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鱼、树皮,说实话,我觉得他们的性格不太适合墨系。怎么说呢,非鱼有点拜金,树皮有点小小的虚荣,但谁叫我们形影不离呢,你们还是跟我来墨系吧。之前,他们两个虽然强烈要求报儒系,我估计他们认为这是最接近常规系别中的一种,而且这俩小子很有点儒家弟子的“风范”。
我估计他们接到学校的通知会有点意外的,可能还会去找辅导员。但,有我这个“幕后黑手”的操纵。你们想改系,嘿嘿,没可能啰。
六天总果然是报了兵系,不出我的意料啊。他平时最爱打魔兽了,研究战术,进攻。
不过今后...(我是墨系,他是兵系...)
我还发了一套“测试题”给他们(学校)。
通过问卷调查来选系。
看起来都是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如“你最爱的颜色?(a蓝,b绿,c茶色....)”
我想的是,谁都不会愿意穿一件自己不喜欢的颜色的校服整整四年吧
还有一些是潜意识里的,看你适合哪个系。
内容很多,在此就不详细说了。
我真希望能作为一个不知内情的人,看到身边这些事情的发生。
一大早上起床,当我打开窗户,看到窗外的时候,我一定要惊呼。
“我的天啊!”
学校里面的变得完全认不出了,而这一切仅仅发生在一个星期之中。
吃过了晚饭,我不禁有了到校园里逛逛的想法——看看我一手设计的方案在化为现实之后是个什么模样。在这之前我要简单的介绍一下校园的整体规划。如果从天空往下看我们的学校,你会看到一朵“雪花”,就是有六片花瓣,每片花瓣就是各个系的“领土”,中间花心的位置则是整个学校的总行政楼,各个系的问题都在这里集中讨论、处理。
(当然各个系之间也是相通的,可以自由出进,但有些人为因素阻止了人身自由。比方说,你是一个墨系生,最好别去兵系,兵系的学生也不会有到墨系的想法。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如墨系的学生也被儒系的学生讨厌,而且儒系的学生大多来自富裕的家庭。道系和墨系倒是很友好的两个系,都是不为儒系所容的。中立的系有法系和纵横系,它们和其他的系都没有什么冲突,相处融洽。)
上面三片花瓣依次是儒系,道系,墨系,下面是兵系,纵横系和法系。每个系都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俯瞰的话,会看到六种不同的颜色。儒系象是种植了不少黄色叶子的梧桐树海,紫色树叶,银色树干和树枝的一种细柳树是道系的最爱,兵系种了一种长着暗蓝如夜里的海水般的叶子的大树,而我们的墨系全都是墨绿色的海洋,法系特别偏爱茶色,把空地几乎全都栽上了茶色的怪异竹子,象征着法律要刚正不阿。纵横系酷爱把冰雪一样洁白和墨汁一样浓稠的双色梅花种了在他们系的教学楼旁边。
学校里面的绿化工作做的不错,首当其冲的是墨系和兵系了。这些树在作战的时候是很好的掩体,在这一点上兵系的硅主任一直指责墨系是对他们的抄袭,并且不依不饶。
以下是我用马良笔进行的描写片断:
“墨系的教学楼,以及各种楼房无一不被刷成了绿色、黑色,或是买进了一些爬墙虎种在楼上。这是很好的保护色,假如到了夏天无论是身在外面还是内部,都一定感觉也格外的清凉吧。
学校一共有六个门,每个系一个,我从东北边的门走进来,首先是一条由两旁遮天蔽日气势的墨绿色梅花形成穹顶的大道。几乎每天早上来这里晨练的同学都能看到的一条长长绿色地毯,把整个路面都盖住了。弯腰细看才能识别这是一分硬币大小的绿色花瓣铺就而成。
没走多久,就会看到我们引以自豪的“护系河”了,它的灵感来自于古代战争中极重要的一种防御攻势。从春秋后期开始兴起规模宏大的攻城战以来,就有了护城河。它的观赏作用却大大多于它的防御作用。 教学楼、办公楼以及教室、宿舍全都在这条河的包围之内。
从波光粼粼的岸边走过,我们奇怪的教学楼便赫然眼前了,它建在一座山上(或者说是两三百米高的一山丘)。
教学楼很大,有很多教室,足够容纳各个年级学生上课。这样一来也就免于奔波于各栋教学楼之间的劳累之苦了。教学楼有40层,自然有电梯。然而我们伟大的墨子早在战国就已经造了楼房(当时包括王宫在内,都是平房,建造楼房是一项伟大的技术革新),也利用机关术造出了“机关梯”(一种类似于现代电梯的发明),但是我们出于时代感的要求,还是建造了很现代化的教学楼,(就是我们最常见的那种)非常西式。这对我们拥有自己的特色一点也没有妨碍,比如说,我们的教学楼从上到下全是墨绿色,还建造了一些防御设施……为了防止假想敌人的入侵,楼房的表面几乎没有凸出或凹进去的地方,而且光滑如冰面。
其他的建筑都保留了,宿舍,食堂什么的,只是整体的色调改变了,并没有太多与众不同之处,在此就不在多说。
要提一下的,是我们的后山上修起了一个模拟城池,相当于一座真实小城了,该有的施设都有,主要是防御工事。箭楼,城门都和战国时候的一模一样。”
至于突然兴建了这些建筑的资金,我也不知道来源。
马良笔并不能直接“变”出来一些东西,我所听到的一种说法是,有一笔秘密资金流入。要说是谁,就没人知道了。
开学没几天就发了校服。
我曾经为设计校服苦恼了一阵子。
校服肯定是要有的,我发现墨系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都不好,为了避免同学们之间因为衣服互相攀比,再者,我觉得乱七八糟的衣服在校园里显得杂乱。
墨系的校服一律是什么颜色呢?黑色,红色,还是白色?不对,都不合适我们墨家的风格,踌躇了半天我还是决定用——墨绿色。笔一接触纸面,我仿佛就能看到我穿上那件校服时候的情景了。此时我才感觉到设计的有趣,特别是当你有权设计所有的事情时。
“到底校服是什么样的?”树皮。
“该不会是白色的T shirt,背后印个红字吧。”非鱼。
趴在我那木质纹理的桌子上,我奋笔疾书。
那个时候我已经创作完毕。听到桌子对面的树皮和非鱼发出以上的议论。
我没有理他们,真是太低估我的创意了,校服很快被班长发到我们寝室,我穿上时没有感到什么意外(都是我设计的)他们两个倒是不冷不热的说了两句:“还可以啊。”这就是他们的习惯,对于外界事物的评论总是要有所保留,而不说真实感受,好像对一件事情表现太多感情就会很掉价似的。
我们的校服还是蛮有现代感的,毕竟我们是2006年的墨者吗,总不能穿的像是两千多年前的样子吧。
白色(儒学系),黑色(道学系),暗蓝(兵学系),墨绿(墨学系),茶色(法学系),银色(纵横学系)。
分别是六个系的校服主色调,
(因为和自身关系不大,在此不多介绍其他几个系的校服了。这些内容就省去,不在此引用)
每个系都有更深的颜色区分,类似于柔道的腰带颜色。
黑色:系主任和少数高级墨者。
棕色:大部分老师。
墨绿:高年级学生。
青色:一般是大二学生。
冰绿色:大一新生。
每个学生都有多套样式不同的校服(增加选择性,可以避免所有人都一模一样):
第一种:参见XX大学(欧美)的西式(有多种选择)(在今后会提到,此处不详细明)......
第二种:融合了现代元素的中国古代服装,类似于武术服装,不过加入了流行元素,不会过于土气(城防课必穿,类似于体育课必须穿运动装)
第三种:冬天穿的,御寒服装,很像风衣,中间有搭扣
上的第一节课,农业课,这是墨家的基础课程。因为据说墨子是提倡人们都自己耕种来养活自己的,在穿着上,怎么样简朴就怎么穿。对于奢侈浪费和无谓的享受都很反感。
第一节农业课,大家都没试过这么新奇的上课方式。所有的人都走农田上,麦田,牛正在耕地,现在是3月份,田野一片绿色,开这门课,我正好可以从第一个环节开始了解。
非鱼对这门课很是厌恶,他完全不想用手碰一下锄头,他觉得那简直是一种折磨。
树皮虽然一开始有些抵触,但他很快就上手了。老师的夸奖让他很得意,他很在意别的同学的看法。
对于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不太在行这门课。
学校里面还有一个温室和一个不大的植物研究所,但那还不是目前我们的水平能够进去的。
大一的课程主要还是围绕侦察学开展的。大二的同学才有机会学习怎样防御一座城池和怎样在一场战争或者战役中做好防御工作,取得作战的胜利。
我们大一也可以学逻辑学、辩论学、以及上一些锻炼身体的课程。战争历史也是一门必修课。但光靠大一所学的知识看来是很难真正在战争中发挥很大效果的。
《墨子》这本书被分化为十本教材,其中大部分是公共课,按照喜好也可以选择不同的科。如果发现自己对农业很感兴趣,想在这一方面深入研究的话,就可以读墨系的农科,专攻这一门。
虽然分了专业,可是寝室似乎没有打的很散,只是做了细微调整。
我终于和六天总说拜拜了,尽管我们还是在一层楼里。不过比起在一个寝室要好的太多了。
这样我、非鱼、树皮三个人住了。
墨系的系主任好像姓禽,据传言是禽滑狸的后人。兵系和纵横系的系主任好像是一对双胞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