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冠球管理日志-12月10日企业家不等于慈善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企业家的主要职能是对企业进行决策、指挥、控制,求得企业的发展。企业家不是慈善家,这句话只讲对了一半。企业家不是慈善家,因为他不搞施舍;但他又是慈善家——企业家创造了利润,为国家上缴税收,安排劳动力就业,帮助共同富裕,这不是最大的善事吗?企业的生产经营、追求利润都是手段,目的是通过市场竞争达到共同富裕。手段不是慈善的,而是残酷的,但目的是慈善的。所以企业家既是慈善家又不是慈善家。

    当然,企业家的行为与具体个人的行为要分开。作为具体的个人要有善心,多行善事。有的企业家用银行贷来的钱去搞公益事业,表面是慈善的,但实际是慷国家、集体之慨。如果企业家个人不以企业名称,而是用个人的工资奖金收入支援“希望工程”,这就是个人行为。所以企业家不是慈善家,但作为社会中的个人,我希望人人都是慈善家。

    ——1996年6月,《成熟的企业家的追求》

    背景分析

    一个企业家一生要捐助多少才能称得上是慈善家?没人能给出标准答案。美国著名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说过: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而在中国,人们至今还未建立起相应的慈善文化。

    一个企业家捐得少是不是就等于为富不仁,捐得越多就越高尚,或者只是为了作秀并赢得良好的名声?有人捐了很少就唯恐天下不知,有人捐得很多却鲜为人知,二者可以用数字来衡量对比吗?在鲁冠球看来,世人不宜对企业家的捐助掺杂太多的情感因素,不能将是否慈善作为评判企业家的标准。他告诉我们,企业家跟慈善家根本就是两回事,慈善也只是一种个人行为。

    就像我们很难要求一个人绝对完美一样,企业家首先是商业领袖,慈善不过是顺带的结果。

    行动指南

    莫把企业家与慈善家混为一谈,穷人也可以当慈善家,但施舍的不是钱,而是精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