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开你的车-善解人意:一种天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二天“二教练”见到连冬就咧了咧嘴:“昨晚一句玩笑,打车让我花了二十多块。”

    “你不说同路吗?”

    “哪呀!说那话时我都不知道她家在哪儿。结果可倒好,人家在城南,我家在紧北边。我一看道儿不对,走到夏宫我就说到了。等他们走了又打了个车……这扯不扯!”

    连冬觉得这伙计也挺可爱,笑着拍了拍他后背,肉真厚,随口说了句:“勇气可嘉。”

    “你也想上她的车,可是没敢吱声——对不对?老弟,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让我说着了吧?”

    连冬让他那两句阴阳怪气的“知识分子”给说恼了,火力十足地回了句:“就是!那么漂亮的女孩儿谁不想上?”

    “二教练”先是一愣,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连冬看他笑得不对劲儿,一甩头,才发现樊菲不知何时出现了。连冬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儿。

    “什么事啊,这么高兴。”樊菲平静地问了一句。

    连冬看出她是故意装出没听见的样子。他的脸色渐渐恢复,而心潮却相反在悄悄涌动。他不住暗自感叹:这女孩儿,这女孩儿……

    从这天开始便是漫长的“倒桩”训练。场地上早已画上了标记,哪里开始打方向,哪里停车挂倒挡,全都是所谓“死规矩儿”,可那些杆子还是频频被碰倒甚至碾折。场地上笑声不断。上车的机会很少,大家便以此取乐,没乐子就闲聊,结果几天下来彼此就很熟了。在某机关做打字员的苏敏给大家印发了通讯簿——除了工作单位、地址、电话、手机等资料外,还特意打上每个人的年龄,供“排行”之用。连冬意外地发现自己竟成了“老大哥”,而喊了他好几天“老弟”的“二教练”比他小三岁。年龄最小的是23岁的牛教练和樊菲。经过查对,樊菲比铁男小一个月,成了无可推脱的小妹。做装修的林大军和在建材公司当会计的焦静就靠这张表格的沟通,一边学车一边做了好几笔生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沟通的机会不止在练车场上,中午吃饭也由头两天的各自解决变成大家“打平伙”聚餐。“二教练”这时又成了火头军,自觉地担起结账分账的重任。从一开始大家就试图把铁男教练拉进聚餐的行列,可铁男坚守驾校的规矩,谁也请不动。

    连冬在报社当记者,平时不用坐班,对这种“集体生活”忽然感到新鲜有趣;还有就是这些人跟他平时的生活圈子完全不搭界,使他侧身其中感到特别放松。同组的二十多个人,干的竟是同样多的行当。连冬和樊菲虽是“校友”,却有十多年的隔离,而且一个学的是中文,一个学的是英文。成分构成均匀分散,谁对谁都构不成任何压力,彼此也就不需要什么伪装,很自然就表现出不可思议的热情和真诚。这二十多人里只有樊菲在初中时读过连冬的一篇小说。她居然还能讲出大致情节并且记住了作者。这和十多年前的情形大不相同——那时只要有人认出了作者本人,都会以万分崇敬的心情表现出某种惊喜来。而现在樊菲很平淡,周围人对这件事也毫无反应。

    樊菲的一切都是大家关心的焦点。她又是那样一个善解人意的“乖乖宝贝”,索性“透明”了给大家研究。她是个大四英语系学生,再有半年毕业,父母已经安排好让她去美国自费留学。现在一边等签证,一边学车,也是为出国做准备。

    连冬虽然十分欣赏樊菲的一脸阳光,却也经常和她探讨,问她是不是有种刻意表演的动机。连冬尤其念念不忘的是樊菲头一次露面时的那番表现:“你觉得真的有必要讨好每个人吗?”

    樊菲只是拿出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儿,反问连冬:“那有什么不好吗?”

    大家混熟了,就有好事的大姐关心樊菲是否有男朋友。尤小凤特意当着许多男士的面提这个问题,显然有讨好他们、替他们提问的嫌疑。大家于是兴致勃勃等樊菲回答,连冬也不例外,笑吟吟看着她,毫不掩饰自己的好奇。

    樊菲的回答使所有人吃了一惊:“这件事我已经委托给我父母了。我很喜欢‘包办婚姻’。”

    大家看来都当玩笑听了。连冬开始以为樊菲不喜欢这个话题,随便在敷衍,但看她一脸认真的样子,倒显得很诚恳。连冬笑道:“你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樊菲很专注地看着连冬:“我就是这么想的。我觉得这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我完全没有经验去做好这件事。所以我愿意向父母求助。我还不知道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就从没有喜欢过什么人吗?”

    “当然有。但那是另一码事,跟婚姻没有关系。”

    “这好像是一种很新潮的说法。”

    “也许吧。我不知道别人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我就是这种感觉。”

    “你把最新潮和最老朽的都兼收并蓄了。”

    樊菲竟很得意,笑得合不拢嘴了:“我有那么高吗?”

    “你呀,可是不简单。”

    这种对话的机会很多,枝枝蔓蔓的,归纳起来也许内容其实并不很多,但是却极其迅速地拉近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

    场地考试的前一天,整整下了一天一夜大雪。大家赶到驾校,都在询问是不是要推迟考试。教务长往七棵树考场打了个电话,出来当众宣布:“考试照常进行……不过要先到那儿扫雪!都出点力气,对你们肯定没坏处!”

    众学员一阵起哄,不过脸上都有笑容,想来不是件吃亏的事情。然后出车,铁男招呼男生从车库里抬出帆布车棚安在车厢上。照老规矩,女生们尽量往驾驶室里挤,男生一律进后厢车棚里。但是这个班人特别多,车里装不下,只好匀一些去坐其他车。连冬这种时候肯定不会跟别人抢座位的,自然就是找辆人少的卡车。他刚爬上去,就听有温软女声叫他:“连冬,拉我一把。”

    连冬见是樊菲,心里顿时愉悦,但嘴上却说:“这车可冷啊!你该坐小车啊!”

    “太挤了,不舒服。你快拉我吧。”她已经一只手攀上后车沿,另一只手向连冬伸过来。

    连冬赶紧抓住那只手。虽然戴着皮手套,但它还是如此的娇小柔嫩,让连冬不忍用力。樊菲看穿了他的心思,笑笑说:“没事儿,不是易碎品。”

    连冬小心翼翼地把樊菲拉上车:“怎么,又是觉得这大篷车好玩儿?”

    “当然了,现在你还上哪儿去坐这车啊。”樊菲依然满脸喜气。

    七棵树考场被这场大雪严严实实地覆盖着。来了这么多免费劳力,考场管理人自然高兴,从仓库里拿出大量除雪工具,把这些急着考试的学员武装起来,清了一块又一块……大家边干边嘀咕,这么卖力气,待会儿考试的时候怎么也得照顾一下吧?连冬心里哭笑不得,在他看来,这无疑是一种令人不齿的交易。他固然不想放弃,做的时候却也心存芥蒂,至少会当做自己的一种堕落。樊菲看来完全不为这个问题困扰,全身心地投入扫雪本身的快乐。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用力,都表现出淋漓尽致的喜悦。连冬不自觉地又被她感染,凑近她说:“这跟坐大篷车一样,都被你看成享受了,是不是?”

    “是啊,你说得太对了!”

    “谁教会了你这么会享受?”

    樊菲快乐地大笑:“当然是生活啊——好像这是你给我预留的答案。”

    雪扫得差不多了,便集合了准备考试。在一号场地考小型车的有三个组五十多人。站好队后,铁男拿出教务长给他的名单,正要大声点名,忽然一眼看见名单里有几个很古怪的名字,不知道该怎么念——他急中生智,索性交给了连冬:“我来整队,你替我点名。”

    名单里有一个姓“查”,还有一个姓“缪”……连冬都用正宗的姓氏发音念了出来。事后樊菲取笑他真是个咬文嚼字的书呆子。“你念‘zhā(扎)’的时候,人家本人都愣了一下。要是我啊,干脆就念‘chá’,肯定还没人笑,省事。”

    连冬苦笑:“看来我进化不到你那程度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