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在职场中闭上想要说“不”的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要相信怀才不遇的鬼话,你只是没有做到最好

    当看到那些成功人士在侃侃而谈自己的奋斗史时,很多人除了羡慕,更多的是在想:“如果我能像他一样成功该多好啊!”

    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机遇是平等的,只要你肯努力拼搏,成功的大门就会向你敞开。

    然而,一个事实摆在面前:现在优秀的人才越来越多,高学历、海归派数不胜数,但真正可以称得上是成功人士的,还是少数人。

    这是为什么呢?

    也许有些人会说:“千里马也要有伯乐才行。我就是没有遇上伯乐,所以才怀才不遇,不能一展长才。”

    “怀才不遇”似乎是很多郁郁不得志的人惯用的理由,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尽然。

    金冼日就是这样一个怀才不遇的人。他名牌大学毕业,又在美国读了MBA。在读书时,他拿过很多奖项,受到师长的称赞。回国后,他自信满满,想要做出一番事业。

    然而求职之路并不像他想象中那么顺利,有的公司想聘请他,他觉得待遇不高;他想去的一些公司,对方又看不上他。

    经过了一番努力,金冼日好不容易才跻身一家世界500强的大公司。他很高兴,以为这下可以大展拳脚了。

    但是,令金冼日万万没想到的是,伸向他的不是成功的橄榄枝,而是人生的一记闷棍。

    原以为凭着自己的学历和能力可以担任要职,岂知上司却安排他和另外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做很基础、很琐碎的工作,每天无非是对对报表、检查档案,甚至有时还要充当快递员的角色,帮公司送文件。

    这和金冼日设想的工作内容相差甚远,每当别人问起他工作近况的时候,他都不好意思如实相告,只能搪塞过去。

    金冼日的心中满是失落和压抑,工作起来自然也不太认真,经常出错,总是被上司批评。他强打起十二分精神做事,好不容易熬到了实习期过,被转到另一个部门。刚以为工作会有起色,谁知道还是被分派做一些不重要的事情。

    金冼日实在是忍无可忍,就跑到上司那里评理。他一直抱怨着,说着自己的理想、抱负,大谈公司用人制度的弊病。他滔滔不绝地说了半天,上司毫无表情,安静地听着。等金冼日说完,上司才淡淡地回了一句:“哦,我知道了。回去做你的事吧。”

    本以为自己的长篇大论会得到上司的理解,可谁知道竟然只有这么平淡的一句话。金冼日觉得心灰意冷,更加没有心思工作了。

    有一天,金冼日刚刚吃完午饭回来,无意中听见公司的同事正在谈论自己。

    “听说金冼日去上司那儿发了一通牢骚,上司根本没理他。”

    “真是可笑,他什么事都做不好,还整天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没被踢出公司就该偷着乐了,还跟上司抱怨什么?”

    “这年头啊,那些学历高、喝过洋墨水的人都觉得自己了不起,其实什么也干不好。就拿上次来说吧,让他写个文案,结果却弄了个乱七八糟,一点有用的都没有。害得我加班重新写过。”

    ……

    同事的这些话让金冼日既恼火又震惊,恼的是他们居然在背后说自己坏话,惊的是在他们眼里,自己竟然一无是处。

    当晚,金冼日一个人在街上无精打采地走着。他不停地想着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难道自己真的是同事口中说的那样什么都做不了吗?他开始回想自入职以来自己为公司所作出的贡献,想来想去,好像除了发牢骚之外真的没有做过什么实际的事情,因为嫌公司交给他的事情太小、太琐碎,所以什么都没有认真做。

    想到这里,金冼日猛然明白了过来,总认为自己是人才,没有遇到伯乐,可是自己的才华并没有显露出来,又如何能让伯乐看到呢?

    自此后,金冼日一改以前的作风,不再拒绝做小事,不管上司交待给他什么事,他都一丝不苟地做好。

    过了一段时间,金冼日发觉同事对自己的态度不一样了,变得友善、热情了,而上司也不再批评他,反而开始向他投以赞扬的目光,并逐渐安排一些重要的工作给他做。

    经过不断的努力和磨合,金冼日成为了公司的明星员工,不但成为了上司的左右手,还让同事们对他心悦诚服。

    在一次重要的人事调动中,金冼日被提升为部长,等待他的是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就职讲话上,他由衷地说了这样一番话:“以前的我总认为自己才高八斗,只是没有遇见赏识我的人。后来我才明白,不是没遇见伯乐,而是我眼高手低,事事都做得很差劲。其实在这个公平竞争的时代,哪还有什么被埋没的人才呢?只要我们肯努力,把每件事都尽力做好,自然会有回报!”

    的确如此。当你认为别人不理解你,不肯把重任交付给你时,不要急着抱怨,先想一想自己究竟有没有做出什么举动,可以让别人对你另眼相看。如果你总是拒绝付出,总是眼高手低,那么伯乐也将离你越来越远!

    放下所谓的尊严才能收获更多的成就

    人不可无尊严!

    然而,什么才是真正的尊严呢?

    古人有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吃嗟来之食等句,都是在讲尊严。

    可在当下,偏有一些人,过分强调尊严,把一些小事看得比天还重,动辄就扯到尊严上,其实远没有那么严重。比如在职场中,被领导批评了几句,就觉得他是在侮辱自己,立时竖起一面盾牌,拿起一支长矛,做出一副戒备森严、准备还击的模样。

    这样做无疑是把自己囚禁于象牙塔中,拒绝接受风雨的洗礼。如此娇气,禁不起磨砺,又岂会成为人中龙凤呢?

    林至伟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有一次他遇上了一件麻烦事。他负责的一项工作出了问题,客户拒绝收货。其中的责任并不在林至伟,而是在客户本身,可是客户仗着自己财大气粗,不肯认错,硬要林至伟所在的公司承担责任。

    为了不得罪这个大客户,以便日后更好地合作,公司领导商量以后决定承担一半的损失,由林至伟代表公司向客户道歉。这样退一步,可以让客户面子上好看一些,不至于把事情弄僵。

    可是当领导把这个决定告诉林至伟时,却令他很不满。他生气地说:“我又没有做错,分明是客户的失误,为什么要我向他道歉?”

    领导安慰他说:“我知道你没有做错,这只是为了给客户一个台阶下。你诚恳一点,再加上我们开出的条件,他一定会同意的。伸手不打笑脸人嘛,我们以后还要长期合作的。”

    可是林至伟把头一摇说:“不行!要我去道歉是不可能的!您有没有考虑到我的感受,这是关乎尊严的!”

    领导听了有些难堪,但仍然好言劝道:“小伙子,没有那么严重,怎么扯到尊严的问题上了呢?我们只是给客户一个面子,要以客户为尊嘛。让他感受到自己是受重视的,才会长期和我们合作。这只是一个小问题,不要太较真了。”

    可无论领导怎么劝说,林至伟就是认定这么做是侮辱了自己,执意不从。这让领导也很懊恼,觉得他过于固执,办事不够圆融,只得换了个人去与客户沟通,心中对林至伟的负面印象就此产生。这样一来,林至伟自然得不到重用。

    有些人格外敏感,动不动就喜欢扯到尊严上,其实远没有那么严重。就如同林至伟一样,领导只不过让他去真诚地和客户道歉,给客户一个台阶下,这在业务往来中是十分正常的事。向客户说好话,并不是溜须拍马,不是曲意奉承,而是对客户的重视和诚意。

    比尔?盖茨对尊严有自己的看法,他说:“这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他期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有所成就。”

    这句话意在向我们表明,什么是真正的尊严。有些人对尊严的认识有些偏颇,认为对客户毕恭毕敬就是丧失尊严,对领导言听计从就是有辱人格,其实根本没有这么严重。

    如果一个人过分地强调尊严,却没有为公司带来任何利益,或只赢得很少的利益,又从何体现个人尊严呢?当你的业绩总是公司的最后一名,当你总给其他同事拖后腿时,会觉得自己有尊严吗?

    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就要用实力说话,用能力取胜。当你把工作做得十分出色,业绩总名列前茅,总是能搞定一切难搞的客户时,别人自然会对你敬佩不已。这时你才能真正地赢得他人的尊重。

    不要把自己看做世界的中心,动不动就扯到尊严上面去,那只是敏感者、自卑者的做法。

    真正的尊严,是晏子使楚时拒绝钻狗洞;真正的尊严,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这种尊严不同于骄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评精神,而是正视自己,发扬利用自己的优点,克服改善自己的缺点。

    要放下所谓的尊严,就必须对尊严有所觉悟,认清什么是真正的尊严,赶走心中无谓的自大与骄傲,让心空下来,装入更多的新的、有用的东西。

    当你拒绝了放下所谓的尊严时,就失去了赢的机会;

    当你拒绝了主动出击时,就放弃了一份希望;

    当你拒绝了吐故纳新时,就与成功失之交臂。

    拒绝创新是死亡的开始

    在当今这个时代,创新一词被越来越多地提及。的确,世界瞬息万变,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适应变化。尤其是在工作中,如果不进行变革就意味着被人赶超,如果不进行创新就意味着自取灭亡!

    曾经的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斯隆刚上任时,通用公司各个汽车生产部门的产品方向是混乱无序的,亏损很严重。

    其中,有一款雪佛兰汽车的市价是当时通用公司产品中价格最低的,但就是这一款最低价格的车,也比当时的竞争对手福特公司的一款车要贵。

    不仅如此,雪佛兰的质量也不好,车轴不结实、离合器不可靠、引擎总出毛病……这样一款性价比低的车,当然不会受到客户的欢迎。

    为了推销存货并维持生产,这款车不得不降价出售。但是因为高成本,即使降价后的价格也比同类车高,而且每出售一辆,公司就要损失50美元,产销越多,亏损也就越大。

    这令刚刚上任的斯隆犯难了,如何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价格降下来呢?

    无疑,质量是产品的主要竞争武器,只有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才能受到顾客的欢迎,才能在低价市场上战胜福特的汽车。

    可是接着另一个问题来了,怎样才能设计出高质低价的车呢?显然现有的技术员都不能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正在这时,斯隆得知福特T型车的主要设计人之一克努森离开了福特公司。这简直是天赐良机,斯隆马上派人将克努森请来,聘请他担任通用公司工程技术部的主任,并兼任雪佛兰公司技术部的主任。

    克努森的确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意的技术者,他并没有照搬福特T型汽车的设计,而是进行了更多的技术创新。

    在他为通用雪佛兰汽车的面世努力奋战的两年里,他不仅为斯隆拿出了物美价廉的一种雪佛兰车,而且还设计出了一个雪佛兰系列。

    这一系列的设计使通用雪佛兰公司的工程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都达到甚至超过了福特公司。很快雪佛兰车的产量剧增,在市场占有率上也远远超过了福特公司。

    亨利?福特在得知通用公司即将推出低价的雪佛兰汽车时,曾经先下手为强,再次作出降价的决定。

    但是已经晚了,福特公司的车和雪佛兰汽车摆到一起,即使它便宜二三十美元,人们也决不会去买它,而是将目光转向雪佛兰。

    雪佛兰汽车如此受人们欢迎的原因,还在于它独特的设计。它采用封闭式设计,比福特车先进多了,而且还不怕日晒雨淋。

    由于雪佛兰汽车在设计时考虑到了现代道路的平展,因此车身离地面很低,显得轻巧而时尚。这仅仅是克努森创新的第一步,更令人叫好的是,他在设计时考虑到今后汽车发展的速度会更快,换型周期会更短,因此,他制订了雪佛兰汽车系列的生产技术规划。

    他明确地告诉斯隆,当人们还在喜欢A型车时,自己已经在向经销商运出B型车,工厂则在生产C型车,而技术部则在设计D型车,这便是后来被世界所接受的滚动式系列生产推进技术。

    克努森使通用公司得以在技术上突飞猛进,生产出了质量高价格低的雪佛兰,从而战胜了福特公司,同时为通用公司提出了一个科学的技术思想,一笔更可贵的无形财富。

    由于克努森的技术革新,通用公司再一次赢得市场,在竞争中获胜并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当初斯隆没有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及时请来了克努森,那么企业将一直走下坡路,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克努森没有技术创新,只是沿用了以前的设计,也不会有如此好的市场效果,只能是追随着别人的脚步,不会占领理想的市场份额。

    创新是开辟新道路的金斧头,引领你披荆斩棘,所向无敌;

    创新是前进路上的推动器,让你动力十足,一路前行;

    创新是困境中的突围先锋,在黑暗之中散发耀眼的光芒,让你看到方向,突围而出……

    用热情的心去拥抱创新吧,不要害怕创新所带来的变数和陌生感。不拒绝创新,才能永远向前!

    不可以丢掉老经验

    有一次朋友聚会,大家闲谈的时候为一件事情争论不休。最后其中的一个朋友有些不高兴,说:“你们这些都是老经验,根本要不得。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老生常谈?”

    听得出来,这位朋友很反感老经验,特别喜欢创新。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公司中的一位员工也如此。他是一个特别有朝气的年轻人,对工作充满热情。但美中不足的是,不愿意听别人的意见,尤其是不听老员工的意见。

    由于他刚进公司,对公司还不熟悉。上司就安排了一位老员工带他,让他尽快融入公司中。

    那位员工在表现出对工作很有热情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刚愎自用的一面。有一次,上司交待他做一件事,他自信满满地答应了,并绞尽脑汁地想出了一个自认为非常好的方案。可当他拿出这个方案与老员工交流时,却遭到了老员工的反对。老员工说:“你这个方法看似很好,实际上行不通。我们以前也试过这样去做,但是不可行。”

    听了老员工否定的话,他不太高兴,说:“还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以前不行,并不代表这次就不行。”

    老员工说:“这都是经验之谈,错不了。”

    他反驳道:“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你的老黄历都过时了。”

    老员工被气得说不出话来,索性不去管他。他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结果真的证明了他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可是他还不肯认错,反而说:“这次不行不代表下次不行,总之我最讨厌老经验,墨守成规,一点价值也没有!”

    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连上司都不得不提醒他:“年轻人,有热情是好的,但不要太自大,要学会尊重老员工,多听取别人的意见。”

    然而他一点也听不进去,还是我行我素。最后上司对他忍无可忍,只得把他辞退了。

    其实这个员工有着很突出的优点:做事有冲劲、敢想敢做、充满热情,这些在职场中都是非常好的素养。但他也有致命的缺点,就是拒绝经验之谈。

    在这个处处讲求创新的年代,很多人都把思想集中在“新”字上,看不起一切与“老”、“旧”有关的东西。

    不可否认,老经验有着一定的弊端。因为时代不同了,环境不同了,有些经验就要因时而异,不能再称之为精华。可是,如果完全丢掉老经验,一味地将它们视做废品,就会矫枉过正,丢失掉很多宝贵的东西,让自己白白地走上弯路,浪费时间和精力。

    如果公司的那位员工能够虚心一点,多去接受一些宝贵的老经验,他的职场之路将会更加通畅。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既不失去创新精神,又不丢掉宝贵的老经验呢?

    1.不要从一开始就拒绝老经验

    假如你从一开始就拒绝老经验,就等于在心中设了一道防线,把所有与老经验有关的东西都排斥在外。这样一来,你虽然不会被老经验中的弊端所干扰,但也看不到其中的精华。

    2.在老经验的基础上创新

    需知道,有很多老经验是没有过时的。在创新的同时,你应该尊重这些老经验,在它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让创新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3.理性地分析利弊

    凡事都有利有弊,老经验也不例外。你应该理性地思考,本着客观公正的心去对待老经验,看出其中的利与弊,再将有利于你的东西保留,将弊端排除。这样工作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4.虚心地听取前辈们的意见

    “你这样做是不行的”、“这根本行不通”、“年轻人,你太没有经验了”……

    当听到这些话时,一些血气方刚、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可能是很难接受的。然而,越是这种时候,你越应该更加虚心。如果你认为别人口中所说的老经验是不对的,就应该虚心地向别人请教,问清楚为什么这种办法不可行。当你了解了其中的缘由时,就不会如此抗拒老经验了。

    慢一点说不行,快一点想办法

    有一次,我约了一个朋友喝茶。她还没坐稳,就开始不停地抱怨:“不好意思,我来晚了。都是我们上司找麻烦,非说我们部门的成本太高,要我想办法降下来。”

    这个朋友是一家公司的部门主管,手下管着十几个人,她经常跟我抱怨工作上的不如意。我劝她说:“不要不开心了,哪个上司不想节约成本?想想办法就是了。”

    “想什么办法?根本没办法!总不能让大家不吃、不喝、不坐车吧?我如果要减缩办公开支,大家都不乐意,工作热情都没了怎么办?谁还愿意替公司做事?”她气呼呼地说。

    “好啦,消消气。等气儿消了再想办法。”

    “没办法!不用想,这根本不可能!”

    她的这番气话,倒使我联想起了一个人——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他在20年的任期内把通用电气集团带入了辉煌。他所写的自传还被全球经理人奉为“CEO的圣经”。

    在韦尔奇还没有接手通用电气时,只是集团里一个分公司的经理。当时他负责的分公司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采购成本过高,几乎威胁到分公司的生存了。

    韦尔奇遇到的问题和我这位朋友很相似,都是办公成本过高。可不同的是,韦尔奇没有断然说“不行”,而是开动脑筋想办法。

    后来,他想了一个好方法,不但解决了成本问题,还给公司创造了收益。

    韦尔奇专门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安装了一部单独的电话。这个电话对外不公开,专供公司的采购人员使用。只要某个采购人员从供应商那里赢得了价格上的让步,他就可以直接打电话给韦尔奇。

    此时,无论韦尔奇在做什么,哪怕是在谈一笔100万的生意,他也会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接电话,并且他会说:“这真是太棒了!” 随后,他还会给这个采购人员起草一份祝贺信。

    这方法看似简单,可是却非常有效果。直接的沟通和鼓励,使得采购人员的工作热情大幅上升,没有多久,公司的采购成本立刻降了下来。

    节约成本就是创造效益,韦尔奇这个办法所创造的效益,不仅仅是在节约成本上,他对员工所产生的作用,才是更大的效益。

    同样是碰到了节约成本的问题,我的朋友想都不想就说没办法,而韦尔奇不但想出了办法,还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距,就在于“想”字上。当你想都不想,先行关闭思考的大门时,那么奇思妙想自然就被排斥在门外。可如果你慢一点否定它,快一点想办法时,就总有灵感的火花迸发出来。

    后来,我便将韦尔奇的故事讲给朋友听,希望能给她带来一些启示。她听完后沉思了一下,说:“我想想吧,也许会有办法的。”

    几周以后,朋友又给我打来电话说:“我想到办法了。我重新制定了管理制度,降低了人力成本的浪费;还控制了采购成本,把价格重新限定;在预算方面我也重新评估过了,把不必要的预算减少了1/4;我还在员工内部开展了一项‘以公司为家’的活动,每个季度办公所花的成本最少而贡献又突出的员工可以获得奖励……现在这些方法正在实行中,看起来效果还很不错。”

    听着朋友愉快的声音,我也为她感到高兴。世上的事往往就是这样,当你认为眼前无路可走时,只要坚持不放弃,就总会柳暗花明,在转角处发现新景象。

    下面来教大家几个方法,当你遇到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不妨试一试,也许会有启发。

    1.从不同的角度想办法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遇到的某一个问题是存在了很久的,前人都没有解决。这在大家看来就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如试着换个角度,从不同层面去思考,也许会有大发现。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如果你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多去查找资料,看看别人有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而他们又是怎么解决的。在这个资讯如此发达的年代,资源高度共享,只要你多去网上、图书馆等地方查找资料,一定会对你有帮助。

    3.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不行

    有时候我们总是认为这个办法行不通、那个办法肯定会碰壁,但这都是脑海中的想象,实际情况也许不如我们想象得那么糟。不如试着去做一做,在做的过程中你也许会发现这个办法并不是行不通。就算真的行不通,你也会在做的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不断地调整方案,最终找到最适当的解决方案。

    拒绝批评就是拒绝成功

    在解放初期,有一次毛泽东主席和著名的历史学家周谷城谈话。

    毛泽东说:

    “失败是成功之母。”

    周谷城回答说:

    “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毛泽东思索了一下,说:

    “你说得好。”

    这段对话很引人深思。我们常常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失败的痛苦可以激励我们奋发向上,成为前进的动力。可是反过来,当你获得成功时,成功的喜悦、飘飘然,又会使我们自以为了不起,在舒适与安逸中不思进取,听不得不同的声音。长此以往,等待我们的自然只有失败。

    人都喜欢听赞美,这是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但长时间生活在赞美中,就会看不清自己,看不清真相,很容易自以为是。因此,我们应该在享受赞美的同时,学会迎接批评。

    批评能使我们冷静下来,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周遭的环境,找出自己的缺点,激励自己不断提升。

    美国前总统林肯还很年轻时,是一位律师。有一次,他为了办一个重要的案件来到芝加哥。

    然而,芝加哥那些赫赫有名的律师都不爱理他。他们认为林肯的那种辩论方法太幼稚,不入流,并且也认为自己的地位崇高,和一个外地来的小律师在一起是自降身份。

    那些律师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对林肯不理不睬,连吃饭也不和他坐在一起。

    如果换了是其他人,很可能觉得受到了侮辱,做出一些还击的举动,或愤然离去。可是林肯却没有这样做。他很虚心地接受了所有的批评,包括那些尖刻、很无理的批评。他还诚恳地说:“我到芝加哥才知道自己懂得的东西有限得可怜,而我要学习的又那么多。”

    就在这些批评声中,林肯一步步地向前走,不断地提升自己,最终成为了美国总统。而那些备受人尊敬的、终日生活在人们赞誉中的律师,还是律师,没有进步。

    对于林肯来说,那些令人难堪的批评,非但没有打击他的信心,反而使他登上了成功的巅峰。

    因此,若有人批评你,不要对他心存敌意,他可能只是想帮助你改正不足。就算他真的是心存恶意,刻意地打击你、排斥你,你也不应该拒绝这种磨炼,应该将他的批评当做进步的契机,成为对你有利的因素。更何况他的批评很可能真的指出了你的缺点,让你看清自己的不足。

    这就正如诗人惠特曼所说:“你以为只能向喜欢你、仰慕你、赞同你的人学习吗?从反对你的人、批评你的人那儿,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训吗?”

    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在他的《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讲了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个故事。

    他认识的一位香皂推销员.常常主动要求人家给他批评。当他开始为高露洁推销香皂时,订单接得很少。

    他反复思索,确信产品或价格都没有问题。那么,问题一定是出在自己身上。

    于是每当他推销失败时,他都一定要想想自己哪里做得不对,而且他还会回到客户那里问对方:“我不是回来卖给你香皂的,我希望能得到你的意见与指正。请你告诉我,我刚才什么地方做错了。你的经验比我丰富,事业又成功。请给我一点指正,直言无妨,请不必保留。”

    他的这种做法为他赢得了许多宝贵的忠告和友谊。

    这位推销员也因此将业务做得有声有色,后来他成为了高露洁公司的总裁,他就是立特先生。

    由此看来,我们能在成功人士身上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从不拒绝别人的批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谁不知道批评会使人难堪、使人尴尬、使人面红耳赤下不来台?但是他们却深知一点:批评虽然不像赞美那样能让人高兴,让人飘飘欲仙,但却可以让自己正视不足,完善自己,找到可以提升的地方,从而带领自己攀向人生的更高峰!

    常说“想当年”,就不会有再辉煌

    在职场中,我们常常会遇上这样的人,为公司立下过丰功伟绩,是行业中的佼佼者,有着令人钦佩的专业技能……但他们都爱说类似的话:

    “想当年,我连续五年拿过业绩冠军。”

    “想当年,我刚出道的时候就谈下一笔大单。”

    “想当年,在谈判桌上我所向披靡。”

    ……

    这些“想当年”的光荣事迹无疑是一笔骄傲的谈资,让后辈们听了热血沸腾,敬佩不已。然而,当你认为自己做出成绩了,已经成功了,开始无数次地沉浸在巨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中时,就代表着你拒绝了超越自己,也拒绝了再创辉煌。

    人要获得成功不难,难的是一次次地超越过去的荣耀,一次次地摆脱旧有光环的束缚,迎接崭新的自己。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说过一句名言:“与其等待敌人来攻击我们或我们所做的工作,倒不如自己动手。”

    这就是说,在职场中,我们不但要接受别人的批评,还要勇于自我批评。

    在卡耐基的档案柜中有一个私人档案夹,档案夹上标示着“我所做过的蠢事”,里面记录的全是他做过的傻事。

    有时,卡耐基会请秘书给他作记录。但有时,那些事是非常私人的,而且愚蠢到他没有勇气请秘书作记录,只好自己写下来。

    卡耐基经常拿出那个“愚事录”的档案,重看一遍对自己的批评,以便更好地做事。他也曾经把做错的事怪罪到别人头上,不过随着年龄渐增,他最后发现应该怪的人只有自己。

    在他所著的《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曾经谈到了美国财经界领袖豪威尔的一个习惯。

    卡耐基曾请教豪威尔先生成功的秘诀。豪威尔告诉他说:“几年来我一直有个记事本,登记一天中有哪些约会。家人从不指望我周末晚上会在家,因为他们知道,我常把周末晚上留做自我省察,评估我在这一周中的工作表现。

    晚餐后,我独自一人打开记事本,回顾一周来所有的面谈、讨论及会议过程。我自问:‘我当时做错了什么?有什么是正确的?我还能干什么来改进自己的工作表现?我能从这次经验中吸取什么教训?’

    这种每周检讨有时弄得我很不开心。有时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莽撞。当然,年事渐长,这种情况倒是越来越少,我一直保持这种自我分析的习惯,它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实际上,豪威尔的这种自我反省法是向科学家富兰克林学来的。不过富兰克林并不等到周末,他每晚都自我反省。睿智的富兰克林知道,不改正这些缺点,是成不了大业的。

    所以,他一周定一个要改进的缺点作为目标,并每天记录赢的是哪一边。下一周,他再努力改进另一个坏习惯,他一直与自己的缺点奋战,整整持续了两年。

    卡耐基认为:“我们就是自己最严苛的批评家。在别人抓到我们的弱点前,我们应该自己认清并处理这些弱点。”

    再来看看我们自己吧,当我们还在为别人的批评而恼怒时,成功人士却已经开始了自我批评。这是多么大的差距,也是我们为什么无法跻身成功人士之列的原因。

    英国著名企业家、Apricot电脑公司的创始人罗杰?福斯特曾经谈了自己对成功的感悟:“当你最成功之际也最脆弱,在这个时候容易犯下最大的错误。”

    是的,就算你已经成功过又怎么样?就算你曾经辉煌又怎么样?这一切只说明过去,并不证明未来。从这一刻起,不要再想“我真是太出色了”、“还有谁能像我一样棒呢”、“我真是为自己感到骄傲”……这些想法只能令你沉迷,令你离下一次成功越来越远。

    如何才能不膜拜曾经的成功,再创辉煌呢?

    1.抹去成功的记忆

    成功的感觉实在太好了,让人喜悦,让人自豪,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但这种感觉却是下一个成功的拦路虎。它使你止步不前,终日活在回忆里。

    要学会抹去这些记忆,从美好的感觉中走出来,把自己放在现实中,才能创造更大的成功。

    2.看到别人的成功

    不光是你创造过辉煌,别人也会如此。你要善于看到别人的成功,从他的成功之路中找到可学习、借鉴之处。也许你会发现,别人做事的方法更加巧妙、更加富有创意。这些都可以激励你不断成长,不断超越。

    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没结果

    在工作中,我们会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而解决问题就是我们的责任。可当面对一些难题时,我们总是先想出一个办法,然后再摇摇头说“不行”。为什么不行呢?因为原有的刻板印象告诉我们,这样做是行不通的。

    然而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尽管经验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少走弯路,但总是会有时移事异的时候,单凭想象而下结论未免为时尚早。

    有一位保险业的销售员,他发现同事的客户都是一些中等收入的人,而没有什么高收入的人。

    他感到很奇怪,就问同事:“为什么不向高收入人群推销保险呢?他们有钱,更有购买能力。而且有钱人往往在公司中有地位,是领导层,还有为员工们买保险的权力。”

    同事们对他的问题却不以为然,面露不屑的表情说:“人家那么有钱,肯定早就买过保险了,谁还等着你去推销呢?”

    那个销售员想了想说:“也许大家都这么想,所以很少有人去向高收入人群推销保险,那这就是一片市场空白啊!”

    同事们听了他的话都摇摇头,认为他这是在浪费时间。

    那个销售员并没有因为同事的否定而失去信心,他觉得没有调查而凭空想象是不科学的。于是他就去向高收入人群推销保险。结果他成功了,他说服了几个公司的董事长购买保单,并且这些大客户又介绍了几个同等身份的客户给那名销售员。

    作为一名员工,你必须学会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否则你的路就会越走越窄。对于一些看起来有难度的事情,不但需要你有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还需要从心理上突破自己,让自己勇于尝试。

    这个销售员的举动让我联想起了另一个故事。有一年,纽约首屈一指的毛纺织品批发商杰姆斯雇佣了一个少年杂役,名叫乔瑟夫。

    乔瑟夫每天早晨6点钟要到达弗兰克林街的办公室,在7点30分办事员们到来之前,把全部办公室打扫整理好。后来他申请去推销毛纺织品,得到了准许。

    1888年,一场大风雪袭击了纽约,造成了很大的灾难。在这场灾难中,很多推销员都在将近中午时分才赶到弗兰克林街的办公室,争先恐后地聚拢到火炉旁,尽兴地聊着天。

    那天下午相当晚了,大门打开,一股寒冷刺骨的北风直冲进来。同时,几乎冻僵了的乔瑟夫,像醉汉似的摇晃着蹒跚地走了进来。

    见到这种情况,正在烤火的老推销员讽刺说:“看,这是‘董事先生’来上班了。”

    而乔瑟夫的回答却很令他们吃惊:“我是来晚了,不过我把今天应做的工作全做完了。像这样的大风雪,不会有竞争对手,所以在给客人们看了更多的样本后,他们更加认可我们的产品。我今天得到了43件订单,比平时还多。”

    大家都认为在这种灾难性的天气里不会有生意做,但乔瑟夫却认为正是这种天气才给了自己机会,因为别的推销员都不愿意出门,就少了很多竞争对手。

    随后,乔瑟夫被调升为正式的推销员,薪水也加倍了。他后来成为世界最大的不动产商人。

    那些优秀的员工,不见得拥有比别人突出的天赋和才华,但他们一定会比其他人多走一步,多试一试。还没有走路就先把自己的路堵死了,那就注定不会成功。试着向那些被你忽略的领域踏近一步,也许会发现未知的新大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