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6月,《务实、奉献、奋进是实现力量的阶梯》
背景分析
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企业家的精神境界有多高远,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有多持久。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作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代表,鲁冠球的思想意识中深深打下了时代的烙印:既有着对国情的深刻了解与体悟,也反映出他强烈的抱负感和进取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1991年5月,鲁冠球第一次登上美国《新闻周刊》封面,成为继邓小平之后第二个上这家杂志封面的中国人,被西方媒体视为“国家式的英雄人物”,轰动一时。与此同时,万向集团开始加速实施“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资本式运作、国际化市场”的战略方针,进入企业竞争力全面升级的关键阶段。
在前途一片光明的背景下,鲁冠球的斗志依然昂扬。他的这段话至少流露出几层意思:其一,万向集团是自己一生的事业,离真正的目标相距还远,自己能做一天就做一天,企业家的字典里没有“退休”二字;其二,将企业看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不仅追求物质财富,更看重精神上的塑造;其三,既相信历史的经验,也相信未来的中国,个人不会走回头路,当然也寄希望于中国也不走回头路。
实际上,这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几乎成了鲁冠球追求事业的一种本能。我们常常会发现,越是成功之时,鲁冠球的愿景就越清晰。他不仅非常善于将无形的精神追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杂糅在一起,以起到强大的共振作用,同时,也不会让任何一步成功成为制约自身发展的负面因素,而是有意识地为企业不断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行动指南
从历史出发,坚定企业理念持续经营,要有永不满足的精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