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说话法则-话不要说得太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不可太滑,话不可太圆。人太滑则无信义,话太圆则无意义。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冲撞别人,要学会表达歉意,丝毫不会有损自己的形象,相反,自己的形象会更加光辉。在谈话中,要学会团结大多数,不要自我孤立。谈话的时候,千万不要唯唯诺诺,也不要战战兢兢,这样只会让对方看不起你,而不会觉得你是在谦虚。人是因为有观点而存在的,没有观点,生活就失去了意义。

    人不可太滑,话不可太圆

    老狐狸认为人不可太滑,话不可太圆。人太滑则无信义,话太圆则无意义。有这么三个故事值得思考:

    韩昭侯有一天故意把一片剪下的指甲握在手中而假装遗失,严厉命令道:“剪下的指甲如果丢失是不吉利的,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于是近侍们在房间里到处搜寻,然而一无所获。“绝对不可能丢失。好好给我找!”一名近侍悄悄剪下自己的指甲交了出来。“找到了,在这儿找到了!”韩昭侯就这样知道了谁是说谎者。燕国曾有一位官至相国的名叫子之的人物。有一次,他正与部下交谈,突然问道:“刚才从门口跑出来的是匹白马吗?”显然,这是谎言。“没有,没有什么马跑出去呀!”“没有看见呀!”大家异口同声加以否认。但是,其中一位却走到门外,又来报告说:“确实有一匹白马跑了出来。”子之由此知道身边左右谁是不诚信之人。

    韩喜侯进浴池洗澡,发现浴池中有小石子,十分生气。于是召来近侍询问:“负责浴室的官员一旦免职,下一位继任的人选确定了吗?”“是的,确定了。”近侍小心地回答。“赶快召他到这里来。”继任者到来后,韩喜侯严厉责问他:“为什么往我的浴池里投放石子呢?”继任者无法隐瞒,只得招认实说:“负责浴室的官员被免职,我就可以取而代之。所以,才……”

    以上三个故事中的下属处事过于滑头了,实际上很多时候都不过是上级的一个小考验而已。

    其实,语言的奥妙就在于无论正说反说都是有道理的。但是这难免给人说得太圆的感觉,为人所不齿。

    西汉成帝刘赘在当太子时,他的叔父即在位元帝的弟弟中山王刘竟去世,刘骜参加吊唁,竟然没有一点哀恸的表示。元帝对此大为不满,认为像这样不仁慈的人,怎么能去供奉宗庙,作为老百姓的父母。眼看太子的地位难以保住,这时太子的监护人史丹先生急忙出来为太子辩解,他说:“这可不能怪太子,是我看见陛下过于悲伤有损龙体,所以特别叮嘱太子不要再在父皇面前表露悲伤之态,以节陛下之哀。”元帝听了此话这才恍然大悟。暗自自责自己差一点错怪了太子。认为太子并非不仁慈。

    是啊!太子如此“深明事理”,怎能不“仁慈”呢?也许史丹的辩解太天衣无缝了,竟使他没有悟出真相来。

    真正正直的人不喜欢那些太滑的人。

    唐朝武则天时期,庐江人郭霸经过数年投机结营,官至右台御史。他自称有“忠鲠”之节,实际上却是个好谀奸佞之徒。有一次,御史大夫魏元忠生病,在家里卧床休养,许多幕僚和下属结伴登门探视慰问。当大家向主人告辞离去时,郭霸却托故留了下来。面对一脸病容的顶头上司,郭霸脸上露出忧虑之色,要求看一看元忠便液,来判定他病情的轻重。元忠不肯,郭霸便再三请求,辞色恳切。元忠无奈,只好解下一泡尿来。郭霸端着尿认真观察,仍说看不出个究竟,于是提出要喝上一口尝尝滋味。魏元忠极力劝阻,郭霸则坚决要求尝一尝。元忠见此,不由疑窦顿生,便不再劝阻,郭霸将这些尿液尝了一口,品味再三方徐徐咽下,忽然兴高采烈地向魏元忠拱手道喜:“大夫的便液起初味甘,而现在味苦,可见,不要几天病就好了!”郭霸满心指望以此博取上司的欢心,谁知魏元忠为人刚直,看到郭霸的这种丑态,十分憎恶,很快就把这件事给抖露出去。结果天下人无不耻笑郭霸的卑琐无耻。人太滑,往往也得不到上级的信任。上级为树形象,往往将太滑的小人拿出来开刀。

    武则天当政时期,曾下诏禁止天下屠杀牲灵、捕捞鱼虾,弄得王公大臣宴请宾客也只好吃素席,不敢带有一点荤腥。有一天,朝中有个叫张德的人,官为左拾遗,一贯受到武皇的信任,在他儿子出生后的第三天,亲友、同僚纷纷前去祝贺。张德觉得席上都是素菜,心中实在过意不去,便偷偷派人杀了一只羊,做了一些带肉的菜,并包了一些羊肉包子让大家吃。也许是这些亲朋好友与同僚好久没有吃到荤腥味了,今见席上有肉,便来了兴致,把酒临风,猜拳行令,好不热闹。三个时辰过去,大家酒足饭饱,各自回去,张德心中自然也是十分高兴。不料,在他的同僚中有个叫杜肃的,官拜补阙,见席上有肉,以为违犯了皇帝的诏旨,顿生恶意,在临散席时,悄悄将两个肉包子揣在怀中,散席之后,便去武皇那里告了黑状。

    第二天早朝,武皇处理完政事之后,突然对左拾遗张德说:“听说你生了个儿子,我特向你表示祝贺。”张德叩头拜谢。武皇又说:“你那席上的肉是从哪里来的?”张德一听,吓得浑身哆嗦。他知道,违诏杀生,是要犯死罪的,故连连否认道:“为臣不敢!为臣不敢!”武则天见状,微微笑道:“你说不敢,看看这是什么?”说着,便命人将杜肃写的告状奏章和两个肉包子递给了张德。张德一见,面如蜡纸,不住地叩头点地说:“臣下该死!臣下该死!”此时告状的杜肃,站在一旁洋洋得意,专等奖封。武则天对这一切,早已看在眼中,稍稍一停,便对张德说:“张德听旨:朕下诏禁止屠杀牲畜,红白喜事皆不准腥荤。今念你忠心耿耿,又是初犯,也就不治你罪了。”张德听后高声喊道:“谢主隆恩!谢主隆恩!”而杜肃却惊得瞪大了眼睛。只听武皇又道:“不过,张德你要接受教训,今后如再请客,可要选择好客人,像杜肃这种好告黑状的人,可不要再请了!”一时间,张德感激得痛哭失声,诸大臣见武皇如此忠奸分明,不信谗言,用人不疑,便一起跪倒在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而那个告状的杜肃,在众人不屑一瞥的目光下,羞愧得无地自容,武皇“退朝”二字刚一落音,便赶紧溜掉了。

    杜肃向武皇告状,本是为了显示自己对主子的忠诚,维护武皇的威严,按理应得到封赏;张德违抗圣旨杀生,按理应当处以死罪。这本是铁板钉钉的事实,正当二人静声屏息等待宣判的那一刻,谁知武皇却幽默了他们一把:告状者遭到痛斥,违旨杀生者得宽恕免死:一个弄得灰溜溜的,一个被感动得痛哭流涕。于是一位忠奸分明、不信谗言、用人不疑的君主的高大形象便在众人心目中牢固地树立起来了。

    老狐狸认为,人是有骨头的,话是有原则的。人太滑,话太圆都不是好事。

    冲撞了别人,要表达歉意

    老狐狸认为,冲撞了别人,就应该表达歉意。表达歉意不但不会有损自身形象,反而会让自身形象更加光辉。

    古时的伟大人物都善于通过表达歉意来让自己的形象更加光辉。汤是商代的开国君王,在他当政期间,曾连续七年大旱。于是,他就剪下自己的头发和指甲作为自我处罚,并跑到神社去向上天祈祷。他对上天说:“你为何降灾于民众?难道是我施政有什么过错吗?或是使用民力太多?或是宫殿造得太多了?或者是有女人干预朝政?或者是我收受了别人的贿赂?或者是听信了别人的谗言?”这样一来,尽管天灾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但它能使老百姓认为“皇上圣明”的信任更坚定了。有了对帝王的信赖,老百姓就不会因灾而制造动乱。

    春秋战国时,秦穆公要派军队远征郑国。秦、郑之间还隔着一个强大的晋国。丞相蹇叔提醒秦穆公,这仗打不得。但秦穆公坚持要出兵。蹇叔的儿子白乙丙是出征的第三号将军。蹇叔送行时对儿子说:晋国人必然在崤谷设防,这一带是狭谷,你们必然死于这里,到时,我会到那儿去替你们收尸。秦军由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统领出发,半途遇到郑国的牛贩子弦高。弦高假称是郑国使者赶来犒劳秦军的,这样能使孟明视等认为郑国已有了准备,所以顺手牵羊灭了滑国,返师回国。果然在返回的路上,在崤谷中了晋军的埋伏,孟明视等三位大将被俘。后经晋文公夫人文赢说情,晋文公放了三位将军,让他们回到秦国。秦穆公听说三位大将已被释放回来,赶忙穿着素服,远远地到郊外迎接败将。面对归来的三人,秦穆公哭着说:“是我没有听从丞相蹇叔的劝告,使你们受败蒙辱,这全是我的罪过,你们没有罪!”于是,仍让孟明视等统领军队。

    秦穆公的罪己之术,不仅获得了秦国上下军政人员的祟敬,而且还使孟明视等三人为报答秦穆公的不杀之恩,更加死心踏地为他效力。

    三国时,曹操为了讨得人民群众对自己的支持,曾立下一条军令,军队不许践踏农民的庄稼,士兵行军凡踩坏麦田者,罪当斩首。所以他的士兵每逢麦田,总是下马扶着麦子走。一次曹操自己的坐骑受惊,踩坏了一大片麦子,然后,他把主管军法条例的官员叫来问道:“按照规定应该给我定什么罪呢?”这位官员说:“您是一军之首,还要统帅全军,知道错就行了,不能定罪。”曹操一本正经地说道:“军令是我制定的,我怎么能破坏呢?”他略沉思了一下又说:“我犯了法,本应同等治罪,但念我是主帅,还要统兵征战,又不能处死,怎么办呢?”说着,他便拔出剑来,割下了自己的一把头发,传令全军:“我犯了罪,理应斩首,但还要统兵,现在就以割发代首吧!”

    “割发代首”和“罪己”之术用意同出一辙。曹操运用此术,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一是使士兵知道,令行禁止,丞相的命令不能违抗;二是在士兵面前树起了以身作则的好形象,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三国时,曹操领兵追赶刘备。刘备领十多万老百姓,三千军马,向江陵进发。赵云负责保护老小。夜战之中,赵云与刘备的两位夫人和儿子阿斗失散,赵云便闯入曹军中寻找。他找到了甘夫人,把她送过长板坡,交给张飞。然后又返回头去寻找糜夫人和阿斗。在乱军之中,赵云单骑闯阵,危险万分。他杀了曹营中数名战将,终于在一堵被火烧坏的土墙的枯井边,找到了糜夫人和阿斗。此时,糜夫人已负重伤,不肯占用赵云的战马,便将阿斗托付给赵云;当她听见曹操军马向这个方向杀过来时,怕连累赵云和阿斗,便翻身投井而死。赵子龙不得已,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了枯井。然后将阿斗护在怀里,在万军丛中,左冲右突,奋力杀出,真可谓是虎口脱生。岂料等到赵云向刘备交付阿斗,并领罪时,刘备把阿斗接过来,扔在地上,骂道:“你这小子,差点让我损失一员大将。”赵云感动不已,刘备把战将看得比儿子重要,这使赵云以后更加以死效忠蜀汉。其实,这不过是刘备耍弄的罪己收心术而已。罗贯中特有诗为证: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至此,刘备耍弄的罪己收心伎俩昭然若揭。

    三国时,为了阻挡司马懿率领的魏国大军,诸葛亮任用马谡去守街亭。马谡本来十分聪明,诸葛亮七擒孟获时,就是马谡献计,主张对少数民族以攻心为上、攻城次之的策略。但马谡有些骄傲,所以诸葛亮派王平为副将随马谡一起去守街亭。马谡在山上扎营,王平提出异议,但马谡固执己见,结果被司马懿的军队包围在山上,断了水源,街亭失守。这在战略上造成极大的被动,诸葛亮正是在这种败势下使用了着名的空城计。诸葛亮本来很欣赏马谡之才,但这次马谡街亭失守,责任重大。他不得不挥泪斩了马谡。然后,诸葛亮向刘备的儿子刘禅上书,请求自贬官三等,来处罚自己这次用人的错误。刘禅是后主,拆开诸葛亮的表章,见诸葛亮责备自己:“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臣不胜惭愧,俯伏待命!”刘禅本不想准奏。但左右劝告丞相自请降职是为了今后便于统管三军,不然今后没有威信。于是刘禅同意,把诸葛亮从丞相降职为右将军,代理丞相事务。

    诸葛亮初出祁山,就吃街亭、箕谷之败仗,上表后主刘禅引咎自责,自贬三级,但实际上仍行使着丞相的权力。他这样做不但不会影响自己的威信,反而提高了他的威信;同时稳定了军心,也防止下属的不满。

    老狐狸认为,一个能表达歉意的人,往往意味着他的责任感强。责任感强的人自然能够得到别人的爱戴。

    要团结众人,不要自我孤立

    老狐狸认为,言谈举止中,要善于团结众人,不要自我孤立。

    隋炀帝谋夺皇位的过程就是个团结大多数的过程。隋文帝杨坚有五个儿子,都是独孤皇后所生。太子杨勇生性宽厚,但过于任性,不懂得如何讨人喜欢。杨坚素来节俭,见杨勇服用奢侈,心中不快。独孤氏是天底下第一妒妇,绝对不允许丈夫和后宫其他妃子有什么来往,甚至对儿子和大臣的事也不放过。杨勇有很多内宠,其中云氏尤得欢心,而对嫡妃元氏却十分冷淡。独孤氏为此忿忿不平。元妃不久病故,独孤氏怀疑是被云氏毒死的,派人专门调查杨勇有什么过失,想把他废掉。那杨勇竟浑然不觉,倒是远在扬州的晋王杨广,对其父母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了如指掌。

    杨广是杨坚次子,相貌俊美,生性聪慧,还在少年,就已有美名。后来南平吴会,北却匈奴,在兄弟之中,功名卓着。一次出外打猎,途中遇雨,侍从送上油衣,杨广却不愿穿:“士兵都淋在雨中,我又怎么能例外呢?”说得颇动感情,令随从感激不已。当他侦察到太子杨勇失宠这一秘闻后,为了迎合父皇母后之意,意图取代太子,便极力“矫饰”起来。首先他针对杨勇多内宠引起皇宫内外议论这一点,极力抑制了自己的欲望,显示自己对女色不感兴趣。

    他虽然也合法地拥有众多姬妾,但只和正式配偶萧妃居处。凡是有人前去拜访他,无论贵贱,他必定和萧妃亲自迎送,招待周到。所以,一时间连宫中执役的下人也无不称赞他仁孝。他还为此专门收拾了一间房间,陈设朴素,服役的宫女既老又丑,并把故意弄坏的乐器放在角落里,不让人掸去灰尘,表示这类东西他是从来不碰的。文帝和皇后来看他,他就在这间屋子中和他们相见,使隋文帝觉得他不好声色。他和杨勇同样拜在好色的登徒子门下,又兼习竖刁残忍的杀子之术,凡与姬妾生的孩子,从不留在世上,丢人现眼。独孤后还以为这个儿子不爱姬妾,对他的宠爱因此而与日剧增。同时,杨广又在暗中笼络大臣,通过杨坚最信任的仆射杨素,设计诬陷杨勇,把他定罪后打入大牢。这样,杨广终于如愿以偿,迁居东宫。

    杨坚病危时,杨广喜上眉梢,赶紧和杨素勾结,作登基准备,百忙中还不忘对其父亲宠爱的陈夫人施行非礼。杨坚知道后,方才醒悟,用手敲着床大骂:“这个畜生哪配继位,独孤坏了我大事!”派人立即召回杨勇。杨广先发制人入宫杀了父皇。第二天,杨广登基,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暴君隋炀帝。

    清末太监李莲英在帝、后斗争中,始终站在慈禧一边,维护后党的利益。但在表面上,他假装同情光绪。光绪被囚禁在瀛台时,慈禧派人送给他的饭菜,几乎都是馊臭的。李莲英常常以请安之机,偷偷地在衣袖中藏些糕点带给光绪,使光绪感恩戴德。在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皇室避难于西安的路上,李莲英见光绪衣着单薄,马上当着众人的面脱下自己的外套给光绪披上。一路上问寒问暖,照顾得尽心尽力。李莲英不仅对主子和大臣们很会恭维,对手下的奴才也善于“体恤”。

    慈禧六十寿辰时在颐和园中游园,由于工程紧张,有些建筑的装修还没竣工。李莲英为了使慈禧不致发怒,就带路绕道走,躲过还没修好的建筑。如果发现地面的方砖还没铺好,李莲英就紧走几步,站在缺砖的地方,用长袍遮盖,挡住慈禧的视线。他这些为下人遮掩过失的举动,确能起到收买人心的作用。

    老狐狸认为,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团结众人,千万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

    不唯唯诺诺,不战战兢兢

    老狐狸认为,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底气,有自信,不要唯唯诺诺,也不要战战兢兢,越是唯唯诺诺、战战兢兢的人越是无法取得谈话的最佳效果。

    古今中外,成功的政治家无不把高超的当众讲话作为实现政治目标的首要手段。他们机敏睿智、伶牙俐齿、巧发奇中、一言九鼎。为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或游说、或劝谏、或答辩、或谈判、或演讲、或辩论,均以说话水平导航政治风云,左右形势变幻。

    战国时,秦国吞并了韩、魏这两个大国之后,接着企图染指小国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到秦国交涉,同专横、凶残、贪婪的秦王进行了一场殊死的唇枪舌剑之战;痛斥了秦王的无理要求,打击了秦王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和主权。汉末,诸葛亮对刘备的“隆中对”,一席话将天下三分,奠定了蜀汉的基业;后又巧言游说江东,劝说了孙权与刘备联手共同抗击强大的曹操。

    孙子说:“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敌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他认为,不战而使敌人屈服,这是最高超的谋略。而高超的说话水平正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正如刘勰所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诸葛亮可谓中国历史上最擅于用“嘴”打仗的人物。《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关于他以口才制胜的故事。其中以第93回“武乡侯骂死王朗”最为典型。诸葛亮率师北伐,在渭河边与魏国大都督曹真的大军相遇。曹军中有一位素以舌辩着称的司徒王朗,他自请上前线作说客,劝降诸葛亮。在两军对峙的阵前,王朗摇唇鼓舌,引经据典,口若悬河,满以为诸葛亮听了这一席话,会“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想,诸葛亮不为所动,在言明自己北伐之因,分析了天下形势之后,话锋一转,直指王朗:“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曹军受挫,不战而屈。对此,后人有诗赞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春秋时,强大的秦晋两国联合进攻弱小的郑国。在敌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之时,郑大夫烛之武只身缒城而下,往见秦穆公。他以其卓越的说话水平分析形势,陈说利害,终使其心动而撤兵,以一言救一国,当众说话在战争中的作用据此可见一斑。

    在谈话过程中,不唯唯诺诺,不战战兢兢,就有机会凭借高超的说话水平而战胜敌人。

    公元前218年,位于现在北非突尼斯的迦太基奴隶主阶级的军事统帅汉尼拔,为防止罗马帝国的步步紧逼,先发制人,出兵罗马。势力强大的罗马根本不把汉尼拔放在眼里,集结数万大军准备一举歼灭之。但汉尼拔却出其不意地远征,率领6000精兵绕过罗马军阵地,翻越阿尔卑斯山,突然出现在山南的波河平原上。汉尼拔指着眼前坚固的罗马城堡,慷慨激昂、义无反顾地对他的士兵发表了即兴演讲——《我们在这场战争中是主动者》。在这番演讲鼓舞下,迦太基士兵一鼓作气,一战破城。罗马执政官弗拉米尼闻讯率大军赶来援救,又遭士气大盛的迦太基军伏击,几乎全军覆没,弗拉米尼也阵亡,罗马全国震动,处于覆灭边缘。从此,15年之内不敢与迦太基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依靠“闪电战”,在占据了苏联大片领土后,为彻底打败苏联,于1941年10月下旬集中11个师的优势兵力,从西、北、南三面包围苏联首都莫斯科,扬言10日内攻克。临危不惧的莫斯科军民奋勇抵抗,在11月7日这天照例在红场隆重举行“十月革命”庆祝活动。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以大无畏的雄伟气魄,在红场的列宁陵墓上,检阅红军队伍,并发表了气壮山河、振奋人心的演说,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斗志,坚定了誓死保卫首都的决心。结果,历时月余,希特勒先后撤换了30多名高级指挥官,甚至自任总司令,不仅未能突破莫斯科防线,而且在损失50多万人后,反而后退300公里,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打破。

    老狐狸认为,在说话中不唯唯诺诺,不战战兢兢并非一天可以成就的,需要长期蓄养心中的浩然之气。我们要想在言谈中取得胜利,就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不断地提高自己讲话的水平。唯唯诺诺、战战兢兢,只能表明我们心中缺少底气,只能说明我们个人水平和能力有限。

    适当唱些反调,话语才有意义

    老狐狸认为,适当提出不同意见,话语才有意义。如果一味地迎合,不但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容易失去机会。

    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李隆基仓皇西逃,行至马嵬坡,发生了兵变,杨国忠被杀,杨贵妃也被迫自缢。此时,不仅天下大乱,李隆基身边也发生了一场大变乱。李隆基决意西行蜀地,而他的儿子、太子李亨却以“父老挽留”为由,与他分道扬镳,留在了关中。史学家们认为,太子不愿再随父西行,是故意制造出来的假相。因为,长期以来,太子与父皇之间有着深刻的矛盾,李隆基并不赞赏李亨的个人才能,认为他不是理想的皇位继承者,也没有让位的打算。如果太子跟随父皇去到蜀郡,今后自己太子地位能否保住,是难以预料的。所以,马嵬坡事变之后,正是跟父皇分道扬镳的好时机,也正是争取权力的好时机。此时不走,更待何时?果然,在此分手后的两个月,李亨取代了他老子,登上了皇位。

    其实,一个人无论做了什么,只要有人持不同意见,都是说得过去的。

    魏将乐羊奉文侯之命去攻打中山国,而他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君就拿他的儿子做人质逼迫乐羊退兵,乐羊没有听从他的话,结果,中山君就烹调他的儿子做成肉汤给他送去。乐羊在军帐下将肉汤一饮而尽,然后,率兵攻打,一鼓作气就灭了中山国。文侯接到捷报时对大臣堵师说:“乐羊为了本王,竟忍痛吃了他儿子的肉,这是多么忠心啊!”堵师回答说:“连儿子的肉都敢吃,这样的人将来对他还会在乎谁的性命呢?”

    乐羊率军凯旋归来,文侯对他大肆犒赏,但对他却怀有了戒心。

    乐羊吃子肉,魏文侯认为这是为主尽忠,可大臣堵师却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认为乐羊“连儿子的肉都敢吃,将来他还会在乎谁的性命呢?”乐羊本是想博得君王的好感,但却适得其反,以有功见疑。

    齐国人孙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兵学的鼻祖。他因内乱逃到吴国,把自己着的兵法敬献给吴王阖闾。阖闾说:“您写的兵法十三篇,我都细细读过了,您能当场演习一下阵法吗?”孙武回答说:“可以。”吴王又问:“可以用妇女进行试练吗?”孙武又答道:“可以。”于是吴王同意派出宫中美女一百八十人,让孙武演练阵法。

    孙武把她们分成两队,叫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担任队长,每人各拿一把戟。孙武发令问道:“你们知道你们的心、左右手和背的部位吗?”她们都回答说:“知道。”孙武说:“演习阵法时,我击鼓发令,让向前,你们就看着心所对的方向;让向左,就看着左手所对的方向;让向右,就看着右手所对的方向;让向后,就转向后背的方向。”她们都齐声说:“是。”规定宣布后,便陈设斧钺,并反复宣布军法。

    然后孙武便击鼓发令向右,宫女们却嬉笑不止。孙武说:“规定不明确,口令不熟悉,这是主将的责任。”于是他又重新申明号令,并击鼓发令向左。宫女们仍然嘻笑不止。孙武说:“规定不明确,口令不熟悉,这是主将的责任;现在既然已经明确了,你们仍然不服从命令,那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说罢,就要斩左右队长。

    吴王站在观操台上,看见孙武要杀他的两个爱妃,大为吃惊,急忙派人向孙武传令:“我已经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我没有这两个爱妃,连吃饭也没有味道,希望不要杀掉她们。”孙武回答说:“臣既然已经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主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说完就杀了两个队长示众,并用一名宫女担任队长。重新击鼓发令,宫女们按鼓声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下起立,一举一动完全符合要求,没有一个人敢发出声音。

    孙武派人报告吴王:“队伍已经操练整齐。大王可以下台观看,任凭大王想让她们干什么,哪怕是赴汤蹈火,也能做到。”吴王说:“请将军停止操练,回到客台休息去吧,我不想下去看了。”孙武说:“大王只不过是喜欢我书中的词句,但是并不想照着去做。”

    吴王知道孙武善于用兵,任命他为将军,同伍子胥等人一起帮助自己经国治军。孙武在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战争中,充分显示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屡立大功,使吴国扬名于各诸侯国中。他还给我们留下一部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并因此而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兵学的鼻祖。

    老狐狸认为,一个人不坚持己见,总是迎合上级或者附和别人都容易被人轻视,他说的话就显得毫无意义。

    人有观点,所以存在

    老狐狸认为,在与人谈话中,必须有自己的观点,不要人云亦云。同时,更不要拘泥于说话的技巧,而要学会善于变通。说话有观点,其本质就是要有主见。

    不要总是从常理出发,如果总是从常理出发,人们容易猜测到自己的心思,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也就在别人的意料之中。说话时候,必须有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哪怕遭到很多人反对,有些时候也是必须坚持的。

    汉光武帝统治时期,大将高峻人强马壮占据高平,当地人民只知有高峻,而不知有刘秀。刘秀决心除此祸患,于是派寇恂率军讨伐高平。临行前寇恂请示光武帝:“是要讨伐他,还是招降他?”

    刘秀道:“能招降最好,不然就剿灭他的全军。”

    寇恂领了圣旨,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赶到高平边界,驻扎下来。高峻得知寇恂领命来镇压自己,便派军师皇甫文出城拜见寇恂,以便探探朝庭的口风,与此同时,他让城门高度戒备,不允许任何人随意出入。

    皇甫文来到寇恂军帐后,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寇恂见其态度傲慢,心中不禁暗暗生气,问道:“见了本将军,为何不跪?”

    皇甫文拍手大笑:“跪你?就是刘秀在此,我也不跪,何况你一个武夫!”

    寇恂拍案大怒道:“你们这群乱臣贼党,不为江山社稷立功,反而危害人民,抵触朝廷,罪大恶极。本应斩首示众,诛灭九族,念当今皇上仁慈,只要你们肯投降,朝廷定会从宽处理的!”

    皇甫文还没听完,便已笑得蹲在地上。众武官皆被皇甫文的这种行为激怒了,都大声呵斥道:“这成什么体统,像你们这种人,即使朝廷招降了你们又有什么用?”

    皇甫文听到这里,立即止住了笑,站了起来,用手指着寇恂嘲讽道:“你不敢攻城吧?刘秀小儿没给你命令,你这小官岂敢乱来?”

    寇恂冷冷一笑,对皇甫文说道:“本将军攻不攻城,我想你是看不到了!”

    皇甫文惊了一下,故作镇定地问道:“你说什么?”

    “来人啊!”寇恂一声大喊:“把这个狗头军师给我拖出去斩了!”众武官们忙拦阻道:“将军,两兵交战,不斩来使!”

    皇甫文连声道:“是啊,是啊!将军难道没听过吗?”

    寇恂没有听取众人的劝告,命两个武士把浑身颤抖的皇甫文拖了出去,并告诉皇甫文的副使道:“回去告诉你的上司,皇甫文已被我斩了,若投降就赶快投降,若不降就等着我的军队攻城!”

    副使忙跑回去告诉高峻,高峻害怕了,当日就大开城门投降了寇恂。众将领向寇恂贺喜,顺便问他:“当日来时,高峻严守城池,一点也不像投降的样子,为何杀了皇甫文他就这么快投降了呢?”寇恂解释道:“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他让皇甫文来营中见我,言辞态度很傲慢,是想试试朝廷到底是招降还是剿灭。如果不杀皇甫文,高峻一定以为朝廷是来招降他们,这样他们就有恃无恐,杀了皇甫文,他才知道我们的决心,所以才这么快就投降了。”由于没有费一兵一卒,寇恂便降了高峻,光武帝知道后甚是高兴,赐寇恂黄金万两,并加官晋爵。

    在这个故事中,“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是常理,大家都认为应该这样做。但是寇恂并没有遵循,他根据顽敌会因此变得更加顽固不化的判断,毅然地坚持了自己的观点,最后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古时候的圣人在说话做决定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观点,很少因循守旧。有些事情,即使看起来特别不合情理,对于他们来说,也丝毫没有损害他们的声誉,反而让他们更加光辉。

    西周时候出现了一件怪事:有两个名望很高的人,一个叫狂裔,一个叫华士,他们上不臣天子,下不友诸侯,耕川而食,凿井而饮,在当时享有十分高的声望,人们都称他们为大贤人。姜太公被封到齐国,到了营丘以后便请两个人出来做官,然而这两个人不愿意出山,姜太公再三邀请,这两人就是不出。于是姜太公立即诛杀了这两个人。周公旦不明白,于是他立刻派遣使者前来责问此事:“这两位都是天下难得的贤士,你为何要把他们杀掉呢?”姜太公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现在如果有一匹马,是一匹千里马,天下最好的。但是,用马鞭抽它,它不愿意前进,用上好的马料喂它,它又不肯吃——它是一匹无法控制的马。对于这匹马,即使是最笨的奴仆也不会将它作为脚力,这两个人就是这样的马匹。他俩宣称不愿臣服于天子,因此我没有办法让他们臣服;他们又不愿和诸侯交往,我也没有办法驱使他们;他们自己种粮食来吃,自己掘井求水来喝,完全不求于人,因此我也没有办法用赏罚来打动他们。他们不要名誉,不要禄位,虽然说是天下难得的贤哲,但对天下却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他们既不能为国效力,也不能为国尽忠,因此留着他们也没有用处。而且先王统治臣民,所使用的不外乎爵、禄、刑、罚,现在这两个人居然对这四种手段都无动于衷。如果听任他们不服兵役,不缴捐税而扬名于国内,那么我对国人就无法交代了。如果所有的人都去学习模仿他们,那么国家就成为一盘散沙。只有杀掉他们,让大家都知道,我不需要那种不被好饲料诱惑,也不怕马鞭子抽打的千里马。我也要让大家知道,我将严惩那些自命清高,不把赏罚放在眼里的所谓贤士。这就是我杀掉他们的理由。”

    少正卯和孔子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孔子的门人三盈三虚,都是少正卯在鼓惑。孔子当了大司寇以后,便立即诛杀了少正卯。子贡对孔子说:“少正卯是鲁国十分有名的人物,先生却杀了他,先生不觉得有些不妥吗?”孔子说:“没有什么不妥当的,人有五恶,只要得其一君子就要诛杀他,而少正卯却是五恶兼而有之,是小人中的小人,所以不得不杀。”

    华士兄弟和少正卯之所以被杀,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人高调,但是不向政权低头,喜欢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姜太公和孔子杀了这三个人并不掩盖他们的光辉,反而使得他们的形象更高,后人称赞两人做事有魄力。而华士、狂裔和少正卯三个人却逐渐被人遗忘,几乎没有人同情他们。

    老狐狸认为,人有观点,所以存在。在与人谈话的时候,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坚持自己的观点。让这些观点成为自己谈话的本质,而不应该是那些谈话技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