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君穆宗为宦党所挟制,终日沉迷于酒色,最终贪图风流而死,曹国夫人成为千古罪人……
继位的敬宗更是荒淫无道,终致伪太监刘克明弑君……
朝臣用鲜血为文宗争来了皇位,可阉势已深,朝廷积弱难返,文宗在无权的无聊中误纳亲侄女……
精明武宗继任大统,但如花的劝酒美人小翠儿最终还是让他毙于杯中物石榴裙……
1、散愁终散志
自从宪宗大信神仙之术,四方常进奇异之物,以博取圣心,当然此时的他也果然以此而心欢的。
大轸国进贡重明枕、神锦衾、绿色麦、紫色米。大轸国在海东南三万里,是在轸星之下,所以称为大轸国。重明枕长一尺二寸,高六寸,洁白如雪,且如水晶闪闪,中有楼台之形,四方有道士十人,持香执简,绕行不休,称做行道真人,而楼台瓦木丹青,以及真人衣服簪帔,无一不精细完美,里外通澈,好似隔水视物。
神锦衾是用冰蚕的丝织成,方二丈,厚一寸,上有龙文凤彩,精细绝妙如天衣无缝,非人工所能完成,在大轸国中,用五色石砌成一池塘,采大柘叶饲蚕在池中。蚕初生时,细才如蚊蚁,游泳于水中,待蚕长成时,长有五六寸。池中种荷,荷叶茂盛。荷干挺直,虽大风暴雨不能吹折。叶大有三四尺,蚕经十五日后,就跳入荷叶中,吐丝成茧,形如方斗,自成五色。大轸国人取其丝织成神锦,又称灵泉丝。宪宗初见神锦衾,不禁对妃嫔们大笑道:“此区区小衾不足以被盖婴儿,岂能被盖朕体?”大轸国使臣在一旁奏道:“此锦是织水茧所吐之丝而成,若喷以水,则能倍宽,遇火则缩。”然后命四太监各执一衾角,用力拽着,又命人在衾面上喷以水,立刻宽至二丈,五色光彩,愈觉鲜明。而用火一薰,立即缩小如故。
绿色麦里外通明,颜色深绿,气息芬芳如粳米,人吃了以后,体量渐渐减轻,可以乘风飞行。紫色米则如巨藤,炊米一升,可得饭一斛,人吃了以后须发衰白的可变成黑色,且容颜不老。
接着,又有吴明国进贡常燃鼎、鸾蜂蜜二种。吴明国离东海数万里,须经过挹娄、沃沮等国才到。吴明国中的土地,宜种五谷,出产珍珠、白玉最多。据说此国中人,最讲礼乐仁义,从没有做盗贼的人,人人寿长可活至二百岁,且此国中人都解神仙法术,常常见有坐云车、骑白鹤的仙子在天空中来往。之所以来贡的理由,据臣下对宪宗皇帝讲,是吴明国王望见西方空中有黄气如盖,知道中国有圣人出世,于是就特遣使臣来进贡。
常燃鼎可容三斗之量,鼎身光润如玉、颜色纯紫,在鼎中煮食物,不用柴炭而能自熟,且食物香醇净洁,与平常釜中所煮的食物不同,久食此鼎中所煮之食物,可令人返老还童,疾病不生。
鸾蜂蜜是一种鸣声如鸾凤、身有五色的蜂所产,此蜂大者重约十余斤,筑巢在高山岩谷之中,最大的窠巢占地有二三亩。每年产蜜甚多,但每次取蜜,每一巢中,只能取二三合。如采取过多,就会有暴风惊雷等变异天气。鸾蜂蜜呈绿色,盛在白玉碗中,里外明澈,有如碧琉璃一样。久食也有长寿养颜的功效,且有聋哑残疾的人吃了,还能痊愈。宪宗很爱惜这两样东西,常将蜂蜜赐于后妃;又常与诸亲贵大臣用常燃鼎煮东西吃,君臣之间,甚是和乐。
2、宋氏姐妹假清高真媚俗
宪宗皇帝自迷信神仙之术后,常在空室中静坐,后来甚至到了为修成仙体,他摒去妃嫔,戒食稻米荤腥,终日以药饵瓜果充食,导致身体渐渐瘦弱。郭贵妃和郑淑妃再三劝谏,又亲自调弄食物进献,宪宗都拒不食用。
这时宫中未立皇后,郭贵妃权制六宫,名为贵妃实则处处行皇后之权。素有教养、贤德淑静的郭贵妃不禁为此忧愁万分,她对郑淑妃说:“万岁爷如此迷惑左道,必致妨碍圣体。为今之计,必须以先声色改易万岁爷的求仙心意。”
郑淑妃也很同意郭贵妃的看法,但环视六宫粉黛,却无一人有绝世容颜能怡情悦性的。于是郭贵妃就用自己的财帛,令中官四处访求有奇才的绝色女子,果然在贝州清扬县访得了据说美貌与才华都不凡且清高自许的宋氏五姊妹。
宋家长女名若莘,次名若昭,三女名若伦,四女名若宪,五女名若荀,据说她们个个有奇才个个是绝色,而宋若昭尤其美貌,且都在闺中,尚未字人。她们的父亲宋庭芬就很富才华,传授五个女儿经书文艺,又教以诗词歌赋,她们五个都在年未及笄时,就能文善章。宋若莘、宋若昭之文章尤其淡丽,其性性也贞静闲雅,不喜纷华之饰,远近闻其名,遣媒求聘者甚众。但宋若莘姊妹五人相约不嫁,愿以学艺扬名显亲。宋若莘著《女论语》十篇,其文气都是模仿《论语》体裁,以韦逞母宣文君宋氏代孔子,以曹大家等代颜闵;其间问答辞意,全是讲究妇道。宋若昭又注解之,一时乡党传诵,贤德之名四起,中官闻名而至,见到宋庭芬后多赠金帛相求,宋庭芬说:“我女都立志不嫁,我不能以富贵而屈之。”
中官于是只好拿若莘姊妹所著的书进献宫中,郭贵妃虽听说宋氏姊妹姿容均艳绝人寰,却又担心万岁已无情于女色,再漂亮怕也没用,郑淑妃于是想了个办法,将《女论语》薰以兰麝,乘宪宗不留心时,悄悄放在寝宫御案上。果然宪宗在夜静更深,闭目静修的时候,忽觉奇香触鼻,从案头传来,宪宗不觉心中一动,急忙近案寻觅,忽见一黄标锦盒,上写女论语三字。宪宗随手打开盒子,翻读了几页后,心中不觉肃然起敬。接下来宋氏五姊妹就在宪宗的高兴中被下了宣进宫的诏书。
也不必意外一向清高自许的宋若莘姊妹当然很有志气地告诉宣诏来使,皇帝如不以礼聘,我姊妹决不入宫;并且如屈我姊妹在妃嫔之列,虽死也不入宫。宪宗皇帝欲得宋氏五姊妹心切,听到中官无奈的转奏后,就令昭义节度使李抱真,捧着皇帝的圣旨并重礼到宋家去聘请宋若莘五姊妹进宫教读后妃,又拜宋庭芬为金华令。
宋昭莘五姊妹进宫后,宪宗命宫中后妃嫔嫱,都待之以师礼。又辟延秋宫为讲室,令后妃嫔嫱都跟着宋若莘姊妹诵读《女论语》。一时间六宫嫔嫒及诸王公主驸马,俱拜宋若莘、宋若昭为师,女弟子百余人,宫中成为女学堂。宪宗常高高兴兴地到学堂中游幸,只见粉黛云髻,济济一室,各拥一卷,娇声吟诵。这时的宋若莘容光端丽,仪态万方;宋若昭却又是美丽在骨,顾盼动人;宋若伦妩媚天成,宋若宪则娇艳照人;宋若荀娇憨袅娜,五姐妹个个令人神往。
给六宫嫔嫒及诸王公主驸马们讲完后,宋家这五个各有胜处的美丽姊妹就单独给宪宗一个人讲了,当然这种讲是围在宪宗左右,以谈笑为主,皇帝不过是偶问及经史大义、试以诗赋罢了。不久,他们六人就情意甚洽,宪宗先临幸了宋若昭,接着又临幸了宋若莘,宠爱甚深。
宪宗要将宋若昭、宋若莘姊妹二人册立为贵妃,心机颇深非平常女子能及的宋若昭再三辞谢,理由是:“进宫之初,原立意不作妃嫔,今因万岁情意不可却也不敢推,致成儿女之好,但妃嫔的封号是抵死不敢承受的。”宪宗无法,便下诏称宋若昭为学士,称宋若莘为先生。
宋若昭情意绵绵,宪宗在宋若昭宫中临幸的次数最多,宋若莘耽于翰墨倒也不计较。其他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姊妹三人不久也都承受了宪宗皇帝的雨露之恩宠,却都一样地不愿受妃嫔的封号。就这样,除宋若昭称学士以外,其他姊妹四人都称先生,这四先生一学士同样不多久就在内宫中权势甚大。
宪宗皇帝每日只顾了与这宋姓的五位美人周旋,果然把修道之事丢到脑后了,但他同时也把朝事荒废丢弃了。并且宪宗自从开了色戒后,在宋氏五姊妹外,又常常挑选后宫别的美女来临幸,一时间受到皇帝雨露宠爱的妃嫔甚多,共有二十余人,自然个个都是出落得美丽轻盈的年轻女子,她们有立为贵嫔的,有册为昭容的,数年之中这些美丽的宫眷共生了皇子二十人、公主三十二人。内中最得宠的宫眷,除宋氏五姊妹外,还有纪美人和郭贵妃。纪美人生子最长,名宁,宪宗时代的丞相李绛奏请立储,宪宗就立李宁为皇太子。
郭贵妃是郭子仪的孙女,她母亲就是那出有名的大戏《打金枝》中的女主角升平公主,当时升平公主的皇帝父亲果然没有偏心公主女儿,并且唐室公主从那时起都在婆家遵礼守制,至少李唐皇室的家法中就是这样要求他们的公主的。升平公主的女儿郭贵妃与宪宗皇帝原是中表兄妹,所以郭贵妃因为母家豪贵,当初一入宫就立为贵妃。郭贵妃生有一子一女,其子名李恒,后来也立为太子。
郭贵妃的女儿就是岐阳公主,生性贤淑的岐阳公主整个是她外祖母升平公主当年的一个完全相反的版本。宪宗皇帝因为过于溺爱岐阳公主,在女儿岐阳公主到了择婿年龄时,命历任宰相拣选朝中各公卿子弟,如有才貌出众清秀的,就作为驸马人选。可宪宗钟爱公主太深,足足选了一年都感觉不满意,最后太子司议郎杜悰让宪宗十分合意,又送入内宫,令郭贵妃与岐阳公主传见。
在岐阳公主的盈盈一笑中,而郭贵妃也见之大喜,宪宗皇帝这才舍得把女儿岐阳公主下嫁与杜悰为妻。成婚的那天,宪宗皇帝亲御麟德殿送岐阳公主出嫁,至于场面的豪华就不必讲了。但岐阳公主在杜家却从不自恃尊贵,孝奉公婆,敬事尊长,对杜家老少长幼不下数百人,岐阳公主一一以礼相待。
岐阳公主从不事奢华喧噪,婚后第二年,杜悰升任殿中少监、驸马都尉,又外放为澧州刺史。岐阳公主随驸马赴任,只带仆从十余人,奴婢都乘驴,且不准食肉。沿路州县铺张供事,概不领受。杜悰也因此十分廉洁,从无骄侈之色。
后来杜母抱病在床,岐阳公主昼夜侍奉,亲尝汤药;婆母病故,岐阳公主泣哭尽哀。岐阳公主在杜家二十余年,无一事不循法度遵礼仪,府中上下,人人称扬郭贵妃平日以礼道教养出了好儿女。
有女如此,郭贵妃所生的儿子遂王李恒不仅相貌端正,性情也温厚贤德,一如岐阳公主。后来太子李宁病死,宪宗皇帝就把他平日宠爱的三皇子遂王李恒立为太子。郭贵妃有儿李恒为太子,且她还是郭子仪的孙女,又是升平公主所生,宫中所有妃嫔再也没有比她身份更高贵的了,宪宗皇帝也对郭贵妃因此而另眼相看,因此郭贵妃颇招妃嫔们的妒忌,尤其是宋氏五姐妹,于是她们就齐心来倾轧郭贵妃。
不料元和末年,宋若莘一病身亡,宪宗很是哀痛,从此更加宠爱宋若昭,宠爱得无法再加恩时,就干脆令宋若昭掌管后宫记注簿籍的事,可宋若昭终日伴驾宴饮游乐,根本无暇顾及,就把这件可使后宫大权在握的差事交给了她的妹妹宋若宪、宋若伦二人分别掌理。
宋若宪得了这件差事后,同时也得到了后宫的大权,宪宗又进封宋若昭为梁国夫人,一时间她们姊妹在宫中的威权大极,宫中上自妃嫔下至诸媛,谁不趋奉孝敬她们,惟独郭贵妃不肯屈节来趋奉宋氏姊妹,惹起宋氏姊妹的怀恨,就在枕上席间温柔销魂的时刻,对着宪宗皇帝,竭力诋毁郭贵妃,说她私结大臣,阴谋大权。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姊妹三人为此用尽了妖淫媚惑,宪宗皇帝在她们身体上销魂颠狂之际,也深深地陷入她们的迷魂阵中去。
这一年,因正宫之位久空,群臣交章奏请立郭贵妃为后,因为母以子贵。却不料这一来,反而动了宪宗的疑心,因为宋氏姊妹所说郭贵妃私结大臣的那些话有了着落。宪宗不仅没立郭贵妃为皇后,反而把宫中一切大权都正式交给了宋若昭一人,于是宋若昭千方百计地哄着宪宗开心,至于铺张浪费暴殄天物那是在所难免的,更遑论什么玩物丧志了。
郭贵妃以前虽然名份上不是皇后,但却权制六宫,处处行皇后之权,以她的教养和贤德把后宫治理得和风细雨井井有条。现在郭贵妃倒是名符其实了,名为贵妃不是皇后,就处处也不得行皇后之权了,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她亲手引入室来的那五只美丽的母狼把后宫糟蹋得乌烟瘴气,却也无可奈何,空悔之,早晚矣。
可惜美人福薄,宋若昭得了几年的宠,也短命而死了。宪宗哀毁欲绝,无日无夜不在宫中淌眼抹泪。出殡那一天,任凭百官交章劝阻,宪宗仍是假用皇后凤辇,亲自执绋相送了宋若昭这最后一程。
宋若宪乘机终日追随着万岁,陪宴又陪寝,因为姐妹中她与宋若昭的面貌最相近,果然宪宗又把一腔痴情转移到了宋若宪身上,同时也又把掌管后宫的大权交给宋若宪一人。宋若宪在玩乐方面比宋若昭有过之无不及,宫中的铺张浪费暴殄天物日甚一日,宪宗皇帝也就越发地玩物丧志了。
年轻貌美的宋若宪、宋若伦、宋若荀三姐妹一面稳稳地把这位多情天子钳制进了她们的彀中,一面招权纳贿,外有神策中尉太监王守澄与宋若宪暗通声气,王守澄再和他手下的死党在朝中广结徒党,欺压良懦,所有朝中正直大臣,都被他们倾轧得不能安于职位,但惧于宋若宪姐妹们的淫威,都不敢吭声,惟独刚正不阿的宰相李宗闵、李德裕上殿奏参了王守澄勾通宫禁,狼狈为奸。无奈这时宪宗正迷恋宋若宪姊妹,自然常在宋若宪口中听说王守澄是忠臣良吏,美人的话当然比外面大臣的话可信,所以任凭李宗闵如何当面一谏再谏,宪宗皇帝总是一个不信,而一切奏章公文全由宋若宪一人掌管,见有臣工忠正劝谏的,她就把奏牍藏匿起来。
从此宪宗左右只听得佞妇小人的阿谀,愈加把皇帝弄得昏昏沉沉,更是常常地大量地赏赐这姐妹三人,同时宋若宪姊妹私得的贿赂也多得惊人,几乎人人都要来贿赂,就是驸马都尉也得贿赂她,仅驸马私送宋若宪的黄金就足有十万两。宋若宪暗地把所有钱财都运回清阳家乡,交给她父亲宋庭芬收藏,以预备他日出宫享用。因为宋若宪在宫中只有学士先生的名义,与妃嫔不同,皇帝去世后,一样可以出宫回家去享受富贵,这才是她们姐妹死也不肯封妃册嫔的真正用意,其心机之深真是神人莫测。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一向抓尖刻薄不容人的宋若宪姐妹居然不介意皇帝宠幸别的女人,她们在这方面一点点酸味都没有,而且反倒与诸妃嫔打通一气地迷惑皇帝,皇帝越早点死,她们自由逍遥的日子就会越早地到来,而宪宗皇帝识不破其神人莫测的深深心机,只管闻不到酸味,就更加宠爱这宽容大度的宋氏姐妹三人;于是后宫之中才会有二三十个美人一下子把皇帝包围起来,千娇百媚淫声浪态地招引得宪宗连日连夜地在宫中宴游淫乐,朝廷大事更是丢到脑后,果然宪宗皇帝的精力渐渐不济起来。
偏偏这个时候宫中养着的那群和尚道士,见皇帝迷于女色情欲,就背地里商量如何把万岁爷的心重新恢复到修佛学道上来,他们想到了贿赂宋若宪。
3、弑君乱朝纲
宪宗皇帝终日带领妃嫔在御苑宫殿中游玩,还恨玩得不畅快,就召度支使皇甫镈、监铁使程异,动用百万国库银两,大兴土木,建造了麟德殿、龙首池、承晖殿。
龙首池上建有一座龙宫,穷极奢华富丽精美,宪宗和宋若宪在里面住着。不多久住在龙宫里的宋若宪就有了身孕,于是那群谄媚佞臣都奏说若宪先生腹中的是龙种,待到十月一满,生下地的男孩果然品貌不凡,啼声宏亮。宋若宪趁宪宗欢欣不已的好时机忙说这是上天赐陛下的贵子,陛下宜为此子祝福。
然后宋若宪又轻轻松松地加了几句话,帮助宪宗皇帝成功地又回想起来昔日的那群和尚道士来了。于是自说自己能为人祝福延寿的方士柳泌和浮屠大通,就受命在宫中大设道场,做了三十三天法事,为这个新生的皇子祝福。
方士柳泌还献上一种名曰长生不老的春药,宪宗服下,感觉精神倍长,宪宗自恃精足力猛,日夜与后宫各妃嫔周旋寻欢。宪宗这时所宠的,除宋若宪外,还有章昭仪、吴左嫔、金良娣十余人,个个都出落得月貌花容,宪宗看看哪个都爱,如今仗着药丸之力,百战而不疲,得以雨露遍施,恩爱齐浓,每夜都要宣召了七八个妃嫔,那群美人果然被他哄个个欢喜人人开怀。
宪宗皇帝就在高兴之余特为柳泌在华清宫中建了一座炼丹室,宪宗常常陪着柳泌在室中修道炼丹烧汞。这些金块石块经丹炉烧炼后变成了仙丹,宪宗服下它,感觉效力十倍于药丸,好一阵子都会神气清爽,精神健朗。郭贵妃知道了,就极力劝谏德宗皇帝,说金石不合于人体,请万岁屏除金石,另求延年益寿之方。宪宗非但不听郭贵妃的话,反而再也不肯见她,任凭她如何求见也不照准,至于许多谏议大夫纷纷上奏章劝谏也是这个下场。
浮屠大通见柳泌得势,就也对德宗皇帝说佛法无边,凤翔法门寺塔上有一节佛指骨,如果陛下派京师高僧去把佛骨迎进宫来供养着,就定能得佛天保佑,万寿无疆。宪宗当即下旨京中各寺院主持僧随钦使大臣,前往凤翔法门寺恭迎佛骨。佛骨到京师之日,万人空巷,膜拜的男男女女拥塞了道路。
一代大儒、文章泰斗、刑部侍郎韩愈看宪宗皇帝只知迷信仙佛,把国家大事丢在脑后,就借迎佛骨的事,上了一道赤胆忠心的奏章:
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始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皞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其后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年,史不言其寿;推其年数,当不减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武王年九十三,穆王在位百年。当其时,佛法未至中国。非因事佛使然也。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以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
唯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舍身施佛,宗庙祭不用牲宰,尽日一食,止于菜果;后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浸灭。事佛来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当时美臣识见不远,不能深究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今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加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但以丰年之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如陛下,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信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信向,百姓微贱,岂宜更惜身命,遂至灼顶燔指,十百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唯恐后时,老幼奔波,弃其生业。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
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佛本夷狄,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道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使其身尚在,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岂宜以入宫禁?乞付有司,投诸水火,断天下之疑,绝前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固出于寻常万万也。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悉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
宪宗看了却怒责韩愈亵渎神佛,当即就要定他死罪。幸得丞相裴度主持公道,上书力言,说韩愈语虽狂悖,心却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宪宗还是怒不可遏,后又经崔群一班大臣再三恳求,皇帝这才念在诸位大臣和宰相的分上,把韩愈刑部侍郎的官革去,降为潮州刺史。
从此宪宗在宫中终日与僧道为伴,满朝文武不但没有人敢劝谏一句,反而顺着圣意,从朝到晚,东也求神,西也拜佛。而皇甫镈做得更到位,为让自己这个人人背后唾骂的奸臣名符其实,他领头儿奉宪宗尊号,称为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令四方度支使、监铁使多多进奉贺礼。于是一时间剥削得百姓们家破人亡,少壮流离,田园荒芜,磷火宵行孤鬼夜啼。
这时柳泌又合出酷烈的金石丹药,早就因贪恋女色而气力很不支的宪宗服下后,重又十分勇猛,于是柳泌得以被重用为待诏翰林。宪宗皇帝因服丹药太多,中了热毒,性情十分躁烈,一时怒起就会滥杀左右随侍的太监,内侍们人人自危,于是王守澄、陈弘志、马进潭、刘承、韦元素等太监就在暗地里密谋大事。
这时宪宗的亲信大臣各立党派,柳泌、皇甫镈一党,吐突承璀一党,太监王守澄、陈弘志等也结成死党,互相倾轧。宪宗只顾了沉迷于仙佛色欲,听任朝外大臣和宫中太监互相争权夺势。
私党林立,每党又各拥一皇子,各皇子皆有夺储君大位之心,于是各私党各皇子都在暗暗之中,急急地狠狠地谋划着运作着。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太子李恒一听说自己极有可能被谋废,自然非常恐慌,忙悄悄遣人去问计于母舅司农卿郭钊。郭钊进宫面见太子,劝道:“殿下只须存孝谨之心,静候天命,不必惶恐。”
不多几天就是元和十五年的元旦,群臣齐集麟德殿朝贺。宪宗皇帝的精神十分清健,赐百官在明光殿筵宴。席间君臣雅歌投壶,直至黄昏时候,才尽欢而散。不料第二天文武大臣就得到通知说皇上圣驾已经宾天了,大臣急忙入宫,走到中和殿前,殿内就是御寝所在,只见殿门外已由中尉梁守谦带兵执戟,环绕殿门,不放众大臣进去。遥望门里,那群管宫太监王守澄、陈弘志、马进潭、刘承、韦元素等各执剑怒目。陈弘志高声向门外诸大臣说道:“万岁爷昨晚因误服金丹,毒发暴崩。”
郭钊大声问:“大行皇帝可留有遗诏?”王守澄答道:“遗诏命太子李恒嗣位,授司空兼中书令韩弘摄行冢宰。太子现在寝室,应即日正位,然后治丧。”
措手不及中致使自己一派所拥立的二皇子澧王李恽难登大位的吐突承璀在极度失望中,大声怒问道:“昨天万岁爷还好好地饮酒欢乐,何以今日无病而崩?我们身为臣子,不能亲奉汤药于生前,也要拜一拜遗体!尔等怎么能在宫内挂剑拦住大臣!?”说着,他一手拉住他们这一党派所拥护欲立的二皇子澧王李恽的袍袖,就往宫里闯。执戟武士横戟拦住宫门,两下争闹起来,皇甫镈和令狐楚等见他们愈闹愈激烈,就上前竭力把吐突承璀和澧王李恽劝出宫来。
谁知第二天,吐突承璀和澧王李恽二人就在回府的半路上被人刺死了,满京师的人都传说是那群太监派刺客悄悄干的。这时宫中被众太监包围住,谁也不敢去把这消息去奏与新皇帝知道,吐突承璀和澧王李恽就这样白白地送了两条性命。而满京师的人传说得更盛的是,宪宗皇帝也是被太监刺死的。
那天黄昏时候,宪宗皇帝宴罢群臣回宫来,走到中和殿门口,就吩咐侍卫退去,只留两个小太监掌着一对纱灯,慢慢地走进宫来。刚走到正廊下,忽听屋中有男女调笑淫嬉之声,宪宗那已被丹药弄得十分急躁的性情顿时让他发起脾气来了,但他还没来得及怒喝一声,屋子里竟奔出一男一女来,男的在前面逃,女的在后面一边追一边不住声娇滴滴地唤着“小乖乖”,那男在前面假装逃着,却不住地回过脸儿去,向那女的笑着,意欲勾她再向前追。宪宗皇帝迎面走来,他们两人都没注意到,直到那男子竟与宪宗皇帝撞了一个满怀。
宪宗大喝一声,这一对男女方才站住。借着廊下的灯光,宪宗看清了,那男子是太监王守澄,那女子正是学士先生宋若宪。宪宗亲眼见到自己最宠最爱的人做出这种事来,气得话也说不上来,劈手就去拔出小太监腰上挂的剑来,向着宋若宪的酥胸就刺了过去。却不防背后王守澄也挥过一剑,且比他更快一点更早一步到位。
宪宗皇帝的腰眼上被深深刺了一剑时,而宪宗刺向宋若宪的一剑还停留在半空中。只听得宪宗皇帝“啊哟”地大喊了一声,一头栽倒在地就死了。
宋若宪一见惹了弑君的塌天大祸,顿时惊慌得“呀”地一声哭喊了出来。王守澄抢上一步,把宋若宪的嘴按住。他到了这个地步,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立刻把宫内一群有权势的同党陈弘志、马进潭、刘承、韦元素和中尉梁守谦等召集到密室里,足足商议了一个更次,最后决定,对外假说是皇上误服金丹中毒暴崩的,同时把皇上的尸体安放在龙床上,擦拭净了血污,又拿棉絮塞住腰间的伤口,外面罩上龙袍,停尸在寝宫里,谁也不放进宫来见皇上的尸体。
然后他们假借皇帝遗诏,宣召太子李恒进宫去,把他困留在东偏殿里,直待到皇帝棺敛已毕,太子李恒才得御太极殿,接皇帝大位,称为穆宗,改年号为长庆。
这一年是公元820年,从这一年开始,从这一代皇帝开始,从此李唐王朝皇帝的废立,都由宦官权阉们所操纵。
穆宗李恒即位后,尊穆宗生母郭贵妃为太后,于是郭太后被迎居兴庆宫,每遇朔望日,穆宗率领百宫到宫门上寿。每遇良辰节令,穆宗又率领六宫妃嫔,陪奉郭皇太后在御苑中游览宴饮。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