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斯通·勒鲁探案集1-剧院魅影(3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波斯人把艾利克送到公寓门口,而他的仆人达里乌斯则一路搀扶着他,把他送到人行道上。一辆轻便马车已等在那里。波斯人回到窗口,听到艾利克对车夫说:“去歌剧院!”

    然后,马车在茫茫的夜色中渐渐消失了。这是波斯人最后一次见到艾利克。三个星期后,《时代新闻》上登出一则讣告:艾利克去世。

    23.无从查证的真相

    剧院幽灵的故事讲到这里应该结束了。正如我在本书的开头所说的,现在,没有人再怀疑艾利克其人的真实存在。有关他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关于他的种种传闻曾一度轰动整个巴黎,女歌唱家的被劫、菲利浦伯爵的意外死亡,以及拉乌尔子爵的失踪,还有剧院三名无故昏迷不醒的灯光师……太多的悬念萦绕在人们的心中!这位红极一时的神秘女歌唱家,她从此以后便销声匿迹,她的命运究竟如何呢?

    她始终被误认为是兄弟俩争风吃醋的牺牲品,然而,却无人想象得出事情的真相,无人能了解,拉乌尔和克里斯蒂娜的失踪,竟是因为伯爵原因不明的死亡让他们不愿再去面对凡尘俗世,宁愿隐居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充分享受这份得来不易的幸福。

    他们就这样搭上北去的列车,一去不复返了。或许,有一天,我也会沿着他们的足迹,搭上北去的列车,前往那个湖泊众多的国度。

    啊!挪威!静默无语的斯堪的那维亚!我要去寻找那对年轻的情侣!或许,他们还活着,瓦雷里老妈妈也安在,当年,她也随他们一起远走高飞。或许,有一天,在这个世界上最北的国家,我们会听见一个孤独的声音,不断地重复着音乐天使那熟悉的旋律。

    经过首席法官福尔先生一番草草地审理之后,这桩案件就被束之高阁。只有新闻界偶尔还会有兴趣继续探讨其中的疑点,那个神秘的凶手到底是谁?他在哪里?记得在一份街头叫卖的小报上,出现过这样的文字:“这个幕后凶手正是剧院幽灵。”据说,办这份报纸的人对剧院后台的逸闻趣事颇有了解。

    波斯人被大家视为疯子,没人相信他的所言。在艾利克到访之后,他改变了诉诸法庭的初衷。但他却是唯一掌握证据、了解真相的人,而他的证据来源,主要是艾利克寄给他的那些信件和物品。在他的大力帮助下,我的调查才得以顺利进行。尽管他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再来过剧院,却依然保存着非常清晰的记忆,十分熟悉剧院的每个角落。在他的带领下,我领略了剧院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而当我感到没有头绪、束手无策的时候,又是他指点我,应该找谁询问。

    他曾催促我去找剧院前任经理博里尼先生,当时的他已经是日薄西山的老人。我不知道他竟然变得如此落魄潦倒。我永远都无法忘记,当我问及剧院幽灵的事情时,他是怎样的惊慌。他像看见了魔鬼似的盯着我,回答我的问题时显得语无伦次,但他承认剧院幽灵的存在确实改变了他的一生。

    我把走访博里尼的经过一一告诉了波斯人,他淡淡地一笑,对我说:“博里尼永远都不会知道,艾利克这个大浑蛋(波斯人时而把他当神,时而又视他为无赖)是如何在戏弄他。博里尼过于迷信,艾利克正是抓住了这点。

    当博里尼在五号包厢里,听到一个神秘的声音说出他日常的作息时间,以及他对合伙人所抱持的信任态度时,他并没有把一切都告诉狄比尔。一开始,他以为是上帝在感召自己,后来,那个声音伸手向他要钱,他又以为自己被合伙人狄比尔玩弄,却没想到狄比尔也同样是受害者。

    于是,早已因各种原因萌生去意的两位经理,决定就此辞职,甚至不想对幽灵做任何深入的追查,尽管他们还和幽灵签署了一份《责任规章》。他们把一切都留给了自己的继任者,感觉如释重负,以为终于摆脱了幽灵绵绵不休的纠缠。”

    波斯人如此说明了狄比尔和博里尼当时的心态。说到这里,我顺带聊起了他们的继任者。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莫沙曼在《一位剧院经理的回忆录》的第一部中,他非常详尽地叙述了幽灵的所作所为,而在第二部中,却只字未提。波斯人对此书可谓倒背如流,他让我仔细回想,莫沙曼在第二部中有一段文字,仍与幽灵有关。如果细心推敲,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奥妙。

    以下这段文字,我们之所以对它感兴趣,正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20000法郎事件的最终结果:

    关于剧院传说中的幽灵,我在本书的第一部分已有过详尽的叙述。在以下部分中,我只想再补充一件事。或许,他最终有所觉悟,玩笑也应该有个限度,特别是如此“昂贵”的玩笑。当然,有可能是因为米华警官最后也受到了牵连。

    在克里斯蒂娜失踪后,我们决定把勒索案的事情都告诉米华警官,所以约他来里夏的办公室。正在这时,我们发现在里夏的办公桌上,有一个十分漂亮的信封,上面仍用红色的墨水写道“剧院幽灵缄”,里面装着他从我们手里骗取的巨款。里夏当即表示,既然已经完璧归赵,所有事情就到此为止,不宜再过分张扬。

    显然,在如数收回巨款之后,莫沙曼更是怀疑自己的合伙人里夏,以为他在跟自己开玩笑。而里夏也一直认为,莫沙曼为了报复他以前开过的几个出格的玩笑,才故意用幽灵的名义来吓唬他,寻他的开心。

    我不无好奇地问波斯人,艾利克如何能将用别针别在里夏口袋里的20000法郎取走,而波斯人却回答说他从未深入研究过这些细节问题。不过,如果我真想知道,不妨亲自去那个地方看看。只要记住艾利克“机关专家”的封号可不是自封的,应该不难找到答案。于是,我答应他,一定抽时间把这件事查清楚。

    现在,我可以告诉读者,调查的结果尽如人意。其实,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居然可以找到这么多的有力证据,来证实幽灵的确存在。这真是一种美妙无比的感觉!波斯人的记事、克里斯蒂娜的信件以及莫沙曼、里夏、小梅格(可怜的吉里太太已经过世)所提供的证词,另外还有目前已隐居卢维西安的萨尔丽所提供的说明,我准备把所有资料文件全部收入巴黎歌剧院的文献。有时,回想起在收录证据的过程中,那种把子虚乌有的东西逐一验证的感觉,真是让人难忘!我甚至为自己的工作感到几分骄傲。

    虽然我没能找到湖边的那栋房子,因为艾利克已封死了所有的入口(不过,我相信,只要把湖水抽干,一定可以进去,这件事,我已经和有关部门商量过多次)。但我至少还是找到了公社时期的秘道,那里已是一片废墟。而且我还打开了拉乌尔和波斯人滑进地下室的暗门。

    在公社时期的黑牢里,我发现墙壁上刻了许多缩写的名字,我想应该是那些不幸的囚犯留下来的法文缩写!这两个字母至今仍清晰可辨。在地下第一层和第三层,我还发现了两道旋转门,剧院的机械师们对这些旋转门可是一无所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