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枕边书3-认识真实的自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了解自己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他的声望十分显赫,只要是得知他下落的人,无论有多远,都不辞辛苦地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他的门下,向他拜师学艺。因为,在他的指导下每个弟子都有相当出色的成绩。

    一天,一对夫妇去深山找他,只见他正在检查弟子们挑水的多少,他们奇怪地发现,每个弟子的水桶都不是满的,而且参差不齐,有的多有的少。可大师看了还不住地点头、称赞。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他们的水桶都不满,你还称赞他们,这岂不是在纵容他们吗?这样如何能教育好弟子呢?”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多,而在于挑出能力。一味贪多,结果会适得其反。”

    他们更加不解。大师从弟子中拉出一个人,让他从山谷里打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辛苦挑的水全洒了,而且膝盖还受了伤。

    大师说:“你们看水洒了,还要重新去挑,膝盖破了,走路不是更艰难,是这样好还是让他们量力而为比较好呢?我是想告诉他们一个做人的道理: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只有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才能将力量发挥到极限。”

    夫妇俩恍然大悟,立刻让自己的爱子跪在地上向大师磕头,并希望大师能够收下自己的儿子,帮他成材。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非常急功近利,这样的人太过于自负。在找工作时,他们没有全面衡量自己的综合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几斤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想进大企业、要求负责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工作,结果任务完不成,老板不得不将其解雇。所以说,了解自己,寻找适当的机会表现自己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枕边哲理

    人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只有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才能充分地展现自身的才华,才能受到上司或他人的重视及认可。否则,会自出洋相,自己打自己的脸。

    要有行动

    一位橄榄球教练在一所高中演讲时,遇到了这样一位小伙子,他高约6英尺5英寸,体重250磅,肌肉非常发达,看起来很像查尔斯·阿特拉斯。这位教练想:“他真是个完美的人体标本,太适合打橄榄球了。”演讲结束后,他找到这个小伙子,询问他想做什么?

    小伙子自豪地告诉他:“将来我打算做一名出色的职业橄榄球员。”

    教练对小伙子的回答产生了兴趣,于是对他说:“年轻人,依照你的体格,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职业橄榄球队员是绝对没问题的,但是,我想知道你是否有这种欲望,因为橄榄球比赛是十分激烈的。”

    小伙子坚定地说:“我非常想。”

    他又继续问:“到底有多想呢?”

    “真的非常想。”小伙子依然坚定地回答着他的问话。教练又说:“真的非常想?”

    小伙子的回答依然非常坚定。

    于是,那位教练问他这样一个问题:“你的那种欲望有没有达到当不成橄榄球职业队员,就非要撞墙不可的地步呢?”

    小伙子说:“还没有到那种程度。”

    教练又说:“年轻人,除非你的欲望强烈到做不成某件事就想要撞墙的程度,才不会被困难吓倒,才有可能实现你的梦想。否则,你根本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只有欲望是不够的,你必须将欲望升华。”

    现实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从事着与自己特长、兴趣、爱好不同的工作。他们可以为自己开脱,说这是他们不得已的选择。事实上,是他们对实现自己的愿望没有足够的欲望。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你必须让欲望上升,然后就有足够的动力去采取行动,向着实现梦想的方向前行,去追求卓越。

    枕边哲理

    欲望是使人对某个东西或某件事产生兴趣的一个因素,而渴望则是欲望的强烈表现形式。所以说,要想做成一件事,只有普通的欲望是不行的,必须将欲望上升到渴望,只有你渴望成功,才能努力去为之奋斗。奋斗了,才能将自己的才华表现出来,得到他人的认可。

    要付出行动

    安东尼·吉娜是美国纽约百老汇最年轻、最负盛名的年轻演员,她是这样讲述她的成功之路的。

    几年前,当吉娜还是一名学生时,她参加了一次校际演讲比赛,她将自己的梦想告诉了在场的所有人:“大学毕业后,我要去演百老汇歌舞剧的主角。”

    演讲结束后,吉娜的心理学老师找到她,质问她:“为什么现在不去百老汇,非要等到毕业后才去呢?”吉娜想了一下说:“是呀,大学生活并不能帮我实现梦想。”于是,她说:“那我一年以后就去百老汇。”

    老师又生气地问:“为什么今天不去,非要等到一年后去呢?”

    听完老师的话,吉娜觉得很有道理,对老师说:“我决定下个月就出发。”老师又紧跟着问:“今天去跟下个月去,有什么不一样?”

    吉娜激动不已地说:“好,我现在就去订机票,马上出发。”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说:“机票我已经帮你订好了。”吉娜当天就飞赴她梦想中的殿堂。

    当时,百老汇的制片人在酝酿一部经典剧目,正在征最佳女主角。要求是在100个人当中挑选10个,然后再在10个人中选择最优秀的一个。挑选方式是,让她们每人念一段剧本中主角的台词。

    吉娜千方百计地从一个化妆师手里得到了将要排演的剧本。然后闭门苦读,悄悄演练。正式面试那天,她是第40个出场的应聘者,制片人问她是否有过表演的经验,吉娜甜甜地一笑说:“我可以给您表演一段曾经在大学里演出过的剧目吗?”制片人不愿打击一个热爱艺术的青年的心,就答应了。可是当制片人听到吉娜使用的台词正是将要上演的剧目中的对白时,被她那真挚的感情、惟妙惟肖的动作惊呆了,他立刻宣布面试结束,女主角已经找到了。

    就这样,吉娜刚到纽约就顺利地迈出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穿上了她人生第一双红舞鞋。

    一张地图,不论多么详尽,比例多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看它的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如同穿过黑夜才能看到明媚的阳光一样,只有行动才能达到目标,让梦想变为现实。

    枕边哲理

    很多人都有自己追求的梦想,也曾制订过目标,可那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制订完了就把它束之高阁,没有为此付出行动,最后仍然是一事无成。要知道,心动不如行动,目标既然已经制订好了,就不要犹豫,坚定地投入行动中,有行动才会有机会。

    放低自己的起点

    阿羽是一家公司的技术人员,由于经济不景气,公司倒闭了。他东奔西跑了大半年,依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为此,阿羽经常愁眉苦脸、闷闷不乐。

    父亲语重心长地问他:“你面试过这么多家公司,难道就没有一个岗位适合你吗?”

    阿羽说:“有,只是工资太低了,只有七八百元。”

    “那也好啊!先干着嘛,你干得好了老板自然不会亏待你。”父亲说。

    阿羽说:“七八百元工资,我才不干,我在原来的那家公司月薪是2000元,所以我还要找一份月薪2000元的工作。”父亲无语只是摇摇头。

    一会儿,父亲又对阿羽说:“明天跟我卖一天菜吧!”

    到了市场,阿羽与父亲把新鲜的菠菜摆在货架上,一会儿,就有一个中年妇女来问:“菠菜多少钱一斤?”

    父亲说:“8角一斤。”

    中年妇女说:“整个市场就你家的贵,别人都卖7角一斤。”

    父亲说:“我这里的菠菜是整个市场最好的。”中年妇女撇撇嘴走开了。

    以后发生的情况和刚才的相差不多。接连有好几个人问过价后,都走开了。阿羽有点儿着急了,对父亲说:“咱们也把价钱放低点儿吧!”

    可是父亲却说:“我们的菠菜这么好,还怕没人要啊?不急!”一会儿,又来个问价的。父亲依然坚持自己的价钱。那人说:“7角5分钱一斤,这些菠菜我全要了。”

    父亲依然坚持少于8角不卖,那人只好叹了口气,走了。

    早市快结束了,其他摊位的菜所剩无几,惟独他家的,几乎一点儿没卖出去。阿羽说:“市场都快没有人了,咱们也降价吧,这些菜放到明天就不新鲜了。别人都降价甩卖,咱们也这么做吧!”

    可固执的父亲依然说:“不行,咱们的菜这么好,不能降价。”

    就这样,阿羽的父亲坚持不降价出售菠菜,结果所有的菜只能扔进了市场的垃圾箱。

    回家的路上,阿羽埋怨父亲说:“早上人家给7角5分时为什么还要坚持啊,卖掉不就可以了吗?也不会落个这样的结局啊!”父亲笑笑说:“是呀,早知道就将菜价的起点放低一点儿了,只可惜现在那些菜只能躺在垃圾桶里,毫无用处了。当时真不如降价卖了它,还能为别人的餐桌增添一些好菜。”阿羽还要说些什么,被父亲打断了,他继续说:“看看你自己,再看看那些菜,你们的处境不是一样吗?”

    有了父亲的教导和卖菜的经历,第二天,阿羽就在一家公司找了一份月薪600元的差事。

    在现实社会里,机会只青睐那些适应能力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人。一旦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他们也可以很快地寻找下一个奋斗目标。也许有人会说他们的运气好,其实不然,真正的原因是他们可以放低自己的起点,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去。

    枕边哲理

    机遇对于期待成功的人固然重要,但那不等于在家里坐等着机遇的宠幸。自己去创造机会,把握机会,才能真正得到机会。要知道,机会只为那些有勇气去尝试且敢于放低起点重新生活的人,搭建展现自我的人生舞台。

    激发潜力

    一个屡遭打击的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寻找高僧,为他未来的生活道路指点迷津。他来到一座寺庙,求见该寺庙长老释圆,沮丧地对长老说:“人生总是不如意,同事看不起,老板不赏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并没有对他大加教诲,而是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一会儿,小和尚提着一壶温水来到了佛堂,只见释圆长老拿起一个杯子,并往里面放了一些茶叶,接过小和尚手中的温水沏了茶,然后他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茶杯里冒出微微的热气,茶叶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年轻人对长老的用意十分困惑:“长老为什么用温水沏茶呢?”长老笑而不语,示意让他品茶。年轻人端起茶杯放到嘴边品了一口摇摇头说:“没有一点儿茶香味!”

    释圆说:“这可是当地的名茶啊!怎么可能没有味道?”年轻人又品尝了一下茶,肯定地说:“我说的是事实,真的没有一丝茶香。”长老又吩咐小和尚:“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

    又过了一会儿,小和尚提着一壶冒着热气的滚烫的沸水来到佛堂。老和尚依然重复那一套动作,取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但这次看到的情景与前一情况不同,杯子里冒着热气,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不时地散发出丝丝清香,使人望而生津。

    年轻人刚要端杯品茶,长老却又提起水壶向茶杯里注入了一些沸水。只见茶叶在杯子中不断地翻腾着,顿时一缕更浓厚的茶香袅袅升腾,一会儿,整个佛堂都被茶香弥漫了。

    长老笑着问年轻人:“施主是否知道,同样的茶,同样的环境,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味道呢?”

    年轻人说:“因为泡茶所选用的水不同。”

    释圆大师微笑着点点头:“没错,正是这个原因。用温水沏茶,怎么会品尝到茶的芳香呢?人的生存之道,也和沏茶同出一辙。你现在的处境就相当于用温水沏茶,水的温度不够,很难沏出香味飘散的茶。当你自己的能力不足时,要想处处得力、事事顺心自然很难。解决问题的惟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苦练内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大师的一番指点使年轻人茅塞顿开,他回去后刻苦学习,虚心向人求教,使自己的经验和知识都大为丰富,不久就赢得了老板的重视,被提升为副经理。

    一位学者指出:“勤,劳也。无论劳心劳力,竭尽所能勤勉从事,就叫做勤。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

    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勤奋努力,才能找到自我发展的空间;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完善提高自己,才能将所有的才能表现出来,赶上时代的步伐。

    枕边哲理

    老板为什么看中你?因为你出色的表现,因为你超凡的能力。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没有受到别人的重视,那么,赶快将自己最优秀的地方展现出来;如果你觉得老板对你的重视还不够,那么,赶快提高自己的能力。

    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名员工对自己的上司很不满意,他对朋友说:“我们的上司根本就不把我当回事,总有一天我要炒他鱿鱼。”

    朋友问他:“你自己的表现好吗?对你们公司的业务都熟悉吗?”

    他说:“还不太清楚,但我感觉我的本职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朋友建议说:“你最好把与你们公司业务相关的技巧、商业文书等一系列的东西好好研究一番,再与你们经理坐下来好好地聊一聊,了解一下你在经理的眼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再听听他对你的期望和要求,心平气和地谈谈,如果你们交流后,你还感觉不适合在这家公司继续工作的话,再辞职也不迟啊。”

    他非常赞同朋友的看法,回公司后改变了自己以往的态度,勤恳地学习公司业务。不久,经理把他叫到办公室,肯定了他的工作,把一项非常重要的业务交给他去处理。他不解地看着经理,经理给他倒了一杯茶说:“我相信你现在的能力了,所以把这项任务交给你,大胆地去做吧,做出点成绩来给我看看。”

    他试探着说:“可以问问为什么以前……”

    经理说:“那时是因为我认为你的能力不够好,而且心太浮躁。年轻人,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自身上找原因,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重视与尊重啊!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认为我以前看错了你。现在将这项重要的任务交给你,我放心了,你可以独自去完成任务了。”

    现实生活中,总有些眼高手低的人。他们常常抱怨老板不给表现的机会,认为老板不够器重自己,所以就会产生一些牢骚,甚至想离开这家公司。可是,有这样想法的人们,有没有问问自己,为什么老板不重用你?有没有在自身能力上找原因?还是检讨一下自己吧!通过学习赶快提高自己的能力吧!

    枕边哲理

    学习是提高能力的惟一途径。不重视学习的人,体会不到学习的魅力,等待他们的将是庸庸碌碌的人生。想成功的人就必须学习,因为学习能让你得到更多的表现机会,帮助你走进成功的殿堂,成为众人羡慕的焦点。

    敬业就会快乐

    松下幸之助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13岁时在一家名为五代的自行车店当学徒。要强的松下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对此也付出了自己满怀的热情。他一直想独立卖出一辆自行车,可是,由于年龄太小,当时自行车又是奢侈品,所以松下一直没有自己销售出去过,顶多是跟着别的伙计去送车。

    有一天,一位客户打来电话想看看自行车,要五代派人给送过去。可是,店里的伙计都被老板派出去了,惟一留在店里的就是松下,于是,老板对他说:“对方很急,你先给他送一辆过去吧!”松下一听心里乐开了花,认为表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精神百倍地把自行车送到客户那里。

    因为当时的松下只有13岁,人家根本没有把他当做销售人员看待,只认为他是个孩子。所以买方的老板看他拼命说明的模样,笑着对他说:“你是个好孩子,你的工作也很出色,所以我决定买下来,不过条件是要打九折。”

    由于太过兴奋,松下马上答应下来,并表示要回去告诉老板。说完转身就跑回店里,并将对方的意见转达给了老板。

    老板却说:“打九折不行,九五折好了。”

    松下为了能完成自己的这笔交易,对老板说:“请不要说九五折!就以九折卖给他吧。”说着眼泪就夺眶而出。

    老板对此感到很意外,不知道松下是怎么回事。

    一会儿,那位客户的伙计到店里询问怎么回事。

    老板说:“这个孩子非要我给你们打九折,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伙计听后,被松下的这种精神感动了,立刻回去告诉他的老板。

    那位客户听了伙计的话之后说:“看在这个小学徒的份上就按他们的意思买下吧!他是一个十分可爱又相当敬业的好孩子。”

    就这样,松下的第一笔生意终于成交了。

    人生中最令人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爱自己的工作,做一个敬业的人。如果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一个爱好,对它拥有浓厚的兴趣,肯定能将此事做得很好。这样一来,不但获得了表现自己的机会,还能获得他人的赞赏。

    枕边哲理

    表现自己的机会有很多,关键看你是否是一个渴望得到机会的人。这样的人随时可以在工作中找到一展才华的时机。要想在工作中不断获取机会,就要不断地使工作成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成为个人兴趣的工作可以给你带来快乐,可以帮你走向辉煌。

    学会表现自己

    海伦是某公司的行政助理,公司里大事小情全部由她打理,而且她也十分愿意做这些琐碎的事,人人都称赞她“和蔼可亲”“对工作认真负责”,部门主管也常夸奖她是个得力、能干的好助手。所以,当公司主管一职出现空缺时,海伦一心以为这个机会非她莫属。

    可是,两个星期过去了,没见一点儿动静,海伦心里开始嘀咕,忙向其他同事打听,这时才知道,原来公司早已有了新的安排。经理从外面又聘用了一位新的主管出任此职位。那位新主管原先工作的那家公司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他的学历也没有海伦高,对此海伦十分不满。她不明白为什么老板会漠视自己的存在。

    其实,真正原因是她在经理的印象里能力平平。在公司领导的眼中,海伦就是一只逆来顺受的羔羊,无论上司、下属任何人要求她做的事,她从来都是从容地接受,即使自己十分不愿意做。有时公司要求员工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她也从来不发言。所以,别人在给予了她“平易近人”的美誉外,也给了她“无性格”、“懦弱”的称号。

    一般而言,老板在找一个主管时,往往要选择最具开拓性和魄力十足的人,像海伦这样的人自然不会被老板列入考虑范围之内。

    要争取表现自己的机会不是多么困难的事。在很多事情上,无论是有任务、有空缺还是有别的什么机会,你都可以勇敢地表现自己。比如你完全可以向上司表明愿意替请大假、请病假的同事工作的心迹,这样一方面争取到了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告诉了别人,你的能力有多强,不仅可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他工作一样也可以做得有声有色。

    枕边哲理

    不要做逆来顺受的沉默羔羊,那样只会让别人将你遗忘。为了获得更多的机会,必须让别人注意到你的存在,发出自己的声音,创造更多的表现空间。

    领导的用人技巧

    王先生是一家外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他的老板不但是个拥有多家公司的大企业家,还是个学者,文治武功样样精通。王先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进了他的公司。

    由于王先生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学、苦干、善于动脑筋,老板很快就提拔他做了部门经理,主管家具的销售。

    有一次,公司进了一套20万元的家具。由于价格的原因,放置在店里4个月都没人问。一天,一位顾客一眼就相中了这套家具,可是一听说价格,就有一丝犹豫,问王先生18万元卖不卖。王先生也很想将这笔生意谈成,可是老板只给了他1万元的浮动权限,而那位顾客只肯出18万,多一分都不买。王先生想打电话请示老板,可碰巧老板不在国内,他又不敢擅自做主,所以这笔生意就这样黄了。

    老板回来后,王先生将这件事汇报给老板。老板有些不悦地说:“你没发现这套家具在店里已经摆放很久了吗?你应该明白我心里的想法才对啊!4个月没人问过,就证明这套家具已经没有什么卖点了,应该及早脱手才对。不用说18万元,就是17万也应该卖掉,否则,连15万恐怕都没人要。”

    王先生委屈地低着头,心想:你只给我l万元的浮动权限,我哪有那么大的胆子敢自作主张啊!看到他的模样,老板宽厚地笑了:“算了,先开车送我,一起吃个饭吧!”

    二人上路后,发现路上有很多车子,而且雾气还很重,十几分钟后,雾越来越大,基本看不到前方的路况。老板问王先生:“在这样的大雾里开车,怎样才能确保安全?”王先生说:“只要跟着前面车子的尾灯,就没什么事。”老板继续问道:“如果你是头车,你又该跟着谁呢?”

    听到老板的话,王先生若有所悟,心想:是呀!如果自己是头,又能跟着谁呢?

    雾气蒙蒙的天气,汽车司机们都会跟随着前方汽车的尾灯行驶。因此,为了交通安全,前方的司机应尽力使自己尾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的功能,为后面的人引航。其实,身处职业洪流中的人们依然可以遵循这个道理。每位身兼要职的领导者,都希望能提高公司效益,希望自己的员工个个出类拔萃。所以,身为打工者的你,必须有自己的主见,这样做既可以为展现自身才华搭建平台,又能为公司创造良好的效益,还可以将自己的才能充分地展现在领导面前。

    枕边哲理

    大多数领导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善于动脑、运用智慧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成为老板赏识的员工,就要有开拓、进取、创新、冒险、自主的精神。

    竞争才会有进步

    一心大师刚剃度的时候,在香火鼎盛的法门寺修行,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一心总想静下心来,潜心修身,可是法门寺法事应酬繁多,虽然自己多年来非常用功,可一谈起经论起道来,与寺里的众多僧人还是相差甚远。

    一心的一位朋友劝告他说:“法门寺名满天下,寺庙中藏龙卧虎,许多名贤在寺庙中都有了很深的造诣,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岂是一件容易的事,到不如去一些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很快就会在众僧中崭露头角。”

    一心思索良久,觉得朋友的话很有道理。便收拾行李决意辞别师父,远离这喧喧嚷嚷、高僧济济的法门寺,去寻求清静的小寺潜心钻研。

    方丈清楚一心的想法后说:“我们到寺后的林子去走走吧!”

    当他们来到法门寺后那片郁郁葱葱的松林时,方丈指着不远处一个只有一些灌木和零星松树的山头说:“它们将来的命运如何?”一心说:“大概是留做劈柴用吧!”方丈又指着其中最高大的一棵说:“这棵树是这里最大最高的,可它能做什么呢?”

    一心望着那棵乱枝纵横,歪七扭八的树说:“它也只能被人们当柴烧。”

    方丈又指着松林中那一片郁郁葱葱密密匝匝的秀颀、挺拔的松树问道:“为什么这里的松树每一棵都这么修长、挺直呢?”

    一心说:“应该是为了抢着吸收天上的阳光。”

    方丈郑重地说:“它们一起生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群体中,为了一缕的阳光、一滴的雨露,它们都奋力让自己长得更加高大、挺拔。因此,它们可以成材。而那远离群体零零星星的树,虽然可以充足地享受着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也不必参与什么竞争,就可以在灌木中脱颖而出,却和其他的灌木没有什么两样。”

    一心听后惭愧地说:“法门寺就相当于这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树林,而那座小山上的树就是那棵远离树林的树了。师父,我会在法门寺里认真修炼的!”

    后来,一心通过苦心潜修,终于成为一代名僧。

    有比较才会有成功;有比较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有比较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使自己奋发向上;有比较才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所以,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有献身精神,敢于参与激烈的竞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枕边哲理

    光荣来源于竞争。一个人要想成为人中的佼佼者,就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不要害怕竞争环境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只要你及时地提高自身能力,就一定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兴趣是成功的基石

    2001年5月,美国一所著名的大学在入学考试时出了这样一道题: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5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5个标签,而比尔·盖茨每天只带一把钥匙,其余的都锁在抽屉里,请问他经常带着的是哪一把钥匙?一位外国考生看到这个题目后,一下子慌了手脚,因为他不明白出题者的真正用意,也不知道这是一道英文题还是一道数学题,所以他没有做答。考试结束,他去问他的一名老师。老师告诉他,那是一道智能测试题,没有标准的答案,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回答此题,当然老师会根据每个人的观点给一个合理的分数。结果这名外国学生在这道9分的题上得了5分。虽然他没答一个字,可说明他是诚实的,所以应该给他5分。

    而另外一个学生的答案是,比尔·盖茨带着财富的钥匙,结果只得到了1分。

    后来,这道题通过E—mail被发到了著名的财富之神比尔·盖茨的手里,回函件上写着这么一句话: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这就是天才的秘密,天才会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工作,从而认真地投入自己的激情,获得成功、荣誉、幸福、财富;庸俗者才会选择财富或其他。

    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是大多数人追求的梦想。当你需要从其中选择其一时,就要慎重了,因为这关系到你前途是光明还是暗淡。

    天才的秘密就在于了解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间的因果关系,财富、幸福、荣誉、成功都是由兴趣引起的,他们选择兴趣作为奠基石来成就自己的一切。

    枕边哲理

    兴趣是成功的奠基石。一个人如果能做他感兴趣的事,即使再疲倦、辛苦,他也会怀着充足的兴趣、愉快的心情去做;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是想尽办法去克服。

    小鹰的启示

    一天,一个小男孩在丛林中发现一只鹰蛋,便带回了家,与一些等待孵化的鸡蛋混在一起。几天后,母鸡成功地将那些蛋孵化出来,于是一群小鸡里就出现了一只小鹰。

    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鹰与小鸡们一起过着平静、无忧、安逸的生活,而小鹰却不知道自己与其他小鸡的不同之处。

    慢慢地,小鹰长大了,它发现小鸡们总用异样的眼神看着自己。它逐渐感觉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虽然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可是它却无法验证自己的怀疑,因此它十分烦恼。

    直到有一天,一只老鹰从养鸡场上空飞过,小鹰看见老鹰自由舒展的翅膀,顿时感觉自己的两翼涌动着一股奇妙的力量,心里被羡慕的情绪激荡着。它仰望着自由翱翔的老鹰,心想:如果我也可以像它一样在天空中自在地飞翔该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啊!那样我就可以离开这个偏僻狭小的地方,栖息在高高的山顶之上,俯瞰大地和人间。可是我没有像老鹰那样强劲有力的翅膀,也没有飞行的经验,如果从半空中坠下岂不粉身碎骨?可是,如果不去尝试,怎么知道自己飞不起来呢?小鹰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坚定了信念,决定冒着粉身碎骨的风险,效仿老鹰展翅高飞,实现它的梦想。

    小鹰用力扇动着翅膀,它终于起飞了,飞到了空中。它带着极度的兴奋,自由自在地翱翔于蔚蓝的天空,栖息在高耸的山头上俯瞰人间大地。

    小鹰的成功验证了每一个冒险家的成功历程。当你对当前现实生活不满足时,就会渴望得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理想的生存方式中往往潜伏许多的危机,你要有勇气去面对才能将它变成现实,才能领略到人生的喜悦。

    枕边哲理

    每个人的才华、潜能,只有通过大胆的冒险,经历过困难洗礼后才能迸发出来。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危机感、不愿拼搏和参与竞争的人,永远也感受不到自己的能力到底有多么强大。时间久了就会造成思维呆滞、反应迟钝的后果。

    学海无涯

    科普斯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只读到5年级,母亲也可算得上是目不识丁,可是,他们却懂得知识的重要作用,在教育孩子上一点也不马虎。

    科普斯特别喜爱听镇上人们的谈话,因为,那样可以帮助他了解偏僻小村以外的世界。他也非常好学,对外面所有的新鲜事物都怀着一颗好奇心。

    科普斯的父亲认为,晚上上床时还像早上醒来时一样无知是一件不可宽恕的错误。他常告诉科普斯说:“该学的东西太多了,虽然我们在出生时一无所知,但只有蠢人才永远如此。”正是受父亲这种思想的影响,科普斯每天都坚持学习。

    每天在吃饭之前科普斯的父亲都会问他:“今天学习了没有?”通过父亲的考问后他才可以去吃东西。

    有一天,当父亲问他这个问题时,科普斯说:

    “我今天知道了尼泊尔有多少人口。”

    餐桌上顿时鸦雀无声。

    可是,科普斯的父亲却点头说好。科普斯很奇怪,不明白为什么不论他所说的是什么东西,父亲总会点头认可,哪怕只是一点点琐碎的知识。

    当科普斯长大以后,才发现父亲的良苦用心。父亲是在不断地鼓励他学习新知识,积少成多便可成为人生一笔巨大的财富。因此,他决定以教学为终身事业,效仿父亲的教育方式,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更多的人了解知识的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项目层出不穷,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现代社会之所以会出现失业人口增长、许多工作岗位找不到合适的就业者的现象,就是因为人们不能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作用。所以说,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必须有意识地强化知识更新,树立“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坚持随时随地学习。

    枕边哲理

    生命有限,学海无涯。知识是武装人们头脑的武器,它可以使人们免遭时代遗弃的厄运。每天都努力学点新东西,才能充实生活,生命才不会被浪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