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办事的人,也深谙此道,在利弊取舍间,他们敢于吃眼前亏,放弃蝇头小利换取大利。
不善于此道的人,就无法卸下背上的“小包袱”,无法摆脱小利思维的约束,最终结果只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1、缺点也可适当暴露
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需要一定的勇气,但是这也是办事制胜的绝招。现实生活中,“要面子”是许多人难以成大事的最大障碍,这是因为虚荣心所致,他们担心如果别人知道了自己的缺点,自己就会失去些什么。可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但能发扬优点,而且也绝不回避缺点,适当的暴露缺点,别人会更相信你,事情办得会更顺利。
要想真正正视自己的缺点,就必须接受别人对自己提出的建议,诸如:当别人说“这件事这样做比较好一点”,而你为了面子往往不听别人这样的忠告,也许别人的忠告恰恰是金玉良言,听之,你将改变一切。
有时候,产品本身出了问题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麻烦;有时候,因服务不周或说明不清而产生误会。这时,你是勇敢地承认错误,还是想法瞒天过海、推卸责任呢?
一般人总以为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件很丢面子的事,其实事情并非如此,认错也是学问。如果你知道别人要批评你,不妨在他说出之前,自己先主动地作一番自我批评。这样一来,十有八九别人会采取宽容的态度,原谅你的过错。而且有时这样做甚至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卡耐基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说明。
卡耐基住在纽约的中心地带,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原始森林,卡耐基常常带着他的小哈巴狗到那儿散步。由于在林中几乎碰不到什么人,所以卡耐基不给狗戴口套,也不给它拴皮带。
有一天,卡耐基散步时遇到了一位骑警,这位骑警没好气地说:“你没有给这条狗拴皮带,也没有给它戴口套,就让它在这儿乱跑,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
“不,我知道。但我想它不至于在这儿做出什么坏事来。”卡耐基解释道。
“你想它不会,法律不管你是怎么想的!这狗可能会咬死松鼠,咬伤小孩。这一回我先放过你,可要是再让我看到这狗不拴带子不戴口套,那你可得自己去对法官说清楚。”
后来再散步时,卡耐基都按着那位骑警的话去做。但有一次,卡耐基又没有为狗戴口套,不巧的是又碰上了那位骑警。
当那位骑警叫住他时,他心思一动,与其让对方训斥,不如自己训斥自己。
他连忙说道:“警官先生,这回您又当场逮住了我。我有错,我有错。我这回没有话说,也没有借口了。上星期您警告过我——如果我不给这狗戴上口套就领它来这儿,您就处罚我。”
本来警官是要训斥他,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可未等警官开口,卡耐基已经认错了,警官还有什么好说的呢?结果警官语气平和地说:“哦,我知道,在周围没人的时候让一条狗在这儿自由自在地奔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是啊,的确是惬意,但这毕竟是违法的。”卡耐基对自己不依不饶。
“啊,这样一条小狗是不会伤害人的。”
“不,它会咬死小松鼠的。”
“好了,好了,我看你有点太认真了。我告诉你怎么办,你就让它跑到山那头去,这样我就看不到啦,然后,我们就都忘了这回事。”
令人有点难以相信,威严的警察竟然能说出如此“富有人情味”的话来,然而这话又确实出自警察之口。
试想,如果卡耐基遇到警察时为了顾及面子,不主动肯吃亏认错,而是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不难想象,警察一定会竭尽全力证明卡耐基的行为是违法的。
作为推销员,当你发现自己对顾客做错了什么时,你也可以采取这样一种认错办法。
有这样一位商店经理,当他发现自己店里卖的一种商品比其他店卖的同一种商品价格高出一些时,他想:如果顾客了解这一情况的话,一定会对他及他所在的商店产生不好印象。
于是,他派人专程跑到用户的家中,把这一情况向那些已经买了这种商品的顾客做了说明,并说:“如果您不满意的话,您可以退货。”
结果所有的用户都被该商店经理的真诚所感动,不仅无一人要求退货,而且都成了这家商店的常客。
如果你有错,就勇于认错吧,这并不吃亏,而是维护你信用的好时机。
经营房地产推销的哈尔默奇先生,有一次承担了一项艰巨的推销工作。
因为他要推销的那块土地紧邻一家木材加工厂,电动锯木的噪声使一般人难以忍受,虽然这片土地接近火车站,交通便利。哈尔默奇先生想起有一位顾客想买块土地,其价格标准和这块地大体相同,而且这位顾客以前也住在一家工厂附近,整天噪声不绝于耳。于是,哈尔默奇先生拜访了这位顾客。
“这块土地处于交通便利地段,比附近的土地价格便宜多了。当然,之所以便宜自有它的原因,就是因它紧邻一家木材加工厂,噪声比较大。如果您能容忍噪声,那么它的交通地理条件、价格标准均与您希望的非常相符,很适合您购买。”哈尔默奇先生如实地对这块土地做了认真的介绍。
不久,这位顾客去现场实地考察,结果非常满意,他对哈尔默奇先生说:“上次你特地提到噪声问题,我还以为噪声一定很严重,那天我去观察了一天,发现那里噪音的程度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我以前住的地方整天重型卡车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而这里的噪声一天只有几个小时,所以我很满意。你这人很真诚,要换上别人或许会隐瞒这个缺点,说一些好听的,你这么坦诚,反而使我放心。”
就这样,哈尔默奇先生顺利地做成了这笔难做的生意。
假若哈尔默奇先生介绍那块土地时仅说其优点,为了推销成功而掩盖缺点,把这件事情办成的几率又有几分呢?
由此可以看出,做生意并不是一定要有三寸不烂之舌,诚恳地说出你商品的缺点,并不吃亏,它会使你及你的商品更具魅力。
做事、做人皆如此,勇于认错也许让你的面子吃了亏,大胆的说出缺点也许会让你的感情受到伤害,但这些都是表面的现象。一个若想把事情做好,就不应当顾及那些无足轻重的东西。相反,适度暴露你的缺点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
2、以小退来换取对方点头
求人办事的过程中,“以退为进”更易获取对方的信任。很多时候过分强调自己的目的,过分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不一定能取得预想的效果,相反,如果采取一种“退”的策略,有时更容易达到目的。
某镇政府秘书有个计划要实施,必须经书记同意。对于这个计划,镇长是比较愿意的,并同意帮助秘书劝说书记。当他们到了书记室,秘书做了大致的陈述后,书记思考片刻,就问镇长:“你觉得这个计划如何?”而镇长的回答令秘书很失望:“还应当再探讨一下!”镇长明明答应支持秘书,为什么变了呢?于是书记只答应“我再考虑一下”,这样计划当时就没有通过。
“镇长怎么这样”,秘书心里嘀咕着。几天来,秘书心里一直不是个滋味。过了一个星期,让秘书感到意外的是,书记同意了他的计划。原来镇长在他们交谈后,说服了书记。试想,假如镇长和秘书一起说服书记,书记会做出什么决定还不得而知。
无独有偶,富兰克林也是用这种方法使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
有一次,在费城举行宪法会议的时候,会议中分为赞成派和反对派,讨论相当激烈。由于出席者有着人种、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利害关系各异,会议充满了火药味和互不信任的气氛。出席者的言词都非常尖锐,甚至还有人身攻击。
眼看会议即将决裂,在这个时候,持赞成意见的富兰克林适时的站了出来,他不慌不忙地对人们说:“事实上,我对这个宪法也并非完全赞成。”
此话一出,会议纷乱的情形立刻停止了,反对派人士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停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对这个宪法,我并没有信心,出席本会议的各位代表,也许对于细则还有些异议,不瞒各位,我此时也和你们一样,对这个宪法是否正确抱有怀疑态度,我就是在这种心境下来签署宪法的……”
经富兰克林这一说,反对派的激动和不信任态度终于平静下来,他们反而想让时间验证一下它是否正确,这样,美国的宪法终于顺利通过。
对于一件事情,如果一味地强调好的一面,对方对你所说的话,就会存有不信任的潜在心理。这时不如利用人类潜在心理的“别扭心态”,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来取得对方的信任。富兰克林就是利用了这个技巧,先说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话,使对方反而产生了信任感,再顺势达到自己的目的。
大凡办事成功的人,都是视野开阔的人,他们不但了解自我,而且还能深知他人。一般来说,办事之前要对对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是以退为进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胜利的天平就会向你倾斜。
3、软绳牵牛鼻,赶着走不能拉着走
对于任何事情而言,一味地比权量力,好勇斗狠,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但是如果明智地做出让步,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让步不是盲目的无原则的屈服,更不是软弱的退却,它是在充分了解对手的情况下,做出的明智选择。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运用以退为进的策略,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摩根。
1898年,美国总统麦金利乘古巴发生动乱之际,找了一个借口,发动了美西战争(当时古巴是西班牙的领地)。而与此同时,在战争之外场,老摩根与素有钢铁大王之称的卡耐基展开了一场龙争虎斗。
由于美西战争的需要,兹堡的钢铁需求量高涨,当美西战争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的时候,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摩根向卡耐基发动了钢铁大战。
由于摩根看到了钢铁工业前途无量,所以,他很早就把目光盯在了钢铁生意上,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他把安插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融资条件,逐渐地控制了伊利钢铁公司。虽然如此,但这两家钢铁公司与卡耐基的钢铁公司相比,还只是中小企业。摩根看到美西之战导致钢铁价格猛烈上涨,所以他对钢铁的兴趣更加浓厚,对于手中的那两家公司他还不满意,于是决定向卡耐基发动进攻。
为了壮大自己的事业,摩根首先合并了美国中西部的一系列中小型钢铁公司,成立了联邦钢铁公司,同时拉拢了国家钢管公司和美国钢网公司。在这些准备就绪后,接着,摩根开始向卡耐基采取行动了,他操纵联邦钢铁公司的关系企业和自己所属的全部铁路,同时取消了对卡耐基的订货。
根据摩根的预测,他以为卡耐基会立刻做出反应。但事实恰与摩根预料的相反,卡耐基出奇地平静,好象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卡耐基在受到如此围剿的时候,他比任何人更明白一点,冷静是最好的对策,更何况自己面临的对手是能够在美国呼风唤雨的金融巨头,如果此时匆忙采取行动,那最倒霉的肯定是自己。
卡耐基以静制动的策略使摩根很快意识到,在这件事上栽了跟头。于是他马上采取第二个步骤,他放出风去:美国钢铁业必须合并,现在是否合并贝斯拉赫姆公司,还在考虑之中。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迟早要合并卡耐基公司,只是时间问题了,摩根向卡耐基发出了如此的挑战。同时,他威胁卡耐基,扬言要与贝斯拉赫姆联手对付卡耐基。
这时候,卡耐基不能再无动于衷了,他想到如果摩根真的与贝斯拉赫姆联手,卡耐基的处境就有危险了。在综合分析了局势利弊之后,卡耐基终于做出了决定:条件是卡耐基只要合并后新公司的公司债,而不要股票。而新公司的公司债方面,对卡耐基钢铁资产的时价额以1美元比1.5美元来计算。
如果以1美元比1.5美元来执行,对摩根来说,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但对于这样的条件摩根为什么能接受呢?还不得而知,而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摩根合并卡耐基公司的目的是为了赢得高额的利润,也许正是基于利益的考虑摩根才达成了谈判的协议。按照合约,卡耐基钢铁公司的价额以合并后新组建的联邦钢铁公司的公司债还清。
卡耐基看准了摩根急于求成的心理,同时也暴露了摩根的弱点。卡耐基揣摩透了摩根心思,顺应他的要求,合并可以,但条件是苛刻的。这样,按照协议,卡耐基的资产一下子从当时的2亿多美元上升至4亿多美元。
卡耐基的立场看似非常软弱。当摩根采取第一步行动时,卡耐基无动于衷。当摩根采取第二步行动时,卡耐基未任作任何抵抗就投降了,而从事情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摩根始终处于攻势,卡耐基处于守势的地位,并且还退了一步,但从结果来看,摩根虽然争得了面子,而卡耐基却实实在在的前进了一大步。
4、眼前亏,该吃还是要吃
与宽容相连的是“吃亏”。宽容当然不等于吃亏,但吃亏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吃了眼前的“亏”会把事情做的更好。
吃亏一事,得益十事;吃亏一时,则可能安乐一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吃亏是福不是祸。”“矮子功”信奉“吃亏”,就因为吃亏是一谋略,吃亏的目的在于占便宜,不计较眼前的得失而着眼于大目标。
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的拿破仑,为了让东方人也匍匐在他的脚下,他精心组织了一支50万人的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俄国。法国不宣而战,挥师跨过俄国边境,并很快切断俄国两个集团军的联系,长驱直入,目标直指莫斯科。
处在存亡之秋的俄国拼死抵抗,老帅库图佐夫临危受命担任了俄军总司令。拿破仑和库图佐夫是老对头,五年前两人就有过交锋,但这次库图佐夫明显处于劣势。双方经过紧张部署后,在博罗委诺村附近拉开了战幕。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大血战,惨烈的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最后俄军被迫撤离,拿破仑占领了库图佐夫的阵地。
作为一个首领,放弃一方领地,实属无奈,但库图佐夫的放弃又不全是无奈之举。他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和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现尽管拿破仑夺取了俄军要塞,但实力已被削弱,由进攻之势转为防御之势。再者,法军长驱直入,孤军作战,如果在此长久相持下去,必然对其不利。到那时,俄军可重振雄风。于是他发布了一个让众人震惊而又大惑不解的决定——放弃莫斯科。
消息传出后,人们都呼吁反对,把自己国家的首都拱手让给敌人,这是一种何等的耻辱。于是,全国响起一片“情愿战死在莫斯科,也不交给敌人”的呼声,就连沙皇也下令坚守都城。此刻,库图佐夫的心情比谁都沉重,放弃莫斯科对他也是一种屈辱,然而作为一名军事家,他清楚地意识到,假如凭一时之气,争一时输赢,坐等法国转攻,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全军覆灭,最后导致国破家亡。为了顾全大局,库图佐夫顶着国内的压力,毅然下令:“现在,我命令,撤退!”时隔不久,拿破仑的军队占领了莫斯科。
暂时胜利的拿破仑没有想到,他失败的命运已由此决定了,俄国人留给他们的是一个一无所剩的空城,继之而来的是乏粮、饥饿和严寒,而这时法军思乡情绪上升,军心涣散。拿破仑只好下令撤出莫斯科,然而已经晚了,俄国人是不会轻易放走占领他们首都的侵略者,一场恶战,使法军四面楚歌,全线溃败。占领莫斯科是拿破仑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胜利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库图佐夫不计眼前得失,先吃小亏,然后等待时机,最后终于反败为胜,成为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5、只有学会“输”,才有可能赢
做事只想着如何赢,不懂得适当“输”的人,永远也做不好大事。只有那些学会“输”,而且输得起的人,才能够真正赢。在他们的世界里,“输”是暂时的,是他们把事情办好的跳板和平台,所以他们不会计较失去什么。
有一个政客,想在东北谋一个美差,就请了个有头脸的人,把自己推荐给张作霖,张也表示同意委以重任。可一等再等,委任状迟迟不下来,急得那个政客像热锅上的蚂蚁。
说来也巧,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旧友,此人正好是张作霖的顾问。这位政客把自己的处境告诉了他,请求他催催张作霖。
哪知那顾问一个劲摇头:“不好办啊?你既然有人推荐了,我再为你去说情,好象是追问他一般。他是一个多疑的人,便会想,你为什么如此迫不及待地要在他那里谋事。本来也许会给你个差使,这样一来,非但不给,搞不好还会招来祸殃呢?”
不过,顾问到底是顾问。他见政客一脸的失望,竟也为朋友想出条主意:
“我想到一计,老头子近来很喜欢打牌,我们就借在某总长家里,请大帅来吃饭打牌。打牌时你也来,你是打麻将的老手,每次是包赢不输的。这回你只许输,不许赢。不妨连自己的底也输光,一定要让老头子赢得满意。到那时候,我自有妙计。”
到了约定的那天,在某总长家里,由那位顾问出面请张作霖吃饭。酒饭之后,拉出桌子来做方阵之战。
一切按照顾问的计划进行,这天,张作霖的牌风非常的顺,想要什么牌就来什么牌,要吃有吃,要碰有碰,做庄就连庄。他高兴地一个劲儿地乐。
那政客真不愧是打麻将的能手,张作霖手中的十三张牌,他摸得透透的。知道张在等和了,就拆了搭子给他合满贯。十二圈牌打下来,一结算,那政客输了2000元,张作霖赢了1800元。
1800元在张作霖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可他这次却玩得十分开心得意,自然以为牌摸得好,运气也好,那政客开了支票,付了赌款,匆匆去了。
打过牌后,张作霖要吸筒烟提提神,那顾问就陪在烟榻旁烧烟。两人边吸边聊,顾问捧他:“大帅,您这牌可打得太棒了?”
张作霖吸了口烟,笑道:“哪里,只是碰运气罢了。”
那顾问话锋一转:“今天那一位可输苦了?他也不是个富有的人,这次到北京来,是想谋一个差事的。”
张作霖听了把烟枪一搁道:“他是你的朋友,那就把支票还给他得了,咱们一千两千的也不在乎?”说着就去口袋里掏支票。
那顾问连连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他也是个要面子的人,输了的钱,他决不会收回的。他在前清也是个京官,还有些才干呢?大帅要可怜他就周全周全他,给他个什么职务,他就感激不尽啦?”
张作霖突然想起了什么,拍拍脑袋道:“噢,想起来了?某老也曾经推荐过他,我就成全了他吧?”
那顾问忙道:“那我先替他向大帅谢恩啦?”
不出一个星期,那个政客就到东北去做官了。
顾问利用张作霖爱搓麻将的机会,帮那位政客达成了心愿。官场上会输的人,办成了自己的事情,社会中的其他事情同样如此,要想赢,必须先学会输。
6、见到树木,就要想到森林
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永不变的事情。当你看到树木的时候,不要忽略了大片的森林,如果害怕失去眼前的利益,最终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在商场上,商情更是瞬息万变,有时候即使是看起来很糟糕的事,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有些事情,在表面看来能获得暂时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却“因小失大”,损失惨重,而做事灵活的人决不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有一次,美国亨利食品加工工业公司总经理亨利·霍金士突然从化验室的报告单上发现:他们生产食品的配方中,起保鲜作用的添加剂有毒,这种毒的毒性并不大,但长期食用会对身体有害。另一方面,如果食品中不用添加剂,则又会影响食品的鲜度,对公司将是一大损失。
亨利·霍金士面临着一次选择,是诚实还是欺骗,综合考虑了一下后,他认为应以诚对待顾客,尽管自己有可能面对各种难以预料的后果,但他毅然把这一有损销量的事情告诉了顾客。于是他当即向社会宣布,防腐剂有毒,长期食用会对身体有害。
消息一公布就激起了千层浪,霍金士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不仅自己的食品销路锐减,而且所有从事食品加工的老板都联合了起来,用一切手段向他施加压力,同时指责他的行为是别有用心,是为一己之私利,于是他们联合各家企业一起抵制亨利公司的产品。在这种自己食品销量锐减、又面临外界抵制的困境下,亨利公司一下子跌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在苦苦挣扎了4年之后,亨利·霍金士的公司已经危在旦夕了,但他的名声却家喻户晓。这时候,他的命运转机了,政府站出来支持霍金士,在政府的支持下,从此亨利公司的产品又成了人们放心满意的热门货。
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之他诚实对待顾客的良好声誉,亨利公司在很短时间里便恢复了元气,而且规模扩大了两倍。也因此,亨利·霍金士一举登上了美国食品加工业第一的位置。
做事灵活的人,都善于从吃亏当中学到智慧。“吃亏是福”也是一种哲学的思路,表面上看来“吃亏是福”会给人以不思进取之嫌,但是,这些思想会让人们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
再看那些能够成就大业的人,他们在做事的时候,都能够分清轻重缓急,该吃亏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吃亏,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
许多人都熟知刘邦与项羽的故事,在称雄争霸、建立功业上,两人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最终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著名文豪苏东坡在评判楚汉之争时曾经一针见血的指出:项羽之所以会败,并不是上天亡他,而是因为他不能忍,不愿意吃亏,白白浪费自己百战百胜的勇猛;汉高祖刘邦虽然是一个地痞流氓,但他却能忍,懂得吃亏,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紧紧抓住项羽弊端,由弱势转变成强势,最后夺取了胜利。
7、用小利来积攒诚信
只有不计较一时失去的小利,拘泥于眼前的损失,你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这样时间长了,你的诚信度自然提高,再做事就能得到别人的支持。
现实生活中,谁都清楚,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资金。用最少的钱来办大事,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其实,这是因为传统的思想束缚了我们的思维。在今天千变万化的市场中,那种只有敢下大注才能做好大事的思维早已经过时了。只要能掌握市场,抓住机遇,积累自己的诚信资本,这样用不了多少本钱,照样可以把事情做好。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青年,是做家庭用品通信销售的,他最善于的就是用小利获取他人的诚信,然后把自己的生意做大。
开始,这个青年在一家一流的妇女杂志上刊载了他的“一美元商品”广告,所刊登的供货商都是有名的大厂商,出售的产品经济实用。其中20%商品上货价格都高出一美元,60%的上货价格刚好是一美元。所以杂志广告一刊登出来,订购单就纷纷而至。
他没有用任何资金,这种方法也不需要资金。接到客户汇款,去买货就行了,然后再把它发往全国各地。
当然收到的汇款越多,他亏损的越多,有人说这不是典型的傻瓜吗?错,他一点也不傻,他在寄商品给顾客时,再顺便寄去20种3美元以上100美元以下的商品名称和商品说明,再附上一张空白汇款单。
这样卖一美元商品虽有些亏损,但他以小金额的商品亏损赢得了顾客的信任。一个人有了信誉,办事就容易多了。顾客就会信任他,所以也愿意买他的商品了。这样一来就弥补了先前的亏损,同时获取很大的利润。
就这样,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年之后,他成立了一家通信销售公司。三年以后,他的公司规模已经很大了。雇用了五十多个员工,1974年的销售额高达5000万美元。在这样的鼎盛时期他还不过是一个29岁的小伙子。
在当今世界,市场竞争尤为激烈,许多企业经营者由于受资金、设备、人才、技术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预想的目标。上述事例就告诉了我们,自己没本钱不用着急,可以先用别人的钱建立信誉,然后买空卖空,也可获得成功。
用小利获大利的方法有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两点至关重要:
第一,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大脑,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第二,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
用小利办事,获取大利,虽然不会像说起来那么简单,但只要努力去实践,抓住机遇,挣大钱并非可望而不可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