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当头。赵二当兵,扛枪打仗,情理之中。但战场上的事情说不准,一颗子弹过来,人就玩完了,比风吹灭一盏煤油灯还容易。所以战场上的兵,都把脑袋别在腰带上,死拼猛打。死了拉倒,没死算是捡了条命。赵二和别的兵不大一样。赵二念过书,认识一些字。有时候就很为自己这颗聪明的脑袋惋惜。别人的让子弹敲碎了就敲碎了。别人的是浑水缸,没有丝毫文化味道。自己的呢,万一被敲碎了,那中国就少了一颗聪明的识文断字的脑袋,那损失岂不大了去了?所以赵二是很注意保护自己的,从不莽撞。上战场那是大势所趋,不上不行,但若因此损了自家,又绝不甘心。每次打仗时,他就尽量避免,不让子弹碰到。如此下来,竟也无事。到小日本投降时,赵二打死了好几个鬼子,个个死相难看,自己却毫发无伤。他一时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哩,到底是有文化的人哩,那些文盲大老粗的兵就是不敢比哩!但意外还是来了。是发生在缴日本鬼子枪械的那回。赵二所在的队伍,本是要接受那股鬼子投降的。这样的场面一般都比较轻松愉快。但不知为何,双方当官的一言不合,突然就动武了。日本人动手,赵二和战友们也端了枪扫射日本人。扫射片刻,赵二忽听一声尖叫向他狂奔过来,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只觉得脸上一烫,左边那只眼睛跟着就模糊了起来,人也跌倒在了地上。赵二想坏了坏了,要死掉了。然后就昏迷过去,什么也不知道了。
但赵二并没有死掉。他苏醒过来后,那只眼睛已经被纱布重重地缠住了。医生告诉他没啥大事,只不过伤了眼睛。赵二也就放了好些心,觉得过几天把纱布一揭,就屁事没有了。
过了些日子把纱布一揭,赵二的这只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了。慌忙找面镜子照,才发现眼睛竟然已经瞎掉了。原来日本人的那颗子弹正好紧紧贴着这只眼睛擦过去,硬是把里面的浆液给统统放出了眼球。放得都瘪了,没有丝毫光彩了。这只眼睛肯定是完蛋了。丢了一只眼睛的赵二心情十分沮丧。照一回镜子,沮丧就增添一分。而他又忍不住要时时地照镜子的。照过了就没有任何目标地跟医院里所有能够碰到的人说:“我真傻,要是我当时把头挪一下就没事了。我真傻,要是我当时把头挪一下就没事了。”听他这么说,人们都觉得很好笑,觉得他像个丢了一只母鸡的乡下老婆婆。
以后只要见了人,赵二都会这么跟人家说:“我真傻,要是我当时把头挪一下就没事了。我真傻,要是我当时把头挪一下就没事了。”很快整个医院的医生护士和伤员都听他说了不知有多少遍,都有点烦他了。
回到队伍里面,赵二还是这么跟战友说。队伍里面的一位领导读过鲁迅的书,听赵二这么说了几回,就说:“赵二完蛋了,这不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吗?就这么个精神状态,还怎么生龙活虎地打老蒋啊?尽管缺了一只眼睛,瞄准打枪会更加准确。精神状态不行了,人也就不行了。赵二完蛋了哩!”就想让他复员回家。
可赵二说什么也不肯回家。说是出来时他眼睛好好的,两只一般地明亮。这么丢了一只眼睛回去,怎么跟爹娘见面啊?只怕是媳妇儿也要跟他吹灯另嫁了啊!领导也没办法,只好让他继续跟着队伍。
往后赵二还这样,手里捏着面小镜子,照一回眼睛,就跟人说一回。说了不知有多少遍了,也许一千遍一万遍了吧。一直把自己原来黑黑的头发都说白了,把人也说老了。
有一天,上面来了位粗手大脸硬胡子的领导。领导是来视察队伍的。视察过了,赵二就凑过去,用手里的小镜子照照眼睛,跟他喃喃着把那话说了一遍。说到第三遍时,这位领导把脸色一变,忽然啪地重重打了赵二一个耳光,大声说道:“我早就听说过你的事儿了。你都成了咱队伍的名人了你!你说你傻,你傻个屁啊!你把头挪一下,若是往后挪一下倒也罢了,要是你往前挪一下呢?子弹不长眼睛。想想吧浑蛋,要是当时你把头往前挪一下呢?”
赵二一下子就醒了。要是往前挪一下,日本人的那颗子弹还不正好敲碎了他的脑袋?那样他赵二现在是什么了?早就成了鬼!
赵二出了一身冷汗,竟然奇迹般地好了,手里的小镜子也“砰”地扔掉了。没几天白了的头发渐渐黑了回去,人也年轻了回来,再也不说那句话了。后来成了英雄的赵二读到一个成语,叫“醍醐灌顶”。他觉得那个大老粗领导就是给他来了个醍醐灌顶哩!甭说,人家还真了不起,一个耳光一句话就救了他一辈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