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下半期,潘菲罗夫加入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拉普”),曾任苏联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1931~1960年两度任《十月》杂志主编,是第二、三、四届最高苏维埃代表。
潘菲罗夫于1918年开始发表作品。他的创作多以他所熟悉的农村生活为题材。长篇小说《磨刀石农庄》(4部,1928~1937)是他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的产生和发展,反映十月革命后苏联农村激烈的阶级斗争、思想斗争和农业集体化的进程,塑造了新农村建设者斯杰潘·奥格尼约夫、基里尔·达尔金、斯乔莎等鲜明形象,是苏联文学中第一部多方面反映农业集体化过程的作品。
卫国战争时期,潘菲罗夫写有大量的特写和小说。战后发表《为和平而斗争》(1945~1947,获1948年度斯大林奖金)、《在受难者的国家里》(1948,获1949年度斯大林奖金)、《伟大的艺术》(1954)等。
50年代完成3部曲《伏尔加河——母亲》、(《打击》1953;《沉思》,1958;《以青年人的名义》,1960),真实地描写了苏联战后的经济生活,其中《沉思》集中反映了苏共二十大以后农业方面的尖锐矛盾和变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