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上的关键词-木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张晓林

    万历年间,圉镇闹瘟疫。十户人家有九家都空了门户。满目野草凄凄,残垣断壁,好不荒凉!一些阴气重的地方,譬如坑塘等低洼之处,大白天都会听到鬼的厉哭,到了夜里,这些地方更是鬼影隐隐,鬼气嗖嗖。一时间,圉镇上空的太阳都暗淡了光影。

    圉镇济宁寺方丈巨然,是一个得道的高僧,睹此惨状,佛心不忍,便长跪大殿佛像前,念过佛号,道:“老纳要造一口巨钟,用钟声驱散瘟疫,还众生一个朗朗乾坤。”

    高僧要出门募化。临行,他把僧值叫来,叮嘱再三,说,若有人得知消息,前来布施,一定把布施所得都用于造钟,不得它用!

    僧值唯唯。

    某村有寡妇鹿娘,扎着一对秀气的长辫,长着一双辣椒般的金莲。她的丈夫,一个手很巧的小木匠,也在这次瘟疫中丧了生。小木匠在时,这小两口的感情很好。小木匠送过鹿娘一枚木制的钗。为制这枚钗,小木匠花了近两个月的工夫。木钗很精致,上面雕有一对鸳鸯,这对鸳鸯就跟活的一般,这是小木匠送给鹿娘的信物。

    这枚木钗,鹿娘却舍不得戴,她把它藏在了胸前。

    鹿娘有了一个孩子。才刚满周岁,还没离怀。长着一头乱茸茸的黄头发,小脸蛋胖嘟嘟的,是个谁见了都会喜欢的小家伙。可是,这孩子也染上了重病,浑身烧得火炭一般,小鼻子一张一翕扇动得厉害,他的小嘴巴,不住地大张着,似在哭叫,可是已没有了一丝的声响。

    鹿娘的心都碎了!她恨不得把孩子的病抽到自己身上来。

    她抱着孩子,要到济宁寺去,祈求神灵来保佑她的这根独苗苗。这是她的最后一线希望了。

    鹿娘住的这个村子,离济宁寺有40多里路,她抱着孩子,一步三磕头,走得很艰难,一对秀气的发辫,已扑散开来,又锈在了一起,像一块肮脏的黑抹布了;一双金莲,磨烂了,血都浸到绣鞋外面来了。来到济宁寺,她见很多人都在捐助,问问,说:“铸钟!”鹿娘也要捐。她去身上摸,摸遍全身,一个制钱都没有,只摸到了那枚木钗。她浑身颤了一下,手便缓了缓。她又看见了怀里的孩子——“扑”,钗掉进了募捐匣里。

    晚上,僧值清点捐助银两,见有一枚木钗,他想都没想,把这枚木钗拣出来,随手一扔,就扔掉了——不知扔到哪里去了。

    不久,巨然方丈回寺。

    把募化布施得来的银两都拿出来,造钟。钟很快造出来了。可是——钟腰上却有着一个小洞。形状看上去很像女人用的饰物:钗。这真是一桩奇怪的事情。

    用棍子敲击那钟。“啵——扑!”跟丢了魂似的。这样的钟声,怎驱得瘟神!

    巨然方丈说:“打碎,再铸!”

    一连三次,都是这样。巨然的脸色就有些黯。这里面一定有缘故!他说。

    僧值早吓得呆了,头垂得很低。他也在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巨然方丈手捻佛珠,两眼箭一般射向僧值。

    僧值突然醒悟,小声说:“一位女施主舍了一枚木钗,我把它扔掉了。”

    巨然方丈一颤,打一声佛号,连道:“罪过,罪过,你扔掉了一颗心!”

    僧值头上冒出了汗,这天下午,僧值就开始在大殿内寻找那枚木钗。每个角落都摸遍了,连砖缝都一个个抠了抠……十根手指磨得血淋淋的,染遍了大殿的每一处可疑的地方……

    那枚木钗呢?没找到。

    天黑下来,僧值还在寻找,他非要找到那枚木钗不可!他急得都快疯了。

    僧值整整找了一个通宵。黎明时,他才在那尊佛像的脚下睡去。蒙咙中,他看到了那枚木制的钗。那枚钗在黑暗中发着亮光…

    第二天,巨然方丈来到大殿。殿外立着那口钟。他走近钟,惊讶地发现,那个钗状的洞已经补上。他用棍子敲一下那口钟,咚——嗡嗡——嗡——嘹亮雄壮,浑厚非凡。那钟声在圉镇的上空一纹纹荡漾开去。霎时,圉镇阴霾的天空一下子灿烂无比了。

    5年后,一个妇女来殿磕头。等她磕过头走出大殿,她身后“扑”的一声,一枚破旧了的木钗从佛像头顶滚落到地上——可惜,她没有听见——她看到了那口巨钟。她愣了一下。她走了过去。

    她走向停在寺外的一辆马车。马车上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五六岁的孩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