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人品-工作是砥砺德行的修道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品:做人成事的第一要素

    上等的人品,是人生的桂冠和荣耀。它是一个人最高贵的财产,它构成了人的地位和身份本身,它是一个人在信誉方面的全部财产。它比财富更具威力,它使所有的荣誉都毫无偏见地得到保障。

    今天的人们说起人生成功的要素来,总是提到智商、情商乃至财商,停留在技能本领或者精神性格的层面。这些确实是成功的要素,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了成功的另一项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品。尤其是对那些希望成就大事业的人来说,这一要素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

    当代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就极为重视人品的高下,认为一个人仅仅才华出众是不够的,还要有上等的人品。的确,是人品决定我们的一切,拥有上等的人品才能拥有辉煌的人生。

    大多数人的才能从某种程度来说,都是一种天赋,但是相反的,良好的品性却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一点一滴地塑造起来的。

    在中国某个著名的城市,一批接受深造即将成为建筑师的年轻人,在一位老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一座刚刚落成又需要拆除的大厦。因为大厦的建筑师接受贿赂,在他的设计方案中改换了关系工程质量的一连串数据……爆破的炸药正填入水泥未干的墙基。

    在场的人全都被震撼了。老教授颤巍巍地走到学生们跟前,想说什么却又哽噎着难以开口,只说了半句:“咱们建筑师不能造孽,应该积德……”

    在美国马里兰州建筑学院盛大的毕业典礼上,著名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仿佛是接着中国教授的话题大声演说:“一座大厦就是一位建筑师的名誉,这名誉不会从天而降,必须来自一块砖头、一块板材。什么是一块砖头呢?那就是一块实实在在的砖头。什么是一块板材呢?那就是一块地地道道的板材。而这一切全都来自建筑师的人品——实实在在、正直高尚的人品!”

    人们为了名誉,可以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但就是不愿意使一块砖头成为“一块实实在在的砖头”,让一块板材成为“一块地地道道的板材”,从而也就使得许多“明星”如流星般出现,又如流星般消失。这对于社会和个人,都是一种悲哀。

    实实在在、正直高尚,这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一个正直的品格不需要多少特殊的举动,品格如水,流淌在每一个人的日常行为里。

    1835年,摩根成为一家名叫“伊特纳火灾”的小保险公司的股东。因为这家公司不用马上拿出现金,只需在股东名册上签上名字就可成为股东,这符合摩根没有现金但却能获益的设想。

    就在摩根成为股东不久,有一家在伊特纳火灾公司投保的客户发生了火灾。按照规定,如果完全付清赔偿金,保险公司就会破产。股东们一个个惊慌失措,纷纷要求退股。

    摩根斟酌再三,认为自己的信誉比金钱更重要,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房子,低价收购了所有要求退股的股东们的股票,然后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这件事过后,伊特纳保险公司有了信誉的保证。

    已经身无分文的摩根成为保险公司的所有者,但保险公司已经濒临破产。无奈之中他打出广告,凡是再到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保险金一律加倍收取。

    不料客户很快蜂拥而至。原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伊特纳公司是最讲信誉的保险公司,这一点使它比许多有名的大保险公司更受欢迎。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从此崛起。

    过了许多年之后,摩根的公司已成为华尔街的主宰,而当年的摩根先生正是美国亿万富翁摩根家族的创始人。其实成就摩根的并不仅仅是一场火灾,而是他的人品。

    有时候,一个人高尚的人品可以击败许多厄运。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箪食、一钵水足矣。但要生存下去,并且活得精彩,就必须要有高贵的品格了。高贵的品格是一柄正直的钢刀,会帮你在前进的道路上驱魔除妖。

    人品是做人成事的第一要素,如果你拥有正直高尚的品性,那么成功、荣誉、财富等都会纷至沓来,否则,这一切都将永远离你远去。

    在职场生涯中,牢记“人品是做人成事的第一要素”这句箴言,有助于你走上成功之路。

    人格是人一生的最高学位

    品德成功论强调,圆满的生活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唯有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

    人生在世,或由于天资的差别,或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或由于所处社会地位的限制和职责的规范,办事能力有大有小,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只要重视德行,有好的操行,就是一个值得称道的人,也是一个能够做好自己的事业,前程充满希望的人。

    一位大学教授在上课的时候,拿出一个玻璃瓶子,把石头装入瓶子,当不能再装石头的时候,他问他的学生:“满了吗?”而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满了。”然后,他又把沙子放入瓶子,当不能再放沙子的时候,他又问:“满了吗?”这次学生们就说:“还没有。”教授笑了笑,说:“对!”接着又把水灌进瓶子里,然后问:“今天,你们从这个实验想到了什么?”有一个学生说:“我知道了,无论一个人的时间多么紧张,他都有空去学其他知识。”而另一个学生说:“无论你的知识多么丰富,你都能容下别人的建议。”而教授笑了笑说:“你们说的只是它的一部分意思而已。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刚才先放沙,再放石头,那么,石头还能全部装下去吗?先放石头,还是先放沙,其中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生道理,那么,什么才是人生中的石头呢?”

    “地位。”一个学生说。

    “学历。”另一个学生说。

    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教授说:“人格,人格就是这块石头,人格才是人生最高的学位。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把别人放在第一位,先人后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项美德,也是我们所要继承和发扬的。”

    史蒂芬·柯维博士,他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并入选为全美25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开篇就写道:

     “我潜心研究自1776年以来,美国所有讨论成功因素的文献。我阅读或浏览过的论著不下数百,主题遍及自我完善、大众心理学以及自我帮助等。对于爱好自由民主的美国人民所公认的种种成功之论,已算得上了如指掌。

    “从这200年来的作品中,我注意到一个令人诧异的趋势。那就是过去50年来讨论成功的著作都很肤浅,谈的都是如何运用社会形象的技巧与如何成功的捷径。但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特效药,治标而不治本。

    “比较而言,前150年的作品则有很大不同。这些早期论著强调‘品德’为成功之本,诸如像正直、谦虚、诚信、勤勉、朴实、耐心、勇气、公正和一些称得上是金科玉律的品德。富兰克林的自传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内容主要描述一个人如何努力进行品德修养。

    “品德成功论强调,圆满的生活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唯有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

    完善的人格魅力,其基本点就是修习完美的品德,恪守品格亦是赢得人心、产生吸引力的必要前提。一个充满德行的人,能更多地获得他人的信赖、理解,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合作。

    1836年,林肯通过考试当上了律师。当律师以后,由于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当地很有声望。很多人都来找他帮忙打官司。但是他为当事人辩护有一个条件,就是当事人必须是正义的一方。许多穷人没有钱付给他劳务费,但是只要告诉林肯:“我是正义的,请你帮我讨回公道。”林肯就会免费为他辩护。

    一次,一个很有钱的人请林肯为他辩护。林肯听了那个客户的陈述后,发现那个人是在诬陷好人,于是就说:“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辩护,因为您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那个人说:“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请您帮我打这场不正义的官司,只要我胜诉,您要多少酬劳都可以。”林肯严肃地说:“只要使用一点点法庭辩护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胜诉,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当我站在法官面前讲话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林肯,你在撒谎。’谎话只有在丢掉良心的时候,才能大声地说出口。我不能丢掉良心,也不可能讲出谎话。所以,请您另请高明,我没有能力为您效劳。”那个人听了,什么也没说,默默地离开了林肯的办公室。

    也许,偶尔撒个谎原本是毫无恶意的,但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怕的是,小谎言需要大谎言来掩饰,然后,谎言就会愈扯愈大。因此,你永远也不要尝试背离忠诚和信义,也别窃占任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你才能高枕无忧。

    品德是没有等级,不分程度的,它们不是通过交换报酬而来的,品德本身就是奖励,它是人类行为最具有成效的一种。恪守品德的人从不担心向谁撒了什么谎,无须忧虑谎言会被揭穿,所以,他们可以集中心力,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好品格源自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它不受地位、财富、环境等的限制。“没有关系,大家都是这样的”,这就是道德败坏者对我们的试探,而想拥有良好品格的人必须拒绝这些试探。

    德行是企业选用人才的第一标准

    如果将德行比喻为钢轨,知识和智力就是火车与推动它前行的动力。失去了德行这个轨道,马力越大就越容易导致车毁人亡。

    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最受青睐?这是每一个职场中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就是有德有才,即人们常说的德才兼备。两者都很重要,但德尤其可贵。

    宋代司马光认为,取士之道,当以德为先,其次经术,其次政中,其次艺能。在他看来,选用人才的原则,应该是把德行的考核放在首位,然后是经术,然后是政事,再就是艺能。司马光选用人才,把德行放在首位。

    以往,企业招聘和评价员工首先看重的是能力,英语水平怎样、会不会计算机、有没有相关的资格证书,等等。这在企业创建初期很有必要,因为企业要迅速“立”起来,这样做可以使企业尽快凭借员工的能力,站稳脚跟,拓展市场。但随着企业的成长,重能力轻人品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跳槽、带走或窃走核心技术另立“山头”,与原企业恶性竞争等事件频频发生就是例证。

    重才能轻人品的用人观,往往反映了企业经营理念的滞后,跟不上时代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要想长久发展,容不得半点短期行为。在能力和人品孰轻孰重的问题上,真正有经营眼光的企业注重招聘人品好的员工,且十分重视忠诚员工队伍的建设,如此,可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目标得到全体员工的认识、认可、认同,从而上下一心、同舟共济,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如果将德行比喻为钢轨,知识和智力就是火车与推动它前行的动力。失去了德行这个轨道,马力越大就越容易导致车毁人亡。

    詹鲁士的个人工作能力十分出众,可是他进惠普公司工作时间不长,就被主管解聘了。他觉得很没面子,一脚踢开主管的门,拍着桌子向上司约翰逊咆哮:“凭什么解聘我?

    是我的能力差吗?可是我认为我比我的同事出色多了!”

    不等约翰逊解释,他又口沫横飞地喝问:“是我没有创新意识吗?我们部门几项重要的创新措施,都是我最先提议的。你瞎了眼吗?”怒气冲冲的詹鲁士两眼喷火,指着约翰逊的鼻子恶声恶气地道:“听着,你这样对我太不公平!混蛋!”

    “请你不要激动,听我稍作解释。”约翰冷静地回答,“请原谅我的坦白,我从未怀疑过你的能力。你的能力是出众的,但遗憾的是你太过于傲慢无礼了。我们公司一直以形象良好、口碑极佳著称。而你,不但在公司内粗鲁、散漫,而且还蛮横无理地对待客户,这是我们坚决不允许的!

    “不仅如此,周围的同事都很难和你相处,我们的企业是很重视员工的工作能力,可是我们也同样重视员工的人品。”

    “可……这是我个人的私事,我想我的工作并没有受到影响。”詹鲁士争辩道。

    “如果你在家里,是的,我并没有否认这一点,但问题是你已经是惠普公司的一名员工了。”约翰逊耸耸肩,“实在抱歉,因你缺乏对别人起码的尊重,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他人的工作,而且也破坏了我们公司的形象,我们只能请你另谋他就!”

    詹鲁士被辞退了,实际上这与他的工作能力毫无关系。问题出在他的道德品质的败坏上——他不懂得尊重他人、蛮横无理和缺乏员工应有的文明修养。

    谦逊、坦诚、包容等是一个优秀员工所必备的品德,从中可以映射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某种程度上说,员工的形象代表企业的形象,一个工作能力再好的人,如果道德修养很差,也会使企业声誉受损。一名真正优秀的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绝不会忘记自身修养的锤炼和品德的积累。因为德行是企业选用人才的第一标准。

    摩托罗拉非常注重员工的品行和职业道德。如果一个应聘者的品行不符合摩托罗拉的要求,就算他的专业背景再好,工作能力再高,摩托罗拉也不会录用。因为,摩托罗拉非常强调团队精神,一个品行欠佳的人,会影响到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的个人能力再强,也不能弥补他对公司整体造成的损失。

    有一位应聘者,过关斩将进入了最后的面试阶段。就在他认为入围没有问题的时候,却遭遇了“滑铁卢”。原来,在回答过去他如何处理与客户的关系时,为了吹捧抬高摩托罗拉,这位应聘者一再贬损原先公司的客户管理系统,而摩托罗拉主管人员恰恰认为,他原先公司的系统很值得借鉴和吸收。结果他落选了。

    “我们本来很看重他对这个有价值的客户系统的管理经验,但他却不经意地把最优势的资源放弃了,我们只能重新考虑。”摩托罗拉人力资源总监说。

    虽然一个人的品行很难量化,但是,摩托罗拉认为,在面试过程中,仍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行。比如他的工作经历,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以往与客户、同事的关系怎样,他在寻求自身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是对公司考虑得多一些,还是考虑自己的得失多一些。

        摩托罗拉的选才标准,其实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品行第一”。

    企业是一个强调整体协作的团队。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应该竭尽所能为企业劳心劳力,这时候,个人的人品和德行就显得极为重要。品行有缺憾的人不仅会瓦解整个团队的凝聚力,而且会大大削弱团队的战斗力。

    人的道德品行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它教会我们实际生活的基本原则,只有认识到这种原则,并将它们融入自己的性格中,才能获得持久的成功和快乐。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可能会带来成功,但维持成功则需要良好的品行。

    心有仁念方能远离恶行

    一个人能心志于仁,不做坏事,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真的吃大亏、被欺负。而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来看,这种人也是符合道德取向和职业需要的。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立志去施行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论语·雍也》篇中有孔子这样的一段话:“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一个人能够很好地生存是因为他品行正直,而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生存却是因为品行不正直,这种情况很少,在孔子看来那也是因为他侥幸地躲过了灾难。

    “仁者无敌”,这其实并不是一句高调。在当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所谓的“仁爱、良心”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这其实是一种既狭隘又短浅的观点。从长远的发展看,立志行仁,内心就会有一种向善的自律力量,它会使一个人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但拥有推动生活、事业的正确力量,而且也能够在整个前进的路上,不产生内在的焦虑、彷徨,同时令外界见不得人的干扰、攻击对你敬而远之。

    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前,时代的变化并不能改变事物自身的规律。用心险恶、手段卑劣,虽有时候能获取蝇头小利和短暂的好处,但毕竟不是正道;只有内心仁德平和,行为光明正大,才是能够成就大事、行之久远的正确的做人做事途径。

    15世纪,荷兰的几个水手为了寻找一条通往中国和东印度群岛的航线,组织了一次探险航行。探险队起航前,荷兰的商人把一些准备和中国进行贸易交换的商品装上船。水手们肩负着重任,出发探险了。

    水手们抵达北冰洋后,夏季已结束。探险船被冻结在冰水中,全体水手被迫登陆。他们在登陆的岛上修建了木屋,等待着春天的来临。在饥寒交迫的恶劣环境中,有些水手因饥饿而患病,不幸死去。而其他水手,没有一个人动那批货物,那批货物全是舒适的服装、好吃的食物。

    由于船长期受冰块挤压,造成了船身破损,冰雪融化后,水手们只得站在齐腰深的冰水中修船。在这从死神手中挣扎逃出的时刻,水手们仍带着商人托付的货物。水手们上岸后,首先就是把货物打开来晾干,因为他们想在好的状况下将货带回荷兰。

    在剩下的日子里,水手们饥寒交迫,但是仍没有人去动那些货物。

    一年多过去了,历尽艰难的水手终于回到了荷兰。他们早已一无所有,但货物却完好无损。荷兰商人们看到这批货物,都称赞水手。

    这些水手身上所体现的使命感、仁义的光辉,这种道德的约束、良心的承诺,就是仁义的力量。他们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仍然不以丧失仁义来挽救生命。

        被称为内圣外王的曾国藩曾说自己,宁可被认为无才而为庸人,也不可被认为有才无德而为小人。这反映了他在仁德与才干之间的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不断规范,选拔人才,也是以品质为先的。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

    一个人能心志于仁,不做坏事,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真的吃大亏、被欺负。而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来看,这种人也是符合道德取向和职业需要的。

    品行映照的是我们的灵魂,一个人如果品行修炼不好就会感到灵魂不安,而且容易犯下错误。即使是一次微不足道的错误行为,也会给以后的生活带来挥之不去的阴影。这种不良记录终将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一个人的不良行为也会使整个社会为之付出代价。一个人的名誉、能力要想得到社会公众长久的认同,必须持续地在每一件事上都为自己的态度负责。在我们的工作中,你种下什么种子,将来必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果定律。

    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是自己书写的档案。消极地工作的人会给老板、同事、客户留下一个不敬业,对自己、对公司不负责任的印象,这种负面影响很可能会对我们以后的工作、生活形成障碍。你在这个世界上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为什么工作,如何对待工作?从根本上说,这不是一个关于做什么事和得多少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生命态度的问题,一个体现你职业道德的问题。对于职场中人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工作,只有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断修炼自己的品行,将精力完全投入自己的工作,才会拥有精彩的人生。

    能力与修养,员工必备品质

    只有一个自身修养达到了一定水平的人,才会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将能力运用到应该发挥其作用的地方,最终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和职场中的强者。

    每个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员工素质的提高,都会或多或少地向员工提供一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这种学习多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员工自身修养同样需要提升。实际上,这种事情并不需要老板交代,每个员工都应该自觉地进行自我素养的提高和自我人格的完善。

    能力必须与品格匹配才会发挥其正面价值。能力突出而品格低下的人在面对诱惑的时候,能力就成为可怕的工具,它只会为私欲服务。正如诚信和敬业密不可分一样,对员工而言,能力与修养都是一个员工必备的素质。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也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高尚的人格都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面对一个极好的职位,年轻人总是对其所要求的条件感到惊愕,因为这些条件,往往是他们从未想过的品质和性格,例如,优雅的举止,谦恭的态度,乐观的精神,以及亲切而乐于助人的性格,等等。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某人会如此轻松地取得成功,为什么他如此受欢迎。他们没有意识到,高贵的个人修养正是其制胜的法宝。评价一个人,必须要全面。一个人获得成功的能力,不应该仅仅以其智力来衡量,而且还要看他的说服力、吸引力、亲和力以及取信力。他的表情、举止、情趣、人格,以及交友能力和维护朋友的能力,所有这些对他能否取得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满敌意的表情,令人反感的举止,乖戾孤僻的性格,常常会抹杀优秀的才能,令人产生偏见和敌视。

    有一个年轻人,其乖戾易怒的性格,抵消了其惊人的活力和出色的头脑。他暴躁的脾气和尖刻的言辞,经常会伤害他人。他有超强的工作能力,却被自己令人反感的举止和性格所阻碍,始终难以得到提升。假如没有这种性格缺陷,以他杰出的才能和充沛的精力,他的业绩一定会得到迅速的提升。

    有出色的才能,但是却缺乏吸引和取悦他人的品质,这样的人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常常听到老板们说,他们决定不聘用某某应聘者,因为他举止欠佳,或者因为他没有风度。没有什么可以替代个人魅力和优雅迷人的风度。尽管大多数人认为,人的风度是与生俱来的,但事实上是可以后天获得的,只不过你必须为此承受烦恼和痛苦,就像要成就任何有价值的事业,你必须有所付出一样。

    为什么林肯总统有那么高的声望,为什么他的人格受到美国人民甚至是全世界人民的敬佩与赞赏呢?那是因为他一直尽心尽职地工作着,从来都没有不良的工作记录,当然他也不做有损自己声誉的事情。无论是在哪个国度,哪个时期,不论你是腰缠万贯的富翁还是一贫如洗的穷人,不论你是高官显赫还是一介平民,有一点你必须承认——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大家非常熟悉的松下电器的老板松下就是一个颇具人格魅力的管理者。20世纪20年代末,日本经济很不景气,也影响到松下电器。很多企业都纷纷卷入裁员减薪的浪潮中,可松下既不裁员也不减薪,却毅然减产。这种正直负责的态度和气概感动了员工,从而在公司内部自发形成一支促销大军,不久就实现了销空库存、全员生产的局面。

    松下以他的人格赢得了广大员工的热爱,也使他的企业力挽狂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所以,一个人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其他东西无法代替的。金钱财富、地位权力都无法弥补一个人人格上的缺陷。一个人不论多富有,也不论有多大的权力,如果在他的人品中找不到诚实与正直,那么他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当人们提到他的名字时,即使有羡慕之心,也不会有敬佩之情。

    只有一个自身修养达到了一定水平的人,才会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将能力运用到应该发挥其作用的地方,最终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和职场中的强者。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获得以下认识:

    ·人品决定我们的一切,拥有上等的人品才能拥有辉煌的人生。

    ·完善的人格魅力,其基本点就是修习完美的品德,恪守品格亦是赢得人心、产生吸引力的必要前提。

    ·人的道德品行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它教会我们实际生活的基本原则,只有认识到这种原则,并将它们融入自己的性格中,才能获得持久的成功和快乐。

    ·对于职场中人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工作,只有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断修炼自己的品行,将生命完全投入自己的工作,才会拥有精彩的人生。

    ·只有一个自身修养达到了一定水平的人,才会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将能力运用到应该发挥其作用的地方,最终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和职场中的强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