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冠球管理日志-12月22日正视“仇富”与“嫌贫”现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仇富”与“嫌贫”是一对孪生的癌细胞,如不及时根除,势必影响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仇富”、“嫌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两种极端的民心、民情。这种极端的情绪,如不加以化解和诱导,往往容易构成一些破坏性的社会心态,产生叛逆、敌对、暴力等一系列引发社会不稳定的行为,会给国家和社会,特别是百姓安居乐业带来重大损失。为此我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使公有制财富创造者和持有者以外的公民,不论财富大小,都纳入法律保护的范围。同时,加大对私有财产保护的普法宣传力度,形成一种社会共识。二,强化和重视公众舆论和媒体对“仇富”、“嫌贫”两种社会化情绪的化解与引导。避免矛盾激化,调和社会冲突,倡导以富帮贫,脱贫致富的社会风气,树正面典型,讲先进事迹。三,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适时地对此进行一次思想战线上的精神文明教育,使“仇富”者找不到社会的共鸣点,“嫌贫”者找不到社会的生存点。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003年,《关于正视当前经济社会中“仇富”、“嫌贫”现象的建议》

    背景分析

    2003年春北京两会召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鲁冠球郑重提交了《关于正视当前经济社会中“仇富”、“嫌贫”现象的建议》,系统阐述了对于“仇富”、“嫌贫”两种社会情绪的看法,并从制度和舆论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办法。言语之中,对当下新的社会环境不无几分焦虑。

    按照学者的共识,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时,社会不稳定因素将随之活跃;另一方面,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贫富两极分化日益明显。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鲁冠球已经意识到了社会深层次的矛盾所在,并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有意思的是,第二年9月,党中央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主张。

    行动指南

    在经营企业的同时,怀有敏锐的社会敏感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