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不扰天地
很久以前,有一只知更鸟,在别的鸟儿都睡去的时候,它喜欢独自在枝头伫立。
用一颗敏感的心感受夜的静谧与美好。它最喜欢看雪花舞蹈,听雪花快乐的叹息。
有一次,它遇见了一只鸽子,于是它问道:“你能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吗?”
“几乎没有什么重量,微不足道”鸽子回答说。
“是那样吗?我必须告诉你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儿。”知更鸟急切地说。
“有一天夜里,我飞落到一棵冷杉树上,离树干很近。这时天开始下雪了,不是很大,不是狂风暴雪,就像一个梦似的,悄无声息,一点都不猛烈。这样的夜晚,我突然产生一种冲动,就想起数数飘落在我所栖落树枝及针叶上的雪花,一片片有着自己精美图案的雪花,一片片晶莹也有自己体重的雪花,一开始,雪也不大,可就当我数到9988620片时,又一片雪花落下,它的确切数目是第9988621片雪花,落在树枝上时,你说雪花几乎没什么重量,但当时,树枝却在瞬间就被折断了。”
就是这一片片毫无重量的雪花,经过一个冬日的积累,覆盖在大地上,覆盖在树上,折断了无数的树枝……这就是积累的力量。
苍鹰若没有无数次挥翅的苦练,何来腾飞苍穹的辉煌?积累,不是立竿见影,却是成功的前提。
杜邦公司创始人伊雷尔的哥哥维克多可以说是一表人才,他口齿伶俐、头脑敏捷、身材挺拔、相貌英俊,外表上简直没什么缺点。他是一个社交明星,给每个人留下的第一印象都是完美的。但是熟悉他的人知道,他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地办过一件事,就连答应别人的事,他也可能会忘掉。他仅仅是个吃喝玩乐的专家。如果派他外出考察,他回来后拿不出多少有价值的商业情报,却能绘声绘色地描述旅途中的美味佳肴和美女。伊雷尔做火药买卖时,维克多在纽约给他做代理。维克多凭社交手腕发展了一些客户,但是其中一位——拿破仑的弟弟杰罗姆,一位花花公子,却毁了他。在纵欲无度、花天酒地的生活中,他们俩很投缘,只要杰罗姆缺钱,维克多就慷慨地掏腰包。正是杰罗姆的一笔笔巨额借款,导致了维克多的贸易公司的破产。
伊雷尔则是截然相反的人。他身材不高,相貌平平,但在学习和工作中有股近乎痴迷的专注劲儿。小时候在法国,家境还很宽裕的时候,他受拉瓦锡的影响,对化学着了迷。那时候他父亲皮埃尔是路易十六王朝的商业总监,兼有贵族身份,谁也想不到这个家庭在未来的法国大革命中会险遭灭顶之灾。拉瓦锡和皮埃尔谈论化学知识的时候,小伊雷尔稳稳当当地坐在旁边,竖起耳朵听着。他对“肥料爆炸”的事尤其感兴趣。拉瓦锡喜欢这个安安静静的孩子,把他带到自己主管的皇家火药厂玩,教他配制当时世界上质量最好的火药。
若干年后,他们全家人为了逃脱法国大革命的血雨腥风,漂洋过海来到美国。他的父亲在新大陆上尝试过七种商业计划——倒卖土地、货运、走私黄金……全都失败了。在全家人垂头丧气的时候,年轻的伊雷尔苦苦思索着振兴家业的良策。他认识到,目前战火连绵,盗匪猖獗,从事商品流通有很大的风险,与其这样倒不如创办自己的实业。但是有什么可以生产的呢?这个问题萦绕在他的脑海里,就连游玩时他也在想。有一天,他与美国陆军上校路易斯·特萨德到郊外打猎,他的枪哑了三次,而上校的枪一扣扳机就响。上校说:“你应该用英国的火药粉,美国的太差劲。”一句话使伊雷尔茅塞顿开。他想:在战乱时间,世界上最需要的不就是火药吗?在这方面,我是有优势的,向拉瓦锡学到的知识会让我成为美国最好的火药商。后来,他就靠着这股专注劲,克服了许多困难,把火药厂办了起来,并办成了举世闻名的杜邦公司。
从伊雷尔的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做任何事都不要太急功近利,有些积累看起来平时对我们的人生没有太大帮助,但你只要富有耐心,它们在关键时刻总能让你思如泉涌,助你一臂之力。
确实,有很多人不会从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来看待生命因积蓄而有的成果,总喜欢在表面上以断裂而孤立的事件夸大议论,因此每每在平淡无奇的事件上强做欢喜。其实,若想摆脱困境,就不要太在乎外在的得失,也不武断的和别人比高下,而只在乎自己内在真实的累积。
正是厚积,而不扰天地,才能在无声无息的积累中,蕴蓄让天地为之动容的生机!
从细节处积累人生能量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如果将每个行业都比作是一棵大树的话,那么细节就是那小小的白蚁,如果等闲视之,它的威力足以把整棵树毁掉,甚至摧毁整片森林,即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如果说宏观战略是一堵墙,那么细节就是其中的一块砖,没有砌好这块砖,同样隐藏着坍塌的危险。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才能就其深。”在我们的生活中,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大事做细的人却很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并不缺少,但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却寥寥无几;各类管理规章制度俯拾即得,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却是难如上青天。心浮气躁让我们对小事漫不经心,殊不知,在你将这种态度搬上生活的台面的同时,你就已渐渐失去一种优良的品格和成功的重要因素。
就像洛克菲勒,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于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都严阵以待,而这种严谨的作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洛克菲勒是一个狂热的完美主义者,生活中的他拒绝“马虎”二字。他写的几十万封商业信函都经过不厌其烦地修改,篇篇都是言简意赅、措辞讲究的典范。洛克菲勒每次给秘书口授完信函,都要修改五六遍,直到把每个多余的字都去掉,认为收信人能得到他想传递的信息后,才工工整整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一位高级助手回忆道:“我见过他一连在几百份文件上签字。他签每个名时都认认真真,好像那个签名将是他被后人怀念的信物似的。在他心目中,每一个签名都是一件艺术品。”这种源于洛克菲勒追求卓越的激情感染了整个公司,标准石油公司在世界各地的业务都明显地体现出约翰·洛克菲勒的个性。
罗杰斯为洛克菲勒工作了许多年,洛克菲勒对他很赏识。罗杰斯记得一些他的老板注意细节,在金钱方面一丝不苟的趣事。
一天,洛克菲勒离开办公室,翻遍自己的口袋,发现没有带零钱,就向罗杰斯借一个5分硬币。罗杰斯主动表示这钱算送他的,洛克菲勒却谢绝道:“不,罗杰斯,别忘了问我要。这可是1元一年的利息呐。”
大礼不辞小让,洛克菲勒于细微之处显真功夫的行事作风让我们明白:要想成就大事,不可忽视小事。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细节的关注虽然必不可少,但也要建立在战略正确的基础上,因为唯有方向正确,细节的发挥才会如鱼得水,恰到好处;反之,一味地拘泥于细节而忽视了事物的本质,也不过是盲人摸象,只怕是有悖于我们的初衷了。
事物本身就是辩证的,如何掌控细节原本就是一种大智慧。把事情做到细节处,将细节做得完美,人生就将在此起步、积蓄、发展,进而迸发出光芒。
打造一生成功的“芯片”
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效率和功利的国家,你要对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益,美国才会接纳你。在美国拿绿卡,只有两种人可以:一种是来美国投资或消费;还有一种人,就是有技术专长。
有一次,王强去申请绿卡,他发现有一位中国妇女,从她被晒成古铜色的皮肤看,可以断定这位妇女是一位户外工作者。出于好奇,王强上前和她搭话,一问才知,她来自中国北方农村。因为女儿在美国,才申请来美,她只读完小学,连汉语表达都不太好。
可就是这样一位英语只会说“你好”、“再见”的中国农村妇女,也在申请绿卡。她的申报理由是有“技术专长”。移民官看了她的申请表,问她:“你会什么?”她回答说:“我会剪纸画。”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把剪刀,轻巧地在一张彩色亮纸上飞舞,不到3分钟,就剪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图案。
美国移民官瞪大眼睛,像看变戏法似的看着这些美丽的剪纸画,竖起手指,连声赞叹。这时,她从包里拿出一张报纸,说:“这是中国《农民日报》刊登的我的剪纸画。”
美国移民官一边看,一边连连点头,说:“OK!”
她就这么申请通过了。旁边和她一起申请而被拒绝的人又羡慕又嫉妒。
这就是美国。你可以不会管理,你可以不懂金融,你可以不会电脑,甚至,你可以不会英语。但是,你不能什么都不会!你必须得会一样,你要竭尽全力把它做到极限。这样,你就会永远OK了!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地位,最重要的是你要有一样拿得出手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努力发掘自己身上最有价值的部分,打造一生成功的“芯片”。
拥有一项关键的能力,能使自己成为某个领域里的“行家”和“核心人物”,更容易获得成功的回报。从内地到深圳寻梦的张鹏,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这一点。
在家乡印刷厂,她在辅机上已做了近五年,技术一流,辅机上其他人员无一能比。但厂里老师傅大有人在,升上主机的可能性一则极小,二则就是有,辅机上另外年龄和工龄都长过她的人肯定排在她的前面。听人说,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在那里人才真的可以不拘一格。于是她雄心勃勃地打起了行囊。
深圳的印刷业在全国很有名,不仅先进,而且听说以前流行过一句顺口溜叫“要想发,搞印刷”。她的确很快就应聘成功,为了给随后的尽快提升打基础,她仍从辅机干起,并很快成为骨干,厂里的许多重要活似乎只有安排她做,老板才会放心。
如是坚持了十一个月,临近一年时,趁公司制订次年的工作计划之机,她去找到老板,向他表达了自己想上主机学习的愿望。他问为什么,她说在辅机上再干下去已没有什么潜力与前途,并且也不可能几年如一日地一直干辅机不思进取呀;另外我盼望公司能给我进取的机会;否则还不是和内地一样,我不是白来深圳了吗?
老板是位六十岁的坏脾气、黑脸膛的老头,那天他出乎意料地很有耐心地听完了她的话,他说他做老板十一年,这十一年来,公司招收新职员时,他们关心的问题大多是薪资、福利,只有少数人问过公司会怎样培养他们成为一个能长足进步的技术人员。在这少数人中,她属更特别的一个。他说你能有上进心固然应该,但为什么不能换个思路来考虑这个问题呢?比如潜心做好现在的工作,拥有一项关键能力,成为这个方面不可多得且不可或缺的人物。他说公司随后还要扩大生产,添加辅机,如果我能真正成为这方面的权威,不仅在这个公司,就是将来走出去在这个行业也将是独领风骚的,也会得到相应的地位与报酬。他说在当今的社会,年轻人所缺乏的不是广泛的经历,而是真正的技术。
张鹏到深圳本是为了离开辅机,结果却是决定了在辅机上做下去。写信将此事告诉了父母,母亲说那不是和在内地没区别吗,她说有,这区别就是深圳有人会问你为什么还在辅机上干。
迄今为止她都视这位老板为自己的恩师,尽管他没有教过自己哪怕一个螺丝的位置,但仅凭“拥有一项关键能力,成为这个方面不可多得且不可或缺的人物”一句话,他就会恩泽自己一生,因为它带给自己的是一种不会过时的思维方式和认真投入的行事态度。
金钱,名誉都是身外之物,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只有我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是自己的,是我们在世界上立足的资本。因此拥有一项关键能力,那将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财富。
从习惯入手,寻找突破人生的力量
蝎子要过河,但是自己又不会游泳,于是请青蛙帮忙背着它过河。青蛙开始不答应,因为怕蝎子蜇自己。蝎子为了让青蛙放心就说:“青蛙大哥,你放心,我不会蜇你的,如果我蜇你,你死了我不也淹死了吗。”青蛙想了想,觉得蝎子说得也对。于是,青蛙驮着蝎子一起过河。可是到了河中央,蝎子还是狠狠地蜇了青蛙一下,于是中毒的青蛙开始下沉,它懊恼地叫道:“老弟,你说话不算话,你答应不蜇我的啊。”蝎子也一脸悔恨地道歉道:“青蛙大哥,实在对不起啊,不过,蜇人是我的习惯性动作。”
这只蝎子就是因为习惯动作,最终让自己和青蛙都丧了命。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和每个人也是一样的,习惯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上表露得并不是很明显,但是一旦遇到至关重要的大事情的时候就会将其作用显露出来,就像蝎子因为习惯动作而令自己和青蛙丧命一样。当然,好的习惯会让自己出奇制胜。
托马斯·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共创造了1093项发明,包括白炽灯泡、留声机、电影等。在世人眼里,爱迪生确实是了不起的天才,但他本人却把成就归功于勤于思考的习惯。他说:“就像锻炼肌肉一样,我们同样可以锻炼和开发我们的大脑……恰当地锻炼、恰当地使用大脑,将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而思维能力的锻炼,又将进一步拓展大脑的容量,并使我们获得新的能力。”对于此,爱迪生进一步解释道:“缺乏思考习惯的人,其实错过了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不仅如此,他也会因此无法最大化地发挥和展现自己的才能。”
其实,正是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让爱迪生取得了如此多的成就,同时也正是好的习惯,让人们把自身更多的潜能开发出来。
习惯,具体来讲是通过长期的累积而形成的一种固有的做事方式。例如,一个人习惯于在周末睡懒觉,而另一个人则喜欢在周末出去走动走动,而第三个人则喜欢在周末看一些自己喜欢看的书籍。再例如,有人做事情的时候总是拖拖拉拉,而有人总是雷厉风行;有人在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是求助,而另一个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如何独立解决。正因为这些不同的习惯,造就着优秀的人,也造就着平庸的人。
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的确,经过日积月累的习惯,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长期作用,就会造就一个人与别人不同的生活。
遇见未知的自己
腔棘鱼又称“空棘鱼”,由于脊柱中空而得名,是目前世界上十分罕见的鱼类,由于科学家在白垩纪之后的地层中找不到它的踪影,因此认为这个登陆英雄已经告别了世间,全部灭绝了。1938年在南非,科学家却发现了一条腔棘鱼,这个史前鱼种还活着!在距今4亿年前的泥盆纪时代,腔棘鱼的祖先凭借强壮的鳍,爬上了陆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其中的一支越来越适应陆地生活,成为真正的四足动物;而另一支在陆地上屡受挫折,又重新返回大海,并在海洋中寻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与陆地彻底告别了。
这个安静的角落就是10000多米深的海底。众所周知,人类入海比登天还要难。首先是巨大的压力:水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要增加1个大气压。在10000多米深的海底,压力将高达1000多个大气压,别说人的血肉之躯,就连普通的钢铁构件也会被压得粉碎。还有海底的恶劣环境:黑暗、寒冷!太阳光进入海中很快被吸收,10米处的光能照只有海洋表面的18%,100米深处则只有1%。光线稀少,热量自然难留,水下的寒冷、黑暗可想而知。然而,腔棘鱼通常生活在非常深的海底,并把自己隐藏在海底礁石的洞穴里。在恶劣的海底世界里,它们以生存为目标,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学会与压力共处,在自己的历史空间里痛苦并快乐地生存着,超乎想象地生存了4亿年!
这就是潜能的力量。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潜能平均开发程度只有10%左右。可见,人类还有绝大部分的潜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一旦这些潜能得到开发,人类所能爆发的能力一定是惊人的。
听到这些,你还在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自己很没用吗?其实,那是因为你没有发现自己的能力。努力去开发自己的生命潜能,你就能发现自我价值。
李扬是中国著名的配音演员,被戏称为“天生爱叫的唐老鸭”。李扬在初中毕业后参了军,在部队当一名工程兵,他的工作内容是挖土,打坑道,运灰浆,建房屋。可是李扬明白,自己身上潜在的宝藏还没有开发出来:那就是自己一直心爱的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
在一般人看来,这两种工作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李扬却坚信自己在这方面有潜力,应该努力把它们发掘出来。于是他抓紧时间工作,认真读书看报,博览了众多的名著剧本,并且尝试着自己搞些创作。退伍后李扬成了一名普通工人,但是他仍然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没有多久,大学恢复招生考试,李扬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机械系,变成了一名大学生。从此,他用来发掘自己身上宝藏的机会和工具就一下子多了起来。经几个朋友介绍,李扬在短短的五年中参加了数部外国影片的译制录音工作。这个业余爱好者凭借着生动的、富有想象力的声音风格,参加了《西游记》中的美猴王的配音工作。1986年年初,他迎来了自己事业的辉煌时刻,风靡世界的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招聘汉语配音演员,风格独特的李扬一下子被迪斯尼公司相中,为可爱滑稽的唐老鸭配音,从此一举成名。李扬说,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一直没有停止过挖掘自己的长处。
世界文豪歌德说过:“生活在理想的世界,就是要把不可能的东西当做仿佛可行的东西来对待。”确实,人的生命对于茫茫宇宙就宛如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渺小、脆弱。可是生命的潜能永远没有极限,要想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开发自己的生命潜能。
潜能就是每个人固有的天然宝库,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必须通过千万次的追寻,这就像一个未知的自己,一旦你在某个时间与它相遇,你的人生就会出现一片新天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