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情方面,杰斐逊是怎样的呢?
由于杰斐逊在青年时期不断钻研进取,他延迟了进入法律界的时间,更延迟了自己结婚的时间。在20岁之前,杰斐逊与男人之间的友谊让他受益匪浅,这友谊更像是催化剂,加速了他的学习,也时刻激励他立志成为著名的政治哲学家、科学家和律师。但是,杰斐逊与女人之间的情谊却遭遇了重重的困难与挫折。
杰斐逊曾经写过七封没有顾虑、特别坦诚的信给他的朋友约翰·佩奇,还有两封虽然没有那么直白,但让人一看就能看出那是写给威廉·弗莱明的信。这些信描述了杰斐逊对一个叫丽贝卡·伯韦尔的女子产生的一段痛苦不堪的感情。
杰斐逊担心自己的信件会让很多人看到,并且害怕别人看懂他所写的话,于是他就用拉丁文写下他对暗恋女孩的倾慕之情,但是杰斐逊又对这个表达方式很不满意。他觉得他必须想出一种方法来彼此倾诉,一种外人完全不懂,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方法。于是,杰斐逊就用尽各种方式去掩饰丽贝卡的名字,给她取了一些代用的名字,比如爱妮丽、贝加等,或者是巅倒丽贝卡名字的字母。
1762年,杰斐逊初遇丽贝卡。那一年,杰斐逊19岁,丽贝卡16岁。丽贝卡和哥哥两个人都是孤儿,他们被远在纽约的叔叔收养。
丽贝卡十分崇拜上帝,在她16岁的时候,就已经长得十分惹人着迷了。她曾经给过杰斐逊一张自己侧像的剪影。当雨水从漏了的屋顶滴下,滴到杰斐逊的手表上时,他突然觉得有些窒息和眩晕,因为丽贝卡的剪影就贴在他手表背后。于是,杰斐逊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想保住那湿透了的剪影,他告诉朋友说:“都怪我太笨,竟然把它弄出了一个大洞,恐怕永远都不能复原了。”虽然,那宝贵的剪影被完全撕坏再也无法修复,但是丽贝卡那美丽的形象却时时刻刻都印在杰斐逊的心坎上,他会常常思念她,而且辗转难眠。
但是杰斐逊貌似已经预料到了,这段罗曼史是注定要失败的,他说:“我是留在这边,什么也不做。或是到那边去,但还是什么也不做?……感情叫我去接受我的判决,再不要老是吊在半空中;可是理智又说,你若去了,却又失败的话,你就要比以往还要痛苦十倍。”杰斐逊似乎觉得不管走哪条路,都是注定会失败。
当时,杰斐逊正在建造一艘船,船名叫丽贝卡,于是他极力劝说朋友陪他一起驾船前往英国。杰斐逊说:“这一定会花上我们两三年的时间,到那时,如果我们两个人爱的创伤仍然不能愈合,那才叫怪了。”后来,杰斐逊仍旧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他自己对自己说:“我确信自己不久就要死了,我没有其他的理由,只是活得不耐烦了。我这一刻,竟不觉得自己还活着呢!”
朋友后来曾经警告他说,他有个情敌。对于这个情敌,杰斐逊应该早就知道,朋友劝他赶紧过来,进行攻击。可是杰斐逊却什么也没做,独自郁闷地与母亲生活在夏洛茨维尔的家里,而且这一住,就从1763年的1月上旬住到10月1日,一共九个月。
后来,杰斐逊还请朋友帮忙,代他向丽贝卡说情,对她解释为什么要在到她叔叔面前提亲以前,必须先去英国一趟。杰斐逊当时害怕死了,他不敢向她提出这么不合理的要求,要她等着杰斐逊从英格兰回来,除非她心里先有准备。杰斐逊的母亲也竭力鼓励他以到英国看亲戚为幌子,让他赶过去。
后来,1763年10月6日,杰斐逊在威廉斯堡雷利酒店的阿波罗厅与丽贝卡共舞,却发现自己舌头打了结,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而且举止十分滑稽笨拙。杰斐逊本来想好了许多动听的话,希望能在合适的机会说出来。可是,等他真正有机会向她倾诉的时候,说出来的话都是支离破碎的,而且还混乱不堪、颠三倒四。后来,杰斐逊自己也可能知道,丽贝卡也许根本就没有认为那是他在向她求爱。虽然朋友鼓励他再去看看她,杰斐逊貌似是绝望了,他说:“再去看她一次,也不会有半点用处的。”
1764年3月20日晚上11点,杰斐逊忍着剧烈的、已经折磨了他好几天的头痛,写信给自己的好朋友,宣布他初恋的最后失败:“我很难过地告诉你,以前我曾向你提出的计划,现在因为丽贝卡小姐与杰奎琳·安布勒结婚,而全部破灭了!这消息是那里的人们告诉我的,而他们觉得这当然是要告诉我的……我竟然从去年10月以来,就没有再见过她。愿上帝保佑她……其实,单身的快乐也有很多……”
4月的某一天,朋友邀请他参加宴会,也同时邀请了丽贝卡,结果杰斐逊没有去,因为怕自己当场失控。
可能是因为杰斐逊的脸皮太薄,假如丽贝卡对他稍有冷淡的表示,他一定立刻感到羞愧而退缩。他之所以没有积极主动地去采取追求的行动,可能是觉得自己的爱未能获得回报,或者是怕会这样,而不敢太明显地表示自己的爱。
我们来列举一下杰斐逊的优点,他是弗吉尼亚上流社会的一分子,是个优秀的乐师、技术高超的骑士,而且舞也跳得很好。他的身高超过两米,而且还很健壮,就是算不上英俊,但是也绝对难看不了,而且他的谈吐幽默风趣,举止优雅,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很有女人缘。不知道是丽贝卡抛下他,还是他抛下了丽贝卡。也许,杰斐逊没有给她充分的机会去了解自己吧!只是,杰斐逊真的是还没准备要结婚。
由于丽贝卡结了婚,杰斐逊彻底绝望,所以他打消了去英格兰的计划。后来的一段时间,朋友们还真以为杰斐逊要一辈子打光棍了。
至于丽贝卡这个女人,因为她曾经拒绝过未来的总统,所以在历史上留下了她的姓名。
定居蒙特沙罗
在丽贝卡·伯韦尔结婚以后的好几年内,杰斐逊貌似对所有的女人都怀有敌意,比如说他摘录一些拉丁诗句,指责女人是红颜祸水,说她们不忠不贞、不礼不智。
1765年7月20日,杰斐逊追忆他的姐姐简,说她很会唱歌,音色十分甜美。在很多时候夏天的黄昏里,在静静的河流岸边,人们常常可以听到她的歌声,伴着杰斐逊的小提琴声,一起传送到邻居那里。当他的姐姐简去世的时候,杰斐逊十分悲痛,以后偶尔提到简时,杰斐逊的言辞里总是充满着赞赏与爱意。1771年,杰斐逊计划兴建自己的房子,其中包括家族墓地,他还想把简迁葬,那时候,他的姐姐已去世六年了。
杰斐逊在姐姐简去世后的第二年春天,开始记载《园艺簿》。
1766年3月20日,他写下的第一件事,就是有名的“紫色的风信子开始开花”。4月6日,他写道:“水仙和蒲空(罂粟科植物的一种)花开了。”4月13日,他23岁生日那天,又写道:“蒲空的花谢了。”他从这时就开始了记述植物还有花草的种种,比如小麦、烟草与蔬菜。杰斐逊开始创作《园艺簿》,记载下这些娇嫩的花草,以及有着甘甜汁水的水果等的繁盛与枯萎的情况,也许是他觉着生命本就特别脆弱,而且感情也是脆弱无比,都需要呵护与关爱。所以他将现实移植到了花草蔬果上面。
1767年8月3日,“蒙特沙罗”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园艺簿》上。杰斐逊记叙了在蒙特沙罗经过嫁接的普通樱桃成熟了的情景。而这时,杰斐逊似乎已有周全的计划,为了蒙特沙罗,他打算自己夷平一座山头,并且开凿一口深井,解决浇灌的问题。之前,他将建造的这个房屋称为“何密特基”,距离母亲住的夏洛茨维尔只有4英里,后来才改成“蒙特沙罗”。当然,夷平一座山头的工程,是相当困难且需要花费很多钱才能完成,所以杰斐逊在等候的这段时期内,开始像疯了似的在母亲夏洛茨维尔的家里到处种植花果蔬菜。
杰斐逊如此拼命地种植花果,又热切地计划要于1767年在美洲殖民地上最奇特也最高的地点——蒙特沙罗,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屋子。在蒙特沙罗建造房屋,这就说明了杰斐逊打算在靠近母亲的地方长期居住下来,从此他可以出入弗吉尼亚的上流社会,也可以有自己的奴婢,更可以买卖奴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可以感受乡居生活那种特殊的气息。但是,他既然做了这个决定,也就意味着杰斐逊必须接受乡村的单纯与粗野,街坊四邻那种迂腐不化的传统思想,更要忍受乡村人们停滞不前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蒙特沙罗,是距离弗吉尼亚较近的一个城镇,与文教中心的威廉斯堡有一百多英里的距离,离快要成为贸易中心的里士满大约70英里,但是杰斐逊没有选择文教中心或商贸中心定居,最终还是选择了更宜居的蒙特沙罗。杰斐逊如果处理律师业务,不论从哪个方向走,路况都很糟糕,而且有些顾客从来也不付他律师费,因此杰斐逊的收入少之又少。但是他在蒙特沙罗的坡地上移植了樱桃树后的第13年,却十分激动地说道:“假使上帝真有选民,那在地里辛勤劳作的人们,必然就是他的选民了,他在他们的心中存藏了丰富而纯真的德行。”
由于杰斐逊经常把农人的生活与道德生活相提并论,因而这成为他哲学里著名的一部分。在美国,“杰斐逊式的”这个词语就是理想的田园生活的意思。后来,每当杰斐逊勤于种花植树之时,似乎就是他处于人生得意的时候,而当他荒废耕植之时,正是他遭遇挫折、失败和忧郁的时候。
直到杰斐逊27岁之后,他才遇到玛莎·威利斯·斯凯尔顿。杰斐逊从24岁到27岁之间,都在几近疯狂地种植花果蔬菜、兴建房屋。
步入婚姻殿堂
杰斐逊对他的妻子玛莎·威利斯·斯凯尔顿十分爱怜。玛莎·威利斯·斯凯尔顿长得十分美丽,中上等的个头,她有着淡褐色的眼睛和赤褐色的头发,皮肤十分细嫩,体态柔美,而且她的举止温文尔雅,风姿绰约,很是迷人。
玛莎·威利斯·斯凯尔顿有着很好的音乐细胞,她的大键琴弹得相当好,歌声也很迷人,所以音乐成为她与杰斐逊之间的直接联系。
据说,当时玛莎·威利斯·斯凯尔顿还有两个追求者,在她家中的走廊上偶然碰到,两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很受玛莎·威利斯·斯凯尔顿青睐的,并为此事相互争吵起来。可是当他们听到杰斐逊和玛莎在客厅里一起唱歌的声音后,两个人相互交换了一个眼色,都拿起帽子灰溜溜地走掉了。
在1770年,杰斐逊爱上了玛莎。当时杰斐逊27岁,他追求玛莎的过程是十分愉快的。
玛莎的言谈举止都很活泼开朗,但是偶尔会因为她的坦诚和率真变得有些尖刻和执著。玛莎在跟杰斐逊交谈的时候,会因为他们的爱情而变得细声细语、乖巧温顺。
玛莎长得十分美丽,杰斐逊对她也是怜爱有加。她的良知与居家的德行,赢得了杰斐逊的尊敬,而她聪明开朗、和蔼可亲的个性与大度的风雅,更是让杰斐逊对她由衷的痴迷和爱慕。
玛莎还是个很好的管家,也是个克勤克俭的主妇,而且她是个优雅、雍容而又多才多艺的女性。她能全神贯注地倾听别人的诉说,遵守上流社会的礼数,她能很有技巧地招待杰斐逊的宾朋,让这些宾朋感觉就在自家一样,因此她也深得杰斐逊朋友的喜爱。玛莎处理自己与杰斐逊姐妹之间的关系也很有一套,在家中很有人缘,而在邻里之间,也是如此。
关于杰斐逊的岳丈约翰·威利斯,杰斐逊在《自传》里写道:“他是个最和蔼可亲的老友,他诙谐而幽默,到哪里都受到欢迎。”威利斯对女婿杰斐逊也是十分中意,后来指定杰斐逊为他的遗嘱执行人。
玛莎是杰斐逊去世的朋友巴瑟斯特·斯凯尔顿的妻子,婚姻使得她变得成熟,但是丈夫的去世也让她悲痛不已。玛莎第一次的婚姻,从1766年11月20日至1768年9月30日,只有短短的22个月,杰斐逊与玛莎结婚的时候,她与前夫的儿子杰克已经4岁了。
玛莎出身于一个复杂的家庭。她的父亲曾先后死过三个老婆,第一任妻子生下玛莎之后三个星期便过世了。约翰·威利斯在第三任妻子也去世以后,便不再续娶,与家里的一名女仆贝蒂·赫明斯发生了感情,就把家中的一些事务都交给她打理。
贝蒂原来就有6名子女,之后又为威利斯生了6名黑白混血儿,她后来到杰斐逊蒙特沙罗的农场上,又生了2个,总共14名子女,但是长大成人的却只有3个,而贝蒂自己则活到了1807年,享年73岁。
玛莎·斯凯尔顿与杰斐逊结婚18个月后,父亲不幸去世,她继承了135名奴隶,其中包括贝蒂和她12名子女中的10名。在蒙特沙罗,杰斐逊给了贝蒂一间小屋。而在杰斐逊的账册里,还记有向她购买“小母鸡”和“家禽”而付给她的钱,可见她还是相当的独立,并受到某些特殊的礼遇。
杰斐逊本人十分憎恶奴隶买卖的行为。在与玛莎结婚九个月之后,杰斐逊的岳父约翰·威利斯就在《弗吉尼亚报》上大肆宣传,说非洲新运到大约400名健康的黑奴,让人们过去赶紧购买。杰斐逊虽然与玛莎结婚还不到两年,但他还是积极地宣传马上终止奴隶买卖的行为,并希望能巩固废止奴隶的制度。虽然杰斐逊与岳父的思想是对立的,但是他仍旧对岳父很是尊敬和喜爱。
1772年元旦,杰斐逊和玛莎在查尔斯郡的家佛利斯结婚。这个地方离蒙特沙罗大约有100英里。
他们结婚两个星期之后,玛莎把小儿子留在家中,二人开始踏上了回蒙特沙罗的旅途,他们也曾经顺路去拜访了吐卡霍的威廉·伦道夫家。后来由于遭遇了大风雪,他们只好在半路上丢弃了篷车,改骑马前往蒙特沙罗。赶往蒙特沙罗的路其实根本算不得路,只是一条山径罢了,地上的雪也深得很,他们就这样走了8英里才到达蒙特沙罗。到家的时候,夜已经深了,炉火也已经全部熄灭,仆人们也都回房休息去了。辛苦地走了这么一大段路,最后面对的却是一屋子的安静与落寞。这么冷清无趣的蜜月,实在是大煞风景,那时杰斐逊却在一些书本后头藏了一瓶酒,因此这对新人一边喝酒缓解旅途的劳顿,一边高歌欢笑,打破了这夜晚的寂静。
到家后的第二天清晨,杰斐逊就在他的《园艺簿》里写道:“这是我们所曾见过的最深的雪,在阿尔贝马尔,大概深有1米。”现在,杰斐逊开始用“我们”这个词眼了,这也就代表,他的感情生活终于重新开启了。
就这样,杰斐逊与玛莎开始了10年都没有削减的欢乐时光。杰斐逊再也没有返回威廉斯堡去担任议员,而且他也错过了整个2月里的全部会议。显而易见,杰斐逊完全陶醉在美满的婚姻生活里了。两个人虽然恩爱有加,但是在1782年玛莎去世前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却频遭丧子之痛,玛莎前夫的儿子死于1772年6月,其后他们生的6名子女又死了3个。
结婚之后的杰斐逊很顾家,而且他也成了一个非常富有的人。杰斐逊的岳父1773年去世,杰斐逊继承的不只是135个奴隶而已,另外还有1800英亩土地。他自己原来有750多英亩土地和大约50名奴隶。虽然岳丈同时也留有债务,杰斐逊卖去了1650英亩的半数,用3749英镑来清偿妻子的一份债务,却保留着3处农场——白杨林、麋岛和麋丘,再加上蒙特沙罗一共4个地方,并将新得的奴隶派送到这些农场上去。结婚初期的杰斐逊,感觉自己很有钱,因此他就过起了养尊处优的生活。
蒙特沙罗是杰斐逊的第一件创作,按照弗吉尼亚农场的标准来说,只能算是中等的华丽,不过杰斐逊却很能对地方推陈出新。
杰斐逊收集很多建筑方面的书做参考,但不是一味地模仿。他注重实际,勤于试验,并勤奋修改。杰斐逊之前就学了不少知识,他现在集度量、设计、工程与绘图的工作于一身,对于细节与整体的设计也很留意。终于在他不断努力之下,虽然之间有过很多曲折和反复,而且花费了杰斐逊很多钱,但最后还是打造成了最完美的蒙特沙罗。
建屋的工作,在杰斐逊婚后的10年当中只是完成了一部分,奴隶们烧制了无数个砖块,并在土里挖掘大地窖。杰斐逊准备打造一个非常特殊的主屋,主屋两边伸出16米的厢房,其中包含杂务房。这些杂务房、厨房、库房、酒窖,奴隶们的睡房都是平顶房,并且只从一个方向开门。他这套方案是将很多名家设计集于一身,加以改造。虽然杰斐逊这所房屋完成之后,显得比之前的小一些,但是这房屋却更加敞亮和美好。
杰斐逊设计的花圃和果园,是那种广阔舒适的英国类型的大花园。花圃和果园当中的许多植物,又是意大利地中海沿岸类型的,果园却像法国南部典型的广袤果园。后来杰斐逊还建造了一个有篱笆的林园,在当中圈养了一些鹿。
在玛莎和杰斐逊结婚之前,杰斐逊订购了一架桃花心木打造的做工精美的大键琴送给玛莎。后来还请了一个意大利的乐师来教她,同时杰斐逊也让他指导自己拉奏小提琴。他们的生活真是相当的悠闲舒适。
不过,杰斐逊也花费很多时间为了律师事务而东奔西跑,但是弗吉尼亚人没有付现款的习惯,有的人甚至根本不付款。杰斐逊的律师事务所开业了7年,处理了941桩案件,在前6年里,赚了2177英镑,实际只收到了692英镑,再加上杰斐逊对律师这一职业本来就没什么兴趣,所以后来他就高高兴兴地弃法从政,投奔革命生涯了。
不过,法律是通往政治的道路,更是可以直通革命的道路。在弗吉尼亚,最先准备跟英格兰决裂的那些青年,大部分是从事这个行业的。
杰斐逊在婚后的几年之中,过的是相当让人羡慕的滋润的富豪生活,美酒、好马、成熟的果园、美丽宽阔的花园、丰富的藏书,而且杰斐逊如果有闲情逸致了还可以看看哲学书、拉拉小提琴,还可以观察天气的变化。但是让所有人都吃惊的是他却成了一名革命志士。
这个举动让人很费解。如此年轻的贵族,而且还是一百多个奴隶的主人,家中还有好几千英亩土地的大财主,还有活泼开朗、聪明能干的妻子,应该是人生最得意的时刻,可是在独立战争后,杰斐逊并不像一些人那样转向保守主义去拼命地赚钱,也不像一些政客对英国的君主政体表示大加赞赏。他却和朋友托马斯·潘恩继续高歌猛进,成为美国总统当中最坚守独立意志的革命家,而他的坚定不移也值得我们学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