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雨雪 光风霁月:陶诗言传-出色的中学生(10)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原来,此时的陶传鼎虽然在国民政府机关当差,却由于地位卑微,不仅不能跟着国民政府向重庆撤退,反而被告知要自谋出路。为了妻儿老小的生计,陶传鼎只得四处奔走,力图托人再谋得一份差事。

    在一个老朋友的引荐下,陶传鼎终于在国民党空军的一个部门重新寻得一个职位,但他同时也接到了在几天之内要随国民党空军一同撤往昆明的命令,陶传鼎对此自然别无选择。无奈之下,他又找到了另一个老朋友,即当时任国民政府副秘书长的许静芝,托付他将身边的诗言、诗两兄弟带到重庆去读书。但最后许静芝答应只能带走陶家一个孩子一同撤往重庆。

    陶传鼎心里十分难受,思忖再三,决定还是先让三子诗跟着许静芝一家走。而对一向勤奋读书、成绩优秀的诗言,他仍然决定让他去重庆读书,因为他始终相信陶家的二儿子是一个有出息的孩子。

    于是陶传鼎凑足了30块大洋,把陶诗言叫到跟前,一边把钱递到二儿子手中一边说:“南京是无法继续读书了,而我又无法带你们一起离开南京。许先生也只能帮我带走一个孩子,诗比你小,就让他先去重庆吧。你就用这30块钱做盘缠,自己往重庆那边逃吧……”

    望着父亲闪着泪花的双眼,陶诗言没有说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他体谅父亲的不易,他知道,为了两个读书的儿子,父亲已经倾尽全力了。

    两天后,父亲跟随着国民党空军去了昆明。三弟诗也跟随许静芝一家走了。望着空荡荡的家,19岁的陶诗言只觉得心中仍有一团火焰在燃烧,那是他始终对求学的热爱和渴望。

    第三天,在南京城外隐隐传来的阵阵炮火声中,陶诗言迈着坚定的脚步走出家门,他决心奔往大后方重庆,他相信在那里一定可以找到学校继续读书,他还要在那里找到三弟诗,他要照顾三弟,和他一起完成学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