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成名作《獾》(1924)表现了十月革命初期农村中的阶级斗争。《贼》(1927)通过原红军政委维克申堕落为盗贼的经过,表现了新经济政策时期城市资本主义势力对革命干部、群众的腐蚀,1959年作者在这部小说的新版本中增加了维克申醒悟回头的情节。
从30年代起,列昂诺夫着重描写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新生事物。《索契河》(1930)第一次刻画了艰苦创业的共产党员乌瓦杰夫的形象。《条条江河归大海》(1933~1935)歌颂了革命前遭到过流放、和平建设时期在平凡的岗位忘我劳动的老布尔什维克库里洛夫。《斯库塔列夫斯基》(1932)叙述了一位世界闻名的学者在党的教育下逐渐摆脱资产阶级思想成为建设新社会的栋梁的故事。
《俄罗斯森林》(1953)写热爱祖国和人民、献身林业科学的维赫罗夫教授同用革命词句伪装起来的格拉齐扬斯基教授之间的学术之争,表现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俄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之间发生的复杂矛盾和深刻变化,通过新老两代人在和平建设和战争中的成长和进步,歌颂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鞭挞了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俄罗斯森林》是首次获得列宁奖金的文学作品之一(1954)。
列昂诺夫还写过许多剧本。《侵略》(1942)描述一个失足青年在德寇入侵时奋起抵抗而英勇牺牲的故事,作者突出强调了个人主义同爱国主义水火不相容的思想。这部作品获1943年度斯大林奖金。
列昂诺夫的创作主要反映苏联20年代到50年代的社会生活,60年代以后发表的中篇小说《叶甫盖尼娅·伊凡诺夫娜》(1963)和《最后的一次散步》(1979,片断),则是反映苏联当前现实生活的作品。他的小说极富哲理性,常常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列昂诺夫是苏联科学院院士、最高苏维埃代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