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1982年生于上海。中国内地当红小生,有“古装王子”的美称。2004年因成功塑造了《仙剑奇侠传》中豪爽深情的李逍遥一炮而红。2006年拍摄《射雕英雄传》期间遭遇车祸,事业停滞一年。2008年,第一张专辑《出发》大卖。2010年作品《神话》在中央八套作为开年大戏播出,一举打破央视八套的收视纪录。
胡歌,从一个极其容易相信别人的乐天派小帅哥,成长为一个集阳光、沧桑、成熟、坚忍于一身的男人。他笑起来的时候,还是那双会弯成月牙的眼睛,还是那个略带“邪气”的嘴角,却又好似比从前多了些什么。
除了不知道怎么去面对那么多人以外,我觉得在整个复出的准备过程中,有许多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心血,我怕我会辜负他们的期望。如果我这么一走了之的话,对他们来说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有一句话说,疤是男人的勋章,男人有疤就会更成熟更有魅力。但是我把勋章别在眼睛上了。
——胡歌
一切,都要从那场惊心动魄的车祸说起……
2006年7月,正处于事业高峰的胡歌接拍了根据金庸名著改编的《射雕英雄传》。将近两个月后,正值《射雕英雄传》拍摄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胡歌前进的步伐戛然而止。就是那场灾难,使这个武侠片中的俊朗“侠客”面临毁容的危险。演艺的舞台是去是留,让这个曾经乐观的男孩一度陷入迷茫。
一个计划是去做和尚,另一个想法是去做行者
2006年8月29日,在沪杭高速的嘉兴路段,发生了一起旅行车与厢式货车追尾事故,随即有关艺人胡歌在这次车祸事故中受伤的消息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次日,胡歌所在的经纪公司证实了胡歌在这次车祸中受伤的消息,并宣布胡歌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治疗过程。
2007年6月19日,《鲁豫有约》节目组见到了胡歌。此时的他已经基本痊愈,并且准备在三日后的记者会上正式复出。在发生车祸后首次正式面对媒体镜头的胡歌,道出了他内心的紧张与不安。
胡歌:车祸后压力特别特别大,而且很害怕。我不知道怎么去面对镜头,面对大众。感觉是一个人在一个黑暗的角落,独处了很久了,然后突然一下子,要去面对阳光,面对整个世界。我会有一种不知道如何去适应的感觉。
鲁豫:胡歌真是挺勇敢的,我觉得一个人在经历那样一场大的变故之后,重新回到一个原来的生活状态,就很不容易,何况要回到这么多人关注的目光之下,更需要勇气。
胡歌戴一副黑框眼镜,穿一身简单的西装牛仔,在现场观众的掌声和加油声中走出来,表情还带着紧张、羞涩、焦虑、无所适从。还是那副帅气容貌,神情却已和那个潇洒的李逍遥电视剧《仙剑奇侠传》的男一号,胡歌正是扮演了这个角色后一炮而红。电视剧《仙剑奇侠传》是根据一部由中国台湾大宇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发行的同名中文角色扮演游戏(RPG)改编。故事以中国古代的仙妖神鬼传说为背景,以武侠和仙侠为题材,该游戏是中国原创游戏道路上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有着天壤之别。胡歌还没有开口说话,台下好几个粉丝已经哭得泣不成声。
说到出演李逍遥,胡歌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幸运儿。当初《仙剑奇侠传》物色男一号的时候,曾找过很多人,何炅、周渝民、罗志祥、孙协志等人均榜上有名,排队想要演李逍遥这个角色。胡歌当时还在上大三,公司安排他扮演《仙剑奇侠传》里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而这个时候,正好《仙剑奇侠传》游戏的原创作者姚壮宪(台湾人)看到胡歌,以为他是内地特别红的大明星,跑过去和他握手,并且问他:“我可以和你拍张照吗?”由于姚壮宪认为胡歌实在太像他心目中的李逍遥了,胡歌便出人意料却又顺理成章地担任了这个重要角色,从此红得一发不可收拾。
但人生不可能一直顺风顺水,一场灾难的降临,也许是命运给胡歌这个勇敢年轻人的重大考验。
胡歌:或许我的个性也不是特别适合做艺人,我挺享受普通人的生活的。
车祸后,胡歌对于自己能否继续演艺事业产生了怀疑。这使他萌生了“无厘头”的想法。
胡歌:那个时候也挣扎了挺久的,给自己想过两个计划。一个计划是去做和尚,另一个想法是去做行者。
鲁豫:你本来想去哪儿做和尚呢?
胡歌:普陀山。
鲁豫:普陀山是你去说我要当和尚,人家就可以收你的?
胡歌:我在普陀山认识一个大师,我觉得如果我一心向佛的话,他会接收我的。
鲁豫:好,第一步是做和尚。还有一个想法是做行者?什么叫行者?
胡歌:就是到处走,云游四方那样的。
鲁豫:你想去哪儿呢都?
胡歌:我没具体想过要去哪儿,就是可能我到火车站,随便买一张票上火车,然后可能到了哪一个小站,觉得挺感兴趣的就下车转一转,完了再继续上火车。
鲁豫:那你准备带多少行李带多少盘缠呢?
胡歌:当时就是特别冲动,在包里收拾了两条工装裤、一件外套、两件T恤,就准备走了……还有那个一次性内裤(笑),因为觉得也没地儿洗。刚出门的时候,就开始犹豫了,在想要不要带相机呢?
鲁豫:这样就差不多走不了了。
胡歌:嗯,因为我喜欢拍照嘛。结果犹豫了一下想算了别带了,我也没那个心情拍照,而且拍了照也没地方冲洗。然后刚想走的时候又犹豫了,要不要把我的iPod也带上呢?
鲁豫:完了以后呢?
胡歌:完了以后就走不掉了(笑)。
如果我这么一走了之,对他们来说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鲁豫:其实不是说去哪儿的问题,是在于不想回来,对吧?
胡歌:压力很大。除了我刚才说的,不知道怎么去面对那么多人以外,我觉得在整个复出的准备过程中,有许多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心血,我怕我会辜负他们的期望。但是后来我打消了那个念头,也是因为觉得,如果我这么一走了之的话,对他们来说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胡歌没有辜负身边的那些好朋友、好同事的期望,他复出之后,顺利地拍完了《射雕英雄传》。又于2008年重新起航,向影、视、歌进发。胡歌的第一张专辑《出发》大卖,创下了销售佳绩,广受好评。
走过那么多出乎预料之外的日子,胡歌有太多的东西想要表达,于是,便都寄托在他从小就向往着的音乐世界里。“出发”这个名字表明了胡歌的勇气,他用自己的思考、沉淀与珍惜,开启了充满生命力的新篇章。他说,自己仍然是个幸运的人,有失有得才是完整的人生。
唱片里的胡歌,多了几分稳重和对生活的感悟,声音温柔、性感。但或多或少,还是能看到车祸的影子,他极端努力地想要重新站起来,在这份拼命的情愫里,是一缕难以挥散的忧伤。
追忆那一瞬间的血肉模糊
人生是一出舞台剧,比任何戏剧都要更充满戏剧性。演艺事业一帆风顺的胡歌,却陡然在某次沉睡之中遭遇了一场鲜血淋漓的灾难。
鲁豫:现在你如果一个人待着,你还会想以前特别难的那一段事吗?
胡歌:不太会去想,但是这两天不得不让我去想。
鲁豫:因为媒体一再地问你,就总是要回忆。但其实人在最危险的那一瞬间,回忆是不存在的。
胡歌:我的回忆是从我有意识开始的,就是从获救以后吧,车祸发生的那一刻我是睡着的。意识恢复过来的时候,我的手按着脖子上的伤口,然后我能感觉到,有半个手指都嵌在里面很深,血一直从指缝里往外流。
鲁豫:这个伤口地方有什么比较重要的器官?
胡歌:这儿有动脉和静脉。后来医生跟我说我的动脉跟静脉全部暴露在外面了,但都没有破。医生说:“你小子命真大!”如果往前一毫米,或者是往后一毫米可能我就……
鲁豫:一毫米呀!天呐!
胡歌:还有一个我最担心的,就是我的眼睛。因为当时我上了救护车以后,医生给我包扎脖子上的伤口,手空出来了我就去摸自己的脸。完了一摸,我就……哎呀,心一下子凉了。那个摸上去的感觉,就像摸在一块生猪肉上。黏黏的,湿湿的,血肉模糊的。
鲁豫:疼吗?你摸的时候?
胡歌:完全不疼,是没有知觉的。当时我就想可能眼睛没有了,因为我想睁眼睛,可眼睛根本就不能动。
鲁豫:人在这种情况下会想什么呢?
胡歌:当时我就开始想我的未来了。那个时候我非常坚定地想:我一定可以活下来。我相信这一点。可我活下来以后能干什么?如果我眼睛瞎了,半边脸毁容了,我能干什么?演员肯定是做不了了……我就在想,如果我还剩一只眼睛的话,我能做些什么。然后就想到了去转型做幕后或者什么。想着想着就觉得挺难受的,然后又往回想,往乐观的方面想。说可能还能做演员,做特型演员。去演一些像柯镇恶(《射雕英雄传》里郭靖的师傅)那样的角色。但后来一想又不行,柯镇恶两个眼睛都瞎了,我只瞎了一个。我又想,梅超风也可以。
鲁豫:演海盗呗。
胡歌:对,海盗也想到过。
鲁豫:你都想过呀,你躺在那儿还能想这么多事呢。
胡歌:因为就是害怕嘛,不去想自己的伤了,就往好玩的地方想。
那是我第一次,正式看到了自己的伤口
车祸发生后,胡歌被迅速送往附近的医院急救。
Karen(胡歌经纪人,蔡艺侬):8月30号早上6点多,他从手术室推出来坐在轮椅上,整个头发是竖起来的,头发上有很多玻璃的碎片啊血浆啊,把头发弄得很硬。他的右脸全部是用纱布包着的,左脸有很多被割伤的痕迹,全身都是血,还蛮吓人的。他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就说:这是我的新造型。
对了,我告诉你啊,我长得很帅噢!很帅,很帅……可是要闭着眼睛才能看见的那种帅啊。
——《601个电话》中胡歌的对白
对于身为演员的胡歌来说,俊朗的外表一直是他很大的一个优势。经过这次车祸意外后,虽然幸运地挽回了生命,但脸和脖子处缝的一百多处针脚,却是这场灾祸的印记。它们似乎正无声地隐示着,容貌的正常恢复不容乐观。
胡歌:我的头发在手术之前都是比较脏的,血呀、汗呀什么的弄在一起,还有玻璃碴、泥沙。那个时候一直想洗头,但是医生说不能洗,怕水会碰到伤口。我记得我从嘉兴去香港的时候,在机场过安检。那时候是包着纱布戴着帽子,安检的那个小姐就跟我说:“您能不能把帽子摘一下?”我当时就特别不好意思,因为头发很脏,估计也挺臭的。然后我就说我受伤,她说受伤也得做检查。我没办法,就说那你摘吧。她刚拿起来就“哎呀”一声给我盖上了。
鲁豫:你是什么时候看到自己?比如看镜子呀什么的。
胡歌:是在嘉兴抢救以后的第二天,那天医生来给我换药,把我脸上的纱布都拆了。然后我特别想看一下,自己到底伤得怎么样。我当时就问这个病房里的同事借镜子,结果谁都不愿意给我,他们怕我承受不了。我突然想到洗手间里有镜子,就骗他们说我想去上厕所。那是我第一次,正式看到了自己的伤口。
胡歌受伤后的样子
“两个月前,镜子把一个感到迷茫、恐惧的男人丢到我的面前,他满脸伤痕,浑身血垢。这个陌生的男人吃力地睁开双眼注视着我,他的脸上布满针线,就像刚从裁缝铺出来一样,紧绷的表情让他的眼神看起来呆滞而又彷徨。他双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无从开口。我心想要是自己变成那个样子可就惨咯,随手拉上了窗帘。顷刻间,黑暗阻挡了我与镜子的对话,也拒绝了光明带给我的希望。在黑暗里我辨不明方向,更看不清自己。我感到迷茫而恐惧,我感觉到伤口的疼痛,我想大声说话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我觉得自己实在可笑,逃避是永远没有终点的。我努力地去面对自己,面对现实,我知道自己必须要学会承受,哪怕我连接受的准备都没有。”
——摘自胡歌博客
胡歌: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脸特别恐怖,因为脑袋比原来要大一倍多,整个脸是肿出来的。
鲁豫:我觉得胡歌大了一倍也会还挺好看的吧。
胡歌:谢谢(笑)。
旁人的眼神至亲的关切
虽然胡歌伤势不轻,但在他手术之后,周围的好友家人都尽量避免谈及他脸上的伤,尽量装作他的容貌还和以前一样,没有丝毫变化。同剧组扮演华筝的好友谢娜前去看望胡歌的时候,表面上和他说说笑笑,可一进到厕所就忍不住流泪。等她出来,胡歌说:“娜娜,你最近好像变漂亮了啊。”娜娜回嘴说:“是啊,你成天面对着你这张脸,当然觉得我好看了。”话一出口,谢娜便意识到自己失言了,懊悔得不行。谁知胡歌却哈哈大笑起来,他说:“太久没人和我说实话了。”
胡歌:我躺在医院的时候,会去观察别人看我的眼神。他们在我面前都表现得好像没事儿,但是我能从他们眼神细微的变化中,看出来其实我自己可能伤得真的挺重的。
鲁豫:他们的眼神是什么样的呢?
胡歌:他们不敢正视我。当我们四目相接的时候,他们会把眼神避开。
鲁豫:那你父母呢?他们是第一时间来到你身边的吗?
胡歌:我爸爸来了,我妈妈没有来,因为她当时自己在生病发高烧。她当时是得肺炎了,一个人待在家里。我爸赶到医院来,看到他的时候,真的很想大哭一场,但是后来我忍住了,我想在他面前表现得坚强一点。
鲁豫:那你爸呢?
胡歌:他比我更坚强。
鲁豫:他也是这么想的,看到你想大哭一场。可是又想:我看到胡歌我得表现得坚强一点。结果你们俩表现得一个比一个坚强。
胡歌:对,虎父无犬子嘛。但是后来公司的同事告诉我,说我爸出了病房以后,他那个状态跟在我面前是截然不同的。
鲁豫:肯定是。那你妈妈呢?你妈妈生病来不了,肯定更着急。
胡歌:她特别着急。我给她打电话骗她说我没事,就是脸上割了几道伤口而已,很快就会好的。然后从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让我吓了一跳。她嗓子哑得基本上说不出话来了,能感觉到她特别虚弱。她本来生病,然后又知道我出车祸了,一着急身体就更弱了。当时我就急了,跟我爸说你快回去吧,家里她一个人,万一出什么事的话都没人帮她。当时我爸还不愿意走,然后我一着急就哭了。我说你快走吧快走吧。
鲁豫:还是没绷住啊最后。
胡歌:嗯。
有时候,生活会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去展示你的坚强。当你遇到了灾难,只有面对,并且把它当成一个“重生”的机会。胡歌不管在做手术时期,还是手术之后的恢复阶段,都表现得非常坚强。
做个乐观的“小白”
胡歌:事情刚发生的那段时间,我觉得我可能是因为受到大家的保护,没有去面对很多现实的状况,感觉是生活在一个世外桃源,整天都乐呵呵的。
Karen:因为他一开始就觉得,自己是可以好起来的。那时候还没有面对做眼睛植皮的问题嘛,所以就觉得很乐观,觉得让疤痕好起来就可以了,也不用去面对鼻子手术、眼睛手术。他那段时间,都是往好的方面去想。
在经纪人的安排下,胡歌飞往香港,接受更好的恢复治疗。医院的检查证明胡歌的右眼确实遭到了重创,但排除了失明的可能。这个诊断对于胡歌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极大的安慰。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胡歌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
鲁豫:听说胡歌在生活中有很小孩的那一面啊,挺好玩的。
Karen:我们都是用那种嘻嘻哈哈、比较闹的方式去相处的。
鲁豫:你的那个称呼是外号还是小名啊,小白?
胡歌:这个外号我不承认的(观众笑)。
Karen:因为刚好我写了一篇《小白奇遇记》,把他一些糗事讲出来。所以所有的人现在就叫他小白。
胡歌:其实就是白痴的白。
鲁豫:他们说生活中,哪怕什么听起来很不靠谱的事,只要一直跟你说一直跟你说,你就会相信?
胡歌:对。
Karen:不用一直说,只要说一两遍就可以了。
鲁豫:真的吗?那你也太好骗了吧。
胡歌:有一次我被刘璇骗了一把。那次我去跟她做一个节目,然后一起吃饭,那是我第一次见她。我就跟她说,我念书的时候我们学校旁边,有一个特别大的广告牌,我每天都看你。然后她说那不是我,是我妹妹。我说,啊,你还有妹妹!她说对啊,我们是孪生姐妹。完了我就信了。(观众笑)后来她还以为我是装的,我说我真信了,我好像是听说过,你有一个孪生妹妹(笑)。
鲁豫:其实这样的性格也好,这种乐观的性格会帮助他在这样的时候,能够很快调整过来,往好的那面去想。
Karen:嗯,因为他没有想太多。
鲁豫:他身体怎么样那时候?会不会变得很虚弱?
Karen:挺好的。其实他伤到一个不太方便的地方……让他行动有一点……不是走得很好(笑)。
Karen说完,胡歌露出害羞和尴尬的表情,冲观众直摆手。在场观众却开怀地笑了起来。一直记挂着胡歌身体的粉丝们,似乎被胡歌这种乐观的“小白”心态所感染,把胡歌受伤的过程,当成了一个颇有趣味的故事。也许那些担心胡歌车祸后就一蹶不振的人,终于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
Karen:我们从嘉兴到香港的时候,有几个救护人员,要把他从飞机上面抬下去。他就好像很严重的样子。我想他能走能跳的,怎么会是很严重的神情呢?后来我想到他可能觉得,不能够表现太轻松,不然人家太冤了。
胡歌:是这样。因为我到香港以后,他们有一个救护车,直接开到飞机下面,一个升降台上来,然后几个人就把我抬到担架上,然后救护车直接开出机场。我就躺在担架上,假装睡着了。我想大家抬我挺辛苦的,我要是那时候坐起来活蹦乱跳的,他们就该想干吗抬你下来啊。有点冤。
我一直被人说生活不能自理,今天终于单枪匹马去把床买了。本来以为明天不用睡地板了,可是店家告诉我最快月底才能送货。此刻我又躺在床垫上仰望夜空,想起浦东开发前,上海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如今时代变了,我不仅要了浦东的房,还扔了浦西的床,只能独守空房。
豆瓣上有个小组,叫“丢脸不是两三次”。哥们儿说凭我的资历完全可以担任组长。有时候,我也会怀疑自己是否在某些方面真的很白痴。曾经有人批评我不要把戏里的形态带到生活中来,那样会让人觉得是在哗众取宠。可事实上我那些悲喜交加的糗事都是无意为之的。比如刚才在厨房用煤气点烟,把头发点着了。
——摘自胡歌新浪微博
鲁豫:我后来看过你写的文章。你说在香港那段时间吃很多猪蹄,是在香港吃的吗?
胡歌:后来回来也吃,一直吃。因为有一个朋友跟我说,吃猪蹄对伤口愈合特别有帮助。
鲁豫:难道那个猪蹄的毛,都是你自个儿拔吗?我看那文章给人感觉是,你自个儿在拔那个猪蹄的毛。
胡歌:对,因为我之前是叫外卖。后来外卖吃腻了,就想不如自己做吧。这个买来的猪蹄一般都是没有去毛的。
鲁豫:我看你写,你还用啃的方法去拔那毛?说那样拔毛比较简单。
胡歌:我没想明白怎么去掉那个毛比较简单,因为我没有工具嘛,就直接啃。后来我用那个化妆用的小镊子。
鲁豫:你做饭很好?
胡歌:不好。我打电话给我妈啊,问我妈怎么弄,她远程指导我。
鲁豫:你后来做得怎么样?
胡歌:后来能把它烧熟。就是能吃,不会烧糊,也不会烧不熟,就那样。
Karen:没有啊,有一次他烧完了,剩下一堆骨头,什么都没了。
鲁豫:那个皮和肉呢?
胡歌:一般可能炖两个小时左右吧,我那天想说炖上四个小时吧,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儿。结果打开一看,基本上都没了。
疤是男人的勋章,但是我把勋章别在眼睛上了
8月29日发生的那场意外,除了使胡歌生命垂危,同时也让公司的一个同事永远地离开了他们。她的名字叫张冕,是一个无论什么时候都面带微笑的快乐天使。
Karen为了不让病中的胡歌受到更大的刺激,一直对胡歌隐瞒着事情的真相。她觉得胡歌对自己的伤势都已应接不暇了,不忍让他去承受更多的沉痛打击。况且,她认为如果胡歌过度哭泣,可能会加重他眼睛的病情。于是Karen一心为胡歌营造一个桃源般的环境,好让他在平静的气氛中,身体恢复得快一些。
胡歌:她怕我跟外界联系,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说什么张冕的手机在车祸的时候遗失了。我也没有怀疑,因为她会一直跟我很详细地说张冕恢复的情况,说她现在胃口特别好,说她妈妈去医院给她做好吃的,有说有笑的。那我就完全相信,觉得她没事就好。
Karen:我想等到他的伤很稳定了,才告诉他张冕的事情。
胡歌:直到9月5号晚上,我无意中看到了一条短消息,才知道张冕走了。
张冕是胡歌的同事,又是与他私交甚好的朋友,她的离开击垮了胡歌一直苦心营造的坚强表情。他知道这件事之后,立刻跑到卫生间,把自己锁起来,无论Karen怎么敲门,他都不开。因为只要一开门走出来,他就必须要面对这个现实。胡歌一开始选择不相信,他久久不肯相信张冕离去的事实。而且让他不能接受的,还有大家对他的隐瞒。当大家都在为了好朋友张冕奔波的时候,他自己却嘻嘻哈哈地和同事开着玩笑,像个小孩子一样被保护起来。想到这些,他就会失声痛哭起来。
与此同时,笼罩于失去同事阴影下的胡歌,却仍然要面对自己不容乐观的面部伤情。2006年9月8日和9月12日,胡歌分别完成了鼻子的矫正手术和眼睛的植皮手术。经过眼睛植皮手术后的胡歌,似乎很难接受自己的新形象。那时候的胡歌,再次萌生了要离开演艺圈的想法。
鲁豫:其实我觉得人脸上有一两块疤,尤其对一个男孩子来说,其实没有什么事啊。
胡歌:对,其实我当时是这么想的。如果我以后不做演员的话,我觉得脸上这些伤我是可以接受的。
鲁豫:你觉得是你自己不能接受那个样子?
胡歌:我想我相信别人也应该不太能够接受。
鲁豫:你能接受吗,Karen?
Karen:我是可以接受,但是我想观众接受不了。
鲁豫:即便通过化妆也没有办法掩饰一下?
Karen:因为那块死皮很厚很长,长到盖住眼睛,一个眼睛的形状都变了,也没有双眼皮。当时我们看他当然是没有问题,可是有时候走在路上呢,有人就会很奇怪盯着他看。如果你看到别人这样的眼神,心里就会很难过。
鲁豫: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就自己安慰自己:别说我有一条疤,就是我有三条疤,我还是要比99%的人都要帅。
胡歌:那得看这疤在什么地方。有一句话说,疤是男人的勋章,男人有疤就会更成熟更有魅力,但是我把勋章别在眼睛上了。
胡歌当时曾经想过,受了伤了,便不能像以前那样。没法拍戏了,不如就转到幕后去学编辑,当导演。不过这样的念头就只停留在了那一刻。演员是个有魅力的行业,其中的喜怒哀乐深深地吸引着胡歌,他通过在戏中介入形形色色的生命,来演绎属于自己的人生。
胡歌:当时我的整个脸部肌肉也损坏了,所以做一些表情的时候,是有障碍的。
Karen:因为他有一段很长的时间,一边是麻木的,完全没有知觉。作为一个演员,他的眼睛对他很重要。他当时就算用这个受伤的眼睛去演了,他的眼神也是出不来的。
胡歌刚做完矫正手术后,眼睛和鼻梁上缠着厚厚的纱布。于是他把自己狼狈的样子拍摄下来,剪成了一个小短片。片中,透露了他那段时间的痛苦、无奈以及迷茫。
胡歌:其实我用手机拍自己的伤口的时候,是以第三角度去看自己。因为我照镜子的时候,是一个主观视角;那我用手机拍出来的那个影像,是一个客观视角,更加真实。
也幸亏演员这行的魅力这么大,否则胡歌可能无法再出现在公众面前,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如果真躲到幕后去,会很遗憾。
微笑是沉睡的力量
胡歌刚刚做完手术的时候,眼睛因缠着厚厚的纱布看不见东西。但他还是抱着粉丝为他写的厚厚一本祝福的话,静静感受着那种爱。
当他能看见一点的时候,他便轻声朗读着那些动人的语句,像诗歌一般:“一直觉得微笑是沉睡的力量,是涤荡的感动,也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当一个人的微笑给无数人带去温暖的时候,从那一刻起我们就不该让哭泣出现在她的生命里。”
胡歌:其实我觉得容貌并不是很重要,因为好比这次撞车,就把人与人之间的那层薄膜撞掉,把人脸上戴的面具都撞碎。就觉得现在与人交流,都看得很透彻,也觉得所有的朋友,都很真诚地在关心你。
影迷的支持,家人的安慰,同事的信任,朋友的鼓励,使一度陷入情绪低谷的胡歌,逐渐变得坚强。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无论是何种方式的关怀,都成为他重新面对自己的原动力。
胡歌在养病期间,一字一句、信誓旦旦地说:“我一定会努力重塑自我,由内而外爆发出青春的活力。”而Karen则把他养伤期间的一举一动都拍摄下来。
“你这个片子以后可以拿去学校,教育人家要小心交通,对不对?”Karen这样打趣胡歌道。
“没有。有学生不听话,你就说我放胡歌的片子给你看!”胡歌乐嘻嘻地答。
鲁豫:我觉得你挺有勇气的,一直这样真实的在镜头面前。
胡歌:我特别讨厌她(Karen)那个时候拍我。
鲁豫:但其实是挺好的,有一个镜头在旁边。以后你看到会想,哦,我曾经是那样走过来的。
胡歌:但当时不会那么想啊。好不容易不用整天面对镜头,养伤的时候却还有一个镜头对着我。
鲁豫:我想这以后是一种纪念。
Karen:对。
鲁豫:如果我是观众的话,我是可以接受你伤后的样子,就是你自己能不能接受的问题。有的时候不是别人不能接受,是自己不能接受。
胡歌:是这样的,如果是去拍电视或者电影的话,它有一些特写的镜头是很近的,可能还是会有一些问题。
鲁豫:有的时候如果你不能改变什么的话,就把你认为的缺点变成自己的特点,像商标一样。
胡歌:谢谢(笑)。
鲁豫:接下来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胡歌: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射雕拍好。因为我不想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和等待。
胡歌先生:度过大难,必有大成。继续努力,终成大器
《射雕英雄传》剧组决定不更换男主角,全剧组成员等待胡歌伤愈复出拍戏这件事,让胡歌备受鼓舞。
而《射雕英雄传》的原作者金庸老先生,听闻胡歌的事,也决定免费延长版权时间,让他们放心拍摄。他还为胡歌亲笔题字:“胡歌先生:度过大难,必有大成。继续努力,终成大器。”
胡歌复出的第一项工作便是重新投入到《射雕英雄传》的拍摄之中。监视器里,那张有些沧桑、有些恐惧、有些尴尬的脸,那些还未完全康复的浅浅伤痕,让胡歌一次又一次地遭受打击。历经五个月的艰辛,在2008年1月18日,完成最后一个镜头的时候,胡歌在象山的海边拔腿狂奔,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鲁豫:你自己认为自己最大的改变在哪里?
胡歌:我可能现在更喜欢去思考。以前我觉得自己相对来说还是活得挺肤浅的,挺浮躁的。因为之前的整个事业也好、学业也好,整个人生就是特别的一帆风顺,没有碰到过什么坎坷。很多的事情对于我来说,来得特别容易,所以我不会特别的去珍惜每一次机会。现在经历了这件事情以后,我觉得其实很多东西可能在一瞬间就会消失的,你会变得一无所有。所以我现在再去对待给予我的机遇,会更加珍惜,更加努力。
鲁豫:我觉得人不能为过去活着,也不能为明天活着,只能为现在。眼下是我们能够拥有的,所以你眼下你有什么你就完全投入,这是我们唯一能够做的,这样就没有遗憾。
胡歌在节目中,还是会多多少少透露出自己的不自信,他有太多的担心,担心以后演戏会因为面部表情问题放不开,担心观众不能接受他和以前稍有出入的形象。但胡歌心里更多的是对于未来的信心。胡歌经常扮演的都是从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代大侠的角色,他认为他的经历,会让他与角色之间有更多的共鸣。他不希望他的人生会因为车祸事件走下坡路,而是希望这是一次有积极作用的经历,让自己的人生有新的飞跃。
鲁豫:我看过你演的《601个电话》,你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挺小的男孩。但是今天感觉成熟了,有一些阅历,有一丝丝的忧郁和沧桑感,我觉得挺好的。
胡歌:因为年龄也大了一岁了。
鲁豫:你得了吧,一岁能有什么改变!说你胖你还就喘。
Karen:他现在比较感性。他现在连看个MTV都会哭,以前看电影都不一定会哭。
胡歌:我不记得有这个事啊(笑)。
Karen:《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啊。
胡歌:啊,那天在家听张学友的歌,《她来听我的演唱会》。我就特别仔细地听歌词,哎呀,就觉得很感动的。
鲁豫:其实这是使人增加魅力的地方,为你加分的,对你拍戏什么的都会有好处的。你一定会有很多很好的作品出来。
胡歌:谢谢。
景天:我叫景天。景天的景,景天的天。
景天:我发誓,我要是不守承诺的话,就一个老婆也娶不到!一个儿子也生不出来!(说完暗自思忖:一个娶不到,我可以娶两个嘛。儿子是我老婆生,又不是我生,哈哈。)
景天对长卿说:你以为自己穿着白衣服就是牙医啊。
景天对云庭说:这女人哪,就是越吵越好,我看你这房子够大,她一个人的声音能抵上10个人的声音,够热闹,够热闹。
云庭:兄台尊姓大名?
景天:尊姓景,大名天。
云庭:如若不嫌弃的话请到寒舍一坐?
景天:不嫌弃!
雪见:原来你不讨厌的时候,也蛮招人喜欢的。
景天:废话!你讨厌的时候,有人喜欢你呀?
——电视剧《仙剑奇侠传3》台词
2008年8月,由胡歌挂帅主演的《仙剑奇侠传3》正式开拍。很多人以为车祸期间如此深沉的胡歌会就此定格,然而他饰演的那个俏皮乐观景天,仿佛让人们重新看到了他在《仙剑奇侠传》中如李逍遥般初谙世事的活力。那样一个活灵活现、浑身上下都热情澎湃的小人物,仿佛从不知道什么叫疲倦。那是胡歌“不计形象”用心塑造的,他在戏里装豁牙、安假牙、打肿脸、吊威亚(wire,即钢丝),搞笑的扮相、灵动的身手背后,是他有血有肉的情感。胡歌说,他在这部戏里重新找回了当演员的自信。
车祸事件没有把胡歌打倒,就只能让他变得更坚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