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互动式教育:打成一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教育孩子,不能总把自己弄成高高在上、威严不可一世的样子。它只会导致孩子害怕与父母交流。要成功地与孩子进行有教育意义的交流,父母必须始终小心翼翼地去维护孩子幼小脆弱的自尊心。让孩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而且还是相互尊重的。在适当的时候,尝试着用不同于平常的语言向孩子表达你的爱,表达你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让孩子明白父母非常在意自己。同时,孩子们丰富的情感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和孩子们做朋友

    ——宋氏三姊妹所接受的教育

    在中国近代史上,出了三位特殊的女性,她们是: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姊妹,老大宋霭龄嫁给了孔祥熙,孔祥熙是国民党政府的财政部长;老二宋庆龄则嫁给了孙中山,被人尊称为“国母”;老三宋美龄是蒋介石的夫人,宋家姊妹三人一生的成功与父亲宋嘉树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宋嘉树坚持三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是“不计毁誉,务必占先”;二是男女都一样;三是和孩子们交朋友。

    早年,宋嘉树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他首先在自己的家庭开辟了一块没有封建思想束缚的乐园,使三个女儿在民主、平等、先进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

    在三个女儿中,宋霭龄和宋美龄天资聪慧,大胆泼辣,在她们刚满5岁时,宋嘉树就把她们送到寄宿学校——中西女塾去读书。

    老二宋庆龄与姐姐、妹妹一样聪明,但不像她二人那样大胆泼辣,锋芒毕露。7岁时,父亲也把她送到了中西女塾。

    由于宋嘉树早年受到西方教育,所以对子女的教育讲究中西结合,在宋霭龄13岁时,宋嘉树夫妇便把她孤身一人送到美国求学,因此,宋霭龄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赴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子之一。

    两年后,宋氏夫妇又把二女儿宋庆龄也送到美国学习。

    当时宋美龄年仅11岁。由于年龄小,所以在威斯里安女子学校注册为特别生。从此,宋家三姊妹全都去了美国,接受西方高等教育,宋嘉树在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上占了先。

    宋霭龄极富音乐和表演才华,宋氏夫妇便努力做大女儿表演的最佳“搭档”,另外几个弟弟和妹妹则是忠实的观众。傍晚时分,常常是由宋夫人熟练而凝神地弹奏钢琴;几个兄弟姐妹围在一起,听父亲和大姐的男女生二重唱。听着父亲纯美洪亮的嗓音在钢琴的伴奏下流淌出的美国南方民歌,宋家姐妹们从心底升腾起对父母的崇敬与热爱。

    二女儿宋庆龄沉着稳重、文静腼腆,和姐妹兄弟们在一起玩耍时,她总是最含蓄文雅的一个。

    不过宋嘉树夫妇是开明的家长,没有封建家长的威严,他们为孩子们营造的生活环境和气氛,也使宋庆龄在这方面得到了锻炼。

    在假日里,宋家孩子们在院子里尽情玩耍,有时还爬过院墙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嬉戏;有时到田野里奔跑,到野外采集花草,捕捉虫鸟,无拘无束地欢娱嬉戏。

    有一次,姐妹几个玩“拉黄包车”的游戏,而且玩的颇投入,大姐宋霭龄扮作黄包车夫,二姐宋庆龄扮成乘客,弟弟妹妹们跟在身后又蹦又跳,玩的甚是开心。

    不料由于“车夫”拉车用力过猛,黄包车失去控制,这下坏了,把“乘客”抛了出去。“车夫”知道闯大祸了,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最难受的是“乘客”,又疼又委屈,一脸的不高兴。

    后来这件事被父亲知道了,他慈爱地对大女儿宋霭龄说:“做游戏一定要掌握分寸,拉‘黄包车’可不能光凭力气呀!如果是伤了乘客,那以后还怎么拉生意呢?”宋霭龄不好意思地笑了。

    宋嘉树又把二女儿宋庆龄喊过来笑着说:“我们的这位小‘乘客’宽宏大量,又勇敢坚强,真是个了不起的小英雄!”宋庆龄受到父亲的夸赞和鼓励,也很快雨过天晴了。

    而宋嘉树夫妇在教育子女时表现出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也常常受到当今做父母的称道。

    2、为孩子做参谋

    ——陈景润的“民主教育”

    陈景润是着名数学家,他研究数学有独特的见解和理论,在教育子女方面也很独特。他给儿子起名“陈由伟”。陈由是他与夫人由昆各自的姓,伟则希望其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意思。

    陈景润对独生儿子的培养方法是:“实行全面民主”,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因为只有民主,孩子才能自由自在地成长,他的思维方法和个性才能全面展现出来。

    对于这种教育方法,陈景润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科学家都是靠性格和兴趣获得成功的。

    陈景润的愿望是儿子将来像他一样,也当个科学家。陈由伟自幼聪明,每当拿到心爱的玩具时,便好奇地把玩具大卸八块,看个明白再组装。一个玩具几十块钱,有时母亲便拉下脸来严肃批评儿子。

    这时,陈景润总是乐呵呵地出来劝阻,他说:“孩子有好奇心是件好事。只有有好奇心才有求知欲,有求知欲才能研究问题。当父母的要支持他才行。”

    陈由伟上小学后,经常和陈景润谈自己在学校的事,学习、劳动以及与同学的往来。

    每次陈景润都认真地把儿子的话听完,然后为孩子当参谋拿主意,或表扬或批评纠正。用这种方式与儿子沟通,很快就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儿子成了朋友。

    陈景润主张,培养教育孩子,不能搞千篇一律,一刀切的做法,要因人而异,不同环境、不同性格,教育的方法也就不同。

    陈景润认为,教育孩子要灵活,要分阶段。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正确的教育方法有密切的关系。

    陈景润的教子之道的确有独到之处,他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实行民主,按个性化培养教育孩子;第二,挖掘,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第三,和孩子交朋友,而且是推心至腹的好朋友,这样父子间,母子间,才能无话不说,无话不谈。这就是这位大数学家的教子之道。

    3、让孩子随意发展

    ——老舍的教子方略

    着名作家老舍有一套与众不同的教子“章程”:一是不必非考100分;二是不必非上大学不可;三是应多玩,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四是要有个健壮的体魄。

    老舍认为:孩子将来做一个“诚实的车夫”,或者凭手艺吃饭的工人,比做贪官污吏强得多。所以他明确要求子女不可虚荣,不可贪得,诚实虚己,大公无私。这种朴实的道德品质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老舍曾经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话颇值得玩味,兹摘录如下:“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做文艺写家,我绝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做木匠、瓦匠或做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其实这段话,观点鲜明地阐述了老舍的教子思想和原则,即:根据兴趣爱好随意发展。

    在给妻子的一封信中,老舍谈到对孩子们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原则:“我想,他们不必非入大学不可。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你说是不是?”

    老舍先生特别提倡孩子要天真、纯朴,他认为这是天下最可贵的,千万不要扼杀儿童的天真。他主张儿童“多玩耍、多创造”,最害怕在儿童身上出现“小大人”、“小老头”和“少年老成”的情况。老舍先生还说过:“摩登夫妇,教三四岁小孩识字,客来则表演一番,是以儿童为玩物,而忘了儿童的身心教育甚慢,不可助长也。”老舍认为摩登夫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种做法影响孩子的身心教育,想来一定是有道理的。

    老舍在教育孩子上,还有一种观点:让儿童写大字,他认为写大字是一种开发智力的游戏:“倒画逆推,信意创作,兴之所至,加减笔画,前无古人,自成一家,至指黑眉重,墨点满身,亦且淋漓之致。”这实则是对孩子们创造性活动的一种培养。

    在教育孩子上,老舍还提倡对待儿童必须平等自由,主张尊重儿童,和儿童交往就像和好朋友交往一样。在这方面,他总是身体力行。他愿意给儿童写信,并且在信中常用幽默的话开玩笑,有时还会悄悄地向儿童宣布自己的写作计划。

    老舍就是这样以童心对童心的教育方法来和儿童进行交往、沟通、交流,在他面前,孩子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同时,他希望普天下的父母都以这样的态度和胸怀对待自己的子女。

    4、与孩子共享同一种兴趣

    ——安徒生父亲对孩子的培养

    世界闻名的丹麦童话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生于一个城市的贫民家庭。他创作出的童话故事如《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受到全世界儿童的热烈喜爱。他父亲虽以修鞋为生,但却深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领着安徒生沿着羊肠小道,攀上高处,给他讲欧登王城堡的故事,讲他小时候所经历的遭遇,讲穷苦人的故事。

    父亲明白自己不能给儿子提供什么好的玩具,看着小安徒生求知若渴的眼睛,他也常常感到很内疚。有一天,他在做活时剩下了一块木头,顿时想到可以给孩子做些小玩意啊!他决定给儿子做几个木偶。

    父亲把木偶做好了,又对他说:“你去和妈妈要一些没有用的碎布来,给这几个小‘演员’缝制几件衣服。”

    小安徒生听了,高兴地叫道:“好啊好啊!我这就去问妈妈!”他兴冲冲地跑到妈妈那儿去,在妈妈的帮助下,终于给小木偶们各自缝了一套衣服,小安徒生细心地替他们穿好。父亲对他说:“你看看,他们是不是很像几个演员?咱俩玩‘演戏’的游戏怎么样?”

    他从院子里搬来一张桌子当作舞台,找来妻子的头巾当幕布,还从书架上找来一本名叫《荷尔堡》的书做剧本,就这样,父子两人在堂屋里兴高采烈地演起戏来。他们互相练着台词,不时地争执着该用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简直像两个专业的演员一样。爸爸滑稽的动作和幽默的语言把小安徒生逗得东倒西歪,实在演不下去了!妈妈这时也放下手里的活,来当他们的观众。隔壁的邻居们也被笑声吸引过来,都笑这父子俩真是疯了!

    之后,安徒生又遇到一位对他创作很有帮助的人,一位在医院里专门给人收拾东西的老太婆——约翰妮,她是位和善并且会讲很多故事的老太婆。

    对这座古城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老树,她都能讲出故事来。讲完后她总是说:“这一切都是千真万确的,不是瞎编的。”

    安徒生认真地听着这些故事,听时他常常会流出眼泪或者大笑起来。日子久了,他听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他把这些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

    自此以后,安徒生就迷上了故事,迷上了演戏。那些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对他来说,就像挪威古老神秘的森林一样吸引着他。为了演好戏,为了了解更多的故事,他疯狂地喜爱上看书。这对他以后的童话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意识到机遇是要靠自己努力寻找的。于是在1819年6月的一天,十四岁的安徒生走到母亲的面前,说出自己埋在心中多年的理想,“我要当演员,我要演戏。”他不顾家人好心的劝阻,毅然踏上了通往哥本哈根的漫漫长路,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安徒生在剧院牧童合唱队或士兵队里扮演小角色,度过了哥本哈根那漫长的冬天后,他逐渐意识到演戏并非他追求的最终目标。

    他开始改变追求的目标,他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支配演员的行动,他要写作。为了避开一些人鄙视的目光,他外出旅行,到法国、德国或者意大利,广泛接触生活在下层的穷苦人民,他为自己没有能力来帮助他们而感到痛心,于是他就用童话的形式,把人民大众的疾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出来。

    他热爱编故事,以每年写一本书的速度勤奋写作。他的童话作品每写出一篇,都会得到世界性的赞誉。他在写童话故事的同时,还写小说和戏剧。

    几年以后,他用巨大的艺术创作成果,证明了自己非凡的成功。他执着追求的梦想,也得到了实现,他的童话作品一版再版,各种荣誉纷纷而来。

    5、鼓励孩子倾听与发言

    ——克里斯汀·玻尔对儿子尼尔斯的培养

    尼尔斯·玻尔,丹麦量子物理学家。1922年他因对原子内部结构的研究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年又荣获第一届美国和平利用原子能奖。

    他能在科学研究领域有所建树,完全得益于父亲对他的积极影响。

    父亲克里斯汀·玻尔是丹麦哥本哈根一所大学教授哲学的教授,因其研究成果丰硕而受人们崇敬。父亲的哲学思想,曾一度影响着生活在哥本哈根的人们。

    在尼尔斯·玻尔8岁那年,他跨进小学的大门,但他在感情上很难与自己的小弟弟哈罗德割舍。

    学校组织做木工活的游戏时,他亲手给哈罗德做了一个小木房子。当学校告知他不能把自己做的小木房子带回家时,他伤心极了。为了使儿子高兴起来,克里斯汀·玻尔为他们做了一条木凳,并给他们配备了一些木工用的工具。没过多长时间,尼尔斯·玻尔在家中为弟弟做了一个小木房子。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的父亲又在木凳上加了些皮子,让他们能够舒服地坐在上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父亲的感染下,尼尔斯·玻尔后来又产生了对文学的热爱。他很喜爱阅读莎士比亚、歌德和狄更斯的作品。在父亲的激励下他养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父亲还同时让他多背诵一些文学名篇。

    在克里斯汀·玻尔的家里时常有一些科学家及文学界的知名人士来讨论问题,他允许孩子们倾听他们就世界与自然的话题所作的讨论。

    尼尔斯·玻尔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倾听这些非正式的谈话,对他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克里斯汀·玻尔教授把德国着名诗人歌德的一首诗贴在实验室内,用这首关于发现真理的诗激励着尼尔斯·玻尔不断前进:

    世界在发展,生命在延续;

    人在漫长的一生中,应当不断探索、前进,

    而非固步自封,裹足不前。

    发现了真理,也就发现了人生的真谛。

    乐观面对未来,乐意接受新事物。

    宁静致远,用心专一,一个人定能不断进步。

    6、奖惩有方

    ——马克·吐温对孩子们的“平等”教育

    马克·吐温,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他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着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马克·吐温是他写作用的笔名。由于他笔触辛辣、犀利,所以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他出生在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父亲是一个乡村律师,在马克·吐温刚出生不久就去世了。马克·吐温过早地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他从小外出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水手、南军士兵,还从事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一直都没有放弃写幽默文学的念头。

    马克·吐温经历了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阶段,所以,其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几个阶段。

    他的作品文字贴近生活,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后人推崇为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着作。

    马克·吐温的作品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各种丑恶现象作出辛辣的批判,从这点上看,他似乎是一个很尖锐冷漠的人。

    了解马克·吐温的人都知道,在生活中,他有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他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就像他写的小说一样充满了幽默与轻松,却没有冷漠和尖锐。

    他把3个女儿当做掌上明珠,家庭中因为有了他的幽默和调侃常常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幸福、温馨。

    从女儿开始懂事起,他每次写作累了,就叫女儿们过来,让她们坐在自己的腿上,给她们讲故事。

    马克·吐温常常微笑着让女儿自由选择故事的题目,她们常不假思索地拿起书桌上的画册,让父亲根据画册上的人或动物讲故事。

    马克·吐温虽然可以很轻松地编出一段生动的故事来,但是每次他都很认真,从不敷衍了事。

    这个温馨的家庭里,长辈与晚辈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平等、民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洋溢着和睦融洽的气氛,父亲从不以长辈的身份训斥孩子。

    如果孩子犯了过错,马克·吐温也决不姑息,他让她们记住教训,以后不再重犯类似的错误。只是,马克·吐温教育女儿的方式很特别。

    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马克·吐温夫妇想带着孩子到附近农庄做一次旅行,一家人都坐在堆满干草的大车上,愉快地向郊外驶去,沿途那美丽的田园风光真令人心旷神怡,这是孩子们盼望很久的事了。

    可是就在临出发前,不知为什么,大女儿苏西动手把妹妹克拉拉打哭了。

    事后,苏西主动向母亲承认错误请求原谅,但是按照马克·吐温制定的家规,苏西必须要受到应有的惩罚。

    采取什么惩罚方式还要女儿自己提出来,母亲同意后,就可以施行了。

    苏西犹豫了老半天,最后,她终于下定决心对母亲说:“今天我不坐干草车去旅行了,这能让我永远记住这次过失。”

    马克·吐温非常理解女儿为自己决定的受罚方式对她自己有多大的影响,他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时说:“并不是我让苏西做这件事的,想起女儿失去了坐干草车的机会,在26年后的今天,仍让我感到痛苦。”

    有这样一个特别的父亲,有这样一个温馨、民主的家庭生活环境,马克·吐温的女儿们自然会感到很幸福。

    7、母爱影响孩子的命运

    ——雨果母亲对雨果的教育

    雨果,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民主作家。

    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多年,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着,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雨果从小就非常喜爱写作,母亲对他的这一爱好非常支持。在母亲的鼓励下,雨果的写作才能从小就显露出锋芒。

    有一年,着名的美文研究院组织全国性的征诗大赛。正当雨果专心致志地为参赛创作新诗的时候,他的母亲突然病倒了,并且状态很不好。为了照顾母亲,雨果没有时间去创作新诗,只好把从前写的那首《凡尔登贞女》送去参赛。

    几天后,母亲的病终于有一些好转,得知雨果参加美文研究院征诗大赛的详情后,拉住儿子的手,轻声地说:“维克多,你不能在困难面前退却。记住,永远不能。我要你得到那‘金百合花’特别奖,你必须把你创作的最佳作品拿出去。”母亲说话的声音很小,但维克多·雨果知道那是妈妈对他的深切期望。

    雨果有些为难,他低着头担心地对母亲说:“我知道,可是时间恐怕来不及了,明天就到期了。”

    “不,好孩子,现在写还来得及。明天一早就念给妈妈听,妈妈的病听到你的诗就会好起来。妈妈最不喜欢碰到困难就畏缩的人。”母亲斩钉截铁地说,她眼睛里充满了对儿子的鼓励和信任。

    母亲是孩子心中的太阳。雨果充满自信地拿起笔,坐在病重的母亲身旁,不停地写着、改着。到黎明前,他写了120行诗。

    一个月后,维克多·雨果写的这120行诗,使他得到了“金百合花”特别奖。《凡尔登贞女》也被评为“金鸡冠花”奖。

    儿子优秀的成绩是医治母亲病痛的良药。雨果母亲的病,果真很快就好了。

    获“双奖”的事情虽然很快就成为过去,但是母亲在病床前教育雨果的话语,却一直在他脑海中萦绕,一直激励着他更加勤奋地创作作品。

    1820年2月,美文研究院又一次组织面向全国的征诗大赛,雨果创作的《摩西在尼罗河上》又被研究院评为“金鸡冠花”奖。

    按照美文研究院的规定:如果一个作者能连得三次奖,就有资格被聘为院士。这样,年仅18岁的雨果竟成了研究院最年轻的院士。

    1821年,法国文学艺术联合会成立时,雨果和当时法兰西研究院的许多老院士,被吸收为会员。这对他来说,又是一次人生的辉煌。

    从此,这位年仅20岁的文坛新秀,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引起了法国乃至欧洲文坛的瞩目。他创作的《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这两部世界名着,就是其优秀的代表作。

    正是由于母子两个人的努力,才使这些璀璨的作品现于当世。从家教的角度来说,母亲对儿女的期望往往会成为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的不息动力,从而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8、公开支持自己的孩子

    ——弗兰克·尼克松对儿子理查德·尼克松的培养

    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一些公共场合中,经常提起他的母亲汉娜,他称赞母亲是“一位杰出的女性”,甚至是“圣母般的人”。但他一直很少提起他的父亲弗兰克。

    父亲弗兰克早年开过一个汽车服务站,后来又在南卡罗莱那州的农村开了一家杂货店。他的脾气极端暴躁,但弗兰克·尼克松有些方面,的确对他志向远大的儿子理查德·尼克松的成长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曾几何时,理查德·尼克松这样回忆自己的父亲:

    父亲的脾气很急。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急脾气就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常常和我的哥哥哈罗德为一些问题争得不可开交,而且每次他们争论的声音都很大,令我们的邻居还以为我们在吵架。

    …他做什么事都比较严格,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严格纪律的信奉者。我依照母亲的做法,在父亲情绪不好的时候,从来不去招惹他。或许后来我的那种力图避免与人之间冲突的习惯与父亲给我造成的影响有关。

    他开汽车服务站的时候,时不时地会与前来享受汽车服务的顾客争论,而且争论的问题形形色色、花样翻新。

    实际上,他有时发脾气并不是全为了自己的事情……如果说我能够被称为一位优秀的辩论者的话,那么我的辩论能力完全得益于他爱争论,爱与周围的每个人因为某个问题而争论得喋喋不休。

    在大学如果有辩论会,父亲总是前去辩论会场,坐在后面静静地听着。辩论会结束之后,他开车带我回家。回家的路上,他会对我的表现进行评论,指出我抓住哪些地方才能胜利。

    弗兰克·尼克松对政治很感兴趣,因此当儿子决定参政时,他非常支持儿子的想法,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在政治上一直都是儿子踏实的追随者。儿子理查德·尼克松在自传中写道:

    我在政治上能获得如此成就,是父亲梦寐以求的事情。我父亲相信,只有不懈的努力与坚定的追求,一个人才可以心想事成。我在美国国会工作期间,每天都把当天的《国会简报》寄一份回家。

    他会非常认真地把这份报纸从头到尾阅读完,其中有些文章,就连许多参议员和众议员也没有花时间阅读,父亲都会阅读并把一些关键的东西记录下来。

    在我竞选副总统的时候,父亲给一家报纸写了一封非常直率的信,建议那家报纸公开支持我竞选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是我养育的5个孩子中最优秀的一个,他能成为美国最优秀的人才。如果你们能够公开支持他,我便会发自内心地说,你们在做一件对美国有益的事情。

    9、我是父亲,我自豪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对爱子阿瑟的教育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是二战时期出色的反法西斯指挥官,他为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又以粗暴、毫无幽默感而着称,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军事指挥官,当他面对自己的独生子阿瑟的时候,他表现出的却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个性。

    1938年,在美日两国的关系因太平洋地区利益冲突的加剧而渐渐恶化的时候,阿瑟出生了,这时,他闻名遐迩的老父亲已近花甲之年。

    当小阿瑟开始学习行走和说话的时候,父亲和儿子两人安排了一个比较特别的活动。每天早晨7点,这位将军卧室的门总是敞开着,小阿瑟就会走到里边,拿起自己的玩具,找父亲和他一起玩。

    正在看书的麦克阿瑟一看到儿子走进来,他会立刻从床上起来,满脸慈爱地看着儿子。随后,这位将军会在儿子抑扬顿挫的口令声中,快乐地转着圈。

    父子两个在屋子中绕床走了好几圈后,小阿瑟用双手捂住双眼,而父亲则会趁这个时候,把当天给他准备的礼物拿出来:一本故事书、一张精美的邮票。

    最后这个活动将在8点左右结束。这个时候,麦克阿瑟正在刮脸,小阿瑟在一旁看着,一边唱着歌。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这件事过去之后,麦克阿瑟一家随部队撤离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小阿瑟的母亲早已为他们的儿子装饰好了圣诞树,并在树上装点了许多的小礼物,其中包括一艘扬帆远航的小帆船。

    麦克阿瑟不希望儿子随后的假期安排被打乱,于是决定提前过节。小阿瑟当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大事,依然快乐地玩着父母送他的小帆船。

    显然不出他们的预测,真正的圣诞之夜来临之前的几个小时,所有美国军人亲属,当然也包括麦克阿瑟一家,被迫撤离了马尼拉。

    麦克阿瑟1943年率领盟军反击的时候,在美国国父日这一天,他获得了美国政府的奖励。这项荣誉让麦克阿瑟激动不已,赶快送出了下面这封电报:

    我很高兴在国父日这一天授予我的荣誉。

    从职业上来讲,我是一位军人,我为此而深感自豪。从家庭上来讲,我是一位父亲。军人为了建设新的,必须毁坏旧有的;而为人之父者,只能建设而不能毁坏。前者潜藏着牺牲,而后者包含着新生命的培养。战争的可能依旧存在,为国家捐躯是十分伟大的。

    在我死后,我希望我的儿子并不是因为我在战场上打过仗而记起我,而是因为我在家庭中精心养育过他而记起我。

    10、动之以情:

    ——蒋士铨母亲对儿子的教育

    蒋士铨,中国清代着名的戏曲家、文学家,字清容、号藏园。他与赵翼、袁枚并称“江右三大家”。着有《临川梦》等十六种杂剧、传奇。

    在他4岁的时候,母亲就开始教他背诵一些唐诗宋词。由于蒋士铨太小,还不能执笔,母亲就把竹枝削细,然后折断,做成书法中的撇、捺、点、横、竖等笔画,用这些竹枝组合成字。她把蒋士铨抱过来认字,学会一个字,就拆去一个。她每天坚持让儿子学习十个字,第二天又叫儿子把昨天学习的字重新摆几遍,直到没有差错才停止。等到蒋士铨5岁时,能执住笔了才开始用笔学习写字。

    后来,蒋士铨总结母亲对他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根据他的不同年龄,采取的教育方法也不同。

    二、当他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指正。

    蒋士铨在自己对母亲的回忆文章中写道:

    记得在我学习的时候,母亲将纺织的用具都放在身边,叫我拿着书在他旁边读书。她边用手操作纺织机,边听我读书,读书声和纺织机发出的声音混在一起。我偷懒的时候,她就打我几下,随后又拉着我哭泣着说:“孩子啊,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不然以后我有何面见你的父亲?”到了深夜,天气很冷,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裹紧我,同我一起朗诵,直到我把该读的都读完我们才开始睡觉。

    黎明时分,母亲把我摇醒,说:“孩子起床了。”我睁开眼睛看母亲,只见她泪流满面,我也哭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她又叫我继续读书。几个姨妈常对母亲说:“妹妹你只有一个儿子,何苦这样!”母亲回答说:“就是这样我才让他认真读书,假若他将来不成器,我怎么办?”

    我到了上学的时候,老师就教我学《礼记》、《周易》、《诗经》,这些我都能够背诵。有空闲的时候,母亲还督促我抄录唐、宋诗人的诗。

    母亲和我的身体都不好,我每次生病,母亲就在身边陪着我,等我的病情稍有好转,就指着墙壁上的诗歌,教我复习以前所背的诗歌,以此为乐。遇到母亲生病,我就坐在枕边侍候。母亲看着我,有些悲哀,我心里也很悲伤。就问母亲:“您有什么话想说吗?”

    她回答说:“是的,我儿能背诵读过的书,这样就能解除我的忧愁了。”

    我于是大声背诵起那些激动人心的诗歌来,琅琅的书声与药罐里发出来的沸腾声参在一起,母亲的脸上出现了笑容,说:“我的病好多了。”

    从此以后,每当母亲生病的时候,我就会拿着书在她身边寺声地朗读,她的病在我的读书声中渐渐地就会好了。

    母亲呕心沥血的教育,终于使蒋士铨成为清代“江右三大家”之一。而他的成功,在于母亲能够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相对的教育,还在于她教子时既有坚强的意志与细腻的爱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