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
国学大师如是说
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就是缺点。
——文学家、思想家鲁迅
信任能产生一股奇特的力量。一个人相信别人,是因为他的心中藏着真诚与美好,他相信别人一定会鼎力完成自己交付的使命,其实这也是一个人自信的表现,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力,相信自身的魅力。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得到他人的信任,他也会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圆满地完成任务。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浪花托着货轮越行越远……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中最后的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紧紧地抱住了这个孩子,他觉得这是自己做过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
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信任的力量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
不相信别人,表面上看是对别人的猜疑,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不信任,至少是对自己信心不足。生活中,有些人总是认为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还有一些人因为自己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遭受了很大的精神创伤和情感挫折,慢慢地就不敢再轻易相信别人了。而一个充满了自信的人,对别人也会更加信任,当然也就不容易产生猜疑心理。那些对环境、对他人、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会在人际交往中不自觉地抱有一种自我防卫心理,其实这就是一种作茧自缚。
【人生智语】
在面对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除了冷静思考,还要多给别人一些信任,多给这个世界一些信任。在信任与理解中,我们每个人都会获得快乐。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时候,我们的猜疑根本就是无中生有,既然如此,何不对他人多一份信任呢?
被信任,始于信任他人
国学大师如是说
彼此间的信任二字,需要大书特书。中国的事,多是人们之间少了诚挚信任,才有那么多的坏人、坏事。
——学者南怀瑾
信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最温馨最美好的心意。信任能产生一种奇妙的作用,要是得到他人的信任,我们便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接受过马卡连柯教育的谢苗·卡拉巴林,曾回忆了他在高尔基工学团当学员时,马卡连柯如何尊重他、信任他,使他走上新生的历程。
那是高尔基工学团创办不久的一天,马卡连柯到监狱去领卡拉巴林,当马卡连柯和监狱长一起替卡拉巴林办理出狱手续后,卡拉巴林心中十分温暖。后来有一次,卡拉巴林这样询问马卡连柯:“请您直爽地告诉我,您相信我吗?”马卡连柯诚恳地回答说:“过去的事不必提了。”“我知道你这个人跟我一样的诚实。”马卡连柯还见诸行动,曾接连两次把带枪取巨款的重任委托给卡拉巴林去办理,这使卡拉巴林深受感动。
后来,卡拉巴林终于成了自己老师马卡连柯的可靠继承者和得力助手。
因为马卡连柯的信任,犯过错误的卡拉巴林终于从过去走了出来,最后还继承了马卡连柯的教育事业。
一个人若想要被信任,首先应该相信他人,只有相信他人,以真诚之心对待他人,别人才会感受到你的诚意,并力图用真诚的行动来回报你。
一个劳改犯人在外出修路时,捡到了1000元钱,他不假思索地将钱交给了警察。可是,警察却轻蔑地对他说:“你别来这一套,用自己的钱变着花样贿赂我,想换资本减刑,你们这号人就是不老实!”
囚犯万念俱灰,心想这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相信自己了。晚上,他越狱了。
亡命途中,他大肆地抢劫钱财,准备外逃。在抢得足够的钱财后,他乘上开往边境的火车。火车上很挤,他只好站在厕所旁。这时,一位十分漂亮的姑娘走进厕所,关门时却发现门扣坏了。她走出来,轻声对他说:“先生,你能为我把门吗?”
他一愣,看着姑娘纯洁无邪的眼睛,点点头。姑娘红着脸进了厕所,而他像一位忠诚的卫士一样,严严把守着门。
刹那间,他突然改变了主意。到了下一站,他径直下车到车站派出所投案自首了。
看来,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使人高尚,让罪恶变美好。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信任会让你感觉到人的纯洁与高尚,而只要你相信他人,真诚地关心他人,别人也会同样给予你信任。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在彼此之间筑建起一道厚厚的高墙,那么这个世界便少了很多温情。
【人生智语】
信任能触及灵魂,使曾经弯曲过的树,伸直躯干,吐出新芽;信任是肥沃的土壤,有着丰富的养料,让花开得更艳,让树长得更高。
打破人为的隔阂,你会得到帮助
国学大师如是说
我愿大家本着“大家事大家办”的精神努力一切。
——教育家张伯苓
爱是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爱是心灵得以健康成长的沃土。爱带来温馨、甜美和幸福,爱让家庭、社会更和谐、更温暖。无爱的社会太冰冷,无爱的荒原太寂寞。爱能打破冷漠,让冰冷已久的心重获温暖。
在与人交往时,请将你的心窗打开,不要吝啬心中的爱,因为只有爱他人,我们才会被爱。当你陷入困境时,你才会得到他人无私的关怀和帮助。
一位建筑大师阅历丰富,一生杰作无数,但他自感最大的遗憾是把城市空间弄得支离破碎,而楼房之间的绝对独立加速了都市人情的冷漠。大师准备过完65岁寿辰就封笔,而在封笔之作中,他想打破传统的设计理念,设计一条让住户交流和交往的通道,使人们不再隔离,而充满大家庭般的欢乐与温馨。
一位颇具胆识和超前意识的房地产商很赞同他的观点,出巨资请他设计。图纸出来后,果然受到业界、媒体和学术界的一致好评。然而,等大师的杰作变为现实后,市场反应却非常冷淡,乃至创出了楼市新低。房地产商急了,急忙进行市场调研。调研结果出来后,让人大跌眼镜:人们不肯掏钱买这种房的原因竟然是嫌这样的设计使邻里之间交往多了,不利于处理相互间的关系;在这样的环境里活动空间大,孩子们却不好看管;还有,空间一大,人员复杂,盗窃之类人人担心的事将会大大增加……
大师没想到自己的封笔之作会落得如此下场,心中哀痛万分,他决定从此隐居乡下,再不出山。临行前,他感慨地说:“我只认识图纸不认识人,是我一生最大的败笔。”
我们可以拆除隔断空间的砖墙,可谁能拆除人与人之间厚厚的心墙呢?心墙不除,人与人之间仍会充满隔阂、猜疑,社会依旧会冰冷无比。
有一首歌的歌词是:“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确,人与人之间不该冷漠,而应该相互付出爱,这样就会感受到世间的美好。
【人生智语】
冷漠的人注定孤独,冷漠的人没有朋友,谁也不愿意和冷漠的人打交道,因为这样的人缺少对他人的关爱,所以冷漠的人注定不会幸福。只有拆除心墙,让心灵不设防,真诚关爱他人,才会收获来自他人的关爱。
莫让猜疑乱了你的心智
国学大师如是说
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于有疑处不疑。
——学者胡适
本来应该信任的人,却无故地猜疑;本来可以成为合作伙伴,到后来却成为仇敌。猜疑就是无缘无故地对一些自己并不了解的人或事进行各种设想,并让自己信以为真。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都是错误的,能得其中,方为正道。
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猜疑的小故事。
小镇商人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当这对兄弟长大后,就留在父亲经营的店里帮忙。父亲过世后,兄弟俩接手共同经营这家商店。
生活一直很平顺,直到有一天一美元丢失后,才有了变化。哥哥将一美元放进收银机,便和顾客外出办事,当他回到店里时,发现收银机里面的钱不见了。他问弟弟:“你有没有看到收银机里面的钱?”弟弟回答:“我没有看到。”但是哥哥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咄咄逼人地追问,不肯罢休。哥哥说:“钱不会长了腿跑掉的,我认为你一定看见了这笔钱。”语气中隐约带有质疑,怨恨也油然而生。不久,手足之间就出现了严重的隔阂。一开始,双方不愿交谈,后来决定不再一起生活,在商店中间砌起了一道砖墙,从此分居而立。
二十年过去了,敌意与痛苦与日俱增,这样的气氛也感染了双方的家庭与整个社区。有一天,一位开着外地车牌汽车的男子在哥哥的店门口停下。他走进店里问:“您在这个店里工作多久了?”哥哥回答说他这辈子都在这店里服务。这位男子说:“我必须告诉您一件往事,二十年前我还是个不务正业的流浪汉,一天流浪到你们这个镇上,肚子已经好几天没有进食了,我偷偷从您这家店的后门溜进来,并且将收银机里面的一美元取走。虽然时过境迁,但我对这件事情一直无法忘怀。一块钱虽然是个小数目,但我却深受良心的谴责,我必须回到这里来请求您的原谅。”
说完原委后,这位男子惊讶地发现店主热泪盈眶。店主还语带哽咽请求他:“是否也能到隔壁商店将故事再说一次呢?”当这陌生男子到隔壁说完故事以后,他惊愕地看到两位面貌相像的中年男子在商店门口相拥而泣。
二十年了,怨恨终被化解,兄弟之间存在的对立也因而消失。可是谁又知道,二十年的怨恨竟源于区区一美元的消失。猜疑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盲目想象,陷入猜疑误区的人会活得很累。如果猜疑发生在朋友之间,会破坏纯真的友谊;发生在恋人之间,会妨碍感情的发展;发生在同事之间,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猜疑心理不但害人,而且害己。哪怕是一点点猜疑,也可能让你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人生智语】
当你疑心别人在讽刺你、轻视你的时候,不要马上采取行动,先观察一下,看看你的猜疑是否正确。不妨设身处地地去为对方设想一下,看他的言行是否合乎情理。这样一来,也许你会发现,事情常常和你猜想的不一样。
猜疑使我们产生犹疑,不能果断地处理问题,而错失许多良机。猜疑会产生许多痛苦的细胞,使我们长夜难眠。我们对春天猜疑,便会错过秋天的丰收。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猜疑的根源产生于对事物的缺乏认识,所以多了解情况是解除疑心病的有效办法。”要采取用事实说话的方法,逐步消除自己的猜疑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