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是《三国演义》里的品牌人物,近乎是家喻户晓。老黄忠应该是继战国年代的廉颇之后,开创了又一个关于老年人不老的神话,为中国的老年男人争了口气。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个关于老年男人不老的鲜活例证。
黄忠本是一个降将。作为一个降将,一上来就能在新主子这里受到重用,不容易啊。蜀国还有一位老将军,严颜。也是个降将,谈歌把他放在黄忠这里也一块儿说说。严颜投降之后,便在刘备进取西川的战事中,立下了不少功劳。为了表彰先进,进一步调动起义投诚过来的同志们的积极性,刘备把陪伴自己多年的一副金锁甲送给了严颜,以资鼓励。这件事充分表现了刘备对老同志的尊重。这也是刘备对顺风来降的西川将士的一种经济奖励,一个政治表态。否则,这么贵重的东西,刘备再大方,也不会轻易送人。严颜当时感激得不得了。这世上,自古总爱说礼轻情义重。这话说多了,也就成了虚套儿了。一般来讲,还是礼重情义才重啊。
送金锁子甲,礼重情义也重。这里边不仅仅是一个尊老的问题。这事儿还透着领导对老同志的关怀啊。
黄忠和严颜就成了一对儿。
这两个老头儿也真露过脸,定军山一战,是他们的代表作。老哥儿俩并肩作战,一帮一,一对红,勇往直前。黄忠杀了夏侯渊(曹操的爱将,还跟曹操沾亲带故),这里边也有严颜的默契配合啊。这两个老头儿大大地出了一回风头。此事过后不久,刘备封了黄忠为五虎上将,最后一个,是按贡献大小,不是按姓氏笔画。其实这里边有照顾的意思。老同志也要有代表嘛。
其实,定军山之战,有点表演性质。诸葛亮或许知道此战必胜,才放心大胆地让这两个老将出马的。如果事前真没有取胜的把握,诸葛亮安排的这事情可就有些冒险了。万一这两个老将临阵出点什么事情呢?
这件事开始有点戏剧性。定军山一战不可避免,派谁去?按书上写的,诸葛亮最初想派年富力强的赵云去完成这个任务,诸葛亮不想给黄忠严颜派活儿,可是黄忠不干啊(老小孩儿,你越说,他越来劲。逞能嘛)。黄忠还当场拉硬弓,自我表演,自我推荐,逼着领导表态:刘老板,诸葛先生,你们看我行不行?刘备也只能顺着说:行啊,黄老将军,谁说你不行了?(谁敢说你不行啊?老小孩儿,哄着说吧。)黄忠说:既然我行,那就让诸葛军师赶紧给我和严颜派活儿吧。接下来,黄忠大话当场说了不少。书读到这里,也替诸葛亮为难。不派活儿吧,这两个老头儿不干。派活儿吧,万一出点什么事儿怎么办啊?
定军山一战,黄忠还真长脸,斩了大名鼎鼎的夏侯渊。黄忠这下逮住理了,再次请战。行了,诸葛亮又给黄忠派了一个差事。结果,这次黄忠可没有给自己长脸,就有了被曹兵团团困住的那一场险事,多亏了赵子龙救援。好像偃旗息鼓的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行了,诸葛亮也小心了,好像从此再没有给黄忠派过什么硬性的任务。
黄忠再出场,就是刘备伐吴的时候。关羽张飞死了。黄忠也出来跟着嚷嚷着要报仇。真是老糊涂了,这是人家刘备跟关羽哥们儿之间的感情,你跟着掺和什么嘛。读到这里的时候,真有点让人感觉到晕场。我们按照书上叙述的黄忠的年龄计算,这时黄老将军得八十多岁了吧。刘备还真就稀里糊涂答应让他去前线。这上战场带兵打仗的事,你死我活啊!黄大爷这把年纪了,能行吗?您是不是把这次出征当成参加春节晚会了,您还想着上上镜头,出名露脸呢?
黄忠大爷最后让人给射死了。想想也是,人都老成这样了,还出去打仗。体力不济(哪怕你天天吃补品),眼神儿也不济了,不挨射才怪呢。刘备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大概他是想把黄忠做成一个品牌,让东吴看看,怎么样?我们蜀国的老头儿都这么棒。可是理儿得反过来说啊,人家该说了,你们蜀国真没有人了,派一个老头儿来送死啊。
算是黄忠的告别演出。
谈歌要是能活到黄忠这岁数,肯定不出来折腾了,早在家里歇着了。人得服老啊。别让后生们笑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