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商人牵着一匹背上堆满货物的驴子,要赶到20公里外的集市做生意。时值正午时刻,烈日灼空,小路两旁除了过膝的狗尾草,并无可供遮阳的大树。
驴子汗水淋漓,喘着大气说:“主人啊!我快热死了,可不可以让我歇一会儿再赶路啊?”“畜牲!忍着点,不要偷懒!前面的集市就有新鲜的干草让你果腹,也有清凉甘美的井水可以止渴。”商人吆喝着。于是,驴子打起了精神,心想:再撑一撑吧!
驴子和商人又走了5公里路,到了一个水塘旁边。驴子以哀求的口吻说道:“亲爱的主人,让我喝点水、休息一下吧!否则我就要渴死了!”商人一听,一鞭子挥了过去,咆哮道:“时候已经不早了,再不赶路,集市就散了。这里离集市就剩下4里路,到了就让你休息。”
驴子拖着疲惫的身躯,步履蹒跚地往前走。突然,驴子眼前一黑,两腿一栽,倒在地上,气喘吁吁、口吐白沫,挣扎了几次,又重新跌回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商人拉着缰绳,忙乱地想拉起驴子,可是使尽了力气,仍然徒劳无功。最后,生意人坐在地上懊恼地说:“早知道就应该好好地善待它。赶路的结果是什么也没得到啊!”
过度强调达成目标的“工作取向型”领导,却忘了也应该对员工付出一点关怀,结果往往得不偿失,有时连原先所设定的目标也达不到。重要的是,这样一种上下级关系更会让事情向糟糕的方向发展。员工的情感,是一种亟待开发的人力资源。情感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人际关系、工作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成功的管理者都非常关注员工情感上的细微变化,实施恰当的感情诱导,积极满足情感需求,努力增强企业的亲合力。
沙漠孤行
有一个人在沙漠里行走了两天。途中遇到沙尘暴,一阵狂沙吹过之后,他已认不得正确的方向。正当快撑不住时,突然,他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他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了屋内。这是一间不通风的小屋子,里面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柴。他几近绝望地走到屋角,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压水井。
他兴奋地上前汲水,却任凭他怎么压,也压不出半滴水来。他颓然坐地,却看见压水井旁,有一个用软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上贴了一张泛黄的纸条。
纸条上写着:你必须用水灌入井中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前,请再将水装满!
他拔开瓶塞,发现瓶子里果然装满了水!
他的内心,此时开始交战着——
如果自私点,只要将瓶子里的水喝掉,他就不会渴死,就能活着走出这间屋子!
如果照纸条做,把瓶子里唯一的水倒入井内,万一水一去不回,他就会渴死在这地方了——到底要不要冒险?
最后,他决定把瓶子里唯一的水,全部灌入看起来破旧不堪的井里,然后他颤抖着去压水,只轻轻地压了几下,水真的大量涌了出来!
他将水喝足后,把瓶子装满水,用软木塞封好,然后在原来那张纸条后面,又加上了一句话:“请相信,我已验证这是真的。”
付出、互助、信任,这是团队成员间保持健康关系的关键要素。譬如,把种子播下,浇水、施肥、除草、喷洒农药,然后才能收获果实。如果没有这些付出,种子就不会萌芽,更不可能结果。领导者要让团队成员之间更要懂得欲取先予的道理。
注意
有一位百万富翁的办公室,设在一座高层大厦的二楼。当他要上二楼时,他会乘坐电梯;下楼时,则利用楼梯。
他是个傲慢的人,对于那些管理电梯、打扫卫生以及烧锅炉的人,根本不屑一顾。在过圣诞节的时候,也不会给他们一只火鸡或一点小费。
大厦有一位打扫楼梯和大厅的穷妇人,他常常从她身边经过,但直到最近才意识到她的存在。他的头向来抬得很高,心里想的尽是怎样赚更多的钱。
有一天他从办公室出来,要走下楼梯。
清洁女工正站在楼梯中央,她从最上面开始检查楼梯是否干净。在一级台阶上有一处地方被水弄湿了,而且放着一大块肥皂,百万富翁正巧踩在上面。
富翁踩在肥皂上面的那只脚向东方日出的地方滑过去,另一只脚则快速向日落的方向滑过去。后来他跌坐在楼梯的最上一级,却没有停止在那里,他开始往下滑,但滑下的方式却非他所料,每滑一级,楼梯便发出如同打鼓般的一声闷响。
清洁女工礼貌地站在一旁,任他往下滑。
最后他由底层站起来,自忖是否应当走回大厦办公室,要求开除该名清洁女工;但他想到一旦把要求开除她的理由说出来,必会在这大厦的其他人中间传为笑谈。于是他没有说话。
但从那天起,他开始注意那位清洁女工,带着慎重的态度走过她身旁。
没有人高贵或威严到可以忽略周围人的地步。因为一位卑微的清洁女工和一块普通的肥皂,就能令一位大人物的心思立即脱离他的事业而产生烦恼。所以,不要把自己看得高于任何人,否则你也可能从骄傲之处往下坠,带着疼痛与伤痕离去;更因怀疑那清洁女工站在肥皂水中间露出笑容而感到难堪。或许,她当天会因为你跌倒的滑稽样子而过得更愉快。
如果一个管理者将员工当作自己的工具来组织一个公司,那是无法营运下去的。他可以开创一个公司,雇用员工来实现他的理想;但是一旦他雇用了员工,就必须把他们视为同事或者助手,而不是赚取利润的工具。管理者必须考虑给投资者很好的回报,但也必须考虑他的雇员,或者说他的同事,这些人帮助他保持公司的生命力,他必须对他们的工作给予报酬。投资者与雇员在同一位置上,然而有时雇员更加重要,因为他们会在公司里长期地工作下去,而投资者为了赚取利润,出于一时的想法就会离开或者加入公司。员工的任务是在其工作生命的每一天都对公司的利益和自己的福利做出贡献。他们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
压不倒的雪松
加拿大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这个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洋槐等树,而东坡却只有雪松。
这一奇异景色之谜,许多人不知道答案,然而揭开这个谜的,竟是一对夫妇。
那是1993年的冬天,这对夫妇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缘,为了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否则就友好分手。他们来到这个山谷的时候,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大且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却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
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少顷,两人突然明白了什么,拥抱在一起。
领导者应明白,工作中员工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积累到让他们难以承受的时候,他们需要像雪松那样弯下身来,释下重负,才能够重新挺立,避免压断的结局。
优秀的管理者能够曲线救“己”,如同卧薪尝胆,善于妥协和适当让步,不会因小失大,“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论谁是谁非,花时间去争论只会于事无补。如果对方顽固坚持他的意见,不妨先屈从于他,按照他的路径行事。如果你发现这个路径完全不是你原来所设想的,也可以在以后改变主意。你越早问路,就越早知道如何采取行动。
苏格兰农夫的善举
一位穷苦的苏格兰农夫在田里干活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哭声。他赶快跑去,发现一个小孩儿掉到了粪池里,于是他就跳进粪池把这个孩子救了出来。
第二天,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门前,一位优雅的绅士走了出来,自我介绍说是那个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孩子的生命。”农夫说:“我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就在这时,农夫的儿子从茅屋中跑出,绅士拦住他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一定可以把他培养成一个令你骄傲的人。”
农夫答应了。后来农夫的儿子从一所著名的医学院毕业,并且因发明了一种对当时的不治之症——肺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的药品而荣获了诺贝尔奖。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了肺炎,但因为这一疾病已不再是不治之症,最终他得救了。
这是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在这个竞争时代,我们只记得凶狠地拼抢,说假话,置别人的利益于不顾。当别人获得成功时,我们因忌妒而拆别人的台;当别人陷入困境时,我们因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而幸灾乐祸。在企业与企业、部门与部门、团队与团队之间,这种利益的冲突和恶性竞争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管理者在领导团队时,其他团队又成了我们的肉中刺、眼中钉;而在管理企业时,其他企业更是阻碍我们占领更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多利润的绊脚石。我们眼中只有竞争,可竞争把我们推向成功了吗?没有。给别人拆台,我们没有获得任何好处;拒绝与其他团队成员合作,我们的工作也无法开展;不与其他企业一起,市场蛋糕就不会越做越大,狭窄的市场容量和利润空间只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在竞争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懂得合作。只有竞争加合作,我们才会进步,团队绩效才会上升,企业实力才会提高。只有穿越狭隘的个人利益,才能实现自利与利人的互动和统一。
取暖的刺猬
森林中有几只刺猬冻得直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却因为忍受不了彼此的长刺,很快就各自跑开了。
实在冻得难受,他们又想要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又不得不再度分开。
就这样,反反复复地散了又聚、聚了又散,不断在受冻与受刺两种痛苦之间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出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而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上司和员工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正如开车,得保持一定车距才会避免撞车。这对别人对自己都是一种保护。处理好上下级关系,争取并合理维护自身利益关系要掌握好尺度,要合理。如果不讲理、无理取闹、胡搅蛮缠,必然会损坏上下级关系。合理维护自身利益与忍耐是相对应的,也是处理上级与下属关系的一种手段。忍耐不是无限的,更不是万能的,有时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沙漠同行
两人结伴横穿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个中暑生病,不能行动。剩下这个健康而又饥饿的人对同伴说:“好吧,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寻找水源。”
临走前,他把手枪塞在同伴的手里说:“枪里有五颗子弹,记住,三个小时后,每小时对空鸣枪一声。枪声指引我,我会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与你会合。”
两人分手以后,一个充满信心地去找水源,一个满腹狐疑地躺在沙漠里等待。他眼睛盯着表,按时鸣枪。除了自己以外,他很难相信还会有人听见枪声。他的恐惧越来越深,一会儿他认为同伴可能找水失败,也许中途渴死。一会儿他又相信同伴找到水,弃他而去,不再回来。
到应该鸣发第五枪的时候,这人悲愤地思量:“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了,伙伴早已听不见我的枪声,等到这颗子弹用过之后,我还有什么依靠呢?我只有等死而已。而且,在一息尚存之际,兀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是多么痛苦的事啊,还不如……”他用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可是几分钟后,那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循声而至。他们找到的只是一具尸体。
最后一枪是作为信号引导同伴,还是射向自己的脑袋,取决于你是否信任别人。有时候,工作中正是由于我们对自己对他人或者对整个团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信任,才使我们失去了许多本该得到的东西。
管理者与员工需要彼此相信各自的正直、个性特点、工作能力。但是,从个人关系中不难知道,信任是脆弱的,它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建立起来,却又很容易被破坏,破坏之后要恢复会很困难。另外,因为信任会带来信任,不信任会带来不信任,要维持一种信任关系就需要管理者处处留意。
绅士过桥
一位绅士过独木桥,刚走几步便遇到一个孕妇。绅士很礼貌地转过身回到桥头让孕妇过了桥。孕妇一过桥,绅士又走上了桥。走到桥中央又遇到了一位挑柴的樵夫,绅士二话没说,回到桥头让樵夫过了桥。第三次绅士再也不贸然上桥,而是等独木桥上的人过尽后,才匆匆上了桥。眼看就到桥头了,迎面赶来一位推独轮车的农夫。绅士这次不甘心回头,摘下帽子,向农夫致敬:“亲爱的农夫先生,你看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农夫不干,把眼一瞪,说:“你没看我推车赶集吗?”话不投机,两人争执起来。这时河面上漂来一叶小舟,舟上坐着一个胖和尚。和尚刚到桥下,两人不约而同请和尚为他们评理。
和尚双手合十,看了看农夫。问他:“你真的很急吗?”农夫答道:“我真的很急,晚了便赶不上集了。”和尚说:“你既然急着去赶集,为什么不尽快给绅士让路呢?你只要退那么几步,绅士便过去了。绅士一过,你不就可以早点过桥了吗?”
农夫一言不发,和尚便笑着问绅士:“你为什么要农夫给你让路呢?就是因为你快到桥头了吗?”
绅士争辩道:“在此之前我已给许多人让了路,如果继续让农夫的话,我人便过不了桥了。”
“那你现在是不是就过去了呢?”和尚反问道:“你既然已经给那么多人让了路,再让农夫一次,即使过不了桥,起码保持了你的风度,何乐而不为呢?”绅士满脸胀得通红。
管理实践中,我们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呢?其实,给人方便,也就是给己方便、给团队方便啊!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是一个“引导型”领导,而非“带领型”领导。在带领式的管理者手下工作的员工只是机械地执行命令,管理者最期盼的创造精神很难出现。引导型的领导不怕员工超过自己。众所周知,钱塘江潮颇为壮观。那一浪推一浪、一浪高一浪的潮水,发出的是撼天动地的震响。然而,钱塘江潮的层层浪不是在某个浪头的带领下产生的,它是因势而生。引导型的领导者就是要做“钱塘江河道”的挖掘者,他是江湖形成的掘道人。当河道掘好后,他看到的便是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观。
嫉妒的邻居
有个人幸运地遇见了上帝。上帝对他说:“从现在起,我可以满足你任何一个愿望,但前提是你的邻居必须得到双份。”那人听了喜不自禁,但仔细一想后,心里不平衡起来,如果我得到一份田产,那邻居就会得到两份田产;要是我得到了一箱金子,那他就会得到两箱金子;更要命的是,要是我得到一个绝色美女,那个注定要打一辈子光棍的家伙就会同时拥有两个绝色美女!
那人想来想去,不知道提出什么愿望,因为他实在不甘心让邻居占了便宜。最后,他咬牙对上帝说:“万能的主啊,请挖去我一只眼珠吧!”
嫉妒是天下最坏的毛病,但它同时也是最难摆脱的。有无数的精英人士因嫉妒别人的境遇比自己好,别的团队比自己的精诚团结,别的企业比自己的强大而有实力,最终陷入失败的境地。强烈的嫉妒会使人做出不理智的事来,就像故事里的人要求上帝挖去他的眼珠一样。疯狂的想法会断送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企业的成长之路。
随风而去的字
阿拉伯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帕、玛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玛沙失足滑落。幸而吉帕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玛沙于是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帕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帕跟玛沙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吉帕一气之下打了玛沙一耳光。玛沙跑到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帕打了玛沙一耳光。”
当他们旅游回来之后,阿里好奇地问玛沙为什么要把吉帕救他的事刻在石上,而将吉帕打他的事写在沙上?玛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帕救了我。至于他打我的事,会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净。”
记住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忘却自己对别人的怨恨,工作起来你会快乐四溢。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却是一个最难实施的行动。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始终把员工的失误或对自己小小的冒犯记在心头,便不会有成功的管理结果。因此,与其恨别人,还不如让我们怜悯他们;与其诅咒报复别人,还不如给他们谅解、同情、援助、宽容以及为他们祈祷。
永远不要让愤怒遮掩理智,如果任由头脑发热,怒火燃烧,失去理智,意气用事,就会害人害己,使事态发展到不可追悔的地步。
漂浮的蚁球
黄昏时候,洪水最终撕开了江堤。一个个小院子连成了一片汪洋。清晨,受灾的人们三三两两在堤上,凝望着水中的家园。
忽然,有人惊呼:“看,那是什么?”
众人随着这一声惊叫向水中望去,只见一个黑点正顺着波浪漂过来,一沉一浮,像一个人!有人“嗖”地跳下水去,很快就靠近了黑点,但见他只停了一下就掉头回游,很快上了岸。
“一个蚁球。”那人说。
“蚁球?”人们不解。
说话间蚁球正漂过来,越来越近。看清了:一个小足球大的蚁球!黑黑乎乎的蚂蚁密匝匝地紧紧抱在一起。风起浪涌,蚁球在漂流中不断有小团蚂蚁被浪头打开,像铁器上的油漆片儿剥离开去。
人们看得惊心动魄。
蚁球靠岸了。蚁球一层层散开,像打开的登陆艇。蚁群迅速而秩序井然地一排排冲上堤岸,胜利登陆了。水中仍留下了不小的一团蚁球,那是英勇的牺牲者,它们再也爬不上来了,但它们的尸体,仍然紧紧抱在一起。
团结是一个团队最可贵的素质,也是一个领导者应花大力气培养的。即使从个人的角度讲,要想成功,就必须有一个好的人际圈子,要知道仅凭一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完成伟大的事业的。只要有人愿意帮你,不断地给你提供各种资源,你就能有更多的成功机会。但是,人际关系的圈子是需要你来培养的,只有用真诚和爱心才能巩固起你的人际关系,也只有团结他人,你手中的力量才会更强大。
过独木桥
从前,一高一矮两个人从一座独木桥的两端同时走向桥中间。
相遇时,矮个子说:“我得赶集做买卖,你让我先行吧。”
高个子说:“我外出多日,今日归心似箭,你就让我先行吧。”
矮个子说:“我去晚了,占不到地盘,做不了生意,会少赚很多钱。”
高个子说:“我媳妇日日盼我早回家,我恨不得现在就站在她面前,告诉她,我多么想她。”
“让我先过吧!”矮个子急了。
高个子毫不让步:“还是让我先过吧!”
矮个子和高个子就这样在独木桥上争了半天,推推搡搡,一不小心双双坠落河中,被湍急的流水冲得无影无踪。
有时候人不得不走独木桥,领导也一样,因为人的工作行为时刻与周围的同事和单位发生着种种联系。如果坚信“狭路相逢勇者胜”,做任何事都“争先恐后,一往无前”,那就可能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如过独木桥,两人不可能同时通过,让人一步,既给人方便,也使自己安全。
当你学会了利用工作中所能够提供的一切的时候,无限成功就会像打开闸门的水一样尽情地沐浴着你,那些与你同行的人也一样如鱼得水。你的工作做得越顺利,你就越乐于给予,人们也就更乐于追随你和帮助你。如此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滑稽大师和心理医生
1924年,就在滑稽大师马可尼让那不勒斯城的人笑破肚皮的时候,让·肯特诊所里走来一位病人。
他说:“大夫,我心里忧伤极了。多年来,我不愿见任何人,吃饭也没胃口,每晚入睡都要靠镇静药帮助。我怀疑我患了自闭症或什么心理疾病,我希望您能给我些指导。”
让·肯特大夫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他听了来者的叙述后说:
“自从马可尼来这儿演出,我这儿已经3天没有病人光顾了。我想,他们肯定是被马可尼逗得都忘了病痛。现在马可尼还没有走,我建议您去看看他的演出,也许他会使您快乐起来。”
来者脸上掠过一丝无奈,望着让·肯特说:“大夫,我就是马可尼。”
领导者不仅要管好团队、管好员工,还要管好自己,因为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往往管别人容易管自己难。只有打开心锁,放下思想上的包袱,才能享受工作成果。管理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自己的领域内成为专家,做名副其实而不是徒有虚名的专家。如果你的知识不足,就要多听专家的建议,这样你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石头的悲哀
有一块美丽的大石头,被山涧的激流冲洗得十分光洁。一天,激流开始变窄,冲力也渐渐减弱。最后,水全部退去,一滴也不存在了。
这样,石头就在陡峭的山坡上显露出来。巧的是,它正好在一座小树林的附近,那里恬静而又美丽。山坡下面是一条石子路。光洁的大石头占有特殊的地势,从那儿可以饱览许多东西。在这长满青草、开遍鲜花、充满芳香的地方,照理说,它应当感到非常幸运。
一天,它望着道路,发现人们在铺鹅卵石,使路面变得更坚硬。突然,他产生了一个疯狂的念头,要到下面的道路上去。
它对自己说:“我在这上面和青草混在一起干什么?我应当和兄弟姐妹们生活在一起。我觉得,这样做是最正确的。”
它这样说着,冲动之下,开始行动。没有靠任何人的帮助,它就开始向下滚动。真巧,一直滚到路中间才停下来,四周全是和它类似的曾经吸引它的鹅卵石。
“好极了,我就呆在这儿!”
这条道路十分繁忙。铁轱辘大车从它的身上轧过,奔驰的骏马震撼着大地,强有力的马蹄铁践踏着它,还有穿着带铁钉的靴子的农民和成群的牲畜都经常光顾它。
没有多少时间,美丽的石头就遇到了许多麻烦:有的打击它,有的践踏它,有的敲去它身上的一块石片。在灰尘、泥土和牲口粪便的下面,它几乎都认不出自己的本来面目了!
被玷污的石头开始向上看了,它痛苦地望着它离开的地方。那里是多么绿,多么洁净,多么芳香和美丽哟!石头为它失去的天堂叹气,痛哭流涕。但是,一切都是枉然。
“啊,回不到山坡上去了!我永远不会再有那种安宁的日子!对我来说,幸福不存在了……”
每个人的工作都有好的与不好的一面,但是很多人只看到了别人好的一面,因而盲目地羡慕别人的岗位,却不知别人的岗位不一定适合自己。领导者务求使员工明白,在追求更好的过程中,不要盲目,一定要权衡利弊,并懂得珍惜你所拥有的。其实,很多时候,所盼望的东西并不真正适合自己,可是往往为了别人的眼光,我们委屈了自己。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有很多这样美丽的诱惑,正如这世间有太多好看的鞋子一样,我们所选择的只是适合自己的一种。一件东西、一项职业,抑或一生的选择,并不在于它是否美丽奢华、被人羡慕,关键在于对自己是否真的合适。
庙里三和尚
三个和尚在破落的庙宇里相遇。
“这个庙为什么一片荒废凄凉呢?”甲和尚触景随口提出这个问题。
“一定是和尚不虔诚,所以诸神不灵。”乙和尚说。
“一定是和尚不勤劳,所以庙产不修。”丙和尚说。
“一定是和尚不敬谨,所以信徒不多。”甲和尚说。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决定留下来各尽所能,看看能不能够成功地拯救此庙。于是甲和尚恭谨化缘招呼,乙和尚诵经礼佛,丙和尚殷勤打扫。果然香火渐盛,朝拜的信徒络绎而来,而原来的庙宇也再度恢复了顶盛兴旺的旧观。
“都是因为我四处化缘,所以信徒大增。”甲和尚说。
“都是因为我虚心礼佛,所以菩萨才显灵。”乙和尚说。
“都是因为我勤加整理,所以庙产焕然一新。”丙和尚说。
三人为此日夜争执不休,庙里的盛况又逐渐一落千丈。分道扬镳的那一天,他们总算得出一致的结论:这庙之所以荒废,既非和尚不虔诚,也不是和尚不勤劳,更非和尚不敬谨,而是和尚不和睦。
人和万事兴。领导者如果容许甚或助长不和睦的苗头,什么勤奋、忠诚、创新,一切都将成为陪衬。在设法用我们的观念影响他人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侧重于他人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自己。如果你想要使某个人满足你的某项需求,你就得搞清楚他想要什么,用他的利益来提高你的利益,以此来达到目的。
乌鸦学鹰
鹰从高岩上以非常优美的姿势俯冲而下,把一只羊羔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能这样去抓一只羊,就不用天天吃腐烂的食物了,那该多好呀!于是,乌鸦凭借着对鹰的动作的记忆,反复练习俯冲的姿势,也希望像鹰一样去抓一只羊。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习得差不多了,呼拉拉地从山崖上俯冲而下,猛扑到一只公羊身上,狠命地想把羊带走。然而它的脚却被羊毛缠住了拔不出来,尽管它不断地使劲拍打翅膀,但仍飞不起来。牧羊人看到后,抓住了乌鸦,并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乌鸦也有。所以,乌鸦的初衷并没有什么错误,错误在于其实现目标的方法——它模仿错了的对象。乌鸦并不具有鹰的力量,所以,不管它的俯冲姿势练得多完美,它也不可能抓走一只羊。乌鸦并没有认清自己与模仿对象之间的差距,所以失败了。乌鸦用自由的代价为我们换来了一条教训:要选择正确的模仿对象并认清自己与对方之间的差别。每个企业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长处为己所用。管理者在选择标杆对象时,必须切合实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这样才会管理好一个团队。
县令买饭
在南宋嘉熙年间,江西一带的山民开始叛乱。身为吉州万安县令的黄炳调集了大批人马,严加防守。一日黎明前,探子来报:“叛军即将杀到。”
黄炳立即派巡尉率兵迎战。巡尉问道:“兵士没有吃饭,如何打仗?”黄炳却胸有成竹地说:“你们尽管出发,早饭随后就到。”
黄炳没有食言,他即刻带上几个差役,抬着竹箩木桶,沿着街道挨家挨户叫道:“知县老爷买饭来啦!”
当时,城内居民正在做早饭,听说县令亲自带人来买饭,便赶紧将刚烧好的早饭端出来。黄炳命差役付足饭钱,将热气腾腾的米饭装进木桶就走。这样,士兵们既吃饱了肚子,又不耽误进军,打了一个打胜仗。
黄炳没有亲自做饭,也没有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他只是借别人的手烧自己的饭。县令买饭之举,算不上高明,看来也平淡无奇,甚至荒唐可笑,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管理也是如此。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在于你多么会做具体的事务,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只有发动集体的力量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四两拨千斤,聪明的人总会利用别人的力量获得成功。
没有吃完的牛排
松下幸之助是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一次,他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人都点了牛排。等六个人都吃完后,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找主厨,不找经理。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主厨一看到松下就很紧张,因为他知道客人的来头很大。“是不是牛排有问题?”主厨紧张地问。
“牛排烹调对你来说已不成问题,”松下说,“但我只能吃下一半。原因不在厨艺,牛排做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经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
主厨和其他五位用餐者听后,都面面相觑。
“我想当面和你说,是因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难过。”
如果你是位主厨,听到松下的话后会有什么感受?是不是觉得备受尊重?时刻真情关怀员工感受的领导,将完全捕获员工的心,并让员工心甘情愿地为他赴汤蹈火。对别人表示关心和尊重,比任何礼物都能产生更大的效果。
主动降薪的总裁
亚科卡刚就任克莱斯勒公司的经理时,公司正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他认为经营管理人员的全部职责就是带动员工来振兴公司。在公司最困难的日子里,亚科卡主动将自己的年薪由100万美元降到1000美元。这100万美元与1000美元的差距,使亚科卡超乎寻常的牺牲精神在员工面前闪闪发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员工因此而感动地留下了泪水,也都像亚科卡一样,团结一致,不计报酬,自觉地为公司勤奋工作。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克莱斯勒公司就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跨国公司。
当一个公司处于困难时期的时候,首先老板要挺住,下属也要挺住。只有这样,公司才能走出困境。老板尤其要身先士卒,做好榜样,带给下属自信和保障。如果连老板自己都乱了阵脚,手足无措,可想而知,下属肯定会打退堂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