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2月,徐赖观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的党员之一。因工作积极、立场坚定、廉洁奉公,对敌斗争坚决,在发动群众斗争、建立政权等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受到区领导多次表扬。
1946年7月,因国民党撕毁政治协议,全面进攻解放区,徐赖观随县委撤退到山东,转入华东党校华中分校二中队学习。在撤退过程中,徐赖观不怕困难,坚定信念,忠诚地保管好大批公款。1946年10月,徐赖观由地方转到部队成为一名军人,在机关从事保卫工作。期间,他较好地掌握党的反特斗争原则和政策,主动协助地方党委处理匪特之间矛盾,审查、侦破、破获多起敌特案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徐赖观先后参加了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等多次战役,参加淮海战役时因对敌开展政治攻势取得一定成绩,荣立4次三等功、1次四等功。1949年8月到1950年3月,因参加浙江剿匪战斗有功荣立1次四等功,1950年10月,在21军教导团协助黄岩县路桥区侦破国民党反共救国军浙江纵队案,荣立三等功。
1954年8月下旬,徐赖观由华东军区总后勤政治部转业到二机部十局在南京创办的292技工学校,参加筹备工作。1954年10月,到二机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工作,期间以身作则,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关心群众,虚心诚恳帮助下级,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在调入航空工业局机关后,带病坚持工作,积极努力,表现较好。
1968年3月,徐赖观从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研究院第九研究所来到湖北襄樊,受命组建襄樊航空救生研究设计所,任筹建组临时负责人、副所长、所党委常委等职务。作为创建研究所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直接领导、参与了研究所设计任务书的制定、所址选点和基本建设。在踏勘选址过程中,他身先士卒,带领大家爬山路、攀小道,走遍山山岭岭,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四处奔波,和地方政府就征地问题疏通渠道,几经上级审核,将所址选定在襄樊市西郊泥嘴区鲁家冲区域,为组建工作奠定了基础。组建初期,条件异常艰苦,他和大家住芦席棚,喝泥塘水,一砖一瓦,从零起步,边施工边科研,为加快建设步伐做出了积极贡献,集中体现了一名老党员、老干部忠诚党的事业,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可贵品质。同时,为积极协调推进火箭橇滑轨建设前期论证选址等也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一定成绩。
1983年3月,徐赖观响应党的干部年轻化的号召,在研究所首批离休。离休后主动担任所志总编辑和子弟学校校外辅导员。徐赖观在研究所艰苦奋斗,勤勉工作整整20年,为研究所的建设和航空救生事业呕心沥血,做出了积极贡献,荣获航空工业部颁发的“献身航空工业三十年”荣誉证书。1988年5月去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