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妈妈作出心理改变,走出教育误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们不惜使用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以期孩子能够最终成才。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此时就需要我们改变一下原有的心理,走出教育误区,只有正确的教育才能让孩子真正受益。

    76. 在教育问题上,与孩子的爸爸保持“统一战线”

    京剧之中,一般正派好人会被描画成红脸,奸臣坏人则会被描画成白脸。后来,人们便将“唱红脸”比喻做好人,而将“唱白脸”比喻成当坏人。之所以说到这一点,是因为现在许多家庭中,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的也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有时候,爸爸妈妈的“红白脸”唱的是同一个方向,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统一战线”,当然这样的教育是可取的。但在有些家庭中,爸爸妈妈的“红白脸”却真的就是一个做好人,一个做坏人,这种从教育思想就“不统一”的教育方式,孩子也一定不会从中受益。

    2009年9月25日的《楚天金报》上,就讲了这样一则因为父母教育不一致而导致教育失败的事例。

    晓亮沉溺于电脑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但对他的教育,父母之间却存在很大分歧。爸爸对晓亮很严厉,教育方式简单而粗暴;妈妈却对他有求必应,甚至可以说是纵容。有一次,晓亮因为上网打游戏逃了学,老师向家里打电话询问情况,妈妈竟然替晓亮撒谎说:“他生病了,正在家休息。”结果,晓亮对爸爸就异常冷漠,对妈妈倒还亲近一些。

    就这样,晓亮的性格也变得越发暴躁起来,他看惯了父母的“这一套”,因此他们教育他的话他压根就当了“耳旁风”。直到后来,晓亮因为上网而和父母发生了争执,心急如焚的父母不得已竟然拨打了110报警电话。他们原本希望依靠这样的“狠招”能让晓亮迷途知返,哪知道,就这样的“招数”对晓亮却依然毫无作用……

    教育孩子的确不容易,因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思想、行为,并不能由我们所控制。作为妈妈,我们当然想要将孩子教育好,但我们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并不够,所以我们需要联合家庭中另一个重要成员--孩子的爸爸的力量。

    但是,借助孩子的爸爸的力量也不只是单纯地要求他“也要对孩子加强教育”就行了,我们一定要和他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保持一致。否则,就会使孩子变成晓亮这样,不但没有得到教育,而且在他的心目中,父母的权威没有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鉴于此,我们该改变原有的那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要联合孩子的爸爸,一起积极寻求一种更新更好的教育方法。

    ▲ 与孩子的爸爸一起研究商讨教育方式方法

    教育孩子要讲求“爸爸妈妈双方教育合力”,所以我们要选择适当的时候与孩子的爸爸一起坐下来,就我们的孩子的特点来一起研究商讨教育的方式方法。首先我们和孩子的爸爸都要对自己过去的教育思想与行为进行一下反思,看看之前的教育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对于已经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及时检讨并尽快纠正;对于一些隐患,我们则要争取通过努力尽早消灭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不要强硬地将自己的意见强加到孩子的爸爸身上;也不要没有主心骨,一切都听从孩子爸爸的安排,双方要商量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子方案。另外,如果自己父母的教育方法有可取之处,也可以拿来借鉴。

    ▲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与孩子的爸爸闹矛盾

    如果我们和孩子的爸爸产生了教育分歧,我们不要立刻当着孩子的面就展开争执,否则孩子也会变得迷惑,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好。我们可以暂时先退让一步,并尽量冷静地劝说对方先暂时停止对孩子的教育。之后,我们再私下里进行协商,寻找更为合适的教育方法。

    ▲ 别在孩子面前数落孩子的爸爸

    和孩子的爸爸保持“教育统一”不仅体现在与之面对面的时候,也体现在当他不在面前的时候。此时,我们不要对孩子说类似于“别听你爸的”、“你爸爸的话不对”、“他就是瞎说”这样的话。我们该帮助孩子的爸爸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并要提醒孩子听爸爸的话,同时我们还要尽量给他讲明白道理,让他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教育他。

    77. 配合老师的教育,避免“5+2=0”的负效应

    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孩子在学校里跟着老师学习了5天,知识、思想、行为有了一定的基础;然而星期六加星期天,在家里待两天他就将学校里教的东西全“丢”掉了。原本孩子在学校里学会了尊老爱幼、团结友爱,学会了自己动手、辛勤劳动,可一回到家,我们就将他“供”了起来,吃喝随便,玩乐随便,我们帮他做好一切事情;我们甚至会将老师教过的东西再按照我们自己的理解再教一遍。

    结果,老师5天的努力全都白费了,孩子原本该在教育之下得以成长,可现在他却陷入了教育混乱之中,反而变得毫无长进--不良习惯依旧存在、良好素质总也培养不出来。这种“5+2=0”的教育负效应现在已经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家庭教育之中了。

    曾经有一位记者在公交车上看到这样一幕:妈妈和孩子一人坐了一个座位,一位老人上了车,妈妈使劲搂着孩子的肩膀,并说:“好好坐着,这么多人挤着你怎么办?”

    后来,记者将这件事讲给一位小学老师听,结果这位老师却根本毫不惊奇,她说:“不就是‘5+2=0’吗?现在这种现象太普遍了。之前我们在学校教育孩子们要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告诉他们小学生不要穿奇装异服。可转过天来,周六我去逛商场,一眼就看见了我们班上的两个小女生,不仅脸上涂抹着浓妆,衣着打扮也根本没有学生的样子。现在很多学生都是在学校里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可一回到家立刻就变了个人。如果我们的家庭不配合学校的教育,学校教多少东西也是白费啊!”

    这位老师所说的,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呢?难道我们希望孩子变成这种“两面派”吗?

    很多妈妈虽然认同学校的教育,但同时却又不舍得放弃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且有的妈妈会觉得现在孩子在学校上学那么“苦”,好容易回家了还不好好休息一下,而且家里又不是不教育,学校的教育又不一定那么贴切……种种考虑之下,我们可能自己就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分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区域,而且还互不相干。

    曾经有研究显示,孩子在13岁之前,确切些说,是在4-11岁时,正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时期。如果孩子一直处于这种“5+2=0”的教育状态之下,那么这个教育就是无效的,而且孩子也不知道会变成怎样。所以,这样的教育也是一种误区,我们该改变自己的心理,不要让自己成为教育的“破坏者”。

    ▲ 多向孩子询问学校老师都教了些什么

    平常多和孩子聊一聊学校里的事情,先从他感兴趣的事情说起,然后引导他自然而然地说出最近学校里的动态、老师的教育理念与内容。当我们知道学校动态之后,就要在家中响应这个动态,以帮助孩子巩固所学。

    比如,最近学校在强调品德教育,那么我们就要顺应学校的这个思想,在家时也要适当地对孩子增加品德方面的提示与培养。以此来避免孩子“学校学会了品德,回到家后反而忘记”的局面出现。

    ▲ 与老师加强联系

    有时候孩子向我们反馈的内容会带有他的主观情感,也就是他喜欢的东西,他就愿意告诉我们;他讨厌的东西,也许他自己就替我们“屏蔽”掉了。所以,我们也要加强和学校老师的联系,这不是不信任孩子的表现,为了孩子的教育,我们和老师之间需要良好的沟通。

    我们可以和老师多通通电话,或者不时地去学校面见一下老师,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到学校的教育内容,我们还能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成长情况,这将方便我们更好地对他开展恰当的教育。

    当然,我们要格外注意的一点就是,去和老师沟通的是教育理念。在询问孩子情况时, 我们不能因为老师的话就回去训斥他,也不能向老师“打小报告”。否则,这样的家校沟通就会让孩子误解,他可能会认为我们对他“盯梢太紧”,并由此对家庭和学校产生不信任感。

    78. 别唠唠叨叨,让孩子远离“心理慢性症”

    唠叨,估计是很多孩子心中最不喜欢的一个词了。一提到这个词,孩子立刻就会想到这样的场景:妈妈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他都已经背会的话语,而且这些话语大部分又都与学习有关;妈妈会不分时间地点,只要抓住机会就开说,也不管他在做什么;妈妈的唠叨虽然已经听过千遍了,但还必须要认真听,如果不听就要被训斥是“不虚心、没礼貌”,等等。

    2002年时,天津希望之星儿童心理学研究中心曾经对千余名学生就“唠叨”这个问题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最终调查结果显示,98%的母亲都被孩子指责为“唠叨”。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研究人员也发现了许多让人极为震惊的事例:

    一名13岁的女孩,因为无法忍受妈妈的唠叨,竟然买了100片安定,然后平静地递给了妈妈50片,并对她说:“我已经忍受不了您的唠叨了,我想我是您的累赘。唠叨的您要疯了,听唠叨的我也要疯了。这样,咱俩就都能解脱了。”

    还有一个孩子,虽然平时学习成绩已经达到了每科95分以上,但妈妈却依然要求他放弃所有娱乐,在他看来,似乎只有读书才是他唯一的生命。而且,妈妈的唠叨一直伴随在他的身边,无论他怎么躲藏、哭闹,唠叨依然存在。后来,这个孩子甚至想要“永远离开”以得到解脱。

    而另一位女孩则是经常在交友问题上被妈妈唠叨,妈妈不断地要她远离某某女孩,甚至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警告她:“如果你再和她一起玩,我就拿菜刀砍了自己。”可听了这话后,女孩却先跑到了厨房,举着锋利的菜刀来到妈妈面前说:“假如您不愿意动手,我替您。”

    ……

    这是一份2002年的调查,距离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可是这份调查所反映出来的事实却并不久远,甚至可以说就发生在你我身边。唠叨似乎已经成了妈妈的代名词,而因唠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往往远大于我们所期望的正面效应。

    假如孩子经常听妈妈的唠叨,他就会产生非常强烈的逆反心理与抵触情绪,进而就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逃学、和妈妈对着干、夜不归宿、打架,甚至厌学、离家出走。而且,由于妈妈的唠叨,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会想要自残、自杀或者有杀人倾向。

    我们可能会无法理解,孩子怎么了?我们的唠叨还不是为了他好?我们的唠叨不就是担心他有想不到的地方吗?我们如此为他着想,他怎么就感觉不到我们的苦心呢?

    我们有疑惑,孩子也有烦恼。很多孩子在唠叨之下都患上了“心理慢性症”--孩子对某种反复出现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弱化的习惯性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对孩子的唠叨使他对我们的教育已经反应迟钝甚至不起反应了。而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唠叨不起作用时,我们又会更加唠叨,孩子却反而更加没有反应甚至有了叛逆反应,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当我们将“唠叨”当成是教育孩子的手段时,就意味着我们从心理上已经走入了一个教育误区;一旦发现孩子已经出现了“心理慢性症”,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就亮起了警示红灯,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好好反省并纠正以前的行为了。

    ▲ 说话要避免使用同样的词语与内容

    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同样的词语,更不要抓着孩子的一个错误反复说。我们完全可以变换一下说法。

    比如,孩子没有养成整理房间的习惯,我们不要总说“你太邋遢了”、“你的屋子脏得跟猪窝一样”,这样的话既刺耳又没有教育意义。我们完全可以说“来,我们让你的房间也变个脸”、“房间干净了,你也不会生病,怎么待着都舒服”之类的话,这样的说法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也会起到教育的效果。

    ▲ 学会“点到为止”

    13岁前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判断能力,也就是说他自己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如果我们不顾及他的这一点,还是不管不顾地非要点得很清楚,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自然会对我们的教育感到厌烦。

    所以我们需要学会点到为止,就是将某一件事情摆出来就好,不一定非要一字一句都“扎”到孩子的心上。我们简单地对他进行一下提示,他自然就会明白该怎样做。我们给他足够的自我发现与改正的时间,总要好过我们不停地揭他的丑。

    ▲ 适当时候要保持沉默

    因为我们总是唠叨,所以孩子有时会产生“只要唠叨过去就好了”的想法,尤其是在他犯了错误时。此时,假如我们采用了沉默的方式,他的内心反而会紧张了,他就会自动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

    当然,这种沉默也要选择时机,不能对孩子所有的事情都保持沉默,如果孩子真的做错了,但他却对自己的错误一无所知,那么我们就需要及时“点”他一下,让他明白自己哪里错了;如果孩子对自己的错误感觉无所谓,我们则更要提醒他,否则,他也许会将我们沉默的态度错误地理解为“纵容”,而未来他可能就会犯更大的错误。

    ▲ 不翻孩子的旧账

    孩子之所以讨厌我们的唠叨,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会翻他的旧账。所有人都讨厌翻旧账,孩子更是讨厌这种做法。我们应该做到就事论事,明确指出他需要改正的地方之后就要停嘴。否则,孩子不仅会分不清问题的主次,还可能会对我们产生一种仇视的心理。

    79.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破窗理论

    美国犯罪学家凯琳上班的路上会经过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有一天,她发现楼上有一扇窗户的玻璃被打碎了,非常显眼,和整座大楼的整洁美丽很不搭调。结果一段时间后,她惊奇地发现,那扇破碎的窗户不但没有被及时修理好,大楼上反而又有几扇窗户的玻璃碎掉了。

    这一发现使她顿生感悟:假如一扇窗户被打碎而且又没有得到及时修补的话,那么这扇破碎的窗户就会给人们一种纵容暗示,人们就会认为“反正已经碎了一扇窗户,再多碎几扇也无所谓”,于是人们可能有意无意地就会去打碎更多的窗户。时间久了,人们就会产生一种无序感,同时也会越发地麻木不仁,而在这样的氛围中,犯罪也就“应运而生”。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符合凯琳的这个“破窗理论”。比如,某个墙角原本没有垃圾,但只要有一人在这里扔了垃圾,那么后面就会有更多的人将垃圾扔到这里,尽管这里并不是垃圾场;雪白的墙上如果有一个地方被乱涂乱画,那么很快,这块墙就不再雪白,它将会被各种颜色、物质所覆盖……

    “破窗理论”就是在提醒我们,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13岁前的孩子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他毕竟年龄还小,接触的事情少,思维也比较单纯,一旦他身处的环境不好,那么“破窗理论”很容易就会在他的身上得到验证。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用“人的头部”来比喻环境,以此来强调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而且,对于孩子来说,他的各项能力、品德、习惯,都要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培养出来。与孩子关系最为紧密的环境,一个是外在环境,包括学校和社会,另一个就是家庭环境了。这个破窗理论也是在提醒我们,无论家庭内外,一定要积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 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

    有的妈妈可能有这样的误区,认为我们一说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就需要大量的金钱。其实不然,我们提供给孩子的这个物质环境,也就是他所生活的房间,不需要太过奢华,但要整洁、安静。其中要为孩子准备好学习用品、书籍,以及一些必要的工具与材料。

    ▲ 要注重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精神环境

    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只是我们“环境建设”的一小部分,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精神环境。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我们和孩子的爸爸之间要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互相要多体谅、关心对方。同时,我们也要和孩子多进行沟通交流,允许他释放自己的思想。我们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也要有理有据,态度不能太过强硬粗暴。

    另外,我们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及道德素养。平时,我们就要对知识有巨大的兴趣与追求,这也会给孩子做出好榜样,使之也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而在道德方面,我们除了做到家庭和睦之外,还要孝敬父母、友爱邻里、礼貌待客、宽厚待人……

    ▲ 提醒孩子要为自己“建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前面我们提到了,孩子的生活空间除了家庭环境,还有家庭外的环境。这时我们就要提醒孩子,要学会为自己“建造”良好环境。

    我们要鼓励孩子多和品德优秀的其他孩子相交往,多结交“好”朋友,让他多和同学们在一起“比学赶帮超”;同时我们也要鼓励他不断提高自身的个人素养,自动远离不良事物与场所,等等。

    80. 适当请孩子帮忙,向他“求救”--示弱效应

    在我们眼中,孩子都是弱小的,所以很多妈妈觉得,需要帮助的是孩子,而不是我们。于是,我们便不遗余力地帮孩子做这做那,不辞辛劳地替孩子将一切事情打理好。

    我们总认为,向孩子示弱,是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而且,有的妈妈还会认为:“小孩子会做什么?越帮越乱,还不如我自己做来得干净利落。”但我们也要想一想,假如我们一直都很强势的话,那么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变弱,长此以往,他就会慢慢地变得什么也不愿做,甚至什么也不会做。

    心理学中,有一种示弱效应,大多应用于各类组织的上下级之间。所谓“示弱效应”,就是指如果领导可以放下架子,虚心向下级请教问题,那么就可以拉近上下级之间的距离,使这种上下级的关系更加和睦,组织发展也就会更好。

    如果我们能将这种效应应用于家庭教育之中,那么孩子也会从中受益。他的自信心、成就感都会增强,这是因为我们的“示弱”给了他一次展示能力的机会,在完成这件事的过程中,成就感会使他变得越发自信。而且,他也会感到自己长大了,这能使他对自己的能力与未来更加有信心。

    ▲ 学会巧妙地“请”孩子来帮忙

    请孩子帮忙,也不是直接就对孩子说“你帮我吧”这么简单,“请”孩子帮忙也需要技巧。下面这位妈妈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

    小庄觉得学英语很简单,因此对英语的学习很不认真,记单词他总是少一个字母或者多一个字母,“长”得很像的单词他也经常记混。妈妈为了帮助小庄提高英语成绩,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一天,妈妈装作愁眉苦脸的样子对小庄说:“哎呀,妈妈的单位要来几个外国友人参观,领导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几句英语。可是我原来学的那些早就忘了,这可怎么办啊?”小庄看着妈妈着急的样子,自己也有些急,这时妈妈趁势说:“你现在也上5年级了,学的东西也够多了,不如你教妈妈好了。”小庄一听,有些惊讶,有些不相信自己,但妈妈却鼓励他说:“没事的,你就把你学过的那些再教给妈妈好了。”

    从那天起,小庄每天晚饭后都要“教”妈妈学半个小时的英语。而小庄自己为了不教错,便认真地反复看单词,记忆发音与释义,同时还要反复地记忆句式和语法。而一段时间之后,小庄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英语成绩居然也有了提高。妈妈知道自己的这个方法起了作用。

    小庄的妈妈请孩子帮忙的方法就很巧妙,她的这一方法,使得小庄“不得不”认真对待自己的英语学习,学习努力认真了,他的英语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我们要学会巧妙地请孩子来帮忙,比如可以偶尔一次直接“示弱”,对孩子说“来帮帮我吧”,这也表明了我们对孩子的信任,他会更乐意来帮忙;或者,我们也可以像小庄的妈妈这样,为孩子设置一个场景。当然,这个场景的设置不能太夸张,否则孩子会觉得不真实;而我们的“求助”也要蹲下身子,不能居高临下地去命令孩子。

    ▲ 让孩子自己思考与动手

    既然我们已经向孩子“求助”了,那么就等于将问题的解决权交给了他,我们就不要在一旁横加干涉了。要给孩子时间去思考,让他自己去动手,我们只要在一旁“接受”帮助就好。当然了,必要时候我们可以给出一些小的提议,要点到为止,给孩子一个小提示,但大部分的解决办法,还是要他自己去完成。

    ▲ 平时多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的妈妈说:“孩子什么都不会做,我怎么求助啊?求他还不如求我自己来得快一些。”其实带有这样疑问的妈妈自己也该好好想一想了,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还不是我们平时没有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吗?

    所以,我们在向孩子求助之前,首先要让孩子有可以“帮助”我们的“本钱”。我们该让他具备一些基本的动手能力,比如打扫卫生、清理垃圾、整理房间等等。另外,我们也要允许孩子发挥他的动手能力。比如有的孩子喜欢拆卸小东西,我们可以给他提供动手的环境和材料。这样,当我们真的遇到相关方面的小问题时,就能更好地向他求助了。

    ▲ 不要随便就向孩子请教

    我们一定要记住,“示弱效应”只不过是一种教育方式,我们不能盲目地做什么都向孩子示弱,不能遇到事情就去向孩子请教,否则孩子就会产生误解,认为我们是无能的,他可能也就不再信任我们;而且,有些问题孩子并没有能力解决,我们的盲目求助,反而会让孩子陷入困惑和无助之中。

    我们要选对求助的方向,比如我们希望孩子在哪些方面变强,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在那个方面去求助,就像小庄的妈妈做的那样。同时,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也要考虑到孩子的真实能力水平,如果某些事情他可以做到,我们不妨“示弱”,如果那个问题并不是孩子能力范围所及的,我们就不要“勉为其难”了。

    81. 千万别让溺爱毁掉孩子的一生--天鹅效应

    溺爱这个话题,其实已经可以算是老生常谈了,可很多妈妈却无论如何也“割舍”不下这份“爱”。于是,生活中,我们就可以看见很多悲剧,而这些悲剧全都是由“天鹅效应”所造成的。关于天鹅效应也有一个小故事:

    一座大山的山脚下有一个“天鹅湖”,湖中的小岛上住着一位老渔翁和他的妻子。夫妻俩一个摇船捕鱼,一个在家养鸡喂鸭。他们很少与外界交往,日子过得很平淡。

    一年秋天,一群天鹅从遥远的北方飞到了岛上,它们原本稍作休息后,要继续飞往南方过冬。不过,渔翁夫妇见到这群可爱的生灵无比高兴,因为这是这么久以来,岛上第一次有“客人”到访。于是他们拿出平时饲养家禽的饲料和打来的鱼来喂这些天鹅,很快天鹅就和他们熟悉了起来。冬天来了,可天鹅们却并没有飞走,因为渔翁夫妇的照料真是太“精心”了。后来,湖面封冻了,天鹅们就到渔翁夫妇的屋内去取暖。

    年复一年,天鹅们和渔翁夫妇就这样友好相处着,渔翁夫妇奉献着他们无私的爱心,天鹅们也就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种关爱。

    终于有一年,渔翁夫妇年老了,不得不离开小岛。这些天鹅由于习惯了被无微不至的照料,它们依旧停留在小岛上不愿意飞走。结果第二年湖面封冻时,天鹅们最终因冻饿而死。

    渔翁夫妇对天鹅们的爱的确是真挚的,但他们的爱却让天鹅放弃了自己与生俱来的“生存习惯”和“求生本能”,这正是天鹅最终死去的直接原因。

    这个结局是可悲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呢?天鹅效应是否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应验了呢?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有些妈妈对孩子的溺爱,不也正和这个故事中的“爱”相类似吗?我们就好比是那对渔翁夫妇,孩子则好比是天鹅。我们为他创造了一个不用自己费一点力气就能生活得很好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也就自然而然造就了他的刁蛮、无能、软弱与任性。

    父母由于自己“无私”的溺爱,而导致子女变得无能。我们以为我们是在爱孩子,可“天鹅效应”这样的爱,却是一个教育的误区,我们应该放飞“天鹅”,让他展翅翱翔,让他自己得到磨练,千万不要让我们的溺爱而使之一生都被毁掉。

    ▲ 别给孩子过养尊处优的生活

    养尊处优,就是指人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之中。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孩子如果一直过着这样的一种生活,那么将来他遇到一些远不及他生活的工作、学习环境时,他可能会极为不适应,这将影响他学习工作的心情与效率。

    所以无论我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我们给孩子的生活都应该是平淡而普通的,只要能满足他的日常需求就可以了,没必要用一些昂贵奢华的物品,也没必要给他那么高消费的享受。

    ▲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溺爱之下的孩子,通常都毫无责任感,生活之中他更是习惯于唯我独尊,心中更是没有尊重他人的概念,无论对谁都显得异常任性粗暴。这样的孩子,人格就是有缺陷的,他的自私会使他在未来吃尽苦头。

    我们要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更要教育他有良好的个人道德。我们要明白,孩子终究要走入社会,他要成为一个社会人,他必须要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有责任感与使命感,这样他才能算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 让孩子适当地受一些挫折

    我们不能为孩子解决所有的困难,更不能帮他甚至代替他去面对所有的挫折,他必须学会自己去面对一切。

    比如,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先不去管他,除了必要的安慰外,其他的任何建议意见都不要提,让他自己先将所有问题都考虑清楚,以提高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我们也可以人为地为他设定一些困难,给他提出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想办法,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

    致 谢

    特别感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本书责任编辑秦庆瑞老师的信任与鼓励;感谢家人对我的理解与支持,感谢多年来给予我帮助的教育界的各位同仁;感谢为本书的写作提供资料、给予指导、提出建议与意见、付出辛勤劳动的诸位老师,他们是周扬、翟晓敏、周雅君、雒真真、张淑涵、齐梦珠、施杭、刘伦峰、杨新卫、李俊飞等;感谢一直以来都关注我、给予我支持的家长朋友们。

    同时,书中不足之处,冀望高明不吝赐予指正。谢谢你们!

    鲁鹏程

    2011年3月12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