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则与道德修养-什么是你成功的保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对于你来说,你的过去或现在是什么样并不重要,你将来想要获得什么成就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对你的未来怀有远大的理想,否则你压根就不会做成什么大事,说不定还会一事无成。

    一目标是成功的前提

    据美国劳工部统计,每100个美国人当中,只有3个人能在65岁时在经济上获得某种程度的无忧无虑。每100个65岁(或以上)的美国人当中,97个人只有依赖他们每个月的社会保险支票才能生存。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你不禁要问,堂堂的美国怎么会是这样的呢?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美国梦的破灭呢?这是否表示通货膨胀已失去了控制?是否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全面控制了美国的能源供应,因而引起世界性的经济不景气?

    世界经济状况对美国的社会生活确实有影响。当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或者是当人工刺激经济还处在复苏阶段的时候,美国人的生活是有些不尽人意。

    然而,拿破仑·希尔则认为,还有一些主观因素,它们和世界经济等大的环境因素同等重要。

    美国劳工部资料也同样显示,每100个从事高薪职业——例如律师、医生——的美国人当中,只有5个人活到65岁时不必依赖社会保险金。

    你听到这个统计数字后,是否会大吃一惊呢?

    不管人们在自己最具生命力的年龄中获得多少收入,也只有如此少数几个人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成就。

    大多数人都幻想他们的生命是永恒不朽的。他们浪费金钱、时间以及精力,从事所谓的“消除紧张情绪”的活动,而不是去从事“实现目标”的活动。

    大多数人每周辛勤工作,赚够了钱,在周末把它们全部花掉。

    大多数人希望命运之风把他们砍进某个富裕而又神秘的港口。

    他们盼望着在未来的“某一天”退休,在“某地”——一个美丽的小岛上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如果你问他们将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他们肯定会回答说,一定会有“某种”方法的吧。

    但是,上面的数字却告诉我们,竟然有这样多的人无法实现他们的理想,那么他们失败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拿破仑·希尔告诉我们,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定下生活的目标。

    有了目标才会成功。

    目标是你所期望的成就与事业的真正动力。

    目标比幻想好得多,因为它是可以实现的。

    你如果没有目标,对于你来说也就不可能发生任何事情,自然你也就不可能采取任何有步骤的行动。

    如果你没有生活与事业的目标,你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理想的彼岸。

    正如空气对于生命的存在必不可少一样,目标对于成功的达成也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空气,谁也不能够存活;没有目标,谁也不能够成功。

    所以,对于你想去的地方,你必须首先要有个清楚的范围或者目标才行。

    如果说某位先生能从周薪25美元的工作职位上,迅速升至某个部门经理,不久后又升任公司的董事长,那必定是他有目标随时鞭策自己的缘故。

    二将来的成就更重要

    现在毕竟是现在,过去则早已成为过去,你的将来会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能比将来更重要的呢?

    人们一般都知道,优秀的企业或组织都有10年至15年的长期目标。在这样的企业或组织中,其决策或管理层总是在反省自己:“我们希望公司在10年后是什么样的呢?”他们总是按照这样的想法来进行各项努力。对于他们来说,新的工厂并不是为了适应今天的需求,而是要满足5年、10年以后的需要。各研究部门也是在针对10年或10年以后的产品进行研究和设计。

    毫无疑问,你会从这样的企业规划与发展战略中得到某种成功的启示,那就是:你也应该计划10年以后的事情。

    如果你希望10年以后变成怎样,那么现在你就必须变成怎样。

    当然,对于你来说,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就像没有计划的生意做着做着就会走了样,没有了生活目标的人慢慢也会变成另一个人。因为没有了目标,我们根本无法成长。

    那么,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不妨还是用拿破仑·希尔的故事来说明。有一位年轻人由于工作问题跑来找拿破仑·希尔,他举止大方,聪明,未婚,大学毕业已经4年。

    他们先谈年轻人目前的工作、受过的教育、背景和对工作的态度,然后拿破仑·希尔对年轻人说:“你找我帮你换工作,你喜欢哪一种工作呢?”

    年轻人说:“那正是我找你的目的,我真的不知道想要干什么?”

    这个问题涉及的面似乎是十分广泛。表面看来,不知道想要干什么,也就等于什么都可以干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事实上,误打误撞的求职办法是很不聪明的。由于他似乎什么都可以干,那他至少就有几十种职业可选择,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

    切记,什么都行也就等于什么都不行;什么都能干也就是什么都不能干。

    拿破仑·希尔要让年轻人明白,找一种职业以前,一定要先深入了解那一行才行。他是这样启发年轻人的:

    他说:“让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看你的计划,10年以后你希望怎样呢?”

    年轻人沉思了一下,最后说:“我希望我的工作和别人一样,待遇很优厚,并且买一栋好房子。当然,我还没深入考虑过这个问题呢。”

    “那是很自然的,”拿破仑·希尔继续解释,“你现在的情形仿佛是跑到航空公司里说‘给我一张机票’一样。”

    除非你说出你的目的地,否则人家无法卖给你机票。

    所以拿破仑·希尔又对他说:“除非我知道你的目标,否则无法帮你找工作。换言之,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的目的地。”

    年轻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最后,拿破仑·希尔相信,年轻人已经学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课了,那就是:

    你出发以前,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

    正如那些发展势头良好的公司一样,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与工作也都要有明确的计划与目标。

    从某个角度来看,人也是一种商业单位。你的才干就是你的产品,你必须发展自己的特殊产品,以便换取最高的价值。下面有两种很有效的步骤可以帮你做到这一点。

    第一,把你的理想分成工作、家庭与社交三类。这样可以避免冲突,帮你正视生活与工作的全貌。

    第二,针对下面的问题找到自己的答案。你想完成哪些事?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哪些东西才能使你满足?

    你完全可以用下面的这些问题来回答上面的问题:

    1.10年以后的工作:

    (1)你想要达到哪一种收入水平?

    (2)你想要寻求哪一种程度的责任?

    (3)你想要拥有多大的权力?

    (4)你希望从工作中获得多大的威望?

    2.10年以后的家庭:

    (1)你希望你的家庭达到哪一种生活水准?

    (2)你想要住上哪一类房子?

    (3)你喜欢哪一种旅游活动?

    (4)你希望如何抚养你的小孩?

    3.10年以后的社交:

    (1)你想拥有哪种朋友?

    (2)你想参加哪种社团?

    (3)你希望取得哪些社区的领导职位?

    (4)你希望参加哪些社会活动?

    拿破仑·希尔有一只名叫“花生”的混血小狗,它活泼、聪明、可爱,是他儿子的开心果。一次,拿破仑·希尔的儿子提出和他一起为“花生”盖一间狗屋,拿破仑·希尔答应了。于是,他们立刻动手,很快就把狗屋盖好了。但是,由于他们的手艺太差,狗屋盖得很糟糕。

    狗屋盖好不久,有一位朋友来访,朋友忍不住问拿破仑·希尔:“树林里那个怪物是什么?难道是狗屋吗?”

    拿破仑·希尔说:

    “那正是一间狗屋。”

    朋友随即指出了狗屋的一些毛病,又说:“你为什么不事先计划一下呢?如今盖狗屋都要照着蓝图来做的。”

    不知你能从这个狗屋的故事中学到什么。其实,在计划你的未来时,不妨也为自己的未来画个蓝图,千万不要忽略这一步。

    要知道,现代人是用幻想的大小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

    一般来说,一个人获得的成就要比他原先的理想小一点。所以你在计划你的未来时,眼光要远大才好。

    拿破仑·希尔曾教过一位学员,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个未来10年的工作与生活计划。

    在这份计划中,你可以看出,当学员在如何计划住宅的时候,他就好像已经看到住宅将来的模样了。

    在计划中,学员是这样幻想的——或许你能从中受到某些启示:

    “我希望有一栋乡下别墅,房屋是白色圆柱构成的两层楼建筑。四周的土地用篱笆围起来,说不定还有一、两个鱼池,因为我们夫妇俩都喜欢钓鱼。房子后面还要盖个都贝尔曼式的狗屋。我还要有一条长长的、弯曲的车道,两边树木林立。”

    “但是一间房屋不见得是一个可爱的家。为了使我们的房子不仅是个可以吃住的地方,我还要尽量做些有价值的事,当然绝对不会背弃我们的信仰,尽量参加教会活动。”

    “10年以后,我会有足够的金钱和能力供全家坐船环游世界,这定要在孩子结婚独立以前早日实现。如果没有时间的话,我就分成四五次,作短期旅行,每年到不同的地方去游览。”

    “当然,这些要看我的工作是不是很成功才能决定,所以要实现这些计划,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这个计划是5年以前制定的。他当时有两家小型的“一角专卖店”,现在已经有了5家,而且已经买下17英亩的土地准备盖别墅。他的确是在逐步实现他的目标。

    你的工作、家庭与社交是紧密相关的,每一方面都跟其他方面有关。

    但是影响最大的却是你的工作。要知道,你家庭的生活水准,你在社交中的名望,大部分是由你的工作成就来决定的。

    美国一个管理研究基金会曾经做过一次大规模的研究,希望找出担当杰出主管所必备的条件。他们对全美的工商企业、政府机关、科学工程以及宗教艺术的一些领导者进行了问卷式的调查,他们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主管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不断希望进步。

    其实,社会学家瓦那梅克先生早就忠告过我们。在他看来,一个人除非对他的工作、他的未来怀有积极进取的愿望,并乐意去做,否则他肯定是做不出什么成就的。

    事实上,你如果妥善地运用你的进取心,你的身上往往就会产生十分惊人的力量。

    拿破仑·希尔曾和一位学生有过一次十分有意义的谈话。这位学生经常在大学报纸上发表作品,他的天分很高,有从事新闻事业的潜力。

    这位学生毕业前,拿破仑·希尔问他:“毕业以后打算做什么?准备搞新闻工作吗?”

    这位学生想了想说:“虽然我非常喜欢写作和报道新闻,而且也发表过一些作品,可是新闻工作尽报道些零零碎碎的消息,我懒得去做。”

    拿破仑·希尔大约有5年没有听到这位学生的消息。

    有一天晚上,拿破仑·希尔忽然在新奥尔良遇到了他。当时这位学生已经是一家电子公司的助理人事主任;他向拿破仑·希尔表达了对这份工作的极度不满。

    他不无懊悔地说:“老实说,我的待遇很高,公司也有前途,工作又有保障,但是我压根儿心不在焉,我很后悔没有一毕业就参加新闻工作。”

    从这位学生的身上,你可以看出,他对于许多事情都心存不满,三五天就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厌恶情绪。他将来根本没有什么前途,除非他立刻辞职,参加新闻工作。

    要知道,成功是需要完全投入的,只有完全投入你真正喜欢的行业,才能迎来成功的一天。

    事实上,如果这位学生当初按照他的喜好去做的话,或许他早就在新闻媒体事业方面小有成就了。而且从长远来看,他的待遇也会比目前高得多,并且有更大的成就感。

    三目标是构筑成功的基石

    在拿破仑·希尔看来,积极的心态也即PMA只是构成事业成功大厦的基础。一旦打下了基础,你就可以在上面修房盖屋了,而目标则是修造你成功大厦的砖瓦。

    目标不仅是你追求的最终结果,而且它在你整个的人生旅途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标是你成功之路的里程碑,它所起的作用是十分积极的。

    你给自己定下目标之后,目标就在两个方面起作用:其一,它是努力的依据;其二,它也是对你不断进取的鞭策。

    目标给了你一个看得着的射击靶。随着你努力实现这些目标,你就会有成就感。

    对许多人来说,制定和实现目标就像一场比赛。随着时间推移,你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这时你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就会渐渐改变。

    不过,有一点很重要,你的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以实现的。如果你的目标不具体,你就无法衡量你的计划是否实现了,这样就会打击你不断创造进取的积极性。

    原因何在呢?

    因为目标是你动力的源泉,如果你无法知道自己向目标前进了多少,你就会泄气,并最终半途而废了。

    为说明这个道理,拿破仑·希尔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费罗伦丝·查德威克,34岁,她是第一位从英法两国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的妇女。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边,费罗伦丝·查德威克涉水下到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过去。如果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

    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雾很大,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到。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前等待着。有几次,鲨鱼靠近了她,被人开枪吓跑。她仍然在游。

    在这类渡海游泳中,她的最大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海水。

    15个小时过去了,她既累,又冻得发麻。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

    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她发现,除了浓雾外什么也看不到。

    过了一会儿,在她的坚持下,人们把她拉上了船。

    到了岸上,她渐渐觉得暖和多了。这时,她才发现,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

    一时间,她感到了失败的打击。

    后来,她不无懊悔地对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

    其实,令她半途而费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两个月后,她终于成功地游过了同一个海峡。她不但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纪录还快了大约两个小时。

    你不难发现,查德威克虽然是个游泳好手,但也需要有明确目标,才能鼓足干劲完成她完全有能力完成的任务。

    当你规划自己的成功目标时,千万别低估了制定可测目标的重要性。拿破仑·希尔讲的故事就是要告诉你:一个人如果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和目标,他会有怎样的结果。

    正因为如此,在拿破仑·希尔看来,明确的目标对于你成功的取得产生无法估量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1.目标可以使你看清自己的使命。

    每天,你都可能遇到对自己的人生和周围的世界不满意的人。

    只是,兴许你还不知道,在这些对自己处境不满意的人中,有98%的人却对自己心目中喜欢的世界没有一幅清晰的图画。

    他们没有改善生活的目标,没有用一个人生目的去鞭策自己。结果,他们就只能继续生活在一个他们无法改变的世界上。

    有一次,一位医生曾向拿破仑·希尔讲到了退休问题。这位医生对活到百岁以上的老人的共同特点作过大量研究。

    在一次讲演中,这位医生叫听众思考一下长寿者的共同特点。大多数听众以为这位医生会列举食物、运动、节制烟酒以及其他能影响健康的东西。

    然而,令听众惊讶的是,医生告诉他们,这些寿星在饮食和运动方面没有什么共同特点,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待未来的态度——他们都有人生目标。

    制定人生目标未必能使你活到100岁,但它却必定能增加你成功的机会。

    人生如果没有目的,你将会一事无成。

    美国一位著名的企业总裁比尼曾说:“一个心中有目标的普通职员,会成为创造历史的人;一个心中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是个平庸的职员。”

    2.目标有助于你安排事情的轻重缓急。

    制定目标的一个最大的好处是有助于你安排日常工作的轻重缓急。

    没有目标,你就很容易陷进跟理想或是与目标无关的日常琐碎事务当中。

    一个忘记最重要事情的人,会成为琐事的奴隶。

    有人曾经说过:智慧就是懂得该忽视什么东西的艺术。

    相信你能明白这个道理。

    3.目标引导你发挥潜能。

    美国一家传媒曾经报道,有300条鲸鱼在追逐沙丁鱼时,不知不觉被困在了一个海湾里。

    对此,评论员弗里德里克·布朗·哈里斯这样评论说:

    是这些小鱼把海上巨人引向了死亡。鲸鱼因为追逐小利而暴死,为了微不足道的目标而空耗了自己的巨大能量。

    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上面报道的那些鲸鱼,他们有巨大的力量与潜能,但他们把精力放在小事情上,而小事情使他们忘记了自己本应做什么。

    当然,要发挥潜力,你必须全神贯注于自己的会有高回报的优势方面。

    目标能助你集中精力。

    不仅如此,当你不停地在自己有优势的方面努力时,这些优势就会进一步得到发展。

    拿破仑·希尔告诉我们,在达到目标时,你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比你得到什么东西重要得多。

    4.目标使你有能力把握现在。

    只有成功人士能把握现在。

    人是在现实中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希拉尔·贝洛克曾说:“当你做着将来的梦或者为过去而后悔时,你惟一拥有的现在却从你手中溜走了。”

    虽然目标是朝着将来的,是有待将来实现的,但目标却使你能把握住现在。

    事实上,大的任务是由一连串小任务和小步骤组成的,实现任何理想,都要制定并且达到一连串的目标。每个重大目标的实现都是几个小目标小步骤实现的结果。

    所以,如果你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此时此刻手边的工作上,心中明白你现在的种种努力都是为实现将来的目标铺路,那么你就能走向成功。

    5.目标有助于你评估事业的进展情况。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不难发现,那些不成功的人往往都有个共同的毛病,他们极少评估自己在事业方面取得的进展。他们大多数人要么就是压根儿不明白自我评估的重要性,要么就是根本无法评估在事业方面取得的进步。

    6.目标为你提供了一种自我评估的重要手段。

    如果你的目标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你就可以根据自己与最终目标的距离来评估目前取得的进步。

    有位自称为发明家的人为他的最新发明制作了漂亮的模型,这个模型有无数的飞轮、齿轮、滑轮和电灯,一按电钮就动起来,而且灯会亮。

    有人问:“这个机器是干什么的?”

    发明家回答说:“它不干什么,但是,这机器的运转不是挺优美的吗?”

    这听起来难道不滑稽可笑吗?

    有了目标,我们就不会像那个发明家一样了。

    7.目标使你未雨绸缪。

    对于那些成功的人士来说,他们总是提前决断,而不是事后补救。

    他们提前谋划,而不是等待别人的指示。

    他们不允许别的人操纵他们的工作进程。

    不事前谋划的人是不会有进步的。

    也许你早就知道诺亚方舟的故事,诺亚并没有等到下雨了才开始造他的方舟吧。

    目标能帮助你事前谋划,目标迫使你把要完成的任务分解成可行的步骤。

    要想制作一幅通向成功的交通图,你就必然先有目标才行。

    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富兰克林早就说过:“我总认为,一个能力很一般的人,如果有个好计划,他是会有大作为的。”

    8.目标使你把工作重点从工作本身转到工作成果上。

    那些不成功的人总是混淆了工作本身与工作成果。他们以为大量的工作,尤其是艰苦的工作,就一定会带来成功。

    但任何活动本身并不能保证成功,且不一定是有用的。要让一项活动有意义,就一定要使它朝向一个明确的目标。

    也就是说,成功的尺度不是你做了多少工作,而是你取得了多少成果。

    法国博物学家让·亨利·法布尔所做的一项研究结果最能说明这一问题了。

    法布尔研究的是巡游毛虫。

    巡游毛虫在树上排成长长的队伍前进,由一条虫带头,其余跟着。

    法布尔把一组毛虫放在一个大花盆的边上,使它们首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形。这些毛虫开始行动了,像一个长长的游行队伍,没有头,也没有尾。法布尔在毛虫队伍旁边摆了一些食物,但这些毛虫想吃到食物就必须解散队伍,不再一条接一条前进。法布尔预料,毛虫很快会厌倦这种毫无用处的爬行,而转向食物。

    可是毛虫没有这样做。出于纯粹的本能,毛虫沿着花盆边一直以同样的速度走了7天7夜。

    要知道,它们一直会走到饿死为止的。

    毛虫遵守着它们的本能、习惯、传统、先例、经验、惯例,或者随便你叫它什么好了。

    它们干活很卖力,但毫无成果。

    许多不成功的人就跟这些巡游毛虫差不多,他们自以为忙碌就是成就,干活本身就是成功。可事实上,他们却一无所获。

    目标恰好有助于你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如果你制定了目标,又定期检查工作进度,你自然就把重点从工作本身转移到工作成果上了。单单用工作来填满每一天,这对你来说根本不意味着成功。

    取得足够的成就来实现你的目标,这才是评估你的成绩大小的正确方法。

    随着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实现,你就会逐渐明白实现目标需要花多大的力气。不仅如此,你往往还能悟出如何用较少时间来创造较多的价值,这会反过来引导你制定更高的目标,实现更伟大的理想。随着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你对自己、对别人也就会有更加准确的看法了。

    你说不是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