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致胜-好的定位让事情事半功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当我们想要做出一些新的定位时,必须明确一点:定位必须符合消费者头脑中业已形成和固定的观念,我们的任何新定位都不能和这些观念产生太大的冲突,甚至违背这些观念,贸然进行改进只会制造更多定位模式和消费理念上的混乱。事实上,对于一个成熟的品牌来说,它们提出的任何一个口号都必须是稳步向前的,而不是频繁改进。

    1.简单来源于清晰的方向与明确的目标

    法国作家哈伯特说过:“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的风向都是逆风。”这句话大概已经流传了好几百年,可能要比美国历史更久远,但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认真对待这句话,多数人不在乎航船在哪儿,或者具体要往哪儿开。

    提到盲目性,这几乎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特征。无论是在常春藤联盟的学校里,还是棒球职业联盟,或者是华尔街的股票公司,都有很多人犯下盲目做事的老毛病。和“垮掉的一代”相比,今天的多数年轻人拥有更高的积极性,但问题在于多数人只知道要做事,要有一份自己的工作,要想办法弄到一点钱,却没有人清楚地说出“我究竟要做些什么”。

    至少在今天,我们已经不再能够向世界夸耀说自己还是一个制造业大国,相反地,我们在制造业领域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我们更希望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或者说恢复这种地位。但从整个制造业的发展环境来看,多数人并不清楚自己需要做点什么。也许我们首先应该有一批有理想、有目标的工人(就是工人,尽管这个称呼已经是差不多一个世纪以前的事情了),但问题在于我们的工人已经很长时间都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了。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没有一个更为理性而详细的规划,那么等待美国的就只有工业的重新衰败和破产,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从昨天开始,从前天开始,从大前天开始,从上个月开始,从几年前开始,我们就想要做一点事,或者已经在做一点事了,但一切都是模糊的,没有方向,没有具体的目标,我们并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并不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我们只是单纯地想要去做。

    从这一点来说,至少多数人都没有真正像模像样地做一件事,绝对没有。人类的盲目性可能会让一些简单的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就像我们的诗人每天都在呼唤回归简单,就像我们的政治家每天都在号召我们努力奋斗一样,实际上连他们自己也没有跳出盲目的怪圈,没人知道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尽管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做过一个美国梦,一个笼统的、复杂的、不知所云的美国梦,它由钞票和社会地位组成。

    我想,连最傻最笨的熊也知道,像那样一头扎进水里去捕鱼,是没有办法捕到任何鱼。但多数人都在重复这个扎入水中的动作,一次又一次地无功而返,甚至于我们都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是为了抓鱼还是抓虾,而盲目的选择正让我们失去最基本的判断力。

    在今天,我们的国家堪称一个股票大国、基金大国,每一天都有很多人想着在股市中发一笔财,他们可没有像华尔街那些精明的投资家一样,有着明确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投资方向。多数人仍旧沉迷在“我要玩几把”的趣味——小资产阶级的投资情调中。有一天没准就可以在某一只股票上大赚一笔。当然如果我们有幸花费数百万美元争取到和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或许可以问一问对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实际上,巴菲特从来不让自己处于盲目失控的状态,他拥有自己的投资方向和目标。

    哈佛大学曾经对100名哈佛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然后提出了一个直接的话题:“10年以后,你希望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工作。”结果学生们的回答是获得财富,经营大公司,要么就是改变世界。

    当然绝大多数学生似乎只是应付了事,随便说说几个口号而已,只有10个学生明确了这样的目标,而且还将自己的目标清清楚楚地写了下来,不仅如此,他们还说明了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取得何种成就,而且是因为什么原因取得这些成就的。结果后来这10个人成了这100个人当中最成功的人,他们的资产在100个人当中也占到了96%。这些人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的,因为他们想方设法寻找到了一个更为简单的做法。

    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太重视如何去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因此总是会做一些重复的、无意义的工作,造成了时间、精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烦琐,所以我们遇到的问题就是每天都在忙,但是却不知道忙些什么,而且也没有忙出什么特别好的结果来。

    未能确定明确目标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我们确实缺乏有效的自我管控机制,不能明确地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些什么,也没有一个严格的自我要求——我应该做什么以及做到什么程度,一切都是随波逐流式的探索;另一方面目标过多、选择过多,会让人们分不清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在更为复杂、更多的机会面前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最终犹豫不决。

    早在1954年,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在《管理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到了“目标管理”这个概念。德鲁克认为每一个人的工作都需要依靠目标来引领,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并不是投入工作之后才开始去制定目标,而是先制定目标,然后才开始进行工作。德鲁克提到的是“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的概念,但对于企业中的个人而言,确定目标同样重要,确实目标的工作都会陷入麻烦之中。

    目标管理直接催生出了SMART的目标管理方法,SMART标准是指Specific(要具体)、Measurable(可度量)、Actionable(可实现)、Relevent(相关性)、Timebased(时间限定)。这5个标准几乎涵盖了一个精准目标所要包含的一切工作,也让所有的工作变得更加明确、简单。

    在这一方面,中国——美国最强大的对手——就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比如在如今的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绝对是动作最大、效率最高的国家。我了解一些中国人的生意习惯,他们创造的价值远超过美国人的想象。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而非美国正在引领这一形势,因为相比于美国人的傲慢和盲目,中国人更加懂得运用那些实在而简单的生意法则行事,而且相比于美国、欧洲等日渐衰弱的西方国家,中国政府的办事效率显然更加简单直接,也更具效率,就是因为它的目标比所有国家都要明确。

    如果提到全球化扩张,美国人通常没有目标,可以说没有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目标,但中国人提出了“丝绸之路”的设想,这是过去2000年来,中国文明外传的一个古老方式,而现在他们正在复制这种荣耀。中国人将走到很远,直接将亚洲和欧洲连成一个整体,一个伟大的商业联盟。

    在其他市场上,中国政府同样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市场定位,比如非洲市场,在中国看来,其商业地位仅次于上海(新中国长期以来的经济中心),这种商业考量确定了国家的企业对非洲政府的远景规划。而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或者是准备与中国争夺海外市场的日本,都没有形成像中国一样具有明确目标的一个发展体系。更重要的是,这些伟大的规划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完美的时间规划中,每一个五年,每一个十年里,中国人都顺利地完成了开发非洲市场的任务。

    在今天,美国恐惧中国的崛起几乎毫无道理,也许美国更应该承认的是自己在规划中所犯下的那些错误,应该更加明智地从那些繁杂的思维中走出来,改变那种盲目应对生活和工作的泛自由主义。美国人必须对盲目造成的混乱和复杂局面负责,必须对此有所改进,必须想办法找到一个终结这些问题的办法,必须想办法让一切都变得更加合理、简单,而这就像美国人一直在说的那样:找准了目标和方向,我们的选择和努力都将变得更加简单。

    2.做事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应的计划

    目标的确定在于锁定方向,这是定位的一个基准,但在职责范围和可控范围之内的事件,我们还必须要事前予以充分的考虑,尽量做好充分的准备。这种准备实际上主要在于计划,而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意识到计划的重要性,它是一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书面指导,关系着工作的整个流程能否合理有序地进行下去,关系着一项工作业务能否得到满意的结果。

    在一个企业中,每个老板都会重视这份发展战略规划,而员工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告诉老板自己想怎么办,更要想办法让老板去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老板在乎我们的每一个行动,更在乎这些行动是否拥有充分的计划来支撑,毕竟真正能说服人心的可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设想,而是需要一份齐全的证明材料和一个周详的计划。而且做好最充分的工作准备,已经关系到我们的职业素养。

    我的前任老板墨菲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老板眼中,一项工作的开始,不是从零开始的,也不是从一开始的,而是要从十开始。”这个“十”是员工开始进行工作的基础,这个“十”其实指的就是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身为老板,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员工是一个哨子一响就上岗动手开工的机器,而是一个有计划、有原则、有准备的自主行动者。换句话说,员工能够做足准备,为公司的长远发展以及风险保障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才是价值的集中体现。

    所以“一份工作并不是从老板下达命令之后开始的,在下达命令之前我们就必须做好准备”,这就是我们需要意识到的问题,它可以有效定位我们的工作方法和模式,确保我们不会出现重大的失误。换句话说,计划的实施能够防患于未然,增强风险的承受力。

    “9·11”事件可能是最近几十年美国遭受的最大袭击和重创了,而这种重创不仅仅在于美国人的世界地位,还在于那些在此次灾难中遭受巨额损失的企业。毕竟遭到袭击的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座大楼是世界各大公司总部的所在地,这座大楼几乎就是各大企业的命脉,因为有些大公司的客户资料和重要的商务数据全部都保存在这儿。

    而经历这次毁灭性的打击之后,那些公司的数据几乎全部消失,经营发展几乎陷入瘫痪状态。不过有的企业由于事前做好了充分的防备工作和计划,从而将损失降到了最低水平。有一家公司叫摩根士丹利,它在爆炸中几乎被摧毁了全部的办公设备和数据,但和其他遭受灭顶之灾的企业有所不同的是,摩根士丹利很快起死回生。原因就在于该公司拥有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保障体系——“远程灾难备份系统”,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灾难防备计划,从而有效避免了公司内部重要数据和资料的遗失。

    事实上,当公司入驻双子星大楼时,有个工程师就提出了一个意见:公司应该制定了一套详尽的信息安全保障计划。因为在现代企业中,建筑和设备不再显得那么重要,关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命脉是那些保存在电脑设备中的重要数据,一旦数据丢失,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当然公司一般都会建立自己的数据库系统,这几乎是典型的美国企业作风,但问题在于这些数据库系统是否足够安全,是否有能力抵御各种潜在的风险。这个工程师建议公司在建立数据库系统的同时,最好还要对数据进行备份和存储,避免承担数据系统内部信息丢失的风险。

    公司提到这个建议后,立即花费巨资引进了远程灾难备份系统,在距离公司几英里的地方设置了一个办事处,只要公司在运营业务,办事处就会同步接受并存储下这些重要的信息和数据,这样就打造起了一套信息双份存储的系统。最终的情况就是摩根士丹利在“9·11”事件中顺利逃过一劫,并没有被彻底击垮。

    计划带来了一种优势,它使得我们免除了在危险、困难到来时的惶恐不安,同时我们可以就此享受到一些更大的便利。在这里,我更愿意这样认为:准备工作是一种力量的积累。如果我们将计划好的和未计划的工作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这种力量积累的优势。

    就如同两辆性能同等的汽车一起比赛,第一辆汽车位于起点位置,而另一辆从起跑线后面100米处开始,当第二辆车经过起跑线时,第一辆车也开始启动。从距离和时间上来说,两辆车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谁都能够预料到第一辆车必输无疑,因为它输在了加速度上,而这个加速度主要来源于起跑线后面100米奔跑时的积累。这个100米助跑的距离,就是一种准备和积累。

    而更重要的是,充分的准备工作往往可以有效提升工作的效率,因为计划往往可以帮助我们事先就设置好合理的流程。比如在我们进行第一个基金投资项目的时候,很快就迫不及待地与客户进行接触,然后着手进行业务操作,但是由于预先没有什么准备,很快就遇到了各种问题,经验不足的我们几乎让投资者失去了信心。但在第二次投资行动中,我们一开始就制订了完善的工作计划,尽可能地确保所有的流程都在掌控之中,因此操作起来事半功倍。

    当然,计划并不是一个形式主义,任何一个计划都必须具备那种能够简化工作量、消除工作麻烦和障碍的功能,所以整个计划必须足够完善、合理。

    1.围绕着目标,拟定相对比较详细的工作流程,并划分最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情以及次要的事情,将其进行分类,从而了解第一步要做什么,第二步要做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

    2.拟定具体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的地点,安排好相关的工作人员;

    2.明确自己做事的方法,拟定一个比较合理有效的工作方法;

    4.对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防备,设置各种应急措施,防止工作进程遇到阻碍;

    5.工作方法中必须留有备选方案,以防万一。

    通过计划,整个工作的流程和思路就会显得更加清晰明了,我们就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做,如何做才能让工作更加顺畅,如何才能确保工作更加安全。

    3.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简单的

    当我们确定一个目标之后,对于未来的总规划和构想就变得足够清晰起来,不过我们还需要弄清楚一点:自己适合做些什么。现在就像我们在讨论卡夫卡(作家)为什么会获得成功一样——因为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穿的“鞋”,或者说他内向、懦弱、多愁善感的性格,正好适宜从事文学创作。

    在前些年,我们的确讨论了这样的一个话题,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样的案例同我们的生活、工作有一些联系。很显然,卡夫卡是一个非典型的工作者,他懦弱、悲观、消极,几乎不具备正常人的承受能力,任何一个老板可能都不愿意雇用他,在那样的时代,像他这样的人是否能够找到一份得体的工作,这一点可能值得商榷,但恰恰是因为这些缺点,反倒使他对世界、生活、人生、命运有了更尖锐、敏感、深刻的认识,现在从《变形记》《城堡》《审判》中那些扭曲的观念、变形的人格、荒诞的世界中,我们足够意识到一点:卡夫卡除了写书,还能做些什么更好的工作呢?他能够造出一台蒸汽机或者电灯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我们将卡夫卡和自己进行比对之后,也许就会发现几乎每一个人都是生活中的卡夫卡,电器类的卡夫卡、农业类的卡夫卡、计算机领域的卡夫卡、金融类的卡夫卡,我们在其他工作中感到无所适从,总是被人斥责为动手能力太差或者思维不够敏捷,随时都能被他人挑出一大堆的毛病,但在专业领域内,在那些我们可以称之为最擅长的领域内,我们却能够从容不迫地解决几乎所有的问题。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处于被人挑三拣四且被一大堆麻烦事困扰之中,因为我们所追求的是那些看起来更好而不是更适合自己的东西。在工作选择上,多数人都不够理智,而是会选择跟随大众化的目标,就像哲学家们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现在不过是哗众取宠的群氓。那种可贵的敬畏之心并没有在人们之间开花结果。他的天才并没有得到规劝而留在家中,与自己内心的海洋交流循环,而是走出自我灵魂的大门,像一个贫穷的乞丐那样,从别人的水缸里去讨一杯微不足道的水。”

    无论何时,我们中的多数人都在选择那些别人看好的东西,从而造成社会性的马太效应——越热门的职业越容易受到关注,越没人关注的职业越是无人问津。这样的局面会造成整个社会资源分配的严重失衡,对个人而言同样影响很大。在美国从事证券投资工作的群体很庞大,但是只有少数人挣到了钱,多数人为他们鲁莽的投资选择付出了代价,毫不客气地说,他们可能根本就干不了这个,无论是当个技术工、软件开发工程师、教授还是医生什么的,也可能都要比证券投资强一些。

    当然,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当自己常常觉得无所适从,觉得工作总是乱糟糟的,总是遇到各种麻烦,总是觉得自己的工作不那么顺手,觉得自己缺乏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关键就在于我们一直都在做自己不擅长或者不适合自己的事情。

    就像我们觉得鞋子很蹩脚时,不过是因为选择了不合码的鞋子。而在这一方面,孩子们善于为自己多做打算,他们更习惯于虔诚地遵从内心的指引,更习惯于发掘自己的强项,尽管他们在这一方面的认知上还缺乏系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孩子们绝对不会吃那些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绝不会和那些自己讨厌的人进行交往,也绝对不愿意在那些不感兴趣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发现孩子们并不愿意将就,也不会过分迁就,他们总会想办法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尽管他们缺乏这样的概念,而且经常也盲目地喜欢那些不适合自己的东西,但是和成年人相比,他们更愿意看一看自己到底最需要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总是更加直接、简单,而且他们很少会将自己的选择变成一个死结,并因此感到烦恼和头疼。

    也许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挖掘自己内在的天赋,或者说我们应该对自己的需求有一个更加精准的定位:什么东西才适合我。为此,我们更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必须意识到这样一些基本的问题:

    ——这个东西的确很美好,但未必适合我;

    ——别人都盲目屈从的东西,未必就是好的;

    ——我们也许可以在某项工作中做出很好的成绩,但在那些更合适的岗位上,我们能够做得更好;

    ——没有人是无用的,只不过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平台。

    今天,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两个创业奇才——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他们都是从哈佛大学直接退学的人,尽管有那么多的人还想要进入哈佛,但确实有这样两个天才会觉得自己在学校里待着更像个傻瓜,也只有离开哈佛,他们才感觉到如此自在。盖茨说“自己只想着做一点简单的事”,而事实上,他同样选择了以一个更加简单的方法去做事。

    我的一个朋友波克同样来自于哈佛,作为一个全才,他干过很多工作,卖过理财产品,担任过华尔街的投资顾问,还是某电台的主持人,经历的每一份工作都让他感到不自在,他总是回忆说:“每当自己看到一大堆的理财产品说明书、投资分析资料,或者在电视前讲话,总是不自觉地将所有的工作做得更加复杂。”他承认这是一段“沉重的过去”,各种困扰让他感到无处可逃。

    但是在找到心理学讲师的工作后,他突然感觉到所经历的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简单,所经历的困惑也越来越少,他甚至每天多工作两个小时,但一切都显得很轻松。

    如果你知道博克花费了30年的时间才做到了这一切,肯定会大吃一惊的,像他这样的人完全可以去经商,去华尔街投资,去成立一家医院,但是他最适合的、最想要的就是法律,这种契合度使他花费的那些时间物超所值。他是一个很典型的哈佛式人物,一个成功的哈佛人似乎都具备这种生活态度,那就是明确自己想要的,然后不懈地追求。

    以一种充满哲思的思维去看待,我们的确应该遵循一种简单的模式去生活,没有多余的负担,没有太过复杂的构想,我们应该遵照自身去做出选择,从而避免陷入某些不切实际、不合情理的焦灼之中。

    4.在瞬息万变中,需要做好重新定位

    我们常说时间会打败一切,但打败一切的其实并不是时间,而是变化,正是因为持续不断的变化,才造成了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遭遇各种各样的困扰,才让我们经常会失去基本的控制力,因为当所有人都试图运用过去的思维看待老问题,或者运用老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发现一切都不顶用了,我们在过去给自己定下的那些定位,很可能会在变化中带来很多的麻烦,因为改变某一个定位或者习惯往往会很艰难。

    就像那些父母突然无法接受儿女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大呼小叫一样,事实上他们还未能够明白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孩子们需要掌控自己的生活,并代替他们成为家庭的主心骨。至于父母们已经退居幕后,扮演起祖父祖母的那种角色。很显然,对于某些控制欲强的人而言,这种转型往往让人难以接受。

    如果从时代发展变化的大局来看,所带来的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这种变化往往会让我们成为新老接替、优胜劣汰的牺牲品。至少在美国,像过去所熟知的那些大企业如今都在变化中渐渐陨落,像通用汽车公司、IBM公司、数字设备公司、柯达公司、西尔斯公司,它们如今在市场上几乎找不到太多的痕迹。但这种陨落也并非完全是形势变化所带来的错误,关键在于这些公司没有认真对待变化,或者说根本没有意识到变化的进程正在发生,所以它们在过去所进行的定位实际上完全赶不上形势的发展了。

    多数企业都会面对这种情况,在变化的大潮即将到来时,几乎没有什么企业可以免于受到影响。我们当然相信像IBM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一定做过调整,一定试图想办法扭转颓势,它们一直争取在市场上有新的突破,但由于缺乏更为有效的措施,这种颓势已经变得不可阻挡了。而好的企业总能找到最简单的应对方法——重新定位。尽管这个词在各种商业周刊上出现了不下上万次,但是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变革的势在必行。

    就拿通用汽车公司来说,在1921年以前,公司拥有七个品牌的汽车,而且价位都定位在中档汽车,不过不久之后,汽车营销就遭遇了麻烦,企业陷入困境。这个时候小阿尔弗雷德就任总裁一职,这个善于把握形势的聪明人,果断地取消了其中两个并不出色的汽车品牌,然后对剩下五个品牌进行了不同的市场定位。结果短短几年之内,通用汽车公司的市场份额就增加到了将近50%。

    不过,等到小阿尔弗雷德离世后,通用汽车公司失去了那个看清形势且能够正视市场变化的人,而汽车销量开始不断下降。那些死守钱财的会计师们重新掌权,然后在万般无奈之下恢复了1921年以前的营销模式,汽车品牌开始增多,而且全都涌入中档市场。由于缺乏重新定位的能力,通用汽车公司举步维艰。

    实际上,人在大多时候都不善于做出改变,但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往往都需要重新定位自己,回到一开始的话题上,父母在面对日益成长的孩子时,这种焦虑是普遍的,因为一旦发现自己过去的一整套管理方法、交流方式失去效果后,他们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好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甚至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医生。但在心理医生看来,这些问题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因为所有矛盾冲突的根源在于角色发生了变化,而应对这种变化的关键不是沟通方法的改变,而在于全新的自我认知,只有重新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才能够更好地接受子女们成长带来的不适应。

    在工作当中,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力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当某个人在经理的位置上做了几年之后,他的思维和行为都会形成一种习惯,他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是基于对自己“经理职位”的一种定位。所以会本能地认为“我是经理,这件事就应该这么去做”“我是经理,我需要从这些角度去考虑问题”“我是经理,我有理由安排别人去做那些事”。而一旦他被调职或者下放,就会面临新的岗位、新的环境、新的策略以及方法,此时,他如果还以经理的职位继续做事,很可能会四处碰壁,遇到更多的阻碍。

    又比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生产商和营销商更习惯于顾客上门购物的状态,因为需求者众多,而制造业并不那么发达,产品非常有限,营销商在交易中占据着主动位权。今天在一些裁缝和衣服定做者那儿仍旧可以看到这种痕迹,尤其是像一些明星和富豪,非常热衷于从阿玛尼或者其他奢侈品牌商那儿进行预订。但是在如今,全球制造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生产商和制造商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和客户,开始主动去拉拢和吸引顾客,即便是像苹果公司、沃尔玛、亚马逊这样的大公司也不得不对客户频频示好。这其实就是一种重新定位,换言之,如果企业仍以“主人姿态”自居,很可能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遭受重创。

    虽然,我们更习惯于称之为一种进步,但在本质上还是一种转型的需要。毕竟我们大多时候都在基于过去的“定位”而活,我是谁,我会做什么,我的方法是什么,我的思维模式怎样,这些都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解决新问题的关键,不过一切始终都是处于变化发展的状态中的,我们的经验和思维并不能真正适应全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新的问题面前,所有新的解决方法和生存方式都必须做出调整,而这种调整的关键在于新的定位。简单来说,随着形势不断变化,个人或者公司也许要不断地进行重新定位。

    有些人会经常提到流行的概念,其实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追逐流行,都需要善于把握住流行文化的趋势。换句话说,对流行趋势敏感的人,往往最善于发现变化,也最擅长做出改变,他们总能够在流行文化到来时,重新进行定位。就像我们永远不必担心那些好莱坞明星应该穿什么衣服一样,他们本身就是一群定义新时尚的人。

    无论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与工作的变化频率比以往更大,这些变化无疑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和不便,但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都没有必要对此感到过分紧张,更没有必要盲目处理,既然我们可以依靠精准的定位来处理各类问题,那么现在同样可以依靠重新定位的方式来把握机会。

    5.了解别人需要什么,比确定自己能做什么更重要

    定位的主要功能在于弄清楚自己所要做的事情,以及自身的价值所在,但很多时候就像沃尔顿(沃尔玛超市创始人)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本身能够做什么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为他人做些什么,能够为自己的客户和顾客做些什么。”

    对于营销者来说,定位通常不是他们要对产品所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他们必须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进行定位。这是一个非常正式且严肃的营销课题,事关我们能否成功定位,或者定位是否能够产生效果。尽管我们每一天都在重复“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但多数人可能并不清楚:这句话不仅仅体现在我们为顾客提供服务的时候,还在于之前我们所设计的那种服务内容与模式。

    譬如,我们有很多非常美味的梨,我们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卖给顾客,也可以提供最好的服务态度。我们是否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呢?显然是的,但诚意和服务态度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服务就是到位的,将自己设定为“大众消费者的服务员”并不能真正带来商机和销量。真正的原因在于那些消费者可能根本不喜欢吃梨,他们要的是香蕉和菠萝。正因为如此,我们四处叫卖梨的行为看起来显得有些可笑,即便我们是卖梨卖得最好的,而且我们的梨可能也是最好的,但市场上缺少吃梨的人,别人也不需要梨,如果此时还要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卖梨的人,这就是最大的失误。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及时做出调整,需要保持一个正确的定位,这个定位不是基于我们能做什么、拥有什么,而在于他人需要什么,而我们能够为他人提供什么。

    在很多时候,生产商和营销商们仍旧执着地挑剔着自己的技术、设备、创意,却不能了解一条最基本的市场交易原则:需求产生价值。任何产品最终是要卖给消费者的,因此从最初的规划、设计、生产到出售,都需要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违背了这一点,那么产品就会变得毫无价值。

    “蓝色巨人”IBM公司曾经风光无限,依靠着出色的体系和先进的技术,它几乎成为了所有企业的榜样,但是现在它不得不疲于应对日渐衰落的颓势,联想起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风光无限,它在进入新世纪之后的衰退速度简直让人吃惊,尽管还没有像诺基亚一样成为一根朽木,但日子也绝对不好过。

    当然,这个巨人并不是像诺基亚一样死于墨守成规,也不是像其他企业一样死于一大堆的“蛀虫”,它的消亡在于它对于市场和客户的忽视。IBM最大的优势就是技术,而且它始终坚持以技术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个理念在过去为它积累了很大的市场优势,但是随着市场的分化和完善,技术最终也要进入市场来检验,而这恰恰是IBM公司忽视掉的东西。

    我的一个朋友曾代表公司去IBM公司进行考察,负责接待的生产部经理非常傲慢地说:“我们能够掌握各种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在这一方面,没有人会是我们的对手。”可是当这个朋友巡查一圈之后,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技术和产品。有一次,他悄悄对我说:“听着,班纳,在我看来IBM或许在不久之后就会消失。”

    我的第一感觉是,“哇哦,这个想法可真是疯狂”,我想我的朋友大概只是有点生气,他看不惯那种巨人的高傲姿态。可是依现在看来,这可不是一句疯话,IBM确实倒在了自己最引以为豪的技术上。原因很简单,它的技术都是主观上的开发和创造,却并没有迎合客户的需求,它还不知道该如何取悦客户,不知道该如何让自己的技术转化成可以卖出去的产品。正因为如此,IBM在最近几年一直非常挣扎,它费尽心力来研制各种出类拔萃的技术,却忘记了“技术和产品的定位是针对客户需求来进行的”这样一个事实。

    现在,这个大家伙已经与那些负面形象挂钩——“一个不负责任的企业,从来不曾想过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东西”。改变这一点将会变得很难,它已经成为了一个醉心于技术而非市场的失败者,没有人对此感到诧异,因为无论是大众将它亲手埋葬还是它将自己亲手埋葬,本质上似乎已经没有什么不同了。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迎合顾客就是它们得以长久存在的秘密因素,所以健康的企业必定会建立起自己的客户群。

    ——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策略

    从企业进入市场开始,就必须建立起一种更加正面的形象,就必须让顾客看起来显得更加突出,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策略和目光,将焦点聚集在自己服务的对象上,我们所做的一切,包括设计、生产和营销都在围绕着顾客来转动,以确保顾客不再被边缘化,不再成为企业策划之外的因子。

    我们需要打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生产销售体系,这个体系将会提供一个最简单的真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顾客需求的基础上的,所有的产品都是消费者所需要和能够认可的。

    ——划分消费者群体

    我们拥有多种各类型的产品,我们拥有各种出众的技术,我们也不乏许许多多的消费者,为了更好地了解产品的市场分布和销售情况,我们显然还需要更为精确地划分好消费者群体,简单来说,我们的产品主要卖给那些带动主要消费的群体。

    1.经常性或者大量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是消费的主体;

    2.刚刚开始接触和购买同类产品的消费者,他们会成为市场开拓的一个增量;

    3.对产品有最高期望值的消费者,他们可能会成为潜在的忠实客户;

    4.产品的早期使用者,他们能够产生示范效应,影响他人购买选择的消费者,会成为消费大军的有力引导者。

    划分消费者群体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找出最高消费潜力的那部分人,而这些人将可能成为品牌最忠实的拥趸,更是企业实现收益的重要支撑力量。只有找出这些人,我们才会意识到自己到底需要做什么。

    当我们有了良好的策略,有了更加明确的消费群体,我们就可以打造一整套完整的营销模式,并避免我们走向狭隘主义。

    6.好的定位首先应该是简单的

    当我们在了解他人和自己的定位之后,就需要重新审视一个基本问题:这个定位是否足够简单。因为一个烦琐复杂的定位本身就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不过在多数时候,我们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认为这个定位太过简单,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不能尽可能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所以我们尽量会选择那些更加复杂、更具内涵的方向去定位自己,但这种偏执很容易让我们误入歧途。

    现在人们对于商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前魁克公司的老总甚至说:“如果公司四分五裂,我只要晶牌、商标和信誉,你可以留下所有的砖块和灰泥,但我过得肯定比你强。”很显然,对于企业来说,商标常常意味着一切,但是好的商标才会值钱,而不好的商标常常无人问津。

    那么什么样的商标才是好商标呢?商家们会告诉你,简单就是最好的商标,无论是奔驰、宝马,还是其他名牌商标,都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这些商标比较简单直白,理解上不存在什么太大的难度。“简单”正是进行定位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确保定位成功的元素。而想要进行简单定位,就需要明确简单的含义:

    ——定位是否难以让人明白

    当我们试图让一个科学家对转基因进行学术上的定位时,会这样说:“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注射、基因枪、电破法、脂质体等。转基因最初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即把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生物体基因组内(一般为模式生物,如拟南芥或斑马鱼等),观察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达到揭示基因功能的目的。”

    很多人都没有办法理解这些术语到底说了些什么事情,如果让一个宣扬这项技术的拥趸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转基因就是将物体好的基因注入到另一个物体的基因组中,达到最佳组合。这句话听起来就显得更加直白简单一些,理解上的难度得到了降低。即便如此,对于那些不理解基因技术的人而言,这样的解释同样不清不楚。

    如果让一个熟悉转基因技术的基层工作者来解释,那么他会这样去描述:“转基因就是在大豆中植入一些能够防虫害的东西,然后大豆就不会遭受严重的虫害。”对于农民来说,这样的解释是最贴近实情的,事实上他们并不在乎什么是转基因,他们只在乎这样的东西对自己是否有利。现在他们更加通俗地理解了这项技术,自然就能够了解它背后所隐藏的技术内涵和价值。

    ——定位是否过度追求潮流而朦胧不清

    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现在很少有人会再谈起卓越、六西格玛、长尾或竞技理论了,我们在追求更加新颖潮流的理论和主张,一些主张,就像总统阿尔·戈尔提出的“绿色营销”一样,已经带动了很多信众,但多数人根本不明白什么才是“绿色营销”,或者说“绿色营销带来了什么”。

    在美国,每年出版的营销类书籍不下几千本,而几乎每一本书都会提出一两个自己的观点和理论,在营销方面、在管理方面、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们的作家、专家所能发挥出来的创造力非常惊人,新的理论每年几乎呈几何式的发展。这种糟糕的状况在美国各类商学院中,也难以幸免于难,每一年都有所为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教授进行各类演说,但这些新奇的理论大多都只是一个噱头,其根源仍旧没有脱离那些传统的理论,或者说在那些传统理论上做出一些改进。

    正因为大众对新潮流的执着,人们倾向于花样繁多的新理论,倾向于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学说,这种狂热使得一些基本的理论学说变得更加复杂了,原本可以轻易解释清楚的东西,演化成了厚厚的几本书,或者一大堆的学说资料,而且这些资料直到今天仍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膨胀。与此同时,造成的问题是,首席营销官频频被解雇,而多数品牌陷入混沌、困惑和同质化的麻烦之中,产品以及理论的营销似乎已转变成了某种新式宗教,而造成这种混乱不堪局面的罪魁祸首恰恰是我们追求新潮,最终却“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

    ——定位的内涵是否太过丰富

    就像一个口号一样,我们总觉得它应该是包罗万象,包含各种意义的名字,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宣传口号或者名字的定位上往往费尽周折,可实际的宣传效果却很糟糕。美国一家老牌的苹果汁生产商打出的广告是这样的:“我们尽可能地确保自己原汁原味,我们的原材料来自得州,我们拥有得州人的风格,我们同样致力于挖掘我们对于甜味的感性认识,致力于寻求苹果味的沙漠、爱情和人生。而现在我们只需要来上一杯苹果汁,就能够体验到非同一般的快乐。”

    在这个广告中,生产商对于产品的定位显得有些烦琐,在广告中,定位的信息量太大,内涵太丰富,涉及了味道、底蕴、爱情、人生感悟等内容,但明显缺乏一个明确的焦点,因此整个定位失去了基本的吸引力。

    特劳特在《定位》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要用显而易见的常识来思考商业世界的真相。”也就是说,尽可能用简单的东西来体现出定位的魅力,从这一方面来说,当定位中的内涵太丰富的时候,整个定位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所要表达的东西过于分散和模糊。

    就是要简单直白地告诉客户我们是干什么的。

    ——定位的着重点是否只有一个

    人们往往会对那些专注于某个领域或产品的企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视这样的企业为“专家”,并且多数人都坚信这样的企业具备强大的竞争力。相反,人们很少赋予“通才型”企业以专家的称誉,尽管它们可能在很多领域都做得很好。试想一下,苹果如果去做路由器、去做新能源汽车、去做高铁或者飞机,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问题在于这样的苹果还会是苹果吗?

    我去洛杉矶参加商业会展的时候,一家得州的制造公司在会展中列出了一大堆的产品,而且每种产品的跨度非常大,从微波炉、空调,到轮胎、塑料制品,还有钢材和合金类产品的运营。此外公司还涉足了通信类行业。不能否认这家公司的实力和技术,但是它最致命的失误也正在于此,过多的产品已经破坏了公司的资源分配,更重要的是模糊了公司的定位。

    仅仅从这些繁杂的商品来看,我几乎很难对这家公司做一个准确定位,它应该叫什么呢,电子公司,工业产品制造公司,或者是杂货店?参加展览的客户会对这家公司产生什么样的深刻印象吗?似乎不太可能。

    所以企业和个人在进行自我定位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地把握好一个焦点,所宣传的产品必须是唯一的;所展示的业务必须是控制在更加专业、更加狭窄的领域内;所展示出来的特色和个性必须有足够的说服力。“我有多种不同的业务范畴”“我有多条生产线”“我有多种产品”“我有多重定位”,这些听上去真不错,但却都是最失败的定位。

    ——定位的信息是否足够简练

    在很多企业中,习惯了将产品的特点进行总结,这些产品的特点其实就是一次定位,比如尿不湿品牌会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干爽、卫生纸的定位是清洁、电池的定位是耐用、汽车的定位是舒适、保险柜的定位是安全、饮料的定位通常是口感,每一种人、每一种产品、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独特定位,直白、简单就是最好的定位。

    美国马桶制造公司“沙尔得”在进行宣传的时候,整整写了1327个字的广告宣传语,他们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留下了一大段密密麻麻的话,但是路人们早就厌烦了这一套把戏,他们可不想花费时间看看“沙尔得”推出的新马桶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当这家公司花费大价钱打出广告之后,所吸引到的客户却寥寥无几。

    很显然,“沙尔得”公司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它没有记得将定位自身产品的信息简化成更加简单、直接的语言,让客户和消费者浪费半天时间去弄清楚一家马桶制造和销售的公司的产品具有什么特性,这几乎不太可能。一旦企业不能在第一时间引起消费者的注意,那么就会葬送在众多品牌的广告攻势之中。

    由此可见,定位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并不意味着它需要依靠更多的内在来支撑起产品或者个人的价值,好的定位永远都是一些简单的概念、简单的方法、简单的属性,而简单让所有的定位变得更加深入人心。

    7.避免陷入定位的思维陷阱

    定位往往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发展模式,也决定了我们能够更加轻松、更加明确地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不过错误的定位可能会适得其反,让我们陷入到更加复杂、更加混乱的状态之中。为了避免犯错,首选就要善于分清和逃避常见的定位思维陷阱。

    ——担心定位过于明显

    可口可乐公司的定位一直都非常明显,作为第一家可乐公司,它所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正宗本色,这个明显定位有一个明确的优势——让其他企业看上去都在模仿可口可乐。依靠着这个定位,可口可乐公司一直都是饮料界的统治者,而它要做的就是将这个定位永远贯彻下去。

    但是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张,可口可乐公司渐渐偏离这种明显的战略,可口可乐已经放弃了对“正宗”这个定位的坚持,因为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常识。经营者显然产生了定位上的错误认知,他们普遍认为一个明显的观念(明显定位)实在太简单了,而简单会让整个品牌变得缺乏内涵,而且简单的定位和明显的观念在一个公司里一旦存在太久,就会丧失新鲜感,从而被消费者所抛弃。

    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当可口可乐打着“永远的可口可乐”这个含混不清的口号时,他们并没有让可口可乐变得更加出色,在美国的超市里,百事可乐已经在销售额上赢得了先机。问题就在于可口可乐并不信任简单的、明显的定位,它更加重视的是复杂的市场调查。

    如果从定位的本质来看,任何地位都必须带有明显的特征,所谓的定位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寻找明显特征的过程。虽然显得过于简单,但是消费者和顾客同样会记住这些简单的特征与品牌符号。一旦将定位复杂化了,消费者的品牌影响也就模糊了,企业的发展也会失去一个最明确的动机。现如今,有很多企业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就是因为它太明显,而这对任何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不幸的。

    ——过度追求未来

    我见过很多优秀的公司,它们有着出色的规划和产品,它们能够实现近期的价值,但却总想着如何确定这些规划或者战略能否满足未来的需要,能否在未来获得巨大的成功。所以公司通常都会这样去想,“我们应该制订一个能够适应未来的计划”,而实际上这些计划甚至尚未明确。

    前一阵子美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就是否要建造超级高铁(真空管道运输方式)进行了论证,在多数雄心勃勃的计划面前,超级高铁无疑是最让人心动的那一个,而且随着马斯克的实验获得成功之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种情况正在变为可能,虽然听上去还有些遥远。一时之间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超级高铁以及它在美国运输、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计划吗?显然是的。

    但是如果从美国现在的铁路运输机制和现状来看,超级高铁还是显得有些脱离现实了,美国政府有必要急着建造“超级高铁”吗?事实上,我们甚至在高铁方面都不够成熟,或者说仍旧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而中国、日本、德国这三个国家在高铁上已经获得了很大的突破,尤其是竞争对手中国,它的高铁线路总长度已经超过了12400英里,这个数字如今还在继续增长。而我们如今正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积累自己的高铁技术,甚至连相关的零部件也无法制造。

    尽管美国高铁的滞后和各州政府陷入财政危机以及汽车业、航空业的抵制有关,但美国人在高铁上落后于中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在高铁还不完善的前提下,将自己的未来定位成“超级高铁”大国,实在是一个冒险且滑稽的举动,毕竟超级高铁将会花费更多的钱,也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

    所以我们今天要做的是先努力成为高铁大国,等我们做到了这一点,超级高铁时代的到来才会有可能。过度在意未来的因素,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我们所面临的困难也要大得多。

    ——装腔作势

    在硅谷中,每年都有几百上千家公司制定出非常简单的定位方案,但是它们却宁愿相信那些更具创造力和更加有内涵的点子,宁愿所以会将这些方案交给那些创造性的人进行再次的加工和润色,使这些方案看上去更加得体。

    电子公司将自己定位成“技术领先一代”,汽车公司有关“安全驾驶”的定位,以及出租公司的“我们就是业内第一”的口号,都简明扼要、直截了当,这也符合消费者的心理。尽管厂商希望自己的产品定位更加高档,更家深入人心,但实际上强有力的观念通常都是大白话,通常都是直来直去,毫不忸怩作态,它不会刻意隐藏自己的野心和见解。

    美国加州西达姆棉服厂的口号是:“我们是加州第二,为什么所有人都会选择我们?因为我们拥有更好的服务。”这个定位非常直白,但所有的消费者都记住了它的野心和自信,他们会觉得“西达姆的服务真不错,让人印象深刻”。而在之前,这家公司的宣传口号和自我定位是:“我们将为得州人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模式。”这样的定位明显就是装腔作势,几乎毫无意义,消费者根本不会从中记住什么有价值的内容。

    ——“我要成为英雄”

    定位战略往往是一个团队性的活动,所以定位实际上更多时候要考虑到对企业、公司、团队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跨国公司、外企,还是中小企业,策划者通常都会将企业影响力放在第二位,而先考虑自己的影响力,他们总是在想:“这个计划会不会给我带来更多的机遇?会不会让我变得更加出色?会不会获得更多的荣誉和成功?会不会让自己成为团队中的支柱?”

    策划者们在定位的时候,采取由内向外的思维方式,任何决议都会变成以自己的成功和利益为基础。这种思维模式打乱了事物发展和进化的规律,导致我们在定位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问题,同时也影响了企业或团队的发展,甚至使之陷入混乱状态。

    一个企业家创办企业,如果将一切定位成“我要成为亿万富翁,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知名人士”,而不是“我的企业将会成为整个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企业”,那么企业的发展可能会陷入困境。乔布斯从来不曾将自己当成是英雄,他在苹果公司获得的财富,相比于盖茨这样的超级富豪,简直就微不足道,但是苹果却成为了世界上最值钱的公司。

    妄想着成为英雄的人通常很主观,而一个优秀的策划者和营销者往往很客观,因为主观决定很容易将事情搞砸。我们常常会发现生活中到处充斥着那一类准英雄(想要成为英雄的人),比如那些新上任的部门主管或者首席执行官,为了凸显出自己的价值,或者想要将所有的工作打上自己的烙印,总会习惯性地质疑上任之前的那些决策。

    当我们提供一份不错的计划方案时,对方很可能会提出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话题:“你认真研究过了吗?”事实上我们研究了好几遍,论证了好几遍,对方仍旧会这样问;或者说对方会问:“你还分析过其他的方案吗?”但是当我们提供其他备选的方案后,对方还是会怀疑我们的方案是否合理,原因很简单,这些方案都不是他们自己制定的。

    通常情况下,他们更希望制定新的策略和方案,这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方案,然后某一天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办公桌上多了一份“了不起的方案”。但是这些方案由于过分照顾“自己”的利益,有时候显得脱离现实,导致企业的定位失效。

    ——看重数字

    我们对于数字的迷信常常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比如营销商们总是忙于统计每一天、每一周的数据,然后用这些盈利的数字影响自己的决定。在数字的刺激下,多数商家会迫不及待地延伸自己的产品线,以刺激数字的提升,所有厂商通常会出现无休止的产品变化和增加,并且一味地追求销售量,将货架尽量堆得满满的,而这种压力实际上被转移给了零售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超市里看到货架上到处都是货物,我们甚至很难从中买到自己想要购买的东西。

    事实上即便扩大产业生产线会在一开始产生效果,但销售额年年上升并不现实,在很多时候,如果行业、产业遭遇寒冬,能够保持原地踏步或者减少亏损,都已经是重大的胜利了。而且从长远来看,盲目追求销售额和产品种类,只会破坏品牌的概念,一件产品最初的品牌会在不断增加的附加品牌基础上被冲淡。就像啤酒厂商一样,那些生产各种品牌或者生产常规啤酒、淡啤、生啤、干啤、冰啤的厂商,往往会失去竞争优势,而那些小啤酒厂由于主打某一个品牌或者某一款啤酒,反而成为了转移品牌的受益者。

    在定位时,我们更需要的是耐性,更需要的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而不是短期内的盲目扩张,只有拥有合适的定位,销量才会真正增长,数字也才会变得更加好看。

    ——产品频繁改进

    当我们在接受新的任务后,是否有人会说“现在的一切都很不错,没有必要多做改进”?很显然,情况可能并不乐观,至少在我们所熟知的各个领域,所接触的各个策划者者而言,几乎所有的策划者都想要尽快改善情况,哪怕真的没有任何改进的必要。对多数人来说,原地踏步可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做法,而且这样的感觉很不好。

    所以通常当一个团队中新加入一大批策划者之后,整个原有的方案就会被改得面目全非,人人都想要在上面动一动刀子,也许这样他们才会更加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或者至少没有让自己的新工作变得那么无聊。

    百事可乐公司在最近几十年一直都很稳定,很少犯错误,但是它实际上也出过几次昏招。有人曾经这样提议:“嘿,我们为什么不利用新时代对纯净的渴望,推出一种透明的百事可乐?我们可以把它叫作‘水晶’百事可乐。”透明的可乐?这简直没有办法想象,对于脑洞大开的提议者而言,他们显然没有注意到消费者在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品牌和产品观念,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谁都知道可乐就是棕色的,也只能是棕色的,如果换成了透明或者绿色,那么它就不再是可乐了。

    同样的麦当劳的经营者也曾经想要改变自己的定位,他们突发奇想地想要利用比萨饼的趋势,在菜单里加入麦香比萨,但是对消费者来说,一个会制作比萨的麦当劳可比不上一个会制作汉堡包的麦当劳——“他们干不了这个,可能会将比萨做成汉堡包的样式和口味”。

    很显然,当我们想要做出一些新的定位时,必须明确一点:定位必须符合消费者头脑中业已形成和固定的观念,我们的任何新定位都不能和这些观念产生太大的冲突,甚至违背这些观念,贸然进行改进只会制造更多定位模式和消费理念上的混乱。事实上,对于一个成熟的品牌来说,它们提出的任何一个口号都必须是稳步向前的,而不是频繁改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