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老师故事-永远的账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现在看来,那是一种很幼稚的行为,而当时,他确确实实是那么想的,那么做的。

    那是若干年前,这里的山村比现在更穷,那一年,穷苦的山沟竟出了一个中学生,这就奇了,更奇的是,这个学生每天要赶20里的山路到村中学去读书。

    学校没有食堂,学生便一日吃两餐。山里的冬天来得早,也许是日头短,来不及做早饭吧,公鸡刚叫两遍,学生便怀揣一只大红薯,踏着早霜上路了。中午,同学和老师回到附近的家里去吃饭,只有这个学生守校,将那只红薯放在火旁烤一烤,权作中餐充饥。

    这样吃了大约两个月。山上贫瘠,养不起更多的庄稼,学生家里的红薯便有限。学生吃尽了家里的红薯后,不得不打消了吃中餐的念头,每天中午靠在火炕上,捧着书读。

    红红的火苗映照着那张又瘦又黑的小脸庞,学生忍着辘辘饥肠,全神贯注地读书写字。

    一日中午,班主任岳老师来得特别早。他来到学生跟前,用他特有的虚弱的声音轻轻问:“你天天中午不吃饭吗?”

    学生从书中惊醒,不好意思地说“晚上多吃一碗就赶过来了。”

    岳老师摇摇头:“如果一顿饭能解决问题,人为什么吃三餐?这样吧,你中午到我家吃饭去。”

    “不,不!”学生的脸更红了。学生知道,家太穷,还不起老师的情。

    “我知道你不好意思,你这样用功,长大了肯定有出息。等你有出息了,你再还我行不?”

    “岳老师,一顿饭收多少钱?”学生当真了。

    “饭收一毛,菜收一毛,这样吧,一天按两毛收行不行?”岳老师慈祥地笑着说。

    学生也点头笑了。他想:这是合情合理的事,正如借债还钱一样。

    这样,每到中午,他就跟岳老师去了。岳老师的家也穷,孩子也多,吃得不比他家好。但饭香。饭后,他在他辟了专栏的日记本上记下了他吃饭的天数和款项:某月某日,两角……

    3年来,他一共欠了老师300多元。

    学生没有辜负老师和家长的希望,他考上了师范学校,3年后又参加了工作。当他怀揣第一个月的工资,回到母校找岳老师时,得到的第一个信息竟是:年近60,患有心脏病的岳老师,已经与世长辞了。

    他匆匆赶到老师家,却再一次扑空,邻居告诉他:老师的家已搬回原籍了。

    失魂落魄的他又找到了岳老师的坟墓。此刻,还债的事已使他满脸通红和愧疚,他羞于启齿。他久久地伫立在芳草萋萋的墓前,泪流满面,最后才喃喃地说了一句:“恩师,我知道怎样热爱自己的工作了。”

    (金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