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职场你缺什么-谁在窃取你的劳动成果,你缺的是防人之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你做的不一定就是你的

    在一次对1370位员工的调查中显示,有接近92%人的劳动成果被别人享用过。其中一半以上的人还是选择了忍耐的方式承受下来。在这群人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劳动成果被上司或者是公司享有,还有一类则是被那些居功好大的同事占为己有。

    在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中,有些人总是喜欢把别人的功劳占为己有。这个时候受到伤害最大的应该就是当事人。也许你好不容易刻苦钻研出来的东西,下一刻就已经被别人“鸠占鹊巢”给利用去,你无奈的同时也相当愤恨,但是后悔却已经来不及了。

    王君和苏珊两个人同在一个部门工作。年终的时候,公司搞推广策划评比,每个人都可以拿方案,优胜者有奖。王君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经过半个月的深入调研,加上平时对市场工作的观察思考,王君很快做出了一个非常出色的策划案。

    方案征集截止日的最后一天,苏珊用探究的目光盯着王君,说:“让我也看看你的方案吧。”王君心想自己平常和她也相处的还不错,现在也没有理由不让别人看,所以也没太注意,就直接拿过去递给了王君。

    第二天开会,苏珊因为资历老,按次序先发言,结果让王君大为吃惊的是,苏珊讲述的方案居然跟自己的方案一模一样,在讲解时,她居然还对老板说:“很遗憾,我现在只能讲述自己的口头方案,电脑染上病毒,文件被毁了,我会尽快整理出书面材料。”王君怎么都没想到苏珊会抢自己的功劳,她不敢把自己的方案交上去,也不敢申诉。因为资历浅,怕老板不相信自己,所以最后只好伤心地离开了这家公司。

    在团队中你可能做了不少工作,但或许不是被“整合”进团队的集体成果,就是在队长模棱两可的说法中划到了队长名下。你可能委屈,也可能不服,但你做的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在如今这个职场中,类似这样的争功行为在公司里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如果你的解决方法不恰当,你不但很难要回属于自己的功劳,甚至还很可能落下一个“诬陷他人”的罪名。所以平常我们一定要注意提防。

    当然,如果是公司享有,那么你也得勉为其难的接受,因为你本来就是为公司所服务的,既然公司享用你的劳动成果,也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如若是被旁人窃取,那么你就要注意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如何提防小人的方法:

    首先,试着赞扬对方,然后申明功劳是自己的。

    针对同事的独特才能进行真诚地赞赏,让对方产生愉悦感,这样有利于接下来你重申功劳是自己的。你还需要早点行动,尽量赶在对方把你的“战利品”公布出来之前,进行适时反击。你可以在恰当的环境给予对方委婉的暗示,并且努力证明自己不是可以任人捏拿的“软柿子”。

    其次,软硬兼施,适当还击。

    在职场中,我们可能会碰见一些老资历的人,而且要挟新人去做一些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然后再将这些事情占为己有。他们往往出力最少,但是确是邀功最多的一个。碰到这样的人时,除了忍气吞声,我们还要学会适时的反击。因为如果我们过于软弱就很可能被别人踩在脚下,而且任意拿走我们的功劳。

    最后,全身而退,抽身而出。

    如果你的劳动成果已经被别人占为己有,而且对方还表现非常傲慢,那么这个时候你的“好言好语”也不在起任何作用了。你为有使出最后的杀手锏那就是全身而退。虽然这样做可能让你觉得万分委屈,但是比起那点儿名誉,当你看到你的设计或者想法已经被运用到实践中去,是不是更重要一些呢?

    我们一定要明白,如果不想在职场中让别人占去你的功劳,那么我们在注意提防他人的同时,一定还要大胆的与理据争。不想在职场成为别人玩弄的对象,就一定要随时充满勇气,为自己争取应得的利益,切莫因为软弱或者大意让那些小人给沾了光。

    2.谁在踩着你的肩膀向上爬

    善良不是无知,如果职场中有人利用你的善良和信任把你当做自己晋升的阶梯,踩着你的肩膀往上爬的话,就请你赶紧把这些平时笑嘻嘻,一脸恭顺的人的伪面具给揪下来吧。不要天真的被人利用了还不自知。

    职场是利益汇聚的场合,里面掺杂了各种各样的纷争。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存,我们一定要懂得注意自己我防备,免得一旦被一些利欲熏心的小人盯上,利用你成为他们获取利益的一颗无辜“棋子”。

    李然最近有些郁郁寡欢,她不能想到的是跟自己同处一个部门同事兼死党陈敏竟会在同行业跟自己公然竞争。陈敏是一个离了婚的女人,想当初她刚到公司的时候,完全对这个行业没有什么经验。作为部门主管的李然自然成了她的入行老师。那个时候的陈敏对李然嘴可甜了,左一个“然姐”,右一个“然姐”地叫,而且下班后还会到李然家串门。

    李然是个挺人性化的上司,她对于他人的好意从来不懂得拒绝,比如陈敏会常给她两岁的儿子买一个小礼物,李然则经常手把手地教陈敏一些经验。陈敏也十分好学,平时有任何问题总是虚心的请教李然,而且工作之余,还经常拉着李然去逛街。想当然的李然把陈敏也当作了最为知心的朋友,对于行业内的一些小“秘密”,她也经常提醒陈敏注意。

    然而两年后,当陈敏已经褪去曾经的青涩,成长为一个工作经验丰富,而且能力俱佳的职场标兵时,她却毅然辞职到了另一家公司,因为那家公司提出的报酬非常丰富,陈敏想都没想,便一口答应了,转瞬间,陈敏便成了李然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她刚上任就抛出了李然曾经给她透露过的一些公司计划,来了一个“先下手为强”,搞得李然措手不及。

    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其实职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或许大家平常看起来都和和气气,亲密如一家。可是一旦面临晋升、加薪、裁员等利益问题时,曾经友好的关系转瞬间便成为了竞争关系。如果你还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以为“你好我好大家好”,那么就很可能遭到职场小人的暗算。

    不是说在职场单纯、善良就是错误,只是在办公室中,你应该收起你那乖乖女的形象,不要显现的太过于单纯幼稚。职场毕竟是一个各个年龄层都身居其内的竞争场合,你的那些单纯与善良对于一些本就不怀好意的人来说根本就是一个十分好的利用机会。

    我们常说“暗箭难防”,寓意也正是对于一些小人的计谋,我们要特别注意。每个人在职场之路上都有自己的利益谋取,千万不要被那些职场“老手”的花言巧语给骗了去,一副乖乖待宰的样子,待到别人利用完你这颗“棋子”后,便卸磨杀驴,到时候你就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夏青毕业后就在一家公司上班。在学校时,夏青就很会拍院系领导、老师的马屁,现在到了公司,他的作风一点都没有变,成天把上司哄得高高兴兴。

    比如说,他把公司里大大小小的主管生日什么的都记得牢牢的,每当某个主管生日,他总是在前几天,就撮合办公室的其他职员在一起,商量给主管买什么生日礼物好。而且他还根据上司的职位,确定礼物规格。

    因为夏青平时和上司相处比较好,而且在上司那里能说上话,所以大家都按照他的建议做了。可是后来,大家发现每次给上司买礼物的费用都是由其他人来均摊,而夏青自己往往是一毛不拔。不但如此,礼物总是由夏青一个人亲自送,大家出钱的事情他提都不提。

    虽然夏青平时在大家眼里处世都比较圆滑,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但是这种做法在大家的眼里却是十分厌恶,明摆着就是靠着大家为自己博取上位,而他自己一份力都没出,从那以后,大家都开始疏远夏青,而且办公室有什么活动,大家也没再叫他了。

    在工作中,像夏青这种损人利己、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的同事可以说不在少数。既然你已经和这样的同事在一起工作了,你就应该时刻懂得提防,这些人通常眼里只有自己的私欲,他们会为了一丁点的利益而不顾一切。所以,你应该尽量避免和此类人接触,而且不要过多的参与到公司中的是非竞争中去。

    在职场中有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同事,“千招会”当然好,但“一招精”更让人刮目相看。同事间相处的最高境界是永远把别人当做好人,但却永远记得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好人。只有这样你才能避免成为别人的垫脚石。

    所以,要想在职场上行走通畅,那么就请你撑开心头的防护伞吧,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职场这片暗礁涌动的险海地带畅游无阻。

    3.即使脆弱也不能让别人看到

    职场基本天条——不要在工作场所流露个人情绪,不要让个人情绪左右你的工作。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但是如果是在气氛严肃的职场中,那么可就得注意收敛一下你的情绪了。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悲恸的视觉细胞毫无保留的展现在大家面前,让大家发现你最为敏感的神经的话,那么就请你不要随意显露你的脆弱。因为你越是表现的可怜,别人就会越是觉得你是弱者,而且还很娇气。

    赵丽丽在国外留学7年,成绩十分优异,英语口语相当好,人长得也漂亮。因此一回国就被一家高级外企公司录用了。一开始,赵丽丽的热情比较高,有干劲也有能力。公司老一辈的同事和领导对她的工作都十分满意。

    可是不久,部门接了个新项目,因为时间紧,所以加班自然就是家常便饭了。因为以前每次项目来的时候,同事们也都是先昏天黑地地干活,待项目结束,再休息庆祝一番。所以大家都没有多说什么。可是赵丽丽是首次参与项目制作,难免对加班的事情有些不解。而且看着手头一天到晚做不好的活,赵丽丽心中焦急的同时觉得压力也特别大,时不时地就抱怨一两句,最后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完全没有了活力。其他同事一关心她,她的语气便表现的无奈的同时还特别委屈,认为自己无法接受这么重的任务。

    很快的,赵丽丽这种不堪重压的脆弱便经由有的“好管闲事”的同事传到了公司老总那里。老总把赵丽丽叫了过去对她说道:“如果你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接受工作的压力的话,那么我想你也没有留在公司的价值意义了。”赵丽丽听后,本想为自己辩解,可是又无话可说,只好憋在心里,无故生了顿闷气。

    对职场新人来说,你可以委屈,可以痛哭,但是这些都请留在家中,而不是把这些脆弱和怨恨带到职场上去,更不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你的脆弱。因为如果你还想在这家公司继续混,你就绝不会希望大家把你看作弱者一样看待。

    办公室本来就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是非,如果你时常将自己的情绪流露出来,那么就会损害到自己职场之路的发展。因为你这些弱点会被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小人给牢牢抓住,作为下次打击你的把柄。我们要明白“公司”并不是由一群有共同理想的人所组成的,“同事”是为了生活及地位而聚在一起,彼此极具竞争性,斗争由此产生。有些人为了抢着向上爬,希望出人头地,常常就喜欢看到别人显露的弱点,这样一旦自己把握住,就可以成为制约他人的最好威胁手法。

    王品和林杰是同一部门的同事,当初两人同进办公室,在一起工作了也有两年了。可是最近公司下发的提拔名单里,赫然写着林杰的名字,这可让王品实实在在地醋了一把。郁闷的同事,还愤愤不平。他想林杰和自己能力差不多,凭什么他就能提拔。上司真是有眼无珠,不识泰山。

    于是,从那以后,王品对待工作不但消极,而且整日都是得过且过,该干的也不干了,业绩越来越下降,整天一脸怨气,牢骚满腹,一幅怀才不遇的痛苦状,心理素质十分脆弱。几个月之后,上司找到王品谈话说他这段时间的工作任务不仅没完成,而且态度上也有问题,王品本来就有点悲愤难当,这下怨气爆发,一下就提出了辞职。上司听到后,也没有挽留的意思,立马就同意了。

    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请你自问一下,你的脆弱是做给谁看,又有谁能懂?在职场中,谁也无法帮你,能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而已。那些不好的思想请尽量的在你脑海中删除掉吧,千万不要让这些情绪的废品日后成为别人利用要挟你的把柄。

    当然,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但是,凡事有个度,而且还要针对一定的场合。如果你在职场中过多的展现出你的脆弱和不堪一击,那么你的同事,你的上司也会对你的能力产生质疑,对你的职业生涯埋下危险的伏笔。

    职场人需要的是坚强,需要有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如果你不想成为被他人利用的对象,那么就请收敛一下你的脆弱,当你撑起坚强的风帆时,你才能迎来职场之路风和日丽的路途。

    4.面对明枪与暗箭,学会“正当防卫”

    充满竞争的职场,“暗箭伤人”是经常会有的事情。或许这些人不一定非跟你过不去,但却还是有意无意地排挤你,你做出的所有努力都被看做是表现欲强,甚至有些小人还会不经意间散布一些小道消息来攻击你。在这种“明枪暗箭”之下,你的工作情绪自然会受到影响,怎么应对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李润与张华是同一部门的同事,两人因为性格原因平时并不怎么来往。李润性格特别开朗,每个同事和李润关系都很好,而张华比较内向,每天都看他皱着眉头,不知道在烦什么事情。

    因为李润的工作表现和平时的为人处世,领导准备提升李润,也正好办公室主任要退下来,于是领导找他谈话,让李润接这个位子。也不知道这次谈话内容怎么被张华知道了,他就开始冷嘲热讽,意思是:李润是个圆滑的人,很会拍马屁。李润倒也没和他一般见识。

    可是刚过了一个星期,上级便来找李润谈话了。他说单位收到了匿名信,说李润生活作风有问题。看到这无中生有的事情,李润异常郁闷。当然,他第一个怀疑的人就是张华,因为平时嫉妒排挤抢功总少不了他的份。

    好在领导对李润特别了解,也对这种匿名告状的形式不屑一顾,最后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后来李润上任没几天,张华主动提出了辞呈,这下李润当然知道是谁做的了,也明白了“暗箭”的厉害。

    在自己身边人的“暗箭”之下,要想不受伤害,确实需要一点儿智慧与技巧,但也并不是无章可循的。关键要看你能否发现规律。那么我们在这险恶的职场环境中,怎样才能真正地保护好自己,提防住这些明枪暗箭的袭击呢?

    首先,随时提高警觉。

    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不一样,而且每个人的处世方法也不相同。所以,我们一定要随时提高警惕。不要在人前人后多嘴,也不可让小人有可乘之机。如果遭到小人的抢功,绝对不能手软,打得过就要一棍子打死,打不过,就闪,而且要快点闪,尽快脱离小人的势力范围。

    其次,切勿轻信于人。

    不要轻易相信你的同事,即使你的同事天天和你在一起对你微笑,你可能到了被炒鱿鱼时还不知道是谁在你的上司和老板面前打你的小报告,说你傲气,工作上难以配合。其实你不是骄傲,你只是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笑不出来,不想为陌生人浪费你周末的时间参加所谓的公司活动而已。

    其次,同仇敌忾使其高。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没有三头六臂通天法眼是挡不了全部冷箭的。所以如果你遭遇到这种小人时,一定要采用“受伤阵线联盟”战术,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是关键,若是大家上下一条心,那么倒也不失为好策略,但是切忌中途有人退缩,以免阵线瓦解。

    最后,清者自清。

    当对方已经摆出了明枪时,你大可不必与之争吵。此等人多认为自己高人一等,长你一筹,无所不通,无事不能,他自己以真理的化身自居,无论问题是西瓜之大,还是芝麻之小,他都会以誓死捍卫真理的气概与你针锋相对,气势咄咄逼人。这种人一旦对你怀有成见,就会处处跟你唱对台戏。遇到这种情况,很容易使你陷入顶撞式的辩论漩涡。所以,清者自清,只要你在领导心中是好的,那么也不必为这些爱说闲事之人所烦恼。

    所谓:“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有是非的地方,必有小人。”所以,不管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降低自己的士气,也不能卸下自己的防备。对付各种真枪实剑,虽然没有流血牺牲的真实场面发生,但是我们也要随时注意,采取正当的防卫来保护好自己。

    5.提防“舌头底下压死人”

    每个身在职场上的人可能都会遇到过这种情况,不管我们在哪里工作,总都会有这么一帮喜欢三五成群在背后对人指手画脚,议论是非的同事存在。那些从他们口中传出的流言蜚语,就如一颗颗射出的子弹,稍不留意就重伤到他人和我们自己。

    职场流言就如一种顽疾,从它形成的初期开始,就一直无法根除。而作为职场人士,我们更要有所提防这些不经意间的“流弹”袭击,因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软攻击”,说不定哪一天就真的会成为你职场之路上的一个大阻碍。

    25岁的马筝是一个标准的美人胚子,也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不管她走到哪里都能迅速地成为一道风景。自从进入职场后,马筝更显得成熟大方起来,而且工作也是轻车熟路,慢慢的她便成为了公司老总最为得力的助手,升迁的日子更是指日可待。

    有一次,财务张经理突然要她监督刚任职的营销周副总的考勤,马筝想了想当即断然回绝了。事隔几天后,马筝不经意间将此事向一位同事透露道:“张经理要我监管周副总的考勤,我才不敢呢。”那位同事嘴巴瘪了一下,透着嘲讽的味儿对马筝说:“这事你不要管。”但是,让马筝想不到的是,最后这事不知为何会被传到了周副总的耳朵。

    终于,老总把马筝叫到了办公室,老总怀疑马筝无中生有、兴风作浪,破坏办公室同事关系。为此,马筝很是郁闷。事后,马筝才知道,原来当初那句无心的话倒是成了别人的把柄,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终于被一向与财务张经理关系不好的部门负责人向周副总传递了信息,为此,马筝这才见识到了办公室流言传递的厉害性。

    在职场中游形形色色的人,你可以选择独自一人清者自清,可是却无法抵挡那些专爱给人“染色”的小人的攻击。尤其是当你听到这些颇具攻击性的流言蜚语在你周围响起时,你依旧还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那么这种“闷亏”你可就是要吃定了。

    对于身居职场的大多数人来讲,一定要学会防备和跨越职场“舌头底下压死人”这道坎,否则你不仅会一直生活在职场沉重的压抑之下,还会极大地限制自己的聪明才智。因为这些充斥在你周围每天都让你顿觉压力倍增的流言,会让你渐渐模糊本来就很清晰的思路,从而丢弃掉许多机会,陷入到职场无尽的烦恼和恐慌之中。

    那么当我们真正遇到职场这些可以杀死人的“软刀子”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下面就为大家提个醒:

    1.保持镇定。

    切忌在流言面前暴跳如雷,大吵大闹,那样只会于事无补,反倒给上司留下一个遇事急躁、缺乏沉稳的坏印象。流言决非空穴来风,静下心来寻找一下源头,寻求解决之道。谨记,流言面前保持微笑、冷静对待,要比捶胸顿足泪雨滂沱要好得多。

    2.寻求支持。

    单枪匹马笑对流言,虽说显示了为人坦荡一面,但毕竟会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主动出击,寻求支持,争取绝大多数的同盟,才是彻底战胜流言之道。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积极主动寻求上级支持外,向下寻求支援也极为重要。上司在流言面前总会以下属意见为参考,下属意见有时会起到一言九鼎之功效。

    3.自我反省。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自己应该好好想想,这些流言的出笼是否真的与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妥有关?如真的是自己哪方面处事不公,为人不仁,乃至做了有悖良心的事,不妨当面认错并改正,求得公众的谅解与支持,让流言降温或熄火。

    4.攻其破绽。

    如果自己本来就没有做过什么,当留言有愈加扩大趋势时,我们也应当适时的反击。找准源头,攻其破绽,主动出击,才能真正驱赶的走流言。流言最怕真理和阳光,摆出事实和真相,敞开大门说话,就会给流言以致命一击。

    5.弃利回避。

    不可否认,所有流言或多或少与“利”字挂钩,难以分开,如果你舍弃小“利”或置身“利”外,则可有效回避流言。当然,这里的舍弃是有效舍弃,是以退为进,否则就中了造谣者的圈套,自己也得不偿失。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尤其是在职场这个兼具利益矛盾冲突的场合里,对于他人的诬蔑或陷害,我们应当有所提防。特别是像流言蜚语这样的“软刀子”,我们更加应该注意提防,毕竟“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如果真是不小心进入了上司的耳朵中,那你就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另外,直接把流言消灭在萌芽期,不让流言威胁到自己的工作,同时还能起到一个威慑的作用。所以,身在职场,一定要对自己有个警备之心,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流言蜚语所击倒,让职场心理能够健康的成长。

    6.守住你的隐私

    任何人都有隐私。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块不希望被人侵犯的领地。可是有些人在职场上,总是喜欢打探别人的隐私。对于这种人,我们一定要有所防备,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隐私就可能被当成“笑料”暴露在大家面前了。

    同事之间因为有利益牵扯,所以关系总是复杂多变的。所以在职场上,我们切忌不可轻易把自己的隐私告诉其他同事,以免被别人利用而不自知。无数实例告诫我们,即使是共事多年的同事,也不可能像朋友那样没有任何利益冲突,我们一定要慎重对待。

    王芳和陆嘉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是工作上的搭档,两人关系很好。王芳结婚之后,确知自己怀孕时,最先与陆嘉分享这个喜讯。在王芳怀孕三个月左右的时候,她们所在的公司因管理不善关闭了,两人就一起重新找工作。王芳从报纸上得知一家大工厂需招两个从事她这个行业的人,便约了陆嘉同去面试。当时负责招聘的部门领导听说他们是旧同事时,还用奇怪的眼光看了她们一眼。第二天,王芳接到了那个领导的电话,要她去上班,她高兴地打电话告诉陆嘉。

    可是,等王芳去报到时,领导却问她:“你是不是已经怀孕了?”王芳一愣,心想:老板是怎么知道的?老板接着说:“与你同来面试的那个同事刚打电话来说的。如果我不知道这事也就罢了,但现在我知道了,我只能向你说声抱歉,我不想我的员工进来半年就要休产假。”王芳知道是陆嘉在背后搞了小动作,心里涌起一股情绪,但说不清是愤怒还是悲哀。

    那位领导接着说:“我当时就奇怪你们俩怎么同时来应聘,要知道这是竞争啊!但是,她这种人,我是不会要的;你如果生完小孩后还想来,可以再找我。”临走时,她送给王芳一句话:“小心同事,不要再被人利用、算计了。”

    遇到探人隐私者,不能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对待探人隐私者,最好的法子是答非所问。如果他问你“谁是你晋级的后台”,你就说“全托你的福”。如果他问你“奖金多少”,你就说“不比别人多”。总之,对于对方的提问,不是不答,但答非所问。这样的话,既不会得罪对方,又不会让对方得逞。

    我们一定要明白,在职场这个是非之地,随意把自己的隐私告诉同事实在是不明智的,除非是为寻求帮助非说不可,否则不要轻易向同事吐露你的隐私。即使他或她向你保证会保守秘密,甚至立下誓言。但是“嘴”毕竟长在别人身上,以后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等到被利用之后再四处寻找“后悔药”可就为时晚矣。

    之所以会被同事利用,除了有些同事的别有用心,自己的轻信也是难辞其咎的,比如有些人面对相处多年的同事的时候,总是缺少戒备,随口就把自己的秘密告诉给了对方,结果导致了被利用、被伤害的局面。

    莉莉在一家公司上班的时候,办公室里有个男同事一直对她不错。有一次那个男同事找了个机会向她表白,说很喜欢她。当时莉莉已结了婚,便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他说他不图别的,只要能经常关心她就很快乐。后来有个和莉莉关系还不错的女同事发现了他对莉莉的关心,就问是怎么回事,莉莉也没多想就告诉了她。

    但是谁也没想到,没过多久,因为工作上的事情,莉莉和她闹僵了,而她为了达到个人的一些目的,以莉莉当初向她透露的情感秘密作为造谣生事的武器。这其中受伤害最大的还是那位男同事,最终他不得不选择了离开,而莉莉也为此内疚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莉莉谈起这件事的时候说,有些情感上的隐私千万不能说,说出来就可能给别人造成伤害。

    毫无疑问,当你向同事倾诉衷肠时,需要先考虑一下倾诉可能带来的后果。除非你的同事是善良、诚信之人,尚可信赖;否则,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要知道,隐私会成为你的对手或者敌人攻击你的有力武器,想一想,因为这样被同事利用的事情还少吗?

    有些隐私也许是你自己无意中说漏了嘴,但是它会使你暂时得罪个别人,或者对你的前途有一点影响,但终归不会太深切的去伤害到别人。尤其是情感上的隐私如果随意说出去了,也许会带来无法磨灭的心灵上的歉疚。

    办公室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地方,是一个人人削尖脑袋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场所,如果你让同事了解你的把柄,就很可能被利用。为了生存和竞争的考虑,最好避免在工作中建立过于亲密的友谊,这就是所谓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