,巧取豪夺,尔虞我诈,甚至偷摸扒窃,谋财害命;为了自己升官,不惜打击、诽谤、陷害他人;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砸公家的东西,或拆他人的台:我不行,你也甭想行等等。这些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行为,都是可恶的不道德的极端利己主义的表现。

    二是绝对否定利己,肯定利他。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我国曾出现了对社会利益的绝对肯定和对个人利益的绝对否定的思潮。利己与利他被置于水火不容的地位。推行“一大二公”,都吃公共食堂,不能有自己的“家”;不能有自己的“自留地”,更不要说私有财产;人们无休止地“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要求人们盲目地服从他人的利益,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这样的结果自然会扼杀个人性,阻碍社会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

    利己与利他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情况下,又是统一的。在现实生活中“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现象比较普遍,“各尽所能,按劳取酬”就蕴含着利己与利他的合理性。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靠一技之长“利他”,进而“利己”,从中得到报酬,两厢情愿,各得其所,何乐不为?

    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在金元动乱年代,颠沛流离,十口之家,就靠他给人撰写碑文墓志赚钱养家糊口。

    他在《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中写道:

    并州一别三千里,

    沧海横流二十年。

    休道不蒙稽古力,

    几家儿女得安全?

    他尽其所能,撰文取钱,当然觉得理直气壮。在利己的基础上利他,在利他的前提下利己,用中国古代墨子的观点来看,应该是合乎道德的。《墨子·兼爱》云:“兼相爱,交相利。”“为彼,犹为己。”意思是说,人在交往中应该互爱、互助、互惠、互利;为他人,也为自己。

    用现代市场经济的观点看,这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比尔·盖茨开发微机软件之初,仅仅是为了开创自己事业,实现其发财致富之梦,没料到他所开发的微软利国、利民、利天下,以致推动了世界“电脑革命”。他在大赚其钱的基础上,也为世界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谓既利己又利他。香港著名企业家邵逸夫热衷于慈善事业。他所捐建的以“逸夫”命名的学校、图书馆等公共事业已遍布全国不少的省、市、县。他在关心、资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谓既利他又利己。

    在现实生活中,利己又利他,利他又利己的人可以说“芸芸众生”,而要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确属难能可贵,但也不乏其人。如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离开优越、安全的生活环境,从加拿大不远万里来到硝烟弥漫的中国,为实行人道主义救助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如印度修女德雷莎,平时布衣疏食,帮助穷人,把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金又都用于慈善事业,被誉为“穷人的圣者”。他们的“利他”行为并不完全是为了“利己”,没有任何功利色彩,这正是他们道德境界的高尚之处,也是世人学习的楷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片面地强调利已是行不通的;片面地强调利他,也是不合时宜的。利人亦可利己,利己而不损人,这是现代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应该遵守的“游戏规则”。

    忍与争

    忍与争,是两种不同的处世方法,它不仅可以表现一个人自身修养,而且可以反映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在忍与争的关系上,我国古代文化历来比较强调“忍”的作用和意义。孔子在《论语》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说苑·丛谈篇》云:“能忍耻者安,能忍者存。”杜牧在《遣兴诗》中也说:“忍过事堪喜。”民间还有“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的俗语。忍,一直被当作一种美德为人所推崇。许多事实也证明了忍的重要性。

    《史记》中《廉颇蔺相如传》就讲了一个胸怀大局、相忍为国的动人故事。蔺相如在廉颇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之下,以忍为上,不与之争斗,从而维护了将相之间的团结,维护了国家的利益,也表现了他为人处世的气度。

    相反,如果争而不忍,不仅可能乱“大谋”,而且可能误了卿卿性命。就拿晋朝那位与王恺斗富的石崇来说吧,他在任荆州刺史时,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之后,便忍不住与贵戚王恺斗富,想争个高低。更为可悲的是,他还不忍孙秀的小辱,以致招到孙秀的报复,惹来杀身之祸。

    的确,在许多情况下,遇事是忍还是争,反映着一个人的胸怀与风度。心高目远、志大气宏者,大多不会在意义不大的小事上去争,他们往往会忍而让之,不予计较。清代中期,有一个“六尺巷”的故事。据说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祖屋是毗邻。起屋造房时,两家父老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各不相让。张老先生修书京城,要张英出面干预。张英不以为然,在回信中写了一首诗对家人进行劝导,诗日:“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把院墙主动后退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院墙后退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两家人后来前嫌尽弃,相安无事。

    相反,一个人如果心眼狭小,胸无大志,就会锱铢必较,凡事都不能忍让,非得争个你死我活。元朝学者吴亮说:“能忍者,必能立天下之事。圮桥匍匐取履,而子房韫帝师之智;市人笑出胯下,而韩信负侯王之器。噫,可不与忍欤!”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有志向、有抱负的人是不会因“小不忍”而“乱大谋”的。当然,也有一些有野心,搞阴谋的人,为了掩饰自己的企图而“潜伏爪牙忍受”。如拜杨贵妃为干娘的安禄山,自阉进宫的魏忠贤等人便是。他们怀着个人野心的“忍”,与我们提倡的“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忍”有着质的不同。

    然而,讲“忍”的同时,更要讲“忍”的原则,并非事事都是忍的好。在日常生活中,无关大局的生活琐事小事,我们可能用“忍”去宽容对待;但在工作上、事业中,尤其是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就不能一忍了之,而应该当仁不让,据理力争。比如,晏子使楚时曾多次遭到楚国人的侮辱与奚落,如果他忍气吞声,不去巧妙地与对方进行“智斗”,齐国就不可能改变弱者的形象,晏子无疑就会成为没有铮铮骨气的“窝囊废”。

    因此,忍要忍得有意义,争要争得有价值。如果说争而不忍是小人,那么,忍而不争就是弱者。在人类社会,争,可以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方式,如“竞争”、“斗争”、“争论”等都是为了“争”得一定的位置,一定的利益。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争”的意识,不讲原则,不分是非,万事皆忍,逆来顺受,就会导致软弱可欺、任人宰割的“奴隶主义”,是没有任何作为和出息的。

    忍的目的是为了争,争的方式可以是忍。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是为了灭吴兴越。在吴越争胜的斗争中,他“争”的方式就是“忍”。只有忍,才能争,只有争,才能胜。

    任何忍都必须有限度,如果无限度地忍下去,就会无限度地受欺侮,直至淘汰,甚至灭亡。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就曾对这种忍性极好,忍得近乎麻木的人,发出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叹。

    任何争都必须讲方法,有分寸。疯狂地去“争”、不讲策略地去“争”,不仅争不到想得到的,甚至可能失去已经争到的。有理、有利、有节地去争才是最明智的。

    该忍时就不要争,该争时就不要忍。在争中忍,在忍中争,二者融会贯通了,才能在为人处世中表现出非凡的气度、风度和力度,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义与利

    朱熹说:“事无大小,皆有义利。”

    义,在儒家思想中,是以宗法礼制或宗法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主要是指道德、正义和公理;利,是指物质利益。认为“为义”与“为利”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价值取向,并以此作为划分君子与小人,善与恶的标准。我国古代,以儒家学派为主的传统道德,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从而确立为善的价值目标,这一点是应肯定的。作为儒家学说创始人的孔子,在义利轻重或义利为至善标准的问题上,他的态度是明确的,提出了“义以为上”“义以为质”的命题,把义看作是立身之本。他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孔子虽然“罕言利”,但是,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并不是不言利,只是认为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在义与利之间要有一个权衡。因此,他说:“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允许在不违反义的前提下,讲究物质利益:“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孔子这里强调的重点虽然是“义”,但他并不排除在“义”的前提下取得与“义”不相违背的“富与贵”。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古代传统道德思想中,确实存在过分重义而贬利的倾向。孟子继承了孔子“罕言利”和“义以为上”的观点,却走向了“何必日利”的极端。清初诗人申涵光在其《荆园小语》中谈体会时说:“《孟子》开卷便极言好利之弊,已知此事乃千古病源。”可见孟子的义利观对社会历史所产生的影响是何等深远。例如,我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都认为商人是重利轻义的,甚至把兴农抑商作为一项治国之策。认为“君子尚义,小人尚利。尚利则乱,尚义则治”(邵雍《伊川击壤集》卷十四《义利吟》)。作为封建士大夫的白居易,在其诗歌《琵琶行》中也有“商人重利轻别离”的诗句。人们似乎都形成了这么一种价值取向:争做“喻于义”的“君子”,不做“喻于利”的“小人”。这也许正是造成中国历代安贫乐道、穷困落后的思想根源之一。

    应该说义与利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其实古人早就明白,只是没有人予以强调罢了。《国语》中就有这样的说法:“言义必及利”、“义以生利,利以丰民”。从整个文化体系而言,没有不讲利的。人类文化思想中包含的各种经济、政治、军事、教育乃至人生哲学等等,无一例外。如果说做官做生意是为了利(如国家、集体、个人之利),那么,读书做学问中也无不包含着利的因素。即使是孟子,他所谓不言利,只是不图小利而已,最终求的是大利、长远之利。更何况他在谈义的同时,并没有放弃物质利益。他周游列国时,就是“厚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可谓义中有利。

    求利者并不都是不义之人。即使是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发的不义之财。既然可以“义以生利”,那么也可以“利以生义”。春秋时期,洛阳有个叫白圭的商人,很善经营,他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策略,生意十分兴隆。每年秋收时,百姓谷物多,他就大量收购,而当百姓正需要织布和修屋过冬时,他就卖出丝绸和油漆;每年春蚕上市时,他就买进丝和丝棉,卖出谷物。在这买进卖出中,白圭既得到了合理合法的利润,又满足了百姓们在生产与生活中的物质需要,这其中不就包含着一定的“义”么!

    当然,在义与利的关系上,见利忘义者,惟利是图者,保利弃义者自古以来就不乏其人。比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就是一例。她掌管着贾府总务,为了满足一己私利,借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势,得了一些不义之财。秦可卿七七出殡时,馒头庵老尼求她通过长安节度使云光,逼张金哥与长安前守备之子退婚,另嫁李衙内,并许以重金。结果痴情公子与痴情女双双自杀,而王熙凤却鲸吞了三千两白银。不仅如此,她还长期以高利贷为手段大进红利,盘剥落魄文人,使人家破人亡。但是,王熙凤的最终结局是因利伤义。在朝廷查抄贾府时,其罪名之一就是倚势凌弱,违例取利,最后反误了卿卿性命。

    在当代商品社会,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现在,重义轻利的人少了,而重利轻义的人多了。尤其在如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坑蒙拐骗、见钱眼开之类的极端利己主义者比过去多了。当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的不断完善,这种人会逐渐减少,要么被淘汰出局,要么就改过自新。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既要重义,又要重利。换句话说,就是既要讲社会效益,又要讲经济效益,既要在讲义的前提下求利,又要在求利的基础上讲义。但是,在义与利发生矛盾时,应以义为主,利为辅。古人云:“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荀子·荣辱》)如果说,义是本,那么利就是末,不可本末倒置。

    得与失

    古希腊时期,曾有一位学生问哲人苏格拉底:“请您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未见过您蹙额愁眉,您的心情总是那么好吗?”

    苏格拉底回答说:“因为我没有那种失去了它,就使我感到遗憾的东西。”

    苏格拉底的好心情,与他的得失观是密切相关的。人生总是这样: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总有所得。一个人总是患得患失,心情能够好起来吗?

    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断地寻求想得到的东西,但得到之后,终会撒手而去,化作尘土。正如《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所唱道的:“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这并不是看破红尘,客观事实也确是如此。在历史的长河里,任何人都只是来去匆匆的过客,谁也不可能永久地拥有什么,凡得到的,终究要失去。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得失中,如何才能让短暂的人生变得更富有意义和内涵。

    人是有需求,有理想,有追求的动物,在有生之年总是想得到而怕失去更多更好的东西。然而,人生不是一个只进不出的无底容器,而是一个有得有失的代谢过程。

    一方面,有所得必有所失。一个人的岁数在增大,生命的定数就会减少;走向了成熟稳健,就会失去无忧无虑的童真;有了一个夫妻恩爱的家,就会失去单身时的无拘无束;埋头笔耕而有所著述,就会失去一般人悠闲自在的生活;一旦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明星,言行举止就会失去相对的自由。这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另一方面,有所失才有所得。慈善家捐出的是一定的财物,赢得的是良好的社会形象;耕耘者消耗的是体力或脑力,得到的是所希望的收获;勤奋者夜以继日所失去的是时间,得到的却是更充足的工作精力。得此难免失彼,失此可能得彼,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面对人生的得与失,人们怕的不是得,而是失。明确了得与失的这一辩证关系之后,才会在得失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

    美国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33岁时就成了美国第一个百万富翁,43岁时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独占企业——标准石油公司,每周收入达100万美元。然而,他却是个只求“得”,不愿“失”的资本家。一次,他托运400万美元的谷物。在途经伊利湖时,为避意外之灾,他投了保险。但谷物托运顺利,并未发生意外,于是,他为所交的150美元保险费而懊悔不已,伤心得失魂落魄,病倒在床上。他的这种患得患失、锱铢计较的思想观念,给他带来了不少烦恼,使他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伤害。到53岁时,他“看起来像个木乃伊”已经“死了”。医生们为了挽救他的性命,为他做了心理咨询,告诉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失去一定的金钱,要么失去自己的生命。在医生的帮助和治疗下,他对此终于有了深刻的醒悟。他开始为他人着想,热心捐助慈善和公益事业,他先后捐出几笔巨款援助芝加哥大学、塔斯基黑人大学,并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性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和无知。洛克菲勒把钱捐给社会之后,感到了人生最大的满足。再也不为应该失去的金钱而烦恼了。他轻松快活地多活了45岁。

    生活像一团火,能使人感到温暖,也能使人感到烦躁。经受了得与失的考验,人生就会变得和谐快乐。

    对于得失,态度要坦然。所谓坦然,就是生活所赐予你的,要好好珍惜,不属于你的,就不要自寻烦恼,此其一;其二,就是得失皆宜。得而可喜,喜而不狂;失而不忧,忧而不虑。这种态度,比那种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态度要开朗,比那种得不喜、失不忧的淡然态度要积极,要有热情。因为患得患失是不理智的,得失不计是不现实的。该得则得,当舍则舍,才能坦然地面对得与失,找到生活的意义。这样的得失观才是比较客观而又乐观的。对于得失,认识要分明。在生活中,有的得,不是想得就能得的,有的失,不是想失就可失去的;有的得是不能得的,有的失是不应失的。谁得到了不应得到的,就会失去应该拥有的。当嗜取者取得不义之财的同时,就失去了不应失去的廉正。因此,当得者得之,当失者失之,不要得小而失大,亦不要得大而失小。

    对于得失,取舍要明智。必须权衡其价值、意义的大小,才能在取舍得失的过程中把握准确,明白该得到什么,不该得到什么;该失去什么,不该失去什么。比如,为了熊掌,可以失去鱼;为了所热爱的事业,可以失去消遣娱乐;为了纯真的爱情,可以失去诱人的金钱;为了科学与真理,可以失去利禄乃至生命。但是,决不能为了得到金钱而失去爱情,为了得到性命而失去气节,为了取得个人功名而失去人格,为了个人利益而失去集体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得与失之间并不是绝对相等的。在某一方面得到得多,可能在另一方面得到得少;在某一方面失去得多,可能在另一方面失去得少。比如,有的人在物质上得到得少,失去得多;但在精神上得到得多,失去得少。有的人则在精神上得到得少,失去得多,却在物质上得到得多,失去得少。由于各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是绝对相同的,各人在得失上也不可能绝对相等。人生在世不可能得到所有的东西,也不会失去所有的东西。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必有所得,只是多少的问题,大小的问题,正反的问题,时间的问题。

    逆境与顺境

    逆境与顺境是人生过程中所处的两种迥然不同的境遇。如何度过人生旅途中的逆境或顺境,首先要解决如何正确看待逆境和顺境的问题。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与他同国度的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也认为:“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道。”的确,古今中外许多杰出人物的实践证明,逆境有利于人生的成功。

    我国古代文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足,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另外,我们还可以列举出许多在逆境中奋发成才的典型范例。比如,19世纪丹麦作家安徒生幼年以棺木为床。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唐诘·诃德》就是在一张破桌子上写成的。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俄国文学家高尔基等人的生活都曾极为艰苦。

    逆境可以造就人才,这是勿庸置疑的道理。但是,逆境对于人才的发现、能力的发挥有利也有弊。并不是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逆境中成才。逆境中的苦难,磨练了人的意志,造就了一批伟人豪杰,于是很多人便产生了对逆境的崇尚。然而,逆境并不是造就一种积极人格的充分条件,有的人怀才不遇,处在逆境困苦中,没有任何改变现状的动力,看不到任何改变和走出困苦环境的机会和希望,于是,他们认命了。可见,逆境对摧残人的身心,瓦解人的意志的魔力是很大的。它给人们造成的不同程度的人生悲剧要比因此带来的积极结果要多得多。

    人在逆境中承受压力的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当环境压力开始“压”得你“憋”不过气来的时候,或者失去了一切人身自由,失去了一切前途和希望的时候,不“垮”下来的人是极少的,而且在这样的境遇中能够有所作为甚至大作为者更是凤毛麟角。这也正是这种人的伟大之处,也正是伟人之所以不多的原因之一。因为不同的环境对人们的作用是不同的,使当事者付出的代价也不相同。要想在逆境中站起来,走出去,就像逆水行舟,比顺流而下要艰难得多,吃力得多,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更要多几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意志稍有衰退,力量稍有不足,就可能被汹涌的波涛“击退”,以致淘汰。人生在世,说实在,没有人乐意在逆境中生活,即使在逆境中也都要想方设法、竭尽全力摆脱它、改变它。逆境对于成才与成就的益处之所以为一些过来人所推崇,是因为在人生的旅途中,逆境往往多于顺境,这对涉世不深的青年人是一种经验之谈,使他们在遇到逆境之前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相对逆境来说,顺利的境遇,如优越的地位、充裕的财富、舒适的生活等,是人们所向往与追求的。一旦拥有它,或部分拥有它,对个人来说是好事,并不是坏事。它同样可以造就人。德国大文豪歌德,一生物质生活优裕,人生状态平稳,尽管没有逆境的“磨练”,却写下了一系列传世之作;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一生过着安定的小康生活,无论小说还是戏剧都硕果累累。在当代社会,在顺境中出成果的文学家、科学家更是不胜枚举,如女作家冰心、张爱玲;科学家如杨振宁、贝聿铭等都是在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创造令人瞩目的成果的。

    但是,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又告诉我们,顺境可能使人削弱动因刺激,丧失进取目标,尤其是从逆境走入顺境之后,由于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各种愿望的满足,环境压力的减少,人的惰性就会逐步抬头,容易使人贪图安逸,知足而乐,不思进取。古往今来,一些纨祷子弟、浪荡公子大都是顺境中的“宠儿”。满清的腐败、衰落的八旗子弟便是最典型的例证。他们“惟知鲜衣美食,荡费财资,相习成风,全不知悔”。曾国藩在反复告诫其亲属子女的家书中说:“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处境太顺,无困横激发之时,本难期其长进”。

    由此看来,顺境同样有许多不利于人生的因素。成功、富有、舒适一直是大多数人追求的人生目标,而有的人一旦得到它,就乐不思蜀,好逸恶劳,甚至坐吃山空。一旦衰落之后,顺境就成了逆境,逆境反而成了顺境。因此,人一旦功成业就,进入顺境,便要迅速寻找新的压力、新的刺激和新的目标,有居安思危的紧迫感,不断进取的事业心,戒骄戒躁的自制力。培根说:“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难能可贵。《圣经》中的《引日约》启示人们通过顺境赢得幸福,而《新约》则启示人们通过逆境争取幸福。”

    古今中外,许多人生成功者,大都经受住逆境和顺境的考验,无论身处何境,环境如何变迁,都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始终坚持矢志不移、锲而不舍的人生追求。

    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在多次经过逆境的磨练之后,一生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到了晚年,他得到崇高的地位和财富,仅各国赠送的荣誉头衔就达九十七个。不少人还提议他当皇家学会会长,维多利亚女皇也要授予他爵位。但他都谢绝了,仍然愿意当个平民,像过去一样不知疲倦地工作,直到走完自己的一生。

    许多事实证明,能够战胜逆境的人,不一定能够走过顺境;能够走过顺境的人,也不一定能够战胜逆境。顺境与逆境,都是外因条件。一个人能否取得人生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己,无关顺逆。这正如李白在《送友人入蜀》一诗中所说的:“升沉应由己,不必问君子。”

    有为与无为

    有为与无为,是老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老子的态度十分明确,那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其实它包含着丰富的哲理,能使人感到道家思想在为人处世方面客观冷静、顺其自然的远见卓识。所谓“有为”,一般来说,就是有所作为,这是人生的理想和目标。许多人都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但为什么有的人却是事与愿违呢?为什么有的人拼命努力,吃苦耐劳,却枉费心机呢?为什么有的人动机很好,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讲,可能是在哪个方面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因为很多事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因势利导,才能如愿以偿。并不是你想有所作为就能有所作为的,想达到目的就能完全达到的。有时,反而会出现“有心栽花花不红,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况。因此,老子主张“无为”。

    所谓“无为”,并不是“不为”,不是躺倒在床上,听天由命,或无所事事,什么也不干。表面上看,老子的“无为”是消极的处世态度,其实有着积极的“精神内核”,就是不要凭个人主观意识去干扰事物发展的规律,更不要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去刻意追求什么,这样反而会有所作为,最终达到“有为”的目的,或“有为”难以甚至不能达到的目的。

    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实际上辩证地说明了无为与有为的关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通过“无为”来达到“有为”。无为是手段,是有为的权宜之计;有为是目的,是无为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一些贤明君主,如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及其以后的唐太宗等,都受过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影响,而且把它作为治国之策,取得了明显成效。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对于秦的“二世而亡”很是警惕,他要士人陆贾总结秦朝在内的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陆贾写了十二篇论文,认为“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逾设,敌人逾多。秦非不欲而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后来“无为而治”成了吕后、文帝、景帝的政治指导思想,并出现了国泰民安的文景之治。

    在人生中,我们也会见到这种情形:你越想得到,越是得不到;你越想这样,却越这样不了;你越怕那样,反而越那样。你若采取“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度,就会收到应有的效果,达到预定的目的。三国时的刘备一直胸怀振兴汉朝大业的鸿鹄之志。但他在没有形成气候时,不像杨修、张松、祢衡他们那样心气浮躁,只想有所作为,结果反而没有什么作为,而是韬光养晦,不显山露水,安心做自己的菜农,不给人以加罪的口实。一旦时机成熟,他便如鱼得水,成为一代豪杰。

    在生活中,有的年轻人,尤其是有一定聪明才智和专长的年轻人,由于不懂得无为与无不为的辩证关系,一走进社会,就想有一番大的作为,凭着一时的热情和冲动,或恃才傲物,或毕露锋芒,或猛打硬拼,结果大多力不从心。铩羽而归之后,便心灰意冷,收刀入鞘,再也无所追求,变得无所作为起来,这样的无为,并不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是一种消极的、悲观而没有出息的无为。真正的无为,是一种积极的,而平静的进取,其攻势并不凌厉,但有着潜在的推动力量。

    美国有一家令世人瞩目的科研机构贝尔实验室,其负责人曾是一位叫着陈煜德的博士,他是一个有着中华民族血统的美国人,大概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在科研管理中特别崇尚老子的无为主张。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无为而治”的条幅,下面加了一段英文注释:“最好的领导者时时不忘帮助下属,但又不让下属觉得离不开他。”他在谈到其治所经验时,说:“领导者的能力表现,就是在领导别人的时候,使别人感觉不到领导的干预;研究所的一切工作都是在你的领导下迈进,但所里的人又能感觉不到你的存在。”可见,无为不仅仅是为人处事的一种方法和策略,更是一种明智的人生态度、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

    一个人有所作为,并不在于表面形式,主要在于实质内容。表面上轰轰烈烈的人,并不一定有所作为;表面上平淡无奇的人,反而可能有所作为。

    有的人一心想有所作为,喜欢正面进攻,喜欢暴露自己,因而往往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进取的阻力当然要大得多,而一旦有所作为之后,又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所作为,四处夸耀,确实令人讨厌,也容易遭人嫉恨。

    有的人也一心想有所作为,但采取的是迂回战术,喜欢另辟蹊径,不愿暴露自己,即使已经有所作为了,也不炫耀卖弄。

    要做到无为,首先要有为,即有理想、有抱负、有具体的目标;没有“有为”,也就无所谓“无为”。无为是有为的基础上的无为。

    要做到有为,最好是无为,无为不仅是一种治国的方略,也是一种处世的良方。

    进与退

    一般来说,一个奋斗者的人生轨迹大多不是直线,更不是循环线,而是呈螺旋式或波浪式的前进状态。这种状态往往表现在进退之中。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一方面,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另一方面,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迂回曲折的。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正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正因为如此,进和退是人生旅途中常有的现象,大可不必为一时的曲折、退却所吓倒,只要你有顽强的进取精神和奋斗目标,善于顺应事物的发展态势,不管人生之路怎样曲折迂回,即使是出现暂时的停止或倒退,也都不可能改变你向前发展的总的趋势。

    路有直曲,人有进退。

    纵观许多伟人和成功人士的人生历程,都是在进中有退、退中有进的道路上走过来的。一代伟人邓小平在“文革”期间曾三次被打倒,在人生的低谷中,他不气馁丧志,最终走向了人生的巅峰。美国第十六届总统林肯年轻时的人生理想是在政治上有所发展,然而,在他大半生中的十一次重大的奋斗进取中,有过九次被命运“击退”的记录,只有两次取得成功,而第二次也就是最后的一次成功就是如愿以偿地当选为总统。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正有所进展时,一场意外的大火,将他所有的资料和卡片烧成了灰烬,他的发明创造几乎退回到了原地。后来,他凭着顽强的毅力,从头开始,终于为人类发明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放映机。

    人生奋斗,永往直前(进)只是一种愿望,实际是不可能的。如果永远“进”,也就无所谓“进”。进与退是对立统一的。在进退中交替前行是人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因为事物的发展要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所以,每一次“退”都是一次“扬弃”,它使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保留和发扬其中积极的东西。每退一次,都会把自己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并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开辟道路。

    唯物辩证法讲的前进性,包含着曲折和迂回,曲折迂回体现了前进性。进,包含着退;退,体现了进。没有退就不可能进,因为前进中必经曲折和迂回,发展是退和进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人生的奋进中,既要对前途充满信心,又要头脑清醒,看到前进道路上的艰难曲折;既要估计到可能的艰难曲折,又要努力避免人为地造成反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常用这种“以退为进”的哲学思想指导军事。胡宗南进攻延安时,不少部队指挥官主张拼死保卫延安这块圣地,不让它落入国民党军队手中。毛泽东却主张退却,把延安让给国民党,然后采取“蘑菇战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他当时说的一段话,对于我们如何正确处理人生中的进与退有着深刻的启示:“关于丧失土地总是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如果不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的生意。市场交易,买者如果不丧失金钱,就不能取得货物;卖者如果丧失货物,就不能取得金钱。革命运动造成的丧失是破坏,而其取得的是进步的建设。睡觉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结果,在退出延安的一个半月中,西北解放军以不足三万人的兵力与多自己十倍的国民党军队从容周旋,三战三捷,消灭胡军一万四千多人。以退为进,就像用拳头打击对方,先得缩回拳头才有力;就像射箭,必须向后拉弓,才射得远,射得有力。退,是进的前提,是退的目的。

    功成身退是一种人生智慧,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战国时,范蠡辅佐越王消灭了吴国,报了昔日的亡国之仇。当越王勾践准备大赏功臣之际,范蠡却悄然隐退。他从冷酷的历史中总结出了一条道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于是,携着自己心爱的知己,荡舟五湖,平安地度过了余生,他成了历代功臣效法的典范。

    在当代,功成身退的人也不乏其例。尤其是体育界、演艺界,比如,“体操王子”李宁,他是在自己的竞技状态处在巅峰状态时,主动要求“退”下来的,从而保持了良好的“体操王子”形象。如果他不明智,仍要干到自己不行了,或是有了败绩的时候才告退体坛,那么,人们对他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

    功成身退要目光深远,能在轰轰烈烈、辉煌灿烂之际,预测潜伏的危机。人生不可能永远处在巅峰,当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识时务”的“俊杰”就会急流勇退,为自己的一段人生打上一个句号。由此可见,进,需要勇气;退,同样需要勇气。

    因此,正确处理人生过程中的进退关系,不仅是一种处世智慧,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忙与闲

    生活是由忙与闲共同构成的。忙与闲是生活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统一的。但忙与闲又时常是一对矛盾。忙,就无闲;闲,就不忙;忙时想闲,闲时想忙。忙的人总是很忙,闲的人总是很闲。

    不过,忙有忙的好处,闲有闲的滋味。人生在世,忙,可以使人过得很充实,很实惠,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因为只有忙,才有所进取,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这是闲所不能得到的;闲,可以使人过得很轻松,很自由,很有情趣,很有韵味,这是忙所不能得到的。

    如果说,忙是创造生活,那么,闲就是享受生活。

    人不可不忙,不可太忙;人不可不闲,不可太闲。

    人太忙,神经就紧张,就容易心烦意乱,身心疲劳,就没时间冷静思考问题,更没有时间享受生命和生活。日本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忙碌的民族,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日本人平均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一年的休息时间不到十天。由于工作太忙太紧张,许多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等疾病,国民健康状况已亮起红灯。男性死亡有百分之十是“过劳死”。

    人太闲,神经就松弛,就感到无所事事,空虚无聊,要么会变得懒散,要么会贪图享乐。纨祷子弟,浪荡公子,无一不是有闲阶级,他们有的是金钱,有的是时间,有的是精力,无须为生存而奔忙,无须为幸福而创造,他们在花鸟虫鱼、声色犬马中消受自己的生命,堕落自己的灵魂。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在处理忙与闲的关系时,往往容易顾此失彼,其主要表现是忙而无闲。

    忙而无闲的人,被西方国家称为“雅痞族”。他们疯狂地将工作奉为时代的风尚,以为努力工作就可以达到成功的巅峰,丰富的物质享受就是幸福的人生。但是,由于他们工作成瘾,工作拼命,许多雅痞族患有各种心理生理疾病。为此,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府不得不出面宣导,教育国民如何休闲。日本劳工局发布一系列海报,劝导全国员工多休假,其中一句口号是:“大家一起来实现一周工作五天的社会。”有的国家还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休息日不准工作,否则以违法论处。这说明休闲是必要的,神圣的。

    有人说,闲,是生命的自由空间。只有忙,没有闲,人就会丧失灵性,忘掉人生之根本。

    当然,工作同样是神圣的,游手好闲的懒汉和忙忙碌碌的工作狂,都是生活的极端主义者。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紧张与弹力,这就是生活发动的两种相辅相成的力量。”忙中有闲和闲中有忙,是生活节奏张与弛的最佳结合,是时间安排紧与松的合理利用,是精力体力聚与散的优化状态。

    毛泽东就是善于处理忙与闲的高手。他常在很忙的一段时间内找一些人谈哲学、文学等问题,平时也喜欢抽空读一些闲书,以使大脑得到休息,神经有所松弛,紧张的生活节奏得到有效的调剂。

    可见,闲,是为了更好地忙。

    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约翰·柯曼博士,利用放假期间到费城当收集垃圾的清洁工;后来,他又在另一次假期中,加入街头流浪汉的行列;他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假期,是到旅馆去当餐厅厨师的助手。他在闲时找事忙,是为了不因闲而闷得发慌,不因闲而精神不振,而是利用闲时的轻松、安宁、从容的心情,利用空闲做一些忙时做不到或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可见,忙,是为了更好地闲。忙,有利于创造生活;闲,有利于调剂生活。创造生活需要调剂生活;调剂生活有利于创造生活。美国著名企业家李·雅科卡,被美国人推崇为“企业界的民族英雄”,照常理,他应该是个大忙人,但他善于处理忙与闲的经验之谈,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说:

    “只要能够专心致志,善于利用时间,做生意就一定能够成功——其实做任何事都一定能够成功。自上大学以来,我每周一直在平日努力搞功课,设法空出周末,陪伴家人,或者娱乐一下。除非是紧张关头,我永远不会在星期五晚上、星期六或星期天工作。每星期天晚上我都集中精力计划下一周要做些什么。这基本上是我在利海大学养成的习惯。”

    忙的时候,就应该专心忙,认真工作,讲究效率。如果忙的时候,老是想着闲的乐趣,是忙不出什么效果来的。闲的时候,就应该专心闲,如逛街、郊游、听音乐等等。如果闲的时候,老是惦着没忙完的事,是闲不出什么乐趣来的。

    忙与闲应该有机结合。在人生之路上踏着和谐的生活节奏前进,才有利于工作和身心健康。如果顾此失彼,本末倒置,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也会影响生活质量。

    人生没有回头路

    很久以前,苏格拉底的几个学生向老师请教人生的真谛。

    充满智慧的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麦田边,这时正是谷物成熟的季节,田地里到处都是沉甸甸的麦穗。“你们各自顺着一行麦田从林子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是最大最好的麦穗。不许走回头路,不许做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神秘地说。

    学生们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过程中,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

    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老师已在那里等候着他们。

    “你们是否都完成了自己的选择?”苏格拉底问。

    学生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回答。

    “怎么啦?孩子们,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吗?”苏格拉底再次问。

    “老师,让我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麦穗,但是,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可当我走到最后,却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枚麦穗就是最大的。”

    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他恰巧相反,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认为是最大最好的麦穗。可是后来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麦穗多的是。老师,请让我也再选择一次吧!”

    “老师,让我们都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一起请求。

    苏格拉底坚定地摇了摇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这是游戏规则。”

    当你做了一件令你后悔的事后,才明白错了;当你选择了一条路后,才发现南辕北辙了。别把一切希望放在回头上,因为人生从来都不可能有回头路。既然做过了,走过了,你也就别无选择。人生真正的靠山是自己,只有你的选择是对的,你自己才会是好的。

    放弃是一种智慧

    放弃,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它不盲目,不狭隘。

    放弃,对心境是一种宽松,对心灵是一种滋润,它驱散了乌云,它清扫了心房。有了它,人生才能有爽朗坦然的心境;有了它,生活才会阳光灿烂。

    199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崔琦,在有些人眼里简直是“怪人”:远离政治,从不抛头露面,整日浸泡在书本中和实验室内,甚至在诺贝尔奖桂冠加顶的当天,他还如常地到实验室工作。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美国高科技研究的前沿领域,崔琦居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电脑盲”。他研究中的仪器设计、图表制作,全靠他一笔一画完成。而一旦要发电子邮件,也都请秘书代劳。他的理论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没有时间去追赶!

    崔琦放弃了世人眼里炫目的东西,为自己赢得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也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

    人的一生很短暂,有限的精力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而世界上又有那么多炫目的精彩,这时候,放弃就成了一种大智慧。放弃其实是为了得到,只要能得到你想得到的,放弃一些对你而言并不必需的“精彩”,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贪婪是大多数人的毛病,有时候死死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放,只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痛苦、焦虑和不安。往往什么都不愿放弃的人,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

    放弃是一种睿智。尽管你精力过人、志向远大,但时间不容许你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完成许多事情,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在众多的目标中,我们必须依据现实,有所放弃,有所选择。

    如果在放弃之后,烦乱的思绪梳理得分明起来,模糊的目标变得清晰起来,摇摆的心变得坚定起来,那么放弃又有什么不好呢?

    人生总要面临许多选择,也要作出一些放弃。要学会选择,首先要学会放弃。放弃是为了更好地调整自我,集中精力于自己能做成的事。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地变得“贪心”。追求太多,其失望也愈深,所以一定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做好人生的取舍。

    丢掉多余的东西

    铁匠打了两把宝剑。

    刚刚出炉时它们一模一样,又笨又钝。

    铁匠想把它们磨快一些。

    其中一把宝剑想,这些钢铁都来之不易,还是不磨为妙。

    它把这一想法告诉了铁匠。

    铁匠答应了它。

    铁匠去磨另一把剑,这把没有拒绝。

    经过长时间的磨砺,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磨成了。

    铁匠把那两把剑挂在店铺里。

    不一会儿就有顾客上门,他一眼就看上了磨好的那一把,因为它锋利、轻巧、合用。

    而钝的那一把,虽然钢铁多一些、重量大一些,但是无法把它当宝剑用,它充其量只是一块剑形的铁而已。

    同样出自一个铁匠之手,同样的工夫打造,两把宝剑的命运却有着天壤之别!锋利的那把又薄又轻,而另一把则又厚又重;前者是削铁如泥的利器,后者则只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摆设而已。

    人生的道理,也与此类似。人生的目的不是面面俱到,不是多多益善,而是把已经掌握的东西得心应手地去运用,它跟宝剑一样,剑刃越薄越好,重量越轻越好。

    多余的东西,无论是多余的财富还是多余的知识,都像剑刃上多余的钢铁,应该毫不吝惜地磨掉!

    有只狐狸被猎人用套夹夹住了一只爪子,它毫不迟疑地咬断了那只小腿,然后逃命。放弃一只腿而保全一条性命,这是狐狸的哲学。人生亦应如此,在生活强迫我们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之前,主动放弃局部利益而保全整体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这也正是放弃的实质。

    生活中,常有不好的境遇不期而至,搞得我们猝不及防,这时我们更要学会放弃。放弃焦躁性急的心理,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转机,让自己对生活、对人生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即使我们达不到这种境界,我们也要学会在放弃中活得洒脱一些。

    在人生的旅途中,需要我们丢掉的东西很多,古人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就要学会放弃。只有学会放弃,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大弃大得,小弃小得

    下棋的时候,有些局面需要弃子。弃子的力越大,得到的战果越佳,甚至是将杀对方的主帅。

    生活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去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

    “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年轻人痛苦地望着大师。

    “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不放下,背着石头怎么能登山呢?”大师道。

    年轻人一愣,忽然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

    其实,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学会放下,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顶峰。

    我们很多时候羡慕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人,其实也该像这鸟儿一样,欢呼于枝头,跳跃于林间,与清风嬉戏,与明月结伴,饮山泉,觅草虫,无拘无束,无羁无绊。这才是鸟儿应有的生活,也是人类应有的生活。

    然而,这世上还有一些鸟儿,因为忍受不了饥饿、干渴、孤独乃至“爱情”的诱惑,从而成为笼中鸟,永永远远地失去了自由,成为人类的玩物。

    与人类相比,鸟儿面对的诱惑要简单得多。而人类,却要面对来自红尘之中的种种诱惑。在物欲横流的尘世中,人们很容易迷失自我,跌入欲望的深渊,把自己装入一个个打造精致的“功名利禄”的金丝笼里。

    这是人类的悲哀。然而更为悲哀的是,正如鸟儿被囚禁于笼中,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仍欢呼雀跃,放声高歌,甚至于呢喃学语,博人欢心;人类在功名利禄的包围中也是自鸣得意,唯我独尊。这是多么的不幸啊。

    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需要不断放弃的。在仕途中,放弃对权力的追逐,随遇而安,得到的是宁静与淡泊;在淘金中,放弃对金钱无止境的掠夺,得到的是安心和快乐;在春风得意、身边美女如云时,放弃对美色的占有,得到的是家庭的温馨和美满。

    苦苦地挽留夕阳的人是傻人;久久地感伤春光的人是蠢人。什么也不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

    懂得放弃才有快乐,背着包袱走路总是很辛苦。能够放弃是一种超越,也许有时我们只看到放弃时的痛苦,而忘记了那些如果我们不放弃就会得到的更大的痛苦。

    放弃是一种境界,大弃大得,小弃小得。

    因为热爱才放弃

    曾经有个年轻的建筑师一直苦于自己无法突破前辈们出色的建筑设计,他只能跟在大师后面亦步亦趋,这使他感到十分沮丧。

    于是,他暂时告别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带上所有的积蓄准备游览全世界的著名建筑。

    当他跋山涉水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城市,游览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的雄伟建筑,最后来到一个无与伦比的辉煌建筑——闻名世界的泰姬陵时,他被这绝无仅有的建筑迷住了。

    他的灵感顿时泉涌般喷泻而出,他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出色的建筑设计。他成了知名度颇高的建筑设计师。

    因为热爱才放弃,当思路被阻塞时,暂时放弃,换一种方式也许能突破自己。

    美国一位年仅21岁的奥运会游泳冠军萨·桑德斯,在一次游泳大奖赛的发奖仪式上正式宣布退役。参加仪式的来宾无不感到惊讶:她还那么年轻!

    她不是因为超龄,不是因为受伤,不是因为要结婚,不是为了任何客观原因,她对一家报纸的记者说:“我已经不再热爱这项运动。”

    惊人的坦诚!对于曾抛洒了那么多青春血汗的游泳运动,她一定深深热爱过,她一定曾为之竭尽全力。但那一切并非不可以这样结束,并非总要苦苦支撑拖沓到力不从心,并非因曾经付出就必须与之纠缠不清,并非因曾经热爱就非要在告别时有一个暧昧的过程。

    因为热爱,我们竭尽全力;因为热爱,我们洒脱放弃。某种程度上,洒脱放弃也是一种热爱。

    改变的结尾

    艾奇逊和妻子结婚已经二十多年了,生活很幸福。他们都学会了在生活中彼此做一些必要的让步,并且两人的性格都很温和。从事写作的艾奇逊一直保持着有限的知名度,但对他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对艾奇逊来说,回家的第一件事是拥抱一下妻子,亲亲她的前额。艾奇逊太太负责在打字机上打印丈夫定期在《纽约晚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然后把稿子誊清,封装好,寄出去。这份微小的工作足以使她满足于自己是丈夫的一个好助手。

    可是,艾奇逊太太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刚刚离婚的女人最近竟然把艾奇逊弄得神魂颠倒。她人长得漂亮,又靠着一般“女光棍”的“不知廉耻”的劲头,把艾奇逊降服了。有一天,就像跟他要一件新奇首饰一样,她要求跟他结婚。

    艾奇逊必须先离婚。“唔,这件事应该容易办到。结婚已经整整23年,大概妻子不再爱我了,分开可能不会痛苦。”想法不错,可是该怎样摊牌呢?艾奇逊想出了一个新鲜法子。他编了一个故事,把自己与太太的现实处境转托成两个虚拟人物的历史。为了能让妻子领悟,他还着意引用了他们夫妇间以往生活中若干特有的细节。在故事结尾,他让那对夫妻离了婚,并特意说明,由于妻子对丈夫已经没有了爱情,所以一滴眼泪也没有流地走开了,以后隐居在南方的森林小屋,有足够的收入,悠然自得地消磨幸福的时光……

    他把这份手稿交给妻子打印时,心里不免有些不安。晚上回到家里时,心里嘀咕妻子会怎样接待他。“亲爱的,我希望我不在家时你没有过于烦闷,是吧?”话里带着几分犹豫。

    妻子却像平常一样安详:“没有。家里有这么多事情要做呐。但看到你回来,我还是很高兴的……”除此之外她没有任何异常的反应。

    “她为什么不吭声?她的沉默不可理解!显然,她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可是她该看得懂的……”

    故事在报上发表后,艾奇逊才算打开了闷葫芦。原来,妻子把故事的结尾改了:既然丈夫提出了这个要求,夫妻俩于是就离了婚。可是,那位结婚23年依然保持对丈夫执著的爱的妻子,却在前往南方森林小屋的途中抑郁而死。

    这就是回答!

    艾奇逊震惊了,忏悔了。当天就和那个不知底细的女人一刀两断了。但是,如同妻子不向他说明曾经同他进行过一次未经商议的合作一样,他永远没有向她承认自己看过她的新结论。

    在事业上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在生活上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在情感上也需要一个清醒的头脑。要知道什么是该舍去的,什么是该保留的。

    舍掉无谓的忙碌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从早到晚忙忙碌碌的,没有一点空闲,但当你仔细回想一下,又觉得自己这一天并没有做什么事。这是因为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一些无谓的小事上,泛滥的忙碌只会让我们失去自由。

    《时代杂志》曾经报道过一则封面故事“昏睡的美国人”,大概的意思是说:很多美国人都很难体会“完全清醒”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因为他们不是忙得没有空闲,就是有太多做不完的事。

    美国人终年“昏睡不已”,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不过,这并不是好玩的笑话,这是极为严肃的话题。

    仔细想一想,你一年之中是不是也像美国人一样,没多少时间是“清醒”的?每天又忙又赶,熬夜、加班、开会,还有那些没完没了的家务,几乎占据了你所有的时间。有多少次,你可以从容地和家人一起吃顿晚饭?有多少个夜晚,你可以不担心明天的业务报告,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

    应接不暇的杂务明显成为日益艰巨的挑战。许多人整日行色匆匆,疲惫不堪。放眼四周,“我好忙”似乎成为一般人共同的口头禅,忙是正常,不忙是不正常。试问,还有能在行程表上挤出空档的人吗?

    奇怪的是,尽管大多数人都已经忙昏了,每天为了“该选择做什么”而无所适从,但绝大多数的人还是认为自己“不够”。这是最常听见的说法,“我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就好了”、“我如果能赚更多的钱就好了”,好像很少听到有人说:“我已经够了,我想要的更少!”

    事实上,太多选择的结果,往往是变成无可选择。即使是芝麻绿豆大的事,都在拼命消耗人们的精力。根据一份调查,有50%的美国人承认,每天为了选择医生、旅游地点、该穿什么衣服而伤透脑筋。

    如果你的生活也不自觉地陷入这种境地,你要来个“清理门户”的行动,那么以下有三种选择:第一,面面俱到。对每一件事都采取行动,直到把自己累死为止。第二,重新整理。改变事情的先后顺序,重要的先做,不重要的以后再说。第三,丢弃。你会发现,丢掉的某些东西,其实是你一辈子都不会再需要的。

    当你发现自己被四面八方的各种琐事捆绑得动弹不得的时候,难道你不想知道是谁造成今天这个局面?是谁让你昏睡不已?答案很明白——是你,不是别人。

    昏睡中忙碌着的你我,必须学会割舍,才能清醒地活着,也才能享受更大的自由。

    舍小利,成大义

    唐代宰相张公艺的家族一向以九代同居、和睦相处著称于世,为世人所艳羡。一天,唐高宗亲自去到他家,向他询问维持这么一个大家庭的和睦的道理,张公艺没说话,只是让家仆取来一纸一笔,一口气写下了一百多个“忍”字。高宗看后不禁连连点头,赏赐了他许多绸缎与玉帛。

    俗语讲得好:“小不忍则乱大谋。”有时舍小利亦可成大德。

    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在外地做官。忽然有一天,收到在老家务农的弟弟郑墨的一封来信。老弟兄俩经常通信,然而这一次却非同寻常。原来弟弟想让哥哥出面,到当地县今那里说说情。这一下子弄得郑板桥很不自在。这郑墨粗识文墨,原也不是个好惹是生非之徒,只是这次明显受人欺侮,心里的怨恨实在咽不下去。原来,郑家与邻居的房屋共用一墙。郑家想翻修老屋,邻居出来干预,说那堵墙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不是郑家的,郑家无权拆掉。其实,这契约上写得明明白白,那堵墙是郑家的,邻居借光盖了房子。这官司打到县里,审无结果,双方都难免求人说情。郑墨自然想到了做官的哥哥,想来有契约在,再加上哥哥出面说情,官官相护嘛,这官司就必赢无疑了。郑板桥考虑再三,给弟弟写了一封旨在息事宁人的信,同时寄去了一个条幅,上写“吃亏是福”4个大字。同时又给弟弟另附了一首打油诗:

    千里告状只为墙,

    让他一墙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郑墨接到信,当即撤了诉状,向邻居表示不再相争。那邻居也被郑氏兄弟的一片至诚所感动,也表示不愿继续闹下去。于是两家重归于好,仍然共用一墙。这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

    大凡平民百姓,最难吃亏的是财,最难忍受的是气,往往被气所激,被财所迷,导致局面不可收拾。一打官司,难免为了争个输赢而打点官府衙门,大多是丢了西瓜,捡个芝麻,为人耻笑,自己倾家荡产。这样的关口,两相争必相伤,两相和必各保,实在不值得争赢斗狠,埋下深仇大恨的种子。

    低一低头的选择

    有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飞机在高空中盘旋,紧紧咬住装载紧急救援物资的卡车。就在这危急时刻,前面出现一个桥洞,且洞口低于车高几厘米,问卡车如何巧妙穿过桥洞。

    这道并不难的题的答案就是——把车轮胎放掉一部分气。在生活中时常会品味这道叫人常品常新的“难题”。开始时不是一筹莫展,搞得焦头烂额,就是硬往前撞,哪管它三七二十一。勇气固然可嘉,但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事情被弄得越发糟糕。毫无价值的牺牲,最终受害的是自己。随着“吃一堑”的增多,我们的“智”也在增长,在每逢遇到类似的难题时,我们要学会如文中开头的司机,给车胎放一点气——低一低头。

    纵观历史,也有可以借鉴的镜子。越王勾践低下头,卧薪尝胆,最终收回旧山河。三国刘备再三低头,从三顾茅庐到孙刘联合,每一次低头,都会踱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终于成就“三足鼎立”的辉煌。

    某人在广告公司谋事,由于年轻易冲动,得罪了经理。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次开会他都自然而然成为会议的第一个主题——挨批。被批得面目全非的他,真想一走了之。但是他转念一想,如果真的走了,一些罪名不光洗不清,而且会被蒙上厚厚的污垢;再者,这是一家很有名气的广告公司,自己完全可以从中源源不断地得以“充电”。于是他坚持留了下来,整理好乱七八糟的心情,低头实干,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来为自己疗伤,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回击谎言。一笔又一笔的业务,增添了他的信心,也让他积攒下了许多经验财富。最重要的是,从中总结出的“给车胎放气”的处世哲学,使他终生受益。

    漫漫人生路,有时退一步是为了踏千重山,或是破万里浪;有时低一低头,是为了日后昂扬成擎天柱,是为了成惊天动地的响雷;如此的低一低头,即便今日成渊谷,即便今秋化作飘摇落叶,明天也足以抵达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明春依然会笑意盎然,傲视群雄。

    隐退者也是英雄

    人们习惯于对爬上高山之巅的人顶礼膜拜,实际上,能够及时主动从光环中隐退的下山者也是“英雄”。

    有多少人把“隐退”当成“失败”。许多事例显示,对于那些惯于享受欢呼与掌声的人而言,一旦从高空中掉落下来,就像是艺人失掉了舞台,将军失掉了战场,信徒失去了信仰,往往因为一时难以适应,而自陷于绝望的谷底。

    心理专家分析,一个人若是能在适当的时间选择做短暂的隐退(不论是自愿还是被迫),那会是一个很好的转机,因为它能让你留出时间观察和思考,使你在独处的时候找到自己内在真正的世界。

    唯有离开自己当主角的舞台,才能防止自我膨胀。虽然,失去掌声令人惋惜,但往好的一面看,心理专家认为,“隐退”就是进行深层学习,一方面挖掘自己的阴影,一方面重新上发条,平衡日后的生活。当你志得意满的时候,是很难想象没有掌声的日子的。但如果你要一辈子获得持久的掌声,就要懂得享受“隐退”。

    作家班塞尔·欧文说过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在其位的时候,总觉得什么都不能舍,一旦真的舍了之后,又发现好像什么都可以舍。”曾经做过杂志主编,翻译出版过许多知名畅销书的班塞尔·欧文,在40岁事业最巅峰的时候退下来,选择当个自由人,重新思考人生的出路。

    40岁那年,欧文从人事经理被提升为总经理。3年后,他自动“开除”自己,含弃堂堂“总经理”的头衔,改任没有实权的顾问。

    正值人生最巅峰的阶段,欧文却奋勇地从急流中跳出,他的说法是_“我不是退休,而是转进。”

    “总经理”3个字对多数人而言,代表着财富、地位,是事业身份的象征。然而,短短3年的总经理生涯,令欧文感触颇深的,却是诸多的“无可奈何”与“不得而为”。

    他全面地打量自己,他的工作确实让他过得很光鲜,周围想巴结自己的人更是不在少数,然而,除了让他每天疲于奔命,穷于应付之外,他其实活得并不开心。这个想法促使他决定辞职,“人要回到原点,才能更轻松自在。”他说。

    辞职以后,司机、车子一并还给公司,应酬也减到最低。不当总经理的欧文,感觉时间突然多了起来,他把大半的精力拿来写作,抒发自己在广告领域多年的观察与心得。

    “我很想试试看,人生是不是还有别的路可走。”他笃定地说。

    事实上,欧文在写作上很有天分,而且多年的职扬经历给他积累了大量的素材。现在欧文已经是某知名杂志的专栏作家,期间还完成了两本管理学著作,欧文迎来了他的第二个人生辉煌。

    事实上,“隐退”很可能只是转移阵地,或者是为了下一场战役储备新的能量。但是,很多人认不清这点,反而一直缅怀着过去的光荣,他们始终难以忘记“我曾经如何如何”,不甘于从此做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走下山来,你同样可以创造辉煌,同样是个大英雄!

    进得来也要出得去

    “一头栽下去”,是很多人恋爱时都要经历的过程。但是你可知道,很多事情都能和爱情一样让你深深陷进去。譬如,工作就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

    在这个以工作为导向的社会里,产生了无数对工作狂热的人。他们没日没夜地工作,整日把自己压缩在高度的紧张状态中。每天只要睁开眼睛,就有一大堆工作等着他。

    你如果要判定这个人是不是“工作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放假。因为,有很多工作狂最讨厌节日,尤其是放长假,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只要一闲下来,他们就会闷得发慌,恨不得赶紧逃回办公室里。

    其实,工作狂不单单指做事的状态,也是一种心理的状态。据心理研究人员分析,具有工作狂特质的人大都是目标导向的完美主义者。一切以原则挂帅,他们企图从工作中获得主宰权、成就感与满足感,任由生活完全受工作支配。他们相信只有工作才是一切意义的所在,活动、人际关系对他来讲都是无关紧要的。

    从第一天工作开始,某外企大中华区经理泰德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希望自己在30岁的时候能挣得一个好的位置。由于急于求表现,他几乎是拼了命工作。别人要求100分,他非要做到120分不可,总是超过别人的预期。

    那段时间,泰德整个心思完全放在工作上,不论吃饭、走路、睡觉,几乎都在想工作,其他的事一概不过问。对他而言,下班回家,只不过是转换另一个工作场所而已。

    拼命工作的结果不仅使他与家庭产生了距离,与员工更是形成对立的局面。而他自己,其实过得也并不快乐,常常感觉处在心力交瘁的状态。

    当时,泰德不认为自己有错,觉得自己做得理所当然;反而责怪别人不知体谅,不肯全力配合。不过,慢慢地他发现,纵然自己使尽了全力,也还是追不到自己想要的。

    35岁以后,泰德才开始领悟,过去的态度有很大的偏差。处处以工作成就为第一,没有想到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虽然,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别人,但其实是为了掩盖自己追求虚荣的心理。

    泰德不否认“人应该努力工作”。但是,在追求个人成就的同时,不应该舍弃均衡的生活;否则,就称不上“完整”的人生。泰德的领悟是这样的:工作既要进得来,还要出得去。只有进得来才能把工作做好,而只有出得去才能均衡生活,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有意义。

    重新调整脚步之后,泰德发现比较喜欢现在的自己,爱家、爱小孩,还有自己热衷的嗜好。他没想到这些过去自己所不屑、认为是浪费时间的事,现在却让他得到非常大的满足。对于工作,他还是很努力,至于结果,一切随缘。

    放下才能解决

    两个男孩因为贪玩,耽误了上课时间。一个说,现在赶回去一样也是迟到,索性玩下去算了;另一个虽然觉得这样不妥,但是想到难缠的班主任老师盘问起来没个完,一时也想不出怎样对付,再说正玩在兴头上……

    两个男孩玩了一整天。回家路上,他们谁也不跟谁说话,各自心里打着算盘,回去怎样向父母交代。

    一个想:此刻,也许班主任老师正在往他家里打告状电话……爸爸放下电话,一屁股在电话机旁边的沙发上坐下来,然后摸出香烟来抽。正常情况下,妈妈只允许他在阳台上抽烟。除非是这种“非常时候”他才可以得到妈妈的“豁免权”。总之,今天晚上的日子不会好过。其实他能说的只有一句话:旷课是错误的,以后我改正。可是,说与不说效果差不多,非得承受几个小时的“折磨”。转念一想,有了!前几天数学测验得了个满分,回去先“报喜”,然后再承认今天的错误。想不到这个先声夺人、“将功补过”的招数果然奏效。另一个男孩就不那么幸运了。这一路上他为自己设计好几套说辞,企图蒙混过关。比如,路上捡到了钱包,为了等失主……最后还是决定把责任推给他的“同谋”,要不是他的撺掇,最多是“迟到”,何至于“旷课”呢?当然,他的父母没有因此而原谅他,理由很简单,自己犯了错,还往别人身上推,错上加错。

    有一幅漫画,画着一架飞机和一只小鸟并头齐飞,题目是:懂得如何放下问题的人,胜过知道怎样解决问题的人。飞行员看到迎面而来的小鸟,与其绞尽脑汁思考怎样对付它,不如转身顺着它一起飞。大概这就是这幅画的意思吧。

    很多时候,问题就像个包袱,挡着你的出路,何不暂且把它搁置一旁,以积蓄新的力量,采取一个新的姿势去实现目标?试想,一个全身挂满了包袱的人,挪一步都会非常吃力,又怎么能够奔跑起来呢?

    丢弃旧我

    我们一定有过年前大扫除的经历吧。当你一箱又一箱地打包时,一定会很惊讶自己在过去短短一年内,竟然累积了这么多的东西。然后懊悔自己为何事前不花些时间整理,淘汰一些不再需要的东西,如果那么做了,今天就不会累得你连脊背都直不起来。

    大扫除的懊恼经验,让很多人懂得一个道理:人一定要随时清扫、淘汰不必要的东西,日后才不会变成沉重的负担。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人生路上,每个人不都是在不断地累积东西?这些东西包括你的名誉、地位、财宝、亲情、人际关系、健康等,当然也包括了烦恼、苦闷、挫折、沮丧、压力等。这些东西,有的早该丢弃而未丢弃,有的则是早该储存而未储存。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得做自我“清扫”。念书、出国、就业、结婚、离婚、生子、换工作、退休……每一次挫折,都迫使我们不得不“丢掉旧我,接纳新我”,把自己重新“扫”一遍。

    不过,有时候某些因素也会阻碍我们放手进行扫除。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担心扫完之后,必须面对一个未知的开始,而你又不能确定哪些是你想要的。万一现在丢掉了,将来又捡不回来怎么办?

    的确,心灵清扫原本就是一种挣扎与奋斗的过程。不过,你可以告诉自己:每一次的清扫,并不表示这就是最后一次。而且,没有人规定你必须一次全部扫干净。你可以每次扫一点,但你至少应该丢弃那些会拖累你的东西。

    洛威尔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有一年他和一群好友到东非赛伦盖蒂平原去探险。在旅途中,洛威尔随身带了一个厚重的背包,里面塞满了食具、切割工具、挖掘工具、衣服、指南针、观星仪、护理药品等。洛威尔对自己携带的物品非常满意。

    一天,当地的一位土著向导检视完洛威尔的背包之后,突然问了一句:“这些东西让你感到快乐吗?”洛威尔愣住了,这是他从未想过的问题。洛威尔开始问自己,结果发现,有些东西的确让他很快乐,但是,有些东西实在不值得他背着它们,走那么远的路。

    洛威尔决定取出一些不必要的东西送给当地村民。接下来,因为背包变轻了,他感到自己不再有束缚,旅行得十分愉快。

    生命就如同一次旅行,背负的东西越少,越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你可以列出清单,决定背包里该装些什么才能帮助你到达目的地。但是,记住,在每一次停泊时都要清理自己的口袋,什么该丢,什么该留,把更多的位置空出来,让自己轻松起来。

    舍得放弃优势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家旅店。

    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晚上归来的时候,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么会没亨呢?”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没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却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不断跌倒。”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我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摔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不懂得去选择去放弃。”

    第三个旅行者才是真正的智者,他的旅行没有思想包袱,他懂得放弃,同时他也学会了选择,所以他既没有被雨淋也没有跌伤自己。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能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了去选择和放弃。

    放弃他不等于失去

    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学会放手。放手不代表对生活的失职,它也是人生中的契机。

    然而学会放手要比学会坚持更难,因为那需要更多的勇气。

    常常听结过婚的人谈起自己婚后生活的不顺心。“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许多人都觉得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为什么双方都极为珍视的沟通最后会成为感情的障碍?为什么为了更好地拥有对方而结婚却使两人离得越来越远?看完下面这篇文章,也许我们会有所领悟。

    有一个女孩,她很爱自己的恋人,生怕失去对方,因此就无时无刻不监视着他,弄得他心烦意乱,提出要和她分手,这使她很伤心。她母亲是一个很有哲学素养的人,听女儿诉说了自己的烦恼后,就把她带到了海边,在海风的习习吹拂下,母亲捧起一捧沙子对女儿说:“孩子,你看,我轻轻地捧着它们,它们会漏掉吗?”女儿看了一会儿,一粒沙子也没有从母亲手中滑落,就摇了摇头。接着,母亲说:“我再用力抓紧它们,你看会漏掉吗?”说完,就用力去握沙子,奇怪的是,她握得越紧,沙子从指缝里漏得越多、越快,不一会儿,所有的沙子就都从母亲的手中漏光了。

    这时,女儿忽然明白了:爱情和沙子一样,握得越紧,就越容易失去。

    1爱情和婚姻,你越是把它抓得紧紧的,它就越有可能会离你而去,给恋人或爱人应有的自由,适度地放手,你们的爱情就会如陈年佳酿,愈老愈香。

    不要跟对手硬拼

    一位搏击高手参加搏击大赛,自以为稳操胜券,一定可以夺得冠军。

    然而事与愿违,在最后的决赛中,他遇到一个实力强劲的对手,双方竭尽全力出招攻击。两人打到中途,搏击高手意识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方招式中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却往往能够突破自己防守中的漏洞,有选择地打中自己。

    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这个搏击高手惨败在对方手下,与冠军奖杯擦肩而过。

    他愤愤不平地找到自己的师父,一招一式地将对方和他搏击的过程再次演练给师父看,并请求师父帮助他找出对方招式中的破绽。他决心根据这些破绽,研究出足以克敌制胜的新招,好在下次比赛时,打倒对方,夺取冠军奖杯。

    师父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道线,要他在不能擦掉这道线的情况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

    搏击高手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有像师父所说的办法,能使地上的线变短呢?最后,他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思考,转向师父请教。

    师父在原先那道线的旁边,又画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相比较,原先的那道线,看来变得短了许多。

    师父开口道:“夺得冠军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如何攻击对方的弱点,正如地上的长短线一样,如果你不能在要求的情况下使这条线变短,你就要懂得放弃在这条线上做文章,寻找另一条更长的线。那就是只有你自己变得更强,对方就如原先的那道线一样,也就在相比之下变得较短了。如何使自己更强,才是你需要苦练的根本。”

    徒弟恍然大悟。

    师父笑道:“搏击要用脑,要学会选择,攻击其弱点。同时要懂得放弃,不跟对方硬拼,以自己之强攻对方之弱,你才能夺取冠军。”

    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在夺取冠军的道路上,有无数的坎坷与障碍,需要我们去跨越、去征服。人们通常走的路有两条:

    一条路是学会选择攻击对手的薄弱环节。正如故事中的那位搏击高手,可找出对方的破绽,给予其致命的一击,用最直接、最锐利的方法或技巧,快速解决问题。

    另一条路是懂得放弃,不跟对方硬拼,全面增强自身实力,在人格上、在知识上、在智慧上、在实力上使自己加倍地成长,变得更加成熟,变得更加强大,以己之强攻敌之弱,让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蜕变获得重生

    有歌词云:“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确实,美好的获得需要付出代价,正如老鹰的重生需要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蜕变过程一样,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需要正确地选择,更需要具有为赢得新生活而敢于冒险、敢于经受磨炼的勇气。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的寿命可达70岁。但是如果想要活那么久,它就必须在40岁时作出困难却重要的抉择。

    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不能够牢牢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能碰到它的胸膛;它的翅膀也会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它在飞翔的时候十分吃力。在这个时候,它是不会选择等死的,而是选择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来蜕变和更新,以便继续活下去。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经过150天的漫长锤炼,而且必须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的顶端筑巢,然后停留在那里不再飞翔。

    首先,它要做的是用它的喙不断地击打岩石,直到旧喙完全脱落,然后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之后,还要经历更为痛苦的过程:用新长出的喙把旧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们再把旧的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等待5个月后长出新的羽毛。

    这时候,老鹰才能重新开始飞翔,从此可以再过30年的岁月!

    对于老鹰来说,这无疑是一段痛苦的经历,但正是因为不愿在安逸中死去,正是对30年新生岁月的向往,正是对脱胎换骨后得以重新翱翔于天际的憧1景,燃起了它对新生活的渴望和改变自己的决心。要想延长自己的生命,获得重生的机会,它选择了经受几个月的痛苦。我们不能不为老鹰的这种勇于改变的勇气所折服。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面对癌症,是草草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以避免遭受肉体和精神的折磨,还是积极地治疗,创造生命的奇迹?陷入困境,是听天由命,等待命运的宣判,还是放手一搏,冒险寻求可能的转机?工作平淡无奇,碌碌无为,是安于现状,享受现有的安逸,还是勇于改变,寻求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人生需要选择,生命需要蜕变,每当面临困难和挫折,面临选择和放弃,我们都要有足够的勇气,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重生,才能创造另一个辉煌!

    为失去而感恩

    在人的一生中,要经历无数的失去,学会为失去感恩,勇于承受失去的事实,是走出失去的阴影、获得重新生活的勇气的关键。当我们失去了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我们总是会更加感叹人生路的难走。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我们都应致力于让自己的生命充满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眼泪,笑对明天的生活,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前途也会是一片光明。

    一个商人在翻越一座山时,遭遇了一个拦路抢劫的山匪。商人立即逃跑,但山匪穷追不舍。走投无路时,商人钻进了一个山洞里。山匪也追进了山洞里。

    在洞的深处,商人未能逃过山匪的追逐。黑暗中,他被山匪逮住了,遭到了一顿毒打,身上所有钱财,包括一把准备夜间照明用的火把,都被山匪掳去了。

    “幸好山匪并没有要我的命!”商人为失去钱财和火把沮丧了一阵之后,突然想开了。

    之后,两个人各自寻找着山洞的出口。

    这山洞极深极黑且洞中有洞,纵横交错。两个人置身于洞里,像置身于一个地下迷宫。

    山匪庆幸自己从商人那里抢来了火把,于是他将火把点燃,借着火把的亮光在洞中行走。火把给他的行走带来了方便,他能看清脚下的石块,能看清周围的石壁,因而他不会碰壁,不会被石块绊倒。但是,他走来走去,就是走不出这个洞。最终,他力竭而死。

    商人失去了火把,没有了照明,但是他想:“我还有眼睛呢。”于是,他在黑暗中摸索着,行走得十分艰辛。他不时碰壁,不时被石块绊倒,跌得鼻青脸肿。但是,正因为没有了火把的照明,使他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这样他的眼睛就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洞口透进来的微光,他迎着这缕微光摸索爬行,最终逃离了山洞。

    后来,商人还暗自庆幸山匪抢走了他的火把,否则他也会像山匪那样困死在洞中。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很多人因为失去才有了更好的获得,比如断臂而有维纳斯的不朽,失明而有《二泉映月》,瘫痪而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生活中其实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放手的。昨日渐远,你会发现,曾经以为不可放手的东西,只是生命中的一块跳板而已,跳过了,你的人生就会变得更精彩。人在跳板上,最艰难的不是跳下来的那一刻,而’是在跳下来之前,心里的犹豫、挣扎、无助和患得患失,那种感觉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得到。同样,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或缺的,学会为所失去的感恩,幸福的阳光就会洒满你的心扉。

    等待下一次

    人生最怕失去的不是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是失去对未来的希望。爱情如果只是一个过程,那么失恋正是人生应当经历的,如果要承担结果,谁也不愿意把悲痛留给自己。

    记住:下一个他(她)更适合你。

    有一个女孩,一向保守,但由于一时冲动,和男朋友有了婚前性行为。之后,她恼怒、悔恨,却也安慰自己:“没关系,他是爱我的!”

    后来,他男友对她实在是不好。她天天找人诉苦,却又不离开他。她妹妹劝她:“别再傻了,快些离开他吧!别再和自己过不去。”

    她说:“不可以,他是我的第一个男人,也是我的初恋!”

    现在,她仍和她的男朋友在一起,偶尔流着眼泪诉苦,偶尔安慰自己:“他总会知道我是真心对他好的!”

    也许,女孩想要的只是自我安慰而已。她很会劝别人分手,最会讲的便是:“别傻了,快离开那个男人,别再白白受苦。”这么会劝别人的人,最后却劝不了自己,终究也只能令自己受苦。

    为什么有些人失恋时,悲痛欲绝,甚至踏上自毁之路?为什么有些恋人在遭遇挫折,不能长厢厮守时,会有双双殉情自杀的行为呢?

    爱情对于某些人来说,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一种人生的经验,有顺境有逆境,有欢笑有悲哀。所以,当和喜欢的人相爱时,会觉得快乐,觉得幸福。当分手时,或者遇上障碍时,会自我安慰:“这是人生难免,合久必分,也许前面有更好、更适合我的人哩!”于是他们会勇敢地、冷静地处理自己伤心失落的情绪,重新发展另一段感情。

    而另有一些人,会觉得一生里最爱的就是这个人,不相信世界上有更完美、更值得他们去爱的人。所以当这段恋情变化时,他们就会失去所有的希望,也对自己的自信心和运气产生怀疑。这段关系遭受外界的阻力,就等于“天亡我也”。如此,他们就会变得消极,产生比较极端的想法,极有可能会选择自杀的道路。

    其实,现实人生里,没有人是像电影小说、流行歌曲所形容的那样幸福地可以恋爱一次就成功,永远不分开的。大多数人都是经历过无数的失败挫折才可以找到一个可长相厮守的人。

    所以当你失恋时,当你们不可能永远在一起时,你应该告诉自己:“还有下一次,何必去计较呢?”无论你这次跌得多痛,也要鼓励自己,坚强起来,重拾那破碎的心,去等待你的“下一次”。

    人生是个漫长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人们大都要经历若干级人生阶梯。这种人生阶梯的更换不只是职业的变换或年龄的递进,更重要的是自身价值及其价值观念的变化。在“又升高了一级”的人生阶梯上,人们也许会以一种全新的观念来看待生活,选择生活,并用全新的审美观念来判断爱情,因为他们对爱情的感受已然完全不同了。

    这种人生的“阶梯性”与爱情心理中的审美效应的关系在许多历史名人的生活中,也可看到。比如歌德、拜伦、雨果等,他们更换钟情对象“往往表现了他们对理想的痛苦探求,同现实发生冲突所引起的失望,和试图通过不同的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形象的某些特点的结合”。

    虽然更换钟情对象有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选择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也是显而易见的。因而人们应该尽可能在较成熟的阶梯上做一次新的选择。那种小小年纪便将自己缚在某一个异性身上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所以,有一天当失恋的痛苦降临到我们身上时,也不必以为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理智的做法应是给对方一些宽容,给自己一点心灵的缓冲,及时进行调整,用新的姿态迎接明天。

    经历了许多的人、许多的事,历尽沧桑之后,你就会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美好、快乐的事情会改变,痛苦、烦恼的事情也会改变,曾经以为不可改变的,许多年后,你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都改变了。而改变最多的,竟是自己。不变的,只是小孩子美好天真的愿望罢了!所以当一份感情不再属于你的时候,就果断地放弃它,然后乐观等待你的下一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