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请陈老吃饭。
陈老欣然答应。
陈老一般不接受吃请,但赵老例外。因为赵老是老朋友,还因为赵老炒得一手好菜。虽然赵老比陈老要大两岁,但陈老一直是赵老的领导。陈老信任赵老;赵老自然敬重陈老,每年都要拿出手艺,请陈老吃一顿两顿的,直到陈老退休离开家乡。在异国他乡,陈老思念最多的朋友是赵老,回味最多的美味是赵老的清炖猪脚和爆炒牛筋。屈指算来,已有13年没有吃赵老炒的菜了。时间过得真快。
赵老很是客气,提前把车开来,夫妻双双进家邀请。陈老夫妇颇感意外。相互约定时,赵老说到时来接,陈老坚持要自己去,说又不是不晓得路,要接什么?双方各执一词,并未达成一致意见。陈老一直以为,赵老即使来接,也是走路来接,没想到竟是开车来接,且是夫妻双双来接。客气过了头,反倒显得生分了。陈老在职时配有专车,但每次去赵老家吃饭,都是走路去的——那样感觉很好。七老八十了,退休多年了,无职无权了,反过来讲排场讲客气,何必?
磨磨蹭蹭上了车,见司机是一土头土脑的小伙子,陈老便问:“这是……”
赵老说:“司机。”
陈老笑笑。
赵老补充说:“单位的司机。”
陈老又笑笑,见赵老未再补充,接着问:“哪个单位的司机?”
赵老说:“老科协的。”
陈老终于点了点头。他知道,赵老担任着麻石县老科协主席。
随即,陈老又糊涂了:“老科协还配有专车?”
赵老点了点头,笑道:“工作需要啊,经常要下去跑的。”
陈老哦了一声,不再问了,但还是没想清楚。一个老年民间团体,有多少工作啊,经常跑什么啊,有什么必要配备专车啊!
车子拐了几拐,在一个名叫“麻石华天”的宾馆前停了下来。在服务生的引领下,陈老一行走过大厅,上了电梯,进了包厢。看那装修,看那服务,看那人流,宾馆的档次估计在四星吧!这个赵老,看来客气到家了。
包厢不大,但很雅致。落座不久,酒菜便来。酒是茅台,已经顶格。菜嘛,第一道是鱼翅汤,接下来是龙虾、花螺等海味,陈老感到过于奢侈,华而不实。幸而最后还是上了清炖猪脚和爆炒牛筋,陈老的眉头才舒展开来。
边吃边聊。陈老赵老聊得最多的自然还是老科协。据赵老说,在所有老年机构中,组织最健全、实力最强大的,是老科协。老科协的组织,可以说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县直机关和乡镇都建立了分会。老科协的队伍,有几千人,县里每年只能开一次代表大会。老科协的经费最充足,纳入了各级财政预算,还有一些有钱的单位进行赞助。
陈老点了点头,觉得老科协的组织建设确实搞得很好,没想到这赵老退休以后的能力还有大的长进,随即又感觉好像好过了头,过头之事必由过头之人为之,赵老似乎没有这个能耐。蹊跷!陈老感到蹊跷,便问:“你们老科协的组织建设为什么搞得这么好?”
赵老笑笑,说:“省里老科协是陈老书记担任主席呀!陈老书记一声令下,谁敢不听?”
哦,陈老又点了点头,他清楚了。陈老书记曾担任省委书记,颇有威望。
陈老问:“你们主要做些什么事?”
赵老说:“科普呀!”
陈老又问:“那在职的科技工作人员呢?”
赵老说:“老领导,你这样问就不对了。舞台大了,谁都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在职人员有很多无暇顾及的事,我们正好拾遗补缺。”
陈老笑笑,又说:“具体说说看。”
赵老说:“我们主要在农业科普和医疗保健方面做了些事。这农业方面,我们重点推广紫皮红薯。这种红薯皮是紫的,个大,味道好。”
陈老插问:“全县种了多少亩?”
赵老说:“最多的时候,种了700多亩。”
全县近20万亩旱地,最多时只种了700多亩,再好的品种也没有发挥效益啊!而且,如果真的好,为什么推而不广呢?陈老心想。
赵老没注意到气氛有些沉闷,接着说:“医疗保健方面,我们办了一所医院。”
陈老来了兴趣:“投资不少吧!至少要几百上千万吧!”
“个人投资的,挂我们老科协的名,向我们交点管理费。”看陈老不理解的样子,赵老又补充说,“不挂我们的名,就批不了公益性医院,营利性医院要缴税费呀!”
陈老点了点头。原来是这么圆事。
赵老又说:“我们还编了一本保健杂志,发给每个会员。你想想,如果每期有十分之一的人看,其中又有十分之一人起了作用,那效果就不得了。要为政府节省多少医药费啊!”
陈老笑了笑,没再说话。
赵老也跟着笑笑,说:“我还被评为全国老科协工作先进个人,到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大会呢!”
陈老还是点头,微笑。
陈老夫人看看陈老,又看看赵老,笑道:“祝贺你呀!”
赵老嘿嘿地笑着。
陈老一直保持一种微笑的姿态。赵老这个人,他太了解了,为人直爽,工作积极,就是读书少了一点,不懂科学,有点盲目蛮干。想不到这样的人退休以后还担任了老科协主席,还是全国先进呢!时间真能改造人啊!
宴会结束,走出包厢。
赵老在吧台签了单。
坐到车上,陈老问:“花费不少吧!”
赵老说:“不多,只3000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