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0岁到半岁宝宝啼哭的主要原因
0到半岁的宝宝时不时地还会哇哇大哭,频繁的“曲项向天歌”,不但让爸妈心烦,更让爸妈疑惑,宝宝到底是渴了?还是饿了?是冷了?还是热了?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答案吧。
1、饥饿或者口渴是宝宝啼哭的主要原因
吃饭和喝水,是人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活动。宝宝不能说话的时候,必然会用自己的方式告诉爸爸妈妈:“我渴了”或者“我饿了”。
饥饿,是宝宝啼哭的最主要原因。
没有满月的宝宝,当他们无法忍受饥饿的时候,就会开始哭起来。如果妈妈细心地观察宝宝,就不难发现,宝宝在饥饿难耐的时候,会发出一种类似“要饭”的声音,这时候宝宝的哭声特别有节奏感,而且声音由小到大,认真听却给人有气无力的感觉,并且宝宝会重复一定的模式,往往会先短促地哭一阵子,看看有没有吃的出现;没有,继续短促地哭,就好像在说“饿啊,饿啊”,如果这个时候,妈妈把手指放在宝宝的嘴唇上,宝宝会立刻叼住妈妈的手指,用力吮吸;如果这时候还没吃的,宝宝就会不管不顾,嚎啕大哭了。
其实,妈妈与宝宝之间天生有一种感应,那就是,宝宝饿得受不了的时候,妈妈乳房中的乳汁也涨得满满的了。
当宝宝因为饥饿而嚎啕大哭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给宝宝喂奶,只要妈妈的乳汁充沛,只要十几分钟,宝宝就可以把小肚子吃得饱饱的,打完嗝之后,就可以把宝宝放在小床上,让他舒舒服服地睡一觉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很多妈妈的奶水并不充足,甚至没有奶水,那么应该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吃饱了呢?
如果喂奶之后,把乳头或者奶嘴放进宝宝的嘴巴里面,宝宝还会吸吮,那就说明,宝宝还没有吃饱,需要添加婴儿奶粉。
因口渴而哭闹
当宝宝口渴的时候,妈妈可以会看见宝宝的嘴唇发干,起皮,而且会很烦躁,大多数宝宝还会不停的用舌头舔小嘴唇,这就等于宝宝在告诉妈妈:“妈妈,我好渴啊!赶紧给我水喝!”这个时候,只要妈妈小心喂给宝宝水喝,宝宝就还会立刻停止哭闹。
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是不用额外喂水的。因为母乳里面含有足够的水份来满足宝宝。但是,如果宝宝所在的环境比较干燥,例如:长时间的开着暖气或者暖风的房间,或者干燥多风的秋天,尤其在夏天,宝宝常常会因为口渴而烦躁不安。适量的喂水可以缓解宝宝的干渴。但是妈妈们要注意,喂给宝宝普通的温水就可以,千万不要因为担心卫生问题而喂宝宝纯净水或者蒸馏水,这样会导致宝宝的抵抗力低下。
吃奶粉的宝宝更容易口渴,对这样的宝宝,妈妈更应该关心。
2、宝宝啼哭原因之二——吃撑了
0到半岁的宝宝,只要把乳头放进他们嘴巴里面,就会拼命的吸吮,根本没有“饱”的概念。很多新手妈妈不了解情况,明明宝宝的肚子鼓得像个西瓜,还给宝宝喂奶,不把宝宝撑到才怪呢!
有些妈妈给宝宝冲奶粉的时候,生怕宝宝营养不够,把奶粉冲得浓浓的,这样不但容易撑到宝宝,在宝宝吃完奶之后,还特别容易口渴。
那么,怎样判断宝宝是因为撑到而哭闹的呢?
在妈妈喂完奶或者正在喂奶的时候,宝宝突然尖声哭闹起来,而且两腿乱踢,小手乱打,同时还伴随着吐奶的现象。当妈妈把宝宝抱起来的时候,宝宝会哭得更加厉害,有时还会伴随着呕吐。摸摸宝宝的肚子,会发现宝宝的肚子又涨又硬,像个西瓜。这就表明,宝宝是因为吃撑了而哭闹。
那么应该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吃饱了呢?
1、一般来说,宝宝十几分钟就可以吃完一顿“饭”,如果时间超过20分钟,就有可能撑到宝宝。
2、喂奶的过程中,宝宝冲着妈妈笑,吮吸的力度减小,甚至吐出奶头,也说明宝宝吃饱了。
宝宝吃撑了,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办呢?
因为无论是妈妈的乳汁,还是冲饮的奶粉,都不是固体食物,所以,当宝宝因为吃撑了而哭闹的时候,爸爸妈妈不用可以去哄宝宝,因为哭闹可以消耗宝宝的热量,促进宝宝消化。但是爸爸妈妈应该注意的是,吃撑了的宝宝往往会出现吐奶的现象,爸爸妈妈应该防止宝宝因为呕吐而被呛到。
3、宝宝啼哭原因之三——疼啊疼
跟“皮糙肉厚”的成年人相比,“细皮嫩肉”的宝宝更容易感受到疼痛,而且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婴儿时期总是受疼挨痛,长大后的宝宝往往会脾气暴躁,情绪异常。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常见的磕碰之外,以下几种原因也会让宝宝难受,甚至疼痛。
很多的时候,稍微的鼻塞,咽喉疼、感冒发烧或者肠胃不和,都会让宝宝十分的不舒服。但是,宝宝的忍耐力却很差。所以,只能用哭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痛苦。
当宝宝生病的时候,哭声无力,而且时间长,声音古怪,仔细听听,哭得有点“磕磕绊绊”,有的时候还哭不出来,像金鱼一样,只会张嘴。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应该立刻带宝宝去看医生。
宝宝在吃奶的时候,往往会吞下很多的空气,这样,就会造成宝宝肚子疼,也会引起宝宝哭闹。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让宝宝打个嗝,就可以了。
应该怎样让宝宝打嗝呢?
爸爸妈妈可以把宝宝放在腿上,或者让宝宝趴在肩上,轻轻拍打宝宝的后背,宝宝自然就会打嗝了。
很多性格敏感的宝宝,更容易感受到疼痛,而且会哭起来没完没了。爸爸妈妈不应该因为心烦,而制止宝宝的哭闹。爸爸妈妈应该给宝宝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温暖,常常安抚、鼓励宝宝,让宝宝逐渐变得坚强起来。
爸爸妈妈应该怎样缓解宝宝的疼痛呢?
对成年人来说,止疼药是缓解疼痛的最快最好的办法。对于宝宝来说,白糖水对于止疼,有神奇的效果。
甜味可以给人带来镇静作用,而且能给人带来幸福感和安定感,自然能够缓解宝宝的疼痛。
当宝宝因为疼痛哭闹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用手指或者奶嘴蘸点糖水滴进宝宝嘴里。也可以用手指蘸点蜂蜜,抹进宝宝嘴巴里。
4、宝宝啼哭原因之四——累啊累
看见这个题目大家会很惊讶,宝宝又不工作,怎么会累呢?宝宝累了是什么样子呢?怎样让累哭了的宝宝不哭呢?
其实宝宝的劳累,很多时候是大人们造成的,明明宝宝要睡了,大人们却在唧唧呱呱聊天,或者你一下,我一下的逗宝宝玩,让宝宝想睡都睡不成,不哭才怪呢!
宝宝累了是什么样子呢?
大多数时候,爸爸妈妈很容易看出宝宝累了,累了的宝宝往往会睡眼惺忪,还会哈欠连连。个别的宝宝还会哭闹,拼命想翻身,甚至还会屈身,有的宝宝还会踢腿,或者小手无力的乱抓。当宝宝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说明宝宝易筋经累了。如果大人不管,继续喧闹吧,或者仍然“一厢情愿”的逗宝宝玩,宝宝就只有用嚎啕大哭表示抗议了。
宝宝累的时候怎样哭呢?
当宝宝因为累而哭的时候,哭声特别激烈,节奏带有颤抖和跳跃,还透出一种不耐烦的情绪,同时还会用小手揉眼睛,一般情况下,劳累引起的哭闹大多的时候会持续10到30分钟,宝宝越累,哭得声音越大,时间也越长。
怎样才能让宝宝停止哭泣呢?
当宝宝累哭了的时候,妈妈应该立刻保持屋子的安静,同时播放些轻柔缓慢的音乐,让宝宝神经放松,们自然也就不哭了。
妈妈应该认真观察宝宝,一旦宝宝出现疲劳的迹象,就赶紧安静下来,让宝宝尽快入睡。为了宝宝的健康,最好让宝宝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每天在宝宝临睡前半小时,就让屋子里面安静下来,让宝宝在安静的环境中放松自己,逐渐进入睡眠。
如果宝宝过于兴奋,或者睡不着,可以用本书前面的办法哄宝宝入睡。
如果宝宝长期因为疲劳而哭泣,很可能会造成宝宝神经衰弱,即使睡着了睡眠质量也非常差。这样,会严重影响宝宝的成长和发育。
5、宝宝啼哭原因之五——怕啊怕
宝宝天生就对很多东西有一种恐惧感,例如:凶猛的动物,鞭炮的声音,陌生人的脸等等。很多的时候,宝宝会因为害怕而哭泣。那么,什么东西会让宝宝害怕呢?妈妈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宝宝受到惊吓呢?对于因为惊吓而哭闹的宝宝,妈妈应该怎样安抚呢?
宝宝受到惊吓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类:
1、在宝宝完全没有精神准备的时候,巨大的声响会吓到宝宝。例如:在宝宝耳边猛然大声说话,剧烈的鞭炮声等等。
2、睡眠中受到惊吓。例如宝宝在车里睡觉,道路的颠簸就会吓到宝宝
3、妈妈强迫宝宝做一些事情,例如:宝宝不喜欢洗澡,但是妈妈不管三七二十一,猛地把宝宝放进浴缸里面。
4、被新奇古怪的东西吓到。例如:动物园里的河马,老虎等等。
5、营养不良导致宝宝容易受到惊吓:当宝宝的身体缺乏营养的时候,往往就容易受到惊吓。
爸爸妈妈应该怎样减少宝宝受到的惊吓呢?
1、保证宝宝营养均衡充足,避免宝宝因为营养不良而容易受惊。
2、爸爸妈妈应该认真观察宝宝,尤其在宝宝睡觉的时候,不要在房间里面喧哗。
3.爸爸妈妈不要强迫宝宝作他不喜欢的事情,有些事情,即使必须要做,例如洗澡,可以用比较委婉的方式劝说宝宝。
4.不要带宝宝去过于拥挤、喧闹的地方,一旦宝宝在热闹的地方哭闹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把宝宝带回家。
爸爸妈妈应该怎样安抚受惊的宝宝呢?
当宝宝受到惊吓的时候,妈妈可以拥抱宝宝,妈妈的怀抱可以带给宝宝莫大的安全感,也可以像抚摸小狗一样,抚摸宝宝,这样的抚摸也具有很大的镇定和安慰作用。
6、宝宝啼哭原因之六——刺眼的光亮
爸爸妈妈不难发现,晚上的时候,宝宝明明睡得好好的,爸爸妈妈一打开电灯,宝宝就很快醒来,然后哭闹不止,这是怎么回事呢?
光亮对于宝宝的眼睛有什么刺激呢?
我们在电视中常常会看到,在抢救塌方掩埋的人员时,被抬出来的人都被蒙上了眼睛,很多医生也禁止记者对准伤员拍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在黑暗的环境里,瞳孔会放大甚至散开,当突然遇到光亮的时候,眼睛就会感到刺痛,甚至会被烧伤。“细皮嫩肉”的宝宝更是敏感,
宝宝的眼睛还没有发育成熟,娇嫩的宝宝的眼睛受不起任何的刺激。黑暗当中,宝宝睡得好好的,爸爸妈妈突然打开电灯,宝宝肯定会感觉不舒服,甚至疼痛。自然,就会大哭起来。
爸爸妈妈应该怎样照顾宝宝,让宝宝的眼睛不受强光伤害呢?
当宝宝在夜里睡觉的时候,爸爸妈妈尽量不要开灯,即使开灯,灯光也要暗淡一点,而且要尽量离宝宝远一点。
很多父母,因为担心宝宝的安全,常常彻夜开灯睡觉,这种做法也是十分错误的,在灯光下睡眠,必然会导致宝宝的睡眠质量低下,长期下去,还会影响宝宝身体以及智力的发育。
第二节 半岁到一岁的宝宝为什么更爱哭
很多老年人会告诉年轻的爸爸妈妈,宝宝越大越不爱哭,可是,很多宝宝在半岁之后,比以前更爱哭了,这是为什么呢?
1、宝宝用眼泪表达抗议
我忍无可忍啦!
当宝宝哭闹的时候,爸爸妈妈赶紧要看一下,是灯光太刺眼了?还是电视声音太大了?是人们说话的时间太长了?还是周围有什么奇形怪状的东西让宝宝害怕了?
很多时候,当妈妈给宝宝创造一个安宁的环境之后,宝宝就会停止哭泣。
我可能受伤了!
如果宝宝的哭声像汽笛一样尖锐猛烈,妈妈应该立即检查,是宝宝被床栏杆卡住了?还是衣服或者袜子的线头挂到了宝宝?或者是灰尘迷了宝宝的眼睛?只要排除这些因素,宝宝自然就会停止哭泣。
赶紧给我换尿布!
“皮薄肉嫩”的宝宝对干湿的感受特别敏锐,当干爽的干尿布变成湿答答的水蒲团的时候,宝宝肯定就会不答应了。宝宝因为尿布问题而哭闹的时候,往往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1、小手会向小屁股摸过去,同时嘴里发出“恩恩”的声音。
2、全身扭动,好像在试着寻找一块干爽的地方让自己躺下。
当宝宝出现上述的表现之后,妈妈就应该第一时间检查,是不是尿布已经湿透了,只要及时给宝宝换上干爽的尿布,他就会停止哭泣。
让宝宝睡湿尿布,不仅仅会让宝宝哭哭闹闹,经过科学家观察发现,即使尿布的吸水性再好,长期睡湿尿布的孩子,更容易得。
我饿了,怎么还没有东西吃!你们要饿死我啊!
这个时候,宝宝往往会用很低的声音哭泣,但是哭的声音特别有节奏,而且会循环重复一组“音节”。很多新生爸妈对这种声音低沉的哭泣并不敏感,认为宝宝在“无事哭”,其实,这个时候,宝宝已经饿得没力气哭了。把宝宝饿成这个样子,真是为人父母的失职啊!
根据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宝宝是不是饿哭的,一旦判断宝宝是饿哭得,那就别犹豫了,赶紧给宝宝喂奶吃吧。
2、哭泣是宝宝的获取宠爱的一种小伎俩
宝宝跟普通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而且宝宝也能够感受到大人的息怒哀乐。时间久了,宝宝就会找到一个规律,每次哭完闹完,总是能够得到妈妈的爱抚、或者甘甜的乳汁,这样次数多了,宝宝自然就会把哭闹当成博得爸爸妈妈同情的一种小伎俩。面对宝宝的小伎俩,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办呢?
“磨人精”的心理需求
有些宝宝特别让人心烦,只要身边没人,就会扯开嗓门,大声哭泣,这些宝宝往往被人称为“磨人精”或者“爱哭鬼”。“磨人精”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
宝宝的性格越敏感,对社会,对环境适应的能力也越差,也越容易形成“磨人精”。“磨人精”的哭声一般比较低,而且声音很小,往往还都是只打雷不下雨,这时候,如果仔细观察宝宝,会发现宝宝哭得时候还伴随着其他的动作,例如:用眼睛盯着奶瓶,用手指指着好玩的玩具,或者对大人伸出手来,希望大人拥抱他。只要大人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立刻会停止哭泣。所以,爸爸妈妈应该给“磨人精”的宝宝更多的关爱,给宝宝更多的安全感,这对宝宝树立稳定的情绪,以及健全的人格有着很大的影响。
用哭声吸引爸爸妈妈注意
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时候,爸爸妈妈常常会因为工作的忙碌,而疏忽了宝宝,加上很多育儿书籍片面强调对宝宝“自立”能力的培养,必然会让宝宝出现“感情饥饿”。很多时候,宝宝为了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就会大声哭啼,让爸爸妈妈赶来照顾自己。
当宝宝因为“感情饥饿”而哭闹的时候,往往哭声响亮,同样也常常是干打雷不下雨。此时,只要爸爸妈妈多多的抱抱宝宝,或者抚摸宝宝,宝宝的感情得到了满足,自然就不会哭闹了。
用哭声获得妈妈的拥抱以及安全感
很多的时候,宝宝明明看上去哭得很伤心,但是只要妈妈把宝宝抱起来,宝宝立刻就会停止哭泣。这是为什么呢?
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妈妈应该认真回想一下,是不是很长时间没有拥抱宝宝了?如果答案是“是”。那说明,宝宝哭闹,只是为了得到妈妈的拥抱,以及感受被妈妈拥抱的安全感。
有的时候,妈妈难免会担心,常常抱宝宝会惯成宝宝很多坏毛病,关于“一哭就抱”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拥抱宝宝的时候,只要掌握好时机和频率,就不会惯坏宝宝。
3、爱哭的宝宝更健康
很多妈妈可能记得,宝宝出生的时候,如果不哭,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家人,都会感觉特别紧张。虽然哭闹会让爸爸妈妈十分心烦,但是哭其实意味着宝宝的身体健康。那么,哭对宝宝有什么好处呢?哭闹过少对宝宝有什么危害呢?爸爸妈妈应该怎样应对宝宝的啼哭呢?
哭的好处
宝宝健康的啼哭声音洪亮,而且时间非常短暂,爸爸妈妈可以感受到宝宝的生机和活力,哭完之后,宝宝无论是精神还是食欲都特别好。而且在宝宝健康的哭完之后,宝宝的面色红润,皮肤颜色粉红。对于这种哭泣,爸爸妈妈无需理会,因为这种啼哭,对于宝宝的身体非但没有害处,反而有不少好处。
虽然,宝宝大多数时候用哭泣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发泄自己对于生活的不满,但是,很多的时候,宝宝往往是用哭闹作为和外界联系的一种方式,宝宝常常会用眼泪来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从而让自己受到照顾和爱抚。
对宝宝来说,哭闹的时候,是锻炼肺活量的最好的时机,哭闹可以使宝宝的胸腔增大,肺泡扩张,充分锻炼宝宝的呼吸肌,使得宝宝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育。同时,在哭闹的时候,宝宝可以得到比以往更多的空气,有利于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宝宝身体的成长和发育。
现在的爸爸妈妈热衷于宝宝学游泳锻炼身体,或者引导宝宝在床上挥挥小手,伸伸小腿。却往往忽视“哭”这一最基本、最简便、也是最安全的运动。“哭”可以消耗宝宝吸收的多余的热量,达到身体营养的均衡。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哭也是宝宝的一种语言,宝宝的啼哭,不仅可以促进身体的发育,还可以促进宝宝智力的发育,尤其对今后语言的发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妈妈可以每天定时让小宝宝哭一会儿。当然哭闹的前提是室内空气新鲜,氧气含量正常,不可以让宝宝在狭小封闭的空间哭,这样容易造成窒息,并且在小宝宝没有任何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哭,确定没有危险的时候,就可以把宝宝安顿好了:开哭!
没有适当哭闹的危害
很多爷爷奶奶见不得宝宝哭,一哭就哄,或者想法制止宝宝哭,但是,如果宝宝得不到适量的啼哭,那么宝宝的体内多余的营养得不到消耗,而且肺泡以及呼吸器官得不到良好的锻炼,无法充分发育,甚至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同样会受到阻滞,将来宝宝身体发育肯定受到影响,抵御疾病的能力也会有所下降,到那时候,哭的不是宝宝,而是爸爸妈妈了。
应对宝宝的啼哭
爸爸妈妈不能剥夺宝宝哭闹的权利,并不是说眼睁睁看着宝宝哭得死去活来,却不去管他们。每次宝宝哭泣的时候,爸爸妈妈应该在第一时间检查宝宝的情况,看宝宝是渴了,还是饿了?是不是哪里受伤了,是不是生病了,还是需要换尿布?
如果宝宝只是想要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和抚摸,那么不用把宝宝抱起来,只牵牵他的小手、和他说说话即可。有的时候,用手或者柔软的手帕为宝宝擦眼泪,也是重要的安抚宝宝的办法。
4、缺钙的宝宝半夜爱啼哭
缺钙引起的夜间啼哭
有些半岁以后的宝宝经常夜晚啼哭不止,白天的表现也不如以前活泼,可是又没有其他疾病。很多老年人,由于受迷信影响,认为宝宝在夜间哭闹,是有鬼怪附在宝宝身上,所以经常在家门外贴上一张“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的字条,认为这样宝宝就会好转。显然这种方法是不会有效的。其实,宝宝夜哭的现象,大多时候,是由于宝宝身体缺钙引起的,
宝宝缺钙的表现
由于宝宝生长发育非常快,并且进行的户外活动少,太阳照射量也不足,即使宝宝不缺乏营养,却经常会因为钙质吸收不充分而导致缺钙。宝宝缺钙的时候,常常会有以下几种症状::
① 无论温度如何,宝宝总是频频出汗,尤其在睡眠中,后脑勺会大量出汗,后脑勺的湿润,导致宝宝频频摩擦枕头,时间长了,宝宝的后脑勺或出现斑秃……
②宝宝精神暴躁,易怒,但是不如以前活泼,也不如以前精神,而且任何事物,都很难引起宝宝的兴趣。
③常常会半夜惊醒,然后哭个没完没了。
④正常情况下,一岁左右,宝宝就开始长牙了,而且前囟门开始闭合。如果宝宝缺钙,长牙就晚,而且囟门很难闭合。
⑤各个肋骨的软骨上面,往往会出现珍珠样的增生,这些增生会压迫宝宝的肺部,造成宝宝呼吸困难,很容易患上气管炎和肺炎。
如果宝宝身体缺钙严重,全身都会很软。而且肚子常常会积攒气体,像个大青蛙一样。还有的宝宝,脊柱发育不良,往往就会形成驼背。
给宝宝补钙
爸爸妈妈应该如何给宝宝补钙呢?
第一,在阳光明媚,而且不炎热的天气,带宝宝到室外活动。老奶奶们常常告诉我们:“多晒太阳可以长大个儿。”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使皮肤内的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是促进钙质吸收的重要元素。尤其是在春秋的时候,爸爸妈妈更应该趁着宝贵的阳光,多带宝宝去外面逛逛。
第二,口服维生素D,促进钙质的吸收。
现在的宝宝食物当中并不是缺乏钙质,还是无法吸收,所以,父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之下,为宝宝添加维生素D,以促进钙质的吸收。同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宝宝添加一些补钙的药剂。但是要注意,补钙的药剂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尽量不要随餐服用,以免食物影响钙质的吸收。
5、为什么宝宝一吃奶就哭闹
好多半岁以后的宝宝一直吃奶吃得好好的,但突然有一天,宝宝就是不想吃奶了,甚至看到奶瓶就哭闹。爸爸妈妈绞尽脑汁哄宝宝吃奶,但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虽然这个时候宝宝的吃奶量比宝宝平时吃奶的量要少,但是宝宝却没有生病,
宝宝厌奶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生理性厌奶
大多数宝宝均属于生理性厌奶,半岁之前的的宝宝,饿了就会闹着吃奶,而且吃得很“英勇”,体重也增长的特别快。但是半岁之后,宝宝就不再一鼓作气地吃奶,而是一边吃一边玩,听到周围有声响、有人走动,就停止吃奶。个别的宝宝甚至把妈妈的乳房或者奶嘴当成了玩具,只玩不吃。
还有不少宝宝,根本连奶碰都不碰,一看见奶酒变脸,妈妈喂给他们的果泥,蔬菜泥、米粉以及各种蛋奶糊糊却吃得高高兴兴,有滋有味。
但是妈妈不用担心,宝宝的这种厌奶却只是暂时性的,这种厌奶被称为“生理性厌奶期”。在生理性厌奶期,虽然宝宝吃奶吃得很少,但是,只要宝宝的的发育基本不受影响,而且精神不错,智力发展也正常,妈妈就不用过分担心。
身体内部调节厌奶
很多的时候,宝宝忽然拒绝吃奶,是因为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摄入了大量的母乳或者婴儿配方奶粉。宝宝无法消化这些东西,只能拒绝吃奶,慢慢消耗体内多余的营养。
身体内部调节造成的厌奶,就更不用担心了,而且更不能硬让宝宝吃奶,否则很有可能造成宝宝的呕吐,甚至会导致母子关系的恶化。
当宝宝身体内部调节而厌奶的时候,妈妈应该尽量用清爽一点的食物代替乳汁,例如:菜汁、米粉、蛋奶糊等等,但是要注意,这些食物的浓度不能太高。否则也会让宝宝感觉不舒服。连续喂几天的替代食品,等宝宝把身体里的多余热量消化完,自然又会喜欢吃奶了。
贪玩厌奶
明明到了吃奶的时间,但是宝宝还是舍不得放下自己的玩具;即使在妈妈的督促下,勉强吃奶,也是有一口没一口的吃奶,稍微有一点响动,就会停止吃奶,眼睛骨碌碌的四处乱转;有的时候,还会一挺身,或者使劲向上一窜,让妈妈心经肉跳。
出现贪玩吃奶的现象,其实不是坏事,这表明,随着宝宝的智力发育,宝宝由单纯的只关注自己的吃喝,发展到了关注周围的环境。
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就要想一些对策,以调整宝宝吃奶时的情绪,不要在宝宝玩得开心的时候给宝宝喂奶吃,尤其不要让宝宝在吃奶之前,做一些剧烈的运动。最好在吃奶半个小时之前就让宝宝渐渐的平静下来。同时,在喂宝宝吃奶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以免干扰宝宝吃奶,让宝宝不能安心进食。
因为喜欢吃辅食厌奶
说实话,宝宝吃了半年的母乳了,终于有一天,吃到味道完全不一样的食物了,宝宝当然会胃口大开,以前甘甜的乳汁也失去吸引力了。面对宝宝因为爱好辅食而拒绝吃奶的现象,妈妈不用太担心,可以由着宝宝的兴趣,让宝宝选择自己爱吃的食物,如果担心宝宝的营养不够,可以用母乳搅拌宝宝喜欢吃的米粉或者糊糊,做出营养而又可口的食物,满足宝宝的需要。只要宝宝的胃口开了,自然慢慢就回找回对母乳的兴趣。
其实,很多的时候,宝宝厌奶,并不是真正的不想吃奶,只是对乳汁的容器感到了厌烦。同样是一瓶奶,装在奶瓶里面,宝宝一口不吃,但是换个奶瓶,却吃得美滋滋的。所以妈妈一定要认真观察,对症下药。
值得注意的是,当宝宝对妈妈的乳汁再次感兴趣的时候,不能一次性喂太多的奶,应该慢慢的来,将喂奶的量逐渐的增加,直至恢复原来的奶量。
6、如何让宝宝不再哭
当宝宝又哭又闹的时候,爸爸妈妈是应该让宝宝哭一会儿呢?还是应该立刻放下手头一切事物,赶紧哄宝宝呢?新手爸妈肯定都有这样的经历:小宝宝哭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哭,而且怎么哄也哄不好。
爸爸妈妈应该如何应对哭泣的宝宝
经过研究发现,哭,不仅仅能够锻炼宝宝的呼吸肌和肺泡,增加肺活量,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哭还可以释放压力,缓解不良的情绪。
如果爸爸妈妈可以明确宝宝哭泣的原因,尤其当宝宝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而妈妈没有答应造成的哭泣的时候,爸爸妈妈暂时不用安抚,可以由着宝宝哭闹一会儿。但是,如果宝宝哭个没完没了,爸爸妈妈就要插手了,否则会导致宝宝呕吐甚至声带受伤,即使哄过来,也是上气不接下气,呼哧呼哧地换半天气,才能缓过来。
如果宝宝哭个死去活来,却找不到原因,那么,很可能是宝宝病了,爸爸妈妈应该赶紧带宝宝去看医生。
如何让宝宝快速停止哭泣
每个宝宝都有“软肋”,只要找好对策,用对方法,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哄好宝宝。以下几种方法,可供新手爸妈一试:
1、将宝宝用柔软的毯子裹好,轻轻拍打宝宝的后背,拍打的节奏要和妈妈的心跳相同。
2、把宝宝放进摇篮,轻轻晃动,慢慢宝宝就会安静,渐渐还会睡着。
3、把宝宝横放在妈妈肚子上,用手小心的按摩宝宝的背部,让宝宝放松,自然就不会哭了。
4、把宝宝放在澡盆里,并给宝宝洗个一起洗个舒服的澡也是制止宝宝哭泣的一种方法,洗澡时可以在澡盆中滴几滴精油,香气可以制止宝宝的哭泣……
5、把宝宝抱在怀里,抱着他来回走动,因为小宝宝特别喜欢和大人有亲密的身体接触,高兴了的宝宝自然也就不哭了。
6、给宝宝放点轻柔缓慢的音乐,既能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还能放松宝宝的神经。
7、如果以上种种办法都不管用,那么爸爸妈妈可以找爷爷奶奶,或者家里其他人看一会儿宝宝,宝宝看见新的面孔,因为好奇,自然也就不哭了。
8、如果爸爸妈妈想尽一切办法,都不能制止宝宝的哭泣,那就别犹豫了,赶紧带宝宝去看医生吧。
第三节 如何让一岁到一岁半的宝宝哭得更健康更顺畅
哭泣对于宝宝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但是,如何让宝宝哭得健康,哭得流畅呢?一岁到一岁半的宝宝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感情,那么妈妈需要处理的问题也就更多了,为什么宝宝的哭声会传染呢?为什么宝宝会钟情与毛绒玩具呢?身为妈妈的你,知不知道,很多的时候,宝宝只是因为无聊才会哭闹?既然哭泣不是坏事,那是不是宝宝哭得越多越好呢?宝宝的哭声跟生病又有什么关系呢?现在就让我们一一解开谜底。
1、为什么宝宝看见别的宝宝哭,也会一起哭
宝宝的哭声有传染性
宝宝的哭泣有传染性。临床上观察发现,如果婴儿室里有一个正在哭泣的宝宝,往往容易引起室内其他宝宝跟着一起哭泣。宝宝们的哭声是宝宝们最初的信息交流方法,可以说是宝宝们语言的“初级阶段”。当一个宝宝哭泣时,同处一室的其他宝宝会感染到他的难过情绪,最后演变成室内的宝宝们集体大声哭闹的情况。
小宝宝的同情心和模仿能力
一般来说,哭泣的传染源是“由大传小”,年龄大点的宝宝哭了,小点的宝宝就会去主动学习,跟着一起哭起来。这种情况是由于年纪小的宝宝具有强烈的模仿欲望,他看到年纪大的宝宝哭泣,于是就会跟着去模仿,一起哭起来。
宝宝一岁之后,感情比以前更加丰富,并且学会了思考,宝宝明白,其他宝宝之所以会哭泣,是因为他们遇到了伤心的事情。然后以自己的角度去猜测这个宝宝为什么哭泣,甚至天真地把自己的妈妈找来给哭泣的宝宝。小宝宝比成年人具有更强的同情心。他们的感受力特别敏锐,往往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同龄人的哭恼。如果年龄小点的孩子先哭了,宝宝就会产生同情心,把别人的痛苦误以为是自己的,从而也会跟着他一起哭泣,也有的宝宝会因为同情心而对别的宝宝进行安慰。
内心的不安全感
小宝贝因为年纪还小,他并不明白其他的宝宝为什么会哭泣。但是当他看到其他宝宝哭的时,即使自己没有伤心、烦恼的事情,心里也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于是跟着一起哭泣。就像成年人也是一样的,在某种比较沉重的环境或场合中时,心情也会跟着沉重起来。所以其他的宝宝哭闹时,自家的宝宝也会跟着一起哭起来。
妈妈们应该如何应对宝宝哭声的传染呢?解决的办法
当宝宝遇到这种情况时,爸爸妈妈可以用其他的办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比如,可以给宝宝一些玩具陪他一起玩耍,也可以和他一起唱儿歌,或者放音乐给宝宝听。这样就会缓解宝宝的情绪,让他停止哭泣。
爸爸妈妈可以把宝宝抱出去,远离正在哭泣的宝宝,这种方法是最有效的。如果屋内有别的宝宝在哭泣,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宝宝去室外转一圈,等到屋内的宝宝不再哭闹时再回来,这样自家宝宝就不会跟着其他宝宝哭泣了。
,让宝宝感觉到你就在他身边,你会保护他,给他一种安全感。这样宝宝就不会因为别的宝宝大声的哭闹而感到不安了。
每个孩子都希望别人把他当大人看,你也可以用和同龄人说话的口气与宝宝对话,让他知道哭泣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他也能很快安静下来。
2、宝宝为什么钟情毛毛熊?
好多妈妈都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自家的宝宝很是钟情某一个毛毛熊或者其他的毛绒玩具,受委屈了抱着它哭,高兴了也抱着它,甚至会一个人抱着毛毛熊,咕咕唧唧地对它诉说一天的事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宝宝喜欢抱着毛毛熊的原因
1.把它当作心灵的慰藉。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在为工作而奔波,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宝宝,让宝宝承受着亲情的缺失。由于长时间得不到亲情的安慰,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送给他毛毛熊的人在他心中是个特别的人,而他对这个人很依恋,就有可能把他送的礼物当作一种心灵的慰藉。
2.把毛毛熊当做依靠。由于缺乏安全感,宝宝可能会把毛毛熊或其他事物当作控制心理害怕的“救命稻草”,比如宝宝晚上睡觉的时候或者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等,这些都会让宝宝感到紧张,进而产生恐惧心理,这就需要借助毛毛熊等物品来帮助自己缓解害怕的心理。长此以往,毛毛熊慢慢地就变成了宝宝的依赖物。
宝宝长时间地抱着毛毛熊,渐渐地就赋予了毛毛熊一种特殊的意义,甚至这个毛毛熊会被当成宝宝宝宝唯一的好朋友。宝宝会把受安慰的模式和毛毛熊结合在一起,于是就会有刚开始提到的受到委屈就想要抱着毛毛熊哭,或者高兴也要抱着毛毛熊。时间长了,宝宝就很难再摆脱他这个不真实的“伙伴”,甚至会有过多地依赖毛毛熊的行为。
怎样改善这种情况
大多数时候,爸爸妈妈不用可以纠正宝宝依恋毛毛熊的行为,只要注意毛毛熊的干净卫生即可,如果宝宝过分的依恋毛毛熊,爸爸妈妈就应该想办法,纠正宝宝的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爸爸妈妈应该尽量的多多陪伴自己的宝宝
宝宝不是你饲养的宠物,不是只给他提供吃的,穿的,他就能够快乐健康地长大。对于宝宝来说,爸爸妈妈陪伴在身边的安全感以及幸福感,是任何物质都无法代替的。只有宝宝得到了爸爸妈妈更多的关爱,他们才不会感到孤独和焦虑,更不会从“物品”的身上寻求情感的慰藉。
2.爸爸妈妈要多拥抱和抚摸宝宝,给他安全感
父母的拥抱对宝宝来说是天下最好的礼物。拥抱和抚摸不一定要在夸奖宝宝时给予,不要等到宝宝做了好事才去拥抱他。爸爸妈妈应该经常拥抱宝宝,尤其是宝宝在感到不安和紧张时,更是要多抱抱他。因为父母的拥抱对宝宝来说,是父母对他爱的表示,就像是在告诉他:我在就你身边,我永远爱你;有我在,什么都不用怕……
3.经常给宝宝更换玩具,让他摆脱对单一玩具的依赖
在平常的生活过程中,爸爸妈妈要不断地变换宝宝所玩的玩具,比如说,先让宝宝摆弄一会儿积木,再让宝宝自己操纵遥控飞机,也可以把宝宝带到户外,让宝宝看看五颜六色的景物,分散宝宝对于毛毛熊的注意力,让他知道,还有很多的东西比毛毛熊好玩,时间久了,宝宝自然可以摆脱对于毛毛熊的依恋……
3、宝宝用哭泣表达需要(比如需要帮助打嗝、排便等)
虽然一岁半的宝宝已经开始学习说话,但是宝宝由于语言能力有限,很多的时候,也只能用哭泣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愿望。
打嗝
哭声:宝宝的哭声连续、短促,说明宝宝是因为打嗝而难受。
对策:妈妈用手摩擦宝宝的背,同时轻轻拍打宝宝即可,同时注意,要给宝宝的小肚子保暖
想睡了
哭声:用颤抖的声音哭闹,而且哭声当中透出来一阵阵的不耐烦,同时还用小手揉眼睛,这就说明宝宝已经很困,要睡觉了。
对策:妈妈应该让宝宝周围的环境迅速安静下来,同时还要将灯光调暗,尽快让宝宝入睡。
不舒服
哭声:宝宝的哭声先强后弱,而且声音错乱,很可能表明宝宝在难受。
对策:很多的时候,宝宝的难受不一定需要去医院,妈妈可以帮宝宝翻个身或者给宝宝把把尿,都会让宝宝停止哭泣。
肚子胀气
哭声:宝宝边哭边把弯曲身体,而且会把脚丫向胸部弯曲,头向肚子弯曲,这就说明,宝宝的肚子里面有胀气……
对策:让宝宝趴在妈妈的膝盖上,轻轻摩擦宝宝后背,或者让宝宝平躺,按摩宝宝的胃部即可。
冷了
哭声:宝宝的嘴唇紫红,哭声低沉而且颤抖,全身向一起收缩,哭泣的时候身体很少活动,手脚冰冷,这就说明宝宝是因为寒冷而哭闹。对策:妈妈可以时不时的摸摸宝宝的小手小脚,如果宝宝手脚发凉,就说明宝宝需要添加衣物或者被子了。虽然宝宝的哭声都有自己的规律,但是每个宝宝的哭声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爸爸妈妈应该在平时认真观察宝宝的习惯,仔细聆听并且辨别宝宝的差异,如果有困难,就在奶奶或者姥姥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到了宝宝嚎啕大哭的时候,心思忙乱,更无法辨别宝宝的哭声了。
4、宝宝爱哭,也许是太无聊
说实话,宝宝每天除了睡就是吃,所以宝宝每天的生活很简单,不无聊才怪呢,无聊了,想跟人说说话却没人理,而且没抓没挠的,拿什么打发时间呢?哭着玩吧!
没人理我我就哭很多人认为宝宝不具备感情,其实,宝宝也会寂寞,也有交流的渴望,当宝宝的交流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肯定会心里烦躁,然后哇哇大哭起来。这时候宝宝的哭声比较有特色,先是发出像叹息一样的几声缠绵悠长的哭声,而且这种哭声,来自于喉咙底部,如果爸爸妈妈还不理他,就开始大哭了。
解决的办法
这时候,爸爸妈妈要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给宝宝以关注,可以拍一拍、抱一抱他。妈妈可以轻轻哼唱经常给宝宝听的歌,或者把玩具拿出来和宝宝一起玩,很快,宝宝的精神就能镇定下来。当宝宝哭个不停的时候,最好把宝宝抱起来,放在妈妈的左胸处,让宝宝听到妈妈的心跳声。爸爸妈妈在在给宝宝洗澡、擦婴儿油的时候,轻轻地哼歌,抚摸宝宝,让宝宝有宝宝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长久的玩耍或想办的事情办不到
爸爸妈妈在忙自己的事情时,有可能会把宝宝放在床上给他一个玩具让他自行玩耍,时间一长宝宝就会感到厌烦。因为宝宝对一件事物的注意力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很快就需要新的事物来吸引他的目光,否则可能会因为无聊而哭闹。有时宝宝也会因为想法没办到而生气,进而大声哭闹。比如:爸爸妈妈没把玩具给他,够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等。
解决办法
如果宝宝长时间玩一个玩具感到厌烦,爸爸妈妈就拿给他一个新鲜的玩具,也可以把宝宝抱到其他的房间,也可以陪宝宝说说话,如果外面天气好的话,也可以把宝宝带到外边,让宝宝看看外面的树木以及花花草草,如果爸爸妈妈实在没时间,就可以给宝宝播放动画片或者童话CD,让热闹的画面和音乐,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这样宝宝就会重新对其他事物感兴趣而不再哭闹。爸爸妈妈在忙完之后,也要及时注意宝宝的需要,解决宝宝的问题。
很多宝宝在无聊的时候,不但哭,还会发脾气,乱摔乱扔东西,对待这样的宝宝,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要多亲亲、抱抱宝宝,时不时地给宝宝一点新鲜的东西玩。,有时间的爸爸妈妈尽量陪他做些游戏或体操,不然就需要准备几个新奇有趣的玩具,交替拿出来,让他忙得不亦乐乎,这样宝宝也就没有时间哭闹了。
5、小心别让宝宝哭坏了身体
放任宝宝哭泣也要有个度,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宝宝长时间地大哭不止,过度哭泣必然会对宝宝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不能让宝宝哭到声嘶力竭,以免损伤宝宝的声带,即使不损伤宝宝的声带,哄好之后‘宝宝也会上气不接下气的哭,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下来。
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
很多妈妈会认为,宝宝哭累了自己就会停下来,但是如果宝宝哇哇大哭,爸爸妈妈却不予理睬,哪种没人疼没人爱的感受,会对宝宝的大脑产生负面影响。如果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也会给宝宝的成长留下阴影。育婴专家认为,爸爸妈妈不该冒给宝宝留下阴影的险,而放任宝宝大哭。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宝宝哭,妈妈就要干涉,一般来说,如果宝宝只是小声的哼唧几声,爸爸妈妈就没必要管宝宝。但如果宝宝一直地哭,爸爸妈妈就要注意了。一般说来,不要让宝宝连续哭闹超过20分钟,一旦超过20分钟就要带宝宝去看医生了。
当宝宝把眼泪当做武器,威胁爸爸妈妈满足他的无理的要求的时候。妈妈的态度一定要坚决,不合理的要求就是哭也不会满足你。也可以用语言明白地告诉宝宝,别认为小宝宝完全听不懂,宝宝也是很聪明的。
过度哭闹引起屏气
不少宝宝在哭闹的时候,往往会突然哭不出声来,同时脸色发紫,这种现象叫做“屏气”,屏气一般持续时间为十几秒到几分钟,如果不及时处理,大多数会造成窒息,个别的宝宝会四肢抽动,严重时会造成宝宝的死亡。
屏气发作时要注意的事项
尽管宝宝屏气发作的时候很吓人,但是爸爸妈妈千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手脚忙乱,爸爸妈妈可以将宝宝平放在床上或者毯子上,保持呼吸畅通,同时松开宝宝所有的紧身衣物,用手帮宝宝曲腿或者抻拉宝宝的胳膊,拍打后背或者脚心,如果没有改善,就用手指按压宝宝的人中、印堂等穴位,让宝宝尽快的回复过来,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宝宝紧紧搂在怀里,避免缺氧的现象更加严重。
宝宝的哭是要有度的,适度的哭泣能让宝宝生长发育更快,但是过度的哭闹则会给宝宝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爸爸妈妈千万要注意在宝宝过分的又哭又闹的时候,要及时的哄抱宝宝,以防过度哭闹危害宝宝的健康。
6、宝宝突然爱哭是生病的征兆
宝宝哭闹,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自己的愿望、或者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哭泣,但也不能排除,很多时候哭闹时候是因疾病而引起。,不论爸爸妈妈怎样抱怎样哄也无法搞定,那么宝宝可能是生病了!
以下几种疾病,是导致宝宝大声哭闹的主要原因:
肠痉挛肠痉挛的宝宝,哭声是一阵一阵,时哭时不哭的,而且宝宝的小肚子会发出咕咕噜噜的声音,妈妈可以把手掌搓热,放在宝宝的肚子上,也可以让宝宝弯腰,放松腹部的肌肉,也可以减轻宝宝的痛苦,让宝宝渐渐安静下来。
肠套叠
这时候的宝宝哭声像汽笛一样尖锐激烈,而且一次哭闹长达十几分钟,同时宝宝还会出现脸色发灰,嘴唇发白、额头出冷汗,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便血的症状,用手摸摸宝宝的肚子,可以摸到搅成一团的肠子,这时候,爸爸妈妈应该立即带宝宝去医院治疗。
佝偻病
佝偻病就是俗称的缺钙,大多数的宝宝缺的不是钙,而是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这种病最大的特点就是宝宝喜欢在夜间哭闹,而且夜汗严重,出牙慢,囟门迟迟不闭合。
其他疾病
任何的不舒服都会让宝宝不停哭闹,例如中耳炎,感冒鼻塞等等都会让宝宝烦躁不安,频频哭闹。
作为一个合格的妈妈,应该认真观察宝宝的日常生活习惯,当宝宝出现异常的时候,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总之,妈妈在抚育宝宝的过程中,应该逐渐掌握并逐渐学会听懂宝宝的各种哭声,对宝宝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哭声要及时给予回应,不要让宝宝养成喜欢哭闹的坏习惯。对生病引起的哭闹,如握拳、蹬腿、烦躁不安、哭声特别尖锐或凄厉等现象发生时,应该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第四节 好妈妈,引导宝宝正确的哭
看到这个题目,妈妈一定很奇怪,什么是正确的哭呢?对于宝宝来说,怎样的哭泣才是健康的呢?妈妈的爱抚对于宝宝有什么作用呢?怎样才能以和平的方式来拒绝宝宝呢?宝宝不爱哭,是好事吗?大多数妈妈都知道,音乐对于宝宝来说,是最好的止哭良药,但是应该如何选择音乐呢?
作为一个称职的妈妈,有怎样才能让宝宝主动的停止哭闹呢?
1、什么是健康无害的哭泣方式
尽管宝宝的啼哭对宝宝的身体很有好处的。但是如果让宝宝过度的哭泣则对宝宝的身体是有害的,还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那宝宝怎样哭泣才是健康无害的呢?
宝宝健康的哭泣方式
哭是宝宝能够流利的用语言表达自己与父母或周围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健康的哭泣和笑同样有益于宝宝的智力发育。
当宝宝健康的哭的时候,声音洪亮,而且抑扬顿挫,并且大多的时候是干打雷不下雨,而且能够正常的吃饭、睡觉、游戏,宝宝健康哭的最大特点就是时间短、次数多,只要被抚摸或者摇晃两下,就可以停止哭闹。
健康的哭泣对宝宝的益处
前文当中,已经介绍了哭泣对于宝宝呼吸器官的好处。 另外,宝宝在哭泣的时候流出的眼泪,也是最最天然健康的“洗眼液”,可以把眼里的盐、糖、蛋白质等废物冲刷出去,让宝宝的眼球一直保持干净的状态,能够有效的预防眼病。
宝宝偶尔的哭闹对身体不但无害,反而有益,不必为啼哭损害宝宝的问题而担忧,强行喂奶或者塞食物给宝宝的办法不但不可取,而且容易呛到宝宝。
适当的哭泣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宝宝的哭泣也不例外,爸爸妈妈尽量不要让宝宝哭得过于激烈和持久。
2、好妈妈,会爱抚
婴儿不但需要胜利上的照顾,而且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尤其是宝宝哭叫的时候,更希望爸爸妈妈给他们爱抚和拥抱。
哭闹的宝宝需要爱抚
经过科学家研究统计发现,宝宝在哭闹的时候,如果得不到必要的关心和回应,必然会妨碍宝宝的身体和智力的发育。那么,爸爸妈妈应该怎样安慰哭闹的宝宝呢?
肌肤接触,是满足宝宝情感需要的一种特别有效、而且极其温和的方式,宝宝在哭闹的时候,抚摸既能制止宝宝的哭闹,而且可以镇定宝宝的感情。
安抚的方法
在宝宝哭闹的时候,按摩以下几个部位,不但可以让宝宝停止哭泣,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宝宝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形成好的人际关系。
1.胸部
爸爸妈妈可以把双手搓热,然后把手分别放在宝宝的两侧肋骨上,自下而上的抚摸,这种手法可以有效避免宝宝屏气。
2.腹部。
爸爸妈妈可以一边用眼睛盯着宝宝,一边按摩宝宝的小肚子,这种方法有助于宝宝的肠胃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同时能够防止便秘,而且可以有效的缓解宝宝腹部的疼痛。
3.上肢。
爸爸妈妈可以帮助宝宝活动上肢但是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伤到宝宝,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宝宝上肢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而且可以让亲子关系更加密切,给宝宝更多的安全感。
4.下肢。
爸爸妈妈可以握住宝宝的小腿,指挥宝宝运动,同时给宝宝按摩下肢,这样,可以有效的让宝宝的身体放松,让宝宝停止哭闹。
5.背部。
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脸朝下趴在自己的大腿上或者手臂上,想抚摸小狗一样抚摸宝宝,这样不但能让宝宝呼吸顺畅,还可以放松宝宝的身心。
3、如何拒绝宝宝又让宝宝不哭
很多时候,只要宝宝一哭,种种不合理的要求都可以得到满足,时间久了,哭就成了宝宝让爸爸妈妈答应自己无理要求的杀手锏。
宝宝不合理的要求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种情况:热闹的商场里面,宝宝在玩具柜台前撒泼打滚,爸爸妈妈感到颜面尽失,恼羞成怒,在宝宝屁股上狠狠来一下;家里在招待重要的客人,可是宝宝却哭个没完,爸爸妈妈一生气就把宝宝关进卧室。
对于宝宝无理取闹的哭啼,爸爸妈妈绝对不能心太软,更不能纵容,否则宝宝只会变本加厉,甚至认为哭是灵丹妙药,长期下去,不但家长头疼,更会对宝宝的性格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当宝宝无理取闹,撒泼大哭的时候,应该怎样拒绝呢?
对待宝宝的哭闹,有的父母采取软的办法,有的父母采取硬的办法,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只有以理服人才是正确的。但是以理服人,不是等于简单的说教,要在实际中灵活运用,比如在宝宝耐心接受道理之后,给宝宝一点奖励,但要注意的是,绝对不能用满足不合理要求作为对宝宝的奖励。为了让宝宝成为一个自律的人,更为了让宝宝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爸爸妈妈应该收拾起威信,狠心拒绝宝宝的无理要求,以下方法,可供爸爸妈妈参考。
两岁以下的宝宝,思维和语言功能都不完善,大道理肯定听不懂,所以面对宝宝的无理,只能干脆利落的说不!如果宝宝因为没有满足他的愿望就没完没了的又哭又闹,就给他一点惩罚,例如:取消掉一天当中的动画片时间或者外出散步时间。
当宝宝大哭大闹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能哄他,但是可以在宝宝身边抚摸他,以这个动作传递给宝宝一个信息:爸爸妈妈时刻在你身边,但是不会因为你哭,就无条件投降。反复多次,宝宝意识到,哭不是灵丹妙药之后,自然也就不用这种办法威胁爸爸妈妈了。
4、宝宝不哭就是“乖”么?
很多宝宝的哭闹让爸爸妈妈心烦,但是很多宝宝却是很少哭,偶尔哭得时候,也是像小猫一样哼哼几声,宝宝不哭就是好事情吗?
过于“乖巧”可能是不健康的表现
如果宝宝在出生之后,很少哭闹,甚至不哭,那么爸爸妈妈就要注意了,因为,这意味着宝宝可能患有某些疾病,
什么疾病会导致宝宝不爱哭呢?
1.某些先天性疾病:比如先天性的严重大脑发育不全,或者先天性的呆小症,这样的病儿出生之后吸吮能力很差,而且平时很少哭闹,即使饥饿也不会出声,同时还会具有腹胀、便秘、两眼间距过宽、表情呆板等现象。
2.严重的全身疾病:例如黄疸、红斑狼疮或者败血症。这种病儿往往会拒绝吃食物,即使吃,也吃得极少,对人对事反应冷漠,天天昏昏沉沉。
宝宝过于乖巧,爸爸妈妈要注意的事项
所以说,宝宝过于安静并不一定是好事,爸爸妈妈应该检查宝宝是不是正常的吃奶以及排便,同时还要跟其他宝宝比较,是不是出牙较晚,囟门闭合较迟,智力发展是不是比同龄宝宝落后。一旦发现异常,应该及早送进医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
5、音乐是最好的止哭良药
经过实验证明,刚出生的宝宝,只要在他的旁边轻轻晃两下风铃,宝宝就会停止哭泣。在宝宝一周大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分辨妈妈的声音了,再焦躁不安的宝宝,听见妈妈的声音,都会安静下来。
如果在宝宝哭闹不止的时候,给宝宝听一段轻柔的音乐,大对数宝宝都会慢慢安静下来,给宝宝听音乐有什么好处呢?什么样的音乐可以让宝宝不哭呢?
给宝宝听音乐的好处
大多数的妈妈在怀孕时都会做一些音乐胎教,例如给宝宝播放一些优美的钢琴曲或者放一首让宝宝安睡的摇篮曲之类。因此,对于小宝宝来说,这些优美的音符是在爸爸妈妈的声音之外最为亲切的一种声音了!给宝宝听音乐,不仅能够促进宝宝产生安全感,而且在音乐的影响下,宝宝在人格情操也会同时得到提高。常常听音乐的宝宝其面部表情很和善,肢体动作也明显比不听音乐的宝宝活泼、优雅许多,领悟能力也比一般宝宝要高,不但可以很快领悟妈妈的意图,而且能与妈妈良好的沟通。
胎教音乐不仅仅可以安抚宝宝的心灵,更能给宝宝带来回到妈妈肚子搬的安全感。
什么样的音乐能让宝宝不哭?
千万不要认为,只要是音乐就可以让宝宝停止哭泣,某些摇滚、重金属音乐只会吓到宝宝,甚至不少妈妈拿着橡皮玩具在宝宝耳边挤压,发出的吱吱呀呀的声音,往往会把宝宝吓坏,反而睡不着了。给宝宝选择音乐的时候,特别要注意,音乐当中不能有突然高亢的片段,更不能有过于强烈的节奏,最好选择胎教音乐给宝宝听。
在宝宝安静的时候,也可以给宝宝播放一些合适的一月,舒缓宝宝紧张的神经,促进宝宝身体和智力的发育。
6、引导宝宝学会自己停止哭泣
大多数家长都会认为,宝宝的哭闹,是父母的无能,并且把宝宝的哭闹看做一种麻烦。的确,哄宝宝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情,有没有办法让宝宝自己停止哭泣呢?
让宝宝放声的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宝宝在学习走路时一不小心摔倒了,这时宝宝肯定摔得很疼,满脸憋地通红,伴随着的是放声的大哭。面对这种情景妈妈可以把宝宝搂在怀中,抚摸着他受伤的地方告诉他:“如果你觉得疼,就放声的哭吧,妈妈就在你身边。”宝宝的伤痛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缓解的,如果你告诉他“想哭就哭”,你这种对宝宝感受的认可和宽容让宝宝获得了精神上的安慰,他知道你是关心他的,这种疼痛也不再那么难以以忍受了。同时,短暂响亮的哭泣,可以让宝宝的情绪得到充分的释放,当宝宝心理的压力消除之后,自然就会停止哭泣了。
除了哭还有其他的办法
好多爸爸妈妈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加,哭泣的次数也在增加。对于有些聪明的宝宝来说,他会发现哭闹是最有效的求救办法,它能让爸爸妈妈立刻关注自己。当宝宝遇到自己不能办到的事情的时候,第一个反映就是用哭闹声来召唤父母,让他们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告诉宝宝下次遇到麻烦的事可以直接找妈妈,不用哭闹妈妈就会立刻赶到,而且你要尝试着这样做几次。慢慢地宝宝就不会再用哭泣来寻求帮助了,他会用自己的语言告诉你他需要帮助了。
第五节 小测试:你了解宝宝哭泣的原因吗
不会说话的宝宝,不管心情好不好,不管是冷还是热,不管是渴还是饿,一律用连哭带闹的方式表达。经过前面的学习,你是否明白宝宝哭泣的原因了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作作下面的小测试,看看是是否可以当个称职的新妈妈。
宝宝的哭泣大多是因为生理上的痛苦,例如饿了,渴了,困了,尿湿了,太冷、太热或者生病等等。
1.宝宝哭泣时的行为表现:宝宝的哭声声调很低,有节奏,而且重复着一定的模式——先发出一声短促的啼哭,然后停顿一下,再次发出短促的哭闹,再次停顿,这个时候宝宝哭闹的原因是( )
A. 饥饿 B. 身体过冷 C. 疲倦
答案:A
2.宝宝哭泣时的行为表现:每天定时定点的哭,而且哭得时候双腿绷直,甚至双脚也是直直的伸着,而且常常出现在宝宝一岁之前。此时宝宝哭闹的原因( )
A. 肠绞痛 B. 尿布湿了 C. 疲倦
答案:A
3.宝宝哭泣时的行为表现:宝宝一边哭,同时转动脑袋四处乱看,没有人的时候看不到人时声音很小、一般只有哼哼唧唧的声音,一旦看见人,就开始哇哇大哭,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此时宝宝哭闹的原因( )
A. 身体不适 B. 生病了 C. 寂寞,无聊
答案:C
4.宝宝哭泣时的行为表现:啼哭的声音很低,而且往往是干打雷不下雨,这种哭闹大多发生在睡醒之后或者吃完奶之后,同时还伴随着两脚乱蹬,还伴随着身体的频繁晃动。此时宝宝哭闹的原因( )
A. 过冷或过热 B. 尿布湿了 C. 寂寞,无聊
答案:B
5.宝宝哭泣时的行为表现:哭声低沉,而且有一定的节奏,妈妈摸宝宝的时候,会感觉宝宝的小手小脚冰凉,同时宝宝的脸色发白,嘴唇发紫。此时宝宝哭闹的原因( )
A. 身体过冷 B. 饥饿 C. 生病了
答案:A
6.宝宝哭泣时的行为表现:哭闹得特别激烈,而且哭闹的时候还耍花腔,连续一阵接一阵的嚎叫,哈欠一个接一个,还透出不耐烦的情绪,同时还用小手揉眼睛,大人怎么哄逗,也不能引起他的兴趣此时宝宝哭闹的原因( )
A. 身体不适 B. 饥饿 C. 困倦
答案:C
7.宝宝哭泣时的行为表现:经常会被突然出现的声响吓得哇哇大哭,或母亲的离开也会引起宝宝的哭闹。如果出现在陌生的环境当中,则是表情非常紧张,眼睛紧盯四周的环境,一旦出现一点动静,立刻嚎啕大哭。此时宝宝哭闹的原因( )
A. 生病 B. 缺乏安全感 C. 无聊,寂寞
答案:B
8.宝宝哭泣时的行为表现:这种哭泣,常常在宝宝吃饱之后,而且是很突然的哭声,第一声像一声叹息一样,又长又响,之后是一分钟左右的安静,紧接着一声大哭又是一声大哭。此时宝宝哭闹的原因( )
A. 饥饿 B. 消化不良、腹胀 C. 困倦
答案:B
9.宝宝哭泣时的行为表现:哭声时间长而且声音怪异,往往出现在是在吃饱之后或是睡觉之前,一般会连续地连哭带闹几十分钟,大多数时候给人感觉呼吸不顺畅,甚至听上去有想哭哭不出来的感觉。此时宝宝哭闹的原因( )
A. 缺乏安全感 B. 生病 C. 寂寞,无聊
答案:C
10.宝宝哭泣时的行为表现:宝宝此时的哭喊声是不同于其他时候的哭声的,他的哭声是尖锐的、急迫的而且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同时伴随着眉头皱起,拼命挤压他闭着的眼睛,嘴巴不时地紧闭,嘴角强烈下咧。有些宝宝在哭泣时还会要动他们的双臂和双脚。当妈妈去抚摸孩子小手小脚的时候,孩子会立刻收回它们。此时宝宝哭闹的原因( )
A. 疼痛 B. 缺乏安全感 C. 饥饿
答案:A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