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只闻花生香-四十年故道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刘玲

    青天河景区,距离县城不过50华里,旅游旺季的时候,外地游客会在一夜之间涌入,使得我们这些生活在本地的人倒要避退开去。

    五一这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屈指算算,倒没有一个人近期去过的,于是,弟弟就去开车,说话中间就出发了。

    一家七口,在车里不挤不空,说说笑笑,直奔山上,车厢里飘摇着经典的老歌,空间狭小,也未能妨碍女儿和侄女的打闹,一时间,我也觉得一切皆空,唯有眼前的幸福是真实的。

    妈妈不止一次地给我们讲过,1966年的时候全民总动员,修建青天河水库,她是第一批从村里选出来到工地上参加建设的,当年16岁。

    如今,相隔40余年……

    到处都是人流,我们在拥挤中看不到什么养眼的景色,倒是母亲,眼睛盯着远处的山峦,脚下的山谷,用心分辨着当年曾经劳动过的地方,我们不时的在她的惊呼中放眼那些其实我们根本看不到的景色,比如,一条隐在山里的小路,一架他们那时抬土经过的小桥,干涸的河床上他们铺就的鹅卵石……

    妈妈是那样激动,我们这么多年没有看到过理性的她这样兴奋过。索性,在我们的建议下,妈妈带领我们离开了拥挤的人流,寻访她四十年前走过的路。

    我们找到了他们当年推土上坡的故道,找到了当年他们起火做饭的地方,甚至找到了他们晚上栖身的窑洞,窑洞的门窗已经散尽,但还能看出当年的规模。妈妈说,当时一间窑洞是6个女孩子打地铺,我们站在洞口看了看,妈说,当年的感觉比现在大。是啊,当年16岁,如今是60岁的年龄。

    我们边走边询问妈妈当年的劳动场景,我问妈妈做什么工作,妈妈说,因为年龄小,是专门计数的,记大家一个工作日拉了几车土,堆了几堆沙什么的。

    我们齐笑,调侃她,妈,你做的是白领的工作啊。

    妈说,何止这些,因为自己根红苗正,而且年轻漂亮,后来被挑出来抬主席像,就是这个队伍无论劳动到哪个地方,她和另一个女孩子在队伍前抬主席像。

    我们疑惑,那是什么工作?

    妈说,抬主席像挺累的,因为不能歪不能斜,还不能放到地上,永远走在施工队伍的最前列,大家的干劲全凭看着主席像呢。

    弟弟问,妈,当年没有谈恋爱啊?大集体生活,都是年轻人,最容易谈恋爱了。妈红了脸说,我没有,有人谈,我太小,总跟别人起哄。

    妈妈眼里全没了我们,一路上细心地辨别着当年留下的痕迹,我们跟着她,也无比感动地沉浸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场面里。

    天色渐晚,我们没来得及看景区的景色,只看到了妈妈走过的故道。

    要上车了,我说,妈,在你当年战斗过的地方留个影吧。

    极不喜欢照相的妈妈惬意地站在大坝上,摆了一个如少女般纯情的姿势。这张像,无比珍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