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人-唐政权的红粉时代(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9、余烬犹燃

    诸事已定,临淄王李隆基才赶回睿宗府,向父亲请自已不事先禀告之罪。李隆基起事前,有人建议他去和父亲睿宗商议,李隆基说:“父亲居心仁厚,议而从,父王从此就背上了杀嫂之名;议而不从,则我们的计划就失败了!如今成败由我一人当之。”

    此刻睿宗见木已成舟,只好流着泪说:“此番全赖我儿英明果断,我才得以免祸,岂有责备我儿之理?”

    公元710年6月,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踩着韦后和安乐公主的尸血,在殇帝李重茂不知不觉中,照例早朝,他刚登上宝位就座,而大臣们也是刚刚齐集,太平公主就出廷大声说道:“嗣君准备让位给叔父,各位大臣以为如何?”早与太平公主通同一气的众大臣马上齐声赞成,说理应立年长者为君,以便于主持朝政。

    然后太平公主走到殇帝李重茂面前喝斥道:“人心已向背,这里不是你小孩子的座位,快快下来吧!”看殇帝李重茂木然呆坐着,不知所措,太平公主上前一把就将他拖下皇座。然后这个在位不到一个月的殇帝李重茂就含着眼泪被降封为温王。

    睿宗李旦复位后,马上就下诏贬韦后为庶人,安乐公主为勃逆庶人。进封李隆基为平王,太平公主加封至食邑一万五千户,三子俱封王。又把旧日韦后的党羽或贬或杀,至此韦后时代永远地过去了。

    而太平公主因诛讨韦氏有功,加上睿宗久不在朝,诸事隔膜,一切用人行政都得和太平公主商酌施行,所以她的权势复又大振,当然这里面和睿宗感激太平公主扶持复位、顾念手足之情也是分不开,凡是公主妹妹所说,皇帝哥哥无不照办,因此太平公主府第中照旧有献着金银前来求官的,而太平公主也越来越过分了,凡是她推荐出去的人,个个都位至公卿。竟有一介武夫寒儒,略略孝敬了几个钱,一转眼便官至将相。谁敢稍加弹劾,轻则被流配到岭南,重则人头落地,甚至诛杀九族,以至于人人怕太平公主更甚于怕皇帝。

    睿宗李旦是刚强凛厉的武则天幼子,但他也同样没有禀承母亲的一丝一毫,而庸懦无能则与其父如出一辙。毫无主见的睿宗皇帝每遇朝廷大政,非把太平公主请进宫去商议定了,不能施行。偶值太平公主不适,或是懒得进宫,睿宗就打发宰相到太平公主府中去请示。这时的太平公主真是八面威风,每一出入,就有数百名侍儿和奴仆护卫着,府中奴婢千数百人,个个夏曳罗绮,冬披狐裘。

    可太平公主最嫌忌畏惧临淄郡王李隆基,她料定这个精明的英俊少年将来必不同凡响。尤其眼下睿宗已立他为太子,一朝有权,是决然不会事事听任自己的摆布,所以太平公主常在睿宗跟前说太子李隆基一些小题大做的短处。

    恰这时,太子李隆基宠姬杨氏有孕,因为怕太平公主,所以力劝杨氏服打胎药,原因是妩媚玲珑的杨氏原为睿宗的贵嫔,但她从未得到过睿宗的临幸,太子李隆基与杨氏两下里早就彼此有意,那一天,李隆基到御书房里代父皇批览奏章,杨氏假说来替皇帝传个口旨,双双才得成就了好事。后来又买通了宫内太监,杨氏改扮内侍模样,混入东宫去住下,两下里情浓似火,不久就让杨氏暗胎暗结。李隆基深怕太平公主以此弄是非,伤了父子之情事小,失去太子之位事大,因此对李隆基情浓爱厚的杨氏也同意了服打胎药。

    侍读学士张说是太子最忠心的亲信,他悄悄弄来了堕胎药,太子李隆基在自己内宫,退去左右宫女,亲自在殿壁后面取火煎药。药一时不易煎熟,李隆基倚着殿壁不觉矇眬睡去。恍惚间,忽见一个金甲神人,身高丈余,手执长矛,走上殿来,在药炉旁绕走不停,猛然神人抬腿一脚就把药炉踢翻了。李隆基惊醒过来一看,药罐果然倾覆在地。李隆基顾不得心中十分的诧异,又将第二剂药倾入罐中,添火再煮,这次他不睡了,大睁着双眼守在炉旁,可一转眼,药炉中炭火下堕,药罐随着一倾一侧,药又完全倾倒了出来。如此连煎三次,药罐也连翻三次,李隆基也无可奈何,只得找张说说了这情况。张说一听,就拜倒在地说:“恭喜千岁!这胎中贵子,实天命所归,不宜再加伤害了!”于是李隆基就把杨氏密藏起来。可杨氏的肚子一天大似一天,不日就大如装斗米的布袋。

    正在他们为隐瞒不住而惊慌的时候,忽然睿宗下诏,命太子李隆基即皇帝位,自已尊为太上皇。皇帝听小事,太上皇听大事,追封武则天为圣后。

    10、末日真情

    公元712年,李隆基在武德殿即位称玄宗,改年号先天。立妃王氏为皇后,姬人杨氏为元献贵妃,不久她就生下一位皇子来,他就是后来的肃宗皇帝。当时王皇后正苦于无子,经玄宗同意把这个皇子抱去抚养。张说也因当初保小皇子之功,大得皇帝信任,后来官至丞相。元献贵妃后来又生一女,是为宁亲公主。宁亲公主十八岁时,下嫁张说之子张垍。

    玄宗第一道旨意,就是派宋王、岐王总领禁兵,这职位原是太平公主的长子、次子的,太平公主亲自坐车至光范门,朝见太上皇,请废玄宗帝位。而御史宗璟、姚元之知道这事后,就上表太上皇请将太平公主逐出东都。太上皇不许,只下手诏令太平公主出居蒲州。

    在蒲州的太平公主也没老实了,召集了她当年在朝广树的党羽,密谋举事,目的是废去玄宗。结果玄宗李隆基不动声色,轻而易举地就彻底粉碎了她的这个阴谋,太平公主慌忙从蒲州出逃。

    她此时几经离乱,已只剩得单身一人,不敢走大路,只得向荆棘丛中乱逃乱窜。看看逃到一个荒山脚下,落日西斜,满眼荒凉杂芜,一阵阵西风吹来,冻得她浑身索索地打战。天色渐渐晚了下来,四面山谷中鸟鸣兽吼,一喊一嘶,太平公主吓得魂飞魄散,而从早上到傍晚不曾进半粒饭米,饥肠早辘辘声不停。这位金枝玉叶从小就在宫中府里娇养惯了,何曾经过这种辛苦惊恐和饥饿。正仓皇间,忽听远远地有人唱歌,那歌声愈听愈近,到听清一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时,从山坳里转出一个少年樵夫,他很奇怪地走近太平公主跟前打量她,什么也没说。

    太平公主也偷眼看他,见虽是个樵夫,眉目却也清秀,看样子不象是歹人,于是忍着平生从未有过的羞辱上前向这樵夫要一碗饭吃一间屋子住。年轻的樵夫这才说话了:“看样子,你是一位大家夫人,为何到这荒野地方来了?”

    太平公主说谎话哄骗人是非常在行的,当即有鼻子有眼地编道:“我原是位好人家的夫人,不想家中遭了强盗,房屋被放火烧了,一家男女十六口尽被杀死,只逃出了我这个薄命人的一条性命。可怜我无家可归,又逃在这荒山野地里,肚子饿,身上冷,若您不肯搭救,我今日眼见着性命休矣,您可不能见死不救啊!”说着,止不住两行热泪从粉腮上流下来,太平公主在自己编排的剧情里,流的却是自己真实的泪水。年轻的樵夫果然被她哭得可怜起来,就领着她往自己的茅屋走去了。

    在前面领路的樵夫一路上,仍同来时一样欢快地歌唱着,太平公主低着头,在后面亦步亦趋地跟着。转过这个荒凉的山坡,进入一条山僻小径,脚下坡路崎岖,石子嵌在鞋底,脚心感觉十分痛楚。一看那个快乐的樵夫竟然是赤着脚在上面大脚步走着,却毫无痛苦。

    坡下露出一间小小茅屋,望进去黑黝黝的,太平公主刚到屋门前,就闻得一股臭气,忍不住连打了几个干呕。善良老实的樵夫搬了一个树根子在庭心里,请太平公主坐在屋外的院子里,又拿一方木板,用几根树枝儿支撑起来,这就算是做了一张板桌儿,然后点火煮饭。

    一会儿工夫,樵夫端出两大碗热腾腾的饭来和公主对吃,又拿些菜干兽肉来佐饭。公主一看那米饭,又黄又黑,拨进嘴里,粒粒和铁珠一般,又粗又糙,可肚子又饥饿万分,只得闭着眼乱嚼乱吞,好不容易才吃下了半碗饭。樵夫吃罢饭后,搬过一方大石来挡住柴门。

    这时,月光照进小小的农院里,冷风一阵一阵吹得全身直打战战,远远传来猿啼狼嚎虎啸吼,太平公主本来就冻得打战战的身体这时因为害怕更加颤抖起来。也顾不得什么臭气熏人了,一头钻身进黑黝黝的茅屋。可没一会儿,太平公主还是被臭气熏得头痛脑胀,她感觉坚持不住了,可现实却是不能坚持也得坚持。

    屋子里只有一张床铺,樵夫让太平公主上床去睡,太平公主一看被面被里黑硬黑硬的,就坐在一只破凳子上出神。樵夫也就不客气了,躺下身去不过一会儿,就听得鼻息如雷。而太平公主却在此时此情此境地中,不觉回想起已往的事来。想自己幼年时,在中宗皇帝和则天皇帝的膝下何等风光,下嫁驸马薛绍的大婚之日,两个新人肩并肩儿坐在彩绣辉煌的车上,沿路彩树火炬,旌旗猎猎,护从如云,好似国庆一般。初嫁了的她,灿如三月桃花,与心上人在一起,痴情两依依,万不料晴空一声霹雳,薛驸马死了,她的心也碎了。改嫁武攸暨后,那彼此间深深的隔膜让她已成碎片的心,连最后的一点真情也被冷风吹走了。是的,从此以后她也如同母亲武则天一样放荡了,并且上手的男子越多,心中愈觉快意。太平公主想着想着就想入了神,也忘了自己此刻正坐在茅屋里,恍似又回到了自己势力最大的时候,田园万亩,宅第千间,何待的舒适,何待的享受。到如今,身败名裂,落在这荒野茅屋苟活性命。

    可怜她正回肠九转,想了又想,不觉东方已白,阳光照进屋子来,这才看清满地的柴草,满屋子的灰土,再看那樵夫伸手舒脚地睡在一架草床上。日光从窗棂中射进来,照在他眼上,把他从梦中弄醒了,一骨碌从床上翻身下来,搬开了大石,出得院子,走到溪边去洗了把脸,回身拿一个瓦盆,盛了一盆清水,送在太平公主面前,请她梳洗。

    就这样,樵夫照顾得十分用心,让太平公主的心情渐渐安稳多了,也渐渐感觉适应些了。再看看四山清秀,方圆幽静,她一生都处在富贵奢靡中,到此感觉别有天地。性情忠实身体强壮的樵夫白天依旧上山去采樵,太平公主在茅屋中闲着无事,就替他打扫打扫整理整理,也到溪头取一瓮水来,把窗户床桌揩抹一番。这是公主自出母胎不曾做过的事,如今做着,反倒觉得别有趣味。

    夕阳照在山顶上,年轻的樵夫又远远地唱着歌回来了。太平公主看他眉目间一片天真烂漫快乐无忧,不觉也受他的感染,快活起来。樵夫从柴草中捉出两只活兔儿来,拿到院庭心里去杀了,剥了皮,洗净了,放在土灶上煨起来,顿时肉香四溢,太平公主闻着不觉馋涎欲滴。兔肉煨着时,樵夫进屋去,打开床后的木柜,拿出一套粗布衣裤来抱着向太平公主憨憨一笑,然后向溪边走去。

    一会儿,樵夫从小溪里洗干净了身子,换了干净布衣,回来后忙忙煮饭,又把兔肉扯成小块,再支起那张板桌,再和太平公主对坐,默默无言地吃饭。饭后,樵夫从柴担上掏出许多芦花来,先把床上肮脏的被褥拿去,把那些芦花厚厚地软软地辅了一床,然后打开木柜,拿出一幅布来,遮住了芦花,于是一床很厚很软很纯朴的别致漂亮的褥子就成了。又另外拿了一卷干净的棉被来,叠在床头。看那被面上,虽是一方蓝布、一方白布地补缀着,却洗得十分清洁。然后樵夫把自己的被褥铺在地下,先去倒下睡了。

    太平公主被樵夫默默无语地做着的这一切,深深地感动了,回想自己从前任凭豪奴欺凌百姓,不觉心间愧得猫爪抓地一般难受,这种感觉也是她自出娘胎头一回体会到的,她怎么也不知道这种感觉居然是这样的难以忍受。这一夜,公主又是睡不着,不过她的心境和昨夜大不相同。

    睡不着的她听在地上睡的樵夫也不能安睡,不时有窸窣翻腾的声息。公主心中一动,就从床上坐起,她的一只雪白的小脚儿垂在了床沿下面来回悠荡着,悠荡没一会儿,忽然黑地里伸过一只手来,将太平公主的小脚轻轻握住,一缕热气伴着一缕患难真情就同时直钻入心头,于是四十多岁的她也暗地里伸过手去握住年纪不过二十刚出头的樵夫的手。年轻樵夫那强壮的身躯一个翻腾就上了床,两人直直恩爱缠绵了一夜。

    第二天,打定了主意就跟着樵夫过下半辈子的太公平主把自己随身插戴的珍宝珠翠金钗银簪全卸下来,统统交给樵夫,叮嘱他拿到城中去折卖了,估量最少也能卖得上万银钱;又把自己的身世也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樵夫一听说她原来竟是位公主,而且还是太平公主,惊得目瞪口呆,两眼定定地看着太平公主的粉脸儿,太平公主忙去拉住他,又把得了银钱和他逃到远僻地方住着、做一对长久夫妇的打算说了,樵夫这才快活起来,高兴得满屋子跳着笑着。然后两人又亲热了一会儿,樵夫才拿着那些珍宝进城去了。

    到底天网恢恢,这里太平公主正坐在茅屋中等候樵夫回来,闲着无事又拿起一件樵夫穿的破衲,坐在阳光下补缀着,忽然十多名连日四处寻查她的官兵一拥进屋来,一根绳子就把太平公主绑了个结结实实,任凭太平公主娇声啼哭却无人怜惜,横拖竖拽地拉出了山径,路旁停着一辆板车。

    进了京城,太平公主被囚禁在一间小小的黑屋子里,还不过天晚时分,黄门官就捧旨宣读,圣上赐太平公主自尽。接着一条白罗带就套在了为年轻有情的樵夫而泪流满面的太平公主的脖子上,两个太监上去用劲一绞,风流一世的太平公主就活活地被绞死了。

    第二天,又有一队兵士到南山茅屋中去搜捕那个天真单纯却善良真诚的年轻樵夫,却见一个全身干干净净粗布衣服的年轻男子,高高挂在屋脊子上,上吊自尽了。一搜他的身,发现怀里还有一包金银珠翠,不用说,这就是那个为报公主的一夜恩情而以死相殉的痴情的可怜樵夫了。

    可怜太平公主风流一世,阅人无数,都说她淫冶妖艳,殊不知那些攀附她的美貌男儿哪一个不是一边图着她的美貌一边享着她的富贵,到头来还是这个在患难中一夜缠绵的樵夫,待她以一片真情一片痴情一片爱情。

    玄宗皇帝赐死太平公主后,查明太平公主长子薛崇简却十分贤明,太平公主秘谋起事时,他曾竭力劝谏,以致惹怒了他母亲,喝令家奴把薛崇简打得皮开肉绽,倒在床上不能行走。

    太平公主死后,玄宗命人把薛崇简扶进宫来,当面劝慰了一番,复了他的官,且又赐姓李氏。

    ##大唐女人下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