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板上的莲花-创作谈 这微弱的圣洁光芒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吴文君

    很小的时候我应该就听说了这桩医疗事故,我的奶奶和姑姑们每到什么节日聚在一起,谈起知青、支边这类词,必定谈起这桩医疗事故。于是我知道一个女人在生孩子的这夜遇到停电,因为打错一针死了,刚生下的孩子也就没有了妈妈。

    这只是她们谈的许许多多故事或者事故中的一个,兴趣也往往集中在事件的匪夷所思以及孩子的可怜上。那时我自己也还是孩子,很容易听进去,而且记住了。

    起初孩子的消息每隔一段时间还有更新,后来便停滞了,再不向前延伸了。再后来,谁也不谈了,不仅这个孩子,连同知青、支边这些词,全都不谈了,生活中新涌进来的那些把它们冲淡了,如同被狂风卷走。

    可是即使被时间推往记忆深处,偶尔仍会在幽暗中忽然闪现一下,又让我想了起来。问我的奶奶、姑姑们,也未问出更多的情况。似乎她们知道的一直只有这么多。没有再多的了。一切本属于意外,停电如同某种背景,不正常的一刻,注定要有不正常的事件发生。事件伊始,没有哪一个人是恶意的,所谓的善与恶全在事件之后,在于努力把责任推向他人,求得保全自己之时。

    紫芳的真话淹没在一片假话中。被诬陷,而又无力推翻这诬陷的她只能承担这个后果。拨弄过孩子、孩子母亲的蹊跷难测的命运又来拨弄她了。她付出的代价有价值吗?画在木板上的莲花,这一点微弱的圣洁光芒弥补得了人生的欠缺吗?可是,促使我写下她,以至写到最后一页鼻酸流泪的恰是因为这一点光芒。

    对物欲的追求让人们不得不远离真的同时,人们内心想亲近的难道不仍是这一点微弱的光芒吗?

    紫芳晚年的冷清并不是因为她对孩子的抚养,没有这个事件,她走的也是这样一条路,她永远不可能成为姜院长,不可能成为鞠医生、小谢,就像芒果不可能成为石榴。

    这是我写得最快的一个中篇,从某月五号到二十一号,只用了十六天,却放了近两年才修改完稿。很高兴被《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转载,我的第一个小说就发表于《北京文学》,《北京文学》是我文学之路开始的地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