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快乐心理学4——学会放下,才能获得快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死要面子不等于尊严

    人是很要面子的。

    什么是面子?

    别人给你的尊重、赞扬等等就是面子,你自己奋斗的地位、名誉等等也是面子。

    面子和财富无关,富人爱讲面子,穷人也爱讲面子。就算家徒四壁,没几件好衣服可穿,也要干干净净,衣服上不能有破洞。

    这样的面子是人之常情,失了要面子的心,人也就活得没什么心气儿了。但还有一种面子,是固执的、无谓的,甚至有些可笑的,通常被称之为“死要面子”。

    死要面子是很痛苦的,从“死要面子活受罪”这句俗语中就可见一斑。

    什么算是死要面子呢?就是对一些本不必在意的事过分在意了,在一些需要弯腰的时候宁折不弯,明知道自己错了还要死撑下去……

    这对自己没有半点好处,往往弄得心力交瘁,还可能导致经济上的损失。尽管后果严重,还是有人要较这个劲,而且会振振有词地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如果我不坚持,那面子往哪儿摆?”

    这就触碰到了问题的实质,之所以放不下面子,是因为这些人把面子和尊严画上了等号。

    面子是尊严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当你过分在意面子时,就走进了一个死胡同,把自己逼到角落里,退不出来也走不下去,尴尬又痛苦地戳在那里。而从别人眼里看来,你绝不是高大威武的形象,反而更像被围观的小丑。

    美国的救生圈公司的副总经理查理·皮兹曾经开除了一个很有前途的青年职员,就是因为他的死要面子。

    这个年轻员工是从一个小学徒做起的,他很有能力也很敬业,受到了老板的重视,没过多久就升任工程估价部主任,负责公司工程的估价。

    有一天,这个青年估算错了一笔账,他自己没有察觉,却被手下的一个速记员发现了。速记员把这个错误汇报给了上司。

    这件事被皮兹知道了,就把青年找来谈话,想提醒他工作时要谨慎。可谁知那个青年一听就气愤地说:“这个速记员没权利查我的核算。他也不该提出来。”

    “但你确实是算错了,是不是?”皮兹又问。

    青年知道理亏,但就这么认错面子上下不来台,所以他只是没好气地随意点了一下头。

    “然而,你还是觉得速记员不该说出来,难道公司该蒙受损失以维护你的威严吗?”皮兹继续规劝说,“如果你继续这样下去,就很难在事业上有更高的成就了。”

    听了皮兹的话,青年仍然没有醒悟,愤愤不平地出去了。

    过了一年后,青年又上报了一个估价方案,而他的上司经过仔细核对后,发现了其中的错误,数目应该再加一倍。这件事当然要上报皮兹,皮兹又叫青年前来谈话。

    皮兹并没有生气,只是指出这个情况。但那个青年还没听他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想用这项工程来陷害我。你上次恨我,于是这次又雇了一位工程师核算,故意揭我的短。但是,我相信,我的计算是对的。”

    皮兹摊了摊手说:“那么,好,你自己去找些人来算,看看结果如何。”

    青年果真找了一些人来核算,但结果发现自己真的错了。

    他不说话了,像斗败了的公鸡一样。这次皮兹没有再给他机会,而是辞退了他。

    一个前途无量的青年,就这样被炒掉了。

    导致他惨淡收场的原因并不是这两次错误,而是犯了错之后的态度。他原本很有能力,可是在不断的晋升中,他自我感觉越来越好,把自己抬得越来越高,把面子看得无比重要,犯了错也不肯承认,而结果却是更加有损威严。

    我们周围也有不少这样的人,找出各种借口,硬说自己是对的,或者把错误推给别人。

    面对这些人,我们可能会劝道:“算了吧,认个错又何妨?不会少一块肉的。”

    如果对方不肯,我们多半会摇摇头,暗自笑他太较真,不知所谓。

    可是当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情况可完全不同了,很少会有人大大方方地认错。这就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星云大师说:“人生要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有能无、能高能低,如果一句话他就放不下、一件事他也放不下,甚至为一个人而放不下,又如何承载更大的责任呢?”

    的确如此。不能松开手,就抓不住更多的东西。其实,保住面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放平心态,该怎么样就怎么样,错了就认就改,能力不足就多去学习,这样才能赢得轻松好心态。

    心理学上有一个特里法则,是美国田纳西银行前总经理特里提出的一句管理名言: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因为正视错误的人将得到错误以外的东西。

    不只是错误,还包括你所执着的东西,都令人难以放下。可如果不放下,你就得不到更多的东西。

    有些人懂得放下,但只是放下表面的一些东西,一旦触及到灵魂,触及到所执著的东西,就很难放下了。

    有一次,一个婆罗门带了两个花瓶去见佛陀。佛陀一看见他就说:“放下。”婆罗门便放下手中的一个花瓶。

    佛陀看了又说:“放下。”于是婆罗门又放下了另一个花瓶。

    可是佛陀仍旧说:“放下!”

    婆罗门很不解,就问:“两个花瓶我都放下了,您还要我放下什么呢?”

    佛陀说:“我叫你放下,不是叫你放下花瓶,是要你放下傲慢、骄嗔、嫉妒、怨恨等等不善的念头与不好的情绪。这些,通通放下!”

    所有浮于表面的东西,很容易就能放下,如同两个花瓶。但每个人都有一些最在意的东西,它们缠绕于心灵,飘忽于无形,是最难放下的。就如同佛陀所说的“不善的念头与不好的情绪”,能放下这些的人,才是智者!

    2.你最看重的那些未必真的重要

    每个人都有引以为傲的东西,相貌、身材、学历、专业技能等等。

    这些优点是通向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有时,它也会成为阻碍快乐的拦路虎。

    有一个男人非常优秀,海外留学归来,双博士学位。回国以后,他只希望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这在外人看来是件极容易的事,这么高的学历肯定能找到非常好的工作。

    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在两年中换了五个工作,没有一份能做得长。不是得不到重用,就是和同事合不来。

    男人很苦恼,对未来也充满着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儿。这一天,他又收到了第六家公司的辞退信,极度绝望之余,他甚至想到了死。

    在结束自己的生命前,他决定去拜访一位自己最尊敬的长者,是他的大学老师。这位师长每次都会在他人生最关键的一刻给他重大的帮助。

    见到这位师长,男人的心才安定了一些。他刚刚坐定,就一股脑地把苦恼全倾诉了出来。

    师长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没有插一句话。等男人讲完,他才笑呵呵地说:“你遇到这些问题我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你只会做学问,不会做人。”

    “不会做人?”男人不明白。

    “你是不是认为自己学历高,能力强,所以就应该找一份职位高、薪水高的工作?”师长问。

    “我寒窗苦读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这个吗?难道不应该吗?”

    “绝对应该,但是你先告诉我,你的第一份工作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你为什么辞职?”师长开始寻问细节。

    “是研究员。我应聘的是那个部门的主任,可是却让我当一个小小的研究员。管我的主任,他才是研究生学历,还对我指手画脚的,真是岂有此理!”男人愤愤不平地说。

    “你刚入公司,对一切都不熟悉,不从低做起怎么行呢?”师长继续问,“其他的工作呢?都是什么样的情况?”

    男人把情况一一地讲给师长听,其间不停地抱怨得不到重用。师长听完呵呵一笑说:“那现在你告诉我,你都为公司作出了什么贡献?”

    “没有啊,”男人倒很坦白,“老板都不重用我,我哪有机会作出贡献。”

    师长摇了摇头说:“不要怪别人不重用你,那是因为你没有让人看出你的作用。你总认为自己学历高,能胜任更高的工作,所以小事就不愿意去做。可对于领导来说,你是一个连小事都干不好的人啊!你老抱怨怀才不遇,那你有没有把才华展露出来呢?”

    听了师长的话,男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但他还是有些不明白,疑惑地问:“照您这么说,我这些年辛苦得来的学历,就毫无用处吗?那我学它干什么呢?”

    “学历只能说明你的过去,并不能证明你的现在,也不能证明你的实际能力。你总是强调学历高,但却没有为公司作出任何贡献,那当然得不到领导赏识了。”师长总结说,“学历高是你的优点,现在却成为了困住你的牢笼。年轻人啊,不要把眼光止于优点!”

    男人听了若有所思,不再抱怨了。

    从师长家出来后,他想了很多,也许是自己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其实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呢?不就是一纸文凭吗?工作经验可比别人少得多呢!

    想到这里,他的心态就放平了许多,心情也开朗了,没有了先前的绝望。

    不久后,他又找到了一份工作。这次他不再看重自己的学历,只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员工,从头学起,踏实地工作。很快就有了成绩,成为了公司里的优秀员工。而在一次次的晋升评比中,他的工作能力再加上学历这个硬件条件,使他毫无争议地攀上了高峰,走向更加开阔的人生。

    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故事,许多人都会自恃有某一项优势,把自己看得与众不同。这本来是一件令人骄傲和高兴的事,但事实上,很多人非但没有因此而快乐,反而更加痛苦。

    为什么优点反而变成囚困你的牢笼了呢?

    一是因为你过分看重它,无限地将它放大。既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也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即是如此;

    二是因为你没有将优点和能力结合起来,为周围的人作出贡献。这时你的优点就变成了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三是你没有将优点用对地方,别人需要水的时候你给人一把火,别人需要你帮忙装东西的时候你却帮着卸车。这简直就是招人讨厌。

    正是基于这三点,你不会快乐,而且烦恼会铺天盖地而来。要想解决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放下!

    放下你所执著的东西,不再过分强调,用平常心待它,它就会对你露出笑脸。

    优点如此,缺点也如此。你最看重的优点未必重要,那么你在意的缺点也未必就是缺点。

    有一个女孩非常想当歌手,但和其他那些又有钱又漂亮的人相比,她实在是很“差劲”——家里既没有钱帮她的歌唱事业铺路,她自己也长着一张“对不住”观众的脸,嘴太大,还露着一口龅牙。

    每当她站在舞台上唱歌的时候,总是试着把上嘴唇往下拉,遮住自己的牙齿,让自己看上去漂亮一些。但可想而知,这是没有用的,不但给观众的感觉很做作,还影响了歌唱水平的发挥。

    女孩很懊恼,几乎失去了信心。就在她以为自己这辈子也无法实现梦想的时候,一个人找到了她。

    这个人听过女孩唱歌,虽然觉得她表现欠佳,但还是认为她很有实力。于是他对女孩说:“我看过你的演出,并且知道你在极力地掩饰着什么——不就是为你的牙齿感到害羞吗?”

    女孩听了这话很难为情,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那个人很坦率地继续说:“这有什么难为情的?牙不好看是错误吗?你完全没必要掩饰它。张开你的嘴,忘掉它的存在。当观众看到你全情投入地演出时,他们会被你感动的。”想了一想,他又补充了一句:“你极力掩饰的牙齿,很可能会为你带来好运的。”

    女孩被这番话深深地触动了,当她再次站到舞台上时,完全忘记了曾令她引以为耻的龅牙,她张开嘴,热情地为观众献上美妙的歌声。

    她的表现轰动了全场,所有的观众都为她的精彩表演而震撼,毫不吝啬地献给她雷鸣般的掌声。

    这个女孩最终成为了演艺界的巨星,而她唱歌时的样子,还被很多喜剧演员争相模仿。

    缺点也好,优点也罢,当你过分在意时,就会影响你的心情。不如放开怀抱,把它暂时置于角落,尽情地去成为你自己,那么在这个春天,快乐会绚丽地绽放!

    3.去掉束缚你的“光环”,才能拥有快乐

    很多人希望生活在光环中,认为那是无尚的荣耀,被人包围、被人赞扬的感觉多好啊!

    的确,生活在光环中会带给你很快乐的感觉,高高在上,与众不同。不过,有的时候,光环又像一条绳索,牢牢地捆住你的臂膀,让你无法展开双翼。这时,耀眼的光环就变成了一种束缚。

    有一个富翁,他精明能干,拥有数不清的财产。出入宝马香车,很多人前呼后拥。在朋友眼里,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在下属眼中,他是一个有气魄有胆识的老板;在父母眼中,他是一个令人骄傲的儿子;在妻子眼中,他是终身的依靠;在孩子眼中,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就是这样一个被光环包围着的人,突然倒了霉运,不仅投资失败,做生意还被人骗了。一夜之间,他从富甲一方的商人,沦落为了普通的百姓。不,他连普通百姓还不如,因为欠下了一身巨债。

    他把希望寄托在以前那些朋友身上,“看在多年的交情分儿上,也许他们会帮我一把吧。毕竟我以前对他们很不错。”他这样想着,于是发出了请帖,宴请朋友们前来参加聚会。

    尽管他已经负债累累,但还是极力维持原有的排场,惟恐别人看出他的潦倒与失意——宴会时,他租用私家车去接宾客,并请表妹扮成女佣,佳肴一道道地端上,他用严厉的目光制止自己久已不知肉味的孩子抢菜。虽然前一瓶酒尚未喝完,他已砰地打开柜中最后一瓶XO。

    前来参加宴会的朋友都知道他做生意失败了,可当他们酒足饭饱后,只是客气地告辞而去,谁也没有主动提出帮助他。

    商人非常绝望:“往日我待他们不薄,可如今我山穷水尽,他们却不肯施以援手。”

    有一天刮了很大的台风,台风过去,商人百无聊赖地在街上散步。街上满是被刮倒的树和被刮坏的建筑,一片破败的景象,倒真符合他此时此刻的心境。

    这时,他看见许多园林工人在路边,正在扶起那些被台风吹倒的树。他们先把树上的枝叶锯掉,然后再将树推正。

    商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锯掉树的枝叶呢?直接把它们扶正不就行了吗?

    他百思不得其解,就问园林工人这是怎么回事。园林工人笑笑说:“倒了的树,如果想维持原有的枝叶,怎么可能扶得动?”

    这一句话,令那个商人顿悟了,是啊,自己已经落魄,光环不再,却还死要脸子,想要维持原有的生活。这就如同不肯锯掉自己的枝叶,即使别人想扶你,又怎么扶得动呢?

    从这天起,他完全放下了架子,不再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富豪,只把自己当成一个白手起家,从零开始打拼的创业者。他对家人说:“现在家里遇到了一些困难,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共闯难关吗?”

    当然,没有家人会放弃他。大家都全力支持他,连最小的孩子也变得懂事,不再嚷着买这买那了。

    他向亲戚借了一些钱,做些小本生意,还以低姿态去拜望以前商界的老朋友,而每个人知道他的小生意时,都尽量给予方便,购买他的东西,并推介给其他的公司。

    没有几年,他又在商场上站了起来。当记者问起他东山再起的秘诀时,他总是颇有感触地说:“要想重新站起来,必须去掉头上的光环。只有放下一切,你才能从头开始。”

    这个商人是聪明的。他的聪明不仅在于精明的商业头脑,而是在于能及时地放下架子,放下“成功”的光环。

    有多少生活在光环下的人,一旦失去了它的笼罩,就变得暴躁不堪,从此郁郁寡欢,再也没有开心过。

    所有生活在光环里的人,都应该学会如何去掉光环。

    要想去掉光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更多地来自心理上的障碍。有些人很害怕这种落差:“我已经习惯这种生活了,怎么能让我过得不如从前呢?”

    生活有千百种状态,没有一定的好或不好。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只要心是快乐的,态度是积极的,就没有过不好的日子。

    也有的人害怕别人嘲笑的眼光:“我现在落魄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等着看好戏。我死也不能让他们看笑话!”

    不可否认,可能确实有一些人会落井下石,会借机嘲笑你。但越是这样,越需要你调整好心态。毕竟生活是自己的,好与不好跟别人无关,为什么要活在别人的舌尖上呢?

    那些在此时此刻踩上一脚的人,都不是你的朋友,你完全不必为了他们的眼光而生活,更不必在意他们说些什么。要相信总有真心实意的朋友站在你这边。

    想要活得更加快乐的人,更要主动去掉光环。把自己从高处放下来,才能多嗅到一些花香;把自己从象牙塔中放出来,才能多听几声鸟鸣。

    光环就像一件装饰品,要戴得上去,也要拿得下来。收放随心,才能掌握生活。否则,光环就变成了负累,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4.你得知道自己是谁

    总有人抱怨:“我做了那么多事,为什么别人还是不满意?”

    这在职场中尤为常见,一些人认为自己为公司出了很多力,做了很多事,但就是得不到重用,反而还经常被上司批评。

    不忿的感觉埋藏在心中久久不能散去,以致自己很不快乐。

    这种不快乐并不是源于别人对你不好,而是源于你把自己看得太高。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过度崇拜自己,也就是说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就容易发生这样的情况。

    有一个男人非常有才华,业务能力很出色,总是受到领导的表扬,还提拔他做了个小领导。

    越优秀的人越容易贪恋高高在上的感觉,久而久之,他就有些飘飘然了,变得有些自大。为了在同事面前显出自己的地位,他常常在一些小决定上擅作主张。

    有一次,他代表上司和客户谈判。临行前,上司特意交代了几个要点,并再三地告诉他:“这个客户很难缠,如果你谈不拢,就暂时压着。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随时保持沟通。”

    他一口答应下来,收拾好文件出差去了。

    果然如上司所说一样,客户很难缠,对合同的每个条款都很计较,不仅压低价钱,还提出了很多额外的要求。

    刚开始谈判的时候,男人还记着上司的叮嘱,可几轮下来,他觉得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与其三番四次谈不出结果,不如换个合作方式。于是他答应给客户再降低两个点,并承诺提供一些服务。

    合同谈成了,他满心欢喜地回到公司,把情况向上司进行了汇报。他本以为自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上司一定会赞赏有加,可没想到,上司一听就发了火。

    “谁让你把价钱降低的?临行前我一再地跟你强调这批货的底线,你没听见吗?”上司把合同“啪”地摔到他面前,生气地质问他。

    “您先听我解释,”他还不慌不忙地说,“虽然这次看似我们赚得少了,但可以赢得长期合作。”

    “供货商只有咱们一家吗?其他厂家不会抢咱们的生意吗?如果别人再降价咱们怎么办?赔本也要奉陪吗?这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更何况我非常了解这个客户,他绝不是那种能跟你长期合作的人。”

    男人辩解道:“您的条件客户不同意,几次谈下来都没有结果,我只能转换一下方案。”

    “那你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问问我的意见?你凭什么自作主张!”

    男人被上司的一顿指责弄急了,不假思索地冲口而出说:“做生意要看得长远,怎么能只顾眼前的小利呢?”

    这句话当真激怒了上司,上司拍案而起:“怎么做生意用你教我吗?你是老板还是我是老板?我看你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上司的这一句“你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当真戳中了男人的心,说得他哑口无言。

    从上司的办公室出来后,他闷闷不乐,既觉得丢了面子,也觉得上司过于严苛了。

    一连几天,他都脸色阴沉,和同事说话面无笑容,就算见了上司也只是简单地打个招呼。

    他的不快被母亲察觉到了,就问他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他不想母亲为自己担心,就敷衍地说:“没什么事,和上司有点意见不和而已。我能搞定,放心吧。”

    母亲听了随口劝了几句说:“你把本分事做好了就行。人哪,要知道摆正自己的位置。”说完这句话后,母亲就转身出去了。

    然而,母亲的话却给了他很大的震撼。我真的做好了本分事吗?我是不是已经超越了本分?我的位置在哪里呢?究竟有没有摆正呢?

    他开始反思这段时间以来自己的所作所为——总受到赞扬,所以就骄傲起来,以为自己到了一个了不起的层次;上司器重自己,所以就把自己当成了重要人物,以为自己可以代替上司作决策;本分事做得还算不错,但总是越权去做一些其他的事,连上司的叮嘱都不记得了……

    “原来真的是我做错了,上司骂得对,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想通了这一点,他心头连日来的阴霾立时烟消云散了。

    回到公司,他的脸上又露出了以往的微笑。心情一变,工作态度也有了变化。他变得谦虚了,做事也更有分寸。他还诚恳地向上司道了歉,表示以后绝不再犯。

    几年以后,他有了更大的成就,重新得到了上司的肯定,提拔他为部门总监。

    这个男人的经历很有代表性,很多人都曾经会有一段时间“不知道自己是谁”。这在优秀的人身上更为常见。

    这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还会破坏人际关系,而这些是造成你不快乐的根源。

    所幸,有一部分人能够及时反省自己,就像故事中的男主角一样,虽然受到了一些小挫折,但从中发现了问题所在,勇敢地放下了所谓的自尊,重新调整了自己的位置,使一切都变得顺利起来。

    而有一部分人则越陷越深,在骄傲自大中放纵自己,不仅不反省,反而开始自我膜拜,把自己高高供在神像牌上。就算被人指出缺点,他们也绝不会承认,还会暴跳如雷,认为别人在诋毁自己。

    人最重要的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不管拥有多大的成就,不管能力多么卓越,都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

    被誉为“战地玫瑰”的记者闾丘露薇曾说:“一个人懂的东西越少,看到的东西越少,往往容易自我膨胀。反而看得多了,懂的东西越多的人,更加地谦虚。谦虚并不是说否定自己,谦虚的人并不是说不自信,而是他们清楚自己的能力,清楚自己的定位。而且因为谦虚,更加愿意去学习和接受新的东西,让自己保持进步,从而在潜移默化当中增加信心。”

    闾丘露薇的一番话充分地说明了人为什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是虚伪,不是自卑,而是为了进步。

    当你开始膜拜自己时,就等于把快乐束之高阁,牢牢地关起来。只有别人夸奖你、赞扬你,把你捧上云端时,你才能够感到快乐。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会这样捧着你呢?所以,你的快乐便不会多。

    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快乐,你必须打破这个囚牢。当你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别人却否定你时,请试着问自己几个问题:

    为什么我说的就一定是对的?

    我究竟能代表多少人?

    我到底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我和别人比,到底哪里了不起?

    ……

    当你真诚地反问自己,并坦率地得到回答时,便会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你的成就、荣誉只是相对的,每天都有人超越你,都有人比你出色。

    少对自己说一句了不起,把位置适当降低。这不是自贬身价,而是韬光养晦,是更为达观的人生态度!

    5.不要过分关注,才能自在生活

    人都会关注自我,这是很正常的表现。经常关注自我可以让人反省自己的不足,认清自己的优点,调整前进的脚步,让未来之路越走越顺。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关注自己是对的,可一旦过分地关注,就会适得其反。经常提心吊胆地待人处世,唯恐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就连说完一句话也要左思右想,不知道是否恰当。

    有一个女人就是过分关注自己的典型。包里总放一面小镜子,经常拿出来照照自己,看妆是不是花了,衣服是不是皱了;每天写日记,记下当天重要的事,并进行总结,如果有哪里做得不好就拿粗笔写下重重的一条“以后必须改正”;经常请同事给自己提意见,就算是批评也虚心接受……

    其实她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希望自己能不断地提升。但在不知不觉中,她对自己的关注变了味道——如果出门忘了带镜子,一整天都会坐卧不安,没有自信抬头看人,总觉得仪态不整;格外在意同事们的谈话,如果是谈论有关自己的内容,就会竖着耳朵听,同事的一句玩笑话她都会当真;被别人批评几句就会难过好几天,不停地反省自己到底哪儿做错了……

    慢慢地,她变得疑神疑鬼,总认为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这种情绪让她感到焦虑,每天都觉得很累,好像戴着一副无形的枷锁,随之而来的就是失眠等生理疾病。

    这就是过分关注自己的典型。什么样的人容易过分关注自己呢?

    一是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

    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做起事来力求毫无瑕疵,一点小细节都要反复地琢磨。

    二是生性敏感的人。

    这类人容易紧张,对什么事都不放心,一点小波澜都会引发内心的波涛汹涌。

    三是缺乏自信的人。

    有自信的人不会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是对的。越是缺乏自信的人越会关注自己,并企图从别人的口中探知自我形象。

    这三类人在面对外界的压力时,都侧重自我否定,想通过改善自己的某些行为来获得别人的肯定。

    关注自己当然是好的,但一定要适度,否则就变成了心病。它会导致你长期处在焦虑不安的状态中,时间长了很可能会患上强迫症或抑郁症等疾病。

    试着放下对自己的关注,不要太在意别人说了什么。

    美国国际公司的前任总裁马休·布鲁斯曾经与戴尔·卡耐基有过一次对话。卡耐基问他是否在意别人对他的批评。

    布鲁斯说:“是的,早年的时候我曾经非常在意。我迫切地希望公司的所有雇员都说我好。如果他们没有这样说,我会感到非常困扰。我会试着取悦反对我的人,但是这么做又会让另一个人生气。然后,我又不得不想方设法满足这个人。继而我又会激怒另外一些人。最后我发现,我越是想平息别人的情绪,逃避别人对我的批评,越是会给自己树立敌人。所以,我对自己说,如果你比别人高出一头,你就一定会被人批评。所以,接受这个现实吧,这的确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从那时起,我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然后丢掉破雨伞,让批评的暴风雨从我身上流过去,而不是钻进我的脖子里。”

    布鲁斯让批评的暴风雨从身上流过去,而有些人却让它流进了心里,一直耿耿于怀,无法开心。

    别人对自己的非议可能只是表明一种观点,一种态度,并不是客观的标准,更多的是个性化的主张,是主观的倾向。它的出现可能像春风一样温柔,也可能像暴风雨一样激烈,有时候是为了帮助你、提醒你,但也有的时候是为了打击你、中伤你。

    愚蠢的人在面对别人的非议时往往会采取三种方式:

    一是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地下,采取逃避的态度,不去听,不去想。但这并不能改变现状,除了让自己难过以外,还会让欺负你的人更加嚣张,让想帮助你的人无从下手。

    二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你批评一些人,他们会不假思索地找出一万个理由,来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不会反省自己的错误,只会推给别人。

    三是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我就这样了”、“说我不好就不好呗,反正我没救了”、“我天生就是这么差劲的”……这些想法常在不自信者的脑海中浮现,成为他们保护自己的心理屏障。

    这三种方式看似是放下了对自己的关注,不让负面情绪缠绕自己。但实际上,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被动地选择放弃关注,而不是主动地、理智地卸下包袱。

    这二者看上去都是放弃关注,但前者是消极地抵抗,而后者是人生境界的升华。

    而面对非议智者又是怎么做的呢?

    1.不关注批评本身,而关注批评的内容

    不要因为别人说了你不爱听的话而恼怒,要多去发掘批评中的实质内容。这里面往往隐藏着你努力的方向。

    著名学者易中天老师,在新作《品三国(下)》的签售会上,虚心地接受读者的批评意见。

    早前,在易中天的《品三国(上)》一书出版后,除了很多粉丝的追捧外,还有很多质疑和批评的声音。对此,易中天谦虚地表示:“我要向所有质疑、批评我的人鞠躬……就像兔子要有狼追,它才能保持活力,读者对我的批评就是我进步的动力……”

    他对一位叫“南窗寄傲生”的网友记忆深刻:“当初就是他一直在网上批评我,但他确实发现了我犯的一些错误,给了我改正的机会,我现在有些想念他了。”

    对于易中天这样的智者来说,批评只不过是令他登上更高荣誉殿堂的台阶。

    2.只关注对的事

    林肯在年轻时只是个律师,他曾经被很多赫赫有名的律师轻视、批评。但他没有生气,也没有还击,只是静静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对于无理的批评,他泰然处之;对于正确的意见,哪怕尖刻一些,他也虚心接受。

    后来林肯还将这段时间的感悟写了出来,对很多人都有所触动。邱吉尔就将这段话当做名言,挂在办公室的墙上:“我当竭尽所能,一往直前。如结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所有反对我的声音都无关紧要。反之,如果我是错的,就算天使信誓旦旦地说我是对的,也无济于事。”

    因此,你要学会将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分门别类地进行处理。如果是好的、善意的,就要虚心接受;如果是恶意的,就完全没必要理会。有些事越放在心上,越难以逃脱开来,看清整个局面。

    6.至少要在家人面前放下自己

    从古至今,男儿有泪不轻弹就被人们挂在嘴边上。男人受了委屈,有了压力,绝不能掉眼泪,否则就被视为懦弱、没出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女人也越来越要强,开始和男人一样,不轻易哭,不管经历了什么,都独自承受,留给别人的永远都是笑脸。

    人小的时候,大都爱哭。哪怕是因为得不到一个玩具,被人抢走了一块糖,都会哭得声嘶力竭。

    在最容易伤春悲秋的豆蔻年华,我们也很容易流泪,一本小说、一部文艺片、一个孤独的下午,都会让我们哭得一塌糊涂。

    然而,当长大成人后,在很多悲伤难过的时候,我们却再也不愿意在别人面前哭泣流泪,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了。即使在最亲的家人面前,也装作若无其事。面对家人的询问,总是会说“没事,挺好的”。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按照常理来说,当人感到绝望,或是被悲伤等负面情绪包围时,应该找一个最亲近的人倾诉,寻求安慰,可是在现实中这个最亲近的人往往不是和我们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比如你从来不会一回家就扑到妈妈怀里,哭着告诉她你的不幸遭遇,也不会给老爸发个短信,说出自己的心事。

    同住一个屋檐下,本应该是最亲的人却不能向他们敞开心扉,这是为什么?

    是让家人知道你的内心世界会令你觉得尴尬?还是认为他们和你的生活无关?抑或是你根本觉得他们不了解你,不能体会你的感受?

    都不是!

    大多在家人面前关闭心门的人都是因为怕家人替自己担心,所以从来不在他们面前流露出痛苦的神情。

    这样的事情我也曾经做过,在我刚刚20岁的时候,恋上了一个男生,可是这段初恋因为某种原因烟消云散,我很伤心,也无心学业,连期末考试也亮了红灯。

    那段日子我非常难过,心疼得像一直在滴血,但是我从来也没把这件事对妈妈或任何一个家人说过,因为害怕看到他们担心的眼神,更害怕他们因我的难过而难过,那样会让我更加自责和愧疚。

    于是我每次回家都装作非常开心,报喜不报忧,每当爸妈问我最近怎么样,我都笑着说“都挺好的”。

    我以为自己掩盖得很好,然而我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从小把我养大、对我万分了解的父母早就看穿了我的心思,他们早就在我的眼角眉梢看到了那种呼之欲出的忧郁。虽然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他们完全明白,心爱的女儿正承受着极大的忧伤。

    在一个清晨,睡眼蒙眬的我爬起来上厕所,经过厨房时听到爸妈在里面说话——他们习惯每天早起,在厨房为我做早餐。

    我听见老爸压低了声音说:“你知道女儿最近怎么了吗?我看她总是强打着精神,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也不好问,你是当妈的,你去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老妈说:“我早问过了,可是她只说没事没事,真是让人担心。”

    随后老爸老妈一齐发出“唉”的叹气声。

    我听着眼睛里泛起了泪花,悄悄地回到房里,没有惊动他们。

    当天晚上我找了个机会,把老妈拉到房里,像小时候那样撒娇地躺在她怀里,对她抱怨说:“妈,真烦人,最近好多烦心事……”接着我便把最近遇到的所有不愉快都一股脑地告诉了她,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

    老妈抚摸着我的头,拍着我的肩膀说:“傻丫头,失恋嘛,我以为什么大事呢,有哪个女孩子从来没失恋过呢?”

    当我和老妈谈了将近两个小时后,我的痛苦完全发泄出来了,而从老妈的脸上,我也看出来她轻松了很多,因为她明白地知道宝贝女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不用再胡乱猜测了。

    第二天,我看到老爸也释然了许多,我知道,老妈一定把事情全都告诉他了。

    从那时候起,我便改变了一些看法,不再只是报喜不报忧了,因为我知道,如果家人对你的事情一无所知,才更会让他们感到难过。

    倒不如在家人面前放下自己,卸下一切包袱,把所有的不愉快都一一倾倒出来,要记住,即使所有人都欺负你、对不起你,家人也永远都会站在你这边,没有必要对他们故作开心,强颜欢笑。

    每个人都有伪装,不愿意卸下。如果你在外人面前死要面子,怎么也放不下所谓的自尊,那么无论如何,请在家人面前放下。

    不要总想着自己的事要自己扛,这是一种不必要的心理防线,你根本就没有必要在家人面前把神经绷得紧紧的。

    如果你还不能马上放下包袱,把不愉快的事情告诉家人,可以试着从小的挫折讲起,选择一些不太重要的糗事讲给家人听,慢慢地你会发觉这也没什么大不了。

    要注意的是,你可以对着家人倾诉你的苦恼,但不要把坏脾气撒在他们身上,更不要因为他们没有满足你的某些要求而任性地大吵大闹,这样做就不是单纯地发泄了,而是会伤害到他们的。

    7.放下过多的杂念,单纯的人最快乐

    世间的人用尽一生的时间与精力在做一件事:让自己快乐!

    然而可悲的是,有些人并不懂得什么是快乐。他们用尽心机,把小算盘打得噼啪乱响,想方设法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往往收效甚微,要不就是达不到目的,要不就是达到了目的却感受不到快乐。

    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灵太过复杂,总是在不停地算计,而不能以最简单、最纯粹的方式接近快乐。

    在我众多的朋友中,有一个女性朋友安妮,是我最喜欢也最欣赏的,原因很简单,她很单纯。

    之所以说安妮单纯,并不是说她很幼稚、无知、缺少阅历,相反,年仅20几岁的她,经历了父母的离世、男友的背叛和工作的坎坷,但她却并没有表现出沧桑与哀怨,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一颗单纯的心。

    有时我们几个朋友凑在一起,便会讨论着个人的家庭琐事。有的人和男友吵架,便问刚刚结婚不久的安妮,是不是也会和老公吵架,都是怎么处理的。

    安妮微笑着说:“我和老公基本不吵架,不觉得有什么可吵的。”

    “那你们没有意见相左的时候吗?”朋友不解地问。

    “当然有,不过这也不需要吵架嘛,两个人有商有量,事情自然会解决。” 安妮回答。

    “话是这样说,但有时真的很恼火,抑制不住。”

    安妮侧着头想了想说:“如果你们吵架,都是谁吵赢呢?”

    “当然是我!”朋友说。

    “那你感到高兴吗?”

    “不高兴,就算吵赢了我也会和他怄气,几天不愿意理他。”

    “就是啊,吵赢了你也不高兴,吵不赢你更不高兴,那为什么还要吵呢?人要学会抑制发怒,不仅是一种气度,更会让自己活得开心,人也显得精神、漂亮。”

    安妮简单平和的几句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益匪浅。

    有时我们也会谈论家里谁掌权或是怎样抓住恋人的心,大家各有办法,有的说控制对方的财政,有的说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还有的说要偷窥另一半的隐私,以便及时发现不好的苗头,只有安妮没有用任何手段“管制”老公。

    有的朋友为她担心,劝她要对老公多留一个心眼,虽然他不一定会有二心,但在这个复杂的社会还是看紧一点为妙。

    安妮淡淡地笑着说:“人和人之间还是不要有太多心眼为好,我要做的只是关心他、爱他,做足妻子的本分,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出了问题就积极解决,至于日后会不会有什么家变,那是谁也说不好的事,只要做自己该做的就不会有遗憾。”

    朋友不以为然,对她说:“你别傻了,现实生活哪有你想象得那么美好,多留点儿心眼对你总是有利的。”

    “王熙凤那么聪明,机关算尽,不是也没什么好下场吗?我宁愿简单一些,只要真诚对人就行了。” 安妮笑着,浑身散发着从容不迫的气质,让在场的人都感到佩服和欣赏。

    还有时我跟她去逛街,看到别人开上百万的跑车或是穿着价值不菲的名牌服装,难免会羡慕地赞叹,但安妮则毫不在意,并且说:“我们没必要去羡慕别人的富有,那是他们努力得来的,比我们付出得要多得多。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去努力,虽然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只要积极地生活、认真地工作,人生总会越来越好。况且每个人追求的不一样,有些人注重事业,哪怕一天24小时都不休息,只要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很开心,但我们更注重家庭生活,挣得虽然不是很多,但能多一点时间和家里人在一起,同样很开心。人一定不能贪心,不管外界怎么变化,心要保持宁静,否则很容易像没头苍蝇一样,不仅忙得乱转,还感受不到快乐。”

    每次安妮这样说的时候,都会令我对她有多一层的认识,我开始感受到她的单纯并不是少年的懵懂无知,更不是傻呵呵地听天由命,而是经历了世事变化后的淡泊与从容,她能看到事情的本质,但却并不去算计;她能体味到人生的喜怒,但却并不狂喜也不消极。

    这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成熟,能直视人生的困境却保持赤子之心,这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和豁达的胸怀。

    比起复杂的人,单纯的人更受人喜欢。高兴时便微笑,痛苦时便悲伤,把心思都写在脸上,让人一眼望去像清澈见底的泉水。

    单纯的人更容易体会到幸福,心思纯净,能主动寻找美好的事物。这就好比一个久吃咸酸辣甜的人,对味道的感觉不会很敏感,而常吃清淡的人,只要有一点点微小的滋味,便能感觉出来。

    单纯不代表傻,更不代表肤浅,恰恰相反,单纯是洞透世情之后的宽容。人要有成熟的心态,把事情一眼看穿,这样能够避免受到伤害,但又不要狭隘,对人尤其不要尖刻。若是发现某个人对你存心欺骗,可以置之不理,对他敬而远之,但不要尖酸刻薄,更不要得理不饶人。

    人应该常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像孩子一样心思单纯。陶行知先生说过:“孩子如给你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失手打碎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母亲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受了你盛怒下的鞭打,连在梦里也会有被法西斯追打的恐怖;他写字没有得到双圈,仿佛是候选总统落选一样的失意。”

    孩子的心灵就是这样单纯,在他们的心中没有大事小事之分,会用百分之百的心思去做事;也不会判断哪个人对他们是有利的,哪个人对他们是没利的,只要是他们喜欢的人,便会用真心去对待。

    你可以用成人的眼睛去看世界,以成熟的态度待人接物,但要用孩子的心灵去对待世界,不要有过多的算计,更不要把事情弄得复杂。当心灵变得单纯时,便会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多了许多,你也会被幸福的感觉所包围。

    放下过多的杂念吧,学会做一个单纯的人,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处世。当一切变得明了之时,快乐就离你越来越近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