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要多懂点国学修养-给不完美一个平和的心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生,永远都是有缺憾的,我们不可能只接受幸福的垂青,却把不和谐的因素完全屏蔽。人生没有完美可言,那些童话里的理想世界是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如果我们不能接纳生活中的不完美,而一味地苛求生活,那么到头来只能是自寻烦恼。

    世界本不完美,人生当有不足

    国学大师如是说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东方学大师、北大终身教授季羡林

    喜欢月圆的明亮,就要接受它有黑暗与不圆满的时候,人生总是“一半一半”,在人生的乐、成、得、生中,包容不完美,才是真正完整的幸福。

    人生,永远都是有缺憾的。佛学里把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翻译过来便是能容忍许多缺陷的世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有缺憾的,如果没有缺憾,就不能称其为“人世间”。在这个有缺憾的世间,便有了有缺憾的人生。因此,苏轼词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是人生的实相所在。

    人生实相,就如一只飘摇的生命之舟,无所牵系,却有各种负载。小船向前行进的时候,苦与乐、爱与恨、善与恶、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聪明与愚钝……纷纷从两侧上船,它们都是生命的必然伴侣。

    如此看来,生命是有缺陷的,我们不能只接受幸福的垂青,却把不和谐的因素完全屏蔽。

    面对人生缺憾,星云大师主张该留有余地,他认为尽善尽美并不是绝对好,这与清人李密庵主张所谓“半”的人生哲学一样,都在告诫世人不要过度追求圆满。日本有一派禅宗书道在挥毫泼墨时总留下几处败笔,都是意在暗示人生没有百分之百的圆满完美。更有日本东照宫的设计者因为自觉太完美,恐怕会遭天谴,故意把其中一支梁柱的雕花弄颠倒。

    “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这是已逝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他坦承自己的人生并不完美,但正是这种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

    其实,人生也正是因为有所缺失才会有所获得,就如同一个残缺的木桶,虽然每次担水回家,你都无法获得一整桶的水,但是某一天,当你再次从这条路上经过时,也许会发现路旁各色的小花,嗅到淡淡的花香。一天、一月、一年,从残缺的木桶中滴落的泉水浇灌了路旁的草籽花粒,它们便在这残缺的遗憾中破土而出,带给人意外的美丽惊喜。

    【人生智语】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十全十美的,或多或少总有瑕疵,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使之更加美好,却永远不可能做到完美。所以,一个智者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凡事不必苛求,与其追求那如镜花水月一般不可触及的完美,不如勤恳务实,才会活得更加快乐。

    因为残缺,生活才变得完美

    国学大师如是说

    许多人的人生目的是快乐地活,这本是正确的,但凡事都要照着自己的想法追求,事事都要通融、圆满,也是不正常的。诸多的不确性,才是有趣的人生。

    ——哲学家冯友兰

    人生在世,起初谁都希望圆满:读书能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念自己喜欢的专业,做自己擅长的工作,娶(嫁)自己中意的人……然而,我们绝大多数人经历的也许是这样的生活:上了一个还不错的学校,学了一个不算讨厌的专业,干了一份糊口的工作,和一位还说得过去的人相伴一生。与原来的设定难免会有巨大的差距。事实上,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贩夫走卒,所有人的人生都会有遗憾,都不会圆满。完美永远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它是我们的愿望,但却不可实现。

    世上难有真正的圆满,不妨换个角度来看一时的缺陷。台湾作家刘墉先生写过这样一则故事。

    刘墉有一个朋友,单身半辈子,快五十岁了,突然结了婚,新娘跟朋友的年龄差不多,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只是知道的朋友都窃窃私语:“那女人以前是个演员,嫁了两任丈夫都离了婚,现在不红了,由他拾了个剩货。”话不知道是不是传到了朋友耳里。

    有一天,朋友跟刘墉出去,一边开车,一边笑道:“我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就盼着开奔驰车,没钱买不起,现在呀,还是买不起,买辆二手车。”他开的确实是辆老车,刘墉左右看着说:“二手?看来很好哇!马力也足。”

    “是啊!”朋友大笑了起来,“旧车有什么不好?就好像我太太,前面嫁了个四川人,又嫁了个上海人,还在演艺圈二十多年,大大小小的场面见多了,现在,老了,收了心,没了以前的娇气、浮华气,却做得一手四川菜、上海菜,又懂得布置家。讲句实在话,她真正最完美的时候,反而都被我遇上了。”

    “你说的真有理,”刘墉说,“别人不说,我真看不出来,她竟然是当年的那位艳星。”“是啊!”他拍着方向盘,“其实想想自己,我又完美吗?我还不是千疮百孔,有过许多往事、许多荒唐。正因为我们都走过了这些,所以两个人都成熟,都知道让,都知道忍,这种‘不完美’正是一种‘完美’啊!”

    “不完美”正是一种“完美”。我们人老了,锈了,千疮百孔,总隔一阵子去看医生,来修补我们残破的身躯,我们又何必要求自己拥有的人、事、物都完美无瑕、没有缺点呢?

    【人生智语】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划了一个缺口,虽然你不想要这个缺口,但是这个缺口却如影随形地跟着你。人生就像是一个残缺不全的圆,没有一个人是生活圆满的,也许正是因为每个生命都有欠缺,所以我们的人生才因此更加丰富多彩。

    微笑着走向不如意的生活

    国学大师如是说

    当你埋怨下过雨的路面,泥泞难行,为什么不抬起头,看看满眼的星光,正为你照亮脚下的路?

    ——文学家、翻译家梁实秋

    面对不如意的生活不断抱怨的人,只会诅咒眼前的失败,却不会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法。他们总是把失败的原因归到外在因素上,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埋怨命运不公,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此做法,只会让成功离自己越来越远。

    邓亚萍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自她1986年拿到第一个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的冠军开始,到1997年5月的第四十四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短短的11年间,她一共在各种全国性和世界性乒乓球大赛中拿到153个冠军,然而邓亚萍的成长之路却充满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

    邓亚萍的父亲当时在河南郑州市体委任乒乓球教练,他认为女儿是一块搞体育的好料。于是,父亲便精心地培养自己的女儿。5年过去了,邓亚萍在父亲的教导下,乒乓球技术已达到上等水平。

    父亲将她送到河南省乒乓球队去深造,然而,去后不久,她却因为个儿矮、手臂短,没有发展前途而被退了回来。但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倔强的邓亚萍并未因此而怨天尤人,相反,她练得更加刻苦。

    1986年是邓亚萍迎来人生重大转折的一年,那一年,年仅13岁的她临时顶替河南省代表队一名生病的运动员参加全国乒乓球锦标赛。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矮个姑娘爆出了此届乒乓球赛的最大冷门:接连击败了当时很有名气的国手,一举登上了冠军宝座。

    赛后,这位曾被判为“无发展前途”的小姑娘,成了当时国家乒乓球队副教练、女队主教练张燮林手下的一名女弟子。从此,邓亚萍经过多次大赛的历练,最终登上了国际乒坛女霸主的宝座。

    邓亚萍有一段描述自己心理感受的话,她说:“我并不相信命,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有人说我命好,为世界乒坛创造出了一个‘常胜将军’的奇迹。我觉得,我可能天生就是打乒乓球的命,但上帝不会将冠军的桂冠戴在一个未真诚付出汗水、泪水、心血和智慧的运动员身上,我自己满身的伤病就是证明。”

    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抱怨恰恰是滋生一切问题的根源,只知道抱怨的人永远不能获得成功。只有在逆境中永不服输、逆势而上的人,才能紧扼命运的咽喉,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人生智语】

    尼采曾说:“失败者没有悲观的权利。”从邓亚萍的成功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当遭受打击或不公平待遇的时候,抱怨不能让你成功,只有坚忍不拔地走自己的路,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苛求生活,徒增烦恼

    国学大师如是说

    把握原则,不求至善尽美。

    ——学者南怀瑾

    很多人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人生,在他们的心目中,总是渴望一种完美的生活状态。可是人生没有完美可言,那些童话里的理想世界是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如果我们不能接纳生活中的不完美,而一味地苛求生活,那么到头来只能是自寻烦恼。

    在佛教典籍《百喻经》中,有这样一则可笑而发人深省的故事。

    有一位先生娶了一个体态婀娜、面容娟秀的太太,两人恩恩爱爱,是人人称羡的神仙美眷。这个太太眉清目秀,性情温和,美中不足的是长了个酒糟鼻子,好像失职的艺术家,对于一件原本足以称傲于世的艺术精品,少雕刻了几刀,因而显得有些突兀怪异。

    对于太太的鼻子,这位丈夫终日耿耿于怀。一日出外去经商,行经贩卖奴隶的市场,市场上人声鼎沸,大家争相吆喝出价,抢购奴隶。市场中央站了一个身材单薄、瘦小清癯的女孩子,正用一双汪汪的泪眼,怯生生地环顾着这群决定她一生命运的大男人。

    这位丈夫仔细端详女孩子的容貌,突然间,他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好极了!这个女孩子的脸上长着一个端端正正的鼻子。于是,他不计一切买下了她。

    这位丈夫以高价买下了长着端正鼻子的女孩子,心中欣喜不已,他带着女孩子日夜兼程往家里赶。到了家中,他把女孩子安顿好之后,就用刀子割下女孩子漂亮的鼻子。拿着血淋淋而温热的鼻子,他对太太喊道:“太太!快出来!我给你买来最宝贵的礼物!”“什么贵重的礼物,让你如此大呼小叫的?”太太狐疑不解地应声走出来。

    “你看!我为你买了个端正美丽的鼻子,你戴上看看。”

    丈夫说完,突然抽出怀中锋锐的利刃,朝太太的酒糟鼻子砍去。霎时,太太的鼻梁血流如注,酒糟鼻子掉落在地上,丈夫赶忙用双手把端正的鼻子嵌贴在伤口处。但是无论丈夫如何努力,那个漂亮的鼻子始终都无法粘在妻子的鼻梁上。

    可怜的妻子,既得不到丈夫苦心买回来的端正而美丽的鼻子,又失掉了自己那虽然丑陋但又货真价实的酒糟鼻子,还受到无端的创痛。而那位糊涂丈夫的愚昧无知,更叫人可怜!

    丈夫的这种行为虽然愚昧可笑,但是他追求完美的心理,却与现实中苛求完美的人们如出一辙。有些人以为自己追求完美是积极向上的表现,其实他们才是最可怜的人,因为他们所追求的完美,是根本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他们追求的完美如同海市蜃楼,永远只是一个幻影而已。

    【人生智语】

    只有当我们不过分苛求生活和自己,不要求事事完美时,我们才不会徒增烦恼,也只有豁达地看待自身的不足,才能收获一份快乐和满足。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多不完美之处,每个人也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憾,真正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即使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也都有各自的不足。历史记载,西施的脚大,王昭君双肩瘦削,貂蝉的耳垂太小,杨贵妃还患有狐臭。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对自己的缺陷和生活中的不如意之处耿耿于怀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