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友谊的绚烂之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们每个人都是作为独立的个体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而在这个辽阔的世间,一个人是如此的渺小,一个单独的灵魂是如此孤独寂寞。幸好,在这个世界中有这样一种情感存在,它给人以温暖,以陪伴,以安慰,以力量。它在黑夜里给人亮起满天的星光,在夏日撑起一片绿荫,在冬天雪中送炭,在丰收的季节与人共享欢愉。它就是:友情。
因为友情,原本陌生的人成为惺惺相惜、没有血缘的亲人;因为友情,独自在举目无亲的异乡奋斗,心里就再不空空荡荡,无所牵挂;因为友情,个性得到理解,痛苦得到安慰,错误得到包容,万念俱灰的时候会有人搂着你的肩膀真诚地告诉你:“相信我,你能行!”
所有的情感中,友情来得最为纯粹,它不因亲情起于血缘与责任的束缚,也不似爱情带着激情和占有的欲望。它可以只源于一次愉快的谈话、一次默契的巧合、一次游玩的经历,却以此为种子,生长为最茂盛的树木。
友情是水,不像茶越冲越淡,也不像酒甘甜可口,却在宿醉后让人痛苦不堪。真挚的友情并不喧哗,而是默默地带走你身心的燥热。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一场车祸去世了,遇到天神时,他问道:“在我们的世界里,有许许多多的关于天堂地狱的说法,你能不能让我看一下真正的天堂与地狱有什么区别?”天神见年轻人很真诚,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他们先来到地狱,年轻人感觉到浑身冷得瑟瑟发抖,地府中寒气逼人,看见的都是骨瘦如柴、饱受饥饿的灵魂。“为什么他们都这么瘦呢?好像一副没吃饱的样子。”年轻人有些害怕地问天神。
“你看那边!”此时,一群灵魂围在一个巨大的锅旁,锅里煮着美味的食物,他们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用勺子盛食物,送到自己嘴边,可是他们手里的勺子太长了,吃到口里的远没有掉到地上的多,人人又饿又失望。
接着,天神又带年轻人来到天堂。一群灵魂正在一个巨大的锅旁吃饭,他们手上的勺子也很长,可是人们都是把盛上食物的勺子送到对面人的口中。你喂我,我喂你,他们人人都能吃饱饭,所以个个脸色红润,身体健康。
看到这个情景,年轻人顿时明白了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友情的真意就是分享,朋友就是与你分享一切的那个人,被朋友包围着,就如同生活在天堂里,因为每个人都在付出,都在与他人分享。
友情的可贵,就在于它的真诚和无私。真正的朋友不一定是最常陪在我们身边、最常赞美我们、最常赠送礼物的那个,却一定是在我们需要时扔下自己的事情出现的那个,是当我们被冤枉、被误会时站出来为我们说话的那个,是我们身处困境毫不犹豫出手相助的那个。
真正的朋友,也许不是会在我们哭泣时安慰我们的那个,却是会陪我们一起掉眼泪的那个;也许不是会在我们成功时在我们身边祝贺的那个,但是会在我们失败时第一个安慰的那个;也许不是会在我们面对困难时说“你要加油”的那个,但一定是会说“我能帮你什么”的那个。
真正的友情不能掺杂虚伪。缺乏真诚,内心就会生长芥蒂与隔膜,人与人之间就难以沟通,友情也就无从谈起。只有真诚,才能带来对彼此真切的关怀和理解,才可能同舟共济,同甘共苦。
真情患难的朋友就像亲人,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与我们本没有血缘关系,仅仅是靠一份患难与共的情谊联系在一起。这就足以让我们把自己的真心回报给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和真情来培养这朵绚烂的友情之花。
灰尘不打扫,会加深友谊的裂痕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我们每个人都只能听到别人说出的话,看到别人做出的事,却无法解读别人内心真实的想法。有的时候,我们本是出于好意,但是,或许因为我们的表达和做事方法不够妥当,或许因为对方恰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理解,总之,误会便由此产生。
被误解是一件很委屈、很令人头疼的事,如果是小的误会倒也罢了,若碰到大的会影响生活或是工作的误会,那就麻烦了。但人生在世,难免有被人误解的时候,这个时候,只知道哭鼻子或者生闷气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不要指望误会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只有电视剧里才会让误会在结局的时候解开,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误会,如果你不主动去澄清,有可能永远也“清白”不了。
有的人以为,如果对方当我是朋友,就该理解我的想法,就不应该去误会我,但事实上,没人能听到你心里的声音,如果你自己不澄清,也没人有义务替你解释。灰尘要及时打扫,而对于落在友谊上的灰尘——误会,也一定要主动去拂拭干净。
所以,在误会产生的时候,赶快跳出来为自己解释清楚,不要让误会越来越大,不要让自己背着沉重的黑锅一路走到黑。
班长新买的德国进口钢笔不见了,找了大半天都没找到。学习委员偷偷告诉他,小亮铅笔盒里有一支钢笔,和他那支一模一样。小亮是班长的好朋友,钢笔丢失的前一天小亮恰好去班长家玩过,班长听了自然也怀疑起小亮来。
这话一传十十传百地传遍了全班,小亮隔天才知道同学们都在怀疑他偷了班长的钢笔。
小亮觉得自己很委屈,他们家虽然没有多少钱,可这支钢笔确实不是偷的,是在国外留学的姑姑送给他的,他昨天上学时刚放进铅笔盒里。小亮很想告诉班长,他没有偷东西,可是又觉得“你既然是我的朋友,就应信任我,你这样误会我,我又凭什么要主动低声下气地去和你解释”。
这样一想,小亮便把心里的话忍了下来。可是,班上同学始终怀疑他偷了东西,而班长和小亮也不再是朋友。小亮每天都生活在挣扎中,只希望事情能早一点真相大白。
小亮这样傻乎乎地等着真相自己大白,要等到什么时候啊。若是偷东西的人永远没被发现,或是班长自己不小心弄丢了钢笔,那小亮岂不是要永远背着这个耻辱的黑锅。小亮太软弱了,做事不够主动,沟通能力也有所欠缺,这势必会为他带来各种麻烦和委屈。如果他能勇敢些、主动些,不仅完全可以为自己洗刷“罪名”,还能保住自己和班长之间的友谊。
在解释误会时,如果单靠我们自己的一张嘴或许还有些不够分量,想要让解释被大家所接受,可以借助第三方来为自己做证。
由于品学兼优,汤姆破格被一家皇家学院录取了。在皇家学院读书的大多是富有人家的孩子,只有汤姆是贫穷的。当他穿着一身破烂的衣服,拖着一双比他的脚大很多的旧皮鞋从校园里走过时,有几个富家子弟围住他,诬陷他说他那双大皮鞋是偷来的。事情传到学校管理员耳朵里后,汤姆被叫到了办公室。
看到管理员一直盯着自己的皮鞋看,聪明的汤姆很快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他飞快地去了趟教室,之后把一封信递给了管理员。那封信是汤姆的爸爸写的,上面只写了几句话:“亲爱的汤姆,我感到十分抱歉,家里太穷,无法给你弄套像样的衣服,连给你的鞋子都是我穿了好几年的。但愿再过一两年,我那双破皮鞋穿在你脚上不再显得那么庞大。当有一天你事业有成了,我也会备感荣耀的,因为我的儿子是穿着我的皮鞋奋斗成功的。”这封信让管理员深受感动,他第一时间向汤姆道歉了,并训诫了那几个恶意诬陷的学生。
汤姆不愧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头脑很清楚,不会让“偷窃”这项莫须有的罪名扣在自己头上。当管理员怀疑自己时,他没有面红耳赤地急于为自己辩解,而是把父亲的信呈了上去,他知道信里的内容足以说明一切。事实也确实如此,那封饱含深情的信就是洗刷汤姆冤枉的最好证据。我们有理由相信,聪明的汤姆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卓越而成功的人。
当然,不是所有误解都要费尽心思地去解释清楚,如果是微不足道的误会,或是因别人的无心而引起的误解,就没有必要非得立刻证明自己是清白的。把所有事都放在心上,会让心情变得沉重。
每人眼中,有不同风景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人与人生长环境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于同样一件事,有人看到了A面,有人看的是B面,还有人根本看不到这件事。因此,有人说A是解决方法,有人说B是问题出路,还有人根本不理这个茬儿,直接绕过这件事。你能说得清谁对谁错?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风景,能尊重别人眼中的风景,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争执就会少很多。
有时候他人对自己的心意就像你收到一件礼物,拆开包装,不一定是你喜欢的样式和颜色,也许你会气愤,为什么别人无法察觉你的脾气和喜好?那分明是显而易见的,一定是对方不肯动脑筋,不够用心。其实,这种想法冤枉了那些人。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身边的人不理解自己,他们忘记身边的人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知道他的每一个想法,他们也只能按照自己的考虑去理解、去关心。而享受到这种关心的人,即使与自己期望中的有差距,也只能在沟通方面多下功夫,而不该随意抱怨。
一个已婚女人对自己的母亲抱怨说,所有人都不理解她,丈夫嫌她唠叨,孩子说她多管闲事,就连单位同事都嫌她工作太积极,让大家不得不跟她一起积极表现,每周要多加一天的班。“难道我想让他别错过那单生意,让孩子抓紧复习物理,在工作上多做一点、得到更多的奖金有错吗?”
母亲说:“你想的没错,但你不能要求别人一定要理解你,理解你并不是别人的义务。何况,你以为你是在为他们考虑,他们却有自己的考虑。你干涉了他们的计划,他们怎么能不对你有意见呢?”
“可我为他们的付出,他们难道看不到吗?”女人不甘心地问。
“他们看得到,所以才不忍心责备你,你要想想他们究竟需要什么,而不是给他们带去麻烦。你不理解他们,又怎么能要求他们理解你?”一席话说得女人哑口无言。
每个人都渴望他人对自己的理解,当自己的好心被人误解、不尊重,人们难免伤心抱怨。故事中的女人不明白尽心尽力地为他人着想,为大局着想,为什么换来的只是别人的嫌弃和不领情。女人的妈妈却说,有问题的不是别人,而是她自己的思维。
别人眼中有别样的风景,遇到想法不同时,不要急着否定别人,试着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体恤对方的难处和不易,理解对方的角度和立场,如此,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生存、为了竞争、为了自尊等原因,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利益努力,遇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利益。但为自己考虑并不意味着丝毫不为其他人考虑。恰恰相反,只有那些会为别人考虑的人,才能在困难时候得到大家的帮助,渡过难关。因为这个人的善良、友好已经被别人牢记,受过他的照顾,自然会想在他困难的时候报答他。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帮助自己成长,渡过各种难关,还是开拓事业的助力、幸福生活的保障。在事业上,人缘儿好可以让人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资源,通过朋友结识朋友;在生活上,愉悦的人际关系能够减少摩擦,保证自己做事更加顺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人际关系,人们发现想要改善人际关系并不困难,关键在于你会不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看看别人看到的风景。
几个老同学在酒店吃饭喝酒,气氛很热闹。其中一个最近刚刚做成了一笔生意,得意地向朋友们吹嘘。在座其他人难免附和着吹捧他,只有一个人脸色不太好看,喝了几杯就找个借口告辞了。
那个人走后,其他朋友忍不住说:“都是老同学,我们说话不用客套,老高最近生意不好,欠了一大笔债,你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对他说你生意好?”
尽管人们总是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体谅,但常常一高兴就忘记了旁人的心情,一不注意就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当你看到的是一片即将丰收的金黄色麦田时,你可想到,旁人看到的却是一片凄凉之景?
如果每个人都懂得换位思考,愿意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就算不能对别人有所帮助,也能让自己更了解他人,更了解问题的所在,不致因偏见发生错误,因误会产生不和。换位思考是改善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与人相处时,我们需要尽量抛除偏见和不满,努力站在他人的立场,想想他人的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语言就会更温和,态度也会更友好,有时候会放弃自己的一点利益成全别人。就像一位名人所说:“为你赢得成就的不是你的成功,而是你为别人做了什么和你那颗善良的心。”
疏通堵塞心灵的淤泥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各种压力、烦恼、挫折、不顺,而一些负面情绪也伴随而生。有些人不懂得适当疏导这些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在心中积攒得多了,便容易产生一些心理上的疾患。其实疏导内心就如疏导河道一样,“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学会倾诉,和信赖的朋友适当“倒倒苦水”,那些原本压迫心灵的负面情绪也就不翼而飞了。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倾诉,不只是将心里积压的委屈、愤懑、烦恼一一道出,更是朋友间相互交心,增进了解和信任的过程。同时,在倾诉的过程中,原本想不通的事,也许不需要别人指点,自己也就慢慢想通了。
有这样一句流行语:“能说出来的委屈就不是委屈。”其实这句话真正的意思应该是,那些原本似乎解决不了的委屈,在我们倾诉的过程中,也就得到了释放,也就随之想开,而委屈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不过,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把委屈默默咽下,他们不会轻易把自己的委屈说出来,只是选择默默承受,一个人静静疗伤。而长期这样压抑自己的情绪,就会导致抑郁。另外,受了委屈不说,不仅自己不好受,也会让关心自己的人担心。
夏天一过完,青青就要去上小学了。虽然小学离家不远,但青青的妈妈还是时常担心女儿。不是妈妈太敏感,而是青青是个很内向的孩子,受了委屈,只会暗自掉眼泪而从不说出来。
一天,妈妈下班后,见到青青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发呆,问她怎么了,她也不说。妈妈去问青青的奶奶,奶奶说,放学接她时眼睛就红红的,怎么问也不肯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妈妈再去问青青,青青就开始哭了,一边哭一边委屈地看着妈妈,就是不肯说原因。
还有一天,是个周末,青青和另外一个小姑娘在楼下玩踢毽子,青青妈妈和那个小姑娘的妈妈就坐在离两个孩子不远的地方聊天。不一会儿,青青哭丧着小脸跑到了妈妈身边,妈妈一问她怎么了,她就哭了起来。接着,另一个小姑娘也扑到了妈妈怀里,向妈妈哭诉说:“青青把我的毽子踢坏了,还不承认,我再也不跟她玩了。”
青青听到那个小姑娘的话后,小拳头攥得紧紧的,哭声也更大了。青青妈妈知道宝贝女儿受了委屈,很想问女儿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被冤枉了,但青青什么也不为自己辩解,就知道哭。
在生活中,像青青这样的小孩有很多,不光小孩,很多成年人都是这样,有什么委屈就憋在心里,任别人怎么问也不肯轻易说出来。不肯把委屈说出来并不都是一种隐忍的表现,很多人会因为懦弱、内向或自尊心强而选择沉默,比起亲口说出委屈,他们更倾向于让身边的人去猜测自己所受的委屈。然而,就算再亲的人也无法完全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到最后,事情还是不能解决。
在受到委屈时,就应该发泄出来,大声说出来。当你将自己的委屈向身边的亲人、好友倾诉时,你会感觉轻松很多。
珍妮是个乖巧、善良又漂亮的女孩,从小就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男朋友杰克更是将其视如珠宝。不过,珍妮也有个缺点,凡事爱憋在心里,受了委屈就不说话。
年底了,杰克公司要举办年会,他便带着珍妮一起去了。刚吃完饭,杰克被同事拉去唱歌了。唱了两三首歌,杰克再次回到珍妮身边,却发现珍妮眉头紧皱,眼圈发红,俨然一副快哭的样子。杰克慌了,赶忙问她怎么了,珍妮却把脸扭向一边不理他。杰克挪动身子,对着珍妮的脸欲要再次开口,珍妮却无声地哭了起来。杰克心疼地为她抹眼泪,珍妮把他的手一甩,直接跑走了。
过了好多天杰克才弄清楚,原来那天他跟一个女同事唱歌时,女同事一直搂着他的脖子不放,珍妮看到了这一幕,便一直觉得委屈。好劝歹劝,终于把珍妮劝好后,又发生了一件让杰克头疼的事。
珍妮随杰克去参加他的同学会,一整天,大家都谈得很高兴。但是离开时,杰克发现珍妮的脸色已经没有刚来时那么好了,一路上,杰克一直试图跟珍妮聊聊天,但珍妮的脸色却越来越阴沉,并且始终沉默着。
跟以前一样,无论杰克怎么询问,珍妮就是不说。哄了好半天,珍妮才说,杰克一位女同学带来的男朋友在即将散场时摸了她屁股一把,还色色地盯着她看了很久。杰克立刻柔声安慰女友,并给自己那位女同学打了电话,提醒她小心自己的男友。
最后,杰克对珍妮说:“你是个从不喜欢抱怨的女孩,这点,我很为你感到骄傲。但是,如果你受了什么委屈,我希望你能大声说出来。说出来了,我才能知道你的想法,才能帮你分担。”
珍妮哪里都好,却是个不会倒苦水的闷罐子,她这样不仅让自己难过,还害得关心她的杰克烦恼不已。把委屈闷在心里,往往会让心灵更加沉重,让自己更加难过。想要让自己不再那么难过,让关心自己的人不再担心,就应该大声地把委屈说出来。
当和你相恋多年的爱人,说变心就变心时,你要将委屈说出来;当你的老公宁愿和刚认识的同事煲几个小时电话粥也不愿和你多说一句话时,你要将委屈说出来;当你付出努力却始终得不到回报时,你要将委屈说出来;当为人付出,对方却不知道感恩时,你要将委屈说出来;当朋友一直让你替他背黑锅时,你要将委屈说出来……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倾诉对象。当你向身边的亲人、好友倾诉委屈后,你会发现,你不再是一个人独自承担,委屈给你带来的痛苦也顿时减少了很多。要知道,那些和你一起笑过的朋友也许会离开,但是愿意听你倾诉,能和你一起哭的朋友,却会伴你一生。
用对手激发潜能
一个人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能跑多快,除非身后有一只猛虎在追;一个人也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事业究竟能达到怎样的高度,除非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和自己相互竞争。
如果人生是一场赛跑,那么朋友就是你的啦啦队,他们永远给你鼓励、给你支持,让你即使在落后的局面仍不放弃;而对手却是你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向前飞奔的动力,让你在这场比赛中成就最辉煌的自己。
今年30岁的马瑞事业有成,当记者问起他的成功之道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我擅长向对手学习。”
从小学开始,马瑞就擅长给自己寻找对手,他始终盯着班上学习最好的学生,观察他的听课方法、解题思路、阅读书籍,按照对方的方法加倍努力。从小学到高中,马瑞靠着向第一名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到了大学,他给自己确立了更多的对手,也学到了更多的东西。进入社会以后,这个方法更让他如虎添翼。马瑞认为一个优秀的人应该博采众长,从对手身上能学到最优秀、最有用的东西,再加上好胜心,自己会格外努力。
马瑞又说,对手并不是敌人,他和其中几个对手是无话不谈的好友,直到现在还保持联系。
提起对手,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敌意、竞争这些词语,事业有成的马瑞用自己的经验告诉他人:对手不一定是敌人,相反,他们会给你最多的启示、最大的激励。马瑞从小学就在对手身上学习优秀的习惯,他的成功既来自自身的努力,也来自他为自己选择了好的对手。
想要获得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还要为自己寻找适当的目标,以对手的成就激励自己,努力突破。这个“适当”需要用心把握,目标太高,容易产生心理落差,目标太低,胜利太过简单,没有难度。一个人想要出人头地,一定会遇到对手。就像在同一个跑道,你很努力地向前跑,却发现有些人始终在你前面,无论你怎样加劲也无法超过他们,这样的人就是对手。对手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磨难,甚至会导致你的失败和绝望,但是,没有对手的人生是寂寞的。就像金庸笔下的独孤求败,走遍大江南北想找一个对手,却只能每天面对着悬崖绝壁,与神雕为伴,体会高处不胜寒的孤寂感。
在拳击运动员的圈子里,年少的拳击手们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站在擂台上,擂台的另一边是泰森或者霍利菲尔德,因为能与世界拳王打擂台,证明他们也有拳王的潜能。在拳击界,一个能够选择对手的人才有真正的实力。对手的强大恰恰能体现他的价值,证明他的优秀,想要进步的人善于寻找对手,定下的目标越高,就越有拼劲,越能激励自己,甚至学到最多的东西。
想要超过对手,先要学习对手。从对手那里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能够被我们视为对手的人,在某些方面一定比我们强上很多,这个时候,对手就是现成的学习样板,我们可以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直接将他们优秀的经验消化吸收,还能够从他们的失败中总结教训。学习对手的优点,不犯对手的错误,是很多人的成功法则。当一个人掌握了对手的全部优点和缺点,知己知彼,自然能百战百胜。
对手并不是敌人,有可能是亲密的朋友,有可能是自己的亲人、爱人,只要发现有人在某一方面非常优秀,自己也想要达到那个人的标准,都可以将那个人视为对手,以此激励自己。一个善于选择对手的人也善于定位自己的人生,他选择的对手就是他追求的价值。要感谢我们的对手,他们的存在不断地激起我们的斗志,磨砺我们的韧性,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更加丰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