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枕边书3-自信是巨大的力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正视缺憾

    瑞对宝石从不感兴趣,直到有一天他买了一串有瑕疵的项链。

    一天,瑞路过一家首饰店。透过橱窗,他看到了琳琅满目的珠宝首饰,出于好奇,他推门进了珠宝店。不经意间,他看中了一块玛瑙,讨价还价后成交了。付钱的时候,店员又重复了一次:“你买的这块玛瑙,便宜得不能再便宜了。”他笑笑,一句话也没有说,店员又补充了一句说:“真的,不过也不是无缘无故这么便宜的,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瑞笑笑点点头说:“我知道,因为它有缺陷。”瑞本来不想提的,可是被他一逼,只好如实说了。

    店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哎呀!原来你早已看出来了,玉石这种东西只要是有斑点就卖不出好价钱了,如果这块玛瑙完美无瑕,绝对不是这个价钱。”店员眉飞色舞地说着。

    瑞拿着项链,默默走开了。他想:难道有缺陷的东西就不是好东西吗?就应该被人嫌弃吗?虎有纹,豹有斑,可又有谁嫌弃过它们的毛色不够纯呢?将此道理运用到人的身上,世间有哪一个人能够像这块玛瑙一样,将自己的缺点毫无隐藏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呢?

    凡是可以坦然相见的缺点都不该算是缺点,相反可以视为优点。

    所有完美的玉石都是一样的,但是有缺陷的就不同了,因为有瑕疵的地方,有的是苔藓数点,有的是砂岸逶迤,有的是孤云一片,更有的是铁索横江,玩味起来,反而令人自得心喜。

    人无完人,做人如果不能像玉一样坦诚地将自己的缺陷呈现在世人面前,或者心胸狭窄,不能容忍他人的缺点,那么,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

    枕边哲理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人们一定要善待自己的缺点,更要容忍他人的缺点。

    哪个年龄段是最宝贵的

    哪个年龄段才是最宝贵的呢?曾经有一个电视台就这个话题征询了很多人的意见。

    一个小女孩说:“两个月时。因为可以被父母抱着走路,可以充分体验父母的关爱。”

    另一个小孩回答:“两岁时才是最美好的。因为那时不用去上学,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想要什么父母都可以满足,那时我们就好像是父母掌中的宝。”

    一个少年说:“18岁时。因为那时已经成年并且高中毕业了,可以开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一个女孩说:“16岁时。因为我可以穿耳洞,戴项链了。”

    一个中年男人说:“25岁。因为那时是精力最充沛的时候。现在我已经45岁,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了,就连走上坡路都感觉吃力。我15岁的时侯,通常午夜才上床睡觉。可现在,一到晚上9点就昏昏欲睡了。”

    而有些人认为40岁时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龄。因为人到40岁时,才是人生的刚刚开始。无论从精力还是生活、事业上,都刚刚走上人生旅途中最光明的那部分,以前只是在清理前进道路上的荆棘。

    一位女士回答说:“45岁时,因为那时已经尽完了抚养子女的义务,可以充分享受生活了。”

    一个男人说:“65岁时,因为那时已经退休,操劳一辈子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最后接受访问的是一位老太太,她说:“其实,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阳光灿烂,只是人们不知道去珍惜。”

    没错,生命中每个年龄段都是美好的,有句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的就是生命、时间的宝贵。

    枕边哲理

    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阳光灿烂,值得你微笑着度过每一秒。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宝贵时光吧。

    正面面对恐惧

    一次,艾伦与朋友一起去澳洲一个豪华娱乐场所消遣,朋友中有几个喜欢游泳的,他们在阳光下嬉戏。朋友们叫她一起下水玩耍,她说:“我不太舒服,你们玩吧!”几个知心朋友知道她并非是不舒服,而是怕水,不敢下水。朋友们笑着怂恿她:“下来吧,不要怕,有我们在啊,难道就因为怕水,你就永远不去游泳吗?”

    阳光洒在他们光亮的肌肤上,大家像海豚一样快乐、自在地嬉戏着。艾伦并不想躲在阴暗处旁观他们快乐地玩闹,可是她觉得自己太胆小。

    过了一段时间后,朋友邀艾伦一起去了一个温泉度假中心,在朋友的鼓励下,她鼓足勇气下了,发现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无能,接着朋友对她说:

    “试试看会不会沉到水底下去。”

    艾伦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便问:“你说什么?那肯定是要沉下去啊!”可是朋友坚决而自信的目光告诉艾伦他没有开玩笑。

    由于朋友是个游泳高手,所以艾伦按照朋友说的去做了。朋友说得没错,人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根本沉不下去,就连摸到池底也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艾伦看着朋友,自豪地笑了。

    朋友赞赏地拍拍她的肩膀说:“看,你根本淹不死,也沉不下去,为什么要害怕呢?”

    这一次游玩给艾伦上了重要的一课,她若有所悟。从那天起,她不再怕水,终于学会了游泳,虽然自己不算是游泳健将,但游个四五百米还是没有问题的。

    印第安人一向崇尚这样一句话:“不正面面对恐惧,就得一生一世躲着它。”事实正是如此,你不去面对恐惧,怎么知道你一定会败倒在恐惧的脚下?你不去面对恐惧,怎么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战胜恐惧呢?

    枕边哲理

    出于本性,人的内心深处多多少少会潜藏着恐惧,一部分是因自己的怯懦而产生,另一部分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这些恐惧给人的成长道路投下了太多的阴影,如果我们去直接面对、迎接它,就会发现,其实它并不可怕。

    困难是可以战胜的

    当海伦嫁到这个农场时,就有一块石头安静地呆在农场房子的西南角。那是一块丑陋、黯淡,直径约有一英尺的怪石,约有两英寸露出地面,随时都有可能将人绊倒。

    有一次,她的丈夫用割草机除草时,一不小心将割草机高速运转的刀片打到了那块顽石上,刀片被石头折断了。海伦问丈夫:“难道我们就不能把它挖走吗?”

    丈夫坚决地否定说:“不行,它在那儿已经好长时间了。恐怕早已经扎根了。”公公对丈夫的话也表示赞同。

    由于父子二人都反对将那块石头弄走,所以也就留住了。后来,海伦的孩子们出生了,又逐渐长大可以到处走了,接着是公公离开人世,再后来,丈夫也离开了她。

    主持完丈夫的葬礼后,她开始以主人的眼光审视周围的院子,又看到了那块埋藏许久的石头,铲除之念再次升起。她到库房拿出铁铲,决定铲除那块石头。

    她穿上厚厚的鞋子,找来手推车,开始挖掘石头周围的土,仅仅5分钟,那块石头就被挖出来了。它并没有像丈夫和公公说的那样坚固。海伦先用铁棍把它撬松,然后放入手推车。就这样,一块埋藏许久的碍事的石头被海伦轻松地除去了。

    人生就是如此,当你没有亲自去与困难做斗争,而是被它恐怖的外表蒙蔽时,总感觉它像一道很深的鸿沟,无论你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无法跨过去。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枕边哲理

    在许多看似巨大的困难面前,只要拿出勇气去面对,你会发现,它不过是只“纸老虎”,经不起你勇敢、顽强的对抗,它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般可怕!

    不要受他人的影响

    汤姆和琳达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汤姆玩心大起,对琳达说:“咱们来打个赌吧。如果我送给你一条狗链,而且你经常把它放在你房中最显眼的地方,那么,我保证你不久就会去买一只小狗回来。”

    琳达笑了起来,说:“那是不可能的,我很讨厌养狗,因为那是一件让人伤神的事,所以我相信这次打赌我一定会赢。”

    于是,汤姆就去买了一条非常漂亮的狗链送给了琳达,并且让琳达把它放在了房中最显眼的地方。

    没过几天,只要有人到琳达家做客,就会忍不住问她:“琳达,你家的狗什么时候死的呀,因为什么死的啊?”

    琳达告诉客人说:“我从来都没有养过狗啊!”

    客人不解地问:“你从来没有养过狗,那你要一条狗链子干什么啊?况且它如此漂亮。”大家奇怪地看着她,就好像琳达有什么问题似的。就这样,任何人来访都会问琳达同样的问题,琳达则在为他人解释的过程中感到了疲惫,她终于屈服了,最后还是去买了一只小狗,把汤姆送给她的那条狗链子用上了。因为她知道,如果再不买只小狗,她肯定会被那些无休止的问答搞得精疲力尽。

    要想避免受到别人的影响,人们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勇气。但是,只有在众人面前不妥协,敢于坚持朝着既定方向前进的人,才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气,享受到幸福的人生。

    枕边哲理

    不要让别人想当然的推论左右你的原则与思维。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判断对与错,或是该做还是不该做,不要自寻烦恼。

    勇敢面对困难

    1967年夏天,美国跳水运动员乔妮·埃里克森发生了一次严重的事故,除脖子以外全身瘫痪。

    面对这次致命的打击,她在病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如何,她都摆脱不了那场噩梦的纠缠,不论家里人怎样劝慰她,亲戚朋友们如何安慰她,她还是抱怨命运的不公。

    出院后,她叫家人把她推到跳水池旁,注视着那蓝盈盈的水波,仰望那高高的跳台,眼泪夺眶而出。那洁白的跳板再也不会属于她了,那蓝盈盈的水波再也不会溅起朵朵美丽的水花来拥抱她了。从此,她不得不结束自己喜爱的跳水生涯,远离那条通向跳水冠军领奖台的路。

    面对这样的情况,任何人都会对生命绝望,乔妮也不例外。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拒绝了死神的召唤,开始冷静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她想用知识来丰富自己残缺不全的心。于是,她借来了许多介绍前人如何成才的书籍,决心一本一本认真地研读。可是,困难向弱小的她掀起了第一波凶潮。虽然乔妮四肢健全,但事故后无法动弹,惟有双目可以灵活支配。读书需要翻页,这对她来说又是一次信心与困难的较量。面对困难,她没有气馁,她靠嘴衔根小竹片去翻书,劳累、疼痛了,就停下来休息。片刻后,再坚持读下去。

    知识就是力量,通过大量的阅读她终于领悟到:我虽然残废了,但许多人伤残了后,却在另外的道路上获得了成功。他们有的成了作家;有的创造了盲文;还有的弹奏出美妙绝伦的音乐,别人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

    一向热爱绘画的她重拾爱好。为了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绘画上有所造诣,这位纤弱的姑娘变得坚强自信起来。她捡起了中学时代曾经用过的画笔,用嘴衔着,开始练习。

    用嘴画画,可想而知是一个多么艰辛的过程!可是她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家人心疼地劝她放弃,结果不但没有奏效,反而更加激起了她刻苦练习的决心。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常常累得头晕目眩,咸咸的汗水把双眼弄得辣痛。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乔妮,对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总是不满意,有时委屈的泪水竟会把画纸浸湿。

    为了积累素材,她常常乘车外出采风,为了提高自己,她专程去拜访艺术大师。多年以后,果然功夫不负苦心人,她的一幅风景油画在一次画展上展出后,得到了美术界的一致好评。

    虽然身残,但要志坚,人最可悲的不是遇到困难的洗礼,而是面对困难退缩。

    枕边哲理

    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走向成功的法宝,不管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同样需要这一武器。

    自己决定人生

    小时候,成为一名有声望的艺术家是露西最大的梦想。她最想要从事的是与传媒有关的工作,她认为这种工作富有幻想和情趣。

    当她14岁时,父母为她和妹妹安娜一同报了一个艺术学习班。学习结束时,她们的指导老师对她们的妈妈说:“露西似乎不太适合艺术这一类的课程,她的天赋在这方面很有限,而安娜就不一样了,她灵活、聪明、悟性又好,是块学艺术的好材料,与安娜比起来,露西差得太远了。”

    露西听到老师的评价后,感到非常失望。但是不久,她又重新树立了信心,将老师的批评变成了动力,决定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于是,她拿起笔和墨水开始练习作画,这是每一位要想获得成功的人都必须付出的努力。

    多年后,露西的作品在展览会上展出。很多人赞不绝口,但在众多称赞中她最想听到的是出自她启蒙老师之口的评价。终于,原来评价她没有天赋的那位老师热情地握着她的手告诉她:“这是我见过的最具想象力的钢笔画。”露西向老师送去了一个甜美的微笑。

    做人,只要当你内心存有目标,意识还在受自己支配时,就会清醒地明白你是谁,你要去哪里,你要做什么。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也没有人可以支配你的大脑,决定你的人生。

    枕边哲理

    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成为自己的主人,切莫让他人操纵你的人生。

    要树立信心

    莫尼卡·狄更斯在二十几岁时,就已经有作品出版。可是,她依然举止笨拙,自卑感十足。因为,她有点胖。就为这一弱点,她总觉得衣服穿在任何人身上都比穿在自己身上要好看得多。每当出席宴会时,她总要在出发之前打扮几个小时,可是一走进宴会厅,还是会感到自己一团糟。

    一次,莫尼卡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宴会,宾客她都不太熟悉。她忐忑不安地去了。在门外她遇到另一位年轻女士,年轻的女士问她:

    “你也是要进去参加宴会的吗?”

    她扮了个鬼脸道:“大概是吧!”年轻的女士继续说:“我一直在附近徘徊,想鼓起勇气进去,可是我很害怕,总担心别人会议论我什么。”

    莫尼卡十分不解,她觉得她很漂亮,比起自己来要好得多。莫尼卡坦言:“我也害怕。”双方相视一笑,紧张的情绪不翼而飞。她们走进人声嘈杂、情况不可预知的宴会中,在彼此的相互鼓舞下,开始和别人谈话,这对莫尼卡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扮演局外人的角色了,她已成为这群人中的一员。

    当她穿上大衣准备回家时,莫尼卡和她的新朋友谈起各自的感受。年轻的女士问:

    “觉得怎么样?”

    莫尼卡说:“比起先前来要好得多,你呢?”

    “和你一样,其实我们并不孤独。”

    莫尼卡仔细思量着朋友的这句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她默默地想:“以前我总觉得孤独,认为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信心饱满,可是如今却遇到了一个和我同样自卑的人,这时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错误的。长期以来,我的思想一直被害怕侵蚀着,所以根本不会去想其他的,现在我得到了另一个启示:表面上看起来夸夸其谈、谈笑风生的人,实际上心中也有可能忐忑不安。”

    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你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时,你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在想尽办法取悦他人的同时,一切行为可能更加糟糕,自卑感会油然而生,这时,脑海中又会不停地假想别人对你的看法,当然一般不会向好的方向想。此时,你就会有过度的否定反馈、压抑及不良的表现。

    枕边哲理

    为了让生活轻松快乐,最重要的是看自己能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过多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将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别人一定会给予你肯定的称赞。别让自卑扯你的后腿。

    不要只注意自己的形象

    卡特是个“丑小鸭”,她身高不足155米,体重却有62公斤。她惟一一次去美容院时,美容师居然说,要对她的脸进行修整还真是个难题。尽管这样,天性乐观开朗的卡特并没有为那种以貌取人的社会陋习而烦忧,快乐、自信、坦然依然属于她。

    事实上,卡特从前并不是这样。但是,一次舞会给卡特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在那次舞会上,卡特在那里坐了整整3小时45分钟,没有人邀请她跳舞,卡特为自己的失败伤心至极。

    当她回到家里时,父母亲问及此事,她却告诉父母自己玩得非常痛快,跳舞跳得脚都疼了。父母听到女儿这么说,都为她在舞会上的成功表现而高兴,就都睡觉去了。

    心情糟糕至极的卡特,走进自己的卧室后,伤心的眼泪夺眶而出。深夜里她脑海中总是浮现着其他人嘲弄自己的神情。辗转反侧之下,她决定用看书来度过漫漫长夜。于是,她拿起一本书心不在焉地读了起来。忽然,书中的一段话使她不禁联想到了自己:“我和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又有什么区别呢?”显然,这个女人把她大部分时间花在试图给人留下印象上了,却很少有时间顾及自己的生活。在这一瞬间,卡特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如此可笑,整整20年光阴就这样浪费在无意义的表现上,而她所做的一切都没有人注意到。于是,她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不再为别人的目光盲目地塑造自己的形象。

    枕边哲理

    如果人的一生只为别人的评论而活,那无疑是一件愚蠢至极的事。充分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把别人的评价抛到九霄云外,做令自己高兴、满足的事情,时刻记住,注意你举动的只有你自己,这样你的人生才是幸福快乐的。

    你是独一无二的

    一位老妇人与家人一同在伊豆山温泉旅行时,听说一个名叫太森的16岁少年在伊豆山投海自杀,最后被警察救起。

    太森原是个美国黑人与日本人的混血儿,出于对世俗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绝望,他选择了投海自杀。老妇人到警察局要求见见太森。警察知道老妇人的目的是为了劝慰想要自杀的少年,于是就同意了她和青年谈话的请求。

    她对少年说:“孩子,为什么想不开呀!”听到老妇人和蔼的声音,太森扭过头去,像块石头一样对老妇人的话全然不理。可老妇人却用安详而柔和的语调继续说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来到这个世界是有责任的,你要为这个世界做一件除你之外没人能办到的事情啊!”老妇人把太森带回自己的小茶室,让他在菜园里为她干些杂活。尽管小茶室的生活有些单调,可是,身处草木苍郁的环境中,太森的心平静了许多。老妇人给了他一些生长迅速的萝卜种子,一段时间后,萝卜籽发芽并长出了叶子,太森高兴地吹起了口哨,恢复了生活下去的信心。他用竹子做了一个长笛,闲下来的时候,就以此来消遣。老妇人看到太森前后的变化欣慰地笑了,并说道:“知道吗?你的笛子吹得很好听,除了你没有人为我吹过笛子。”

    老妇人见太森有了生活的激情,便把他送到了一所高中,让他接受教育。在这期间,少年依然帮老妇人在菜园内种菜,也帮老太太做点零活。

    高中毕业,太森白天在地下铁道工地做工,晚上就去上夜大继续深造。大学毕业后,他找到了在盲人学校当新师的工作,他热爱这份工作,而且对那些失明的学生关怀备至。

    太森感激地对老妇人说:“现在,我真的体会到,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了。”

    老妇人说:“孩子,你应该感谢上天赋予你的黑皮肤和一名孤儿的命运,如果不是这样,你就不能领悟别人的痛苦。只有真正了解别人痛苦的人,才能将事情做得更加完美。你16岁时,最需要的就是感受人间真爱,正因为你体会不到爱的温暖,所以才选择了逃避——投海自尽,你说是吧?可是后来,你感受到了人间的真爱,同时这种感情又感染了你,让你也拥有了爱心。”

    太森赞同地点点头。老妇人意犹未尽,继续对太森讲述着:“尽量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爱护自己的生命,因为那是别人无法帮你做到的。”

    人生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没有了自信与希望。那就相当于生命中没有了太阳,没有了指引你前行的工具,从而使你在无助中失去生活的信心。充满自信和激情,就会找到生命的价值。

    枕边哲理

    珍惜生命,因为你在世界上的位置无人能取代,上天派你来到人间,是要你为这个世界做一件除你之外没人能办到的事情——珍惜你自己。

    坚持自己

    玛莉出生在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中。她从小就非常渴望能够得到父母的赞扬和鼓励,每做一件事都严格要求自己,想把事情做到完美无缺,以此来博得父母的赞美和鼓励。但是由于兄弟姐妹多,父母根本就顾不上她。久而久之,她变得缺少自信。

    后来玛莉长大了,嫁给一个非常成功的高级管理人员,婚姻美满幸福,可是一直伴随她的坏习惯——缺乏自信仍然跟随着她,惟一使她能相信自己是个有用之人的,就是在厨房里烤制面包的时候。

    但玛莉想成为一个受大家尊重且信心充足的人,为了改变自己的缺点,她鼓起勇气从家务中走了出去,决定去承担具有失败风险的羞辱。

    她决定进入烹饪行业。她对她的父母以及她的丈夫说:“我想去开一家餐馆,因为我每次做的饭菜都非常受你们的欢迎,你们不是也经常夸奖我,说我的烹饪手艺有多么了不起吗。”

    听了玛莉的话,大家感到很震惊:“这个主意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它简直荒唐到了极点。这事太难了,快别胡思乱想了。”

    家人的劝阻并没有对玛莉起到多大的作用,她依然坚定自己的信念,决定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餐馆正式开张了,可是竟然没有一个顾客。这样的打击对玛莉来说是十分残酷的。她好不容易决定冒了一次险,而这一次冒险看起来要将她彻底击败。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认为丈夫和父母的说法是对的。

    但是人就是这样,当你已经尝试了第一次冒险的滋味后,以后再去面对风险就没那么恐惧了。玛莉最终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击败,她决定继续走下去。她一反平时胆怯羞涩没有自信的窘态,亲自做了几道菜,将它们摆在路旁的餐桌上,请每一个过往的行人品尝她的作品,所有尝过她的菜的人都夸赞她手艺高超。从此,她的小餐馆经营得有声有色,不久就开了几家连锁店。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会犯像玛莉这样的错误,明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却会为他人的一些言论改变自己的思想,从而向困难低头。这样只会使你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不能在他人面前展现真实的自我。

    枕边哲理

    遇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时,不妨大胆些,不要畏首畏尾,被胆怯束缚,只要认准了自己的道路,就要充满信心地放手一搏,及时迈出决定性的第一步,将自己的胆量一军。

    英雄不问出处

    第十六届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并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他出身于一个鞋匠的家庭。可当时的美国社会,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就会遭到别人鄙夷。

    林肯竞选总统前夕,在参议院演说时,他的身份遭到了一个参议员的奚落。那位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林肯高昂着头回答了那位参议员的话,他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中的众多参议员听完林肯对那位参议员的回答后,都陷入了沉默,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技术。”说完后,他对在座的所有人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哪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讲到这里,林肯热泪盈眶,深深地陷入了思念父亲的沉思中,这时,所有的嘲笑顿时化做了雷鸣般的掌声。后来,林肯的竞选成功了,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美国总统。

    有些至今没有获得成功青睐的人,不是责怪机遇不好,就是埋怨父母没有给自己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没有为自己留下万贯家产。其实,成功属于那些时刻准备且有头脑的人,与身份背景没有关系。亚伯拉罕·林肯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吗?

    枕边哲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身的高低并不能用来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出身,真诚地热爱你平凡普通的父母,同样可以受到他人的尊重。开心地接受你的出身,生命的阳光才能更加明媚。

    不要被失败打倒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惟一的一次内战。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经历无数次激烈的搏杀,最后由主张废除黑奴制度的林肯领导的北方联军获得胜利。

    林肯派遣战功显赫的格兰特将军前往南方联盟参加正式投降的典礼,而南方联盟一方则由南北战争中的一位名将——李将军代表出席。代表胜利一方的格兰特将军提早到达受降现场,在那里恭敬地等候李将军的到来。双方约定的时间一到,李将军准时出现在会场的门口。

    格兰特将军刚一见到李将军,不禁被他庄重的外表与高贵的气质惊呆了。只见李将军一身笔挺的军服,军装上的铜扣十分耀眼,勋章整齐规矩地佩戴在胸前,裤线烫得笔直,且脚上的皮鞋也光亮无比。看到李将军后,格兰特将军不由得看了看自己一身陈旧而邋遢的军服,甚至连领口的纽扣都没有扣好。相比之下,很难分辨出谁才是胜利方的代表。

    受降典礼举行完毕后,格兰特将军向李将军伸出了友好的手,并且好奇地问李将军,作为战败的一方,参加投降典礼为什么还要穿得如此整齐光鲜。李将军的回答发人深省,他说:“在战争中失败的是我所属的南方联盟,它是由一群政客所操控的政治团体。我作为一名军人,即使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可我依然要为我的军队负责:身穿这身军装,就要对得起身上所穿的这套军服所代表的意义,更要为当初成为美国军人时所许下的誓言负责。”

    许多人在遭到困难打击时,都显出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似乎天将因此而塌陷下来。事实上没有必要如此,失败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被失败打倒。保持自我的斗志,才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而后加以改进,予以补救。

    枕边哲理

    失败了,检讨是必然的,仔细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当务之急。检讨自己,将错误归结在自己的身上,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把自己推入了消极情绪的怀抱。所以说,当遇到失败时,在失败的事情上找出原因才是明智之举。

    坚持自己的个性

    罗斯福太太由于体型过于肥胖,从小就特别害羞且敏感,再加上她妈妈守旧的思想,总认为那种宽松肥大的衣服才适合她。所以,她一直穿着那些朴素宽松的衣服,没有好好打扮过自己。她从不去参加什么聚会,也从不参与任何娱乐活动,她常常觉得自己不受人欢迎。

    长大以后,罗斯福太太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几岁的男人,尽管已经成了家,可是她害羞的毛病依然没有任何改变。婆家是个平稳、自信的家庭,可是在罗斯福太太身上却无法体现出他们的一切优点。

    罗斯福太太想尽了一切办法改变自己,可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

    其实,她心里十分清楚,这样的行为是一个失败者的表现,她不愿意让丈夫发现自己懦弱的一面。所以,在公众场合她总是试图让自己表现得十分快乐,有时甚至表现得有些过头,然后又会为自己的行为而懊恼。时间长了,她的生活失去了一个乐趣,她感觉不到生的意义,自杀的念头在心底油然而生。

    不过后来,罗斯福太太并没有自杀,是一句话挽救了她的生命,并且让她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有一天,在与婆婆交谈时,她问婆婆是如何把几个孩子带大的。婆婆说:“我告诉他们,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秉持自己的本性。”“秉持自己的本性。”正是这句话点燃了罗斯福太太黑暗心灵中的那盏灯。她终于明白过来——过去的多年中,她一直都在充当别人的配角,从来没有真正做过自己。

    她开始让自己学会秉持自己的本性,并努力寻找自己的个性。她不但开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服装,不论是宽松的还是紧身的,只要能显示出自己的风度、个性的服饰她都穿,而且还结交了许多朋友,参加许多活动。

    过了一段时间,罗斯福太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笑容总是挂在脸上。她说:“能有今天这样巨大的改变,是我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此后,她把这个经验告诉孩子们,这是她经历了多少痛苦才学到的——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秉持自己的本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是自古以来就流行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为什么要附和他人而不能独立自主呢?

    枕边哲理

    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取代你,所以你完全没有必要去充当他人的配角。坚守自我个性,才能让人生更加绚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